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是如何夺取赫鲁晓夫政权的?其对苏联又有哪些贡献?

勃列日涅夫夺取赫鲁晓夫政权主要靠四大方面:

1. 联合高层党内老布尔什维克

勃列日涅夫得到苏联共产党内高层老布尔什维克的支持,他们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满。

2. 发动宫廷政变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联合几位高级将领和克格勃领导人,在赫鲁晓夫休假期间发动政变,罢免赫鲁晓夫的党内职务,实际上结束了他的领导地位。

3. 得到军方支持

勃列日涅夫得到苏联军方高层的支持,对政变起到关键作用。赫鲁晓夫被软禁,失去实权。4. 重新掌控意识形态。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批判赫鲁晓夫的改革,恢复斯大林主义,稳定局面。

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的主要贡献:

1. 稳定政权,维护体制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强硬手段,稳定政权,维护苏联共产体制,避免像1956年匈牙利事件那样的剧变。

2. 改善生活

勃列日涅夫推行经济改革,增加消费品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赢得民心。

3. 缓和国际关系

勃列日涅夫推动与西方的缓和,签订《盟约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为苏联创造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4. 进一步增强军力

勃列日涅夫加大军费投入,发展海军与空军,提高核战争打击能力,使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军事强国。

5. 获得国际威望

勃列日涅夫是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政治人物,在第三世界国家颇具影响力,为苏联赢得一定国际声望。

勃列日涅夫通过发动政变夺权,然后采取渐进改革稳定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国力增长,这对苏联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场本应该悠闲自在的度假,竟然让赫鲁晓夫一夜之间失去了国内的控制权。

原本呼风唤雨、动动嘴皮子就能决定别人生死的苏共第一书记,破天荒地被踢下政坛,每个月只能可怜巴巴地领着500卢布度日,苏共中央主席团甚至还假惺惺地称这是赫鲁晓夫的“特殊养老津贴”。


而造成这一悲剧产生的,正是赫鲁晓夫一直信任的勃列日涅夫,如果不是他的那通电话,赫鲁晓夫也不至于被骗回莫斯科接受审判。

一通电话让赫鲁晓夫嗅到危机,匆忙从黑海折返莫斯科。

1964年,赫鲁晓夫刚刚过完自己的70岁生日,当时的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满面春光、意气风发。因为就在不久前,赫鲁晓夫凭借雷厉风行的手段把党内的异己统统清算了一遍,国防部长朱可夫、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监察部长莫洛托夫等人皆被撤销了职务。

这样的结果让赫鲁晓夫十分高兴、又恰逢自己的70岁寿诞,于是便在克里姆林宫里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苏联所有高层官员全部盛装出席,他们手举香槟将赫鲁晓夫围在中间,一个劲地赞颂着他的丰功伟绩。赫鲁晓夫最信任的助手、身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勃列日涅夫更是表达了心中崇高的敬意。


看着眼下局势已经稳定,赫鲁晓夫便决定开始自己的度假计划。仔细回想起来,自己从1953年当选第一书记以来,已经整整11年的时间没有好好放松一下了,眼下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1964年10月3日,赫鲁晓夫乘坐专机来到了黑海边上的别墅里,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度假计划。可他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麻烦就找上门了!

10月11日上午,赫鲁晓夫正怡然地躺在沙滩上晒日光浴,助理却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并小声示意有紧急电话需要接听。他一边破口大骂着、一边毫不情愿地伸了一下懒腰,居然有人胆敢在自己最舒服惬意的时候打扰,一定要好好训斥一下。

赫鲁晓夫刚拿起电话,勃列日涅夫的声音就传来出来:“赫鲁晓夫同志,很抱歉在您度假的时候打扰,但现在有个十分紧急的事情要告知您。”

见是自己最信任的助手,赫鲁晓夫心中的怒火顿时消了一半,他平整了一下心态询问起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现在主席团正在讨论您关于划分农业机构的草案,希望您能够赶紧回莫斯科参加会议。”勃列日涅夫回答道。


对于这个要求,赫鲁晓夫是十分怀疑的,自己是苏共第一书记、而勃列日涅夫是主席团主席,如果没有他们两个人点头,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是根本不可能召开会议的,除非莫斯科发生了重大变故。

想到这里,赫鲁晓夫敏锐地嗅到了阴谋的气息,他果断拒绝了回莫斯科的要求。

事实上正如赫鲁晓夫所想的那样,莫斯科发生了重大变故。就在当天,中央主席团就召开了撤换赫鲁晓夫的会议,并且决定由勃列日涅夫担任新一届的第一书记。所以那个电话的目的就是诱骗赫鲁晓夫返回莫斯科、然后将他控制起来。

见赫鲁晓夫不上当,勃列日涅夫在下午又拨通了电话,这次他的态度带着些许强硬:“赫鲁晓夫同志,因为这场会议十分重要,如果您拒绝回莫斯科,主席团将在您缺席的情况下继续讨论。”

虽然赫鲁晓夫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但他对自己的威望和手中的权力还是有绝对自信的,毕竟国内的政敌大都已经被降伏,谁又能动自己分毫呢?


所以,抱着这种盲目自信的心态、再加上对当时莫斯科局势的不了解,赫鲁晓夫坐上了回莫斯科的专机。

刚刚落地莫斯科,赫鲁晓夫就被控制起来,一身职务瞬间被扒得干干净净。

10月13日傍晚,一架飞机缓缓落在莫斯科机场,正是赫鲁晓夫的专机。等他走下飞机的那一刻,立即意识到情况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偌大的机场,竟然只停着自己这一架飞机,显得格外空荡静谧。更让他感到心慌的是,赫鲁晓夫以往回到莫斯科,政府的大小官员都会整齐划一地守在这里迎接,而这次又是勃列日尼夫亲自打电话请自己回来的,他不应该来这里接机吗?而现在,只有一辆汽车孤零零地停在那里。

赫鲁晓夫没有办法,只能孤身一人坐着汽车赶回克里姆林宫。


刚进到会议室,所有人直勾勾地看着赫鲁晓夫,眼神中充满敌意。向来乖顺的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米高扬等人频频发难,逐一列举他在政策上的失误之处。

赫鲁晓夫被劈头盖脸地指责了一顿,心中的怒火霎时间燃起,在会议上粗暴地进行反击,并且不顾形象地大骂起来。可是木已成舟,主席团早就决定撤销赫鲁晓夫第一书记等重要职务,只保留中央委员的虚职,可是因为他的态度极其傲慢、而且言行举止充满了侮辱性词汇,主席团最终更改决定,撤销掉了赫鲁晓夫的全部职务!


最终,向来高傲的赫鲁晓夫垂下了头颅,在辞职申请书上签上了名字,并且在广播中宣称是因为身体原因而自愿辞职。

就这样,苏联的赫鲁晓夫时代就此终结、进入了勃列日涅夫统治时代。

都说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是苏联的巅峰,那他都做了哪些贡献呢?

苏联的巅峰期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也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 经济发展飞速提升。

赫鲁晓夫曾经致力于农业改革,但是效果却稀松平常,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开始转变思路,开始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管控,利用供需关系进行市场的自主调整。


正是这条策略把苏联僵硬的经济“盘活了”,在他执政的16年时间里,社会生产总值增长了1.5倍,国民收入增长了1.4倍,职工的平均工资从96.5卢布上升到了172.7卢布,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 增加军费投入,军事实力上一度碾压美国。

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宣布,把八成以上的工业投资用来发展军事工业,苏联的军费每年提升。1965年时军费开支是326亿卢布,而到了1981年卸任时,已经提高到了1550亿卢布。这样的增长速度让当时的美国也望尘莫及。


在如此巨大的投入下,苏联军事势力暴涨并且超过美国,首次在冷战中夺得主动权,如此一来美国的尼克松总统便开始主动示好,邀请勃列日涅夫一同签署了许多缓和军备竞赛的条约。

  • 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与邻国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而勃列日涅夫则提出了“欧洲缓和”的外交主张,把和平放在首位,争取能够与欧洲国家取得合作。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苏联与西方的贸易合作频繁起来,十几年的时间贸易额增长了6倍。


与此同时,勃列日涅夫还大力帮扶亚非拉的落后国家,扶植起了一大批亲苏政权,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为以后继续争霸做足了准备。


可以看出,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在政策上自然也有许多差异。

虽然勃列日涅夫夺取政权的方法令人可耻,但在他的统治下,苏联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不争的事实。




勃列日列夫其实是平庸而已,他本人是非常爱国和尊重先烈的,赫鲁晓夫反斯大林,他不是,而且他还追授和平反了很多先烈,平反斯大林的儿子(斯大林自己都错怪自己儿子)给死去的朱可夫加封国家荣耀……当然他也很自恋,给自己这个政客加了无数军功军衔,不过苏联解体的隐患是赫鲁晓夫种下的,和他这个庸人无关!




1952年10月5日,苏共十九大在莫斯科如期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有1192名,列席代表有167名。另外,来自世界各地的4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组织也派出代表参会,我党也派出了以刘少奇同志为首的代表团。

作为苏共领袖,斯大林因为身体原因委派马林科夫代表自己向大会作报告发言,总结了过去的成绩和问题,展望了未来的方向和目标。最后,选举产生了由25名委员和1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主席团,从中又选出了5名书记处书记,包括斯大林、马林科夫、贝利亚、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算是第一次明确了他们四人的接班人地位。

在斯大林晚期,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权力重心由苏共中央书记转移到了部长会议主席身上。在十九大以后,他索性取消了苏共总书记的职务,甘愿成为五位书记处书记之一。这一变化,为日后苏联政局的不稳定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为了杜绝原文抄袭,文史不假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同时声明,本人的所有原创文章只发表于头条号和百家号这两个自媒体平台,其余任何第三方均属于无耻的剽窃行为,敬请自重!

苏共十九大闭幕后,斯大林继续负责全面工作,其余四名书记处书记也进行了各自的分工。其中,马林科夫分管部长会议(政府),赫鲁晓夫分管苏共的党务,贝利亚分管内务部和秘密部门,布尔加宁则分管军队。

1953年3月4日,斯大林召集中央主席团在克里姆林宫开会,事后同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返回位于莫斯科近郊的昆采沃别墅内用餐。由于气氛融洽,大家在当晚都喝了不少的烈酒,然后全部留宿休息了。

第二天,斯大林却被发现倒在了餐厅的地板上,因为突患脑溢血而身体偏瘫并且失去了语言能力。由于抢救不及时,他竟然在众人的陪护中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的政治部署和遗嘱。

斯大林生前虽然安排四个人进入书记处,相当于确定了他们接班人的地位。不过,究竟由谁来成为领导核心却并没有任何明示,以至于苏联进入到了一个非常怪异的过渡阶段。就这样,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被称为“三驾马车”。

最初,贝利亚虽然排名不占优势,但却长期掌控着情报部门和内政部门,通过拉拢主席团的其他成员而掌握了主动权。在此背景下,他对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开始无情打压,甚至还剥夺了他们的实权。

在此不利条件下,赫鲁晓夫选择了以退为进,一面公开与贝利亚虚与委蛇,一面暗中联络马林科夫结盟。在他的积极穿梭下,“反贝同盟”正式形成,主要成员除了马林科夫以外,还有莫洛托夫、卡因诺维奇和朱可夫等人,大家静待时机成熟。

1953年7月,赫鲁晓夫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突然发难,矛头直指贝利亚,控诉他背叛了斯大林的政策,甚至背叛了苏共和人民。由于准备充分,由于配合得当,完全被打懵圈的贝利亚当场就遭到了逮捕,秘密审理后竟然还被处决了。

从此以后,“三驾马车”变成了“两马同槽”,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开始相互攻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极力将自己塑造成为斯大林的忠实拥护者和支持者,还毫不吝啬地给予了对方高度的评价:

斯大林是马克思主义者中最强的一个,他的逻辑、他的力量和意志,对于干部和党的工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1955年2月,赫鲁晓夫通过一系列的阴谋和阳谋,一举解除了马林科夫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改由国防部长布尔加宁取代。之后,任命自己的铁杆支持者朱可夫接任国防部长,借此掌控了军事力量。

在自己“一把手”地位刚刚确立后,赫鲁晓夫就迫不及待地与斯大林切割,在苏共二十大突然发表了一篇长达五个多小时的“秘密报告”,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不仅以史无前例的口吻痛批了斯大林的种种罪行,而且还贸然抛出了所谓的“三和主义路线”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

内政方面,赫鲁晓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集中在农业领域和工业领域,希望可以改变僵硬的计划经济格局。不过,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他的很多改革举措都步履维艰,基本上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外交方面,赫鲁晓夫单方面宣布苏联退出了《波茨坦公告》,极大地动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石和战后的国际秩序。对此,西方国家的反应也非常强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甚至警告切勿“玩火”,否则将会引发东西方世界的全面对抗。

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后,赫鲁晓夫一改过去的朴实低调,将内心的狂妄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到了不加约束和掩饰的程度。1958年7月31日,他在访问北京刚刚见到毛主席后,竟然非常突兀地当面表示:

台海的局势非常紧张,美国第七舰队也活动频繁。为此,苏联海军舰队已进入太平洋随时戒备,但还需要在中国建立一个长波电台,然后再组建一个两国联合舰队。

按照外交惯例和传统方式,每当涉及重大议题时两国对口部门都会提前沟通,等到趋于成熟时才会逐级上报。可是,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竟然在如此重大的决策前直接询问我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着实不恰当!

面对这种事关主权和有辱国格之事,毛主席自然不会答应,这令赫鲁晓夫非常不满,简直可以说碰了一鼻子灰。就这样,他草草结束了访问就气呼呼地离开北京,中苏两国从此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伟人曾经这样表示:

中国同苏联闹翻是在1958年,他们想在军事上控制我们,我们不干。

1959年7月,艾森豪威尔为了真正解决“柏林危机”,向赫鲁晓夫发出了访美邀请。对此,无论是赫鲁晓夫本人,还是苏联高层都显得有些意外,毕竟美苏之间始终都矛盾重重。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居然接受了访问邀请。

1959年9月15日,赫鲁晓夫乘坐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客机“图——114”降落在了美国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成为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不过,他的这次美国之行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就在“盛情招待”赫鲁晓夫的同时,艾森豪威尔从来没有放松过军事围堵,执意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境内部署了弹道导弹“雷神”和“朱比特”,从而实现了对苏联的军事优势。为了扳回这局,苏联开始积极拉近与古巴卡斯特罗政权的联系。

“猪湾事件”后,美国阴谋颠覆古巴政权的图谋失败,卡斯特罗彻底与之决裂,开始铁了心跟随苏联反美。于是,赫鲁晓夫秘密在古巴境内部署携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直至被美国发现并且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

上台不久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非常恼火,立即要求赫鲁晓夫撤走所有的导弹和核武器。同时,他还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命令携带有氢弹的空军中队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核大战。

最终,赫鲁晓夫率先妥协,灰溜溜地撤走了已经完成部署的所有导弹和核武器。这件事,令苏联在全世界颜面扫地,也令赫鲁晓夫的国内支持率大幅下降。

趁着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后的灰头土脸,苏联国内的反对派们一拍即合。终于,他们以推翻赫氏为目标而紧密团结在了一起,伺机扳倒这个“倔强的农民”。而且,丝毫没有意识到危机降临的赫氏,在解除朱可夫元帅的职务后并没有找到合适人选掌控军队,导致军方也不再支持自己。

通常认为,当时反对并且准备推翻赫鲁晓夫的反对派集团主要有两股势力。一是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等人,前者是少壮派代表,后者是克格勃负责人;二是主席团成员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和波利扬斯基等人,他们都受够了赫鲁晓夫的独断专行和刚愎自用。

1964年10月上旬,赫鲁晓夫在访问完印度尼西亚后没有返回莫斯科,而是径直抵达黑海之滨前去度假了。13日这天,正在黑海度假的他突然接到了电话,负责留守克林姆林宫的苏斯洛夫竟然要求迅速返回莫斯科开会,否则后果自负。

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竟然被别人通知参加紧急会议,而自己却在事前一无所有。这,正常吗?合理吗?

赫鲁晓夫尽管已经感觉到事态不对,但还是太过于盲目自信,既没有联络亲信求助,也没有联络军方求援,居然乖乖登机返回了莫斯科。果然,机场迎接他的并不是党和政府的高官,而是冷冰冰的克格勃特勤人员。

当晚,一场精心策划的中央主席团会议悄然召开,赫鲁晓夫亲手提拔的下属们纷纷发言,一致抨击自己的一系列内外政策和个人言行。除勃列日涅夫外,谢列斯特和沃罗诺夫等人的发言更具有攻击性,火药味十足。为了缓和气氛,他只好降低调门进行辩解:

我一直都把你们看作是最亲密的朋友和同志,很抱歉!我有时候的确容易发怒,希望能够得到原谅。

不过,为了防止赫鲁晓夫秋后算账,反对派势力显然并不打算给出喘息之机。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最终在第二天早上投票通过了决议,要求他以“自动退休”的方式体面离职。

赫鲁晓夫终于意识到自己太傻太天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落败。无奈之下,他只得在已经准备好的辞职报告上签下了这段话:

鉴于年已古稀,并且考虑到身体的健康状况,我请求苏共中央同意解除第一书记、中央主席团委员和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

赫鲁晓夫被迫辞职后,勃列日涅夫以全票当选为新的苏共第一书记,逐渐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很多人质疑,他能力不出众,资历不出众,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反对派中的核心人物。

经历了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强势”和“霸道”,苏联领导层内部都在呼吁出现一位能够倾听各方声音和统一各方力量的人物。或许,正是勃列日涅夫的这种“平庸”和“无能”,使他成为了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不过,就是这个看起来软弱可欺和中庸不争之人,却在真正掌权后一反常态,不断排除异己,不断安插亲信。可以说,他将苏联原本就存在的个人崇拜之风推向了更高潮,从此执掌国家长达十八年的时间。

赫鲁晓夫“退休”后,依然享受着原来的保镖、专车、住宅和医师等各项服务,只是被严格限制了人身自由。基本上,他每天除了阅读官方的报纸外,只会在花园中散步或者种菜,偶尔也会和老伴儿出趟门,但全程都要接受监控。

1971年9月,赫鲁晓夫因为心脏病复发而紧急住院,终因抢救无效而走完了自己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一生。三天以后,苏联《真理报》才刊载了一则短讯:

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特别养老金领取者赫鲁晓夫逝世,终年78岁。

看得出来,对于赫鲁晓夫的过世,苏联国内给予了低得不能再低的关注,少得不能再少的评价。除了没有正式的讣告外,甚至就连葬礼的时间和地点都没有提及,这对于曾经的最高领导人,的确有些过分。

9月13日,赫鲁晓夫的葬礼在新圣母公墓内举办,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没有一个现任的高官到场,只有退休和赋闲的米高扬前来悼念他。就这样,这个从乌克兰走出来的工人之子,在走过权力巅峰后以这种静悄悄的方式离开。

现如今,在俄罗斯新圣女修道院的公墓内,赫然存有一处由三块白色花岗石和四块黑色花岗石拼合而成的墓碑。而这个墓碑的主人,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赫鲁晓夫,“三白四黑”也象征着后世对他的评价。

勃列日涅夫当权后,终于创造了属于他的“勃列日涅夫主义”,说白了就是彻底否定赫鲁晓夫对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所采取的怀柔政策。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把苏联最后的一丝温柔也全部撕掉”,全面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和对抗的方式。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国力达到了最巅峰,更是在“美苏争霸”中实现了由守转攻。但是,对他的评价也只能止步于此,没有更进一步的褒扬之词。因为,他对一系列的国内外矛盾都缺乏深刻的认识,更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魄力,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重大隐患。

在“鲜花着锦和烈火烹油”之下,看似强大的苏联开始在勃列日涅夫之后彻底走向了衰落,终于在1991年12月底解体为15个独立国家,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文史不假




关于勃列日涅夫为何获得政权,史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看法。根据苏联解体后公布的一系列资料,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已经清楚了。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尔内是政变的策划和组织者,政变的最初活动和组织是从他们开始的。


而谢列平和苏斯洛夫在政变的实施过程中则起了关键性作用。一个一致的看法是,在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层中,勃列日涅夫不是才华最突出的。历史的事实是,正是勃列日涅夫在这次会议上顺利成为苏联最勃高领导人。尽管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的上台是权力各方妥协列的产物,但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如果勃列日涅夫在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中没起到重要作用的话,他是不可能在夫赫鲁晓夫下台后顺利成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

作出这一判断,是因为一些人为了证明勃列日涅夫本人才能上的平庸,而压低他在“政变”中的作用。勃列日涅夫甚至在那批人中还算得上是一个佼佼者。必须提到两个人在政变中的作用,那就是谢列平和谢列斯特。尤其是谢列平,他在不久前成为党和国家监督委员会主席,在他周围形成了权力广泛、势力强大的网络,最主要的是他长期掌握国家安全部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继任者也是他的忠实追随者。在政变中没有国家安全部门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在谢列平集团还有苏共中央行政机关部负责人、护法机关和强力机构负责人以及苏军总参谋长比留佐夫元帅等重要人物。谢列平在推翻赫鲁晓夫的活动中不是最主要的组织者,但他却是关键的执行者。

他一旦加入到反对赫鲁晓夫的行列,就使“倒赫”队伍的力量大增,并且使这支队伍具备了万无一失的、强有力的执行手段。纵观推翻赫鲁晓夫行动的全过程,他的确只是一个执行者,他没有参加最初的和长时间的组织活动。


谢列斯特则是除俄罗斯外苏联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的负责人,这里也是赫鲁晓夫权力的发源地,这里的干部的态度十分重要,他们大部分被谢列斯特说服,这就大大增加了政变成功的砝码。


勃列日涅夫刚刚上台时,苏联处于美国军事力量的压制之下,而到70年代时,苏联的军力已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美国。

此时,美国在国外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中,在国内则面临着高涨的反战运动和“水门事件”的政治危机。所以,勃列日涅夫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整个国际形势发展对苏联有利,频频向美国发起挑战。就在这一时期,苏联加强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被苏联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无一不是亲苏派。这时的苏联自己也承认,其对外政策“在当前条件下具有全球进攻性”。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伴随着石油价格飙升,苏联国家经济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加上苏联军事实力的膨胀以及国际形势有利于苏联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苏联的国家战略开始转向进攻性战略,一跃成为跟美国匹敌的超级军事大国。

但是勃列日涅夫能力也是有限的,他是个典型的行政技术官僚,而不是职业政治家,他既没有鲜明的个性,也始终无法做到象斯大林那样的个人专断,甚至无法做到赫鲁晓夫那样的唯意志论。他只会循规蹈矩地按照一定规则去办事,而一旦离开了这种规则他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从70年代后期开始,原先因为柯西金新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而掩盖的矛盾开始显现,社会发展停滞,高层领导包括勃列日涅夫本人在内俨然一副“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得过且过样子。就在苏联全面陷入停滞僵化的时候,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世界主要的国家趁着这次革命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着重发展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而美国也因为这次科技革命,重新恢复了实力,对苏联进行又一次的战略进攻。



行将暮年的勃列日涅夫可以说是一个懒惰的拼搏者,他大量服用安眠药,身体日渐衰弱,甚至不能开展正常工作,但是他还是不肯放弃权力,没有做出要挑选接班人的讯息。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在睡梦中去世,在他去世前已经是一个儿孙满堂的老人,却又在中苏边境西段的小国阿富汗打了一仗。


1979年12月下旬,驻扎在苏联和阿富汗边境地区的苏联军队兵分六路从东西两线侵入阿富汗,同时向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空运了大批部队。阿富汗人开展游击战争反抗入侵,从此苏军在这片贫瘠的山地中打了十年仗。不仅自己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也造成了在国际上的空前孤立,1989年春,苏联军队全部撤出阿富汗,但元气大伤,加速了国家瓦解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赫鲁晓夫   苏联   黑海   斯大林   古巴   阿富汗   苏共中央   莫斯科   主席团   勃列日涅夫   美国   政权   领导人   职务   贡献   会议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