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误区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养生、健身等成为了大家时常挂在嘴边的事。然而一些看似“养生”的方式,实则非常伤害身体,而且很多人经常做,比如以下4种:

1、盲目进补

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群而言,食补是有效增强个人体质的重要手段。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尤其是新冠感染后身体过度虚弱的人群,盲目食补将会使得自身因为虚不受补,而导致身体负担加重,导致身体变得更差。可以少量多餐,尽可能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化。

2、吃素降三高

人们常说“吃素能降三高”,其实并不然。血压、血脂、血糖等慢性病患者控制饮食主要是为了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等食物的摄入,并不是完全吃素就能解决的。而且人每天都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的人体活动,适当吃肉对保证人体免疫力、维持较好水平以及保障内分泌代谢正常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长期吃素,则容易导致体内缺乏各种营养,从而影响糖、脂代谢和能量消耗,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动脉硬化。

3、大量出汗减肥

虽然排出汗液的好处,是可以带走部分代谢废物,但不坚持适量运动,只想通过大量出汗实现减肥是不可能的。人体中的水分主要在体液和肌肉细胞中,而不在脂肪细胞中。大量出汗后会出现口渴感,导致大量饮水,而后恢复原体重。

4、按摩淋巴排毒

人在健康状态下淋巴不会发生堵塞,会24小时循环排毒。如若淋巴发生堵塞了,说明身体存在病症,盲目进行按揉,反而容易导致病情扩散。

有养生之心是好的,但是不能盲目养生,最好的方式是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作息、多运动、保持乐观心态。




说到这一话题,我觉得先不要谈养生有什么误区。更应该先问一句:

什么是养生?为什么是养“生”,而不是养“身”,《庄子——养生主》开篇是这样说的:“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 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大体意思是说:做了好事不因被虚名而得意忘形,做了坏事也不要耿耿于怀,大体上保持中间的状态就可以做到:保护好身体,保全原本的天性,修养精气和心神,最终享尽天年。

显然古人说的养生是颐养“生发”之气,而不是粗浅的保养躯体。而“生发”之气越强,生命的质量就越好,所以养生最终追求的是高质量的生命,而不是苟延残喘的活着。如果理解不能这句话,那养生的误区就无处不在了。

其次,要分辨养生的的误区,就先要知道正确养生的行动纲领。这一点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有明确的回答:“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什么意思?“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规律,合理的节制饮食,符合天地的作息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世。”如果偏离了这样的基本原则,任何所谓的“养生行为”都是误区。例如:

经常熬夜,却天天在脸上涂抹各种美白祛皱的化学物质

不好好吃五谷却被广告忽悠的天天吃钙片

每天大鱼大肉,然后吃各种复合维生素

还有就是各种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乱吃乱补,什么每天八杯水啊、天天吃海参啊,反正商家一忽悠就中招。

总之,养生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生活符合自然的规律,否则其他多余的动作都是误区。




在衣食无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真正的养生,确实能维持人体健康,然而,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1.基本吃素。

虽然吃素,能够预防肥胖症,但是,如果长期素食,必然会导致某些营养素匮乏,如蛋白质和脂肪、维生素B12等等。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占人体的20%,占固体物质的45%。是人体抗体免疫功能的主要物质,人体的每个细胞都离不开它,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你说蛋白质重不要?

脂肪,不少人士痛恨它,因为它会制造肥胖,然而它对我们很重要。

脂肪占人体的15%,是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主要来源。它热量高,每克可提供9千卡的热量,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两倍。脂肪除供给热量外,在保护器官,提高必要脂肪酸和协助运输脂溶性维生素A、D、E、K方面,也是一大功臣。

提到胆固醇,许多人有反感 。因为胆固醇会堵塞血管,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其实胆固醇对我们很重要,人体根本离不开它。没有胆固醇,人将变得不男不女,因为胆固醇是制造性激素的原料。没有胆固醇,肾上腺皮质激素,也不会生产出来。人体的每个细胞膜上都有大量的胆固醇。没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流动性就会出毛病。胆固醇也是合成胆汁酸的原料,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胆汁乳化脂肪功能。胆汁酸将吃进去肠道的脂肪变成细小的脂肪粒,促进脂肪消化。如果长期不吃胆固醇,身体则由肝脏进行制造,这就额外增加了肝脏的负荷,久之会伤肝。

2.剧烈运动

运动要适量,剧烈的运动会导致某些部位的损伤。众所周知,运动员是世上寿命最短的人群,因此,运动要合理。

3.过度的依赖医生和药物

许多国人靠指标活着,就是医生告诉你这个指标是正常的,并告知你这个不能吃,那个要戒口,如果长期遵旨办事,比然会导致某些营养的缺乏,就像糖尿病的严重戒口,再加上胰岛素的毒性,到最后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和并发症。有人说,糖尿病患者是饿死的,并不过分。都知晓,凡是药物都是有毒的。一个长期服用药物的人,都写在脸上:面色暗黄无光、皱纹增多,寿命缩短20~30%左右。我们人体内根本没有药物的成分,是自古以来有病吃药的概念,形成的定律,果真如此吗?非也。人体的构造只有营养的成分,只有营养均衡,身体就没有疾病。身体出现疾病,一定是欠下了营养债,所以,健康的舵手也就是自己而不是医生,尤其是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在此为朋友推荐一本书——《别让不懂营养的医生害了你》。作者是美国行医30多年的医学博士—D.斯全徳。它的妻子患了严重的哮喘和一些其它疾病。在专家和最好的药物无济于事的情况下,无急奈何的选择了营养治疗,结果出人意料并得到痊愈。从此以后,他开始了长达8年营养的临床试疗,结果发现,营养比任何药物都管用。于是写了此书。

现在的加拿大,以把营养学纳入国策,并定为营养治疗为一级治疗,这是绝对的上上策。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那你吃的喝的就是营养,人不就是靠这个活着吗?多么简单易懂的道理啊!

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保林博士设计了一套简单计划来延年益寿,帮助避免疾病。不论开始实行年龄多大,只要严格执行,都可以多活10~30年。

1.每天必须摄取600~1800毫克VC,不要间断。

2.每天摄取400~1600国际单位VE。

3.每天服用1~2片超级B族。

4.每天补充矿物质。

5.每天服用胡萝卜素,以获得25000国际单位的VA。

6.减少糖的摄取量,不喝可乐等饮料。

7.每天喝水4~8杯。

8.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任何事物不要太多,一定要吃蔬菜水果,避免吃的过量,保持理想体重。

9.保持活力,常做运动,但不可过度。

10.喝酒要适量,每天不超过两杯。

11.不吸烟。

12.避免压力,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家人愉快相处。




养生的误区是:

药品或保健品经销商过份强调该商品的功能。

医院或医生过份强调就医或体检。

养生专家过份强调生活中的细微未节。

社会舆论过份强调运动。

需知:

休,养,生,息。吃,睡,住,行。

这才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主要因素和重点内容。

如果这些主要因素被自己忽略了,而盲目地跟风去追求那些被忽悠了的细微末节,那么,你所追求的养生就偏离了正道。你所希望的健康长寿将会事与愿违。

愿您清醒,自持。祝您健康长寿。




感谢邀请,现在大家都越来越注重养生,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经常会走进一些误区,今天我将给大家系统的概括一些养生误区:

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不吃油盐降三高”在这里殷教授可以负责任的跟大家说,选择不吃油盐反而对健康不利;

一些喜欢晨练的人经常会说:“晨练得赶早”其实晨练不需要太早了,出门前喝点水然后简单吃点早餐,如果遇到雾霾天,建议就不要出门锻炼了;

尊崇大食补的人热衷于吃各种补药,其实中医上建议大家可以选择适当的进补来减缓生理功能下降,延缓衰老的过程,切忌不可以一味的依赖补品,合理平衡的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其实我经常遇到一些找我看病的年轻人,他们 会说:“我才不到而立之年,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关于养生,其实是不分年龄的,很多的疾病都是在年轻的时候,不注意健康导致的,养生就应该是从健康的时候开始,等到有了病再养生那就不是养生了,而是治病了。

诚邀关注,你们有任何#养生# 、#健康# 、#食疗# 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或者在评论处写出来,陕西中医药大学殷鑫教授或啧优食品旗下首席执证营养师王志国老师将抽选其中热度较高的提问为大家用微头条、文章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解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误区   胆汁   脂肪酸   胆固醇   蛋白质   过份   脂肪   药物   盲目   身体   人体   营养   疾病   医生   财经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