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吃五谷只吃肉的怪人,日御五女的色鬼,吞云吐雾的纪大烟袋,嬉笑怒骂的大才子,刷新后人的三观。

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以来,张国立与纪晓岚等同于一个人的存在,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看到的纪晓岚的形象几乎都是集智慧、人品、容貌于一身,智斗贪官、关心百姓疾苦、风趣幽默的好官,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纪晓岚是什么样的人呢?纪晓岚是才华横溢,关心民间疾苦的知识分子,是不吃五谷只吃肉的怪人,是日御五女的色鬼,是吞云吐雾的纪大烟袋,是嬉笑怒骂的纪大才子,是生错时代的纪晓岚!

纪晓岚原名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老了也是风流倜傥,老当益壮!纪晓岚做官50余年,先后任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还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晓岚还有三大爱好!那就是:抽烟、把妹、吃肉!

首先是抽烟,人称纪大烟袋绝非浪得虚名!有一次,纪晓岚等皇帝召见,烟瘾来了索性在殿外就抽了起来,吞云吐雾正爽时,皇帝急诏,匆忙间也来不及将烟熄灭,就把烟袋锅子藏在靴子里去朝见皇帝。烟在靴子里着起来,纪晓岚忍着痛,直到靴子冒出烟惊动了乾隆皇帝,这事才算了结,按理说有改了吧,但人家纪大烟袋拄着拐照样抽着烟,依然是美滋滋的。


到纪晓岚第二大爱好,说纪晓岚每天都要和妻妾进行性生活,而且每天的次数也是固定的,上早朝的时候一次,早朝回家一次,中午一次,傍晚又一次,等到晚上睡觉又一次。有时候有雅兴了,搞一次也是有的。


采蘅之的《虫鸣漫录》上记载:纪文达公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这精力!这腰杆!让我们这些后人情何以堪!

第三大爱好,就是餐餐无肉不欢,且纪晓岚只吃肉,不吃饭菜,他的好朋友朱珪就写诗记载了: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

当然其他记载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纪晓岚基本上不吃米面,就是每天吃肉的多少有区别,有的说每天吃十盘肉,喝一壶浓茶,有的说是每天吃肉十几斤,估计这好身体就是这么得来的!


保持三大爱好的纪晓岚活了82岁,在当时平均寿命不足40岁的时代,是不是又一次刷新了我们的世界观!




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人们几乎已经把张国立和纪晓岚等同。而剧中乾隆帝、和珅、纪晓岚三人互相谈笑风生的场面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历史上三人真实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实际上与历史事实是不符合的。

但是有一点,纪晓岚有才华确实真实的。纪晓岚生于1724年,死于1805年,在那个平均寿命不过40岁左右的年代,他已经是非常高寿了。纪晓岚祖上本是江南大族,也是书香门第,明代初年,纪晓岚的先祖从江南迁移到了河北献县。纪晓岚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不仅《三字经》、《千字文》等蒙童读物能够倒背如流,而且《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也是烂熟于心。

纪晓岚在24岁的时候中顺天乡试,成为解元,但是中间因为一些波折,他一直到31岁才中了进士,后来进入翰林院做了编修,乾隆帝认为纪晓岚才华太盛,放到外省不一定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于是就把他留在身边。实际上我们所熟悉的纪大学士根本没有做过正儿八经的大学士,只是快临死的时候做了一个协办大学士。小编认为乾隆帝不让纪晓岚做大官的原因可能与纪晓岚其貌不扬有很大关系。

根据史书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貌寝指的是他长得不好看,短视是指他有近视眼,而且根据一些野史记载,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这些先天条件都决定了他不能应付官场上的正常礼节,所以乾隆帝安排他去编纂四库全书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只需要做一些幕后工作就可以。不过纪晓岚也没有辜负乾隆帝的期望,先后主持编纂完成了《四库全书》、《热河志》等,他还有一本自己闲暇时候完成的《阅微草堂笔记》。

真实的纪晓岚不仅不敢和乾隆帝“打情骂俏”,连正常的交流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纪晓岚只是乾隆帝豢养的御用文人而已。举个例子,一次在圆明园,纪晓岚在抽烟,突然听到皇帝驾到,吓得立马把烟袋放到了脚后跟烫得他不行。




纪晓岚是近视眼,有口吃,相貌丑陋,身体肥胖,喜欢抽旱烟,外号“纪大烟袋”,平时不吃米饭只吃肉,有一个老婆六个小妾,男女方面十分强大。


不过纪晓岚为人诙谐幽默,自称野怪转世,还曾奉旨纳妾,从小就是神童,擅长文学方面,编写《四库全书》,和大才子袁枚齐名,当时人称“南袁北纪”,只不过乾隆对他的评价不高,也不重用纪晓岚。

当然关于纪晓岚这些缺点有的同时代的人所记载的,有的是历史记载,至于是不是有人编排他也未可知。只是纪晓岚身上的很多事情非常有趣,有的超出了很多人的常识,正好是历史小故事的绝佳题材,很多人都不会放过他的。

尤其是关于纪晓岚在其他有趣的事情上,记载颇多。清朝很多人都记载,纪晓岚自己说是野怪转世,他的墓志铭说是火神下凡,当然下凡转世不靠谱了。

但是更不靠谱的是居然有记载说纪晓岚平常不吃米饭,就吃肉。他的好朋友朱珪就写诗记载了: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

当然其他记载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纪晓岚基本上不吃米面,就是每天吃肉的多少有区别,有的说每天吃十盘肉,喝一壶浓茶,有的说是每天吃肉十几斤,到了八十岁还十分好色。

《清朝野史大观》:公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啸亭杂录》:公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以上除了朱珪的诗,其他说法有夸大的嫌疑,毕竟就算是普通人也不可能一天吃十斤肉,更何况是古人。就算是用肉替代米面,也不过吃两三斤左右罢了。



更不靠谱的事是纪晓岚好色,竟然说纪晓岚每天都要和妻妾进行性生活,而且每天的次数也是固定的,上早朝的时候一次,早朝回家一次,中午一次,傍晚又一次,等到晚上睡觉又一次。有时候有雅兴了,搞一次也是有的。

《虫鸣漫录》:“纪晓岚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还有记载说纪晓岚如果每天没有女人相伴,他的皮肤就快裂开了,身上的筋也抽搐起来。他编写《四库全书》时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纪晓岚因为编书的缘故,在皇宫中值夜好几天都没有回家,身边没有女人相伴,结果两只眼睛竟然充满了血丝,十分红艳,脸颊也发红如火焰。

恰巧乾隆皇帝前来视察,见了纪晓岚这般模样,给吓了一大跳,赶忙询问纪晓岚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生了什么病?纪晓岚见皇上过问,也只好如实回答。

乾隆皇帝听到这件奇事笑喷了,随即下令将两个宫女赏赐给了纪晓岚,让他回家休息。纪晓岚刚到家,洗了个澡,乾隆就把宫女送来了。纪晓岚十分高兴,遇到人就把这件事拿出来炫耀,说自己是奉旨纳妾。

《栖霞阁野乘》:“河间纪文达公,为一代巨儒。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筋欲抽。尝以编辑《四库全书》,值宿内庭,数日未御女,两睛暴赤,颧红如火。纯庙偶见之,大惊,询问何疾,公以实对。上大笑,遂命宫女二名伴宿。编辑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宫女赐之。文达欣然,辄以此夸人,谓为‘奉旨纳妾’云。”

更为奇怪的事情竟然是纪晓岚自己说自己有特异功能。他说自己四五岁的时候,能够在黑夜中看见东西,跟白天看见东西一模一样。七八岁后就有点减弱,十岁以后晚上就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有时候半夜醒来,偶尔一两次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十六七岁以后,就是一两年才能遇到一次,就好像电光石火一般,弹指间就过去了。

《阅微草堂笔记》: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阍,十岁后遂全无睹。或半夜睡醒,偶然能见,片刻则如故。十六七岁以至今,则一两年或一见,如电光石火,弹指即过。盖嗜欲日增,则神明日减耳。

这个特异功能看起来也不咋地,时隐时现,不过纪晓岚到了长大后,晚上看不东西很正常,可是白天也看不清东西了,原来纪晓岚得了近视眼。

民国时期研究清史的专家邓之诚曾经说乾隆皇帝用人总是以貌取人,文达公纪晓岚相貌丑陋,又是近视眼,不是江南才子,所以乾隆皇帝并不喜欢纪晓岚,纪晓岚也没有得到重用。

邓之诚:“颇以貌取,文达貌寝短视,且江北人,故不为纯帝所喜。

虽然得了近视眼,这也不打紧,近视眼又不是什么要命的病,可是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说话结结巴巴的,朱珪就说纪晓岚有口吃的毛病,不过善于著书,编写《四库全书》:“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而且纪晓岚还是个大胖子,纪晓岚因为身体肥胖害怕酷暑,到了夏天在南书房办公,就将外套脱了光着膀子纳凉,乾隆知道纪晓岚这个毛病,就想戏弄他一番,于是在纪晓岚光着膀子和他人聊天时,突然开到南书房。

纪晓岚光着膀子不好见驾,只好钻到桌子底下,大气也不敢喘,也不敢动弹,十分狼狈,乾隆见戏弄了纪晓岚,就才离开。

《清稗类钞》:纪文达体肥而畏暑,入直南书房,即脱衣纳凉。高宗欲有以戏之。会纪与同僚数人赤身谈笑,忽高宗自内出,已不及着衣,亟伏御座下,喘息不敢动。

纪晓岚很多的毛病,为人却也诙谐幽默,就是言语中多有讽刺的意味,很多朝廷大臣被他戏弄讽刺。

《雨窗消意录》:“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履园丛话》:“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

这类的故事就多了,比如上竖是狼,下垂是狗。尤其是纪晓岚善于作对联,不少对联背后有很多故事,例如“牛头喜得生龙角。狗嘴何曾长象牙。”“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等。

可以说历史上的纪晓岚形象实在不咋地,缺点毛病实在太多了,与影视剧中风流倜傥的印象更是相差甚远,但是纪晓岚的确是个清官无疑。

他的学生汪德钺就说过纪晓岚为官十分清廉,生活非常俭朴。他说我的老师纪晓岚曾经担任礼部尚书, 是一二品的高官,地位十分尊贵。


不过我去他家里才知道,他的家非常平常,跟平民百姓家一样,我观察他的马车,衣服,还有生活饮食,也就生活中那几样,俭朴到了这种地步。

吾师居台宪之首,据宗伯、司马之尊,登其堂萧然如寒素,察其舆马、衣服、饮食,备数而已,其俭也若此。

如果论官职爵位地位财富名气来说,纪晓岚是比不上和珅的,就说相貌也是比不上的,就因为纪晓岚是个清官,所以他的口碑远远比大贪官和珅好多了。

而且纪晓岚还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乾隆年间,因为一些省份发生了水灾,灾民都拥入了京城。纪晓岚就向乾隆上书请求在灾区开仓放赈,救济百姓。乾隆同意了纪晓岚的意见,灾民也就离开了京城。

嘉庆年间,纪晓岚向嘉庆帝上疏说:被强奸的妇女是受害者,虽然她们的身体被污,可是她们并没有失足的意愿,应该为这些人表彰,不让她们受歧视。

纪晓岚擅长舞文弄墨,却不被乾隆皇帝喜欢,一直认为纪晓岚这种人只能埋头书案,是不能处理实际事务的。所以一般军国大事都不会让纪晓岚有决策权。

乾隆晚年,朝政荒废,吏治腐败,官员贪腐十分常见,国库已经被吃空,内阁学士尹壮图就这一问题向乾隆帝反映。不过乾隆皇帝此时已经志得意满,年老昏聩,喜欢听好消息,不愿听坏消息。

虽然让尹壮图前去调查,却也让地方官提前布置,所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而尹壮图犯了欺君之罪,要被下狱治罪,纪晓岚知道内幕为尹壮图求情。


可是乾隆帝却说:我一直以为你善于舞文弄墨,所以让你主管四库馆,编写《四库全书》,其实就是将你当成唱戏一般养着罢了,你也竟敢妄谈国家大事。

乾隆皇帝:“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纪晓岚在乾隆朝虽然是高官,不过并没有什么实权。所以也不存在他智斗和珅的事情,那是电视剧的艺术演义罢了。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让我们认识了纪晓岚,也见证了乾隆,和珅,纪晓岚这相爱相杀,斗智斗勇的三人组。那历史上乾隆,和珅和纪晓岚到底是什么关系?纪晓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纪晓岚本名纪昀,“晓岚”是他的字,这和李白李太白是一个道理。电视剧中的乾隆和珅纪晓岚年龄相仿,和珅似乎更显老态,真实的三人年龄到底如何?答案可能让人意外!

乾隆生育公元 1711 年,纪晓岚生于 1724 年,和珅生于 1750 年。也就是说,当和珅家办满月酒的时候,乾隆已经 39 岁,纪晓岚也已经 26 岁,抱了儿子。1754 年,当 30 岁的纪晓岚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之时, 4 岁的小和珅还在穿开裆裤玩泥巴呢。

当然和珅也不可能一生出来就当官,当 20 岁左右的和珅进入仕途时,乾隆已是一个 60 岁的老同志,所以三人在朝堂上的真实形象是——乾隆是大爷,纪晓岚是大叔,和珅是妥妥的后进小辈小年轻。

纪晓岚进入仕途至乾隆退休前的大约 40 年间里,基本上都是在翰林院,国史馆,功臣馆,方略馆等这些地方打转转,修修书修修史。简单来说,纪晓岚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工作者。

比起发迹后的和珅,纪晓岚的官儿就有点不够看了。且不说六部尚书和珅就占了好几个,国家六部就跟他自家开的一样,和珅还担任过文官正一品的殿阁大学士和武官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绝对的文武双修,政界军界一把抓。

和珅政界军界一把抓,纪晓岚是单纯的文化工作者,加之二人又有 20 多岁的年纪差,两人在朝堂上没有太多交集,也就不存在电视剧中那么多斗智斗勇,整来整去的事儿了。两人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你过你的我过我的的状态,这真实的历史状况,估计会让观众朋友们失望了。

说了纪晓岚和和珅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纪晓岚和乾隆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乾隆也是个舞文弄墨的主,骨子里充满着文化风骚的气质,纪晓岚是妥妥的文化人,而且纪晓岚的才华是得到乾隆的认可的,所以道两人相同可以相谋。

有个例子可以证明,纪晓岚在中央为官多年,按照惯例应该外放地方为官。乾隆听到这个消息赶紧过来救场,认为纪晓岚太有才华,放到地方有点浪费了,于是破例继续留在中央任职,可见乾隆对纪晓岚才华的肯定。

纪晓岚在乾隆中后期的官位虽然不高,但为朝廷各种修书修史,乾隆自然会经常过问,所以纪晓岚不是重臣而算是乾隆的近臣,有点类似东方朔,司马相如对于汉武帝的味道,二人自然很有些交集,历史上纪晓岚也曾多次陪乾隆去热河避暑,去江南旅游。

两人的关系还有一个佐证,一次纪晓岚的次子,担任九江通判的纪汝传因渎职而耽误了国家赋税的征收,作为老爸的纪晓岚自然受到牵连,按照法律应该降职处理,乾隆大手一挥,改降职为降级留用,纪晓岚也算是逃过一劫。

纪晓岚的才华是没得说的,小时候便有神童之名。搞笑的事,纪晓岚第一次乡试,牛逼哄哄的却跑偏了题,第二次乡试就正儿八经地中了第一名解元。30 岁中进士也算是很不错的,但纪晓岚才华的两大结晶即《四库全书》和《阅微草堂笔记》,在后世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评价度不高。

《四库全书》无疑是乾隆朝的一大盛事,为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但过度宣扬朝廷价值观的《四库全书》也大量删减编辑了大量古代文献,从另一个角度说,也算是一场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堪比蒲松龄《聊斋志异》的《阅微草堂笔记》,虽然文字典雅,故事迷人,但缺乏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文字性强,但文学性弱。

这里我们也必须为纪晓岚说句公道话,乾隆时期既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康乾大盛世,又是文化高压,文字狱频出的文化专制时期。当时《四库全书》的编撰者可谓是文人中的高危职业,受牵连的不计其数,纪晓岚也是多次死里逃生,险象环生,不用说他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这种文化高压的大背景下,纪晓岚纵使再有才华也只能按照朝廷的价值观行事,安安分分的做官方文学的代言人,这是时代的悲哀,文人的悲哀,也是纪晓岚的悲哀。

纪晓岚在政治上难有见解,在文化上难有建树,这是时代的限制,但在生活上却别出心裁,丰富多彩。纪晓岚有一妻六妾,特别喜欢女朋友,史书记其“日御五女”,纪晓岚还喜欢吃肉,平常基本不吃五谷杂粮,还特别喜欢抽大烟,被人称为“纪大烟袋”。

据说有一次纪晓岚正在抽大烟,乾隆突然召见,纪晓岚忙不迭的把大烟杆藏在靴子里。不想没有完全熄灭,乾隆讲的眉飞色舞,高谈阔论,纪晓岚在下面坐卧不宁,因为火已经烧起来了,烟已经从靴子里冒出来了。乾隆忙问“爱卿啊,怎么回事”,纪晓岚弱弱的道“失火了”。乾隆忙让纪晓岚去灭火,纪晓岚这才幸免于难。

纪晓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纪晓岚是才华横溢,关心民间疾苦的知识分子,是不吃五谷只吃肉的怪人,是日御五女的色鬼,是吞云吐雾的纪大烟袋,是嬉笑怒骂的纪大才子,是生错时代的纪晓岚!

乾隆,和珅,纪晓岚三人组,纪晓岚是笑到最后的人,也是活到最后的人。 1799 年,乾隆去世,和珅跟着去陪乾隆。1805 年,纪晓岚去世,享年 81 岁。嘉庆皇帝不仅给了丧葬费,还亲笔提写了祭文和碑文,所以说无论生前死后,老纪这辈子都不算白活。




之前有好几部关于纪晓岚、和珅、刘墉等清朝名臣的电视剧,引起了关于纪晓岚、和珅等的热议,而和珅常常是作为大贪官和佞臣出现的,狡猾、恶毒、贪婪,而纪晓岚常常是作为智臣出现的,是真面形象,他英俊、洒脱、机智、正派。纪晓岚在剧中的形象是一个学识渊博、机智敏锐的品德高尚的文臣,而他油腔滑调、不学无术、手段阴辣的和珅常常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真如电视剧所描写的那样吗?其实,真实的纪晓岚与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纪晓岚画像

第一,纪晓岚博学、幽默和敏锐是真的,而说他是英俊、潇洒,并敢于以奸臣斗,这却是夸张的。

纪晓岚(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 [1] )名昀,晓岚是他的字,他还有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等。纪晓岚系直隶河间府献县人。

纪晓岚于雍正八年(1730年)参加童子试,因他获得了优异成绩,因而被称为“神童”。雍正十二年(1734年),纪晓岚十一岁时随其父入京,在书生云精舍读书。清乾隆五年(1740年),纪晓岚十七岁。他与邻县二十岁的马氏成婚,娶了一位年纪比他大的夫人,不过,纪晓岚后来还有过六房妾,或许因有一位夫人六位妾也使得增添了风流的名声。

乾隆八年(1743年),这对于纪晓岚是很重要的一年,他二十岁参加科试获第一名,并且,在这一年,他有了第一个儿子,取名纪汝佶。他中科试第一,又有了儿子,这对他来说是人生的两大快乐的事,这让他非常高兴。次年,纪晓岚回乡参加乡试,但因偏离考题,因而只考了个四等。

乾隆十二年(1747年)八月,纪晓岚参再次加顺天府乡试,这一次他以第一名解元夺魁。第二年,他虽参加会试,但没有考取功名,两年后,他母亲去世,他居丧守孝。

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旬大寿,朝廷特开恩科,八月会试,但纪晓岚失去了机会,因为他必须守孝,没有能参加。乾隆十九年(1754年)四月,机会来了,纪晓岚参加正科会试,中第二十二名;接着,在殿试揭榜时,纪昀中二甲第四,任庶吉士,散馆考试后授翰林院编修,后迁左春坊左庶子,自此,纪晓岚进入了官场,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

纪晓岚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秋因纂修《热河志》而与钱大昕一起扈从热河伴驾,两人同受“天语嘉奖”,这对于纪晓岚是很重要的,在此后几年,他一直任各种编纂官,如武英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国史馆总纂、方略馆总纂等。多年任编纂官的经历使纪晓岚有了丰富的学识,同时,也让他有了靠近皇上的机会。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十二到五月初四,纪晓岚第一次伴驾南巡,他有了机会在皇帝面前展示他的才华与学识。同年五月,纪晓岚奉命视学福建,官阶提督学政。

乾隆三十年(1765年),纪昀父亲纪容舒在献县崔尔庄病故,纪昀回家服丧三年。服丧三年期满后,他回到京城,当时,部议授其任贵州都匀知府,不过,乾隆帝却认为他学问优胜,任外省官员未能尽其所长,特例将纪晓岚留在身边,加四品衔,留庶子。不久,提升纪晓岚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两个月后,纪晓岚却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获罪而受牵连,因纪晓岚是其姻亲,说错了话被夺职,在乌鲁木齐戍边赎罪。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纪晓岚回到京师,先受诏校秘书,后因试诗获赞,复授编修。两年后,朝廷筹备编修《四库全书》,大学士刘统勋举荐纪晓岚和郎中陆锡熊为总纂。《四库全书》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纪晓岚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次年,他的次子纪汝传渎职拖欠赋税犯法,纪晓岚受牵连,降三级留任。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纪晓岚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朝廷建文渊阁藏书,命其充直阁事,任日讲起居注官,并累迁兵部侍郎。同年,大金川首领索诺木降,大、小金川全境被荡平,纪晓岚遍纂《平定两金川雅》《平定两金川颂》。之后,纪晓岚任《契丹国志》总纂官。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纪晓岚被提升为太子詹事,四月,又提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纪晓岚最风光时期是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康熙帝第五次和第六次南巡时,伴驾南巡,似乎乾隆帝此时游江南离不开纪晓岚的陪伴,这表明纪晓岚很受皇帝赏识。

纪晓岚不但学识渊博,而且,诙谐、滑稽、机智敏锐、才华出众,他的睿智风趣给后世留下许多传言,被称为"风流才子"。他是清朝乾陵时期一流的编辑、著名学者、出色的诗人、文章高手。

然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相处十分融洽,君臣和睦,互相之间很有信任感,能互相调侃和取笑,这是将君臣关系大大美化了,也把乾隆皇帝描写得太随和了,把纪晓岚描绘得太洒脱了,现实历史上,纪晓岚是不敢在乾隆皇帝面前如此放肆的,纪晓岚只是乾隆帝赏识的一位文学词臣,乾隆皇帝自视很有学问,他一生写了43000余首诗词,而有人评价说,他的所有诗词加起来,还抵不上草莽出身的刘邦的的一首《大风歌》,可是,乾隆皇帝喜欢有纪晓岚这人的博学文人陪伴,这才能附庸风雅。而纪晓岚在乾隆身边其实是不能放开的,必须谨小慎微,小心陪伴着皇帝,既不能让乾隆失望,必须表现出他很有才识,但又不能以才识来压倒皇帝,必须让皇帝感到水平比纪晓岚高,这可是很做好的差事。

在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材,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美男子,可是,在现实历史上,纪晓岚却并非是美男子,而是相貌比较丑的文人,他口吃,而且有近视眼。与纪晓岚相交数十年的好友朱珪曾写诗描述纪晓岚∶

“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这表明纪晓岚确实有口吃的毛病,但他醉心于《四库全书》,是学识渊博的。史书称乾隆皇帝提拔官员时喜欢相貌英俊的,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长安等都是"美男子",就相貌而言,纪晓岚是不会被乾隆喜欢的,而纪晓岚能有机会陪伴乾隆皇帝游江南,就在于他的学识和才华,乾隆需要一位文学词臣来衬托他的“博学”。

说到底,纪晓岚是陪着乾隆皇帝“玩”文学,作诗填词,而乾隆皇帝并没有让纪晓岚有实权的官位,纪晓岚一生中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任会试考官,三次任礼部尚书,三次任左都御史,他被任用多是在于督学、安排礼仪、风闻奏事等方面的,而人事权、财权方面的,他很少涉及。

伴君如伴虎,纪晓岚原本是幽默洒脱的才子,可是,跟在乾隆身边,时时不敢放开,更是洒脱不了,他与乾隆之间是有军尊臣卑的隔阂的,乾隆皇帝到了晚年,自尊自大,更不喜欢有个性的文臣了。对于纪晓岚,乾隆帝发火时便讲出了对他的实际态度。有一次,尹壮图讲实话惹怒了听不进忠言的乾隆帝,军机大臣为了巴结乾隆帝,将尹壮图拟斩,而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与纪晓岚为同年进士,纪晓岚为尹壮图求情,此时,乾隆竞勃然大怒,指责纪晓岚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参看许指严:《南巡秘记补编》)这暴露了在乾隆帝内心,之所以让纪晓岚总纂《四库全书》,并非将他当重臣看待,而只是他当解闷的戏子之流而已。当然,纪晓岚以学识文才配皇帝,还是经常讨得皇帝欢心的,乾隆帝高兴时,也让纪晓岚当到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高官,并赐赐紫禁城内骑马。但在纪晓岚内心,他原本心性洒脱的人却要唯唯诺诺,他是很不痛快的。

纪晓岚

第二,纪晓岚学识渊博,很有才华,而他只编书写闲记,一直不敢独立著书。

纪晓岚的仕宦生涯和学术活动是在十八世纪中后期,即清乾隆时期,而当时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整理时期,纪晓岚在文化方面有三大贡献:

其一,乾隆时期的一些重要史书、志书,多是由纪晓岚领导编撰的,凡有编辑、修书的大工程,皆是由他统领编写,他一生中领导和参与编撰多部重要典籍。包括《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契丹国志》等。其二,纪晓岚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共38万余字,二十四卷,全书分五大栏目,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是很有趣的一部书。其三,他有《纪文达公遗集》流传下来,这集由他的孙子纪树馨在纪晓岚去世四年后编成。这是一部纪晓岚的诗文总集,含诗文各十六卷,分上下两编。上编文十六卷,包括赋、雅颂、摺子、传记、策问、露布以及表、诏、疏、铭、序、跋等;还有碑记、墓表、行状、逸事、墓志铭、祭文等;下编诗十六卷,包括经进诗、古今体诗等,共计诗一千多首。

纪晓岚编了好几部重磅的书,也写了一部著名的“散记”,但是,却传出了他自己不独自著书的说法。

纪晓岚书法

那么,纪晓岚为什么自己不著书呢?

有一个说法是纪晓岚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编撰《四库全书》等史书上,因而没有多余的精力自己著书,比如,清代大学者江藩在其《汉学师承记》中说,纪晓岚一生精力全都耗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上,他只喜欢写些稗官小说,而且,他"懒于著书"。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纪晓岚看多了古人的书,他自认为他的即便著书也无法超过古人,因而,不再著书。纪晓岚的门生刘权之曾说,他的恩师文名满天下,常给人写文章,但皆"随手散失,并不存稿",因为纪晓岚总认为他写的文字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没有留存的价值。纪晓岚的另一门生陈鹤也说,他的恩师主持纂修《四库全书》,纵观古今著述,该有的都有了,他若再著,无法超过古人,是自不量力。

其实,纪晓岚之所以不著书,很可能与他多次以文臣身份陪伴乾隆皇帝南巡,亲身体验到清代“文字狱”的可怕,所以,他不敢著书。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号称“康雍乾盛世”,这以时期确实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但是,从康熙起,清朝的“文字狱”就比较厉害了,康熙时有庄氏《明史》狱和戴名世《南山集》狱,雍正时有查嗣庭狱和吕留良、曾静狱。而在乾隆时期,盛世开始转衰,而“文字狱”却更厉害,常常以莫须有罪名来为文人定罪,朝廷权贵借题发挥,诬告文人或朝中对手,借助乾隆的手杀之而后快。例如,内阁学士胡中藻曾再一首诗中有两句比较敏感:一句是"一把心肠论浊清",有人报给乾隆,乾隆认为胡中藻是故意将“浊”字加在大清国号之上,实乃大不敬;另一句是"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对于此句,乾隆认为是讽刺乾隆朝门不开,不进人才。而且,再追究下去,发现胡中藻在任广西学政期间,曾出试题"有乾三爻不象龙说",对此,乾隆认为“龙”与“隆”同音,乃是诋毁他的年号。乾隆皇帝有点文化,自以为博学,文人欺骗不了他,而他却发挥他借题发挥、污蔑栽赃的本事,将大臣打入“文字狱”,胡中藻就这样冤枉地被杀了。

清朝“文字狱”最严厉时,纪晓岚入主“四库馆”,此时的“文字狱”非常残酷,风声鹤唳,是康、雍、乾三朝打击“思想犯罪”最严酷的时期,当时,曾发生了50多起文字狱案。比如,与纪晓岚一起担任总纂、总校的一些官员有的因“文字狱”案被吓死,有的被罚光了家产,除纪晓岚之外,无一人善终。而纪晓岚也曾几次被牵连,卷入“文字狱”中,险象丛生,庆幸最终能脱险。对此,纪晓岚感受是非常深的,教训非常深刻,这让他感到恐惧,他哪里还敢独立著书呢?他是乾隆皇帝的词臣,对乾隆太了解了,对于乾隆朝的“文字狱”心存巨大恐惧。

带着这种惧怕“文字狱”的战战兢兢恐惧心情,纪晓岚不敢独立著书,因为面临着“文字狱”,防不胜防,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在书中被找出借题发挥的词句,到那时,命休矣。

纪晓岚与和珅(剧照)

第三,纪晓岚在政坛上自称当“观弈道人”,他比较超脱,并不像电视剧所表现的老实与和珅争斗着。

纪晓岚自取"观弈道人"的别号,而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纪晓岚确实很喜欢下棋,在下棋时,他从中悟官场的道理;另一方面,这暗喻在政坛上,他注重“观棋”,而懒得介入官场的争斗。

他有时还会通过他的题诗来表达他在官场“观棋不语”,懒得介入争斗的心态。比如,乾隆五十一年(1786),纪晓岚请他的好友沈云浦画 了一幅《桐荫观弈图》,他便在上面题诗一首,曰:

不断丁丁落子声,纹楸终日几输赢。

道人闲坐桐荫看,一笑凉风木末生。

他以此来表达他闲观弈棋争输赢的心态,别人在棋盘上争输赢,而他伴随着凉风一笑而已。

还有一个传说,表现纪晓岚的睿智以及他重视官场调和的态度。

据说,有一日,纪晓岚乘船南下,遇到一位老者在另一船上,老子对他说:"看阁下是一位文士,今有一上联,如阁对出下联,阁下可行船先走,若是对不出,请退后让行。

老者念出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显然,此联中的"橹速"谐指三国名臣鲁肃,而"帆快"暗指西汉名将樊哙,一文一武,组成有双关含义的上联。

纪晓岚思考之后,想起了寺院中的悠扬钟声,于是,想到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下联一出,老者明白了,"笛清"乃是指北宋名将狄青,而"萧和"是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一文一武,文胜于武,赞扬萧何善于调和。

纪晓岚在官场相对来说是属于“不争”的,他喜欢与一些志趣相投的文人学士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文,而比较不喜欢介入官场对于权力的争斗中,在当时的朝臣中,纪晓岚与当时的著名学者钱大昕、进士出身的刘墉来往比较多,他与刘墉还曾是文社的领袖。而与和珅等权臣其实来往的并不是很多,多是客客气气的。

在电视剧中,纪晓岚与和珅的似乎是争得很厉害的,而民间野史也传言纪晓岚与和珅经常争斗,纪晓岚还会利用他的才智来作弄和珅,而这样的例子让老百姓看到了感到非常高兴,关于纪晓岚的有趣传说就更多了。

比如,《清朝野史大观》有一个很有趣的描述,说的是,和珅在他的府内修建了译作凉亭,虽然和珅也读了不少书,但他觉得纪晓岚还是技高一筹,因而,他请纪晓岚为他提亭额,纪晓岚很爽快应允了,很快,便题了两个字——"竹苞"。和珅知道,这两个字出自《诗经·小雅·斯干》,原文是"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因而,人们常用"竹苞松茂"来赞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和珅看到了纪晓岚题的这两个字,十分高兴,立即刻匾挂在亭上,洋洋得意。有一天,乾隆到了何府,看到了凉亭上纪晓岚的题字,他对着和珅笑着,和珅感到奇怪,一问,乾隆告诉他:纪晓岚在说你们“个个草包”!为此,和珅被纪晓岚气得咬牙切齿,之后,他屡次进谗言,打击纪晓岚。

其实,这样的事就像是电视剧里的趣味故事一样,完全是民间编出来的趣事。当时,和珅是掌握着财权的权臣,并颇得乾隆帝的信任,而纪晓岚只是一位文臣,是吏部尚书,凭纪晓岚的阅历和智慧,他是不可能公开与和珅斗的,更不会去利用题匾讥笑和珅家“个个草包”。

据史书记载,在乾隆朝晚期,纪晓岚好友、御史曹锡宝曾表示要弹劾和珅,而纪晓岚认为弹劾不得,他引宋人《咏蟹》诗赠于曹御史,提型他:“水清讵免双鳌黑,秋老难逃 一背红。”其意为,弹劾和珅现在起不了作用。可是,曹御史不听劝,还是上书弹劾,结果,不仅惹怒了乾隆,要将曹锡宝治罪,而且,还连累了纪晓岚,乾隆怀疑纪晓岚是知情者。

其实,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还算过得去,他不与和珅争权,不对和珅揭短,在文学上和珅需要帮忙的,纪晓岚也会帮他,同时,纪晓岚也不与和珅结成一帮,他不贪财,和珅在朝中专权,很多大臣附和或巴结他,而纪晓岚和刘墉、朱珪等大臣却与和珅拉开距离。

所以,对于和珅,纪晓岚是不得罪不附和,有交往,没有交情,者也是纪晓岚所谓“"观弈道人"基本态度的体现。纪晓岚虽陪着乾隆帝游江南,陪他游山玩水、吟诗作对,但他不过分阿谀,也不向皇帝要权力,他一直以”观奕“态度对待官场。

清代经学家江藩评价说:“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国朝汉学师承记》)

纪晓岚书法

结语:纪晓岚被称为”风流才子“,而他的诸多对联堪称杰作,广为流传,这使他在民间成立”对对子“的天才。

纪晓岚喜欢写对联,也很会写对联,他甚至还预先为自己写好了挽联,称: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而在平时,纪晓岚在写对联上表现出才思敏捷、诙谐不羁,其对联妙趣横生,比如,他为一穷苦铁匠写了一副对联曰∶

“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再如,他为一位理发匠写了一副对联曰∶

“虽然毫无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还有,宫中有一位老太监知道纪晓岚颇有学识,有一日,见纪晓岚穿皮袍、持折扇进宫,便问道: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这是一很很妙的上联,春、夏、秋、冬四季相嵌,并调侃纪晓岚的打扮,实在是不容易对下联的,可是,纪晓岚灵机一动,便有了下联,他对老太监说: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当然,这些关于纪晓岚“对对子”的故事有很多是民间编撰的故事,而这更表明纪晓岚在民间是非常受欢迎的。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纪晓岚有一首评价自己的诗,值得看看:

“平生心力坐消磨,纸上云烟过眼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似东坡。

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

传语洛闽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参考书或扩展阅读:

贺治起;《纪晓岚年谱》;

杨子忱等∶《纪晓岚全传》;

马松源:《纪晓岚全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翰林院   热河   献县   乾隆   乡试   文字狱   烟袋   近视眼   官场   对联   剧中   才华   皇帝   时期   喜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