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漠北在归统沙俄以后,再也没有动乱了呢?

古代漠北各族在被沙俄吞并前经历了多次的剿灭和复苏,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局势。当漠北地区处于一片混乱、边界不明的情况下时,出现不同民族战斗的情况也很常见,而一旦被沙俄政府的影响所笼罩,这些因素就不复存在了,使得这些地区安定下来,不再有动乱。




漠北又称岭北,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漠北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和林。

在中国历史上,漠北地区经常有不同的游牧民族向南冲击长城,对中原王朝产生影响。

中原王朝强大时,如汉时、唐时,也曾组织过大规模的征讨,产生了很多代表汉民族武力顶峰的军功,如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犁庭扫穴等。

在中原王朝衰弱时,游牧民族多次以漠北为根据地,不断袭扰中原地区,甚至在宋末、明末摧毁中原王朝的军事、政治秩序,入主中原。

很多游牧民族,之前于史无载,好像是突然从地下冒出来一样,突然间就变得很强大,直接出现在中原王朝旁边,也使中国的史官们也无从考究他们的来源,只好语焉不详地说他们是某某别部,大意是跟着某个民族一起迁徙过来的。

中原王朝的皇帝们通过翻阅史册,肯定也发现了一个规律:

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有两个:

在西北,是在阿尔泰山的中亚草原(北虏)。

在东北,则是在呼伦贝尔草原附近(东胡)。

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游牧民族,其发源地基本都在这里。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两边的游牧民族交替强大,占据漠北草原,号令北疆,与中原王朝争雄。

中亚草原,即位于中国西北,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民族大熔炉。从古至今,有大夏人、巴克特里亚人、吐火罗人、钦察人、斯基泰人、阿兰人、哥特人、康居人等等,还有很多连史学家也不知道怎么命名的民族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这些民族的日常,都是逐水草而居,他们之间也发生征战,但更多的是融合。这些数量众多的不同人种、民族的人在一起地域里生活,很容易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民族。匈奴人、柔然人、突厥人等都是如此产生的;

在东北的兴安岭附近,也出于同样的原因,先后出现有丁零、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

中原王朝如要解决游牧民族如同韭菜一般,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的游牧民族强权出现在草原上的困境,就需要从根本上断绝草原民族强权的生成机制。

可以有两种做法:

1,军事占领,强权统治。汉王朝、唐王朝即是采取此种做法,只是这种方式会随着中原王朝势力衰弱时出现强烈的反弹。

2,政治攻心,经济革命。通过经济影响,彻底改变这两个地方的地方游牧经济为农耕经济。实际上,这是古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能大面积屯田,中原王朝也不至于每次出征都有鞭长莫及之感。

现代国际社会对金三角毒品的治理,实际上也是第二种办法,替换农作物,改变当地以毒品为生的生活状态,以达到彻底治理。这即是中国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汉、唐时,中原王朝的都城都在长安,因此王朝的注意力,始终都集中在西北地区。

为了保卫都城长安,就要控制河西走廊。为了守住河西走廊,又要占领西域。为了守住西域,又要继续向中亚腹地进攻,直到中原王朝的军事能力达到极限。这个极限是指中原王朝军事物资投放的最远距离,基本就在现在的中亚一带。也因此,汉朝、唐朝不断向西北用兵,唐朝时最远打到了现在的伊朗一带。

依靠军事进攻,打下来中亚草原这只是第一步。中原王朝需要在当地屯田,改变当地的游牧状态为农耕状态,实现自给自足,前文说过,这非常困难。由于当地游牧部落的反抗,还有当地的水土条件不适合发展农业等原因,中原王朝改变当地生产习性的工作,往往来不及实施,就因自身原因不得不采取保守策略,从而退出了中亚草原地带的争夺。

中亚地区,重新进入了游牧状态,成为各种游牧民族的催生机。这些游牧民族,不断蚕食河西故地,使得汉民族的西北防线自唐代开始不断后缩。

当朝廷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西北时,中原王朝的雷霆之锤也给了匈奴、突厥以沉重打击,在客观上为东胡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清朝的创建民族,都源出东胡。

中原王朝为了抑制西北的游牧民族,有时会策略性地扶持东北的游牧民族。所以,东胡的各个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的舞台要比西北的游牧民族还要大,不管是鲜卑、契丹、蒙古还是女真。

唐代之后,中原王朝的主要精力,实际上已经在对付东胡民族。西北地区由于战线收缩,已经放弃了河西以外的中亚地区,对漠北更是鞭长莫及,不得不建立要塞、长城来防御。

东胡民族变得强悍难制,主要原因在于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已经从部落制向国家体制转变,这种游牧与农耕两种政治组织所迸发的战斗力,让中原王朝倍感压力。由此可见,石敬塘送出去的燕云十六州,影响极其恶劣。

明成祖时,汉民族武力有所恢复,力图振作。他曾经五次出征漠北,犁庭扫穴,虽战果不多,每次匆匆而返,但却断绝了蒙古人复返之念,甚至到秋天还要去草原纵火。

但是,归到实际,这不是改变草原生活经济的做法,反而激化了民族矛盾,使得明朝200年间都不能解决北患。

到了清朝。由于清朝本身就是东胡的游牧民族(渔猎),因此中原王朝东胡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满清政府实际上也没有能力经济同化,但是它能够做到精神同化。满清200年下来,蒙古已经不能再作为边患了。

于是,在18世纪前后,中原王朝剩下漠北问题,就是西北地区刚刚冒头的游牧民族势力,这股势力被称作准噶尔汗国。

清王朝通过80多年的连续征战,终于消灭了准噶尔汗国,占领了中亚地区。同样,清王朝也没有能力改变当地的游牧民族生活习性,因此时有反叛。直到左宗棠再次收复新疆时,新疆的生产方式也基本变化不大。清王朝也面临着与汉唐王朝一样的困境,中亚地区距离核心区太远,军事投射能力变弱。清王朝依靠军事强权统治,在当地勉力支撑。直到19世纪俄罗斯的到来。

俄罗斯统一欧洲部分后,在18世纪后期,开始经略中亚草原。当时俄罗斯通过学习西方世界,已经具备了近代的火器装备和近现代的社会管理制度,而这些跨时代的军事和政治手段,对俄罗斯能够占领,并顺利征服中亚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有重大关系。

如俄罗斯攻打塔什干时,1940名士兵,进攻一座30000人驻防的大城,最终打赢了,让塔什干赔了50万卢布。

俄罗斯就此通过先进的军事装备,用不多的兵力逐步控制了中亚草原。

俄国又通过近代化的社会管理制度,往中亚迁徙大量的俄罗斯农民,并且严禁各个游牧民族越界放牧,同时还人为制造矛盾,断绝了这些民族间的交流,使其不能产生新的游牧民族强权。

于是,漠北地区就出现了权力真空状态。以往2000多年来,不管是西北的阿尔泰山游牧民族生成器,还是东北的兴安岭游牧民族生成器,到了18世纪末,都不能再为漠北提供新的游牧民族强权了。

漠北,枕戈待了2000多年后,安静了。

也因此,俄国在往西伯利亚的扩张之路异常顺利,因为当地已经没有地区强权了。西伯利亚汗国,看着挺大600万平方公里,有多少人呢?全部加在一起,不到20万人。

直到此时,游牧民族也并非没有机会。因为不管是俄国,还是清王朝,实际上并没有从根上改变当地民族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是通过军事强权威压,与以往中原王朝势力强大时的做法没有根本上的区别。

可是时代一直在发展,俄罗斯和清王朝都在18世纪、19世纪挺住了,迎来了工业革命后的20世纪。随着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游牧民族的骑兵彻底走下了历史舞台。

在适宜定居的地方,游牧民族纷纷抛弃了帐篷,住进了砖瓦房。他们的生活习性2000多年来终于被整体性改变了。新的游牧民族强权,再不可能再建立起来了。

在西北,清王朝和俄罗斯分别占领中亚草原一部,用武力维持到火器出现大变革以压制、终结游牧民族骑兵的机动优势,共同完成了清靖漠北游牧民族势力的工作。

在东北,清王朝独自通过羁縻、姻亲等手段控制了东北草原,使得东北游牧民族产生新的强权的机制也遭受到彻底的破坏。

漠北游牧民族强权的两个供应基地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漠北地区就此安静了。只是,老式的游牧民族强权已经走下历史舞台,新式的军事强权却在北疆再次对中原王朝形成了威胁。

在此,虽为汉唐时候的中原王朝感到惋惜,但要求汉民族在2000年前进入到工业革命时代的要求太高了,俄罗斯和清王朝则很幸运地赶上了。

借用一句互联网流行的话来结尾,也可能不太恰当:站在了风口上,猪都能飞。




这个问题非常不严谨。

漠北问题的解决固然有沙俄的功劳,但主要还是中原王朝的努力,也就是清朝前期的一系列经营。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

铁打的漠北,流水的游牧民族。

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原政权和漠北,游牧民族冲突逐渐加剧,先是匈奴被汉朝击败,其后鲜卑成为草原的主人。

在鲜卑南下,中原建立政权后,柔然又成为北方霸主。而在柔然穷兵黩武的过程中出局迅速崛起,成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大患。

在唐朝消灭突厥势力后,漠北地区又经历了回鹘契丹等势力后,蒙古终于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可以说,在中原王朝和漠北少数民族冲突的数千年过程中,北方的少数民族始终无法被彻底根除。

而这一问题直到公元1759年清朝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后方告结束,而此举也标志着清朝的疆域达到了巅峰。

而清朝之所以能够彻底解决游牧民族问题,和北方沙俄的配合也有很大关系。

沙俄的扩张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1582年第一批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挺进,陆续消灭西伯利亚地区的西伯利亚汗国和喀山汗国,俄罗斯疆域迅速扩大。

在沙俄鲸吞西伯利亚的过程中,他们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并依靠其先进的武器装备,迅速取得了巨大战果。

1600年沙俄侵占贝加尔湖西部和北部地区。1639年哥萨克到达鄂霍次克海,势力抵达太平洋沿岸。1643年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在沿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对黑龙江流域的侵占,意味着沙俄已经彻底封死了游牧民族的所有出口。

在沙俄鲸吞西伯利亚前,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南北方向的对抗。

一般而言,但凡中原王朝处于王朝末期,或者乱世,其整体实力孱弱,根本无力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疯狂进攻。少数民族也会趁此机会侵占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战略要地,作为入侵中原地区的跳板。

但是在中原地区完成整合,重新缔造新的大一统王朝后,双方实力对比就会逐渐被逆转。在农耕文明时代,小农经济是帝国的经济基础,因此这种变化非常漫长,有着潜移默化的特征,例如汉朝反击匈奴用了70年时间的卧薪尝胆。

在中原王朝建立前期,经过韬光养晦,国力强盛,统治者雄才大略,中原王朝能够集中力量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形成巨大打击,迫使其退出中原地区。

而在游牧民族遭受巨大打击,元气大伤后,他们的逃遁路线可分为两个方向:

1、一是向北

首先,由于中原王朝以小农经济为支撑,生产力水平整体低下,这意味着反击少数民族几乎是倾全国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不影响帝国的生产力发展,每年反击匈奴的时间只有短短数月,这在时间上意味着中原王朝无法对游牧民族赶尽杀绝。

其次,蒙古高原相比于中原地区地势较高,维度更高,这意味着这些地区气候更加寒冷干燥,中原王朝北伐游牧民族的过程中根本无法得到充足的补给,客观上要求中原王朝必须保持漫长的补给线。

而战线越靠北,就意味着补给线需要拉得越长。而补给线每延长一公里,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口需要加入,这对于帝国而言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所以从理论上说,只要撒欢地往北跑,中原王朝是无可奈何的。

但是凡事就怕认真加天赋,比如霍去病式的人物。

2、一路向西

建国后,根据郭沫若等一些历史专家的考证,得出我国游牧民族游牧范围的北界在今天的北纬58度附近。

在这条纬线上西起萨彦岭,中经贝加尔湖,东至外兴安岭。形成了东亚地区和西伯利亚天然的分界线,这也是两大板块儿的分水岭。

从分水岭向南北两个方向,海拔逐渐降低,形成完全不同的气候环境。

在北纬58度线以北,冻土广布,气候寒冷,无法发展畜牧业,游牧民族难以生存。

而在中原王朝出现霍去病式的人物,并掌握了有效克制游牧民族的手段,例如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后。中原王朝军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小农经济的天花板,这使得他们有能力对游牧民族进行穷追猛打。

在这样的情况下,向北跑就非常不明智了,游牧民族必须寻找更多的求生途径,那就是一路向西。

在我国数千年的游牧民族发展过程中,向西迁徙是非常重要的求生和发展途径。除了匈奴逃命似的西天,很多游牧民族甚至主动发起向西的扩张,例如蒙古发动的三次西征。

游牧民族途经阿尔泰山南北的通道向西迁徙,到达今天的中亚草原,东欧平原以及西亚高原等广大区域,游牧民族在这样的迁徙中不断壮大和发展。

但是俄罗斯的扩张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切。中国18世纪对西伯利亚的鲸吞,以及19世纪对中亚地区的征服,游牧民族向北和向西的通道被完全堵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游牧民族可供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客观上为中原王朝彻底解决游牧民族问题提供了可能。

历史的使命最终落到了清朝的肩上。清朝崛起后,便开始着手解决蒙古问题。

蒙古自明朝后期以来,虽然无法完成统一,但是他们仍然占据了蒙古高原,西域青藏高原等广大区域,严重威胁着中原王朝。

清朝作为发源于东北的少数民族,对于蒙古问题的认识比汉家王朝更加深刻,这也注定了清朝能够成为我国历史上彻底解决游牧民族的王朝。

1635年,后金征服漠南蒙古,皇太极成为蒙古各部的大汗。

1691年,康熙和漠北喀尔喀蒙古四部札萨克在多伦诺尔举行会盟,标志着漠北蒙古纳入清朝版图。

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由鞑靼分裂而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因此清朝更多的采取怀柔政策,在漠南和漠北,蒙古区域清朝推行一系列措施:

盟旗制度。清朝对蒙古各部区域进行划分,设置盟旗,并要求蒙古各部固守界限,不得随意迁徙。虽然在客观上减少了蒙古各部发生矛盾的可能,但是却彻底改变了蒙古各部的生活状态,无法逐水草而居的蒙古各部,也没有了聚沙成塔,迅速崛起的可能。

大兴黄教。清朝统治者相信宗教远比长城更有力量。因此在征服漠南漠北地区后,清朝在草原上大兴喇嘛庙,统一蒙古各部的宗教信仰。同时清朝已利用黄教严格控制蒙古各部人口,导致蒙古地区人口常年负增长,势力越来越弱。

满蒙联姻。清朝征服漠南蒙古后,和漠南蒙古高层王公常年保持政治联姻。通过相互的高层通婚,蒙古各部尤其是漠南蒙古和清朝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也更加强化了蒙古作为清朝联盟的政治地位。

当然,对于不听话的游牧民族,特别是漠西蒙古,清朝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那就是武力手段。

从从准噶尔汗国崛起到覆灭的70多年时间里,清朝通过一系列战争,例如乌兰布通之战,昭莫多之战,有效遏制了准噶尔汗国东侵的势头。

又通过1722年驱逐准噶尔,清朝收复西藏;1724年清朝击败青海和硕特部,收复青海;1757年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而后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于1759年彻底平定天山南北。

至此清朝疆域达到顶峰,这也是我国古代历史实控疆域的最高峰。平定天山南北,标志着清朝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原王朝数千年的游牧民族问题。

而为了让游牧民族死得更透,争吵在实施了一系列釜底抽薪式的削弱政策后,也在不断引入沙俄势力,压制蒙古。

例如1689年,清朝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表面上通过条约清朝巩固了龙兴之地,但事实上,清朝将外兴安岭以北的传统游牧民族势力范围划给了沙俄。

再如1727年,清朝同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此条约有效保护了漠北喀尔喀蒙古各部,但却将原属于喀尔喀部的贝加尔湖周边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划给沙俄。

因为沙俄的泰山压顶,使得蒙古各部不得不更加依附于清朝。

概括说来,清朝之所以能够彻底解决游牧民族问题,和清朝当时面临的国际环境以及清朝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这使得清朝成为彻底解决游牧民族的中坚力量。

但是沙俄的配合约必不可少,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沙俄的默契配合,才使游牧民族彻底丧失了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清朝解决游牧民族的过程也是清朝和沙俄瓜分蒙古势力范围的过程。

而到了工业革命之后,游牧民族相比于周边势力,技术劣势更加明显,再也无法对中原地区形成实质性威胁。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因为俄国人能在漠北定居,而中国人不能。

漠北苦寒,田地只能一年一熟,以中原古代的牛耕技术,一个壮劳力能耕二十亩就到顶了,亩产两三百斤,一年打个四五千斤,自己都得吃掉一千五百斤,牛马的食量是人的三倍,如果每人都有一匹马或一头牛,那一年至少要六千斤粮食,你打的那四五千斤够吃么?而且女人小孩也要吃饭。

俄国人就不同了,他们是带着近代先进马拉犁技术来的,那玩意一人两马一天就能耕二三十亩地,一人一年种上两三百亩不在话下,产粮四五万斤,足够养活一家老小带几匹马的。

所以,没有先进农业技术,没人能在漠北定居。在俄国人带来先进技术前,漠北只适合游牧民族生存,因为他们的羊群可以一路吃过去不怕草不够。中原人就算打败游牧民族也没法统治漠北,因为压根承担不起给驻军长途运粮的消耗,只能看着游牧民族一茬又一茬长出来。而俄国人直接定居,抢了游牧民族的草场种田,让游牧民族无地可牧。




古代的中原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处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东边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一望无垠的荒漠和巍峨的青藏高原;南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北部与草原地带相接。在当时的条件下,大海、荒漠和群山都是难以跨越的天然屏障。

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北方就成了唯一的缺口。因此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成了中原王朝最大的边患。商周时期的犬戎,春秋战国时期的北狄,秦汉时期的匈奴,北魏时期的柔然,隋唐时期的突厥,北宋时期的契丹,南宋时期的女真,明朝时期的蒙古,皆如此。

游牧民族出现的时间非常早,公元前三千年以前,活跃于中亚大草原的斯泰基人是最初的游牧族群。在随后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从东亚的蒙古草原到东欧的大草原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着无数的游牧部落。随着马鞍和马镫的出现,他们成了马背上的民族,战斗力强悍,开始征战四方。

历史上,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以及生活在东北草甸森林的渔猎民族,对中原王朝构成的威胁最大。中原王朝强盛时,也曾将势力范围拓展到漠北以及西域等地;一旦中原王朝衰弱,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就会入侵中原,甚至在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

历史上,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一直处于这种拉锯状态。强盛的汉唐曾在漠北和西域等地设立管理机构,如安北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等,疆域一度北达贝加尔湖,西至咸海;到了羸弱的两宋时期,别说开拓疆域,就连中原王朝传统固有的燕云十六州也丢了;随后蒙古人进入中原,建立元朝;到了明朝,中原王朝的北界又退回到了长城阴山一线;满清入关后,彻底解决了明朝二百余年无法解决的蒙古边患问题。

北方的游牧民族善用骑兵,战斗方式凶悍。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言下之意,匈奴人在战场上,对于远处的敌人则用弓箭,近处的则刀劈斧砍。历史上,这种作战方式,从匈奴、鲜卑、柔然到突厥、契丹、蒙古,一直没有改变过。而且他们的战斗模式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面对这种战法,中原的军事将领采取“以其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比对方更快,更狠。卫青、霍去病、李靖就曾用此方式痛击了北方游牧民族。然而善于使用骑兵快速突击,并调动骑兵和诸兵种配合的中原将领寥寥无几。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结寨防守,这样对骑兵可以造成有效的杀伤力,但结寨防守的弱点在于,即便战胜了游牧骑兵,也无法将其完全歼灭,因为他可以跑,机动性非常强。

后来,蒙古骑兵在西征的过程中,将这种机动攻击的战法发挥到了极致,蒙古人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不断袭扰包抄阵型严密的欧洲军团,而笨重的欧洲重骑兵和步兵又不敢离开阵型分散御敌。几番攻击下来,欧洲军团就陷入了崩溃,迅速覆灭。

农耕时代,土地的价值在于它的种植潜力,当时生产力有限也导致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对有限。游牧民族所生活的草原地带不适宜农耕种植,对中原王朝来说,这些地方就是缺乏价值的鸡肋。因此,也就不会花费精力去夺取和经略这些地方。

历史上,中原王朝更多是通过政治治攻心、经济革命、文化交流的方式征服游牧民族,通过攻心的手段,使得这些少数民族的首领自愿归顺。之后,采取册封、和亲、贸易等羁縻手段治理游牧民族。

当然,中原王朝也曾采取过军事手段,比如汉唐时期就曾创造过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的战功。但是武力征服的结果会随着中原王朝势力的衰弱而出现强烈反弹。直到俄国人的出现,北方游牧民族才算遇到了真正的克星。

沙皇俄国形成国家的时间比较晚,它的前身是崛起于东欧平原的莫斯科大公国。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西征时期,莫斯科大公国沦为了蒙古金帐汗国的一个附庸小国。

为了取悦蒙古金帐汗庭,莫斯科大公国承担起征收税赋和征讨那些不听号令公国的任务。同时,莫斯科大公国还狐假虎威,借助蒙古人的威势趁机吞并其他势力,逐渐壮大自己。

公元1378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率领罗斯诸公国在梁赞公国的沃扎河和金帐汗国大打出手,金帐汗国早已不复当年英勇,被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此战之后,莫斯科大公国取得了暂时的独立。公元1383年,随着金帐汗国的脱脱迷失的再次入侵,莫斯科大公国失去了独立的地位。

公元1480年,逐渐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底气十足,直接拒绝向已日落西山的金帐汗国朝贡。金帐汗国立即发兵征讨莫斯科,在乌格拉河两岸,两军对峙。最终,金帐汗国撤兵。从此,莫斯科公国或者说罗斯诸公国摆脱了金帐汗国两百多年的统治。

十六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国已经先后兼并了特维尔、普斯科夫和里亚赞等罗斯公国,而且从立陶宛人手中收复了斯摩棱斯克。至此,一个东临乌拉尔山脉,西达第聂伯河上游,南至奥卡河,北抵白海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基本形成。然而,这仅仅只是俄罗斯民族对外扩张历史的开端。

建国初期的俄罗斯,尚处于封建制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中央集权体制,而西边的瑞典、立陶宛、波兰等国早已是中央集权的国家,俄罗斯相对于西欧,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因此,它向西扩张的路基本被堵死,只能向东发展。

公元1598年,沙皇俄国征服了由蒙古金帐汗国分化出来的失必儿汗国。之后,俄国人越过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进入到了游牧民族的领地。他们用火绳枪先后征服了喀山,克里米亚,西伯利亚,希瓦,浩罕、哈萨克等等,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与国家。

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曾经骁勇好战,足以征服全世界的游牧族群,在遇到军队规模远不及他们的俄国人时,战绩却出奇的差。

俄国人早期征服西伯利亚时,由于补给困难的原因,军队规模从未超过千人,通常数百人甚至一百余人就踏入远征。西伯利亚草原上分布着众多的游牧部落,但俄国人却一次次成功。

俄国人后期征讨中亚游牧民族时,由于这些游牧民族实力较强,俄国人的军队规模也相对大一些,一般是数千或者上万人,而中亚的游牧民族动辄就可以召集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骑兵迎战。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俄国人屡屡得手。

至于俄国人取胜的原因,一位沙俄时代的俄国将军曾总结说,对付游牧民族,俄国的三大利器是哥萨克、火枪加堡垒。

哥萨克作为沙俄对外扩张的马前卒,随着沙俄的扩张而闻名世界,被称为沙俄的马鞭。

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今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族群。哥萨克一词来自他们的母语突厥语,意为自由人。原指从金帐汗国逃到俄国南部草原从事游牧的鞑靼人和斯拉夫人。

后来,俄国和乌克兰等民族中的一些农奴和城市贫民(主要是青壮年),因不堪忍受地主贵族压榨和沙皇政府的迫害,被迫逃到俄国南部的草原地带。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后代被称为哥萨克。

哥萨克并非单一的民族,而是一个群体。群体内以俄国和乌克兰等斯拉夫人为主体,还有鞑靼人等。经过数百年的融合,最终形成了以俄语为母语,信仰东正教的族群。

哥萨克身上的游牧特征非常明显,他们无论是从武器、战术,还是饮食习惯,都极为类似于游牧民族的军队,因此很适应在大草原上作战。

沙俄在消灭多个金帐汗国分化出来的国家后,继续向南扩张,触及到了哥萨克的领地。对于俄国人来说,哥萨克和他们具有相同的语言和信仰,容易控制。

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的方式,从而控制哥萨克。哥萨克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装力量,哥萨克几乎参加了十六世纪以来沙皇俄国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

哥萨克被吸纳进俄军之后,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是灭掉蒙古人建立的西伯利亚汗国。

哥萨克在远征途中,不同于其他军队需要后方补给,他们没有粮食会就地抢掠当地牧民,或者自己渔猎。所以,哥萨克可以远征上万里而不需要后方补给。

哥萨克的战术特点是偷袭,他们军队人数少而精悍,悄悄地靠近游牧部落而不被发现,趁对方不备,出其不意突然进攻,往往以少胜多。哥萨克不但作战强悍,而且对待战俘也是毫不留情。因此,哥萨克恐怖的名声很快传遍了整个游牧部落。

由于游牧部落居住的相对比较分散,一旦遭受哥萨克的袭击,部落之间很难相互支援,导致损失惨重。而且哥萨克行踪隐秘,犹如一群躲在黑暗中的幽灵,随时会出击,这让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始终处于恐慌之中。

一些实力弱小的部落,不得不选择逃离,一部分哈萨克人就是为了躲避俄国人的袭扰,而逃到了中国。这些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或被征服,或被消灭,或者选择逃亡。从此,辽阔的大草原成了沙俄的后院。

沙俄的军队中,除了哥萨克骑兵外,还有步兵,这些人都是优秀的火枪手或者炮手。自从欧洲人发明了火绳枪之后,沙俄便用来装备自己的军队。

沙俄拥有火绳枪,相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火绳枪有时候未必就能战胜游牧民族的弓箭。到了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工业文明时代,机枪取代了火绳枪,成为欧洲各国的标配。在机枪面前,游牧民族的骑兵彻底失去作战能力。从此,游牧民族留给世人的形象,从彪悍善战变成了能歌善舞。

沙俄军队在出征的过程中,遭遇大股敌人时,持有火绳枪的步兵会配合哥萨克作战,他们利用火力上的优势,消灭游牧民族的骑兵。取胜之后,便会立刻修建坚固的堡垒,作为前进的基地和后续军队的落脚点。步步为营的策略,使得沙俄将势力范围逐渐扩展到了远东地区。

公元1643年,哥萨克人瓦西里.波雅尔科夫以探险考察的名义沿黑龙江而下,并建立了雅克萨城等要塞,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的大片领土。

公元1685年,满清为了收复领土雅克萨,发起了自卫反击战,对入侵的沙俄军队进行了两次围歼,最终取得胜利。

公元1689年,满清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由于当时的蒙古准噶尔汗国已崛起,清政府为了避免沙俄和准噶尔结盟,在条约中关于贝加尔湖等地,不得不对沙俄做出了让步。

可以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遏制了沙俄东进的步伐,使得满清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了安宁。

沙俄在征服这些游牧民族之后,不会像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那样,采取的册封、和亲、贸易等羁縻手段来进行治理。他们向当地迁徙大量的俄国农民,然后在各个游牧部族之间,人为地制造矛盾,分而治之。

俄国农民到来之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受到他们的影响,逐渐抛弃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帐篷,住进了和俄国人一样的木屋瓦房。随着游牧民族两千多年来的习俗文化的改变,他们再也不可能建立起强权势力。

沙俄征服游牧民族,并非朝夕之间的事情,他们也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当然,这不能说沙俄一定比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强大,而是时代变了,工业文明的到来,沙俄正好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工业时代文明和农耕时代文明的本质区别,成就了沙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沙俄   漠北   哥萨克   准噶尔   中原地区   西伯利亚   中亚   俄国   蒙古   王朝   中原   游牧民族   俄罗斯   动乱   骑兵   清朝   古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