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年龄与实际不符是什么体验?

身份证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符,虽然没有大的损失,但有时多少还是有一些损失的。我的实际出生年月是1957年的农历2月,但我的身份证年龄是1958年的11月份,虽然到现在我还没有感受到有什么不方便,但损失还有的。

如果身份证年龄大于实际年龄的,对于在民营企业的工作的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在办理退休时,可以早一点办理退休,毕竟这两部分人办理退休是不需要档案的;但对于国有企业的职工,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就会不利。

这些单位的人,也就是体制内的人员,都不希望提前退休,有的人因为身份证年龄大于实际年龄,有时哪怕只有一年的时间,可能刚好的达到提拔或是晋升的年龄界限,失去了提拔晋升的机会,有的可能还要按照身份证年龄办理退休,导致养老金比按照实际年龄退休,会低好几百元钱。

我的身份证年龄刚好小于实际年龄,所以我退休时也就多干了将近两年,但当时我是想按照实际年龄退休的,但是没有办法操作。和我一样的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想早一点退休的,由于身份证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不得不到多交两年的养老保险。

退休后的损失也是有的。比如上海男性达到65岁的老人在养老金调整时就可以享受适当倾斜的政策,每月多增加20元钱,但像我这种情况,就无法按时享受到适当倾斜和高龄补贴。

再比如现在成都65岁的以上老人可以办理免费的公交卡,我实际年龄达到了,但身份证年龄达不到也就无法办理,这也多少是一种损失。最近我们社区通知,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去做免费的体检,还要配备免费的家庭医生,我实际年龄到了,但身份证年龄达不到也会推迟享受这些待遇。

综上所述,身份证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符,对于有的人有好处,对于有的人没有好处。当然这些都是相对的,并不是每一种好处都要自己享受完,有得有失是最好的总结。




首先要了解一下,身份证与职工档案里填写的年龄不符是怎样造成的?

1、在人工填写个人信息年代;

2、在电脑输入记载个人信息年代。

在人工填写个人信息年代:

一些人填写职工登记表、参军入伍登记表时,为了达到符合招工条件,符合参军条件。或者为了达到结婚年龄、处对象,年龄大,改小了年龄。家长或者个人通过派出所户籍员,有意篡改出生年月日。

有的通过招工单位主管人事或者劳资的有关人员特意填写符合招工条件的职工登记表的年龄。

有的参军,是通过当地人武部门或者招兵负责人,有意填写了符合入伍条件的入伍登记表的年龄。

有的为了达到结婚年龄,通过某种方式,特意篡改出生年月日

在电脑输入年代,也是家长或者个人通过派出所户籍员有意篡改出生年月日。

后期全国电脑联网了,就基本上无法篡改户籍登记信息。

这种虚报或者篡改户籍信息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招工或者参军条件。

所以,才形成了个别人的职工档案职工登记表和身份证上登记的年龄不符。

篡改出生年月日,相对来说,对于有单位缴纳社保的人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只是个人缴纳社保部分,从自己的工资扣除,其他均由国家或者企业支出。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会更高,退休金也会更高,个人基本上没有压力。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如果职工档案上个人出生年月日填小了,就意味着晚退休,个人还需要多缴纳几年养老保险金,压力是巨大的。

实际上,我在做公益岗位时,主管职工档案室和办理退休事宜。我阅过的职工档案有几万本,基本上,职工登记表填写的出生年月日,填写的阴历日期与阳历日期的差别比较多。填写小一——三岁的有些案例。至于有的说填写差七八岁的,基本没有,在这里提出这样案例的人就是在哗众取宠,为了增加阅读量,在搞奇闻异事。




别说,别说了,肠子都悔青了,我一个发小就是身份证年龄与实际不符,她本来比我大两岁,按理说应该2009年就可以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可她实际办理退休手续时已经满57岁了,作为一个下岗职工,没有稳定的收入,全靠老公开出租车免强维持家里的生活,足足比别人多交了7年的养老保险啊,里外一算20多万元没了。

90年代初期,我这个发小一家从乡下搬到城里来了,老公退伍后一直在县城开出租车,多年下来也有一点积蓄,在城里买了一套小房子,发小在乡镇棉花收购站找了一份临时工,小日子过得还算过以。

92年我们见过一面,她告诉我正在办理农转非户口,交8000多块钱以后能在单位转正,从此以后儿子姑娘就都是城市户口了,当时我真心替她高兴,她小声对我说,已经和乡里管户籍的人说好了,把实际出生年龄改小了7岁,到时候可以晚退休几年,给儿子姑娘多存一些钱。那会农村人口在这方面管理本来就不严谨,很容易就能办好,我还真觉得她本事不小呢。

我是2011年办理退休手续的,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我们经常见面,发小在她们单位没干几年就下岗了,这些年一直在县城的超市打工,年龄一年比一年老,只要提起退休的事就满脸愁容,本以为当年的小聪明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幸福一些,现在眼见着自已的同年人马上就要退休,不上班还可以拿退休金,而自己到50岁了,不仅拿不了退休金,反而每年还要交一笔为数不小的养老保险,这里里外外一算,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接下来的日子发小着了魔似的满世界找熟人托关系,我曾经也找过不少朋友帮她打听情况,但很多原始档案无法弄清,特别是当年进单位时所有的证明文件、人事报表都是她亲手更改过的数据,谁敢给她重新修改上报?这些数据没有一项是对她有利的,真是打掉牙齿只能往肚子里吞。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记得我退休五年了,她还在不停地找地方换工作,50多岁的人,越往后走工作越不好找,可一天不上班就没有收入,儿女们都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花钱的地方又多,家里还有两个老人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55岁在别人眼里还是不到48岁的中年人,可把她愁坏了。

写在最后:

现在她终于退休了,按自己身份证上的法定年龄退休的,对于“身份证年龄与实际不符”的体验,她比任何人都要深刻,这种小聪明换来的代价是整整七年的付出,我初略给她算了一笔账,就算她每年退休金只能拿20000块钱,七年就是14万元,那么一方面是每年有20000块钱的收入,另一方面每年要交近一万元的养老保险金,比别人多交7年,里里外外就是20多万元,仅仅就是因为当年一时糊涂,这种代价换来了一个刻骨铭心的体验。

每每提起发小的这个遭遇我就在想,类似这种身份证年龄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对个人,特别是对于下岗职工来讲是难以承受的,有没有正规渠道可以解决呢?




身份证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符的现象不是个例,每个单位每个村庄都有这一现象。具体表现有两种,一是年龄改小。有的初高中毕业生老是落榜,想数次复读,于是大改小,邻村石某,18岁高小毕业,高中毕业时已24岁,复读几年三十余岁,最终未能如愿,只得返家。第二种情况是小改大,教师郭某,身份证年龄比他哥哥还大,目的是想提前退休。小学校长张某为了晋级,不惜大改小,小了6岁,后丧偶,续弦时按身份证年龄,女方信以为真,可到退休仍是小学校长。我在住院时见同室病友,大我四岁,喊他哥,他不敢应,记得起实际年龄比我还小两岁,虚报6岁,因为有五个女儿,上级要求他男扎,所以托人瞒报。




身份证年龄与实际不符,有人哭有人笑。在刚开始登记时,那些登记的人粗心大意,我的年龄比实际小5岁,老伴的年龄小4岁。

和我同龄的人年龄登记时大4岁,人家比我早领养老金4年。而我几次去派去所要求更正,就是不给更正,直到国家这几年政策变化,年龄当初错了的,才更正了。但己推迟了养老金的领取时间。,

还有可笑的是,村上有一户,儿子年龄比父亲还大。看看登记的人多么不负责任,人家找去,直接打了耳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身份证   年龄   退休金   养老金   块钱   养老保险   登记表   户籍   年月日   职工   损失   条件   年代   单位   档案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