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踮脚尖,坚持一个月对身体有什么改善?

我有个老师,他原先是西安一所大学的老师,退休以后自己一个人搬到了西安附近的终南山里,租了个小院子,过起了小日子。

一次我去终南山玩,在深山里错过宿头,机缘巧合之下,遇到老师,有幸相识。深感老师学识渊博,便引为人生路上的指点者,敬一声老师。

我跟老师住了大约有半个月。没事就去爬山。那年我刚刚四十岁出头,老师已经是八十多岁了。每次爬山我却没有老师利索,他总是走在我的前边,腿脚麻利,身轻体盈。

有一次到了山顶,老师见我满头大汗,就笑话我,说我身体太虚,需要强肾。

傍晚回到住处。老师就教了我一个办法,就是您提到的这个“踮脚尖”。老师说这个办法对于强肾有很大好处。

我把老师教给我的办法说出来,分享给大家。

这个办法非常简单。就是俗称的“踮脚尖”。

自然站立,双腿靠拢,双臂自然下垂。

然后把脚跟抬起来,能够抬多高就抬多高。

抬起脚跟以后,尽量保持。能保持多久就保持多久。

这时要配合呼吸,踮起脚尖时,吸气,尽量保持气息停留在体内。

这时便是踮脚尖了。

当感觉到坚持不住的时候,两个脚后跟同时落地。在落地的时候,稍加用力。用后跟敲击地面。使体内感觉到触动。

在脚后跟落地的同时,呼气,把体内的气息吐出来。

反复这个动作十次。十次为一组。每天坚持做十组就行。

一个月下来,精气神就会得到补充,人也会变气色好,面色红润。




踮脚也叫提踵,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动作,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十分大的好处。

老话说得好,人老先老腿,指得就是当我们的身体机能老化的时候,我们的腿部尤其是小腿肌肉就会萎缩。

从外观来看就是小腿又细又没有肌肉感,象征了我们身体机能的退化。

踮脚能够锻炼小腿肌肉,为日常活动提供支撑

我们小腿的肌肉主要指的小腿后侧的小腿三头肌,其由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组成,腓肠肌位于小腿皮下浅层,而比目鱼肌属于深层肌肉,这两块肌肉能够让小腿屈曲和上提足跟,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倒。

因此,发达的小腿肌肉对于我们的身体还是很重要的。

踮脚就是一个典型的上提足跟动作,因此能够同时对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进行锻炼,达到整体刺激小腿三头肌的效果。

我们练习踮脚的时候,每一次都要踮到最高点,感觉脚趾点地的感觉,然后尽可能慢地下放足跟至接近地面,然后再做下一个踮脚动作。这样练习的好处是能够让我们的小腿三头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控制下降的离心过程能够提升对小腿三头肌的控制能力,每一次训练都要做到小腿发酸为止,能够提升小腿三头肌的肌肉耐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脚掌站在台阶的边缘来做踮脚动作,这样下放足跟的时候可以让足跟低于台阶水平面,增加了肌肉收缩做功的距离训练效果更好。

强有力的小腿相当于我们人体的承重墙,可以支撑整个自身体重,踮脚锻炼能够提升小腿肌肉水平,帮助我们无论是站立、跑跳都能更稳健有力。

小腿是人体第二心脏,踮脚能提升我们心血管健康

人体的血液运行方式分为动脉和静脉。

动脉的运行,主要依靠心脏收缩而推动血液流动。

对静脉来说,主要的血流动力来自于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腿部静脉回流这要就依靠小腿肌肉的收缩。

因此,小腿也被称为第二心脏,发达得小腿肌肉能够带给静脉很强得收缩压,从而帮助我们得心脏来让身体内得血液更好的循环。


由于小腿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如果小腿肌肉薄弱,就很容易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出现末梢神经循环不好的症状,很多女生冬天双脚冰凉很多时候就是这个原因。

经常踮脚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小腿供血的能力,提升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度,减轻心脏的压力。

总结

踮脚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式,不受任何场地和器械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训练。

而且小腿肌肉是耐劳肌,恢复能力较强,想起来就可以进行锻炼,能够快速提升小腿肌肉水平,让我们很快就感受到训练的好处。

多踮脚能让我们身体更稳定,提升心血管的健康,从而达到保健的功效。


我是小何Howard,关注我,获得更多健身干货!




气功八段锦中就有“背后七颠百病消”的说法,而且军人站军姿的时候都会把中心往前,让脚跟稍稍离地,说明这踮脚尖可谓是大有学问呢?具体如何,今天就来与大家聊一聊踮脚尖。

踮脚尖是我们的“第二心脏”——比目鱼肌的收缩泵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关于比目鱼肌是我们“第二心脏”的说法。当然也有直接说我们的小腿是我们“第二心脏”的。但实际的意思就是小腿的肌肉收缩时有类似与我们心脏泵血的功能的,至少是帮助我们的心脏泵血的功能。

你想过没有,心脏的位置如此高,血液从心脏泵出后依然还是需要通过循环系统回到我们的心脏。其它的位置还好,可这脚上的位置比较低,相对来说可能回流需要克服重力就比较大了。这其实得益于我们发达的小腿肌肉,尤其是小腿深层的比目鱼肌。

比目鱼肌是一块宽大的肌肉,形状像比目鱼而得名。比目鱼肌覆盖了整个小腿后部,上半部分被腓肠肌覆盖,下半部连接跟腱,所以事实上比目鱼肌的下端与跟骨连接。因为它与腓肠肌和跖积极在跟腱汇合。

少数人的比目鱼肌还有一个头,这个头位于跟腱后部,通常比较大,常常被误认为肿块。

比目鱼肌有时候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它的功能是帮助将血液从足部和腿部泵回心脏。正常状态下,只要比目鱼肌是活跃的、健康的、有弹性,无论是缩短还是伸长,它都会收缩,这能有效泵血。但一旦肌肉中出现了触发点,其泵血的效率就会降低,而比目鱼肌的功能减弱,可能就会导致让人意想不到的低血压和晕厥。

事实上我们都在有意无意的运用到比目鱼肌的这个功能,比如你突然从凳子上站起来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头晕,你会搀扶着周围的物体,身体因为头晕会前倾,这时候就是在刺激比目鱼肌的收缩。如果能够自我调整的,可能会将中心分配到两条腿上,每变几秒钟,让压力更大一些,帮助比目鱼肌更快的泵血,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将含氧的血液供应到大脑。

战士也会善于运用这样的方式来防止站军姿的时候晕倒,不是每个人都有过当兵的经验,但大多人都有过军训的经验吧。站立军姿的时候,教官会知道你将脚跟稍稍抬起,中心往前,这个姿势也是利用比目鱼肌的搜索增加回心血量的一个方法,大大减少了站军姿过程中的突然晕厥。

踮脚尖对于我们有什么好处?

虽然之前一直在说踮脚尖和比目鱼肌的关系,但是事实上踮脚尖并不受益于此,还有很多肌肉的参与,

除了小腿的肌肉收缩,还有大腿的股四头,和臀大肌,臀中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大收肌等等。

因为踮脚尖,身体的中心是往前移动的,但是因为力线改变,踮脚尖的时候并不是维持我们身体稳定的最佳力线,所以我们身体是在不稳定的姿势下,可能会往前倾,也可能会因为维持不住往后倾。所以这时候身体需要我们的稳定肌群的控制来维持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踮脚尖对我们的身体的稳定系统是有一定的锻炼意义的。

踮脚尖对筋膜的牵拉也有帮助,踮脚尖可以让你身体的后侧的浅表链往前上往前移动,前侧的浅表链则往下移动。这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解剖列车》。

所以垫脚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方式。但是我们并不能让小腿后侧的肌肉持续收缩,如果长此以往,你的小腿可能会产生压痛点。比如长期穿高跟鞋,或者周末运动员,经常会出现小腿后侧的触发点疼痛。当然频繁的过度的垫脚尖也会同样出现的这样的情况。

我们需要在踮脚尖练习后进行小腿后侧的松松和拉伸练习。或者早上起床后我们可以用对侧的膝关节帮助放松小腿。

总结

踮脚尖可以帮助我们对小腿后侧的肌肉进行有效的收缩训练,其中包括对我们身体泵血有着重要作用的比目鱼肌,还可以协调我们身体的稳定肌群,进行中心前移状态的下的稳定训练。对于身体的改善如果踮脚尖后能够进行适当的放松牵拉,对小腿的塑形会有一些帮助。当然也可能只是让你的小腿肌肉更强壮,看起来更有力量。或许对爆发力会有所提高。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合理运用踮脚尖能有效收缩比目鱼肌帮助我们泵血的功能。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还不错的话,帮忙点个赞再分享出去吧,要是能给我个关注的我认为一定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文章参考:《触发点疗法》

图片来源网络!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先需要明白足与膝关节的相关性,并且将下肢当成一个整体来考量:





我们的足是由26根骨头所构成,超过100条韧带支撑,具有33个关节,并且约有20 肌肉控制,如果加上同时控制足踝与膝关节的肌肉,将近有30条肌肉,构成一个複杂的协作体.由此可知,双脚透过精妙的设计,承担了人体所有的重量,并且考虑到地心引力的影响,由心脏打出来的血液,都将需要在双足发生动静脉养分交换,这些最重要的力量必须依赖下肢的肌肉收缩完成,因此双足与小腿有第二个心脏之称.


垫脚尖:一个简单的动作,其实并不简单,垫脚尖所需要启动的肌肉,双足必须由平面支撑转换成为脚趾支撑,因为支撑面减少,所以足部所有的肌肉必须做工维持关节间正确地排列,加上是踝发生庶曲,三个足弓同时被启动维持直立状态,由于腓肠肌属于雙關節姿势肌肉,会同时启动股四头肌与臀大肌,共同激活维持躯干与骨盆的相对位置,所以其实垫脚尖可以同时启动膝关节,髋关节与骨盆之为的肌肉.




垫脚尖的好处:透过垫脚尖的刻意训练将可以:

1提升踝关节的稳定度

2加强下肢的血液循环,并减少静脉曲张的机会

3增强心肺有氧能力

4提升髋膝踝的控制能力,并进一步激活姿势肌

5透过控制姿势,加强本体感觉的输出与输入,让肌肉可以同时兴奋


但是垫脚尖也可能有以下缺点:

1,重复练习可能降低足部的关节活动度

2,使跟腱长期处于缩短状态(就像长时间穿高跟鞋)降低柔软度

3,身体因为长时间重心趋前,造成骨盆前倾与膝过伸的潜在危机

4可能有下背痛

5可能形成小腿肌肉肥大(萝波腿)

6,长期激活腓肠肌将弱化胫前肌的能力,造成踝关节肌力不均,容易有跌倒的风险


黄教授在这裡想说的是,一个动作的执行不仅只考虑单一节的影响,还必须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尤其区域依赖原则,会发生动一髮牵全身的效应,比如垫脚尖的练习,也必须搭配其他的运动方式,因为运动训练犹如一把双刃刀,过与不及或刻意练习,都可能存在负面影响,所以题主的疑问是改善,但我认为可以将墊脚尖当成日常操作的保养运动,如果希望促进身体健康,还是需要无氧搭配有氧运动,方能让身体随时保持最佳状态.




感谢邀请。我举两个例子。

01

我先来说说老爸踮脚尖的好处。

我老爸身体不好,走路腿没劲,我妈为了他,好吃的都尽着他,还每天听健康频道,那些专家们说什么对老年人好,她就为我爸做。

7月份我从江苏回来后,老爸每天早上只是扶着电动车来回走几步,他有多年气管炎,走路时间长或者用力就会喘,所以平常出门就很少走路,都是骑着他那辆电动车。电动车速度和自行车差不多。很慢。

我是无意中在视频号上看到一个瑜伽博主每天让她83岁的老爸踮脚尖,当时我并不知道踮脚尖到底有什么好,看她说的那么好,又让她老爸也做,我就让我老爸也踮脚尖试试。

到现在,他已经踮脚尖三个月了。

后来我妈从电视中看到八段锦中也有踮脚尖,就说这个对身体好。

我爸也没有机会走太多路,目前来看,对他最明显的应该是心肺功能增强了,他最初只能踮十几下就累得不行,现在已经能踮几十下还不喘气,我觉得这就是最明显的好处。

02

说说我自己

我是一个体虚之人,平常能坐着绝不站着,所以夏天回来那段时间,体重飞涨,还不敢上楼,一上去就气喘吁吁,我的身体还不如我平常一刻不闲着的老妈。

后来有一次我在超市,突然感到右半边身子一麻,持续大概一分钟左右时间,右侧身子是没有知觉的,那天晚上我第一次被吓得失眠了。2019年之前,我曾经有3年时间经常失眠,但那是自然失眠,而这次,我却是被吓得失眠了。

我想到自己还有白发双亲尚未尽孝,还有刚刚成年的儿子还未结婚,我还要帮着他成家,帮着他带孩子,我肩上的责任一个都没完成。

幸好,在医院检查,没毛病,但我从此却不敢再久坐了,我开始运动。

踮脚尖是我每天早上必做的一项运动。它带给我的好处是

1锻炼了心肺,我从最开始每天做20个到现在每天最少做108个。

2小腿血液循环好

我每天坐在电脑前不低于8小时,以前每晚睡觉时,小腿都是硬邦邦的,很明显是血流不顺畅,我那时候每晚睡觉前做勾脚尖动作,现在小腿好了,就没再做勾脚尖。

3小腿更有力气了

以前走路没多久就腿酸,现在我每天早上走一万步,那种酸疼还有,但明显在渐渐减少。

总结

所有的健身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难得的是坚持,一定要长期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健身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不管你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还是迫于生活压力每天工作忙碌的中年人,还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想跟你们说句心里话。

熬夜是最伤身子的。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养成每天健身的好习惯,养成每天踮脚尖的好习惯。

坚持做下去,你会受益无穷。

这是我一个中年妇女的切身体会。 你我共勉。

最后,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祝福大家平安幸福!

我是小凡,70后故事写手,关注我,一起遇到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腓肠肌   跟腱   身体   比目鱼   垫脚   膝关节   可能会   小腿   肌肉   血液   心脏   好处   动作   稳定   老师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