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不是治不好?该怎么进行治疗?

很大一部分人的坐骨神经痛,其实就是坐骨神经被“冻住”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类患者,每一次发病都和阴寒天气、低温刺激有关系。说明了身体的状态为阳气亏虚,寒邪入侵。

中医讲,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是养筋骨的。阳气不足,经脉不通,筋骨疼痛,这可以出现在全身各个部位。

同时阳虚不能卫外,寒邪郁滞经络,就会导致经络失去温煦和濡养,出现被“冻”的情况,从而导致了“血凝”,也就是瘀血。瘀则痛,所以坐骨神经痛。

这个时候怎么办?很简单,就是温阳、驱寒、化瘀。

方:制附子、肉桂、细辛、苍术、黄芪、炙甘草、地龙、牛膝。

制附子+肉桂——温补阳气

细辛+苍术——散寒湿

黄芪+炙甘草——健脾补气,通过补气来补阳气

地龙+牛膝——通经、化瘀、止痛

记得之前的一位患者,就是每到下雨天或者吹空调,坐骨神经就会痛,从双侧腰部到脚踝,沿着神经分布区域而发作疼痛,持续钝痛,偶尔剧痛。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我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了上面的方子给患者。

结果如何?用药3剂以后,患者疼痛就大大减轻,能够下地行走。再用6剂,诸证悉平,起居和饮食都恢复正常。




坐骨神经的疼痛,主要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去除病因一般就能恢复。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所支配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是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继发坐骨神经痛(1)腰椎间盘突出 是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周围严重刺激出现坐骨神经疼痛症状的一组表现。

(2)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坐骨神经为梨状肌综合征。

(3)腰骶椎先天畸形 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脊柱裂等常因结构异常,牵拉的可出现坐骨神经的疼痛。

坐骨神经炎

常伴随各种类型的感染。


治疗:

卧床休息和运动疗法:

1)直腿抬高法:患者平卧于平板床上,腿伸直,下肢自主抬高,直至极限则停止。15次为1组,每日10 组。

2)单侧屈腿交替蹬直法: 患者平卧于平板床上, 一侧屈髋、屈膝各90°,小腿与床面平行,踝关节保持 背伸,用力将下肢向身体远端蹬直,缓慢放平下肢,左右交替。25次为1组,每日10组,分次训练。

3)侧卧抬腿法:侧卧位,保持躯干与下肢在同一条体侧线上,侧方抬高下肢。每次 10min,每日 3 次。

4)背侧抬腿法:俯卧于床面,腿伸直,下肢自主向后抬高,直至极限则停止。15次为1组,每日10 组。

5)小燕飞:俯卧于床面,两腿自然伸直,头和下肢向上翘起,持续10秒,重复15次。


2)推拿按摩针灸治疗

推拿手法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推拿按摩针灸也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恢复的有效手段。

3、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


总之:坐骨神经痛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般都有满意的疗效的。




坐骨神经是全身最长的一根神经,起始于腰部两个椎体之间的椎间孔神经根,向下依次走形于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部外侧,在坐骨神经经过的途中,有几个特殊的位置,分别是起始处神经根处、臀部梨状肌下方是最容易受到卡压,神经受到压迫后,表现为其支配的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酸胀疼痛、麻木、紧绷、走路无力、迈步困难等症状。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坐骨神经痛仅仅是一个症状群,而不是一个疾病的正确诊断,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多样,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椎管狭窄、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伴腰大肌结核性脓肿形成、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炎等多种原因,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是引起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

因此有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时,需要在医院就诊,医生给予评估,完善腰椎的检查,明确到底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找对病因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急性期卧床休息、配合针灸、中频、牵引等治疗,同时给予止痛药物使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好转,坐骨神经痛也会好转。再比如是由于椎管狭窄引起神经根受压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就需要手术治疗,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才能使症状好转。因此坐骨神经痛能不能够治愈,取决于到底是何种疾病引起的,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症状好转后,不注意休息及腰部锻炼,反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加重,那就可能反复出现坐骨神经痛,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
总之,坐骨神经痛能不能治好,取决于何种疾病导致的疼痛,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坐骨神经痛治疗好转后,加强腰部锻炼,注意休息,可减少坐骨神经痛发作的次数。

如果觉得全科鲜医生写的内容您还赞同,麻烦点击关注,持续给您带来不同的健康科普,关注健康,我是认真的。




神经不会痛!

神经的功能是传导信息。神经受损后传导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只能表现为感觉减弱或消失。

能够明确地感知与神经支配区域相应的痛点、线、面,恰恰说明该神经的功能正常。

疼痛感是软组织中的无菌性炎症病灶与局部张力增高的共同作用经神经传递给大脑而产生的,所以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消除痛感。

消除无菌性炎症和松缓肌筋膜张力才是治痛的根本。

如果不轻易用"椎间盘突出"这个名词,思路可以更清晰。

目前的"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其实是把多种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毫无关联的疾病混为一谈,统统归咎于"椎间盘"的影像学改变。于是一方面"专家"遍地,一看片子就下诊断,"必须手术,否则瘫痪";另一方面"神医"频出,药物、手法、器械等等根本不可能改变骨骼的方法都能治好"专家认定"必须手术的"椎间盘突出症"。

其实,人体包括骨、神经、血管、肌肉、筋膜,组合成多种器官结构,"椎间盘"只是指组成脊柱的一个零件。各种组织和结构发生异常都可以引起不适,各有特征,不可笼统地用"椎间盘"的病变作为诊断的依据。

由于骨组织里没有神经末稍,发生病变时难以被大脑感知,只有影响到周围组织时才会出现症状;神经的功能是采集和传导信息,神经干受损应该表现为感觉减退和肌力下降,没有理由痛觉反而加强;肌筋膜病损才可能产生痛感。

所以,酸胀紧牵是肌筋膜张力异常的表现,伴随炎症时表现为疼痛;在高张区的远端出现循环障碍(多为静脉回流的不完全受阻)表现为麻。只有神经受损时才会发生感觉运动异常,神经受损也只能表现出感觉运动减弱。

所谓的"保守疗法"无非是放松肌筋膜和消除炎症,不可能改变骨和神经,如果有效,说明治疗的其实是软组织病损,根本不是"椎间盘突出"。

确认有神经症状,且与影像学异常相对应时才有手术的理由,而且必须抓紧时机,切不可因为"椎间盘突出"有"保守疗法"而贻误治疗时机。




坐骨神经痛是可以治愈的,在治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引起坐骨神经疼痛的病因是什么,以便“对症下药”。

临床上,坐骨神经痛由外部结构压迫导致更为普遍,其次,有可能是自发性病变。

1.外部结构压迫

坐骨神经从脊髓出发,会经过不少骨性结构、筋膜或肌肉,会进行转折、穿行、横跨,如果在一些关键位置受到挤压就可能惹怒了坐骨神经,从而诱发坐骨神经痛。

易被挤压的位置—

白领一族,白天坐着工作一整天;学生们,上课坐着,晚上还得坐着写作业......

这些姿势,导致腰椎的压力简直不要太大,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一旦突出,进一步将会压迫到坐骨神经,从而产生疼痛。

易被挤压的位置

梨状肌,是臀部的一块小肌肉,穿过坐骨大孔时位于坐骨神经正上方,控制着大腿活动和骨盆转向。

人在剧烈运动时姿势和方法不对,梨状肌容易拉伤后压迫坐骨神经。

一位95后的阳光男孩,平时喜欢运动,一周前与朋友踢球时发现臀部出现剧烈疼痛

到我们中心检查,确诊为梨状肌拉伤,导致水肿和痉挛,从而挤压到下方的坐骨神经,最终引发疼痛。

经过我们的科学康复方案制定与理疗,目前症状有所减轻。

2.自发性病变

除了压迫导致坐骨神经痛之外,它本身也会因感冒、扁桃体炎等感染产生炎症,造成疼痛。

坐骨神经痛怎么治疗

坐骨神经痛,不一定要手术,只要合理卧床休息,配合一些理疗手法就能康复。

● 肌肉筋膜手法放松

经过诊断评估后,明确原因,是哪些相关的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比如梨状肌、髂腰肌、腰方肌、腘绳肌等,通过手法进行放松,缓解肌肉对神经的卡压,可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 物理治疗

干扰电,通过电流刺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使组织间、神经纤维间的水肿减轻,进一步镇痛和调节神经。

● 康复训练

我们提倡早期被动+中后期主动的康复方案,手法、仪器属于被动治疗,优势在于消除疼痛及炎症的效果快!缓解肌肉紧张和椎骨压力可进行主动锻炼

▼腘绳肌拉伸▼

动作:以右侧为例,右腿伸直,左下肢自然屈曲,双手握住右足前脚掌用力往后牵拉,右下肢后侧适当牵拉感,维持15s,左右为1组,每次3组。

▼猫式伸展▼

动作:吸气,慢慢将骨盆翘高,腰部向下压,头注视斜上方,保持3-5次呼吸的时间;呼气,腹部收紧,背向上拱起,脸转向下方,注视大腿位置,保持3-5次呼吸的时间。


如有个人问题咨询请关注我们私信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坐骨神经   坐骨   坐骨神经痛   阳气   腰椎   下肢   综合征   炎症   腰部   病因   肌肉   症状   患者   疼痛   神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