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76岁惨遭灭门70余口,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善长是被胡惟庸案扩大而被牵连的,说起来也并不冤,当年胡惟庸想造反,想要获得李善长的支持,他不支持也不反对也没有去告诉朱元璋,相当于默许了这件事。

李善长做为淮西勋贵的领袖,在退休之后依然拥有很的话语权,对于多疑的朱元璋来说,是眼中钉,肉中刺。被杀也是在正常剧本之中。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曾经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大明第一开国功臣已经77岁告老退休多年的李善长被赐死,随后他全家七十余口人全部被朱元璋诛杀,不过确切的说朱元璋还是给李善长留下了一个儿子李祺,只因李祺是朱元璋的女婿,所以朱元璋法外开恩赦免了女婿李祺和外孙。

李善长很早就跟随朱元璋起兵反元,他善于谋划和保障后勤,虽然是文人,但对于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功绩不比武将低,因此朱元璋在称帝后曾将李善长比喻为汉朝的萧何,还赐给了李善长丹书铁券,免其两次死罪,但是就这样已经退休多年77岁的李善长还是被朱元璋赐死了,朱元璋为何非要不依不饶的赐死已经77岁还是自己儿女亲家的李善长呢?

朱元璋多亏了李善长出谋划策才能创建大明,因此李善长为明初开国淮西勋臣之首

李善长比朱元璋大了14岁,他是安徽濠州定远人(现今安徽定远县),因此他和朱元璋还算是老乡。李善长自幼喜好读书,非常聪明机智,《明史》评价他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

在朱元璋刚起步的时候,李善长就投靠了他,此后李善长就一直为朱元璋荡平天下出谋划策,也是李善长建议朱元璋效仿汉高祖刘邦要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能嗜杀。

此后朱元璋在外征战天下,李善长则在后方全力保障朱元璋的后勤工作,不论局势多么艰难,李善长总能给朱元璋的军队解决军需,可以说李善长是为明朝开国立下了大功,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曾把李善长比喻为辅佐刘邦开创大汉的一代名相萧何。

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册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左丞相,并赐丹书铁券允许李善长后人世袭韩国公爵位,并免李善长及其一子两次死罪。一时之间朱元璋对李善长恩宠无比,而且李善长还手握免死铁卷,不过李善长万万想不到免死铁卷最终也让他难逃一死。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时依靠了不少他的淮西老乡,明朝的很多开国功臣如李善长、徐达、汤和等人都是淮西籍出身,这些淮西老乡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因此朱元璋继位之后对这些淮西老乡大加封赏,在明朝建立之后有一大半的功臣勋戚都是淮西籍出身,每天朱元璋上朝之后,放眼望去朝堂之上有一半多都是他的老乡,每天朝会基本就等同于老乡开会。

在朱元璋称帝之后,他对淮西老乡们保证要与他们同享富贵,所以朱元璋最初把最好的封地都赏赐给了淮西勋臣,对待这些淮西勋臣也是很不错,因此久而久之不少淮西勋臣认为有皇帝老乡撑腰开始居功自傲起来,他们的居功自傲和不法行为也引起了朱元璋很大的反感。

在明朝建立之前李善长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谋划了很多大事和战役,是朱元璋身边的首席智囊和谋士,由于他也是淮西籍出身,因此很多的淮西勋臣都很佩服李善长,称他是军师先生,对他的话比较信服。

而明朝建国之后,朱元璋又称李善长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还把他比作萧何,封官为左丞相,李善长在当时几乎就是大明的第二号人物,再加上他之前就在淮西勋臣中有很高的威望,所以明朝建立之后淮西勋臣都以李善长马首是瞻。

但是李善长为人气量不大,而且淮西勋臣也很抱团,他们对于与自己政见不合者都是抱团抨击,就像大名鼎鼎的刘伯温,由于刘伯温是浙东人,加上他看不惯一些淮西勋臣的不法之举,经常弹劾否决淮西勋臣的提议,因此遭受到了淮西勋臣的集体抨击,尤其是李善长最不能容忍刘伯温。

后来刘伯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臣集团排挤的只能告老还乡,而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臣集团敢如此排挤同是开国功臣的刘伯温也引起了朱元璋的反感,但是这时候朱元璋还是可以包容他们。可是后来胡惟庸案的爆发,更加深了朱元璋对这些淮西勋臣的猜忌与不满。

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他被杀之后,朱元璋废除了宰相的职能,从此再无宰相。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姻亲,两人关系十分亲密,李善长年纪比较大,在明朝建立之后不久他就告老退休辞去了宰相之职,但是李善长在幕后扶持胡惟庸成为宰相,还把淮西勋臣也都凝聚到了胡惟庸这里,因此胡惟庸隐然成了已经退休的李善长掌控朝政时局的代言人。

最初由于胡惟庸擅长揣摩朱元璋的心思,因此深受朱元璋喜爱和器重,后来逐渐地胡惟庸成了宰相,独揽大权,不少淮西勋臣一看胡惟庸替代李善长,于是就都抱团到了胡惟庸的门下,实际上李善长、胡惟庸与淮西勋臣之间还是有着密切联系。

当然像徐达、汤和这样谨慎之人还是与胡惟庸保持了界限,只有那些有勇无谋的莽撞武将才与胡惟庸走得很近。徐达不仅与胡惟庸保持了界限,还多次提醒朱元璋不可重用胡惟庸,这个人善于结党营私。

很快胡惟庸就开始骄纵不法,并与一些淮西勋臣结党营私,加上徐达的提醒,朱元璋立刻就有了警觉,朱元璋已经认识到胡惟庸和淮西勋臣勾结的危害,很可能会让自己大权旁落,将来甚至威胁到太子朱标接班。

于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谋不轨”之罪将胡惟庸及其党羽诛杀,并诛杀了胡惟庸九族,史称胡惟庸案,不过在胡惟庸案中,朱元璋并没有过度扩大影响,他只是诛杀了胡惟庸及其党羽,并没有牵扯太多的淮西勋臣,这说明朱元璋当时对包括李善长在内的淮西勋臣还有所包容。

不过当朱元璋要赐死李善长并诛其满门时,就已经注定朱元璋想借机将尘封已久的胡惟庸案继续扩大化,借此收拾一下淮西勋臣。

朱元璋的包容是有限的,李善长的所作所为让他最终无法容忍

李善长之死实际上代表着朱元璋想借着胡惟庸案清算淮西勋臣,当然,李善长本可以不用死,朱元璋对他不比其他淮西勋臣,毕竟他曾经对朱元璋帮助太大了,但是李善长本人的性格也很有问题,最终使得朱元璋包容不下他了。

自从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夸李善长是汉之萧何,那时候起李善长就飘飘然起来,他真以为朱元璋没有他当不了皇帝一样,越发居功自傲起来。

其实当初李善长与胡惟庸认识还是多亏了他的弟弟李存义引荐,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之子李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也就是说李存义与胡惟庸是姻亲,两人关系走得很近,后来李存义就把胡惟庸引荐给了大哥李善长,因此李善长才赏识提拔胡惟庸。

胡惟庸被杀五年后,也就是洪武十八年(1385年)时,李存义和儿子李祐被人告发与胡惟庸关系亲密,被认定为是胡惟庸的党羽,但是朱元璋当时并没有想动李善长,所以他还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没有追究李存义和李祐父子,只是将李存义和李祐罢官,然后安置在崇明结束。

这件事上李善长办得就很不对,作为皇帝的朱元璋给他面子赦免了他的弟弟李存义,按理他应该入宫拜谢朱元璋的皇恩浩荡,但是李善长却没有入宫谢恩,好像朱元璋就应该赦免他弟弟似的,这件事让朱元璋对李善长很是不满,也能看出李善长居功自傲的表现。

这已经不是李善长第一次表现出居功自傲的态度了,早在洪武九年(1376年)时,朱元璋把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在临安公主与李祺大婚之后不久,朱元璋生了一场重病,作为女婿的李祺没有入宫探望岳父朱元璋的病情,而作为儿女亲家的李善长也没有入宫探望朱元璋,去探望生病的亲家这种事放到普通百姓身上都会去做的事,可李善长偏偏没有做,所以在这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对李善长寒心了。

后来李善长还因此事被御史弹劾,朱元璋于是借题发挥,以此为由削李善长年禄一千八百石,这也算是朱元璋第一次敲打李善长,不过李善长却不以为意,他反而认为自己对大明立有大功,只要自己不做过分的事情朱元璋就不会动他。

所以这也使得后来朱元璋对李善长越发不满,以前朱元璋总把李善长比喻为萧何,后来朱元璋再也不称李善长是自己的萧何了,连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的称呼也不再提。

李存义被朱元璋赦免后不久徐达去世,朱元璋特意在祭文中称徐达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把这个荣誉称号送给了一生谨慎的徐达,这也算是朱元璋又一次对李善长的敲打警示,不过李善长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他依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

永远不要高估帝王的包容之心,帝王的忍耐程度远比一般人低得多,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都已经77岁的李善长居然还嫌自己的豪宅规模不够宏大,因此他想继续扩建自己的豪宅。

于是李善长找到了自己曾经的老部下信国公汤和借三百士兵帮自己去扩建豪宅,汤和可是个人精,他最开始也有些居功自傲,经常借着醉酒说一些酒话,朱元璋为此敲打了他几次,因此在明朝建立之后,汤和就领悟到了不能引起君王猜忌的道理,从此之后他就十分谦恭谨慎,最终也成为淮西勋臣中少数能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

李善长一开口找汤和借兵,谨慎的汤和就立刻觉得不管李善长想借兵干啥,这事都必须得让朱元璋知道,否则自己擅自调兵肯定会让朱元璋猜忌。于是李善长前脚刚走,汤和后脚就入宫把这事禀告给了朱元璋。

就这样李善长借兵扩建豪宅的事立刻就引起了朱元璋的警惕,要知道当时李善长已经退休多年,他想扩建宅院可以直接向朱元璋申请啊,他却没找朱元璋,而是私下去找了老部下汤和,这就意味着李善长人虽然退休了,但是他还想私下操控旧部,这能不让朱元璋厌恶和猜忌嘛。

扩建豪宅的事就已经让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包容快到了极限了,紧接着不久又发生了李善长的外甥丁斌因罪被发配边疆的事件。

李善长为了替外甥丁斌求情,特意进宫恳请朱元璋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宽恕丁斌,这一下就让朱元璋彻底爆发了,朱元璋心想:好你个李善长,你扩建宅院不进宫来求我,私下去找汤和借兵,这回却因为赦免你外甥你跑来求我,你拿我朱元璋当什么了

朱元璋十分生气,当场就严厉斥责了李善长,称不可能为了他而罔顾国法,坚决不肯赦免丁斌,并且朱元璋还亲自审讯丁斌,想把他从严治罪。

丁斌此前曾受李善长推荐给胡惟庸当秘书,这时候他一看朱元璋如此震怒,于是他为了自保就主动把舅舅李善长拖下水,拖进了胡惟庸案中。

因此丁斌主动向朱元璋供述胡惟庸与李善长过往甚密,还经常向李善长行贿,后来胡惟庸企图谋害朱元璋篡位,曾多次与李善长联络通气,劝其帮助自己谋害朱元璋篡位,但都被李善长所拒绝,最后胡惟庸让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去劝他,李善长却给李存义来了一句:“我已经老了,等我死后,你们好自为之。”

丁斌这一番供述朱元璋更加暴怒,合着李善长早就知道胡惟庸图谋加害自己却知情不报,于是朱元璋又派人把李存义抓了过来审讯,李存义交代的与丁斌基本差不多,这也就坐实了李善长与胡惟庸的谋逆之举。

后来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因得罪了李善长,主动站出来检举揭发李善长藏匿胡惟庸私通北元的联络人封绩,这让朱元璋更加震怒,朱元璋认为自己没有对不起李善长的地方,但是李善长却辜负了自己。

随着胡惟庸与李善长的关系被揭发出来,朱元璋调查之后还发现胡惟庸不仅暗通北元,还与日本倭寇勾结,这一下朱元璋就彻底被激怒了,于是他也对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臣挥起了屠刀。

别看李善长手握朱元璋赐给的免死丹书铁券,但是要知道丹书铁券是朱元璋颁发下来的,当然最终解释权也在朱元璋手里了。

当时正好有星变发生,在古代发生星变意味着有灾星降世,因此钦天监都会立刻占卜看看如何化解灾星,钦天监占卜出结论皇帝身上将发生血光之灾,而化解皇帝身上血光之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名德高望重、权位极高的大臣替皇帝一死以挡灾星。

就这样朱元璋就把替自己挡血光之灾的光荣任务交到了位高权重的李善长身上,免死的丹书铁券可没有规定不能替皇帝挡灾而死,因此朱元璋这一招玩的很绝,李善长手上的免死丹书铁券也就无效了。

于是朱元璋以挡灾避祸为由赐死了77岁的李善长,而按照李善长与胡惟庸密谋不轨的罪名是要祸及其家人,朱元璋只给了李善长免死丹书铁券,免得是李善长和其一子的死罪,李善长其余的家人可不能免死,因此朱元璋毫不留情的把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人全部诛杀。

同时朱元璋还兑现了李善长那免死丹书铁券的承诺,赦免了女婿李祺的死罪,朱元璋这一招不得不说玩得很漂亮,没有破坏免死丹书铁券的规则,把李善长及其全家都弄死了,还避免了女儿守寡的悲剧。

就这样李善长全家除了当了朱元璋女婿的儿子李祺没有被杀之外,满门全被诛杀,不过虽然李祺免于一死,但是朱元璋废除了李善长的韩国公爵位,李祺及其后人也不能再世袭李善长的韩国公爵位了。

李善长被赐死的同时还牵扯了不少淮西籍开国功臣,像陆仲亨、赵庸、唐胜宗、费聚等侯爵全都被卷入其中,他们及其全家都被朱元璋所诛杀,这时候胡惟庸案已经彻底被朱元璋扩大化了,总共牵扯进了三万多人,朱元璋为此还亲自撰写了《昭示奸党录》,并在其中把李善长列为首奸。

实际上李善长虽然与胡惟庸关系亲密,他却真未必能参与其中,他除了居功自傲,对朱元璋还算是比较忠心,而且在后世连胡惟庸案都有很多人质疑,到底胡惟庸是不是真想谋逆篡位,还是朱元璋以此为借口大肆诛戮功臣而已。

在李善长死后当时就有人认为其死得太过于冤屈了,当时还是御史的解缙和虞部郎中王国用就在李善长被赐死后一年上书朱元璋为其鸣冤。

解缙和王国用认为李善长本来就已经是大明开国的第一功臣,而且还与朱元璋结成儿女亲家,他已经位极人臣了,为何还要去帮助胡惟庸篡位,就算胡惟庸事成之后,李善长所能得到的地位也不过还是如此,因此这笔账谁都会算,李善长没有必要冒险与胡惟庸勾结。如果朱元璋只是认为天象有变而赐死李善长,那这就属于滥杀功臣了,这样行事恐怕会让朱元璋失去天下人心,所以解缙和王国用希望朱元璋能以李善长为教训,不要再滥杀功臣。

按照解缙和王国用如此上书,以朱元璋火爆的性格,二人恐怕难逃一死,但是结果却十分出人意外,朱元璋看了二人的奏折之后便沉默不语,凝思良久,后来既没有对奏折做出评价,也没有责怪解缙和王国用二人,因此从朱元璋这个举动就能看出来,恐怕在他心中他已经默认了他冤杀李善长全家的事了。

虽然解缙和王国用的奏折对朱元璋触动很大,不过朱元璋在屠戮功臣方面并没有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后来朱元璋又炮制出了蓝玉案,又杀了包括大将蓝玉在内的不少开国功臣。

写在最后

李善长之死主要在于他帮助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有些居功自傲,再加上淮西勋臣集团势力日益强大,骄纵不法的太多,作为淮西勋臣集团之首的李善长势必要被朱元璋所清算。

朱元璋把李善长比喻为萧何,其实李善长比之萧何可差太多了,要知道萧何可是能在同样喜好诛戮功臣的刘邦手里存活下来的人,情商和智商绝对在线。

而李善长为人外宽内忌,居功自傲,喜好结党营私,在明朝建立后,他就被功勋蒙蔽了双眼,他始终认为朱元璋给自己颁布了免死丹书铁券,就意味着朱元璋不会动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收敛。如果他能像徐达和汤和那般谦谨,他不至于会落得被赐死还被满门抄斩的下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某天,南京街头人人潮涌动,都在议论一件事,开国功臣李善长马上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没过多久,官兵果然压着囚车出现了,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及全家七十余口人,被押解到刑场,随着行刑官一声令下,李善长全家当即就被斩首。

不过,由于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娶了朱元璋之女临安公主为妻,所以李祺与两个儿子李芳、李茂得以免死,只是被流放到外地,这样李善长就不至于绝后。


朱元璋曾评价李善长说,李善长的功劳比萧何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两人相识相知将近四十年时间,感情极为深厚,那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李善长呢?

1353年冬,朱元璋第二次离开郭子兴,这一次他只带了徐达、汤和等二十八人出城,准备南下滁州发展。

这一次,朱元璋的运气不错,一路上召集到了二万多精兵强将,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大贵人,这个人就是李善长。

朱元璋向李善长询问平定天下的策略,李善长笑眯眯地对他说,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学习刘邦就可以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于是让李善长担任幕府书记,作为自己的亲信之一,两人也由此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合作。

后来,朱元璋稳步发展,最终有了二三十万精兵,还攻克南京,成为了一方霸主,并以此作为基础,消灭南方其他诸侯,并北上消灭元朝,最终开创了大明王朝。


可以说,在此过程中李善长的功劳是很大的,他文治武功,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但很多人其实不知道的是,李善长作为淮西勋贵集团的成员,是维护诸将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这一点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李善长的才能和功绩,朱元璋有一段评语说得十分到位: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在朱元璋眼里,萧何的主要功劳在后勤工作上,但李善长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后勤,都是顶级人才,功劳比萧何还大。

由于李善长功劳大,因此在洪武初年大封功臣的时候,朱元璋就将李善长封为韩国公,位列开国六公爵之首,子孙世袭,颁给免死铁卷,并任命其为中书省左丞相,统领文武百官。


不过,随着李善长地位不断攀升,他开始感到志得意满,一些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了,他为了保住自身地位,开始结党营私,打压异己,他表面上对人很宽和,其实心中妒忌心很强,常常公报私仇。

比如说,李饮冰、杨希圣因为冒犯了李善长,李善长就上书弹劾二人的过错,致使二人被罢黜;

再比如说,刘伯温很有才能,与李善长套路政务的时候,因为观点不合而发生争吵,李善长竟然破口大骂,甚至威胁刘伯温,刘伯温害怕得不得了,很快就向朱元璋递交了辞呈。

随着政敌一个个逐渐淡出朝堂,李善长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前去巴结他的大臣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到最后,朝中文臣武将都对他唯命是从,朱元璋想要做什么事,还得看他的脸色,而他也时常迫使朱元璋做出一些有利于他的决策。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当他意识到李善长威胁到皇权的时候,就开始对李善长感到不满了,并第一次产生了废黜丞相之职这个想法。

于是,朱元璋开始逐渐冷落李善长,甚至找由头敲打他,还转而对胡惟庸等人加以重用,这让他意识到朱元璋开始对他不满了,而他也是个聪明人,为了保存自身,便于洪武四年辞去官职,回到老家养老。

朱元璋见李善长很识时务,感到很高兴,就赏赐给他大量财物,以及田地数十亩,并让他监督濠州宫殿的修建工作,并负责屯田事务。


李善长辞职之后,朱元璋先后让杨宪、王广洋等人进入中书省主持工作,不过这几个人能力虽然很强,但没有宰相度量,时常以权谋私,专权断事,打击异己,因此都被朱元璋放弃。

后来,在李善长的推荐下,朱元璋又让胡惟庸担任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同乡,又是李善长的推荐下出仕的,因此两人关系很好,胡惟庸与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还是姻亲关系,这就使得两人关系就更紧密了。

李善长在老家居住数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表现还不错,朱元璋感到很满意,于是将他的弟弟李存义封为太仆寺丞,又将女儿临安公主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没过多久,朱元璋又重新召李善长入朝,虽然没有给他封官职,但让他以太师之尊,与李文忠一起统领中书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李善长得以重返朝堂,并再次位极人臣。

可以说,朱元璋对李善长还是很有感情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做,而李善长也很珍惜这一次机会,处处维护朱元璋的利益,表现得很不错。


洪武十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下,胡惟庸当上了中书省左丞相,成为百官之首,李善长此举看似是在让权,实际上胡惟庸是他的人,他的权威不但没有丝毫削弱,反而彻底控制住了中书省,权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了。

只不过,让李善长没有想到的是,胡惟庸也是个野心家,他不但没有控制住胡惟庸,反而让胡惟庸越走越远,最终殃及到了自己。

胡惟庸能力很强,而且做事小心谨慎,尤其擅长做人,处处巴结朱元璋,朱元璋因此很喜欢他。

不过,胡惟庸担任左丞相之后,就觉得天下唯我独尊了,不仅开始培养自己的小团伙,而且一些大小事务也不禀报朱元璋,自己就做主了。

不仅如此,胡惟庸还私自扣留奏章,凡是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朱元璋都不会看到,他因此一手遮天,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后来,胡惟庸因为不喜欢徐达,就买通徐达府中的守门人福寿,让福寿刺杀福寿,福寿不但没有照做,还将这事告诉给了徐达,徐达因此非常痛恨胡惟庸。


再后来,徐达收集到了胡惟庸的许多罪证,便向朱元璋全盘托出,朱元璋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坚定了废黜丞相这个职务的决心。

不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元璋决定继续放纵胡惟庸,这么做的好处是,等到胡惟庸搞得天怒人怨的时候,废黜丞相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后来,胡惟庸听说御史中丞刘伯温曾对朱元璋说了自己的坏话,于是趁刘伯温生病的时候,在汤药中下毒将刘伯温给毒死了。

刘伯温一死,胡惟庸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跟李善长狼狈为奸,大肆打击异己,他的权力因此越来越大。

当然了,朱元璋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但他并没有发作,因为他认为还不到时候。

洪武十三年,平凉侯费聚等人遭到朱元璋的责罚,由此对朱元璋不满,胡惟庸也感觉到朱元璋对自己很是猜忌,于是找到费聚等人秘密谋划,让费聚等人去外地筹措兵马。

对于这一切,朱元璋是了如指掌的,因为他早就派遣一个叫毛骧的人,打入胡惟庸团伙内部了。


毛骧表现上的职务是大都督府的一个都督,其实他是锦衣卫的指挥使,直接听命于朱元璋,朱元璋让他接近胡惟庸的目的,就是寻找胡惟庸及其党羽的罪证,从而永久废黜丞相,并将那些难以控制的功臣给杀掉。

胡惟庸对毛骧很信任,让其招纳亡命之徒,并负责联络李存父子,成功将李存义父子拉下水。

洪武十二年冬,胡惟庸私吞了占城国的贡品,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于是派人调查胡惟庸,胡惟庸的党羽御史中丞涂节认为他迟早完蛋,于是向朱元璋自首,指控胡惟庸的罪行。

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以善权枉法之罪,将胡惟庸及其党羽涂节、陈宁等人杀死,还牵连甚多,但此时李存义父子还没浮出水面。

而后,朱元璋宣布永久取消丞相之职,他先是设立四辅官来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不久后又设立内阁大学士当做顾问,这就是明朝内阁制度的雏形。

洪武十八年,胡惟庸的一个党羽为了保命,举报李存义父子参与谋反,朱元璋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只是将李存义父子流放。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对李善长又开始不满了,原来李善长年老体衰,无法约束部下,致使部下为非作歹;他还为了扩建府邸而向汤和借了三百士兵,汤和悄悄将此事告诉朱元璋。

朱元璋隐忍待发,李善长却越发猖狂,竟然请求朱元璋赦免自己曾在维护府中任职的亲戚丁斌等人,朱元璋有些生气,就让人对丁斌严刑拷打,丁斌为了活命,就说李存义父子参与胡惟庸谋反案的程度很深,牵涉到李善长。

朱元璋便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李存义这才说出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原来李善长早就知道胡惟庸要谋反了,却知情不报,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存义在供词上说,当初胡惟庸曾派遣他劝说李善长参与谋反,李善长虽然没有同意,却告诫他做事要小心,否则就要被诛灭九族。

后来,胡惟庸又让李善长的好友杨文裕去劝说他,还许诺事成之后封他为王,将淮西的土地封给他作为封地,李善长十分心动,但依然没有同意,不过也没有告发此事。

再后来,胡惟庸亲自去劝说李善长,李善长依然没有同意,但他暗示胡惟庸,他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就是采取中立的态度。


按照李存义的供词,李善长或许想两面逢源,无论胡惟庸谋反是否成功,他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朱元璋看完供词,感到非常生气,但这还没完,不久后蓝玉出征归来,告诉朱元璋一个秘密,说他抓获了一个叫封绩的人,这个人是胡惟庸当初派到沙漠联络蒙古人的,李善长知道这件事,却没有上奏朝廷。

很快,御史们也知道了这件事,争相弹劾李善长,李善长的一个奴仆名叫卢仲谦,为了自保也站出来揭发李善长,说李善长与胡惟庸常常窃窃私语,还接受胡惟庸的贿赂。

朱元璋综合种种情况,认为李善长跟自己是儿女亲家,贵为皇亲国戚,又位极人臣,本应该跟自己一条心才对,却明知道胡惟庸谋反而不揭发,还首鼠两端,徘徊观望,简直大逆不道,他感到非常生气,也很伤心。

很快,朱元璋就派人抓捕了李善长全家,以参与谋反的罪名将其满门抄斩了。


那么,李善长真的知道胡惟庸谋反吗?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李善长是知道胡惟庸谋反的,但这大概率不是事实,因为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善长为什么要包庇胡惟庸谋反,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我们思考,因为有人已经给出答案了,这个人就是虞部郎中王国用。

李善长死后一年,王国用上了个奏折替李善长喊冤,说李善长没有参与谋反,也不可能知道胡惟庸谋反,他当时是这么说的:

李善长与陛下同心,出生入死打天下,勋臣位列第一,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儿娶公主,亲戚拜官,他作为人臣,名份已经到了极点。即使他想自图不轨,尚且未曾可知,而今说他想帮助胡惟庸谋反,则是极为荒谬,大错特错了......假使李善长帮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也不过是位列勋臣第一而已,太师、国公、封王而已,娶公主、纳王妃而已,难道还会胜于今日吗?而且李善长难道不明白天下是不能侥幸取得的吗?

简而言之,李善长跟朱元璋是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是儿女亲家,他已经位极人臣,富贵到极致了,如果胡惟庸谋反成功了,李善长还会得到更高的待遇吗,李善长是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为何要冒这个险呢,完全没必要嘛。


王国用认为李善长其实并不知道胡惟庸谋反这件事,那朱元璋是如何回复他的呢?

朱元璋看完王国用的奏章之后,一句话也没有说,但也没有处罚王国用,这就意味着他知道王国用说的话是对的,李善长确实跟胡惟庸谋反案没关系。

那么,朱元璋为何还要杀死李善长呢?

这件事还要从洪武十八年说起了,而且跟锦衣卫有很大的关系。

前文说到,朱元璋派遣毛骧打入胡惟庸内部,一方面是为了除掉胡惟庸,另一方面是为了牵扯更多功臣进去。

第一个目的算是达到了,但第二个目的在胡惟庸死的时候并没有达到,因为当时被牵连进去的功臣还不够多,依然有大量功臣还在横行不法,为害一方。

但是,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在朱元璋的操纵下,毛骧将胡惟庸的罪行,从擅权枉法上升到了图谋造反,并将大量功臣牵连进去,前后一共有二十几位公侯被杀,被杀者达数万之多,朝中文臣武将为之一空。

唯一活下来的人,就是李善长了,也就是功臣集团最顶端的人物,当李善长下面的枝叶被一一清除之后,他就变成孤家寡人了。


在锦衣卫看来,他们制造冤案,杀掉了那么多功臣,手上沾满了鲜血,肯定没有好下场,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将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推了出来,当了替死鬼。

不过,此举加剧了锦衣卫与大臣们的矛盾,他们知道如果李善长还活着,李善长肯定是要报复的,朱元璋总有一天也是会回过神的,于是李存义的供词就出现了,进而引发了对李善长的其他指控,最终导致李善长被捕。

要知道,李存义是李善长的亲兄弟,他不太可能说出这么多对李善长不利的话,因此他的供词显然是假的,而锦衣卫则是操控一切之人。

据说,李善长被捕之后,对于是否杀掉他,朱元璋还是很犹豫的,这让锦衣卫很着急,于是钦天监的一位官员就找到了朱元璋,说天空发生了星变,预示着“主、大臣移位”,这里的臣子自然指的是李善长了。

朱元璋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再加上他确实杀红眼了,于是下令将李善长满门抄斩了,李善长就这么冤死了。

但是,事后朱元璋还是有些后悔的,这也是他为何不治罪王国用的原因,只不过他是不可能承认自己做错了,因为皇帝是不可能有错的。




首先纠正一点,李善长并没有被灭门。李善长之子李祺是朱元璋长女临安公主的驸马,至少他跟公主生的儿子李茂还是活得好好的,没有受到株连。

但是以李善长如此高龄,本就已经风烛残年,朱元璋为何还不愿意放过这位开国元勋呢?要知道李善长案以前,朱元璋并没有屠杀过开国功臣。究竟是他自愿出手,还是有一股神秘力量逼他举起这把屠刀呢?笔者以为,李善长的幕后黑手,是以朱标为首的太子党。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在下文中细细道来。

没有李善长就没有大明朝

李善长是濠州定远人(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从史料来看,李善长并没有在元朝中过功名,这一点至关重要,让他和江南文人之间有一条天然的鸿沟。

在朱元璋身边只有徐达、汤和几个嫡系小伙伴的时候,李善长就加入了他的部队。二人一见如故,李善长勉励朱元璋向同样白手起家的汉太祖刘邦学习,同时提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治军纲领。可以说朱元璋所部过硬的军纪,是他打天下的重要助力之一。

朱元璋与李善长剧照

在明朝建国的艰难历程中,李善长虽然没有任何战功,但正是有李善长在,朱元璋可以放心地用兵而不用担心粮饷问题。也正是有李善长在,朱元璋可以大胆地御驾亲征而不用担心老根据地的安危。《明史》中对于李善长在这个阶段的表现,是这样描述的:“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换句话说没有徐达,老朱还可以用常遇春。没有常遇春,还有冯胜、李文忠等等。但是没有李善长,难道靠刘伯温来治理后方吗?那朱元璋就完蛋了。

此外在明朝尚未建立之时,李善长就已经是三位公爵之首:宣国公,另两位是信国公徐达和鄂国公常遇春。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大封功臣,李善长更是名列开国六公爵之首的韩国公。

左丞相李善长虽无汗马之劳,然事朕最久,供给军食,未尝缺乏。右丞相徐达与朕同乡里,朕起兵时即从征讨四方,摧强抚顺,劳勚居多。此二人者,已列公爵,宜进封大国,以示褒嘉。余悉据功定封。—《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八》

当年李善长将朱元璋比作刘邦,现在投桃报李,朱元璋也将李善长比作萧何。但此时的韩国公已经56岁高龄,高强度的丞相工作对他来说已经难以胜任。因此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开始李善长就已经“以疾致仕(因病退休)”,此后朱元璋又把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老太师的儿子李祺,君臣之间称得上是关系和谐。

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爆发的丞相胡惟庸谋逆一案中,早就有人指证李善长乃至淮西勋贵和胡惟庸勾结(胡惟庸本人便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的)。所谓的“淮西勋贵”,就是当年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这一批人多是老朱的老乡,所以朱元璋并没有动手处理淮西老兄弟的念头,整个勋贵集团都没有在胡惟庸一案中受到牵连。既然如此,为何朱元璋会在十年之后重翻旧账,把李善长和淮西勋贵和胡惟庸联系起来并大肆株连呢?

胡惟庸剧照

来势汹汹的李善长案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四月,吉安侯陆仲亨的家人在凤阳老家用公家的租田放贷,朱元璋一怒之下对其家人进行了治罪。但是事件很快升级,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等人告发陆仲亨与众多公侯当年和胡惟庸结为朋党,曾谋划发动政变。

由于事关重大,陆仲亨等人纷纷下狱。又由于词连太师李善长,朝野之中要求将韩国公一并治罪的呼声也很高。面对来势汹汹的舆情,朱元璋很快意识到这是一场针对整个淮西勋贵集团发动的总攻击。

从朱元璋本人的想法出发,淮西老兄弟们虽然近年来愈加跋扈,大错小错不断,但是总体上是忠于皇帝的。对他们敲打一番可以,但是连根拔除绝不符合朱元璋的利益,是他不能允许的。我们可以看到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洪武皇帝连续打出多套组合拳,目的就是挽救淮西勋贵。

  • 第一招:公侯还乡

由于不清楚本次幕后黑手究竟是谁,朱元璋紧急向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下旨,让随同他们北征的公侯立即回京。随即老朱又将心腹爱将袁洪从山东都指挥使的任上紧急调回京城,出任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乙丑,诏晋王留山西、河南并护卫兵马驻于天成、白登等处操练,时往来提调。其定远侯王弼等悉遣还京。诏今上留征进马军于上都或兴和、兴州。相度便益,令都督、都指挥总率屯驻,常往来阅视。其公侯悉遣还京。—《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一》

而在此之后,朱元璋又做了几件事情,向朝廷百官传递其本人的想法:

其一:舳舻侯朱寿二子朱兴、朱能犯法当死,朱元璋以其父的勋劳,特旨赦免。这其实是给身陷囹圄的陆仲亨等人打气。

其二:命追封皖国庄襄公仇成之子仇正袭封安庆侯。诰文中还有“功既成于前人,福必延于后嗣”这样的话,同样传达了老朱愿意和功臣们共享富贵的意愿。

其三:诏遣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宋国公冯胜、申国公邓镇、颍国公傅友德等六位公爵,以及永平侯谢成、南雄侯赵庸、崇山侯李新、怀远侯曹兴、凤翔侯张龙、定远侯王弼、安庆仇正、武定侯郭英、巩昌侯郭振、鹤庆侯张翼等十位侯爵还乡。

老朱给出的理由是“列侯年老”,可问题是像徐辉祖、李景隆、常升、邓镇这些人都还年轻得很。甚至于仇正刚刚袭封,现在却被通知要立刻回老家养老。从这个角度上说,朱元璋急于保护这些在京公侯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朱元璋与朱标剧照

  • 第二招:三法司大调整

光是保护公侯还不够,朱元璋接下来对三法司的主管官员进行乾坤大挪移,目的就是将本次案件压下去。

闰四月三十日,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被调去署通政使司事,通政使茹瑺调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佥都御史袁泰则升任左副都御史,这个调动是大有玄机的。

通政使司在洪武朝的时候责任非常重大,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据说朱元璋曾经在八天内处理的内外诸司奏劄数量高达一千六百六十,涉及大小事件三千三百九十一件,换句话说老朱平均每天要做出400多个决定。但是不要忘了,朱元璋看到的奏劄已经是经过通政使司整理提炼过的,也就是说通政使司的工作强度还要更为巨大。现在力主弹劾的都察院老大詹徽被调去署通政使司事,显然是打算让他淹没在工作的汪洋大海之中,暂时无暇紧盯李善长和陆仲亨不放。

至于茹瑺,既然是通政使,说明他是朱元璋绝对信任的臣子。而山西万泉人袁泰,和淮西勋贵一样属于“北人”。把这两个人送去都察院管事,只能说老朱用心良苦。

在改组都察院的同时,刑部和大理寺主管官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月初一日,刑部尚书赵勉和户部尚书杨靖官职对调。五月初二日,刑部左侍郎邵永善和兵部左侍郎张忠官职对调。五月初五日,大理寺卿张庭兰调任通政使,填补茹瑺留下的空缺。

詹徽、赵勉、张庭兰等人都是湖广人氏,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勉的岳父翰林院学士刘三吾曾经公然在朱元璋面前提出对南人“以德化”,北人“以威制”。要知道出身淮西的皇帝本人在广义上也属于北人,可见当时朝堂之下的暗流有多汹涌。

李善长的最终结局

  • 一击致命的李善长手迹

在朱元璋连续打出的组合拳面前,李善长案渐有降温趋势。不甘失败的幕后推手又适时推出了一封李善长手迹,最终将这位老太师彻底击倒。

事情是这样的:当年胡惟庸密谋叛乱之时,曾经派前元旧臣封绩出使沙漠求见北元皇帝,打算将北元结为外援。胡惟庸被杀后,封绩就留在了漠北,不敢南归。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大将军蓝玉大破元军于捕鱼儿海之时,顺手将封绩也一起抓了回来。结果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封绩交出了当年他和李善长之间的往来书信,一下子引爆了整个舆情。

今按得封绩往来沙漠私书,有善长手迹,大逆不道,罪状甚明。—《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

蓝玉剧照

抓到封绩的是蓝玉,蓝玉又是什么人呢?蓝玉有一个姐姐,嫁给了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常遇春和蓝氏的女儿常氏,是皇太子朱标的正妃。蓝玉是太子妃的亲舅舅,自然也可以算是太子的舅舅。这次针对李善长以及淮西勋贵的后台究竟是谁,恐怕不言自明了吧。

李善长虽然读过书,但是和太子背后的江南文人集团不是一路人。在洪武朝堂上愈演愈烈的南北之争,其实就是太子党和淮西勋贵争夺话语权的的斗争。原本老牌勋贵还有战功作为倚靠,但随着蓝玉等新一代武勋的成熟,朱标手下已经有足够的力量与淮西集团分庭抗礼。双方之间的图穷匕见,是迟早的事。

  • 被连根拔除的淮西勋贵

五月二十日李善长入宫,他本人乃至朱元璋本人,都想为挽回局势做最后的努力。二人暮年相见,想起当年一个做刘邦,一个做萧何的话,史载“为之流涕”。会晤结束,朱元璋让老太师从右顺门出宫。从右顺门可以直接走西华门回太师府,不用辛苦从承天门再绕一个大圈子,也是朱元璋对老战友的体恤。

然而就在右顺门,朱元璋对文武群臣说了这样一句话:“吾欲宥李佑等死,以慰太师。太师年老,旦暮无以为怀”。此时的老朱情急之下,连“朕”都忘记说了。所有大臣的目光都投向跟在皇帝身边的太子身上,可是以“为人友爱”而著称的朱标却始终一言不发。太子不发话,群臣当然没有一人松口为李善长求情,大明开国第一元勋的命运就此注定。

群臣复奏:“善长开国旧臣,任寄腹心,亲托骨肉,而所为如此。臣等考其事反状甚明,敢以死奉法。”上曰:“法如是,为之奈何?”善长大惭曰:“臣诚负罪,无面目见百官矣。”乃抚遣归第,赐佑及陆亨等死,善长遂自经。上命以礼葬之,厚恤其家。—《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

南京明故宫卫星复原图

据统计,本次惨遭株连的公侯名单如下:

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荣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河南侯陆聚、宜春侯黄彬、南雄侯赵庸,申国公邓镇(宁河武顺王邓愈之子)、济宁侯顾敬(追封滕国襄靖公顾时之子)、靖海侯吴忠(追封海国襄毅公吴祯之子)、巩昌侯郭振(追封陕国宣武公郭兴之子)、辽东都指挥使梅义(汝南侯梅思祖之子)。

这些人之中,邓镇、赵庸甚至还在之前公侯还乡的名单之中,侧面证明了朱元璋挽救李善长的努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一次太子党的出击,最终以大获全胜而告终。当然他们不会想到两年后太子一死,朱元璋立刻发动蓝玉案将他们一网打尽。

结语:笔者之所以认为李善长案与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不同,是因为它不符合朱元璋的作风。胡蓝案都是在爆发以后迅速株连相关人员,其雷厉风行的特征符合朱元璋一贯的作风。而李善长案从四月底陆仲亨等人入狱,到五月下旬众人被赐死,历时近两个月(中间有一个闰四月),说明这是一个政治妥协的结果。

陆仲亨、唐胜宗、郑遇春等人都是朱元璋的凤阳老乡,他们再怎么胡闹,对老朱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除掉他们,对于朱元璋来说显然是自损一臂,只能靠利用太子手下文武官员之间的矛盾来平衡朝堂。好在朱标深受老朱的信任,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康熙和胤礽之间,只怕早已经血流成河了。

朱标剧照

至于日后朱棣篡位重修《太祖实录》为何要为朱标遮掩,其实也很好理解。首先淮西勋贵早已式微,朱棣本人并无意去为他们平反。其次幕后黑手虽是太子党,但做出决定的毕竟是朱元璋本人。如果一味强调朱标等人在此案中的作用,难免会有指责太祖皇帝昏聩不明之嫌。对此事进行模糊化处理,是最符合朱棣自身利益的。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虞部郎中王国用上书为李善长鸣冤。王国用激烈地指出李善长位及人臣,生封公爵,死必封王。子尚公主,女为王妃也并非难事,又何必要去跟着胡惟庸造反?而且李善长最早跟随陛下,历经千辛万苦才成就大业,他凭什么相信胡惟庸可以成功?陛下最后竟然以天象当死大臣为由赐死李善长,则尤为荒谬。现在李善长已经死了,多说无益,只希望陛下今后引以为戒。

而朱元璋的态度很耐人寻味,《明史》的记载是“太祖得书,竟亦不罪也”。老朱是这样好脾气的人么?显然不是。只能说明朱元璋本人认可李善长及淮西勋贵是无罪被诛,但元凶乃是太子,他又能怎么办呢?




对于明朝和朱元璋来说,李善长那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开国功臣。

李善长从小特别喜爱读书,有智慧、谋略,并且通晓法家学说。无论是处世,还是为人,都属于那种左右逢源、老谋深算之人。

在朱元璋的所有功臣中,无论是谋士,还是武将,他是跟随朱元璋比较早的,也是朱元璋取得大明天下最得力的一个人 ,没有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朱元璋知道他是当地年高有德之人,便对他以礼相待,并将他留在军中,掌管文史书籍,出谋划策,成为朱元璋最得力的谋士,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从此,李善长一直跟随在朱元璋左右,再没有离开。

当初,郭子兴因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他的兵权。当郭子兴听说李善长的才能以后,又想从朱元璋身边把李善长夺过来辅佐自己,遭到李善长坚决谢绝。对此,朱元璋对他十分信任、倚重。只要朱元璋有疑难之事,总是第一个想到征询李善长的意见。而李善长出的主意,也总是能让朱元璋心服口服,立刻采纳。

朱元璋称吴王时,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李善长通晓典故,裁决事务非常迅速,又善于辞令。朱元璋招贤纳士时,总是让李善长起草文告。只要朱元璋率军出征,也总是非常放心地把李善长留下,固守大本营。就像当初曹操信任他的大谋士、中书令荀彧一样。



朱元璋即帝位,追封自己祖先及册立后妃、太子、诸王等事宜,一切都由李善长担任大礼使。朱元璋设置东宫官属,也是以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参与决定军国大事,其他事务仍然如故。 不久,率礼官制定郊社宗庙之礼。

朱元璋巡幸汴梁,由李善长留守,一切事情都可以不经请示,由李善长自己酌定,灵活处理。后来,李善长上奏确定六部官制,商议官民丧服及朝贺东宫礼议,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总之,大明事务,事无巨细,朱元璋都交由李善长主持 。

后来,朱元璋大封功臣时,说了一句话:“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当晋封大国。”

于是朱元璋授于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免死铁券,李善长免死两次,其子免死一次。

后世有人说,没有李善长,就没有大明王朝。这话或许说的有点大了,但是可以这么说,没有李善长,大明王朝夺取天下肯定没有那么顺利,至少时间得往后延长。李善长居大明王朝第一功臣,当之无愧,毫无疑义。



凡通晓《明史》者都知道,在明朝初年,左丞相是一个常设职位,由朱元璋最信任的文官担任。而右丞相,则是一个并不起多少作用的虚职,由武大臣担任;最早是由徐达担任。但徐达经常带兵出征,根本管不了朝中这些杂事。即使有事时,徐达也是首先征询李善长的意见。

说起这个左右丞相职位,年代不同,左右尊卑也不同。早先,右比左大,比如《廉颇蔺相如传》载:“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右,就是上。

后来,关于左右谁大的问题,很容易引起误会和争论。有人考证,春秋战国时,右相大;南宋时右相大;北宋时左相大;秦朝时左相大;汉朝时右相大;明初时左相大;清朝也是以左为尊,比如左督御史比右督御史大 。

以上这些说法,或者可以参考一下。

当时被封公者,有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六人,而李善长位居首位。朱元璋在诏书中将李善长比作汉初的萧何,可见朱元璋对他的倚重程度。



在帮着朱元璋打天下时,李善长称呼朱元璋为“主上”。

后来,朱元璋即皇帝位以后,李善长对朱元璋一直用两种称呼,私下仍然称呼朱元璋“主上”;在众人面前,才称呼朱元璋为“皇上”或“陛下”。可见他和朱元璋的亲近。

另外,李善长还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他的儿媳妇是朱元璋的女儿。故此,朱元璋授予他家两种免死铁券,李善长免死两次,其子免死一次。

在明初,李善长几乎就是除了皇帝朱元璋以外,最有话语权的人,位极人臣。

那么,就是这么一位领班大臣,在77岁那年,惨遭朱元璋杀害,并灭门70余口,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李善长这个人,尽管智商、情商都极高,外表也很宽厚温和,但这个人有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内心非常喜欢嫉妒,待人也刻薄。后来明朝建立以后,更是居功自傲,恃宠而骄。


只要有人敢冒犯他的权威,他马上就记仇,并依靠他和朱元璋的亲近关系,想方设法上奏皇上,贬斥这些人。

有一次,李善长和御史中丞刘伯温争论法令,李善长认为刘伯温侵犯了他的权威,便开始辱骂刘伯温。刘伯温因此非常不安,向朱元璋上奏,请求告老还乡。

李善长一系列的所作所为,使朱元璋慢慢对他开始产生厌恶和反感。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李善长岁数大了,因病辞官归居。朱元璋便命他负责修建临濠宫殿。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当时受牵连而被处死者非常多,尽管胡维庸是李善长推荐的,但朱元璋并没有因此为难、迁怒李善长。



有人说,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但作为哥哥的李善长并没有表示感谢,朱元璋因而怀恨在心,最后非要杀了李善长。其实,这恐怕是误解。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李善长这时已经七十七岁(也有人一说是76岁)。

不过,我个人理解,李善长真正让朱元璋大怒而非杀他不可的原因,是下面几条。

一,丁斌是李善长的亲戚,他被抓以后,供出了一些情况。说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和胡惟庸交往密切。朱元璋让人把李存义父子抓起来审讯。李存义供出了哥哥李善长,说:“胡惟庸企图谋反,派我暗地里劝说过哥哥李善长。李善长尽管不同意,但仍然替他们隐瞒了这些罪行。”



二,电视剧《朱元璋》里,有一段镜头,李存义在逃亡途中,也曾经在哥哥李善长家里躲避朝廷追捕,李善长也担心被官府搜出弟弟李存义而惹祸上身,便告诉弟弟李存义:“我家现在也不安全,你还是尽快离开的好。”李存义走后,李善长也隐匿未报。

三,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过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的封绩,曾经上报给李善长,但李善长却把这消息隐匿了起来,也没有上报给朱元璋。

这几桩事,可都是谋逆大罪,李善长尽管没有参与,但明知有人谋逆,却知情不报,自然也等同于谋逆。



就在这时,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也向官府检举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互相贿赠,经常偷偷私语。 这些证言都明明白白地显示,李善长虽是皇亲国戚,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

朱元璋闻报,自然大怒,于是,便连同李善长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说实话,要说朱元璋就因为功成名就,就因为厌恶李善长的为人,而杀李善长,这理由不免太牵强附会。



而且,假如李善长犯了其他不管多重的罪,也不管朱元璋后来对他怎么不满意、厌恶,估计都不会杀他,更不会对他灭族。

但是,明知有人(他的弟子胡维庸、弟弟李存义)谋逆而不检举,这恐怕不仅是朱元璋不能容他,任何一个封建君主都不会容他,这就是李善长被诛杀的真正原因。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看来,他可以容忍李善长别的任何不端、不齿行为,但绝对不能容忍李善长失去作为人臣的底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李善长并没有被灭门,他儿子李祺是驸马,没有被杀;李祺和公主生的儿子,也没有受到株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明朝   功臣   定远   丹书铁券   临安   居功自傲   大明   之子   党羽   王国   义父   太师   御史   丞相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