曾经打过生长激素的孩子,成年后都怎么样了?有无副作用?

作为一个小时候接受过生长激素治疗的人,现在成年后的状况我可以给些参考。

我在10岁左右,由于生长发育落后,身高比同龄孩子矮了近20cm,被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经过2年的生长激素注射治疗,我的身高得到明显提高,与正常孩子的身高差距缩小至5cm左右,生长速度和骨龄也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结束后,我的身高虽没有追上普通人,但已经显著改善。其他身体各项指标也基本正常,没有出现甲状腺亢进或糖尿病等明显问题。但是,治疗期间我确实出现过骨折情况,也感觉体力和运动能力较同龄人略差,这可能与生长激素导致的骨龄超前以及肌肉发育有一定关系。

成年后,我的身高已基本停止生长,但体重、骨密度等还在逐年增强,其他生理指标也正常。通过定期体检,目前也没有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等明显心血管疾病风险。生活和工作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我在 selection 体育活动时,还是会稍稍考虑到小时候的治疗史,避免过度强化运动。

总的来说,生长激素治疗对我的身高和生长发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成年后各项生理机能基本正常。虽然小时候出现过一些副作用,但大都在治疗结束后逐渐消失或好转。定期监测和适度控制运动,可以有效降低长期影响的风险。我期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其他生长激素治疗患儿家长一定的参考。生长激素确实有一定副作用,但利大于弊,关键是控制好用药剂量和做好长期监测。




如果是被医生预测最终身高才150,肯定是大部分家长选择打生长激素了!我家没有打过生长激素,但差点就被医生吓得去打了。

我家双胞胎女儿在10岁那年因为和同龄的同伴或同学差了有10厘米的身高差,就去医院生长科看医生,一系列检查下来医生说她俩生长激素缺乏,骨龄偏大2岁,需要打生长激素。打一年,每月一针,有粉剂和水剂可以选择,还有进口的,算起来两个孩子一共要花费二十万左右。不打的话身高预测才150左右。

当时我被这预测吓傻了,我是接受不了俩女儿身高才150的,因为我身高165,孩子爸爸178,遗传学身高在165±5左右的。好在孩子爸爸很淡定,坚决不同意打,我一开始是想要打的,因为我觉得身高和健康一样重要,太矮了影响以后的方方面面。

那段时间很难过,很焦虑,一直在反思我在喂养孩子中间这么多年哪里出现了问题。我和孩子爸爸也为打与不打争吵着。每天晚上很难入睡,在网上各种查资料,各种学习,进各种生长讨论的微信群。

学习一段时间后,我明白了,一是医院测的骨龄到底准不准。很显然,偏差很大,医生不一定会看骨,报大报小的可能性都有,不同医生看的可能也不一样。二是到医院检查的孩子大部分都是预测最终身高在150左右,医生不考虑身高遗传,不管哪个孩子最终身高预测都是150左右。后来我找了专业的人士看骨龄,事实证明,我女儿当时的骨龄其实在9岁左右,不是12岁。三是现在医院对孩子生长发育的检查已经成流水线操作,个别药品代理商有给医生提成,家长被吓到了,就打针了!毕竟我们遇到的好医生太少了!

任何激素都有副作用,打进身体里是需要被消化的,也可能停留在身体里面。生长激素只是短时间内的拔苗助长,并不能增加终身身高,还有预想不到的各种副作用。家长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过于悲观,大部分孩子是不需要打生长激素的,只有骨龄真的偏大,身高偏矮太多的才需要打,但也取决于家长对孩子身高的期望值,毕竟和身高比起来,孩子的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另外我家双胞胎今年16岁了,身高已经自然长到168和167,骨龄预测是在170左右,她们俩属于是晚长的孩子,不是生长激素缺乏!

家长可以多学习,避免踩坑。如果不是医生预测150,谁又会去打生长激素呢?

每个孩子身高遗传不同,家长对孩子身高的期望值也不同,自己的孩子自己做主,建议仅供参考哈!





真实案例,本人168和孩子母亲154都比较矮,小孩2012年出生,小时胃口很差,各种调理无济于事,2018年6时身高低于同龄人平均身高几厘米(医生说特发性矮小什么的),上学排队基本都是第一个排,2018年开始,连打了两年长春的金赛,一年近十万的开销(心疼的不得了),打针后胃口明显变好,那时候测量了下,第一年长了11厘米,第二年约9厘米,2020年8身高达到正常水平,停针(主要是顶不住经济压力)。目前10.5岁,身高14.6,成年后估计能达到173cm。停针后几年经过测量,每年长约6到7厘米(吃饭胃口慢慢也过得去了)。目前没看到后遗症,小孩喜欢打球跑步,体态看起来也很匀称协调,个人经历,可以私聊验证。




我老公哥哥在少年的时候因为大面积烫伤,治疗时用了大量生长激素,当时仅仅是为了保命,没想到因此长到180,远远超过遗传身高,我老公才170都不到。现在40+了,身体健康,结婚生子,没看出有啥不好的




我身边有一个女孩子,当时跟我们一起去儿童医院看的内分泌科,打生长激素差不多一年,长了6厘米,骨龄也长了1.3岁。

最开始看医生的时候,她跟我家孩子情况还好一点,我家是10岁半,身高143,骨龄差不多11岁半,她家是10.3岁,身高146,骨龄一样。医生给我俩的建议是一样的。建议先上抑制针,三个月后复查,再上生长激素。但当时我俩的检查结果生长因子都不低,说明并不缺乏。

但是医生也分析了,如果不打抑制针和生长激素的话,成年后身高不会超过150,但是吓得浑身发冷,差点瘫倒。

我回家给我爱人商量后,分析了利弊,觉得还是自然生长比较好,毕竟不属于矮小症,生长因素也不缺乏,骨龄偏大不到一岁,按医学上说也算正常,饮食,运动,睡眠要多加注意,一个健康的身体相比身高还是更重要的。

她们觉得150的终身高无法接受,就先去打了抑制剂,三个月后复查,身高长了1.5厘米,医生又建议加生长因素,这样效果会好。

她们又根据医生的推荐,联系了生产厂家,代理教她怎么使用针管,刚开始的半年,长了4.5厘米,后半年才长了2厘米,骨龄长了不少,她们又去了儿研所,最终停止了注射。

现在身高155了,也不知道是生长激素的功劳,还是自然生长的功劳。

至于副作用,目前还没有发现。但是我觉得不缺少生长因子,再打进去,会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生长激素   副作用   孩子   生长发育   期望值   胃口   有无   生长   身高   小时候   爸爸   家长   我家   身体   医生   建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