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是怎么免得杀身之祸的?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战神,有三人没有得到善终,只有郭子仪全身而退,他是如何做到的?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很快东都洛阳就沦陷了,长安也危在旦夕,唐玄宗带着杨玉环逃往蜀地。

安禄山的背叛,让唐玄宗的神经变得十分敏感,开始对武将极度不信任,反而宠信宦官,他用宦官作为监军,监视武将的一举一动。

因为这一缘故,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先后因为宦官的诬陷而被杀。

后来,就爆发了著名的马嵬兵变,唐肃宗登上皇位,唐玄宗则退居幕后。

唐肃宗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离不开武将的支持,比如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这些人都是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他们没有选择拥兵自立,而是第一时间选择支持唐肃宗。

但是,唐肃宗在经历了长期压抑,以及安史之乱的动荡之后,他也变得与唐玄宗一样,对武将并不那么信任。

能让唐肃宗真正信任的人,除了自己的儿子之外,就只有宦官了。



我举个来说,唐肃宗继位之后,准备发兵十五万攻打叛军,当时他麾下名将如云,可以充当主帅之人有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和王思礼等人,但他却选择了毫无战争经验的儿子广平王李豫担任主帅,郭子仪作为副主帅,负责战争具体事务。

即便这样,唐肃宗依然不放心,他任命亲信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负责监督郭子仪等九个节度使的数十万兵力。

在唐肃宗对军队的管控体系当中,宦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以鱼朝恩为首,外加李辅国、程元振等权宦,他们才是军队实际上的掌控者,地位比宰相还高。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肃宗往往偏听宦官之言,对武将则处处防范,尤其是那些功劳大的武将,他的管控力度也更严格。

因为这一缘故,唐军在作战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掣肘,这一点从相州之战就可以体现出来。

唐军收复两京之后,将安庆绪逼到了相州,此时叛军已经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安庆绪,另一部分则是史思明。



当时,形势对唐朝是有利的,唐肃宗便决定一鼓作气,将安庆绪给灭掉,他下令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军攻打相州,总计五十万兵马。

按道理来说,如此众多的唐军,消灭安庆绪是很简单的,但唐肃宗因为猜忌武将,竟然没有设置主将,导致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各自为战,毫无协作可言,最终战败给了安庆绪。

可以说,在整个安史之乱期间,武将其实都无法伸展拳脚,这也是为何唐朝花了八年时间才平定叛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且,由于宦官争权夺势,想要嫁给功劳据为己有,还与武将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导致宦官不断诬陷武将。

比如说李光弼,鱼朝恩就非常不喜欢他,当初叛军还在洛阳之时,有谣言说叛军将士非常思念家乡,鱼朝恩轻信谣言,竟然上书唐肃宗,请求让李光弼攻打洛阳。

后来,李光弼也上书唐肃宗,说还不是进攻洛阳的时候,鱼朝恩也知道未必获胜,但他为了争夺战功,就说自己要跟李光弼一起去,唐肃宗就同意了。



再后来,由于鱼朝恩瞎指挥,导致唐军兵败邙山,他在战争过程中逃跑,还上书将罪责推到李光弼身上,致使李光弼一度被贬黜。

还有郭子仪,他也深受宦官之害,且比李光弼更甚,多次惨遭罢黜,而且长期不得重用,要不是他会做人,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可以说,在整个安史之乱期间,武将的生存环境都是很恶劣的,而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武将的处境就更加不妙了。

那时候,唐肃宗已经去世了,继位的李豫,也就是唐代宗,对武将更加不信任,本应该对功臣大加封赏,但郭子仪和李光弼却被明升暗降,四大战神中的另外两位,来瑱被宦官诬陷致死,仆固怀恩则被逼造反,最后也被杀死。

到最后,李光弼因为遭受排挤,也郁郁而终,只有郭子仪全身而退,那他是怎么做到的?

总的说来,郭子仪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之所以能全身而退,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郭子仪足够忠心,且懂得如何表达忠心。



郭子仪第一次遭排挤,是在相州之战后,他被鱼朝恩诬陷为战争失利的主要责任人,结果被唐肃宗罢去所有职务。

在失去兵权之后,换作其他人,恐怕会怨天尤人,或者找鱼朝恩报仇,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非常关心皇室安危,并且常常为叛乱没有平定担忧,为此一度废寝忘食。

子仪虽失兵柄,乃思王室,以祸难未平,不遑寝息。

唐肃宗见郭子仪如此忠心,就准备任命他为邠宁、鄜坊两道节度使,负责留守京城。

后来,百官奏请唐肃宗,让郭子仪带兵出征,但在鱼朝恩的阻扰之下,未能成行。

可以说,鱼朝恩多次陷害郭子仪,但郭子仪始终没有报复鱼朝恩,也没有责怪唐肃宗,因为他很清楚一件事,鱼朝恩才是唐肃宗最信任之人,他是万万不能动鱼朝恩的,自己只需要展示足够的忠心,然后默默等待机会即可。

762年,鱼朝恩、李光弼等人兵败邙山,洛阳再次沦陷,朔方、河东等地相继出现叛乱,这让唐肃宗十分着急,于是启用郭子仪,率军安抚朔方等九个节度使。



后来,郭子仪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唐肃宗因此很高兴,册封他为汾阳郡王,并且在临死前将河东托付给他。

因为这一缘故,鱼朝恩等人更加嫉恨郭子仪,等到唐代宗继位了,鱼朝恩联合程元振诬陷郭子仪拥兵自重,唐代宗本就担心郭子仪难以驾驭,就剥夺了了郭子仪的军权,让其负责修建皇陵。

这一次,郭子仪可以说是遇到大麻烦了,因为他与唐代宗的感情,显然不与唐肃宗好,那如何才能自救呢?

这个时候,郭子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将唐肃宗赐给他的一千多件物品,包括嘉奖他的几十道诏书在内,全部派人送给唐代宗。

唐代宗看完诏书之后,才发现郭子仪一心为国,毫无私心,就准备启用他。

虽然在程元振的干涉之下,郭子仪没有获得军权,但郭子仪的所作所为,为他日后复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63年,吐蕃趁着安史之乱余波未平,发兵攻打长安,唐代宗撒丫子跑路,长安因此沦陷。



那时候,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因为惧怕宦官进谗,所以都没有发兵救援长安,但郭子仪却以极少的兵力在长安周围与吐蕃周旋,之后他又四处收集散兵游勇反攻长安,最终将给吐蕃人赶走了。

因为这件事,唐代宗大为感动,哭着说郭子仪才是忠臣。

代宗省表,垂泣谓左右曰:"子仪用心,真社稷臣也。可亟还京师。"

所以说,郭子仪之所以能全身而退,是因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忠于朝廷的,取得了唐代宗的绝对信任。

第二,郭子仪会做人,而且居功不自傲。

作为最早跟随唐肃宗的武将之一,郭子仪曾作为实际指挥者,率军收复两京,之后又南征北战,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郭子仪却从来不提自己的功劳,比如在收复两京之后,唐肃宗就说他对大唐有再造之恩,但他却跪在地上不停磕头,拒绝一切赏赐,而且马不停歇赶往洛阳,与诸将商讨平叛之事。



762年,郭子仪因功被封为汾阳郡王,当时他再三推辞,但唐肃宗坚持册封,后来唐肃宗将要去世了,他为了让唐肃宗放心,就立马返回京城。

当时,唐肃宗在弥留之际召见了郭子仪,郭子仪对他说:

老臣接受任命,将要死在外地。不见到陛下,死也不能瞑目!

唐肃宗听完非常感动,于是将河东托付给郭子仪。

郭子仪这个做法,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因为皇帝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武将趁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发动叛乱,郭子仪深知唐肃宗的心理,所以独自一人返回京城,从而得到了唐肃宗的信任。

后来,郭子仪将吐蕃赶出京城,并迎接唐代宗回到京城,唐代宗感到非常高兴,下令赐给他丹书铁券,并将画像悬挂于凌烟阁。

郭子仪的威望由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干他并不以此居功自傲,而是继续对唐代宗言听计从,等到仆固怀恩起兵造反了,作为曾经的战友和兄弟,郭子仪依然奉命发兵征讨。

郭子仪何尝不知道仆固怀恩是被宦官骆奉先诬陷与回纥勾结,无法自辨之下才造反的呢,但造反已经成为事实,他没有因私废公,而是给予仆固怀恩以严厉打压。



后来,仆固怀恩兵败被杀,他引来的吐蕃大军也被郭子仪击败,郭子仪得胜还朝,被唐代宗册封为尚书令,位列宰辅之一,但他三次上书不接受任命,这让唐代宗十分感动,还说他高风亮节。

因为郭子仪懂得适可而止,从不炫耀战功,也不居功自傲,保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姿态,因此得到了唐代宗的信任。

并且,郭子仪还做了两件很聪明的事情,那就是以德报怨,成功化解了他与宦官的矛盾,这对他最终全身而退,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仆固怀恩造反之后,郭子仪率军前往平叛,与吐蕃大军进行大战,鱼朝恩趁他不在京城,让人将他父亲的坟墓给挖掘了。

祖坟被挖,郭子仪本该生气,群臣也都很担心他因此造反,但他既没有生气,也没有造反,而是全心全意致力于攻打吐蕃。

等到郭子仪得胜还朝,唐代宗跟他谈及此事,他却对唐代宗说,我长期领兵在外,很多时候无法阻止士兵损坏别人的坟墓,现在我家祖坟被挖,可能是上天的惩罚吧。

鱼朝恩得知此事后,感到无地自容,对郭子仪的大度感到敬佩。



后来,鱼朝恩邀请郭子仪到家中赴宴,可能对他不利,宰相元载探得消息,提醒他要注意,但他毫不在意,而是带着少量随从就去了鱼朝恩家里。

鱼朝恩感到很奇怪,就问郭子仪为何带这么少的随从,他就将元载的话告诉鱼朝恩,鱼朝恩听完更为惊讶,对郭子仪说,要不是您是长者,我可能就不起疑心了,那样您或许就危险了。

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

因为这两件事,鱼朝恩觉得自己长期针对郭子仪,郭子仪却从不报复,再加上那时候战争已经平息,郭子仪对他也没什么威胁,他便不再找郭子仪的麻烦了。

在搞定鱼朝恩之后,整个宦官集团也没有继续围攻郭子仪,郭子仪因此平安无事。

第三,郭子仪急流勇退,并与皇室进行联姻,从而确保自身安全。

郭子仪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其中至少有三人在战乱中被杀,到安史之乱平定的时候,他活着的最大的儿子,是他的第六子郭暧。



那时候,郭暧不过十几岁,因为父亲郭子仪的巨大功劳,他得以成为豪门显贵公子,受到万人瞩目。

后来,郭子仪因为击败吐蕃而立下战功,他多次谢绝唐代宗的赏赐,唐代宗便将升平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郭暧。

升平公主是唐代宗宠妃崔贵妃的女儿,虽然不是嫡女,却很受唐代宗宠爱,而自从她嫁给郭暧之后,郭子仪与皇室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

因为与皇室联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郭子仪的安全,并且他对待升平公主的做法,也就是醉打金枝的故事,也让唐代宗十分赞许。

773年,郭子仪再次率军击败吐蕃,这个时候的他功勋卓越,朝中无人出其右,他的权势和地位也可谓如日中天,大有功高震主的势头。

第二年正月,郭子仪班师回朝,唐代宗准备对他大加封赏,但他却突然哭着对唐代宗说,我年纪都这么大了(当时已经七十六岁了),您还是让我休息一下吧?

但由于那时候吐蕃十分强大,只有郭子仪可以将其击败,唐代宗便没有准许他退休。



一直到779年唐德宗继位之后,才批准郭子仪从军中退休,但依然担任太尉、中书令,唐德宗还给他赐号“尚父”,以示对他的尊敬。

自那之后,郭子仪就不怎么过问政务了,而是在家饮酒作乐,并牵线搭桥,让郭暧的几个儿子和女儿与皇室再次进行联姻,从而进一步维护了家族的安全。

781年,郭子仪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岁,他去世之后家族依然十分强盛,在唐朝后半段历史上享有极高地位。

总的来说,郭子仪功高震主,长期遭到忌惮和打压,之所以能全身而逃,免遭杀身之祸,主要是因为他够忠心,会做人,不贪功,不争权夺势,从而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再加上他与皇室进行了联姻,又知道急流勇退,因此结局比较好。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蒋委员长”的心腹,黄埔系的2号人物何应钦。作为蒋介石的近臣,何应钦可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微妙,作为同窗和同事,这对恩雄契弟之间,既有十年如一日的效忠,也有西安事变的逼宫之举,有权力相争,却又互为利用。诚如蒋介石所言:“没有我蒋中正,就不会有何敬之。”



说到这里肯定就会有人疑问了:既然何应钦位极人臣,位高权重,在西安事变时又有造反之举,蒋介石为何没有对何应钦集团进行清算,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何应钦本可以在美国安度晚年,为何还会听候蒋介石的调令一起退守台湾,二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复杂的故事?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问答。

与蒋介石初相识,少年得志迎来人生第一个巅峰

何应钦出生于贵州省兴义的一个小山村里,自幼成绩优异,勤奋好学。17岁便考入了贵州陆军小学,后被保送到武昌陆军第三中学。
1909年秋,何应钦被录取为留学生,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振武学校第11期学习,与朱绍良、谷正伦、贺耀祖等人成为挚友,并于第二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何应钦满怀热忱回国,参加了光复上海之役,在这里他与蒋介石初次相识,不过,二人并没有过多的交集。二次革命失败后,何应钦再次背起行囊远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求学。

何应钦


1915年,何应钦学成归来,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王文华。
王文华当时是黔军的总司令,二人还是老乡关系。于是何应钦受王文华之邀,与朱绍良、谷正伦等人一起加入了黔军。此时护国战争爆发,黔军举旗响应,何应钦几人一到贵阳,就被委以重任。何应钦任黔军第1师步兵第4团团长兼讲武堂学生营营长。
然而,贵州虽小,黔军虽嫩,军阀权力纷争的大戏却不输于任何一个大省。王文华虽位居黔军总司令,但他的舅舅贵州督军刘显世却在此盘踞多年,舅甥二人在贵州形成了“维新派”与“保守派”两种势力。围绕着二人核心势力的主要成员,不是刘、王的宗亲挚友,就是乡邻故居亦或是门生子弟。

何应钦在战场


在舅甥二人的相互争斗中,何应钦作为留日的日本高材生,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以王文华为首的“维新派”作为自己依仗和效力的对象。但他并不想因此得罪刘显世,小心翼翼地在刘、王二人之间周旋,使他在二人的明争暗斗里暂时得以安身。
1916年4月30日,何应钦与王文华的胞妹王文湘喜结连理。作为王文华的妹夫,何应钦不再掩饰自己的立场,公开站在了王文华一边。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凭借军人作风和优秀的组织才能,逐渐成长为“维新派”的骨干。他创立的“少年贵州会”,对王文华团结省内外进步分子建立新党,最后夺取贵州的军政大权奠定了基础。他本人也得以升任贵州讲武学学校校长、省会警察厅厅长、贵州省警务处处长。第5混成旅旅长等要职,并晋衔为陆军上将,一时风光无两。



1920年12月底,何应钦参与谋划了“民九事变”,与王文华一起把刘显世赶出了贵州。
但是,刘显世并未因此善罢甘休,他“卧薪尝胆”准备伺机反扑,在王文华放松警惕的时候,于1921年3月派杀手在上海将王文华暗杀.
王文华一死,贵州“维新派”便群龙无首、乱作一团,何应钦被迫逃往云南,准备投靠滇军总司令顾品珍。但是刘显世心狠手辣,继续派杀手追杀他,当时何应钦身中两弹,好在抢救及时才无性命之忧。
伤愈后,何应钦携家眷前往上海投奔王伯群(王文华之兄),过起了深入简出的生活。何应钦少年得志的第一个巅峰就此以流逃上海而落下帷幕。

蒋介石重逢,在黄埔军校崭露头角

1924年,何应钦经王伯群等人的推荐,赴广州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后来由其日本士官学校同学王柏龄推荐,被蒋介石任命为黄埔军校少校总教官。
何应钦与蒋介石是东京振武学校的同学,二人此前又在陈其美手下有过交集,说起来也算是“老相识”,“老交情”,因此,在黄埔军校任职以后,何应钦对蒋介石毕恭毕敬,在工作中不敢有半点马虎,加上他本人向来做事严谨,认真负责,逐渐得到蒋介石的赏识。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委以得力助手的,原本是教授部的主任王柏龄。王柏龄和蒋介石是从陆军速成学堂到东京振武学校的老同学。二人关系甚好。奈何王伯龄本人是个不争气的“阿斗”,每日都是花天酒地。烟花柳巷,遇到的事情从来不见其踪影。
如此一对比,蒋介石对克忠职守的何应钦愈发的重视,手上的大事小情都交给何应钦处理。这是何应钦一生效忠于蒋介石的开始。他本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埔军首次东征,升任教导第1团团长

天空乌云密布,在棉湖数十里内,数不清的烟柱腾空而起,隆隆的炮火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到处都是刺鼻的火药味。这里是东征右路军棉湖战场,从天空俯瞰,此时交战双方正打得不可开交。
何应钦率领的教导第1团此刻正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陈炯明部下的林虎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蒋介石眼瞅战事危矣,一旦何应钦有所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他将何应钦叫到指挥所,焦急地吼道:“何敬之,你必须顶住,一定要坚守到第2团赶到,死守不退!否则,不但我们完了,黄埔也名誉扫地了!”


何应钦深知其中利害,就全局来说,此战关系到黄埔系军人以及广东革命的生死存亡;就个人而言,这一战关乎自己和蒋介石乃至整个黄埔军校学生军,如若战败,不仅名誉荡然无存,还有性命之忧。何应钦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态:’、“狭路相逢勇者胜,既然非拼即死,我这就去前线!”

何应钦振作精神,亲赴前线督战,并在肉搏战中冲锋杀敌,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何应钦还采纳了3营党代表提出的疑兵之计,令士兵大造声势,杀声震天,多插旗帜,以做疑兵。敌军果然上当,畏缩不前,何应钦用此招,为等待第2团支援争取了大量时间。



两个小时后,姗姗来迟的教导第2团终于穿插至林虎军的侧背,与第1团夹击,将陈炯明所部打的抱头鼠窜,取得了棉湖战役的最后胜利,为第一次东征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4年年底,蒋介石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编为两个教导团,何应钦任第1团团长,这个时期的教导第1团,堪称藏龙卧虎,名将如云,教导第1团的3个营长分别是刘峙、顾祝同、钱大钧,后来黄埔系高级将领的陈诚、胡宗南、周至柔、桂永清、杜聿明、黄维等人,当时均为教导第1团的下级军官或普通士兵。

担任军政部长,逐达权力顶峰

1925年,广州政府组成东征联军,再次讨伐陈炯明,何应钦的第1教导团被编入东征联军右路军序列。2月1日,何应钦率领第1团离开军校,10日击退平湖之敌。随后攻占淡水城,全歼守军1个旅,接着又以2000多兵力击退洪兆麟1万多兵力的增援部队,一时名声大噪。
3月上旬,陈炯明卷土重来,集结林虎、李易彪两部约5万兵力,突袭何应钦部,并企图包抄东征军总部,在棉湖与黄埔军展开决战。
由于黄埔军教导2团行动拖拉,未能及时赶到敌人的后方攻击,导致第1团孤军奋战,腹背受敌。形势岌岌可危。3月13日,敌我展开激烈拼杀,何应钦在逆境中奔赴一线浴血奋战,令蒋介石也为之动容。



棉湖一番苦战,堪称以少胜多、使广州革命政府转危为安的关键战役。黄埔军与何应钦也因此战“声名鹊起”。

1925年7月,孙中山大元帅府改为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在广州宣告成立。黄埔学生随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蒋介石任军长,何应钦任第1师师长。第1军成为以后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的基础,也是国明党“中央军”的基本班底,是蒋介石统领中国20年的中流砥柱。
在第二次东征中,何应钦的第1师在惠州见面敌军主力,取得了惠州战役的胜利。自此,何应钦凭借显赫的战功和谦逊的做人态度,与蒋介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926年7月,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誓师北伐。何应钦任郭明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潮梅警备司令。
在松口战役中,何应钦歼敌、招降4个师,以2:5的兵力大败直系军阀孙传法的周荫部。蒋介石为此称赞何应钦为:“能从容应付,完全消灭敌军主力,因此预测此次北伐之目的一定可以达到。”


随后,何应钦担任东路军总指挥,由福建一路向北进军,攻入浙江、上海,并于1927年3月攻占杭州,大败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何应钦因此名声大震。北伐军占领北平后,蒋介石随即委任何应钦为“国军编遣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训练总监部”总监等职务。
北伐战争结束后,各部新军阀如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唐生智等均发展壮大起来,他们个个雄踞一方,扩大势力。而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要想真正完成统一大业,只能绞尽脑汁削弱他们的实力。
于是,新的军阀混战再次拉开大幕,且一发不可收。此间,何应钦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的同时,先后兼任武汉行营、开封行营、广州行营、郑州行营主任,在前线指挥部队与各路诸侯激战。



在将桂战争中,在讨伐张桂联军、讨伐唐生智的战役中,何应钦连战连捷,获一等宝鼎勋章、在1930年5月爆发的中原大战里,何应钦指挥百万大军与阎锡山、冯玉祥以及李宗仁等人组成的反蒋联盟展开激烈战斗。尤其是在衡阳战役中,何应钦大败骁勇善战的桂军,保住了蒋介石的大后方,为中原战役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1930年,何应钦被任命为军政部长,逐渐达到权力顶峰。

晋升陆军一级上将,与蒋介石的关系空前融洽


中原大战之后,何应钦奉蒋介石之命,先后指挥20万、30万、50万大军围剿中央苏区,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围剿”中屡战屡败,蒋介石大发雷霆,何应钦本人更是心痛不已。
1933年,何应钦赴北平主持华北军事,率领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部队抵抗日军侵略,5月长城抗战失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1935年,何应钦又根据蒋介石的命令,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何梅协定》。
1935年4月,何应钦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在蒋介石嫡系中,如刘峙、顾祝同等均为二级上将,张治中、陈诚等为中将。何应钦是唯一一位一级上将,可见何应钦当时在蒋介石一众嫡系中的地位有多高。



西安事变,借机逼宫造反,二人关系渐生隔阂


“什么?你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变,委员长在西安被扣留了?”
听闻噩耗的何应钦,变得有些精神恍惚,脸上的表情喜忧参半,他盯在哪里不说话,挥挥手,让所有人都出去,他要一个人静一静。

这天晚上,何应钦站在镜子面前久久未动,他看着自己的一级上将肩章,然后将将军帽合在了头上,就这么一动不动地站着。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还穿着这么笔挺的军装。似乎有些傻气。
不过,这位前途无量的上将看似面无表情,内心却充满波澜,他对着镜子摆弄着自己的姿势,一娉一笑都在学着蒋介石。



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出现,或许自己能踏踏实实在为蒋介石服务很久,一点一点地向上爬。可是现在,一个他此前从未想过的机会出现在面前,自己又怎能这么轻易地让它溜走呢?
昔日蒋介石的提携之情在耳畔回响,但很快就消失不见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何应钦在心中念到。成功了,就拥有全部,失败了,也不过如此。那就赌一把!这样的机会,自己就算丢了性命也要拼一次。面对巨大的诱惑,任何人都无法抵抗。尤其是自己,熊胸中那团火焰,已经燃烧得让他坐卧不安。
何应钦终于停止了在镜子面前摆弄姿势,坐在了桌子面前,开始仔细阅读今天陆续送来的西安事变相关的情报。

张学良、杨虎诚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为达“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消息传来,南京政府一片哗然,乱作一团,各派力量迅速分化组合,形成了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和以宋美龄、孔祥熙为首的主和派。双方各执一词就如何营救将接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为此,何应钦当面顶撞宋美龄。他说:“为维护国民政府威信,应当立即展开军事行动。”
宋美龄则予以回击:“动用武力,必然会危及委员长性命!你这样做意欲何为?”

何应钦脸色骤变,随即冷眼相向:“妇人之见,只晓得救丈夫。”

宋美龄

宋美龄反驳道:“我决非挂念丈夫安全之妇人!委员长的安全,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安全。一旦展开军事行动,你有什么手段掌控局面,两广、云南、湖南、四川、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宁夏等各地军阀政要,都虎视眈眈,他们那个能听候你的调遣?到那时如果他们一个个趁火打劫,借机扩张,或者站到张、杨一边,你该如何收场?”

何应钦不得不承认,宋美龄的话不无道理。一旦讨伐失败,他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而由此引发的大规模内战,后果更是无法估量。
在宋美龄、孔祥熙等人的坚决反对下,何应钦被迫改令只轰炸渭南、富平、三原以及西安近郊等地。

孔祥熙


但何应钦此举的目的有两个:假如在讨伐中殃及蒋介石的性命,他便可顺理成章取而代之;倘若出兵救出了蒋介石,他又可以成为救驾攻城。同时他认定,只要南京政府出兵轰炸西安,蒋介石就难逃此举。
16日,,何应钦正式宣布对张学良、杨虎城部展开军事行动,并集结7个师于潼关前线,所有的飞机在洛阳集结待命。只等一声令下,就可对西安展开攻击。此前,中央军在华县已与杨虎城部发生冲突。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何应钦收到了蒋介石的亲笔信,信中蒋介石让他延缓轰炸3日,何应钦看着书信,只能作罢。



20日,上午,宋子文抵达西安斡旋,和平解决争端初见端倪。宋子文又力争延期3日,并在22日亲再赴西安,劝蒋介石“宁抗日,勿死敌手”。
蒋介石的内心逐渐平静,决定接受张、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12月26日,蒋介石回到南京,何应钦虽尴尬不已,但还是硬着头皮去机场迎接蒋介石,并在欢迎会上为蒋介石宣读答词,述说他为伸张国法而主张讨伐的苦衷。
蒋介石一方面对何应钦的主张动机不纯心怀芥蒂,另一方面又觉得何应钦此举是对张、杨二人的威慑,而这种威慑正好能达到震慑张、杨二人。因此,蒋介石对何应钦此间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发难,但从此以后二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复杂起来。

何应钦、白崇禧


出席日军投降仪式,是最高光的时刻

今天,是特别而又隆重的日子。
即使对于见惯了大场面的何应钦来说,今天也是他毕生之中最荣耀的日子。
为了这一天,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苦苦奋战了14年。
如果从甲午战争算起,这一天已经跨越了苦难而漫长的51年,在这50多年里,日本那巨大的魔爪始终笼罩在中国人头上挥之不去,而今天,他将作为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在南京接受日本驻中国派遣军的投降。



1945年9月9日上午8时50分,何应钦身着米黄色军装,佩戴上将领章,斜跨武装带、率受降官陆军二级上将顾祝同、陆军中奖将萧毅肃、海军上将陈绍宽、空军上将张廷孟,来到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大礼堂,在灯光照耀下,踏着音乐声进入受降席就坐。
9时刚过,何应钦将日军投降书中文本两份,递萧毅肃转交冈村宁次,冈村宁次连忙起身双手接过,并在快速翻阅后,用毛笔在两份投降书上签字。
冈村宁次从从口袋里取出圆形水晶印章盖印后,令小林浅三郎向何应钦正式递交投降书。
何应钦接过投降书检视后,盖章签字,并将其中一份投降书交给冈村宁次。

何应钦在受降仪式上


在受降仪式最后,何应钦发表了抗战胜利广播演说,赢得全场热烈掌声。受降仪式结束后,何应钦特别吩咐将签字用的墨。砚保存起来,作为历史的见证,并将他本人签字用的毛笔带出来,留作永久纪念。

白崇禧、李宗仁、何应钦


能够代表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接受日本驻华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的投降书,一方面可以看出何应钦在国民党内地位之高、资历之深无人能及,同时也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何应钦在抗日战争中卓越战功的肯定。

大厦将倾,风光不再

但令何应钦意外的是,就在他风光无限,踌躇满志地接受冈村宁次投降书的那一刻,蒋介石对于他的清算正悄然而至。
1946年6月,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被撤销,成立了国防部,何应钦被解除了参谋长以及陆军总司令之职,改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
一下子从权力的巅峰落地的何应钦,不仅被逐出权力核心,而且被抛到了大西洋彼岸,这个变化令何应钦难以接受。



但蒋介石作此安排,早有端倪。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方面就曾派代表到重庆询问蒋介石接班人一事,蒋介石以自己身体康健,硬朗为由推辞掉了。日本投降后,美国人旧事重提,蒋介石只好推出何应钦来加以应付。
不料,何应钦听闻喜讯后,以为蒋介石念他劳苦功高,真将他列为了接班人,一时间摆不清自己的位置,竟在黄埔系中“自成一派”,企图搞“何氏内阁”,这些彻底触到了蒋介石的底线,因此被“遍嫡”出局。



其实何应钦对此也早有预兆,在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就开始有意培养陈诚取而代之,此时由于陈诚资历尚浅,还有需时间和机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何应钦以军委会军政部长兼任第四战区总司令长官。1938年1月何应钦任军委会参谋长,仍兼任军政部长和第四战区司令官,是蒋介石的最高军事助手。




在此期间,何应钦参与了台儿庄战役的上层决策,指导和指挥了徐州会战,参与制订了武汉会战的计划。在其第四战区司令官职由张发奎接任后,他本人以参谋总长身份,往来于各战区、战场之间,先后参与指导了南昌、随枣、长沙和桂南、浙赣会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何应钦奉命宣布中国军队开入缅甸设防,并指导了入缅远征军攻入缅甸仁安羌,次年指导缅北会战,荣获一等解放勋章,一等景星勋章,英皇乔治六世授予的二级军师荣誉会员勋章。
1944年9月,又指挥了桂柳战役和贵州战役,尽管日军先后占领桂林、柳州,但企图从桂黔向四川进攻的阴谋最终破产。
此时,陈诚的“土木系”日渐壮大,尽管在西安事变之后,何应钦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但是在1944年,蒋介石执意要扶持陈诚上位。他对何应钦说:“敬之啊,你身兼数职实在太忙,推举个人做军政部长帮你分担一下吧。”何应钦一脸茫然,急忙说:“不忙,我一个人完全可以应付过来。”

陈诚

但没过多长时间,蒋介石再次提及此事,何应钦这才反应过来,蒋介石是真要拿他开刀了,,于是他极力保举顾祝同接任,蒋介石却提名陈诚。何应钦心中不服,便对部下抱怨道:“陈诚算个什么东西,我当师长的时候,他还是个连长呢!”

可陈诚依旧当上了军政部长。从此何、陈矛盾日渐加剧,两人的境地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为了安抚和补偿何应钦,蒋介石随即任命何应钦为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1944年12月,何应钦指挥四个方面军,披挂上阵指挥了湘西会战,歼灭日伪军3万余人,获战利品20多吨。随后乘湘西会战之勇,何应钦发起桂柳反击战,收复广西,为反攻广州创造了有利条件。战役结束后,何应钦获得罗斯福总统颁发的金椰勋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特别指派何应钦为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受降长官,使得何应钦的人生之路,在那一刻,瞬间达到了顶峰。这些表面风光,让何应钦有些眩晕,以至于丝毫没有注意到蒋介石从他后背投过来的冰冷目光。

“甘苦共尝”与蒋介石一起败退台湾

面对国军在解放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原本准备前往美国安度晚年(在联合国任职期间在美国购置了别墅)为自己留了退路。
但蒋介石命令何应钦必须火速赴台“甘苦共尝”,并为他指派了专机。当时许多追随蒋介石的忠臣纷纷流逃海外。何应钦为此苦苦挣扎.。



他心里清楚,在非嫡系看来他是蒋介石的嫡系,而事实上他又与蒋介石有着深深的隔阂。蒋介石对他爱之深,恨之更深。他心里自然忐忑。但最终他还是听从了蒋介石的命令,携带家眷飞往台湾。
何应钦乘坐蒋介石派的专机举家迁台,下飞机后却无安身之所,甚至无人问津。



好在何应钦平时为人谦逊宽厚,颇得下属好感,时任台湾警备总司令的钮先铭见老长官如此落魄,将自己居住的一栋小楼让给何应钦一架,这栋小楼的产权属于台湾省物资局,看上去毫不起眼,对何应钦一架来说却是绝渡逢舟。
驰骋疆场大半生的何应钦,此时先来深居简出,“闭门思过”。其所思之“过”,便是西安事变之责,生怕蒋氏父子刀剑相向。




在此时政局尚未明朗,个人前途未卜之际,何应钦处处小心翼翼。好在蒋介石和他的心腹们正忙于“总统”复出,对何应钦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照顾。

1949年12月7日,台湾总督府门前挂出了“总统府”的招牌。蒋介石急于复职“总统”之职,太子蒋经国展翅待飞,昔日四大家族只剩下了蒋氏一家,何应钦自知重温过去权倾朝野的旧梦已无可能,为避免未生奢望而引起猜疑,何应钦特意公开自己的态度。



1950年1月6日,美国《新闻观察》记者斯瑞采访何应钦,原以为这位国民党重臣能有什么高深的见地,不料,何应钦却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是国民一分子,在国民应尽义务方面当然不能后人,所以就我内心的由衷的说,从政时不负为国家公仆,现在只希望无恭为一个自由的中国公民。”

何应钦的“识大体”自然给蒋介石省去了不少麻烦,在蒋复职这件事上也表现得颇得蒋介石的好感。



“由于李宗仁移居美国,又未宣布放弃代总统职务,蒋介石的复出,既要有千呼万唤的过场,又要在法理上剥夺李宗仁的代总统之职。”

1950年2月12日台湾“监察院”提请“国民大会”弹劾李宗仁时,作为大陆时期贵州省选举的“国大代表”,何应钦踊跃发言,弹劾李宗仁,请蒋总裁恢复行使“总统”职权,并在23日的中常会上再次积极发言,请蒋复职。



作为对何应钦支持复职的回报,蒋介石把“总统战略委顾问委员会主任”给他。
这个机构成立于1947年,名义上是蒋介石的最高军事咨询机构,实际上是被罢黜资深军事首脑的一座冷庙。何应钦从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离任归来时,就是这个机构的主任,后来这一职务给了被夺了兵权的龙云,现在又给何应钦派上了用场。
尽管是个虚职,可此时的何应钦却激动得不行,因为他毕竟有了一个“公职”。此后,何应钦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表示对蒋介石的真诚拥戴。


被逐出权利中心的日子里,何应钦严格按照“三打一跳”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生活。所谓“三打”,即打猎、打网球、打高尔夫球。

何应钦年轻时就热衷于打猎,此时在靠边站的原国民党要员里,何应钦、白崇禧、杨森的三支著名猎队鼎足而立,声名显赫。


所谓“一跳”,就是交际舞,与一帮闲赋在家的老朋友、老部下把酒言欢,跳舞欢乐,也算乐在其中。
这“三打一跳”让蒋氏父子彻底看清了何应钦此时的心态,蒋、何关系反而更加融洽、热络起来,以致“总统战略委员会”主任这一职务,何应钦硬是当了20年。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心脏病逝世后,严家淦特派何应钦等21位党国大员,组成治丧委员会,并由何应钦、张群等八大员为蒋介石灵柩覆盖国民党党旗。何应钦发表了《永远不能忘的几件事——追思故总统蒋公》,深切悼念蒋介石,缅怀蒋介石的功德与恩德。
此时,何、蒋之间的隔阂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对故人的追思与尊崇。


何应钦失势而未失宠,得益于他远离全力核心以后,没有丝毫的愤慨与牢骚,而是紧紧跟随蒋介石的步伐,为了力所能及的事兢兢业业而又“得其所哉”,使他与蒋介石,陈诚的关系反而融洽、和谐起来。我想这便是他功高盖主,还能免得杀身之祸的主要原因。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我国古代,将军们谁不想替皇帝平定宇内开疆扩土?

但是,他们又非常担心,万一哪一天,自己“功高震主”,其结局只有两种,一是被皇帝找个由头杀了,二是黄袍加身。

而历数古代的那些大将,选择后者并且成功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都被皇帝钝刀子割了。

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这3个武将,是怎么活下来的?

1.王翦

王翦是秦朝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

因为王翦灭燕、赵、楚三国,而他儿子王贲灭魏、齐两国,所以王翦顿时成为秦朝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然后很显然,他的功劳,足以让秦始皇寝食难安。

但是好在秦始皇这人不杀功臣,所以解甲归田的王翦得以安享晚年。

2.李靖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效力李唐后,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世更有人将他与杀神白起、战神韩信相提并论,足见李靖之牛逼。

但李靖喜欢写兵书,所以唐朝建立后,他马上归隐,还好遇到了不怎么杀功臣的李世民,后半生才安稳度过。

3.郭子仪

郭子仪凭借平定安史之乱,瞬间跻身到中唐的权力巅峰。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的郭子仪不仅是功高震主这么简单了,他要是有不轨之心,唐朝估计早已改姓!

而他之所以能够寿终正寝,最主要的还是当时唐朝式微,自顾不暇,只有留着他李家江山才能保得住!

4.姜子牙,传说飞升了哈哈

喜欢更多野文杂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我,谢谢




虽然身为人臣都希望能施展一腔抱负、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但一旦“功高震主”,下场大多都会变得十分凄惨。不过,还是有一些历史人物能在这种情况下功成身退,甚至“功成而身不退”得以善终。

首先来看功高震主仍能得以善终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① 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

② 才德兼备,性格沉稳,为人处世低调、谦恭,不居功自傲,不结党营私,不生异心。

③ 守本分,安于现状,甚至故意抹黑自己以降低君主的戒心。

④ 与君主关系甚好。

⑤ 遇到明君,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⑥ 个人能力实在超于常人,无法或缺,不可替代。

下面就来举例说说:

① 郭子仪

郭子仪实乃一典范。他立下过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勋,又收复长安计退吐蕃,位极人臣,但他并未居功自傲,更未因此而生谋逆的野心。曾国藩所说的“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中的“郭”,指的就是郭子仪。

此外,君主起疑心时他上书表忠心,战胜归来后又主动交还兵权。甚至在80岁高龄时,还亲手把自己的儿子绑着押到殿上向君主请罪,试问有着这样的谦卑与赤忱,君主怎会将他铲除?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郭子仪的个人能力实在太突出。唐代宗曾经对他不信任,但一换人就不行,所以还得将他请回。

这也就难怪史书这样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② 范蠡、张良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一雪会稽之耻,但后来便功成身退,还因善于经商而成为巨富,三散家财而避祸。另外,张良也是激流勇退的代表。

③ 萧何、王翦

萧何助刘邦一臂之力战胜了项羽,后来为了消除刘邦的猜疑,故意贪污受贿,让刘邦以为他安于现状。

王翦也是深知功高震主会有多么可怕的后果,所以在统军灭楚之前,故意向秦王嬴政求田宅来消除其戒心,之后便功成身退,

这二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故意抹黑自己以求得君主的安心。

④ 卫青

卫青的姐姐是汉武帝的皇后,这层亲缘关系使得卫青与君主的关系非同一般。再加上大将军本人行事坦荡,忠心不二,自然不会被汉武帝当作眼中钉。

⑤ 姚广孝

姚广孝是和尚出身,可能与此经历有关,此人对世事看得十分透彻,并且心思缜密,想人所想,清楚地知道君主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姚广孝主持修了《明太祖实录》,纂修了《永乐大典》,并且还辅佐太子监国,能力超群却为人低调,不结党营私。可谓是既会做事还会做人,这真是让君主很难找到理由与他过不去吧。

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被君主铲除其实很好理解,毕竟君主考虑的是维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当他感受到威胁的时候,自然会想方设法地消除隐患。但一些德才兼备、识时务的人臣,的确也因为种种原因而逃过一劫、得以善终,历史的奇妙、有趣之处也正在于此吧。




功高震主能善终的真的很少,知常容总结了一下,大致有5种情况可以避免被杀。

一、不要了,或者挂得早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范蠡和张良。范蠡他在越王灭吴之后就选择逃跑,而且还改名换姓一切从头开始。刘邦对张良说我给你三万户的封地,地方你随便挑,张良说我只要留侯足矣。

这两个人最终善终。

还有一种情况是死的比君主还要早。比如管仲任齐相之后,齐国所有事情都由管仲处理,齐恒公称管仲为仲父,管仲帮着齐恒公称霸,周天子都希望能封赏管仲。最后管仲死的比齐恒公还早,自然是善终。

二、低调,像孙子一样活着

这种典型代表是大唐名将郭子仪,郭子仪位极人臣,赐号“尚父”,封汾阳郡王,经历好几代皇帝,始终不倒。

他的秘诀很简单:低调,像孙子一样活着。

他家的大门是可以随意进出的,为什么?因为他位高权重,如果关上大门,有人向皇帝谗言他们在府里弄事情,这就说不清楚了。如果开着大门自然没有问题。

鱼朝恩把他的祖坟给挖了,结果他说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

他的儿子娶的是公主,小两口吵架,公主说我爸是皇帝。结果他儿子说我爸才不稀罕当皇帝。

公主气得进宫告知皇帝。郭子仪知道后就将儿子绑了送到皇帝面前。

唐代宗说小两口吵架,亲家不用理他。郭子仪将儿子带府中之后还是狠狠地杖打数十。

三、将权力传给儿子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曹操将权力传给儿子,司马懿将权力传给司马师等等。这种长期把持权力的后果自然就是篡位了。曹操和司马懿都得到善终,没有人对他们进行清算,因为权力都还在他们儿子手中。

为什么权臣要篡位,因为走到这一步了,你不进不是退不退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大事,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只能进了。

四、诸葛亮式的存活。

像诸葛亮这种手握绝对大权,最后自己没事,子孙还能得到刘禅之重用不猜忌,这样的人物或许还真挺难找到第二个的。

诸葛亮的秘诀是把握尺度,虽然大权在握,但不自己作主,给足刘禅面子。

比如要出兵上《出师表》,要接班人,也是建议刘禅定蒋琬为接班人,但没有说就让蒋琬当接班人。

他自己也尽可能地低调,比如打败了,对自己进行处罚。死了也不敢葬回成都。

临死前还要向刘禅表清白,表示自己没有贪污。

诸如此类种种,给刘禅的感觉就是诸葛亮是尽力帮自己在做事,而不是夺了自己的权力。

刘禅没有压迫感,自然就不会十分痛恨诸葛亮,诸葛亮自然就保全了。

张居正虽然善终,但他对万历要求太过于严格,最终导致万历报复,死后就立马被清算。

这个尺度的把握到炉火纯青,或许也就诸葛孔明一人吧。

五、自污

萧何买房子都买偏僻之处,进入关中时,别人去抢珠宝,他去找秦之资料和图库。治理关中受到百姓的拥护,但刘邦还是猜忌他。于是萧何采用自污的方式,强买老百姓的田房之类,以自己的把柄落到刘邦手中,以安刘邦之心。

这样做法的人也挺多,比如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他出兵灭楚前就不断向秦始皇要土地,要房子,要赏赐等等,用这种方式来安秦始皇的心。最后王翦一门继续受到秦始皇的重用。

韩世忠也贪污军饷,这个效果也类似于萧何强买,王翦讨要土地。

结语:

《道德经》有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这就是保身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国民革命军   管仲   黄埔军校   吐蕃   西安事变   安史之乱   杀身之祸   宦官   总司令   贵州   武将   君主   唐代   上将   蒋介石   战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