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构完全信任和支持岳飞,宋朝可以打败金国,统一中国吗?

即便赵构完全信任支持岳飞,南宋也难以打败金国,收复两都,更不用说在五代时期已经丢失的“幽云十六州”,统一中国可谓是痴人说梦。事实上,在绍兴八年之前,赵构对武将尤其是岳飞是非常信任的,如当年大将刘光世病退时,其精锐兵马五万余人皆划归岳飞帐下,而拒绝了刘锜和韩世忠的索要,这就是例证。

为什么说岳飞也难以统一中国,我们从两方面来说。


从南宋朝廷来看

按照常理来推断,宋王朝无论从制度、经济、人力、物力等等各方面来看,都是金人无法望其项背的,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弱小的少数民族,却轻而易举灭了北宋,如同神话一般不可思议。继而又三番五次举兵南下,将战线推至长江淮河流域,有的金人甚至大胆渡江,以弱势兵力追击南宋官兵。

  • 一、必须要强调,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并非金兵强大不可敌,也非宋朝军民怯战无能,而是宋朝统治者本身推行的国策出了问题。

从澶渊之盟之后,宋王朝就开始推行“乞和求降”的投降政策,自毁中国大国的优势。北宋后期更是畏金如虎,一遇金人入侵便开出种种丧权辱国的条件,甚至宋钦宗在宋军大破金军之后,竟要求宋军退兵。金人粮草武器断绝退兵之际,又要求宋地各级官员为金人提供吃住,以便金人“安然退却”。

高宗赵构南渡组建了小朝廷,有复国之志的北宋兵将皆为其征战沙场,赵构却一次次将胜利果实拱手让出,甚至不惜以“侄”自称,这与石敬瑭甘当契丹“儿皇帝”有何异?

凡此种种让人痛心,这充分说明在宋朝统治者执行投降政策的统治下,即便宋朝拥有非凡的综合实力,即便皇帝信任岳飞,也是无法战胜金国的。

  • 二、以文抑武是宋朝军制的最大弊端,而文官和皇帝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能力低下,导致丧失许多战机,故而始终无法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源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诸多前线将帅的一切军事行动皆听命于朝,这样的战场结构必然使得宋军无法形成整体作战的合力,同时也限制了一线将领的临机决断的自由权,与兵法中所述“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的信条俨然相反,军队呈现出“强干弱枝”的格局。

显然,这样做的后果虽然杜绝了用“黄袍加身”这种戏码篡夺皇位的可能,但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导致宋军始终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以至败仗连连。不提宋辽、宋元的战争,但就宋金作战过程中,宋朝军队决策能力的低下几乎是古代战争中独树一帜的,这种能力低下分别表现为:

1、每次战争没有全局性规划。金人一来打的仗几乎都是为了掩护帝王们逃跑,金人一退便歌舞升平,这是典型的记吃不记打,故而金人每次南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兵临长江,对朝廷形成致命威胁。

2、对战略全局不作协调,以致宋军各自为战。南宋朝廷对金战线是全面防御性质,故而从山东两淮到川陕各地的宋军,互补协调,各行其道,有人望风而逃,有人却孤勇作战,这就给了敌人各个击破之机。

3、难以利用战机,在战略上几度丧失优劣地位转换的契机。当岳飞、刘锜、韩世忠等人在郾城、朱仙镇、黄天荡等地对金军取得有史以来最重大的胜利之后,金军在中原的兵力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此时应该积极战略反攻,然而赵构下的令却是“措置班师”,使金军获得喘息机会,以至于数年后金人再次卷土重来。再如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兵败采石矶,恰逢当时金国发生了宫廷政变,赵构再次拒绝了朝臣们战略反攻的建议,后人对此叹道:“金乱宋治,宋不正国体、收复邦疆,而犹卑词厚利向金朝贺,悲哉高宗赵构也!

如此种种,终于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大宋江山不可逆的变成了偏居江南一隅的南宋小朝廷,更重要的是,南宋朝廷的态度让蒙古人看到了南下的机会,给后世带来无限的危害。

  • 三、权臣奸佞挡道,逢迎皇帝投降政策,迎合金人以战逼降的意图,与虎谋皮而不自知。

持续了百余年的宋金战争中,除了投降了金人的汉奸以外,宋军将领的表现其实是可圈可点的。如韩世忠以八千水兵大破金兀术,“使其不敢再言渡江”,继而又率韩家军多地击败金兵,使得金人畏之如虎;再如岳飞收复襄阳六城,反攻中原取得了郾城、颖昌、朱仙镇等大捷,一举歼灭金军进攻法宝“铁浮屠”和“拐子马”,以致金人慨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宋水军都统李宝凭3000水军,于陈家岛一举歼灭7万金人水军;虞允文临危不惧,于采石矶大败完颜亮十万兵马;吴玠兄弟多次击败金军,牢牢把控着入蜀的战略通道,粉碎了金军入川的企图。

等等等等,这些充分说明了宋军在兵员素质和作战意识上并不亚于金人,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败了。没有败在金人手中,而是败于奸佞权臣的阴谋诡计之下。其中尤其是岳飞,更是被秦桧以“莫须有”之罪杀害,将前线将领拼命打下来的胜利果实拱手相让。

这些事实说明,只要有奸佞权臣在朝媚外卖国,即便岳飞在前线如何努力,即便手中掌兵百万,即便赵构无限信任,打败金国都是奢梦,更不用说统一中国了,何况岳飞是人不是神,也不能保证百战百胜,小商桥之战便是例证。


从金国来看

自金太宗吴乞买即位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对金国进行改革,包括设立科举制度、改良猛安谋克制度、制定刑法设立礼仪制度等。他的这些改革在金国统治区是肉眼可见的有效,尤其之前层出不穷的起义,明显少了许多,而且规模也小了不少。同时由于汉人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考取功名,“汉人治汉区”方法的实施,金国统治区迅速安定下来,国力增长迅猛,由原来奴隶制的部族国家向中央集权的王朝过渡。

金熙宗即位后,除了朝堂上完颜宗翰和完颜宗磐等权臣争相夺权,金国总体上是稳定的,金国国力达到了立国后的顶峰,更关键的是金人统治下的中原地区,竟然奇迹般地连年丰收,百姓人心安定,对于刚开始“王军北归”的希望也少了许多。

随后金熙宗通过推进改革,逐步将权力收归到皇帝手中,为铲除完颜宗翰和完颜宗磐,金熙宗不惜将占领的河南、山东等地交还南宋,然后将卖国的罪名强加于完颜宗磐身上,撕毁“天眷和议”,重新发动了对南宋的入侵,这时的金熙宗是真正的大权在握。

这之后,南宋军民的抵抗决心让金熙宗惊掉了下巴,岳飞、韩世忠、刘锜、张浚等名将先后击败金军来犯之敌,岳飞更是顺势收复襄阳六郡,还在中原地区发起了攻势狂潮,打的兀术险些弃汴梁城而去,如果不是一个本地人拉住的话,或许都城汴梁已经收复。

但是,我们要看到,河南金兵的失利并不代表岳飞等南宋将领可以一举将金人赶出故土,金国根基未损,所损兵员也大多数原来的“伪齐”兵马。另外且不说当时的金兵在黄河沿岸本就布有重兵,远在中都的金熙宗“尽起河北二十万兵”支援河南战场,所以说即便赵构没有发12道金牌,恐怕岳飞也很难打过黄河去,

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岳飞能否收复故土,那我们再拿“隆兴北伐”来证明。南宋帝王主动提出北伐的唯有宋孝宗而已,他提拔“中兴四将”之一的张浚为主帅,全权负责对金作战。而当时恰逢金国内乱,实乃北伐良机,可宋军在最初占了些便宜,但等金人反应过来,马上便有了著名的“符离之败”,随后就是边境上一些小打小闹的战争,再无可能北进。

“隆兴北伐”能说皇帝不信任大将吗?孝宗皇帝将收复故土的全部希望交给了张浚,不就是想复当年岳飞之威吗?但最后还不是以“隆兴和议”结束?所以说单靠岳飞一人为南宋逆天改命,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这就是现实!


结语

总而言之,宋金战争百余年,南宋以超强的国力将对手耗死,但在这样的国战中以岳飞为例,即便个人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影响整体国家大势,尤其在金国国力上升宋国国力下降之时,更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朝有奸佞权臣,帝有忌惮之心,且不说是一个岳飞,有十个百个岳飞又能如何?

更何况赵构会完全信任岳飞吗?这纯粹是个笑话…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战争史》、《塞北三朝.金》、《南宋史》等




不可能!岳飞最好的结局就是风波亭之死!如果岳飞不死,极有可能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

首先,岳飞是忠臣,我声明绝不是抹黑我们的民族英雄,也不是给秦桧翻案,请诸君听我一言!

一个王朝只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否则八王之变就是前例,大家也知道八王之变造成的五胡乱华吧?

高总赵构本与皇位无缘,只因徽钦二宗北狩,为了稳定大局才被推上皇位!试想,假如岳飞成功北伐,徽钦二宗归来,那么大宋CEO的位置谁来坐?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就是后事之师!徽钦二宗复辟,高宗的从龙之臣是否愿意放弃手中权利?比如秦桧?一旦大宋爆发三皇夺位,他的外部情况跟明朝可没法比,外部金、西夏、大理、蒙古人甚至吐蕃都是虎视眈眈,那么五胡乱华的前车之鉴是有极大可能的!为了国家的安定,徽钦二宗必须被抛弃,而岳飞打的旗号正是收复故都迎回徽钦二宗,所以在他打到汴梁的时候被赵构一天12道金牌召回!

一旦岳飞收复故都汴梁,那么岳飞的声望将如日中天,谁也杀不了他了!

另外岳飞之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涉立储之事,这可是武将大忌!岳飞也许只是善意提醒赵构立储,但是作为皇帝可能就听出了另外一个声音,假如我不立你说的皇子为储君,你岳飞手握重兵是不是要来个玄武门之变?

岳飞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毋庸置疑,只是缺少政治头脑,他为国为民却不是为赵构,这就是他必死的原因,他的北伐一定不会成功,因为赵构不让,金兀术也不想!

韩世忠同样手握重兵,却得以封王善终,秦桧除了岳飞,没有再谋害别人,身居宰相高位也得以善终,你细品!秦桧只是做了赵构想做而不敢坐的事情而已!就像魏忠贤、刘瑾那些大太监一样!秦桧卖国了吗,卖了,但是保住了赵构的江山!只要徽钦二宗活着一天,秦桧就会继续卖国一天!




在当时的南宋情况来看,不管是岳飞得到赵构的多少支持,他也不可能在北伐的过程中灭掉金国,如果赵构支持岳飞收复中原是应该没问题的。但是想要一举灭掉金国,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凭岳飞的能力,只要赵构支持岳飞,光复中原肯定能成功。




这是不可能的。岳飞的功绩描述大多来自于其孙岳珂,夸大虚构居多。当然岳飞确实是一员名将,但纵观中国历史,仅仅依靠一个名将就统一中国的案例绝无仅有。宋朝以步兵为主,先天性地骑兵不足。不可能在没有充足的优质战马补充下打败以骑兵战术见长的金国。




以北宋初年的强盛,文臣贤良武将勇猛众多都没有办法奈何辽国,一个刚刚建立没有多久国力刚有所好转兵微将寡的南宋又怎么可能打败比辽更加强大凶悍的金呢?取得局部战争胜利是有可能的,想完全打败金国统一中国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打败金,唯一的选择就是和谈,打仗只是增加和谈的筹码,把国家利益最大化,赵构就不可能支持岳飞这样打下去,一个反对国家战略大方向,不听调遣的武将,无论在哪个朝代只要你不能取而代之,都是死路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宋朝   汴梁   隆兴   中国   奸佞   王朝   权臣   作战   武将   南宋   北宋   国力   朝廷   皇帝   战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