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150低压100需要吃药吗?

高压超过120就算高血压,但是根据年龄和实际体感不同,150如果没有感觉特别不适可以不用吃药,通过控制饮食和作息规律调整,吃药有依赖性,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不少人年纪轻轻多多少少都会血压偏高,不要有太大心理压力!




高压150低压100需要吃药吗

高压150,低压100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是否需要吃药。

1.年轻的患者,第一次量血压出现了高压150,低压100的情况,属于轻微高血压,可以先通过低盐低脂饮食,多锻炼来进行调理,定期检测血压,若经过饮食及锻炼血压逐渐下降到正常范围则无需用药。

2.中老年人,非同日三次以上血压高于正常且平时也有头晕、头痛的症状,经过饮食及锻炼血压持续高于正常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吃降压药了,并且饮食上也需要低盐低脂,适当进行锻炼,定时测量血压。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如果长期血压降不下来都需要通过药物来降血压,并做好血压监测。

本内容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吕永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从昨天开始,我参加了我们医院的居民健康检查。

我主要负责测量血压这一项工作,并且把基本信息录入电脑。对于学医的我,是很简单的事情,而且我平时经常用电脑,所以输入电脑也不是难事。

我们每天早晨6:00开始工作,每天接待65个居民,基本上在10:00左右就可以结束全部的检查工作。

往年居民健康体检包括60周岁的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居民,并且都是免费的。今年新增加了普通居民健康体检, 但是需要自己缴费100元,也就是自费自愿的。

所以这次参加体检的有年轻人,有中年人,也有老年人。

通过这两天的血压的检查情况来看,有许多人都有高血压,包括年轻的也有部分,中年的,老年的都有。人数甚至都达到了一半左右,可见高血压发病率是比较高的。

2022年新血压标准:正常血压值是130/85mmHg,不再是120/80mmHg。

临界高血压是130~139/85~89mmHg,

一级高血压:

140~159/90~99mmHg,

二级高血压:大于160/100mmHg。

那么, 血压达到了150/100mmHg需要吃药吗?

这分两种情况

首先,如果是比较年轻的人,偶尔检查发现血压高,可以先通过饮食调节。

比如昨天,我碰到了我家的亲戚,两个表侄,才30多岁左右,当时检查血压140/100mmHg了。当时我就建议他们先通过饮食调整来降血压。

首先,我们平时不要吃腌制食物,比如腊肉,腌菜,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类的。

另外,我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焦虑,不要生气。不要熬夜,适当的休息。

如果经过饮食调整,生活习惯的调整,血压好转,这样就不需要吃药。

但是如果是中老年人,检查血压达到了150/100mmHg,通过调整饮食,改变生活习惯效果不太好,就要在医生指导一下用药治疗了。

通过这两天的检查来看,年轻人高血压人数相对来说不太多,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许多人还有一些基础疾病,比如有糖尿病,慢性肺炎等等。

许多农村的中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有限,经济有限,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不足,有病也不及时治疗,用药也不规范。许多人血压高了也不去治,也有的人吃药,吃吃停停,不当回事。

我见到有一些人收缩压都达到了180以上,也不吃药,或者吃药,吃吃停停。

这让我很担心,我一边给他们检查,一边告诉他们要按医嘱用药,不要随便停药。同时指导他们一些保健知识。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却增高了。

现在国家对居民的健康也很重视,所以才会强调居民健康检查。

通过健康检查,我们可以筛查出来许多高血压疾病,让人们引起重视。

平时我们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高血压发生。如果有高血压疾病,要及早干预治疗,防止加重。




看什么情况引起的高血压,不能自做主张,去医院检查一下,听大夫的对症下药。




男女不一样,女人到了这个血压,到医院看,医生一般都给开降压药了,我以前还没这么高,医生也让我吃降压药。

如果是男人,可以先试着运动,减体重、减血脂试试血压能否降下来,如果不降,就找医生看看,该吃降压药还是得吃,因为长期高血压对心脏和血管危害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低压   高压   降压药   高血压   中老年人   高于   血压   平时   居民   疾病   饮食   医生   情况   财经   健康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