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些作恶多端之人?

历史纷乱,而结果不乱。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每一个王朝之末,必因各种原因造成天下大乱。

大乱之中必有奸雄出现。

北魏末年的尔朱荣就是一位让人畏服又憎恨的人。

当时当政的胡太后淫乱不堪,搞乱朝野,民愤积怨,使得北魏王朝岌岌可危。

这时尔朱荣借机而起,凭着天生的军事才能,几次力挽狂澜于既倒;

救朝廷于危难,功劳举国无二;

他又是北魏王朝的掘墓人,是酿造“河阴之变”的刽子手,是祸害天下的魔鬼。

后人对他的评价是——

“功盖孟德,祸比董卓。”



尔朱荣其人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朔县)人。

尔朱荣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羯人的一支,他的祖上世袭部落酋长,因功被朝廷赐爵梁郡公。

尔朱荣面色白皙,仪容俊美。

“小白脸儿,没好心眼儿”,老百姓的俗话不无道理。

戏曲舞台上的奸臣形象都是以白脸出现的。

尔朱荣小时候就聪明善断,长大后更是秉承家族的风骨,好射猎,善于驾驭众人,深得族人敬重。

北魏末年,朝廷混乱,各地兵祸四起。

野心勃勃的尔朱荣顺势而为,散尽家财,招募人马,组建了自己的武装,替朝廷征讨各地的叛军。

凭借出众的军事才能,他先后击败了包括北方强大的柔然部在内的多股强敌,剿灭了很多让朝廷头疼不已的反叛势力。

朝廷对他一赏再赏,累迁官至光禄大夫、武卫将军、封博陵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随着地位的升高,又拥兵自重的尔朱荣逐渐露出了残暴跋扈的本性。



他私自任命自己的叔叔接任肆州刺史,根本不把朝廷权威放在眼里。

此后,尔朱荣又陆续击溃了六镇起义余党鲜于修礼等,朝廷晋升他为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位同三司,一时声势显赫至极。

河阴之变

历史惊人地相似!

当时北魏朝政由昏庸无道的胡太后把持。

这个喜欢男女之欢的淫后,用了自己两个相好的男人把持朝政。

儿子魏孝明帝不满胡太后对权力的把控,母子之间矛盾重重。

胡太后有意废掉孝明帝再立新君,孝明帝得知消息后走了一步错而险的臭棋。

他密令手握重兵的尔朱荣率兵进京,逼迫胡太后交权。

这一着与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召董卓入京如出一辙。

都是当世奸雄,都是窥窃朝政的大魔头,正愁没有机会呢,恰恰你给他送来了大礼。

尔朱荣马上应允下来。



然而还未出兵,已经有所察觉的胡太后就残忍地毒杀了自己的儿子孝明帝。

都说虎毒不食子,那是说的禽兽,人有时候禽兽不如,像是这个胡太后。

皇帝儿子只是想要权力,做母亲的反而因为淫乱而杀了儿子!

历史上有类似情况的也曾经出现在秦朝,秦始皇母亲赵姬就因为出轨“大阴人”嫪毐,而致使情夫反叛。

“万恶淫为首”,可不单单指男人。

胡太后毒死孝明帝后,另立年仅三岁的元钊为皇帝。

立这么小的孩子为皇帝,胡太后是想继续控制朝政,以便有利于自己的私欲。

消息传来后,尔朱荣大怒,宣称这是胡太后身边的宠臣郑俨、徐纥(胡太后的两个情夫)所为,于是召集众将,出兵匡正朝廷,讨伐逆贼。

恶人还需恶人磨,上天总会在适当的时间创造出机会,让恶人遇见更恶的人来相互消耗,以便让世界逐渐走向平和。



尔朱荣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轻松进入京城,随即命人将胡太后和小皇帝沉入黄河溺死。

尔朱荣又不是你儿子,他可不会惯着你。

这个把持朝政多年的太后,终于因为自己的恶行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干嘛不学好呢?

随后尔朱荣拥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史称北魏孝庄帝。

尔朱荣因为拥立之功,受封太原王,食邑二万户,任尚书令、大将军,都督天下兵马。

尔朱荣成了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强权者。

虽然尔朱荣已经位极人臣,但尔朱荣却仍然感到朝廷还是世家大族的天下,自己有被反对甚至推翻的危险。

因为各大族之间互为亲眷,盘根错节,这种势力、实力不是他一个舶来品能够比拟的。



于是尔朱荣听取部属费穆之言,设下了一条毒计——给这个时代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

就在新帝登基的第三天,尔朱荣假借祭天为由,召集百官前来行宫西北河阴(河南面)的陶渚(今河南省孟津)的一片空场当中。

等百官就绪以后,尔朱荣突然下令骑兵将人群团团围住,自己登上高台,冲着百官大声斥骂,说天下沦丧,孝明帝驾崩都是因为百官贪虐,不知匡扶朝廷所致,罪皆当死。

接着他悍然下令士兵屠杀在场百官。

诸王公大臣手无寸铁,猝不及防,皆惨死在尔朱荣的屠刀之下。

此番历史绝无仅有的杀戮,被杀死的官员多达一千三百多人,连皇室亲族都没有幸免,朝中鲜卑和汉族大姓一朝灭尽。

后世将这场在历史上的大屠杀惨案称之为--“河阴之变”。

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次真的是把王侯将相给绝种了!



想篡位的尔朱荣,竟然因为占卜,临时放下了做皇帝的美梦

“河阴之变”后,肆无忌惮的尔朱荣重新任用百官,他逐渐有了篡位当皇帝的心思。

他让属下以皇帝的口吻写好了禅位的诏书,还派遣数十个人将皇帝从宫中轻易带出来,到夜晚四更天才放回去。

孝庄帝一点办法都没有,也是无奈啊!

尔朱荣觉得自己具备了做皇帝的一切外在条件,接下来他要准备篡位了。

毕竟古人还是很尊重天地鬼神的。

于是依照传统铸造金人的方式来占卜自己有没有“皇帝命”,结果还真没有,铸了数次都不成功。

上天不答应啊!

身边占卜的术士说天时不到,尔朱荣不得不放弃唾手可得的帝位。

要是尔朱荣不管不顾一定要即皇帝位,说不定就不会有将来的杀身之祸了。



尔朱荣深知自己已经和孝庄帝决裂,且在洛阳杀人太多,积怨太深,留在朝中十分危险,于是他请求出镇晋阳。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间应无切齿人。

中国的古话讲得很透彻,做人以善为本,给别人留余地,自己才有余地。

孝庄帝自然求之不得,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还加封他为柱国大将军。

当时民间传言说,尔朱荣要迁都晋阳,有的说他要纵兵抢掠,惊恐万分的百姓没有人敢出门,洛阳的士人也全都逃跑一空,就连洛阳的守军都跑没影了,可见百姓视尔朱荣如恶魔一般。

虽然尔朱荣是魔鬼般的存在,但不能否认他的军事才能。

尔朱荣的军事才能

因为尔朱荣的暴戾,北魏国内经济萧条,百姓溃逃,国防能力大大降低。

这样使得另一支武装力量葛荣逐渐强大起来。

见北魏岌岌可危,葛荣率领号称百万之众的队伍,浩浩荡荡杀奔洛阳。

在晋阳的尔朱荣见葛荣要来自己的地盘闹事,立刻前往征讨。



面对对手的浩荡队伍,尔朱荣只带七千精锐骑兵,每位骑兵配备两三匹战马换乘,昼夜兼行。

葛荣听说尔朱荣带这么点人马过来,大笑着对部下说:这是手到擒来的事罢了。你们都准备好长绳子,到时候捆人就是了。

历史往往有一个规律,谁要是瞧不起对手,谁准输。

尔朱荣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充分展现了他绝伦理军事才能。

交战当日,尔朱荣派军埋伏在山谷之中作为奇兵,将数百骑兵为一组,令他们扬尘鼓噪迷惑敌人,使对手难测有多少兵力。

他又让军士在马的一侧准备一枚袖棒,命令他们交战的时候以打乱敌军为目的。

细节决定成败。尔朱荣这些小动作还真管用。

布置妥当后,他亲自率领将士奋勇冲入敌阵,身先士卒,穿插在敌军之中。

最终大败敌人,并当场擒拿葛荣。

刚才还嘲笑尔朱荣,还要拿绳子捆人的葛荣,这回反被对方捆了。

人呢,千万别狂。



面对如此多的降卒,冷静的尔朱荣并没有马上纳降,他考虑到降卒人数远远多于己方,若是分开监控起来,会发生哗变。

于是他普告降卒,任由他们各自还乡。

等数十万降卒已经三三两两散到百里之外以后 他再派押领官员在各个要道收拢,再进行妥善安置,用这个方法顺利解决了纳降的问题。

经此一战,无人不佩服尔朱荣的军事才能。

朝廷也加升他为大丞相,进位太师,食邑十万户。

随后他又平定北海王元颢的入侵,由此朝廷又晋封他为天柱大将军,食邑二十万户。

尔朱荣还派部属击败了长期割据关西的军阀势力,荡平了幽、平二州。

自此,北魏境内的反叛势力全部被剿灭。

这些功劳都是尔朱荣取得的。

凭这些丰功伟绩,尔朱荣完全有资格在北魏称雄。

其实,他也是这样做的。



尔朱荣的末路,都是太大意了!

虽然尔朱荣长期在外作战,但他在朝中广布自己的亲属党羽,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了如指掌。

孝明帝想任免官员,尔朱荣不同意,便没法进行。

不甘心做傀儡的孝庄帝为此极为愤怒,但是实力不允许啊!只能忍气吞声。

身边的官员也劝他:“天柱大将军有大功,如果他想换掉全天下的官,陛下怕也不能阻止。”

孝庄帝听后大怒:“尔朱荣若是不想再当人臣,那我的位置他也可以替换。

如果他还知道臣子的规矩,就没有换掉天下百官的道理。”

话传到尔朱荣耳中,他也极为愤怒,说道:“天子是谁立的?今天倒不听我的话了!”

两个暴脾气早晚要碰撞出火花来。

孝庄帝渐渐萌生除去尔朱荣之心,但始终没得到机会。

有人将皇帝的意图告诉了尔朱荣。



看来皇帝身边有尔朱荣的人,这种事怎么能让外人知道呢?

尔朱荣当面质问孝庄帝,却被孝庄帝一句话噎了回去:“也有人说你要害我,你说我能信么?”

尔朱荣无言以对,自此不再怀疑皇帝用心。

为什么不怀疑了?因为自己的实力、势力太大了,量他不敢。

这种心态要命啊,还真要了命!要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自忖皇帝不敢对自己怎么样的尔朱荣,每次面见皇帝,身边只带数十个随从,身上也不带兵器。

孝庄帝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孝庄帝抓住一次机会,部署伏兵在殿中围杀尔朱荣。

尔朱荣又惊又怒,直扑孝庄帝,他要挟持皇帝,谁知道对他恨之入骨的孝庄帝早在膝下藏有利刃,一刀子手刃了尔朱荣。

一代奸雄尔朱荣就这样毙命,死在了自己扶持起来的皇帝手上,时年才38岁。

他的死讯传出后,洛阳“内外喜叫”。

可见尔朱荣有多么不得人心。

作为一代“英雄”人物,在孝明帝被毒杀、民元神怒之际,尔朱荣乘势而上,如果他能行德义之风,匡扶魏室,使天下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那么凭他的本事,古今往来那些贤臣良将谁又能比得上他呢?

可惜,在这个世界上人心、人性的弱点就是私欲太盛,私欲战胜公义,贪婪泯灭良知;一念之差,佛魔之别。




太多了,最少有几千万。

这个问题同样问得很蠢,作恶多端之人哪个时代都有,尤其是乱世。

如果问罪恶多端的历史名人,则不到100个,什么董卓、隋炀帝、刘瑾之类的。

但是乱世中的一个小小不知道名字的土匪,都是作恶多端之徒啊!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麻烦有一点脑子不?




秦桧。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大笑][大笑][大笑]我是@鲈鱼君真的帅 。

在这个纷争的古代,总有一些小人想为钱财而谋利害命,所以会有了很多臭名远扬的卑鄙小人。

分别是宋代的秦桧。他东窗事变,把保卫南宋的大将军岳飞给害死了[发怒][发怒][发怒],所以在小人排行榜上位列第三。

唐代的李林甫。这个可能大家都知道因为他直接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因素。所以排还在第二。

第一名请关注我,我会私信你哦[爱慕][爱慕][爱慕][爱慕]




近代恐怕非袁世凯莫属了。复辟称帝,破坏大好共和局面,致使军阀混战,国家动荡,此后日寇乘虚而入,几十年内乱,禍起袁世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食邑   作恶多端   王朝   奸雄   洛阳   北魏   朝政   百官   大将军   太后   朝廷   骑兵   势力   皇帝   古代   财经   军事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