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为什么被称为中堂?这是多大的官?

和珅(1717年-1799年),字振蒲,满洲镶黄旗人。

他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也是乾隆皇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被晋升为一品大员,时任北京市的官职为太子少保,他也曾被称作中堂。

所谓中堂

是清朝官员的一种官衔,它比太子少保更高一级,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士。和珅早年曾经担任过许多要职,如太子詹事、工部侍郎、户部尚书、内阁学士等,最后得到了中堂的身份,是八大锦衣卫之一。

他在官场和商场上都有卓越的才华和成就,被誉为清朝史上最具有权势和金钱的官员之一。他的巨大财富和开创性商业实践,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由于他与皇帝乾隆有着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加上一些不可避免的贪污和腐败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沉沦。乾隆皇帝在后期认为他过于独断专行,加之一些政敌对他进行攻击,他在乾隆晚年被与谋害皇帝的罪名并列,最终被处决身亡。但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至今仍然是中国历史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称之为中堂,也表明了他在清朝官场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憨态可掬的“和胖子”着实讨人喜欢,但是他的权势可不像影视剧里表现得那么平易近人了,今天重点说一下和中堂里面的“中堂”二字。

”中堂“历史溯源

关于中堂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唐宋时期,宰相在中书省办公被称作中堂;第二种说法是起源于元朝;第三种则是明朝内阁办公的地方,阁老居于中央,中书舍人居于两旁,于是被称为中堂。

但是,不管起源于什么时候,中堂真正走上历史舞台是到了清朝。

清朝中堂

清朝的政治制度基本继承明朝制度,中央设六部,没有丞相。满清为了让满族能掌控绝对权力,所以六部尚书都是安排满人担任,但是满人懂得马上打江山,能很好治理六部的人才缺很少,于是不得已又给六部配备一名汉人尚书。

所以在清朝,六部都有两名尚书,一名是满人,一名是汉人,满人尚书为尊,但是汉人尚书可以看作是“常务尚书”。

外行领导内行,干事的受制于喝茶的,时间一长,双方都相互不满,工作无法开展,于是皇帝又给六部分别派一个最高领导者。议事的时候满人尚书坐在左侧,汉人尚书坐在右侧,这么最高领导者就坐在中间,这就是中堂!

哪些人能当中堂呢

一般情况下,中堂大人都是大学士,但是不是所有的大学士都能当中堂。

清朝大学士实行三殿三阁制,即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满汉全各一名,但是清朝内阁不像明朝内阁那样有权柄,特别是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大学士只有进入军机处才能参与国家大事决策。

通常情况下也只有进入军机处的大学士才有可能被任命为管部大学士

另外,皇子也会被任命为管部王爷,比如说《雍正王朝》中,四爷管吏部、八爷管户部、十三爷管刑部、十四爷管兵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权柄。

纪晓岚离和珅差多远

不同于《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嬉皮笑脸,真正的纪晓岚离和珅差了十个刘墉!

纪晓岚: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刘墉: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地方任职就不体现了)

和珅:一等忠襄公,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

上面最有含金量的官职有领班军机大臣(名副其实的宰辅)、领侍卫内大臣(皇帝亲信中的亲信)、吏部尚书(掌管所有官员的升迁考核,六部排名第一)、内务府总管(替皇帝管理小金库,亲信中的亲信)、步军统领(京城治安最高长官,保护皇帝的身家性命)、户部尚书(管理国库,天下钱财、土地、民籍,六部排名第二)。

所以和珅是宰相,刘墉顶多算个副宰相,纪晓岚则是九卿之一,地位差距还是很大的,两人根本不可能并排走路,于礼不合。

可以称和珅为和中堂,但是万万不可以称纪晓岚为纪中堂!




中堂,明清时期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率领百官协助皇上处理政务,相当于丞相,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中堂”只是荣典,并没有实际职务

  • 首先回答,和珅为什么被称为“中堂”?简言之,因为他是大学士。
  • 大学士的沿革:始于唐代,唐代有弘文馆(后改昭文馆)、集贤殿学士,本为掌文学著作之官,其由宰相兼领者称为大学士。
  • 至清代初期,在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以后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大学士即成为内阁的主官。额定满、汉各二人。各以殿阁之名系衔,共有六名,即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
  • 何人用何名,由皇帝个别临时指定。
  • 清代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在所有文职中居第一位,并享有最高的荣誉。一般来说以授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为拜相。在公私礼节上都以“中堂”为称呼,不直称其名,即使加有师、保的荣衔或封有侯、伯的爵号,仍称为中堂。
  • 但中堂本身是没有实际职务的,如果不是在外兼任总督,在内兼管部务,即等于空的荣典。




中堂是宰相的雅称,但在清代这个宰相还分真假。 和珅是真宰相,刘罗锅、李鸿章李中堂却是假宰相。


中堂起源于唐宋时期的政事堂,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一起在堂中办公。 后来明朝时,废除宰相制度, 用大学士替代宰相的一部分职权。 明代大学士在内阁办公。居中坐着,其他人在二边。 所以称大学士为中堂。


到了清代, 六部都是一满一汉二个尚书。 刑部更是有四个尚书。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扯皮。 所以就分派各个大学士到各部分管。 称为管部大学士。 办公时大学士居中, 尚书在二边,所以也称为中堂。 后来大学士的副职协办大学士也被称为中堂。


清朝中期以后, 雍正建立军机处夺走了内阁的大权, 大学士也就称为空职。 成为高级大臣的加职。 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说法 : “大学士”有宰相之名而无实,“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实而无名,两者兼而有之的人,才是真宰相。


和珅于乾隆四十一年 也就是26岁时,就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开始办宰相的事,乾隆四十八年,和珅34岁那年成为协办大学士。 开始正式成为和中堂。


而纪晓岚到死也是一个协办大学士, 站在和珅面前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拿什么与和珅斗。


刘罗锅一直到乾隆死后,嘉庆掌握大权后才成为体仁阁大学士, 但是一辈子也没有进入军机处。 也是个假宰相。 不过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确实是真宰相。是首席军机大臣,职位不比和珅低。 被乾隆亲口称为“真宰相”。而且谥号文正。 也是文官最高的谥号了。 不过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刘统勋死时,和珅才23岁。 还在管理布库。


至于李鸿章李中堂, 是文华殿大学士,虽然是首席大学士。 不过慈禧出于制衡的考虑,也没有让他进入军机处。 所以不能称为真宰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中堂   刘墉   雍正   乾隆   军机处   明朝   满人   军机   大学士   内阁   宰相   尚书   大臣   清朝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