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规模最大,中央国家机关精减编制5%,背后有何深意?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更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在群众眼里,公职人员太多,他们享受着政治资源,却不为老百姓做事,所以必须让他们失业,让他们打破铁饭碗。

其实,国家机构改革,精简编制有很大的政治考量的,编制是稀缺资源,精简的编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好盘活,必须放在国之大事之上,用在全局核心之上!




首先,必须澄清一点,那就是这5%的编制不是精简,而是现有各部委精简后收归中央,统筹投入重点领域。也就是说,整体编制数量并不会减少。

其次,不必过度解读编制问题,因为编制精简不代表人员精简,在编人员精简也不代表总体使用的人员精简。上级部门解决人力问题的渠道很多,可以事后增加内设机构和编制,或者过一段时间增加事业机构和人员,或者向下级以轮岗学习、跟班培训等名义借调人员,或者增加劳务派遣、见习、公益等岗位(非编人员多是在市县)。

再次,关注重点应该看事权的划分和精简,该管理的加强,不该管理的坚决放开。

相对而言,建议更多关注党政机构改革整体方案,能够更好反映出执政思路和权责划分。

最后,一味强调编制精简和人员压缩不是好事,相对而言,把事权理顺更加重要。




单就按5%比例精减人员编制这一条来说,释放的信号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老套路了。

现在的说法是,精减后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实质上就是原编制不变,就是一方面在精减,另一方面在新增,谁的奶酪都没动,有些还会由镶金边的铁饭碗换成纯金饭碗。

这次机构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把许多职能部门划归国务院直属管理。如此一来,下面有了千条线,国务院就得设一根针,有幸被选为“针”的人,不仅充实了国务院的人员数量,也壮大了力量,个人进步了,饭碗的含金量也增加了。

头条里就有这么样一条信息。说,一个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副行长,得到县支行将撤销的消息后十分高兴,觉得前途光明。县支行撤销后,他要么调入省行,实现大城市生活梦;要么到银监局当公务员,拥有执法权,怎么想怎么完美。

当然,作为一个平民百姓,我对这次中央国家机关精减人员,高屋建翎的宏大构思理解有限,说是释放了什么信号,我想到的主要就是以上所说。





美国的公务员人数持续增长,美国财政不堪重负,负债累累

英国的公务员人数持续增长,英国财政不堪重负,负债累累

法国的公务员人数持续增长,法国财政不堪重负,负债累累

印度的公务员人数持续增长,印度财政不堪重负,负债累累

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国,基本上都无法自我改革

很难提高机关单位的效率,

因为这些国家,只在乎社会的效率,不在乎公平

同时这些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国家本质上是为资本服务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愿意自我革新,精减5%的编制后

我国每年能节约1万亿人民币左右的财政,

这1万亿人民币,可以用来帮助国内的弱势群体

我国在过去十年,基本上消灭了赤贫阶层

现在还有少部分民众生活困难,随着机关单位的精简落实下去后

每年多出来的财政,可以让民众的生活品质大幅提高。




机构改革应该是“瘦身强体健身”,提高工作效率。既减又增,因事设岗,对一些重点领域或重点工作,必须是重点加强,而且是“提质增效”,突出了“顶层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建设高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事权   负债累累   铁饭碗   国务院   印度   法国   不堪重负   英国   深意   机构改革   公务员   年来   人数   财政   重点   人员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