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中华,华虞,的“华”是指什么?

“华夏”一词来源于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是黄帝的第15-16代子孙,他是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的高祖父。古公亶父居住在今陕西岐山周原,就是西周姓姬的一支。古公亶父称“华”为陕西的华山,“夏”是指陕西境内的汉水源头。以地名范围作为族名,称为“华夏”!

春秋的齐国丞相管仲,将姓姬的和姓姜的称为“华夏”,周围都是蛮夷。那就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两汉和明清儒家鼎盛时期,将信仰儒家思想和改汉姓的称为汉人。民国时期,为了对外一致抗日,称为中华民族为炎黄子孙和华夏子民!




“华、夏”一词来源相同,二者互相指代。

华夏,中原地区早期先民自称,也称“华”、“夏” 、“诸华”或“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中国),称四方为"夷蛮戎狄"

如《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

《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中国)”

华夏来历:

“华夏”之夏,来自于夏朝(或夏后氏)夏后氏起于嵩山周边,也就是最早的“中国”所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夏后,《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周书·度邑篇》武王问太公,吾将因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孟子注:禹号夏后氏后君也,禹受禅于君,故夏称后)

至于华,则与华国有关古有华国就在嵩山东南,其都曰华阳(今天还有华阳故城遗留),与夏后氏同在一地


《路史·国名记》:

华,子国,郑十邑有华。

《国语·郑语》载:“若克二邑,乌阝、弊、补、舟、依、<黑柔>、历、华,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此处华,即指华国(华邑)

《水经注》: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迳华城西,史伯谓郑桓公曰:华君之土也。韦昭曰:华,国名矣。《史记》:秦昭王三十三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斩首十五万。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嵇叔夜常采药于山泽,学琴于古人,即此亭也黄水东南流,又与一水合。水出华城南冈,一源两分,泉流派别,东为七虎涧水,西流即是水也。其水西南流注于黄水。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微》:“华、地名……。在河南省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夏,中华民族起于此。

钱穆《国史大纲》:而夏人则起于今河南省中部,正是所谓中原华夏之地。鲧与禹则又别为一族,其居地殆起于河南嵩山山脉中。曰“有崇伯鲧”崇即嵩也。山海经“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禅渚在河南陆浑。禹都阳城,【世本。】阳城在嵩山下。【又有言禹都阳翟者。阳城河南登封;阳翟,今禹县,出入数百里间。游牧之民习于移徒,古人都邑,同时有两三处不足异。】华夏连称者,嵩山山脉亦得华名国语“前华后河,左洛右济”,华在洛东,即今嵩山。又史记魏有华阳,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周礼职方豫州“其山镇华”。皆其证

华国都城华阳所在,南边有华水,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曰华阳

《水经注》:引《春秋释地》云:中牟县西有清阳亭是也。清水又屈而北流至清口泽,七虎涧水注之,水出华城南冈,一源两派,津川趣别,西入黄雀沟,东为七虎溪,亦谓之为华水也又东北流,紫光沟水注之,水出华阳城东北而东流,俗名曰紫光涧,又东北注华水。华水又东迳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秋》:文公与郑伯宴于棐林,子家赋《鸿雁》者也。《春秋·宣公元年》,诸侯会于棐林以伐郑,楚救郑,遇于北林。服虔曰:北林,郑南地也。京相璠曰:今荥阳苑陵县有故林乡,在新郑北,故曰北林也

另《礼记》、《国语》皆云:炎帝,少典之子。而《家语》与《史记》云: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国语》又云:黄帝,炎帝之弟,则二君同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言:"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少典为有熊国君,而河南新郑古为有熊国(亦是黄帝之所在),炎帝既为少典之子,新郑西北部的"华阳"为第八代炎帝榆罔的出生地,或许更为合情合理




华夏是特古老的词汇,早期的华夏并不是今天的中国疆域,华指的是华山山系,这个疆域非常巨大,包括《山海经》的南次三经,西山经,西次二经,以及北山经等地,主要指的是夏朝的山地疆域。夏指的是平原,包括冀州之野,寿华之野,大乐之野,沃野,都广之野,欧丝之野等地,所以所谓的华夏指的就是夏朝和夏朝之前的山地和平原,也就是特指当时的疆域。周朝东迁之后,当时的君王重新沿用了华夏的称呼,重新对中国的山川河流进行命名,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昆仑山为什么会在西藏,新疆,华山为什么会成为陕西的独峰,太行山会在山西,黑水会在甘肃的原因。因为中国人有个传统,就是迁移到一个地方之后,重新用故土的名字,在新的土地上命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韩国的土地,能看到很多湖北地区地名的原因,根本原因就是民族大迁徙。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华夏大地。夏,我们都知道,就是指华夏大地上第一个强大的或统一王朝。夏朝,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很重要地位,它标志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开端。 但是按西方实证主义史学观,夏朝并不被认可。无非是因为没有他们指定的三个标准,有文字记载,有城市遗迹,国家出现。不管西方承不承认,我们都可以很自豪地说五千年古老文明是唯一没有间断的,传承至今。 文字是,没有文字记载就不是文明吗?就不是历史吗?我严重怀疑这个标准。所以我主张按照一万年左右计算我们的历史的。因为那时候就开始了从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其重要的标志是老子说了“馀食赘形”。有了剩余的食物,人类开始走了多余的行为。 所谓馀食,就是生产力发现了,每天能够生产的食物超过了当天的所需。剩下的事物怎么办?是一切历史的开端! 所谓赘行,就是多余的行为。这主要是指,食物的生物需要专人管理;食物的剩余使人从生产食物的劳动中分离出来;食物的剩余,使人类不需要竭尽全力地去解决食物问题,从而有时间做点别的;食物剩余使人类产生了两种生产之外的其它“动作”。 正是这些多余的动作开启了人类文明的伟大时代。

中华古老传说,三皇五帝正处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所以,我认为,华,就是黄帝建立的国家的名字。唐是帝喾建立的政权名字,舜帝建立了虞国,然后才是夏商周。所以我一般不称华夏而称华虞。

我的问题的关键是华。

华是黄帝建立的最早的国家。

华,黄,古音同。黄帝,实际上就是华帝。黄,是“华国皇帝”的变音而形成的,如同我们现在成始皇帝,为“秦始皇”一样。华皇帝,逐步演化成黄帝。




“华”代表美丽,高尚。皇帝制官衣,造文字,定礼仪而成“华”。被认定为先祖。大禹治水惠泽天下而被推崇。启建立夏朝而有夏。华夏子孙,就是皇帝和大禹的子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华夏   水经注   炎帝   阳城   新郑   嵩山   史记   之子   夏朝   疆域   陕西   河南   黄帝   中华   中国   食物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