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先兆预示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1 /3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先兆症状而突然发病,2/3患者发病前有前驱症状。典型行先兆表现有:
  1、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胸痛伴出冷汗或呼吸困难。
  2、部分患者出现上腹痛、恶心想吐或表现胸闷、憋气、心慌、头晕,但不出现胸痛。
  3、感觉疲乏无力,休息也不能恢复。
  4、出现先兆症状前有明显诱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运动过多、体力负荷过重;气候变化;大风、降温、阴雨天气等。




在抢救过的心肌梗死患者中,来的越晚,病情相对越重。

为什么都心肌梗死了,还会去医院晚呢?


绝大部分就诊晚的心肌梗死,都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发生了心肌梗死,最后病情持续加重,不得不去医院,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耽误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一、心肌梗死的患者最好的选择是拨打120去医院,可是依然有很多患者自行前往

我亲自接诊过的患者,自行前往医院的,不少于5人死亡。据统计,我国有10%的心肌梗死患者,自行前往医院的时候死亡。


为什么要拨打120呢?120可以闯红灯,更快!120上有医生,有除颤器,一旦患者室颤,可以电击除颤,可以心肺复苏。这些急救措施,是自行前往医院不可能实现的。

有人说120慢,自己开车更快,120感到前确实需要等待,但120除了有上述优点外,还能在确诊心肌梗死后第一时间启动胸痛中心,启动导管室,让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可是自己前往,到医院不但路上有心脏骤停风险,而且到医院后,确诊心肌梗死需要一个过程,启动导管室需要时间。这也算下来自行前往医院并不能节约更多时间,只会增加更多风险。

二、心肌梗死发生时会有哪些表现?


典型的心肌梗死可能大家都不会耽误,患者会胸痛,压榨样疼痛,伴胸闷憋气大汗,濒死感,持续不缓解。这种表现,大部分人都会第一时间就诊。

但还有40%的心肌梗死并不是这么典型的表现,而是头疼、牙疼、后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咽部紧缩感、胸闷憋气、大汗淋漓、眼前发黑、想上厕所、晕厥等等不适。这些症状持续不缓解,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因为这些症状,大部分人都不会认为是心肌梗死,所以一直拖着,耽误。而心肌梗死的抢救必须分秒必争,耽误时间越长,猝死风险越高,心肌坏死越多,心衰风险越大。

这些症状持续20分钟,如果还不缓解,就可能已经发生心肌梗死!

三、心肌梗死的征兆----心绞痛


每一次心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在报警。也就是说心绞痛就是心肌梗死的征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心绞痛。有人认为,心脏部位一个角疼就是心绞痛,这是错误的。

心绞痛有很多种表现,不仅仅是心脏部位疼痛,心绞痛可能是心前区疼痛、胸痛、头疼、牙疼、后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甚至部疼痛,比如咽部紧缩感、胸闷憋气、大汗淋漓、眼前发黑、想上厕所等等都可能是心绞痛。

共有的特点就是每次持续2-15分钟,最多就是几分钟左右。多在活动后出现,活动后加重,休息后逐渐缓解。缓解后就和健康人一样,没啥感觉。正因为心绞痛是发作性,缓解后如健康人,所以,很多人更容易忽视以及轻视心绞痛,觉得自己没事,最终发展为心肌梗死,发生危险。

总之,简单说,心肌梗死的征兆就是心绞痛,但心绞痛有很多表现,并非只是心前区疼痛,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重视!




有哪些先兆预示可能发生心肌梗死?这个问题问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因为现在的确是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因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去世,所以几乎全民、全社会都关心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急性心肌梗死是否有先兆症状的话题。


其实,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先兆症状,只能说有一部分患者会有先兆症状,而有些先兆症状还没有明显的特异性。按照第六版《内科学》教科书来说,教科书上认为50%-81.2%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数天会有一些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短、烦躁、甚至胸痛的先兆症状。其中有些患者属于原有心绞痛基础上发生了恶化,比如说原来心绞痛发作变得频繁,发作时间延长,发作起来更加不容易缓解,以前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变得不好,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提示可能急性心肌梗死会慢慢逼近。


其实,以上说的这些症状里,有些症状还很隐蔽,并不容易通过这些非典型症状来想到急性心肌梗死,所以说有时候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不容易。同时,还有一部分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上来就是突发持续性胸痛等严重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来的猝不及防。这时候想通过先兆症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就变得更难。其实,有经验的心内科医生是可以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来预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的。很多患者如果有了相关症状和危险因素,可以考虑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检查,这才是最靠谱的方案。而对于那些危险分层评估发现是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这时候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听从医生意见进行专业的治疗。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很可怕,它可以让人致死致残,但是只要我们平时留心注意,同时必要时找专业医生就诊治疗,也是可以提前发现的。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也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冠心病患者最害怕的就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从2002-2016年,我国城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

对急性心肌梗死来说,时间就是心肌

1、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机理

  •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不稳定的斑块发生破裂,血栓形成,导致相应的冠状动脉出现急性的闭塞。闭塞血管所供血的区域出现急性的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

2、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细胞的变化

  • 冠状动脉闭塞20-30分钟后,其供血的区域最中心的位置就有少量心肌细胞开始坏死。坏死区的外围是心肌损伤区域,心肌损伤区域的外围则是心肌缺血区域。
  • 随着血管闭塞时间越久,坏死区域范围就越大,心梗造成的伤害也就越严重。

3、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是再灌注治疗

  • 再灌注治疗也就是重新开通堵塞的血管的意思。从心肌梗死发生到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越短,心肌坏死的区域也就越小,心梗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小。

因此,对于心肌梗死来说,时间就是心肌。发生心肌梗死后,越早的识别出来,越早的来医院治疗,那么心肌梗死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小。

心肌梗死发生前有哪些先兆

大约有50%-81.2%的患者在心梗发生前的数天有先兆。比如出现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出现心绞痛等症状。

以上的情况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对于辨别是否是心梗的先兆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气急、烦躁、心悸这些症状都比较平常,不可能已出现心悸就往医院跑。但是,有两方面的先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初发型的心绞痛和恶化型的心绞痛。

1、初发型的心绞痛

  • 之前都没有出现过心绞痛,这个心绞痛是最近刚出现的。而且很轻的体力活动就可以诱发,比如行走200米或者上一楼就能诱发心绞痛。

2、恶化型心绞痛

  • 原来就有心绞痛,但是现在心绞痛恶化了。主要表现在,心绞痛疼痛程度加重了、发作比以前更频繁了、持续时间更久了、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变差了。

出现以上情况,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治疗。有一部分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能够避免心梗的发生。所以,有一部分心梗患者是有先兆的,但是关键会识别,而且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年”,指出我国的心血管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心肌梗死是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笔者就在昨天还遇见了一位32岁的心肌梗死患者,当然,这个年龄肯定不是最小的。

什么是心肌梗死?

相信大家都能知道个一二,我简单的把心肌梗死的概念再和大家说一下:

人体的每个器官都需要血液的灌溉来提供氧和能量,心脏是一个输送血液的器官,血管就是输送血液的管路,负责灌溉心脏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有三大重要分支,任何一个分支出现严重狭窄或者堵塞,就会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脏细胞缺血,轻则出现心绞痛,重则出现心肌梗死。

为什么会出现心肌梗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尤其是动脉会出现硬化,冠状动脉也一样,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血管逐渐出现狭窄,局部形成血栓堵塞或者在血管狭窄的基础上出现痉挛收缩,最终导致血管的闭塞而发病。而我们日常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一些疾病如吸烟、酗酒、缺少运动、肥胖、“三高”等会加速这个过程。所以,心肌梗死的发病不会只限于老年人,也是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

心肌梗死发生时有哪些表现或者说是先兆表现呢?

心肌梗死发作常见的一些诱因要知道有这些: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餐、还有严重的感染、休克以及气候的突然变化等等。

典型心肌梗死的症状:可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气促、头晕、出汗、乏力。不典型的症状:胃区疼痛、呃逆、牙痛、头痛、手臂痛、咳嗽、腹泻、精神不振。病情严重的表现:休克晕厥、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心跳骤停猝死。

其实,心肌梗死可怕之处是这些不典型症状,容易忽略,更可怕之处是有近1/4的心肌梗死并没有症状,尤其是老人本身的感觉不那么灵敏的情况下。有这种说法,凡是从头到脚有疼痛的都要考虑到有心肌梗死的可能,可能有点极端,但是这些都是有血的教训的。如果一个中老年人,出现中上腹痛,医生让检查心电图不要奇怪,这绝对不是过度检查,或者想着赚你口袋的钱。


当身体发出这些警报,那就要注意了,可能就是心肌梗死前的先兆:

  • 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的时候出现心绞痛症状,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
  • 不能解释的容易劳累,乏力感,或者莫名新出现的胸痛、胸闷症状。

一旦出现或者怀疑是心肌梗死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肌梗死,应该是重在预防,要把它遏制在萌芽状态,比如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些基础疾病。针对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还可以选择性服用一些抗血小板、调脂类的药物进行预防。

如果一旦出现心肌梗死或者怀疑是心肌梗死了,我们首先应该是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休息,不要走动、上下楼梯,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急救中心,最好是呼叫120救护车转送,会更高效,现在很多地方的120与辖区的各大医院联网,可以根据病情选择送往最合适的医院。

总结: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平时的生活方式和一些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平时要注重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控制基础疾病。其次,要懂得身体为你发出的警报,早期识别心肌梗死的表现,一旦出现心肌梗死或者怀疑心肌梗死要立即选择就医。最后强调一点,“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治疗,多一分获益,少一分后悔。


关注健康,关注香草小医生!欢迎您留言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心肌梗死   先兆   胸痛   冠状动脉   心绞痛   胸闷   心肌   血管   症状   患者   疼痛   区域   发生   时间   医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