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北宋初期,赵匡胤建立了一个相对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是在赵匡胤驾崩后,他的继承人问题却成为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赵匡胤在世时,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没有成年,因此赵匡胤在驾崩后,他的心腹亲信们需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选择一个能够掌控北宋政权的继承人。虽然赵匡胤的儿子有着正统的继承权,但他们最终并没有被推选为继承人,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成为了继承人。那么为什么赵匡胤的心腹不支持他的儿子继位呢?

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在年龄上还不足以胜任皇位。北宋初期的国家机器尚未建立完善,国家安定需要一个有经验的统治者。在当时的情况下,年轻的继承人极易被权臣操纵,造成政治混乱。因此,赵匡胤的心腹们认为,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太年轻了,不能承担起治理北宋的重任,因此不能被立为皇帝。

赵匡胤的心腹们对赵匡义更为忠诚。赵匡胤的心腹们与赵匡义长期合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赵匡义在他们心中是一个有经验、有才干的人,是最能够掌控政权的人选。相比之下,赵德昭和赵德芳尚未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才能,赵匡胤的心腹们不愿意冒险将政权交给他们,担心他们可能无法胜任皇帝的职责。

赵匡胤的心腹们还担心皇位继承引发的政治危机。如果将皇位交给赵德昭和赵德芳,赵匡胤的妃子们和其他亲信们可能会形成各自的政治势力,这将极大地削弱朝廷的权威。同时,赵匡胤的心腹们还担心赵匡胤妃子们或其他宗室成员在皇位争夺中发难,甚至煽动士兵、地方势力反叛,导致北宋王朝内乱,甚至可能威胁到北宋的统一和安全。

赵匡胤的心腹们也考虑到了继承人的才干和能力。虽然赵匡胤的儿子们都有皇位继承的资格,但他们的才干和政治能力却难以与赵匡义相比。赵匡义是一个出色的将领和政治家,他在许多战役中表现出色,如平定徐州、平定黄巢起义等。他对政治经济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如推行青苗法,建立瓦舍监等。这些都使得赵匡义成为赵匡胤心腹们心目中更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赵匡义的上位也得到了大臣和地方官员的支持。赵匡义上位前,赵德昭和昭德芳曾经被任命为官,但两人的才干和能力都不如赵匡义。大臣们担心如果让赵德昭或昭德芳继承皇位,可能会导致政治腐败和内乱。赵匡义上位后,他对国家的统治非常有成效,使得大臣们和地方官员对他的支持更加坚定。

综上所述,赵匡胤的心腹们不拥护他的儿子继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担心皇位继承引发的政治危机,考虑到了继承人的才干和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大臣和地方官员的支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赵匡义的继位。




赵匡胤是开国皇帝里,最无奈的一个。因为他的皇位没法子传给自己儿子,只能传给自己的弟弟,显然这是被动的。

有人问赵匡胤的亲信们为什么没有站出站支持赵匡胤的儿子呢?赵匡胤的确有亲信,第一波亲信就是杯酒释兵权的那帮老将,人家正在农家乐里搓麻将呢!第二波亲信,就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了。

可以说赵匡胤最大的亲信,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是朝中百官之首,被封为晋王,位居宰相之上。他要做皇帝,谁能拦得住?他俩侄儿赵德昭和赵德芳,完全没有能力压制他。


0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一帮老伙计都给提前赶下岗了。

要么说赵匡胤自己也是活该,哪个开国皇帝没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呢?赵匡胤本来也是有的,以石守信、高怀德等大将为首的武将团队,正是赵匡胤起家的老本。

可是我们要知道,赵匡胤本人是靠什么起家的,他是篡夺了后周的江山,以武将的身份造反夺取的皇位,这件事他的那些手下们可都参与了。

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子保兴、保吉。---《宋史》

赵匡胤自己做了贼,当然心里就有鬼了。他认为但凡武将,都有可能像他一样造反称帝。可是他也不愿意杀掉自己的这帮老伙计,所以就把他们喊到一块儿喝酒。


在酒宴上,赵匡胤直言,他们个个手握兵权,将来造反了怎么办?这帮人一个个把脑袋都磕破了,表示不可能。

  1. 赵匡胤却叹了口气,表示:现在的确不可能,毕竟你们都是忠心的,但是咱赵匡胤何尝不是对后周忠心耿耿呢?咱可是被你们这帮手下人强行给推上皇位的,难保你们这些大将的手下人,不会把你们也推上皇位。
  2. 赵匡胤的话一下子点醒了在场所有人,他们都明白,只有交出兵权,才能免除皇帝的猜忌。第二天赶早,以石守信、高怀德两位大将为首的一干武将,全都跑去赵匡胤那儿交兵权去了。
  3. 赵匡胤还浑然不知地摸摸头,表示:这是干什么?我又不是信不过大家。一边说这话,一边笑呵呵地把他们的兵符给收了回来。

这帮老伙计都被赵匡胤剥夺了军权,从此以后在老家只管敛财,而且表现得十分蛮横不讲理,名声都不是很好,赵匡胤得知以后,反倒是对他们宽心了,他就担心这里面有人名声好,得人心。


02晋王赵光义手段非常,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赵匡胤是暴毙而亡,他的死因呆子都能看得出来。之后这皇位就空了出来,赵光义想都没有想,一屁股就坐在了龙椅之上,表示要登基称帝了。

要是换成别人,赵光义早就被赶下台了,可是他是赵光义,是赵匡胤最信任的心腹,也是赵匡胤的亲弟弟。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改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始封武功郡王。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宋史》

赵匡胤在的时候,赵光义就位列宰相之上,是群臣的领头羊。现在赵匡胤没了,天下还没有完成统一,赵光义显然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赵光义坐上皇位以后,手段是比较高明的,他恩威并用,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把周围的人打得服服帖帖。

  1. 首先,赵光义将侄儿赵德昭封为京兆尹兼任武功郡王,地位在百官之上,侄儿赵德芳被封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弟弟赵廷美被封为开封府尹、齐王,地位也在百官之上。这么一来弟弟和侄儿都没话说了。
  2. 其次,赵光义将赵匡胤和赵廷美的子女,都称之为皇子公主,地位和自己的儿子女儿一模一样。这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赵光义将来可能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儿。
  3. 再者,赵光义将赵匡胤留在朝中的旧部比如薛居正、卢多逊等人全都加官进爵,并且大肆封赏他们的子孙。以此告诉他们,赵匡胤给不了你们的,他赵光义可以给,一下子就堵住了这帮人的嘴。
  4. 最后,赵光义赦免了赵匡胤在位期间的不少犯官,有些还让他们官复原职。在科举考试方面也做了点小动作,录取人数比赵匡胤在的时候,多了两倍。以此获取天下士子的人心。

这一套组合拳,你一点招架的想法都没有。故布疑阵,让侄儿和弟弟都闭嘴了,笼络人心,给了赵匡胤在朝心腹们大量好处,开科取士,笼络了天下读书人,释放犯官,得到了基层的拥护,我就想问,还有谁反对他做皇帝?


03赵匡胤的俩儿子也没什么太大的出息。

赵匡胤生前没有立继承人,因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武将出身,身体那么好,才不过50岁,怎么可能暴毙呢?

所以他的俩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其实也没有急着争夺皇位,因为他们也觉得往后的日子长着呢。

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邪!”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后改吴王,又改越王。---《宋史》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赵匡胤活着的长子赵德昭来做皇帝。可是赵德昭没这么大的胆量和本事,他当时连王爵都没有被封,所以手里的权力极为有限。

在赵匡胤看来,他希望循序渐进,让儿子逐渐从基层慢慢成长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接班。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才培养了一半,自己就先走了。

从地位上来说,节度使身份的赵德昭,是没办法跟晋王身份的赵光义相抗衡的。他也没这个胆子,更没有一帮人愿意追随他。

哥哥赵德昭都不敢想的事情,弟弟赵德芳又能怎么办呢?所以说赵匡胤的确是后继无人,这俩小娃娃,根本就不是赵光义的对手。


总结:赵光义的迷魂汤是最起作用的。

当大家对赵光义继承人的身份感到疑虑的时候,赵普为了表忠心,立刻编了个金匮之盟的故事。故事中赵光义和赵匡胤的老娘杜太后表示,将来赵匡胤百年之后一定要把皇位传给他弟弟赵光义,因为国家需要成熟的君主。

这话一点也不错,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成熟的君主来治理,才能比较稳妥。她的意思是,不希望老赵家重走后周老柴家的老路。

不过故事还有后半段,那就是赵光义百年之后,还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这件事成为了赵光义的心病,但是也成为了赵光义对付俩侄儿的最好武器。

这俩侄儿心想,只要能等着,等到老叔归天了,这天下岂不就又回到自己手里了么?所以他们就耐心地等着,也就没有急着跟赵光义撕破脸。

结果赵德昭被逼自杀,赵德芳离奇去世,赵光义终于松了口气,笑呵呵地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所以说年轻人,实在是太天真,这种鬼话都会相信。

参考资料:《宋史》




赵匡胤这是自作自受。别人都是儿子坑爹,他却是爹坑儿子。

赵光义能坐上皇位,赵匡胤要负全责。

离奇的皇位交替

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晚,赵匡胤召见自己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面圣。

当时他们兄弟二人共处一室,旁人不得接近,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左右侍从只能远远地看到屋内烛影晃动,形似赵光义的人影离开座位,好像在躲避什么。随后又听到类似玉斧敲击地面的声音。

有人表示他隐约听到类似“好自为之”的声音,但是其他人表示并未听到。

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

结合前面的景象来看,这兄弟二人应该在为什么事情争吵。随后赵光义离宫。

就在当天深夜,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匡胤的皇后宋皇后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让太监王继恩速速召赵德芳进宫,很显然他是想让赵德芳继承皇位。

然而王继恩还没出门,赵光义已经来到宫中。

宋皇后看到赵光义,立刻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宋朝的皇帝常常被称作官家,宋皇后此举是直接承认皇位由赵光义继承了。

当然,还有有另一种说法:王继恩确实出宫了,但是他并没有去找赵德芳,反而是给赵光义通风报信,让他赶紧进宫。

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可以确定的是,宋皇后一看到赵光义便放弃了挣扎,让出了皇位。

就这样,赵光义名正言顺地登基称帝,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宋太宗。

这一次皇位交替其实是很不正常的,当时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在世,不管哪一个继位,也轮不到赵光义。

然而当宋皇后看到赵光义的第一眼就放弃了抵抗,拱手让出皇位。这太奇怪了。

根据史书记载,赵光义当时很可能是孤身一人入宫,最多也就带了几个侍卫。

当时赵匡胤不在了,这皇宫中是宋皇后说了算,宫里那么多太监、侍卫的,宋皇后为什么不让人将赵光义软禁起来,赶紧让赵德芳继位呢?

而且赵光义继位明显不合礼法,赵匡胤的心腹们为何会默认了此事,而不是拥立赵匡胤的儿子继位呢?

这一切都是赵匡胤自作自受。

先看看赵匡胤的心腹都在做什么?

说起赵匡胤最铁杆的心腹,首当其冲的自然他的“义社十兄弟”了。

他们早在郭威手下做事的时候便结拜为兄弟。古人对于结拜是非常看重的,结拜兄弟有时候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

再加上他们一起上过战场,一起出身入死。这种袍泽之情那是铁得不能再铁的。

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支持,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才能够成功。虽然他当时手握大军,但是京城里的禁军也不少,如果京城拼死抵抗,赵匡胤这个皇帝可能就成了一个笑话。

当时赵匡胤的这群结拜兄弟大多在城中,一方面他们作为内应,在城内响应赵匡胤,同时他们还帮赵匡胤游说其他禁军将领,稳住了他们。赵匡胤这才能兵不血刃地夺取皇位。

赵匡胤能够坐上、坐稳皇位,他的这群结拜兄弟居功至伟。

那么赵匡胤是怎么对待这群好兄弟的呢?飞鸟尽弹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当然,大家兄弟一场,感情还是摆在那里的。这也注定了赵匡胤做事不会像朱元璋那样绝。赵匡胤的做法其实挺温和的,那就是“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在宫中举办酒宴,把他的这群好兄弟叫到宫里吃饭唠嗑。皇帝请客,自然是好酒好肉管够,于是他们都乐呵呵的进宫赴宴。

这酒宴前半段倒没什么特别的,基本就是一边喝酒一边聊聊家常,回忆回忆往昔征战沙场的日子。

等大家酒喝得差不多了,赵匡胤开始谈正事了。

赵匡胤说自从当上皇帝后,他就一直睡不好觉,总担心手下大将再次上演“陈桥兵变”,也来个“黄袍加身”。

在做的都是大宋的高级将领,赵匡胤很显然是对他们不放心。于是一群人立刻对天发誓自己绝不会这么做的。

赵匡胤说出了他的顾虑,他说他当初也不想当皇帝,还不是被手下的人强行穿上黄袍,来了个“黄袍加身”。他虽然对自己的几个兄弟很放心,但是对他们手下的人可就没那么放心了。

在场的都是明白人,说白了赵匡胤就是对他们这些外人不放心,于是请求赵匡胤指条明路。

赵匡胤一看,对方够上道,也不废话。他提出只要兄弟们交出兵权,赵匡胤保他们家族一辈子荣华富贵。

平心而论,这个交换条件很实在。他们参军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建功立业、加官进爵,进而保证家族能长盛不衰。

现在只要交出兵权,不用再上阵拼命,就可以确保家族长盛不衰,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皇帝和他们做交易,他们如果不识好歹,很可能连活着走出宫门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事情就这么谈成了。

赵匡胤轻而易举收回了兵权,然后开始对禁军改制,开启了宋朝以文制武的传统。

而作为以文制武的牺牲品,赵匡胤的这帮兄弟全都远离了朝局,回老家养老去了。

指望他们拥立赵匡胤的儿子,他们是有心无力。毕竟没了兵权,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除开赵匡胤的几个兄弟,赵匡胤剩下的心腹不多了。文官中最忠心的当属赵普了。

这赵普可谓是赵匡胤的智囊,赵匡胤做得很多大事背后都有赵普的影子。他此生最大的杰作便是“陈桥兵变”,此外禁军改制他也有深度参与。

这赵普是个聪明人,可问题是他有些聪明过头了。

他一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明白赵匡胤对他们这些“外人”不放心。于是他开始效仿前人自污。

古人自污往往都是选择贪财,赵普也不一样。

当时赵匡胤禁止贩卖、交易陕西、甘肃等地的木料。于是赵普明知故犯,派人采购了大量木材给自己修建宅邸。

结果采购的木材太多了,修完宅邸还剩不少。他就派人到市集上去贩卖。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犯事了。

果然,有人为此跑到赵匡胤那里告状。赵匡胤一气之下差点将其罢官,当然这只是做做样子罢了,有人随便一劝,赵匡胤便骑驴下坡就此作罢。

还有一次,赵普想要扩建自己的别院。当时旁边最好的地便是皇家的菜地了。这赵普胆子也是够大,竟然打起了这块菜地的主意。

不过他也不敢直接抢,而是用自己家的荒地去置换。

这事又被人给捅了出来,恰好当时有御史状告赵普结党营私。

赵匡胤其实是不愿意处罚赵普的,但是宋朝新立,赵匡胤在试图构建一种新秩序,所以必须秉公办事。否则其他人都不会吧宋朝律法当回事。

最终赵普被贬官,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一时之间远离了朝廷中枢。

很显然,赵普玩自污结果玩过头了,把自己给坑了。

他就算想要拥立赵匡胤的儿子,也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

而赵匡胤最后还剩下一名心腹,那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了。

赵光义干脆自己当皇帝了,指望他拥立赵匡胤的儿子,那真是痴人说梦。

赵光义原本没资格坐上皇位,全是赵匡胤给了他机会

按正常情况来讲,赵光义是没有资格坐上皇位的,因为这不合礼法。

赵匡胤花了十几年时间收兵权,以文制武,让一切都回归礼法。这皇位继承自然应该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

至于赵光义,他这个皇弟顶了天也只能当个亲王。他要登基,即使赵匡胤的心腹都不在了,朝臣,尤其是那群文官是不会答应的。

可惜赵匡胤当初的一系列安排,给了赵光义机会。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储君的安全。

五代十国,“储君”是一个和皇帝一样高危的职业。很多时候“储君”甚至比皇帝先行一步。

因此很多皇帝的皇位只能传给养子。比如后唐的李从珂,后晋的石重贵,以及赵匡胤的前任老板柴荣,他们都只是养子。之所以传位给他们,是因为皇帝无后。

所以为了自己儿子的安全,赵匡胤迟迟没有立太子,甚至不敢给自己儿子封王。实在是害怕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

但是吧,一直不立储君也不是个事。毕竟五代十国实在是太乱了,赵匡胤虽然想建立一个稳定的新秩序,但是他也说不准自己能不能成功。

万一他出点什么意外,由于他没有立储君,这大宋可能就要大乱了。

更何况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还很年幼,即使立了太子,那也就是个摆设,只会被大臣们当猴耍,迟早被人篡位。

所以他必须找个“备胎”,这人便是赵光义。好歹是自家人,让他当皇帝也比让外人篡位好。

而且赵匡胤刷了个心眼,他没有册封赵光义为储君,而是让他看上去像储君。

当初周世宗柴荣在继位之前被郭威封为晋王,同时兼任开封府尹。

结果现在赵匡胤也加封赵光义为晋王,兼任开封府尹。

天下人会怎么想?满朝文武会怎么想?

这分明就是要立赵光义当储君嘛。

所以当宋皇后看到来的人不是赵德芳而是赵光义的时候,立刻明白大局已定,直接承认了这皇位是赵光义的。

赵光义能坐上皇位,这机会全是赵匡胤给的。谁叫他临死之前都为立太子呢!这才让赵光义这个看上去像储君的人捡了漏。

看懂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斧声烛影”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有赵光义这个“备胎”在,但是赵匡胤肯定还是希望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的。

实际上这些年他一直在慢慢给自己儿子加官进爵,让他们的地位慢慢升上来。

此时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6岁了,小儿子赵德芳也有18岁了。他们成功躲过早夭,长大成人了。就算赵匡胤立刻归西,他儿子继位也不会出现“主少国疑”的窘境。

与此同时,在赵匡胤的治理下,大宋的朝局也越来越稳固,储君出事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对于赵匡胤来说,此时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时机已经成熟。

不过赵匡胤还是有点犹豫不决,所以这事一直拖到他重病才下定决心。毕竟再拖下去,这皇位真要是赵光义的了。

那一夜他找来赵光义,和他把话挑明了。自己准备立自己儿子为太子,赵光义这个“备胎”是彻底没戏了。

赵光义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所以才会发生兄弟间的争吵。

至于当晚赵匡胤离奇去世,很可能是赵光义的杰作。他在宫里那么多眼线,让人下个毒还是可以的。

当然,也不排除赵匡胤由于过于激动,导致病情加重而离世。

总之,赵匡胤去世,赵光义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立刻赶到宫里。由于赵匡胤还没立太子,这皇位自然是赵光义的了。

不过即使如此,赵光义想坐稳这个位置还是有点难。毕竟他在军中威信可以说是聊胜于无,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兵变。

为此他不惜接连发动战争,一开始情况不错,灭了北汉,可惜后来伐辽大败,征交趾再次大败。

赵光义的军中威信可谓全无,为此他严惩军中将领,并将赵匡胤的以文制武的方针改成了重文轻武,宋朝军事实力的衰弱源自于此,赵光义要对此负全责。

至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赵德昭被赵光义逼得自杀,小儿子则离奇去世,对外宣称是病死的。


他们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全都怪赵匡胤,他们是被赵匡胤这个当爹的给坑了。

赵匡胤当年篡位欺负柴宗训母子的时候,大概没想到他的儿子也会有这么一天,而且结局还不如柴宗训。这大概就是天意吧。




因为来不及,宋太祖当晚半夜驾崩,赵德芳还没来得及进宫,晋王赵光义就冲了进来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宋太祖驾崩,于情于理,扶赵德昭、赵德芳上位的可能性都不大。现在传闻宋太祖的驾崩和“烛影斧声”有关,但实际上,即便没有这一出,皇储还是当时开封府尹,后来的太宗皇帝赵光义。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自五代起,封王+皇都府尹(首都行政长官)就是皇储的标配。

之所以为什么这样搞,这和五代“砍储君”的风气有关。

在宋太祖驾崩当夜,宋皇后(太祖第三任老婆)让王继恩召集赵德芳进宫,假设他真的就比赵光义来得快,那其实也不能如何。

为什么?

因为赵光义当了很多年的开封府尹,不是一个太祖之子可以翻天的。

太祖难立太子:五代以来,皇帝亲子成储君是夺命符

赵匡胤照抄郭威(后周太祖)黄袍加身,支持他的人纷纷封官加爵,在北宋成为开国元勋,这其中就有其弟赵光义,太祖所结拜的义社十兄弟、赵普、曹彬、潘美等等人。

可是,他的两位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却没有封王,更没有立太子。

这可是非常奇怪的,凡是新君已立,若非年幼,那么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立储君。

可参照后周历史,就会发现,后周太祖郭威也没有立太子,而是把他的养子,也是他的侄子柴荣(后周世宗)设为开封府尹,加封晋王。

所以对照北宋的前身后周,北宋有没有一个相似的人物?

有的,他就是赵光义,晋王+开封府尹

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宋史》

赵光义不同没有功绩的太祖之子,而是有着许多的“政绩”的。赵光义在太祖尚在位时,地位已经是高得不能再高了,在没有太子惯例的年代,赵光义完全就是储君的标准。

但话说回来了,为什么宋太祖不敢立儿子为太子,为什么不敢让儿子当储君?

这其实和五代乱象息息相关。

五代关于“杀储君”的这个风气要从后梁说起。

后梁太祖是朱温,他自己本来就是把唐昭宗给杀了之后,自立为帝,先不说励不励志,首先他开的这个头就很坏。

北宋文人编著的《新唐书》是怎么评价朱温杀唐昭宗这件事情的:

自唐之亡也,其遗毒余酷,更五代五十余年,至于天下分裂,大坏极乱而后止。

这里所说的遗毒,便是将士随时嗜主的习惯,也可以称之为“五代恐惧症”,是谁该恐惧?就是那些皇帝和储君,他们就和唐末的节度使一样,说不定今天上任,明天就被砍。

朱温这个人开了这个头不说,他还十分奢靡。开平元年,他开辟了后梁之后,理应就要立太子,可他却不是这样操作的。朱温让他的儿子们把自己的媳妇送过来侍候他,谁侍候得好,谁就当太子。众儿子一听:

“你这遭老头...”

于是便纷纷把老婆送过去。朱温也很开心,但是时间一久了,儿子们的老婆也玩了,到底立谁为太子也没个准信,于是他的二儿子朱友珪就来火了,冲进皇宫把朱温弄死了,自己当了皇帝。

而朱友珪登基后,又被臣子给弄死了,接着是朱友贞登基,是为后梁末帝,没等他们老朱家的狗血连续剧继续上演,李存勖就把后梁给灭了。

故事到了李存勖这也没有结束,李存勖建立后唐不到四年,就被人在皇宫乱箭射死,而李嗣源继位,他的大儿子被元行钦弄死了,就只能三儿子李从厚继位,但是不久又被继子李从珂废为庶人。

后唐后梁开了这个坏头,后面可就太精彩了,后唐的李从珂、后晋石重贵、后周的柴荣,他们几个都是“先帝养子”,但是他们想把皇位传位自己儿子以后,立马就卷铺盖下课了,这都已经发展到了玄学境界了。

当然,当时的历史事实是,北宋立国实则形势也很严峻。宋太祖的根基并不稳,如果设立太子之位,那么赵光义会怎么想,这可是有后梁、后唐、后晋的前车之鉴。如果赵德昭、赵德芳很有能力就罢了,可当时他俩就是小屁孩,可能立太子不久,北宋就乱了,又或者他俩被杀了。

因此,就是这么敏感,导致宋太祖给两个儿子立王都不敢。

再后来,宋太祖有想过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接触政事,公元973年,赵德昭被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而赵德芳,公元976年,年仅十七岁的赵德芳被任命为贵州防御使。

这可以看得出,其实赵匡胤有想过平稳过渡,让两个儿子积蓄能力,有望新君,但是上天却没给他时间。

公元979年十一月十四日晚,太祖暴毙。

赵光义皇位“保险”: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是个什么盟约?

不知道的以为是宋朝和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习惯了),但实际上,历史上的金匮之盟“据说”是赵匡胤三兄弟(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的生母杜太后在临终前要求赵匡胤答应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

...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金匮之盟在历史上的争议极大,但不得不说的是,杜太后“所言”不无道理。

她说赵匡胤之所以能当皇帝,就是因为后周郭家没有年长的孩子登基,而为了防止北宋被篡位,赵匡胤理应也要立其弟赵光义为帝,赵光义之后要立赵廷美为帝,这样才可以保住赵宋的江山。。

根据上述的五代背景来说,这番话是有道理的,有理有据的。

但问题在于,金匮之盟是宋太宗登基后才拿出来的,而当时只有赵匡胤三兄弟、赵普在场,而太祖已死,赵光义和赵廷美都是“金匮之盟”的既得利益者,赵普更是当朝权臣,两帝心腹,没有人能证明这个盟约的真实性。

最重要的是,太祖的两个儿子的确没有封王,太宗皇帝此前却是晋王+京兆府尹,所以说明太祖一开始的确奔着立太宗皇帝为储君的方向去的,大家获得了一个合理的结果,因此没有纠结这个过程。

其实深读宋史,会发现赵匡胤和赵光义在此前已经存在一定矛盾,例如天宝九年,赵光义就跟着赵匡胤巡视洛阳,这一次巡视,赵匡胤提出了迁都到洛阳的想法。

这个想法遭到同行人的拒绝,而其中一个人就是赵光义。

赵光义讲出了一句话:“在德不在险”

这句话是出自吴起,当年为了告诫君主,国家强盛最终靠的不是天险,而是仁德。

可实际上,赵匡胤以洛阳更险为借口,赵光义以“在德不在险”提出拒绝,其实他俩说的根本就不是这件事。赵匡胤想迁都,极有可能就是为了去除掉“京兆府尹”赵光义的地位,而赵光义的确在东京积蓄了属于自己的庞大政治力量。

因此,在这个角度来看,金匮之盟有可能是真的,即便不是真的,宋太祖一开始的传位人选就是赵光义,而后来迁都一事,把两个儿子拉出去历练一事,都能说明宋太祖想要“反悔”了,因此接近着便是“烛影斧声”。

所以说赵光义的皇位是有“保险”的,不同赵德昭、赵德芳两个可怜的太祖之子,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根本没有任何投靠的政治“利益”(杀储君风气盛行)。

赵匡胤究竟有没有心腹可以扶持他儿子登基?

最后一点,其实不管赵德昭、赵德芳的处境多差,当时究竟有没有被赵匡胤的心腹扶持上位的可能,或者说,有没有这样的心腹?

其实是有的。

但既不是什么义社十兄弟中的石守信,也不是宋皇后,而是开辟北宋政治根基的那个男人

赵普!

作为策划陈桥兵变以及建造北宋政治基础的赵普,才是除却赵光义外,当时朝廷的二号人物。虽然后周的范质、王溥也被任命为北宋宰相,但实际上,赵普才是赵匡胤信得过的人,是心腹中的心腹。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赵普和赵光义的关系并不好,两个人一点都不对付。即便是赵光义称帝后,赵普都还当着他的面斥责他:“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赵光义自己本人也曾说过,赵普的影响力极大,曾经都能让他当不了皇帝:“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

这就意味着,只要赵普可以,说不定就能把赵德昭或者赵德芳扶持上位,让赵光义吃灰,那么那个时候赵普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说起来倒是天意弄人,因为赵普被宋太祖“疏离”了。赵普的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可惜他太过喜欢“以权谋私”,倒不是贪污,只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毫不顾忌太祖的感受,导致被中央官员弹劾,最后被太祖叫回家晒太阳去了。

这就是赵光义所谓“若赵普在中书”的意思,也就是他不在中书,赵光义才敢这样做。

回顾赵光义登基后,其实他也有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例如把赵德昭封为开封府尹,这就意味着赵光义是有意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的了。可惜的是,赵德昭自己不争气,在闹了一出“乌龙赏赐”后,被宋太宗骂了一顿,自己想不开自杀了。

而在两年后,赵德芳也无缘无故暴毙,这个暴毙可就是玄乎得多了。自他死后,赵匡胤的儿子更别说登基夺皇位了,人都没了,一切都是空谈,再之后便是赵恒安全登基,宋真宗之所以这么安全,还是两个堂哥帮他挡了灾。

关于赵匡胤一脉的人“惨案”,一直到了宋高宗时期才有个传说逐渐揭开一点迷雾。

于是宋高宗传位给宋孝宗,皇位才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的身上。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当时还有两个儿子在世,分别是赵德昭和昭德芳。按照封建王朝惯例,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皇位肯定就落在这俩兄弟头上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最终由亲叔叔赵匡义继承大统,这也是北宋初期最大的悬案之一。

为什么宋太祖的心腹们不拥护赵德昭和昭德芳两人做皇帝呢?就拿昭德芳来说,他是赵匡胤儿子中最出名的,尤其在民间传说和评书的影响力非常大,他就是古典文学名著《杨家将传》中著名的八贤王。

我想,之所以宋太祖的心腹们没有拥护他的儿子,最主要还是因为形势比人强。此外,从国运的角度来说,赵匡义继承皇位可以让北宋走的更久。说句危言耸听的话,如果立赵德昭和昭德芳中任意一人为帝,说不定北宋也就跟秦国一样,二世而亡了。

我们且看宋太祖死前,整个北宋的政治环境,就能大概知晓这场“兄死弟及”的皇位风波,其实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赵匡义的上位,是一种必然趋势

话说,赵匡胤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黄袍加身”,由殿前都点检(军队的最高统帅)摇身一变成为了开国皇帝,其中他的嫡系心腹石守信、高怀德和李继勋,这三人是出了大力气的。正是他们的支持,赵匡胤做皇帝才能一路顺风顺水。

可是,做了皇帝后的赵匡胤,犯了帝王的通病,看谁都像是威胁皇权统治的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他很清楚,时间一久,赵匡胤发现这几个帮忙打江山的兄弟,手里的兵权足以威胁到皇家的威信,于是他夜不能寐。

他心想,对待这些个兄弟们,总不能卸磨杀驴吧,这样无情的事情,实在是做不出来。最终,他想到了一个方法,用一顿类似于鸿门宴的酒席,使得这些老哥哥们爽快的将手中的权力给交了出来,安心回家养老,从此这些嫡系亲信退出了北宋的政治舞台,成为一个坐享荣华富贵的闲人。

然而军队还是需要有人来管理,总不能事必躬亲吧?这样的话,不得把自己给累死?所以他就想到了弟弟赵匡义。为什么呢?首先,弟弟赵匡义也是当年陈桥兵变拥立自己为帝的发起人之一,而且血脉的关系让赵匡胤对这个弟弟十分放心。

就在这种背景下,赵匡义横空出世,开始接替石守信等人的军权。因此,杯酒释兵权,这一出好戏,实际上是将兵权由石守信等人转移到了赵匡义。在这件事情上,赵匡义是最大的获利者。

当然,赵匡胤也不怕弟弟对自己不利,因为他也是武将出身,在军队中的威信不是其他人能够动摇的。赵匡义的能力和资历在军队中甚至比不上石守信等人,翻不起什么浪花。想到这里,赵匡胤便能安心的睡觉了。

不过,令赵匡胤也没想到的是,这个弟弟的确颇具才能,征讨想要光复后周的李重进,进占太原等等战役,无一不是漂亮的胜仗,如此一来,赵光义在军中的地位逐渐做大。最终,他凭借着军功,被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不久,赵匡胤病逝。据史料指出,宋太祖病逝的凶手直指弟弟赵匡义,成语“斧声烛影”也是含蓄表达出了是赵匡义害死了宋太祖。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要知道赵匡胤死后,举国上下没有一个人是赵匡义的对手,因此他登基为帝,没有人敢提出异议。从这个角度来讲,赵匡义登基为帝是必然的。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赵匡义是篡位,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就跟永乐帝朱棣一样,虽然对国家的贡献很大,但也摆脱不掉,他就是个“篡位者”的事实,受人唾弃。关于这点,赵匡义还真的不算篡位,因为赵匡胤生前并没有立太子!为什么赵匡胤没有立太子呢?

赵匡胤未立太子之谜

按照常理来说,新君初立,第一件事情便是要为了江山稳固,立储君。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就是因为迟迟不立储君而导致国家动荡,赵匡胤肯定也是想到这个问题的。

但北宋建国后,他的两个儿子既没有封王,更没有立太子,为什么?其实,赵匡胤之所以不立太子是因为不敢立,因为时局不允许储君的出现。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血淋淋的教训。

首先北宋之前,就是连现代考古学者都不愿提及的五代十国。这段时期,用一个字形容便是“乱”。先是节度使朱温杀了唐昭宗,自立为帝,建立后梁。然而他立太子的方式令人难以启齿,朱温让他的儿子们把自己的媳妇送过来侍候他,谁侍候得好,谁就当太子。于是,儿子们纷纷把老婆送过去。时间一长,朱温还是没有立太子,二儿子朱友珪便把他杀了。朱友珪登基没多久,又被朱温的小儿子朱友贞给杀了,也就是后梁最后一个皇帝。

后来,后唐的李存勖把李友贞杀了,但没过几年,自己也被乱箭杀死。之后,李嗣源继位,还是没过几年病逝,三儿子李从厚继位,但是不久又被继子李从珂废为庶人。自此开始,后唐的李从珂、后晋石重贵、后周的柴荣,他们几个都是以养子身份继承帝位,但凡有谁想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八九不离十全都暴毙。

想到这里,赵匡胤即便想要立最年长的儿子赵德昭为太子,也得掂量掂量,会不会发生前面君王一样的悲剧。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儿子们还没有能力肩负起国家的重担。

相反,弟弟赵匡义各方面都能挑起大梁。因此,赵匡义被封为晋王加开封府尹。这种官职可不是随随便便封的,要知道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前就是这个官职。开封府尹就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市长,晋王可以近似为军委主席,也就是说赵匡义不管行政还是军队都是除了赵匡胤以外的最高领导,因此这个信号很明显,就是要告诉世人,下一任的皇帝就是赵匡义。

当然,这样的处理方案也是最完美的。毕竟北宋初期,战事不断,如果不假思索的立太子,等到赵匡胤晚年或者死后,说不定再来一个“陈桥兵变”,北宋就得完了。而如果赵匡义做皇帝,他手中是有能力可以保住江山稳定。相比之下,赵德昭和昭德芳不仅没有参与朝政,连封爵都没有,因此不立太子,符合赵匡胤的心理预期。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其实赵匡胤封弟弟为开封府尹,只是为了安抚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的心。实际上,他是想尽快将儿子培养出来接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赵匡胤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早就死了,最终让弟弟捡了个“大便宜”。

最后想说,宋太祖驾崩后,亲信们不拥护他的儿子继承大统,是一种“识时务为俊杰”的行为。毕竟赵匡义的官衔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默认的继承者,无可厚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心腹   太祖   宋史   府尹   后梁   后周   昭和   皇位   继承人   北宋   太子   皇帝   弟弟   儿子   兄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