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而将皇位传于自己的弟弟?

就宋初的形势来讲,把皇位传给赵光义,显然是最优选择。

宋朝,准确说是北宋,在其政权刚建立的阶段,与之后政权趋于稳定的时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两者之间的差别,相当之大。

宋初的整体模式,不管是政治方面、军事方面还是社会思维等方面,是继承和延续的五代时期的模式。

这个五代模式有什么特点呢?

简单来说,那就是天子的威慑力极低,甚至是降到了冰点,“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是当时大多数人信奉的准则。

所以我们就看到,整个五代期间,皇帝就如同走马观花一样,换个不停。

今天是你,明天是我,后天就有可能是他,总之只要拳头硬,这天下之主,谁都有可能当上一当。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威望几乎为零,同时,也不具备认可皇帝权威,以及保障皇帝地位的条件。

如果在大一统时代,皇帝自然是至高无上的,但在五代,皇帝达不到这种程度。

而在这种模式之下,某个人要想坐稳皇帝位置,那就只能是依靠超强的个人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能打,以及手段高明。

只有这样,别的有所企图的人,才会选择顺从,毕竟打不过嘛。

而一旦某个皇帝没有这种超强的能力,那么,他就距离被强行下岗不远了,随时都会有人暴起,然后取而代之。

这便是前文提到的五代模式。

而宋朝,其实就是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北宋算是五代的一个延续。

甚至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五代的一部分。

所以,在宋朝建立之初,其各方面的模式,以及意识形态,还有当时的政治特点,包括人的思维,都还是五代时期的那一套。

而这其中的一个核心就是,一个政权想要走的长远,就得“国有长君”。

换而言之,就是得有一个年纪适合,同时能力又强的人来当皇帝,最好是像赵匡胤这样,在军界和政界经历了长期的锻炼,也积攒了大量的功勋和声望的人。

只有这样,方才能保证政权不会二代而亡。

对于这一点,作为亲身经历过五代时期的赵匡胤来讲,更是深表赞同。

毕竟,没有根基的皇帝继位后,政权便迅速走向覆灭的例子,在五代时期,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

比如,彻底终结大唐,并建立后梁的朱温,其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即朱友珪和朱友贞先后继承了皇位(朱友贞杀朱友珪继位)。

但是,到了朱友贞继位时,后梁基本上已经走向末路,果然随后不久便灭亡。

而灭掉后梁的后唐,同样也是如此,在能力较强的明宗李嗣源去世后,其子李从厚继位,而他继位不久,后唐便陷入内乱,继而逐步走向败亡。

还有后唐之后的后晋,基本上是如出一辙,石敬瑭死后,其政权仅仅坚持了一代,便被契丹人消灭。

再往后,后汉也是如此,开国皇帝刘知远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刘知远,而刘知远最终则是国灭被杀。

至于后周,赵匡胤是亲身经历者,同样也是在郭威、柴荣这两个“猛人”都没了之后,趁着后周君主年幼,照葫芦画瓢来个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

上述这些例子都说明,在五代时期,登基的皇帝必须羽翼丰满,有威望有能力,这样才能镇住场面,才能保证皇位坐的安稳。

不然的话,那就是像上述几个皇帝那样,在登基初期就控制不住局面,继而步步为艰,而局面也愈发内外交困,最终不得不以败亡而结束。

如果想着仅仅靠老皇帝的一纸诏书,就想坐稳皇位,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因此,我们再来看赵匡胤的儿子,也就是赵德昭和赵德芳,其中,赵德昭出生于公元951年,而赵德芳则出生于公元959年。

这么一来,在赵匡胤黄袍加身时(公元960年),他的两个儿子,一个9岁,一个刚出生。

这样的年纪,显然很小,而年纪很小就意味着,这哥俩在赵匡胤当皇帝之前,是没有机会建立功勋,更谈不上建立威信的。

不仅在赵匡胤当皇帝前是如此,之后同样如此。

赵匡胤登基后,为稳定统治而四处征伐,但在此期间,赵德昭和赵德芳同样没有建功立业,甚至一直到赵匡胤病逝前,他俩连封王都没有。

有的仅仅是“赵匡胤的儿子”这个身份,以及无足轻重的官职。

而除了是赵匡胤儿子这个资本之外,赵德昭哥俩是完全没有任何能拿的出手,且能威慑群臣资历的。

这样的人,哪怕他是皇子,又能如何?

像前文提到的后梁朱友贞、后唐李从珂,以及后晋的石重贵之流,在地位和资历方面,也要比赵德昭要强上一些。

但他们依旧是走向了败亡,所以,连他们都不如的赵德昭哥俩,又有什么可能会保证刚建立的宋朝,不会步五代政权的后尘呢?

所以赵匡胤不敢赌,他也怕自己建立的大宋会二代而亡。

因此,他只能找一个能压得住场面的人来继承皇位,而为了保证皇位始终还在老赵家传承,那最好的选择,就是他的兄弟赵光义。

因为选择赵光义的第一个好处,那就是不让老赵家断子绝孙。

五代被消灭的政权,其末代皇室基本上没啥好下场,被杀的被杀,自尽的自尽,总之不仅皇权丢了,性命也丢了。

所以,老赵就不愿意自己的后人重蹈覆辙。

而选择赵光义的好处就在这里,虽说没有把皇位交给自己的儿子,但好歹赵光义也是老赵家的人,能保证皇权在老赵家手里,同时还能不让老赵家被灭门。

同时,赵光义也拥有能压住场面的实力。

早在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前,赵光义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军功和地位,并且,陈桥兵变里,赵光义也是主谋之一。

这么一来,赵光义就等同于大宋的开国元勋。

不仅如此,在宋朝建立后,一直到赵匡胤病逝前,赵光义也确实建立了不少功绩,加上官位不断晋升,因此不管是在政界还是军界,也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

这么说吧,虽说赵光义最终被封为晋王,这其中有来自哥哥的提携,但也不能否认他的努力。

这样的人,且不说会不会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但起码他能做到,让大部分人不会因为他继位,而生出觊觎皇位之心,继而反抗。

况且,赵光义经营多年,也有了自己的势力和班底。

这样的人,显然对大宋的统治以及长治久安有很大益处,别的不说,由他继位,就能保证在登基后,大宋可以稳定过渡。

一旦稳定过渡,同时再加强统治,那宋朝就和五代的政权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也就可以让政权存在的时间更久。

因此,看清楚这一点的赵匡胤,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赵光义,而这其实也表明了,赵匡胤早早就有了把皇位传给弟弟的打算,而不是传给儿子。

还是那句话,把皇位传给弟弟,起码江山还在老赵家手里,这样也能避免发生像五代那样动不动就二代而亡,同时皇室还被灭门的惨剧。

因此,孰重孰轻,老赵心里清楚的很,他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

有人会说,既然赵光义这么强,那让他做一个忠心耿耿保侄子的皇叔不行吗?这样不也是保证了皇位在老赵家吗?

答案是不可能,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首先,想要赵光义保持忠诚,同时还得保持一如既往的对侄子忠诚,在当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五代造反成风,下面人一旦势大,再赶上皇帝势弱,那暴起取而代之,基本上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而在宋朝建立后,赵光义的地位水涨船高,已经被封为晋王,且手下有一大票他的班底。

在当时的意识形态下,赵匡胤是不敢保证自己死后,弟弟还能忠心耿耿,且心甘情愿当一个辅佐之臣的。

而退一步讲,即便是赵光义能保持自己忠诚,但他的手下能吗?

别的不说,就说后周的郭威,作为黄袍加身的原创者,当初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肯定有他自己也想当皇帝的意思,而另一方面,则也有臣下的“强逼”成分。

毕竟只要郭威当了皇帝,那跟着他混的一帮人,马上就会得来天大的富贵。

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因此,就算赵光义能忠诚,但他的班底也未必会一直忠诚,到时候一通“威逼”,你说赵光义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进一步是天子,退一步则前途未卜,甚至有性命之忧,换你你怎么选?

而其次,假设赵光义和其班底都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忠诚,但是谁又能保证,接过皇位的赵德昭或者赵德芳,能不猜忌势力强大的叔叔呢?

当初,后汉的刘知远死后,其儿子刘承佑登基,其登基之初,就开始对群臣大肆杀戮。

为何他会这么做?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压不住场面,更担心手握实权的臣子给他来个背刺。

因此,他才会主动下手,当然也是因为他主动下手,才导致了后来郭威的起兵反抗。

而这种情况,极有可能会再次发生,毫无根基和威信可言的赵德昭或赵德芳,在登基后大概率也会这样。

换而言之,他会猜忌势力庞大的赵光义,这肯定是难免的。

到那个时候,让赵光义如何自处?如果赵德昭进一步准备除掉他,又让他该怎么办?不反就可能会死,而反了,则会给刚建立的大宋带来重创。

所以,与其到时候叔侄二人大打出手,还不如趁早把皇位直接交给赵光义,这样不管是对于宋朝这个政权,还是对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因此,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的行为,也就能够理解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那就是赵匡胤死的太快了,他即便是有心想把儿子培养起来,但时间上却不允许。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对内他要稳定自身地位,加强集权,对外则要不断征伐,消灭其他政权。

而在忙活这些的同时,赵匡胤自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培养儿子。

等到这些忙的差不多的时候,赵匡胤也开始有意识的准备压缩赵光义的权力,同时提升儿子的地位,但可惜的是,他却突然死了。

换句话说就是,老赵来不及给儿子布局和铺路,就仓促离世。

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就没啥竞争力的赵德昭哥俩,自然不是叔叔的对手,所以皇位最终由赵光义继承,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因此归根结底,赵匡胤把皇位交给弟弟而不是传给儿子,是有多方面因素的,主观上,是因为宋朝延续了五代,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意识形态,让赵匡胤不得不担心儿子会不会坐稳皇位。

而为了大宋能不二代而亡,所以只能把皇位交给强势的弟弟。

客观上,则是赵匡胤在时间上来不及布局,未能有效的削弱赵光义的权势,更没有好好培养儿子的势力,这么一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光义成了大宋的第二个皇帝。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

当时在位的皇帝叫李嗣源。是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但他也有缺陷,就是御人无方,尤其是管不住他的那几个儿子。

公元933年,赵匡胤六岁。

这一年,李嗣源长子造反。老李头在平叛不久后病故。皇位传给了他的三儿子李从厚。

李从厚继位后,心里不踏实。觉得有刁民要害他。于是,这位小爷便想把枪杆子捏在自己手里,搞出了个“四大军区对调”的把戏。

把凤翔节度使李从珂调到河东。

把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调到成德。

把成德节度使范延光调到天雄。

调自已的堂兄李儿璋接管风翔。

如此一来,地方节度使失去割据的根基。他李从厚就高枕无忧了。

然而,李从厚的调令还没传达下去,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就造反了。

李从珂带着大军,从关中一路杀到洛阳,干掉李从厚,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李从珂登基后,心里也不踏实。跟李从厚一个样,也是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要害他。

他当时觉得石敬塘肯定会造反,所以他就想方设法的排挤石敬瑭。最后,把石逼反,投靠了辽国。

公元936年,赵匡胤九岁那年。

石敬塘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以及给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当干儿子、称臣为条件,从辽国借到兵马。然后一个转身,反杀了李从珂。

至此,后唐灭亡,后晋建立。

赵匡胤也从后唐子民,变成了后晋子民。

赵匡胤十五岁那年,当了七年憋屈皇帝的石敬塘抑郁而亡。(被契丹人骂死的)

石敬瑭死后,由于他的亲生儿子太小,他手下那帮节度使就拥立了他的侄子石重贵。

石重贵的治国能力一般,但是很爷们,他登基之后就表示,我也是皇帝,给辽国皇帝称臣太丑了。于是他就果断停止了对辽国的朝贡,声称要与耶律德光平起平坐。

耶律德光听说后,很愤怒。马上派使臣过来质问,你小子是不是活腻了?

石重贵当着辽国使者的面说,我今天就是活腻味了,你牛,就打过来啊!

石重贵的嚣张态度传回辽国后,耶律德光立马点齐兵马,南下讨伐后晋。

双方一通激战,不分胜负。但很快,后晋就出了几个卖国贼。在他们的带路下,辽国大军冲破了后晋军防线,顺利攻破开封。石重贵沦为阶下囚,后晋灭亡。

不久后,耶律德光病死。辽国军队全部撤回草原。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见机,趁虚而入,拿下开封,建立了后汉政权。

这一年是公元947年,赵匡胤整20岁。正在游历四方。(说难听点就是鬼混)

第二年,赵匡胤在一个精通数术的老和尚的劝导,往北出发。然后,投身到了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的军中。

同样是这一年,刘知远病死。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当时已经已年满20岁的刘承祐。

刘承祐这位小爷,跟李从厚、李从珂是一个德性。他觉得郭威不可靠,便派人杀了郭威一家老小。郭威本人由于在外地驻守,幸而逃过一劫。

事后,郭威起兵报复,杀了刘承祐。

搞死刘承祐后,郭威一本正经的和群臣讨论继承人的问题。群臣心里暗笑,呵呵,你郭威还真虚伪。按惯例,谁搞死了皇帝,谁就是新皇帝啊。以前都这样。还讨论什么啊?

于是大家纷纷表态,你郭威自己当皇帝不就好了。我们支持。

郭威听后,连说不可以。又说刘承祐受奸臣蒙蔽杀我全家,我起兵,是来清君侧的,不是来造反的。

然后,他就让人翻刘知远家的族谱,最终在族谱中找到了一个叫刘赟的小孩来继位。

不过,还没等到刘赟继位,北方边关就突然传来了契丹军入侵的消息。郭威在这个时候毅然挺身而出,说自己愿意领着大军去好好教训一下契丹人。

然而,这其实是个套。当郭威大军才刚走到澶州时,士兵们突然就哗变了。几个军官然把一面黄旗披到了郭威身上,说希望郭威现在立马就登基继位。

郭威嘴上说使不得,使不得。但他的身体很诚实,主动搂紧黄旗。最后,他直接就在澶州登基做了皇帝。



这一幕,赵匡胤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郭威称帝后,率部返回开封,杀了刘赟。建立后周政权。(导致刘赟的父亲刘崇在太原建立北汉,投靠辽国,与后周为敌)

当时的赵匡胤只有24岁。别看他年轻。但其实已经是“四朝老人”了。

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李从珂、石敬瑭、石重贵、刘知远、刘承祐、郭威之往事,他都是亲历者。

公元954年,郭威病故。

其养子柴荣(郭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

之后五年,赵匡胤在柴荣的麾下,官位扶摇直上,坐到了殿前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的高位。

公元959年,柴荣北伐,但在前线,他突然旧疾复发,不得不回京养病。

不久后,他就病死了。

病死前,柴荣觉得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的人品不可靠,可能会造反。然后,他就把都点检的位置交给了赵匡胤。

在他看来,赵匡胤是自己心腹,又是自己的小老弟。让他当辅臣,必然不会辜负自己。

然而,赵匡胤还是负了柴荣。在柴荣死后没几天,他全套抄袭了郭威黄旗加身,灭后汉之故事。也黄袍加身灭了后周,建立大宋。



公元961年,即北宋开国次年,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方式,收了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等人在禁军中的兵权。(这次只是收了他们的禁军指挥权,没有收缴他们在地方的兵权)

赵匡胤这么做,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原本属于他们一伙人(七八个将领)共有的禁军指挥权,收归到他一个人的手上。

只有这样,他才能保证“黄袍加身”的事情不会在他身上也重演。

八年后,赵匡胤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这一次收兵权的过程很直接。

赵匡胤直接把凤翔军节度使王彦超、安远军节度使武行德、护国军节度使郭从义、定国军节度使白重赞、保大军节度使杨廷璋等老将的职务给撸了。

而且是一撸到底。免掉了他们所有实职,连节度使职务都没保留。只是授予了诸如“环卫官”之类的虚衔。

当然,这些将领的物质是有保障的。他们被赵匡胤罢官后,仍然都是大财主。

搞掉老臣后,赵匡胤马上委派自己的心腹填补空缺。比如,李汉超坐镇关南、马仁瑀坐镇瀛州、韩令坤坐镇常山。

等到人事调动完成后,当年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老哥们,无论是实际上,还是理论上都无法再威胁赵氏的皇位了。


按道理来讲。赵匡胤做了这些事后,剪除外部隐患,他的皇位已经很稳固了。

他此时完全可以培养儿子,把皇位交给当时已经年满18岁的赵德昭或10岁的赵德芳。

但是,赵匡胤并没有这么做。

那么,为什么他不这么做呢?

后人一般认为是两方面原因导致的。

一是五代时期,王朝普遍短命。北宋刚建国那会,形势也很混乱。赵匡胤还想象不到宋朝的国棹后来能延绵三百多年。

他当时想的就是,大宋不要二世而亡,千万不要二世而亡。

可是他要怎么做,才能不二世而亡呢?培养当时才几岁的赵德昭和赵德芳?

显然不可能。柴荣的教训就在眼前。赵德芳只有十岁,无法培养。

赵德昭虽然已成年,但石重贵、刘承祐哪个不是成年人,还不是坐不稳皇位。

所以赵匡胤就没有培养儿子,他仿效的是郭威的做法,直接培养可靠之人,也就是他弟弟赵光义和赵廷美。

为了让人不说闲话,赵匡胤甚至都没有给两个儿子封王。简直匪夷所思。(五代皇子一般成年即封王)

而基于此,从公元960年开始,赵光义在赵匡胤的默许之下,个人势力迅速膨胀。

老四赵廷美的势力从公元973年开始,也有一定程度的扶持。

按照赵匡胤的计划,自己死后,皇位先传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给赵廷美。兜一圈后再由赵廷美传回给赵德昭或者赵德芳。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赵匡胤只是默认培养赵光义,但没说一定要传位给他。赵光义并不是法定的皇储。只要赵匡胤愿意,他随时都可以改变心意

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但让赵匡胤没有想到的是,赵光义的势力大的有点吓人了。连赵匡胤都有点拿不动他。

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提议迁都洛阳。

他这么做,目的就是想要试探赵光义一党的态度。结果不出所料,赵光义坚决反对。赵匡胤也没办法,只得放弃。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既然赵匡胤觉得赵光义势力大,那他为什么不把赵光义一党直接铲除呢。



这里就要扯出第二点了——赵匡胤,死的太突然了。

赵匡胤病死时,还不到50岁。他病死的当天,甚至还在跟赵光义喝酒。没人能想到赵匡胤会突然驾崩。包括赵匡胤自己。

根据现存史料,赵匡胤生前最后两年,他有意削弱赵光义势力,只是削的力度不够大。

猜测,他应该是吸取了五代皇帝教训。不想步李从厚、李从珂后尘。想稳点来,先把赵光义按下去,最后再做选择——到底是直接传儿子好呢?还是先给弟弟,兜一圈后再传儿子好呢?

他还正在考虑、布局呢,结果就死了。

公元976年十月,赵匡胤死后。第一个得知消息的宋皇后赶紧找来内侍都知王继恩,让这个人去接赵德芳(宋皇后是赵德芳的亲生母亲。赵德昭的母亲是贺氏,早死),连夜进宫继位。

但不想,王继恩背叛了,一路小跑,火急火燎的来到了赵光义府上,说明情况。

之后,赵光义连夜赶进宫。当时宫里的宋皇后正焦急的等待着外面的消息,看到王继恩后,心里一块大石落了地。

但转眼一看,来的人不是赵德芳,而是小叔子赵光义,瞬间就吓得花容失色。

宋皇后无奈,只能愿赌服输。赵匡胤的皇位就这么被赵光义接过了。

赵光义继位后,皇位不稳。为此,他只能以亲征北汉为契机,巩固自己的皇位。

灭了北汉后,赵光义又想收复幽云。

在他看来,只要拿下幽云十六州,就再也不会有人敢叽叽歪歪了。

但不曾想,在幽州城下,宋军惨败。赵光义大腿也中了一箭,只能乘驴车跑路。

此一战,他颜面扫地。

事后,为巩固皇权。他先用言语逼死了大侄子赵德昭。过了两年后,赵德芳也莫名其妙的病死。

又过了一年,老四赵廷美被贬。两年后,抑郁而终。

至此,能够威胁赵光义的人,再也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如果说“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的,那只能说赵光义这个人,太不守信用了。

公元995年,赵光义踩在赵匡胤已经打好的基础上,正式立自己的三子赵恒为太子。

赵光义此时,已经不用再为皇位传位给谁而操心了。传儿子,就传给儿子。一点毛病也不会有。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中国周朝便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兄弟相传的游牧民族传统在中国帝王传承上极为罕见,而这种稀罕事儿却发生在了英明神武的宋太祖赵匡胤身上,着实令人费解。

赵匡胤死因之谜

(宋太祖 赵匡胤)

皇帝要传位,前提是这位皇帝得先挂,禅让除外。所以要说清楚宋太祖赵匡胤的传位问题,必须得回顾一下赵匡胤的死因。

976 年, 49 岁的赵匡胤驾崩。赵匡胤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天赵匡胤传其弟赵光义进宫,兄弟俩一起饮酒,并退所有太监宫娥,无人知晓其谈论内容。太监们在门外只看到赵光义时而起身时而坐下印在窗户上的身影,听到赵匡胤用斧掷地发出声音。第二天发现赵匡胤已死在万岁殿,这就是「烛影斧声」的来由。

第二种说法是赵匡胤死后,皇后派太监王继恩去传召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王继恩却跑到赵光义的府地,让赵光义进宫继位。赵光义进宫后,皇后无奈接受了现实。

这两种说法中,第一种的矛头直指赵光义。说其是赵匡胤死因的真正凶手。第二种说法是赵匡胤死时,赵光义并不在宫中,而只是进宫抢夺皇位。

宋太祖传位之谜

(宋太宗 赵光义)

不管赵匡胤死时赵光义是否在场,但赵光义继承了帝位,成为了大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宋太宗。除了上文第二种说法中,太监王继恩私传赵光义进宫抢夺帝位外,还有一种说法即「金匮之盟」。

话说有一天,赵匡胤觐见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太后问咱们家的天下是怎么来的,赵匡胤说是祖宗的保佑,杜太后说「非也,真正的原因是后周皇帝幼弱,我们家才有机会。大宋朝要长治久安,需要年长的兄弟继承帝位」。赵匡胤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答应了。

于是杜太后命当时的丞相赵普写下「兄弟相传」盟约,封装在金匮之中,即「金匮之盟」。

这是一种传说,在逻辑上也站不住脚,这更可能是宋太宗赵光义为了使自己的帝位合法化而编造出来的一种说辞。假如真有金匮之盟,为什么没有提前说明而是等赵匡胤死了多年才提及此事?

况且,杜太后怎么知道赵匡胤死时,他的儿子年纪还小呢?事实上赵匡胤死时他的儿子已经 20 多岁,而且赵匡胤是在身强体壮的49 岁壮年就去世了,也可算是英年早逝。所以,「金匮之盟」不足以采信。

当然,如果杜太后像汉朝的窦漪房窦太后一样,宠爱自己的小儿子,非要汉景帝传位给自己的兄弟梁王,那就另当别论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赵匡胤虽然死了,那赵匡胤的儿子们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赵匡胤的儿子们

(宋太祖 赵匡胤)

中国历代封建帝王的传承也有兄弟相传,但大多是因为前皇帝无后,不得已传位于兄弟或侄儿,如宋哲宗传位宋徽宗。但这个情况不适合赵匡胤,因为赵匡胤有儿子,而且不止一个。

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即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赵德芳就是那个在「杨家将」,「三侠五义」等小说中的正义使者,「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八贤王。

赵匡胤的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夭,次子赵德昭在赵光义登基三年后,遭到赵光义的训斥而自杀,四子赵德芳则于 22 岁时病逝。但赵德昭和赵德芳之死,都在赵光义夺位之后。

所以赵光义夺取皇帝之位,在法理上是无法站住脚的,而赵匡胤之死又与赵光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赵匡胤之死本就是赵光义所为,至少赵光义是采取了非法手段才获取了皇帝的宝座,并非赵匡胤的本意。

赵匡胤当了十六年(960—976)皇帝,但历史并没有亏待他。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是赵匡胤四子赵德芳的六世孙,宋理宗是赵匡胤次子赵德昭九世孙。

宋王朝的皇帝宝座不但最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均有后世为帝。我们只能说,历史的公道可能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宋朝国祚300余年,在继位者方面却很有意思,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公元976年将皇位传位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之后北宋继任的七个皇帝都出自赵光义一脉。

之后北宋灭亡,还是出自赵光义一脉的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建立南宋,到了公元1162年,此时并无子嗣的赵构退位做起了太上皇,把皇位传给出自了赵匡胤一脉、赵匡胤的八世孙赵昚(shèn),是为宋孝宗,然后赵匡胤一脉一直持续到宋朝灭亡。 这就是整个宋王朝的皇帝世系。了解完宋朝皇帝的整个世系,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宋太祖赵匡胤兄终弟及的个中缘由。

公元960年,时任后周禁军统领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黄袍加身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没有流血冲突而使改朝换代的政变。

当赵匡胤统一中原坐上皇帝宝座,对于自己取得皇位的这种政变方式愈加后怕,他生怕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让新生的大宋王朝濒于覆灭,于是他“杯酒释兵权”,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为大宋王朝定下了重文轻武的基调。

然而,由此引发的忧虑不仅仅只在赵匡胤心头时时萦绕,就连赵匡胤的生母杜太后也时常念及此番顾虑。就在大宋建立之初,杜太后有感于前朝后周皇帝柴荣死后国主年幼,才使得大宋趁势杨帆,奠定基业。所以在赵匡胤刚坐上皇帝位的时候,她就建议自己的皇帝儿子能在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以免到时候大宋王朝重蹈覆辙从而政权旁落,使国家陷入混乱。而此时刚刚坐上皇位的赵匡胤对于这一建议竟然也表示默认。

公元961年,杜太后去世,在去世之前留下遗言,让赵匡胤在死后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这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在公元984年公布的所谓的金匮之盟的内容。赵光义在当皇帝后将这金匮之盟公之于众的原因无非就是用它来彰显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我们且不论这金匮之盟是否真的存在,单单就赵匡胤而言,在宋朝建立的前几年里,赵匡胤确实有要传位于自己弟弟的想法,但是他想法的初衷和杜太后是一致的,就是在赵匡胤百年以后,选年长有能者继承皇帝位,按照这个继承原则,赵光义就是第一继承人,但是同样,在赵光义死后他也要遵循这个原则,面对更加年长的赵匡胤的子嗣,他也必须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其中之一,到时候皇位会再次回到赵匡胤一脉。这就是杜太后作为一个大家长的真实想法。选年长而优者来继承皇位,这样的继承方式既不会使政权旁落,又保证了皇位继承人在掌控国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也许在杜太后死后的前几年里,赵匡胤确确实实有过这种想法,因为大宋王朝建立时他最年长的儿子赵德昭不过才十岁而已,所以黄袍加身的他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公元976年十月,赵匡胤突然病重并随之病入膏肓,在病逝的前一夜,当时的晋王赵光义通过某种方式得以进宫与赵匡胤一起捱过了最后一晚。

第二天,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历史上的那一晚发生了什么可能只有两个当事人知道,赵光义的得位继承至今仍然是个谜,竹影斧声的故事同样得不到印证。但至少,在赵匡胤的心里,他这个弟弟,曾经在他看来确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这是赵匡胤回想当年他的江山来历,柴荣病亡后后,把江山交给七岁的小周王,因为皇帝年纪太小,才让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得了江山。

自已如果传位给自已的儿子,怕又被别人夺了去,所以传位给了赵光义。

还有一种说法,说赵光义杀兄夺位,说赵匡胤得了一种背疮,赵光义用竹签刺赵匡胤的背疮而死,夺得江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皇位   后晋   黄袍加身   弟弟   儿子   后唐   后周   王朝   后汉   节度使   太祖   宋朝   太后   政权   公元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