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的银行人想辞职?

每年从银行辞职的员工都有3、4个,有人会说怎么可能呢?银行工作这么轻松而且收入又高,怎么还想着辞职呢?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真正做过这份工作,就会体会其中的辛苦,根本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样朝九晚五,节假日双休这么舒服。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人辞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工作压力比较大,与收入不成正比

大家都说银行收入特别高,甚至夸张的说银行任意的收入年薪百万,每次年度统计的时候金融业的平均工资都是排在前面的。

但是这也就是平均工资,我无法知道上面的领导每个月工资多少,但是我们基层人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就是3000+,其余都靠完成任务情况。

基层员工拿着最底层的工资,却做着最累的事情。尤其是这年末和年初,有时候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还有客户竟然还埋怨柜员中午还要去吃饭。

虽然我们表面上的上班时间是朝九晚五,但实际上我们8点就要到网点,要开晨会,汇报上一天的工作和布置当天的工作,打扫卫生,准备上班工作。


下午5点下班,基本上6点钟才能回家,下班之后还要清点一天的工作,整理好工作。

我们不是下完班就没事了,晚上经常要开会,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平时工作时间都没时间开会学习,只能是利用下班时间进行。


有时候6点回家,匆匆忙忙吃口饭就要赶到7点的会议,一开就是九点多。

抛开上班时间不说,就是上班中也是要保持大脑的高度紧张,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不能分心。要知道多输一个“0”和少输一个“0”相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一天下来,大脑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特别容易疲惫。而且在营业厅内没有窗户透气,更加难受。


业绩上的压力大

除了工作时间长,平常的业绩压力也很大。前面我就已经说了,基层员工的基本工资其实很低,最主要的就是靠绩效,而绩效完不成,那么拿到手的薪酬就低。

现在每一位银行员工都有业绩考核指标,其中包括每个月拉来了多少银行存款,开了多少个手机银行,营销了几笔贷款,这都是要考核的内容。

如果完成了规定的业绩指标,银行会给员工奖金提成。如果完不成规定的业绩指标,就只能拿基本工资。

简单来说就是业绩完不成,你每天坐在办公室做事也是得不到钱的。

银行就和公司一样,根本不是看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看你做了多少贡献,你做的多并不代表你就得的多。

有亲戚在银行的人就知道一到要完成任务的时候,就找到七大姑八大姨来完成任务,发动全家及亲戚的朋友都来帮忙。


互联网金融逐渐替代传统业务

这几年银行招的员工也越来越少,需要的员工也比较少了。

大家可能都发现了,现在银行柜台人员越来越少,你去银行可能柜面人员只有一两个,而外面大堂就有三四个。

现在来银行办理业务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家,因为他们还是习惯传统业务,喜欢用存折。而年轻人都只是开一张银行卡,其余的都是在手机上办理,下载一个银行的APP,就可以办理大部分的业务。

现在很多大城市都能看到全自助营业厅,一整个营业厅只能自助机器,没有员工。

有人会问,既然现在业务少了,那为什么还要辞职呢?

业务少了,但是需要做的工作并不会减少,需要拓展新客户,需要办理智能业务,考核更加重。没有客户走到营业厅,就更加难完成任务。


基层的银行员工升职的空间并不大

基层银行员工的工资收入不高,而且晋升的机会也很小,有些人做了一辈子的柜员,也有人做了一辈子的客户经理。

在银行通常要工作4-5年以上,才能升到客户经理这一职位。如果想往上发展,当行长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且不单单是要靠自己自身的能力,也要靠背景。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些人能力强,但是没有背景,这辈子可能最多就是一个客户经理。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可能勉勉强强可以养活自己。但是对于男人来说,如果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客户经理,要养一家人确实有些吃力。


一般辞职的都是年轻人,因为年轻有多种选择,像我这样人到中年就已经没有动力和勇气辞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有更好的发展,那就辞职,毕竟年轻就是要敢闯敢干。




想从银行辞职的人简直太多了!银行的工作让人感到很累,身累心更累,但出去又能干嘛呢?这些年在银行学到了什么呢?这些纠结大都是年龄在三十多岁以上的员工及二级支行的小领导(行长、副行长)。这些人的辞职成本比较大。那些刚入职三五年的根本就不考虑(除非老眼光的家里人劝说干扰),直接就辞了!在以前哪能听到从银行辞职!

目前,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工作基本差不多,早已不是“金领”时代了!尤其营销任务,上级行下任务,一般不会是按照各个银行的实际情况下的,而是按照人情关系及领导对上级的表现欲下的,而且不止这些因素。举个例子:分行给一级支行下达任务1个亿,一级支行就给各二级支行下达两个亿,并且按两个亿考核,如果各二级支行完成总数一个亿甚至更多一点,只要没完成两个亿,一级支行还会对各二级支行处罚,这样一来,罚金和节约的奖金就被主要领导另作他用了。各二级支行总是努力,每次努力都有“泡沫“,泡沫越来越大,基层员工和领导就越来越辛苦。

还有,领导不知是外行还是为了表功,不切实际的制定不良贷款”零容忍“制度!这本身就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但却被大力推崇,基层领导及客户经理为了保位子、保收入,有的甚至自己为客户垫付本金、利息!

不切实际的”追赶、超越“令人很累,因此,辞职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想辞职的肯定是一级支行行长、副行长一下的中层及员工。




我本人就在银行工作,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在银行工作的10个人中,有7个想辞职,剩下的3个是领导。如果还年轻或者有别的机会银行根本留不住人。

我所在的银行网点,一共有20多个人,近3年新招聘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离职率将近70%。没错离职率就是这么高,我所在的营业网点有一个授权柜员,已经怀孕快37周了,还在坚持上班呢。

银行也早已不是什么铁饭碗了,仅仅是一个五险一金齐全的工作而已。

银行的离职率为什么这么高呢,原因有以下3点:

1.工作太忙,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

我所在银行网点,每天早上8点就要做好上班的全部准备工作,也就意味着7点就要到单位。中午大家轮换着吃饭,40分钟的时间。晚上看着关门早,其实关门后还有很多工作,开会、产品学习、通报业绩完成情况,有时候网点的任务完成得不好,下班后还要等着行领导来训话和督导。有几个怀孕的姐姐因为业绩完成得不好,领导批评起来也是丝毫不留情面。即使在网点工作,每天下班到家最早也要晚上八点半了。下班后可以说是精疲力尽,根本没有自己的空闲时间。

新招聘的大学生辞职率高,主要还是因为太忙,没有自己的时间。

2.工作压力大

在银行工作,尤其是在网点工作,工资收入基本上全靠绩效工资,而且考核的压力非常大,如果完不成营销任务还会被扣罚工资绩效,有时候还得倒贴钱给单位。一人进银行全家跟着忙,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如果完不成营销任务,在每天的晨会上还要被批评和自我检讨,压力非常大。

3.提拔晋升很难,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提拔晋升的

在银行提拔晋升很难,不是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当行长的。在国有6大行,有很多50多岁快要退休的大姐还在趴柜台当柜员呢。很多快要退休的人,还在营销一线干着呢。在银行工作如果把你分在了网点,那么转岗、晋升和提拔真的太难了。职业生涯发展也很受限制。

工作能力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看个人的关系和背景了。在银行工作你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忙的人要忙死,闲的人要闲死,越忙干的越多,出错也多,提拔晋升的时候也就越没有你的事。

总之,在银行工作的年轻人如果有第二个选择,大部分可能都会选择离职,很多人为都是在骑驴找马,把银行这份工作当成一个跳板而已。银行也早已不是以前那么光鲜亮丽的工作了,对于银行这份工作,还是要理性看待。




我曾今是建行的,媳妇是农行的。我们都辞职了,考公务员走了。不喜欢银行,你以为你去了银行人家把你当行长培养,其实你只是一枚柜台上的螺丝钉,没有盼头的坐柜,每天上班接款车,点库,办业务,主管盯着,摄像头盯着,神秘人盯着,主任(行长)盯着、客户盯着…你累了只能在柜台周围走走,大不了去大厅溜达溜达。

下班点库,交款,等款车,走人。回家真的感觉骨头都松了,第二天继续!

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日复一日复制粘贴又没有盼头的生活,辞了。




我想银行人90%都想过辞职,然后数据表明,60%的人会辞职,不过大多数辞了是跳槽去别的银行或者证券、保险、投资公司这些金融机构,小部分是完全跳出金融圈。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辞职?真的是身心疲惫!喘不过气!以前黄金十年高速发展期,从上到下都是奖励为主,大家都很有干劲的营销拉存款,水涨船高嘛,即使领导工资是普通员工的几十倍,但是肉多了多少都分点出来大家一起吃。

但是,一个很严重的隐患,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是畸形的!很多业务就是为了要奖励不切实际的开展,比如说一些助农贷款,人家农民可能根本就不想要,为了任务和奖励逼着人家要,或者直接就是违规的拿了人家的身份证资料不经过本人同意的就办了贷款,贷出来的钱客户经理和领导自己分掉了!这是真事!所以三年五年之后,循环贷结束了,贷款规模缩减了,这时候要逼着农民真金白银的还款了,人家没钱你能怎么办!反正后来谁收贷款谁遭殃!前头放贷款的人都高升了,后头擦屁股的人天天背责任被罚款!你说心累不心累!

上面是贷款的情况,现在说存款。黄金十年的结束多少是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很多客户的资金都转移去余额宝、p2p,存款天天往下掉,却还是硬要制造虚假繁荣,怎么做?买存款!重金购买时点数!我记得2013年底是最疯狂的时候,当时我们这里的一家本地的村镇银行给到了12月31日过一夜就给1%的利息!!!百分之一啊!就是千分之十啊!往常一般最多也就千分之三、千分之四这样顶天了,可想那一年最后的疯狂有多狂!这也导致我们四大行也被迫要给客户千分之六,不然实在搞不来存款。

虚假业绩这种事情就像滚雪球,只能越滚越大,存款越买越多,所以后来不得不说很大一块薪酬都变成了费用,拿去买存款,都贡献给客户了。

银行定任务真的很不切实际,经济都有上行下行,都有繁荣和衰落的周期,这是自然规律啊,可是银行的任务只能一年比一年多,每年都要有增量,这科学吗?怎么就不能跟着经济形势改改任务切合实际呢!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盲目下任务,罚的都是员工,很多任务完不成怎么办,最后只能自己买!信用卡完不成,自己办,贵金属卖不掉,自己买,保险推销不出去,自己掏钱,什么任务最后都是被领导逼着自己掏钱来买,心累吗?!

再说说服务吧,要提高服务质量这是对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想要员工对客户好,首先是不是应该要单位和领导对员工好?只有员工在很和谐、很积极的环境中工作,他才能把正面的姿态展现给客户。现实是员工被压榨得分分钟想爆炸,所以经常跟客户一言不合就冲突升级,惩罚有什么用,这也罚那也罚,看看有多少钱够你罚的,一个忍不住就撂摊子走人不干了!

再说内控,防员工比防外贼严得多!所有的本行账户都被监管,有什么大额消费就被询问,有什么员工之间、员工与客户之间的转账就要写说明报告,护照、通行证全部上收,离开本地也要报告,各种被管控、监控,不自由,对外说的要保护客户隐私,对内员工就要变成透明人?就连合理合规的正常用钱都要被质疑半天,员工真的很心累!

说了那么多,其实最关键的还是钱越来越少!活越干越多,监管越来越严,任务越来越重,带来的却是薪酬的大幅跳水、跳崖,这种严重的收入付出不对等的薪酬,但凡有能耐能跳出去的人都辞职了,留下来的要么养家糊口不敢走,要么没啥志向怕找不到新工作,留下来是恶性循环,天天想辞职,又不得不干活,最后就变成得过且过,得一天是一天。

银行人很无奈,辞职和想辞职,总有一个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千分   银行   行长   支行   网点   存款   基层   客户经理   贷款   业绩   员工   感觉   领导   客户   业务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