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家庭中,培养出了二本学生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可以告诉你,在中国农村家庭中培养出了二本学生,那是一种又惊喜又无奈的心情。

当孩子考上大学时,父母肯定会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他们会觉得自己辛苦工作、省吃俭用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我们知道在中国农村家庭中培养出二本学生并不容易。通常情况下,这需要家长们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他们可能要辛苦地工作、省吃俭用、甚至倾其所有才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当孩子考上了二本大学时,父母们自然会感到非常高兴和骄傲。他们可能会跳起舞来、放烟花庆祝,并且把消息告诉所有邻居和亲戚朋友。

但是等到看到儿女在大城市里租房子、买衣服、交通费等开销不断增加时,他们也会开始担忧起来。

更何况现在的二本学生已经不能满足许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所以即使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还需要为他们未来的发展着想:比如说帮助孩子找实习机会、联系关系等等。

在农村家庭中培养出二本学生既是欣慰又是无奈啊!




农村家庭,考上了二本,想回去复读,父亲蹲在院子里抽烟,捻灭烟头,说,复读一年就少挣一年的钱,挑个便宜的专业去读书吧,早点回家工作。

我们村子两极分化很严重,多数年轻人信奉不读书去打工能当大老板,读书是浪费钱,考上大学并且去读的人很少。

2010年,我和村里的玩伴一起考上二本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天,我们满怀愁容,我不确定父亲会不会让我再读书,母亲的意思很明显了,女孩子出去工厂打工赚几年前,嫁人拿点丰厚的彩礼就可以了。

小伙伴境遇更惨,她和她父亲吵起来,录取通知书当场被撕碎,第二天就踏上去广东打工的班车,随她父亲母亲一起。

我小心翼翼地把录取通知书拿出来,明显底气不足。村子里去读书的,不是考上985就是211,邻家哥哥考砸了,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还一度觉得不理想。

村子里很多好事之人都聚集过来,在院子里七嘴八舌地讨论:姑娘家家的,也就你父亲宠着你供你读书,人还是要知足,高中毕业够了,你母亲还是只读了一年级呢。

我把录取通知书收起来,去了亲戚的厂子工作。小厂子,刚开没多久,我干活还是很卖力的,学历也比其他人高,亲戚比较重用我,还说过几个月给我涨工资,带下学徒。母亲听了笑得合不拢嘴,整日去亲戚家的厂子看我,鼓励我好好工作。

工作两个半月,距离开学还有5天,中午放工回家,父亲照例抽了烟,看着我说:收拾收拾去辞工吧,准备一下读书的东西,去上学。

那一刻,我一辈子都记得。工作两个多月,我的心情已经从抗拒变成无奈接受,突然父亲就和我说同意我上学了,当下我午饭也不吃,走路回厂子找亲戚辞工。

我曾设想过,自己打工两个月攒学费去上学,后来发现不现实,学费生活费住宿费路费,不是一个高中毕业没有任何根基的女孩子可以轻易挣出来的。

送我去上学,村子里还是很多人在劝说我父亲,没必要把钱花在小丫头身上。我家3个孩子,一个大哥,一个妹妹,父母在村子里种田卖菜,供养3个孩子读书,很是拮据。

这些年,无论村子多少女孩子辍学去打工,父亲都是秉持一个原则:哪个考得上,就读书,考不上,回家种地,各凭本事挣人生,不偏袒任何一个。

大哥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是要送去上学的,母亲在大哥的读书路上一向很支持,无奈大哥不喜欢读书,高中毕业自己跑去打工了,父亲托亲戚帮介绍,送去学挖掘机,这个行业挣钱多。

我不是不知足的人,能去上学,避免早早去工厂打工,我对父亲很感念。

2010年进入大学,我一门心思兼职打工,想要减轻家里的负担,白天去上课,晚上去做家教,周末发传单,寒暑假接3份活,超市配音录音、2份家教,每天从早上忙到晚上,吃饭很节省。

冬天的外套,我只有2件,一件黑色羽绒服,一件粉色棉服,穿了4年。鞋子是市场买的运动鞋,35块,老板娘开价60,被我杀价到35块。连同宿舍的人都说我要多花点时间打扮自己,可我很难像普通人一样无忧无虑地过大学生活。

大学4年,我没想过考研,自己打工赚钱都很勉强,再考研读几年书,我承受不起,父母也等不起。老师和我做过很多次思想工作,劝我考研,我都是回绝了。

我的成绩还算不错,在班级学分绩点是前三,学院排名前十,国家奖拿过,也代表过学院去参加全省的比赛。我参加比赛不是为了锻炼,而是为了钱。每次大型比赛,学院会给奖励金,全省比赛也有,还能加绩点分。

我不会去掩饰贫穷,因为有时候很难掩盖得了。

很庆幸遇到了一群好舍友,她们没有对我抱以怜惜或者鄙夷,总是在我忙于打工时,帮我打饭,做家教回宿舍晚了,她们会帮我烧好热水。这让我越发相信,一路成长,总是凭借着运气遇到很好的一群人。

大四实习前,家里出了变故。父亲伤到腰椎,住院很久,刚出院,大哥出事了,开挖掘机在山里作业,连人带挖掘机摔下山,断了左手手筋,后续在家求医问药,治了整整一年,还借钱赔偿了人家修挖掘机的钱。

我知道家里很难,可我没办法,我无法说出辍学立马去打工养家的话,毕竟我熬了3年,还差1年就毕业了,我知道这个文凭对我很重要,轻易不能放弃。

母亲在电话里哭着诉说家里的遭遇,问我能不能去打工赚钱养家,我站在宿舍走廊里哭。

我从大二开始就能自己养活自己,很少开口向家里要钱了,我的钱在交完学费时也是捉襟见肘,生活费还要左节省右节省才能熬下去。那段时间,我晚上接了2份家教,晚餐只吃一个馒头,把每个月省下来的600块钱以及所有的奖学金寄回家。

当初没有松口辍学,是我做得最好最明智的一个决定。

后来,家里慢慢好起来,母亲去给人做饭赚钱,父亲腰椎好得差不多了也继续工作,大哥的手筋需要长期休养,定期做理疗,急不得。我毕业后考回家乡,进入单位工作,帮着照顾家里,工资不多不少,胜在稳定。

苦日子不会一直延续,只要熬下去,总能熬到头。不到3年,家里环境就好起来了,自建房加盖了一层,重新装修一番,买了车,大哥好了也继续去工作,结婚,娶媳妇。

我们家没有因为读了一个二本变成人上人,也没有因为别人的鄙视而不去读二本。可我认为,读书至少让我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好教养的舍友,温柔美丽有文化的老师,和家乡完全不一样的城市。

我成绩不好,只考了一个二本,也曾羡慕那些考上985,211的名牌大学生,那些小学没毕业赚大钱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可以,我觉得还是要读书,即便是二本也要去读。

不要听信读书无用论,读书还是很有用的,至少给了自己多一条选择。




第一年高考,我只考上了三本,学费18000一年。那晚,父亲坐在门边抽了两包烟。第二天早上,父亲盯着我看了好久,叹口气道:别怪爸狠心。

1、父亲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三个月,过年没要回来一分钱,只有两箱不值钱的酒。受尽侮辱的父亲,势要供我上大学。

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道农民,土里刨食,一年下来刚够吃饭,根本赚不了几个钱。生活所迫下,父亲在农闲之际,总会外出打工。

但那时候不仅活重,工钱少,父亲还经常遇到“无赖包工头”,一年到头都不给结算工钱。

因此,在我的印象里,常常见父亲干苦力干了几个月,却只拿回来了一张白纸。

有次,我父亲和几位叔叔在大年三十,跑去要夏季三个月的工钱,却只要回来一人两箱酒。那人说什么就是没钱,只有酒,拿酒抵债。

我父亲和那几位叔叔都知道,他们缺的是钱不是酒,酒是抵不了工钱的,而且那人的酒也不值钱。

但是没办法,那人耍无赖,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泼皮样。最后要账无望的父亲和那几位叔叔,只好一人抱了两箱酒回去。

那天,我母亲一直等在门口,深夜见父亲抱了两箱酒,她忙问:钱呢,要回来了吗?

父亲看了母亲一眼,没搭话。

感觉不妙的母亲再三催问,父亲生气地嘟囔了一句:

没钱,只有这两箱酒。

母亲一听,瞬间就崩溃了:

你拿酒干什么啊,酒能当饭吃吗?全家指望你拿钱买米面和菜过年啊,你拿酒回来有个屁用?

在外要账受了一肚子委屈的父亲,瞬间火大:

钱钱钱,老子难道不想要钱?那是老子挥汗如雨,汗珠砸地上砸出一个个坑,拿命赚的血汗钱,你以为老子就不想攥在手里?可是人家就是不给,我能有啥办法?

大年三十,我家没有欢笑,只有母亲断断续续的抽噎声,和父亲脸前不断上升又消散的烟气。

还有一次,我父亲同几位叔叔前去要账,那人更加混蛋,非但不给钱,还纠集了一帮社会人,手拿棍棒,驱赶我父亲和那几位叔叔。我父亲和叔叔几人被打伤,还是路边的好心人偷偷报了警,才控制住了局面。但是,对方只赔了一些医药费。我父亲和那几位叔叔,挨了一顿打,还是没有要回工钱。

吃苦受累,被人欺负,血汗钱都要不回来的憋屈和愤怒,让我的父母内心都憋着一股气。

因此,父母对我期望很大,在我们那普遍初中就辍学的小村里,我父母再苦再难也要供我上学,势要让我考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再也不走他们的老路,能安安稳稳的赚钱,过上好日子。

2、贪玩不懂事的我,虽将父母所受的苦和累看在眼里,但得过且过下,我辜负了父母的付出和对我的期望。

我虽然出身穷苦家庭,但并不是那么的懂事。我虽然没有埋怨过我的父母,看见父母被人欺负,我内心也是极为痛苦,恨不得将那些人踩在脚下,但我还是贪玩的,加之我不是很聪明的小孩,成绩一直算是中等水平。

就是这样的成绩,我父母愣是供我上了高中。村里的人有时会对我父亲说,人家二牛家孩子,那在班里是前几名,都外出打工了,就你家孩子这成绩,有必要吗?多上一年学,就少挣一年的工钱。你即便让他上完了高中,他将来就一定有出息了?

每次我父亲都是冷哼一声“你懂什么?”然后扭头就走。每次这样,村里人都像看笑话一般,对我父亲的背影嗤笑几声:当真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我知道父亲对我期望很大,但我还是让他失望了。高中三年,我依旧是得过且过。最终高考只考了一个三本院校,还是很差的三本,一年光学费就要18000块。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天晚上,我父亲靠门边坐着,烟一根接着一根。

我知道,父亲是失望的,不甘的,纠结的。

望着正值壮年,但因长期干重活而微微有些佝偻的父亲那一动不动的背影,我第一次感觉愧疚,不知如何面对的我,只好躲进屋里。

那一晚,我也失眠了。我想了很多,最终决定放弃继续读书,跟随父亲外出打工,为这个家撑起一根支柱,让爸妈有点盼头。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找到父亲,和他说要跟他一起外出打工赚钱。

父亲听后,盯着我久久不语,我吓得不敢说话,也不敢动。良久,父亲叹了口气,对我说道:

别怪爸狠心,你后天就跟我出去吧。

后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我就背起头天晚上收拾好的铺盖卷,跟随父亲走了十多里的路,坐上了通往其他城市的火车。

为什么那么早?不仅仅是为了赶时间,更是怕别人笑话: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读了那么些年书,到头来不还是上外头打工去。

3、一天13个小时的繁重劳动,让我苦不堪言。父亲见我晒得黝黑,脸上起皮,不忍心看我还如他一样过一辈子,让我回去复读。

出身穷苦家庭的我虽然并不娇气,经常干农活,但是工地的劳累与艰苦,还是让我难以置信。

当时,工地的工资并不高,为了能多赚一点,我父亲和别人搭伙干“包工”,就是人家包工头把部分活按市场价一口价交由几人的小团队干。

我是团队里的小工,就是干杂活的,搬砖,推沙子水泥,一车三四百斤,工地环境杂乱,每走一步都很艰辛;加之我是新手,常常被嫌弃跟不上节奏,被呼来喝去。

为了能尽快干完,每天多赚一点,我和父亲每天早晨最迟五点起床,五点半开始上工,然后一直干到中午12点;吃饭半个小时,之后休息一个小时,一点半上工,一直干到天黑。一天下来13个小时。

一天最难熬的,是上午10点到中午12点,下午1点半到下午5点,烈日当头,汗如雨下,每个人像水洗一样。

每天吃的,除了主食米面馒头外,菜基本就是大白菜、萝卜、粉条、茄子等最便宜的菜,乱炖一锅,没有一点点油水。就这,都得抢着吃,不然很可能连菜汤都吃不上。

喝的水是直接从河里抽上来的,没有过滤,一沉淀就拿来用了。储水箱也是露天没盖子的,因为经常有水草会堵塞,干脆就弄了一个没盖子的大箱子,堵了,拿根棍子一捅就开了。

住的是潮湿的,门窗空洞洞的房间,找块木板,每个角垫上两块砖,铺上一个薄褥子,就是床。

工地没有洗澡的地方,而工地干活的,都是挥汗如雨,一天不洗澡都不行。好在,工地旁边有条河,每天下工吃完饭,能去河里洗个澡,冲个凉。(对,就是那条我们取水做饭的河)

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下,没一个星期,我的脸上就起了一层皮,不到两星期,我就晒得黝黑。

我也终于体会到了父亲的不容易,也明白了他为什么非要让我上学。因为他心疼我,他不想让自己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依旧让我吃。

一个月后,父亲见我从一个学生变成快和他一样的农民工,还是不忍心。一天下工后,他拉着我的手,塞给我2000块钱,对我说道:

明天你回去。

回去,回去干啥?

回去复读一年,如果你能考上二本以上,我就供你上大学,那样你将来会更有出息的。

说实话,但凡有一点办法,我是不想再在工地待一天的。我知道这2000块钱的分量,眼含热泪地接过钱,第二天天蒙蒙亮就收拾东西踏上了回家复习的路。

4、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二本,父亲看着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满脸笑容,一个劲地说着“好啊~好啊~”。

回去后,我只给了自己两个选择:要么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为自己和父母选一条更有希望的人生之路;要么,就认命,不要再怕苦怕累,回去打工赚钱。

当然,我是不希望走后一条路的。

于是,之前即便在高三都是掐着点进教室的我,开始每天4点30就起床,早早到教室开始背诵语文、英语等。不够睡的觉,用课间的10分钟补一下。一段时间后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课上精神抖擞,一听下课,往桌子上一趴,不用1分钟,就入睡了;而只要上课铃声一响,立马就又来了精神。

每天中午,我都会晚去一会儿食堂,这样可以避开排队高峰,节省吃饭时间。吃完饭后,我也不回去休息,而是回教室继续看书学习。算准同学来之前的15分钟,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同学一来,继续学习。

晚上10点半回寝洗漱完后,在被窝打着手电再学半个小时后再睡。

如此付出下,虽然我之前落下很多,脑子也并不是很聪明,但第二年的高考,我还是考上了一个不错的二本,距离当时的一本线也就不到十分之遥。

当录取通知书到的那天,本不认识几个字的父亲,拿着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不放,嘴里一直重复着“好啊~好啊~”。

母亲也高兴,对父亲喊道:今天我们不得庆祝一下啊。

父亲才反应过来,当即骑上自行车,去买了一斤猪肉,外加一瓶酒。

那天,父亲让我陪他喝了好几杯酒;而之前,他是一直不让我喝的。

第二天,我父亲还破费摆了两桌酒席,请了亲戚朋友邻里邻居来一起庆祝。父亲脸上一天都挂着笑容,那是我之前从没有见过的。

5、勤工俭学下,4年的大学生活里,我没再要家里的一分钱,临毕业还给了家里将近3万块。

第二年尘埃落定后,我又跟随父亲外出打工。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我和父亲是“光明正大,满脸笑容”走出去的。路上遇见村里人,都会对我父亲说:儿子跟你外出打工赚钱挣学费啊,小东(我小名)真是一个孝顺孩子。

我父亲脸上笑着不停点头应着,我脸上反倒火辣辣的,好像受之有愧,毕竟我让父亲多受了一年的苦。

我在工地干了一个多月的活,赚了3000来块钱,加上父亲给的3000块,足够我第一学期的花费了。

上了大学后,我发现一周的空闲时间还是比较多的,不像高中时候排得满满当当。很清楚家里条件的我,开始尝试着勤工俭学。

一开始没有门道,想着哪怕能省一顿饭钱呢,便在学校附近卖饭的小摊上帮忙,每天中午帮忙一个小时,管一顿午饭。

发传单,在商场当促销员,给人送饭(类似于送外卖),这些我都干过。不过,这些活虽然不那么累,但也赚不了多少钱,只能赚点生活费。

后来,在一个学长的帮助下,我接触了给初高中学生当家教的活。于是,我又找来相关的课本和学习资料,到处借相关的教学视频,苦学了一个月,开始做家教。

没多久,我就很熟练了,完全能胜任学生的辅导需求。一个学期下来,我每个月除了自己的花销,还能剩下一千来块钱。

到大四下半学期外出实习,我不仅没再跟家里要过一分钱,还给了家里将近3万块。每次收到钱,我父母都很开心,他们没想到我上大学后,不仅不用他们负担开销,还能收到钱。

一开始,他们怕我是吃苦受累赚的钱,直到我给他们说明白是通过做家教赚的钱,不吃苦,我父母才安心地把钱收下。而我的懂事,再次在小村庄里传开,村民不禁说道:

还是读书有用啊,没毕业都能赚钱了,还赚的不少,又不受累,可比咱强多了。

而我父母为此,也觉得脸上很有光。

@不染的时光现如今,我已工作多年,在县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和一辆代步的车子。虽然还有房贷要还,但每月的月供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一家偶有拌嘴,但总体过得还算和睦。

我父母现依旧在农村生活,但相较于之前为生活所迫,现如今更多的只是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不想丢了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不能到城里生活。可以说,是我父母当初的坚持,改变了我的命运,乃至我一家的命运。

如若不然,我们一家的生活,不知要艰苦几倍。

所以说,当农村家庭中,培养出一个二本学生,作为父母的,那是打心眼里高兴的,甚至是称为他们人生中最喜悦的几件事之一都不为过。当然,这不光是为他们自己多年的付出得到回报而高兴,更是为自己的子女感到高兴,为他们将来更宽阔一点的人生而感到高兴。

虽然可能受制于家庭条件,农村家庭会因学费问题而发愁,但二本以上的学校,一年的学费并不是太多,而且现在国家有相应的助学政策,靠自己的能力上学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即便是现在,农村家庭培养出一个二本学生,依旧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更不要说是一本甚至重点大学了。因为,即便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但能考上还说得过去大学,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就是往上走了一大步,这不管是对于学生本身,还是整个家庭,都意义重大,如何能不喜悦呢?

对此,你觉得呢?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我是@不染的时光和您一起品味生活。




我表姐二本毕业10年了,一分钱没挣过,啃老10年,我姨天天后悔让她上大学,当年收到二本通知书的时候有多激动,现在看到表姐就有多烦躁。

我表姐今年33岁了,还从来没有真正挣过一分钱。

表姐小的时候,就学习特别好,我大姨和姨父天天以她为豪,不管是在亲戚面前还是邻居面前,他们都喜欢提起表姐学习的事,每次都能引来周围人羡慕的眼光。

我大姨也非常宠溺表姐,从小就和她说,女孩学习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太多,特别是农活,都是交给男人干的。

并且告诉我表姐,如果女孩学习不好,那就要像男人一样干活,因为没有偷懒的资本。

表姐就是在这样的观念灌输下长大的,她的成绩也确实不错,在初中毕业之前,基本上都是班里的前两名。

大姨只生了表姐和表哥两个孩子,表哥比表姐大两岁,学习成绩非常差,通常都是班里垫底的。

为此,大姨总是把家里的活安排给表哥,如果表哥觉得心里不平衡,大姨总是说一句“你也像你妹学习一样好,我也不让你干一点活。”

如果表哥没有按要求完成大人安排的活,轻则挨吵,重则挨打。

等到表姐上高中的时候,大姨听说市里的高中教学水平好,想了很多办法送表姐到市里读高中,那段时间费了不少心思,总算是把表姐送到市里最好的高中了。

进入高中以后,表姐需要住校,都是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一般都是周五放学了回去,周日下午再返回学校。

高中以前表姐都是在我们村里上学的,进入高中后算是第一次见了世面,从来没有出过县的她也是从读高中开始,才知道市区里面是啥样子。

高中第一次月考的时候,大姨满怀期待地问表姐成绩怎么样?表姐的神情就让大姨伤了心,她唯唯诺诺地说出全班是班里第20名的时候,大姨的心跌入了谷底。

在大姨的观念里,表姐向来是数一数二的,进入市区后的学校条件更好了,学习更方便了,照理说应该成绩更好才对。

但是大姨不理解市区高中的学生都是拔尖的,本来都是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再加上别人从小生活在那里,学习环境基本没有变化。而表姐是从小在农村,一下子进入市区学习的,单单就生活上来说,对表姐都是巨大的考验。

我表姐听到大姨的责怪声时非常难受,她只是给大姨许诺下次一定努力提高。但是私底下我看到她在哭,我问了她,才知道她进入高中那一刻,心里产生了巨大的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不只是来自学习,学习只是一方面,她享受了十年左右的优秀学生光环,一度认为自己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也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出人头地。

但是进入高中后,她发现自己不过是一粒浮尘,而且是最微不足道的那种。班里的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熟读各种书籍,随便拎出来一个同学都有至少一门拿得出手的才艺。

而且班里的同学都穿得特别好,大方自信,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种让人钦佩的气质。而表姐呢,衣着寒酸就不必说了,学校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新鲜的。

她不知道学校的智能感应大门怎么开,不知道怎么用电话卡打电话,不知道牛奶和果冻是什么味道,甚至连超市怎么选东西怎么付钱都不知道。

表姐说自己的心思完全被别人的对比占据了,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和别人在生活上的差距,无法定下心来学习。

第一次月考之后,因为她在班里实在太普通了,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得到老师的关注,以前的老师会专门找她分析每次考试的情况,但是高中老师连认识她都不认识,更别提特意和她聊考试的事了。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情绪更加低落,一段时间之后,她的成绩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差。

眼看着表姐的月考成绩一次次退步,一年时间不到,居然变成班里的倒数,大姨简直气急败坏。

她开始成天骂表姐,只要表姐一回到家,大姨必然问她学习上的事,一问又肯定不满意,随之而来的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数落。

慢慢地,表姐更加沉默,她感觉在学校里是一种痛苦,回到家中就变成另一种痛苦。

她变得极其孤僻,在班里没有任何合得来的人,不知道怎么和别人说话,找不到共同话题,学习也沉不下心来,每天说的话不超过五句,一个朋友都没有。

一直到高考前,表姐的成绩都是班里垫底的,大姨本来在高二就想让她转学,但是一打听发现转学需要交很多费用,不管到哪个学校都要交费,而且有些老师说转学有个适应期,在高中尽量不转学地好。

大姨虽然基本上对表姐不抱希望,但是心底依旧还是有些侥幸,想着表姐万一哪天突然开窍了呢?这一转学再让她心理上没法接受,变得更差劲,岂不是雪上加霜?

所以,转学的事就一直没弄成,表姐就在大姨的不断打击与批判中跌跌撞撞地走到了高中毕业。

高考的时候,一直都在大专线徘徊的表姐居然考了个二本,而且还是一所不错的二本,知道这个结果后,表姐和大姨一家人都开心极了。

大姨也一反常态地给表姐做了很多好吃的东西,非常兴奋地不停告诉表姐,能考上二本也算是穷家飞出了金凤凰,以后要更加争气,改变家里的命运。

其实这个时候,表姐感觉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她甚至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了,连和别人的正常眼神交流都许久没有了。

但这些,她没有和大姨说,因为大姨从来不知道社交是啥意思,如果表姐和她说出自己的困惑,她唯一的反应就是想那么多干啥,努力学习才是王道。

大学四年对于表姐来说,是一种比高中更加痛苦的煎熬,同学加入了各种社团,表姐也蠢蠢欲动,她好不容易鼓足勇气一个个尝试,却发现每一个社团都不要她,内心燃起的一点希望被浇得丝毫不剩。

其他同学在假期做兼职,表姐也想去做,大家都不愿意带她。最后她宿舍的一个同学看她可怜,就在国庆节去做家电促销员的时候带上了她。

但是表姐到了那里,被老板说她像个木头一样,顾客问信息的时候,她就满脸通红,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心里却急得不得了。

到了第二天,老板就让表姐的室友带话,不让表姐继续去了。

这唯一的一次兼职经历,彻底击溃了表姐的自尊心。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她却连面试都不敢。

她想回到家调整一段时间后再去重新找工作,但是回到家后,大姨看她不是去找工作,而是回了老家,村里的邻居们都在议论表姐,好好的一个大学生,毕业了却连工作都没有。

大姨脸上挂不住,回到家后就毫不留情地数落起表姐,见缝插针地对她冷嘲热讽,这让本来就觉得心理有问题的表姐更加痛苦,她连家里的大门都不敢出。

有时候家里有人串门,问起她来,她就找借口回自己的屋,在屋里总能听到大姨和邻居们说她不争气,太丢脸之类的话。

表姐甚至连自己的卧室门都不愿意出了。

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表姐内心的安全感相对还多些,虽然听不惯父母的嘲讽,但是每到夜深人静,她总忍不住思考自己的未来。

终于在一年后,表姐知道当地政府有鼓励大学生回村创业的政策,还会给一定的补贴,她仔细阅读了那些政策,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看过很多案例,决定在镇上租个房子代理快递点。

其实那时候网购正是热火朝天的时候,农村的人网购的也越来越多,但是镇上的快递网点数量还很少,表姐的想法还是有挺大可行性的。

但是没等她仔细解释完,大姨就开始皱着眉头听不下去了:“别整那没用的,连打工你都不敢,还要自己做生意,省省吧,你没这个本事。”

表姐想继续劝服他们,大姨却连听都不愿意听,并且类似这样的场景已经发生过无数次,表姐不管有什么想法,得到的总是否定。

一来二去,10年时间过去了,在这期间大姨曾一次次妥协,不再要求表姐工作,只要求她能正常出去和人交流说话就行,能找个婆家就行。

但是,这对于表姐而言太难了,她似乎被困在了一个看不见的笼子里,不管怎么努力都走不出去。

如今的表姐还和以前的状态差不多,疫情之后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主动到我们镇上的一家超市做收银员,在我们那里没有人认识她,也不知道她的本科学历。

这个时候的表姐状态已经有所好转,她有点明白了大姨的心情,并且在努力实现自我成长,希望她越来越好。

大姨呢,当年在表姐考上二本的时候还特意请我们这些亲戚吃了饭,如今只要一见到我们,提起表姐总是唉声叹气,说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让她上大学,大姨还没有意识到,表姐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和上不上大学没有太大关系。




朋友的儿子考上了一所二本公办大学。

朋友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成功了,于是不想再干活,天天出去整容,逛街。我不忍心打击朋友,只能委婉的提醒过她几次,让她节俭点。

朋友说自己命不好,生了两个儿子,自从结婚,就累死累活,从来没有轻松的活过,家里老公又懒又心高,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拼命,现在儿子上了大学,以后不用担心儿子了,剩下一个小儿子,现在才读初一,负担不重,该是自己松口气,好好为自己打算,享受享受了。

今年她的儿子大学毕业,找了一份工作,月薪4000多元。因为朋友的儿子上学晚,现在年龄已经不小。朋友看到儿子这么高的工资,突然着了急,说儿子到了婚娶年龄,房子尚没有着落,虽然毕业拿工资了,但是这点工资,对西安的房价来说,是九牛一毛,不吃不喝十年,才能勉强攒够首付款,这还是在房子不涨价的情况下。朋友急的上火,说今年疫情影响,自己又失了业,半年多没有收入,感觉自己负担更重了。

其实,我知道每年全国900多万大学毕业生来说,二本文凭,真的很普通,毕业后工作不好找,待遇也一般。儿子考上大学,可以说以后的工作,能轻松点,不用在工地搬砖,遭受风吹雨淋。但是父母想享福,还远远不够,因为孩子考上大学,意味着脱离农村进城了,以后要在城里生活,要买房子。

这一切,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需要父母扶助才能完成。所以,在农村家庭,培养出来二本大学生,很平常,反而要比从小出外打工的人相比,要累的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家庭   大姨   表姐   班里   工地   家里   儿子   父亲   父母   母亲   成绩   高中   农村   孩子   心情   财经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