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年入千万都是怎么起家的?

1、宁愿晚上睡地板,白天也要做老板。我身边年入千万的人都是做老板起家的。

2、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胆子大。正如某位华人首富所说,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3、他们野心勃勃,即使穷得叮当响,也不会去打工,他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老板才可以做大,打工永远也做不了大。

4、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人生赚第一桶金最难。赚了第一桶金后,财富就上了快车道,开始不停的裂变,从而把那些没有赚到第一桶金的人甩出几条街。

5、他们起家的时候,都是敢于冒险。一件事情有三成把握,就先干起来再说。他们起家的时候,都是富贵险中求。

6、他们普遍拥有高学历,正牌大学毕业的占七成左右,但也有三成左右只有初中或高中毕业,是真正从草根中走出来,野蛮生长,最后成为财富大赢家。正可谓英雄不问出处,只问聚处。

7、他们许多人都在珠三角地区开过工厂,做过实业,所以非常低调和务实,属于撸起袖子就干的企业家。

8、他们起家的时候,钱是他们的命根子,惜财如惜命,起家之后,也珍惜每一个铜板,财务非常保守,投资也偏保守,不会钱多少来多少去。

9、这些老板在起家的时候,他们四海为家,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跑。宁愿闯非洲,也不愿呆在家乡发不了财的地头。

10、他们也很懂得去包装自己,我就认识一个废品行业的老板,在九十年代初骑着自行车去收废品,很多工厂的保安不让骑自行车的人进门,他就买了一个很贵的摩托车头盔,扮成骑摩拜车的老板大摇大摆的混了进去。

11、这些老板起家的时候,都是千辛万苦的,赚钱从来没有容易两个字。身家也是从十万到百万到千万甚至过亿。都是一步步过来的。

12、他们起家的时候,懂得在一个行业沉淀,一个就是干十几廿十年,最好富甲一方,成为所在行业的老大,真正的剩者为王。

13、他们起家后,有些人野心勃勃去搞多元化,但没有一个成功的,多元化必败。

14、他们起家的时候,90%的人有强大的背景和资源,真正白手起家的人,不到10%。

15、但面对媒体访问时,他们都喜欢说自己是白手起家,他们从不会对外人透露自己的背景和人脉,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互相利用和分享。

16、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起家的时候,巧妙地制定和利用游戏规则,合规合法地为自己谋取私利,让财富顺顺当当地流入自己的口袋。

17、他们起家的时候,各行各业都有,有些甚至是在一些非常不显眼的行业,低调地发了大财。真的是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能出亿万富翁。

18、但无论他们是怎样的起家,赚到钱后,都懂得藏富。都会在一二线城市,大量的买房置地。钱,最后大部分都会流入房地产行业。

19、他们也会把钱花在隐形的地方,如支持子女出国留学甚至投资移民,或去做慈善,行善积德力求厚德载物。

20、他们当中也有一些大起大落,投资失败后,财富如坐过山车,人到中年后,欠下一屁股债,中年的尽头是跑滴滴。

21、这些老板起家的时候,都相信金钱至上。在他们的世界里,再有才华的人,也要向资本低头。

22、他们起家的时候,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利益足够大,敌人也可以合作。

23、他们起家的时候,非常懂得看趋势,从来不与趋势作对。潮起的时候,顺潮赚到了大钱,潮落的时候,及时上了岸。

24、他们起家的时候,既懂得聚财,又懂事散财。每赚一千万,他们至少会将五百万散出去,让钱散人聚。

25、这些大老板都财大气粗,做人很粗,说话也很粗,他们不喜欢操心国际大事,说话也不喜欢兜兜转转,而是喜欢将问题摆开来说。他们起家的时候是这样,发家之后也这样,和一般的读书人,真不同。





认识一个老板。80后,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就去一家发电机组工厂打工,在流水线上干装配工。他熟悉了所有装配流程后就去做技术员…后来觉得做销售来钱快,就申请去做销售。一年后,成了公司销售冠军。干了几年销售,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经验和人脉,就带走了几个技术工人自己开厂。他负责跑销售,技术员和工人负责组装机器…几年下来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买了地修了新工厂,扩大了规模,实际上也就10多个人而已。不到30岁,身价过亿。后来又在重庆开了新公司,继续扩大他的版图,由于他的价格和售后不错,很快在行业内提高了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现在他的业务越做越大,每年现金流相当可观。

总结一下他的致富经验:

一,深耕某个行业,逐渐积累经验。

二,广结朋友,扩大自己的人脉资源和朋友圈,特别是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源。

三,舍得投资。无论是人脉,还是产业。

最佩服他的眼光。刚来重庆的时候,在荒芜之地买了一小块地,搭起彩钢棚建组装厂。同时,在附近楼盘购置了两套门面和两套房产,当时周围很是荒凉,价格4000不到。后来,新城区扩大,他的厂房在拆迁范围内,他那几百平的彩钢棚厂房几年时间多挣了好几百万。房产也有当初的4000不到涨到13000-14000,也多挣了200多万。什么叫眼光,这就叫眼光。着实让人佩服。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每个普通人都想知道的秘密,然后自己去复制,变成千万。

因为你对富人该有的一些东西有误解。

以前有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开局都只拿了一个锄头去同一座矿山挖矿。第 一天,两个人都挖了矿卖了50元。穷人拿这50元吃了一顿大餐,富人只花5块买了4个馒头充饥,花20元买了一把锄头,雇了一个人第二天来帮他挖矿。第二天,穷人照样拼命干活,享受大餐;而富人又买了一把锄头请了两个人来帮忙挖。一年过去了,穷人还是每天拼命挖矿,吃好喝好,但没存下一分錢;反观富人,雇了一批人帮他挖矿,已经做起了老板。

其实,我们都深深鄙视那个穷人,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做的又何尝跟穷人不是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思维上的天差地别,是贫富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导致结果。

因此,我们要向千万努力学习,掌握他的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复制他的方法,逆袭翻盘。




我原先单位的一个同事,起先是门市部的一个经理,经营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有不少这方面的客户。企业破产后,自己干,仍然经营化肥、农药等。后来联系了一家生产化肥的客户,帮助客户包装化肥。自有资金不够,借钱在郊区买了块皮建厂房,规模越来越大。在郊区买建厂房的地皮,价格也翻了几番,总资产几千万,孩子也送外国留学去了。

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专注一个行业,第二是胆子要大,当时借钱买地皮建厂房,一般人想也不敢想。




大部份是靠机遇,就是别人都不相信的时候他先下手了。我身边一个朋友就是在96年的时候开始做房地产,从包工头一路做起,做了20多年就起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人脉   都会   野心勃勃   锄头   地皮   重庆   胆子   化肥   富人   穷人   眼光   工厂   老板   身边   财富   财经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