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最后未完成的航母有多先进?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未完成的这艘航母是可以比肩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的。

怎么说呢?长久以来苏联对于海军的建设,并不是围绕航母来打造的,而是围绕核潜艇打造的。

所以当时的苏联能够打造出比肩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航母,还是很厉害的。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不妨先从苏联如何打造这艘未完成的航母说起是最好的。

苏联打造航母。

话说长久以来在苏联海军中,航母的地位比核潜艇的地位要低上很多。

这和当时苏联对于海军建设的认识有关,在苏联海军的认识当中,水面舰艇最多也就是海军的辅助力量而已。

所以航母和潜艇的打造过程中,航母一直是给潜艇让路的,按照当时苏联北方设计局和涅瓦机械设计局的话说,潜艇设计局的经费多到花不完,而他们两家设计局,要把一个卢布拆成两个卢布,甚至是三个卢布来花。

怎么说呢?认识总是从压力开始的。

在1960年的九月二十四号,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建成并成功服役。

这也就算了,到了1965年的时候,美国又下水两艘核动力巡洋舰,一艘叫长滩号,另一艘叫班布里奇号。

不仅如此,两艘核动力巡洋舰和企业号组了个队,进行了一次没有补给的情况下的环球航行,用了六十五天,走了四万八千公里。

后来美国的媒体,还将美国大兵在飞行甲板上摆出的质能方程的大照片刊登的到处都是。

这个举动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刺激。

于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苏联就开始琢磨起了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动力航母。

但这种讨论,一直都处于讨论中,就没有停止过。

因为文章开头就说了,当时苏联一些人认为海军的核心力量,来自于核动力潜艇,而不是水面舰艇。

最后之所以能够通过打造核动力航母的项目,完全是因为,苏联海军在关于大型航母的论证报告中提到了一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核动力潜艇,在没有空中护航的情况下,其实很难突破对手的反潜力量。

最终核动力航母的打造提案,就通过了。

于是在1971年的时候,苏联就启动了1160工程,要打造代号位“奥廖尔”级的核动力航母,任务下达给了涅瓦设计局。

到了1973年的时候,这一级别的核动力航母就是完成了初步设计。

奥廖尔级的核动力航母其实按照美国企业号为蓝本打造的,但吨位要比企业号大。

当时苏联海军是想打造一款八万吨的航母,但设计出来接近了九万吨,航速在三十节,可以搭载各种战斗机或者直升机八十架,启用四部蒸汽弹射,加一个斜角甲板。

最需要说明的是“奥廖尔”级的核动力航母使用的不仅有核动力,还有一套完整的内燃动力系统。

当然虽然“奥廖尔”级的核动力航母是以美国航母为蓝本打造出来的,但它同时也有着苏联自己的特色,比如在核动力航母上装备了很多防空火力,远程反舰导弹十六枚,中程防空导弹近二百枚,近程防空导弹二百五十六枚,还有电子天线,甚至是将火箭发射装置也装了上去。

本来“奥廖尔”级的核动力航母的打造应该不会遇到什么问题了,但方案送到苏联政治局的时候,就被卡住了。

反对这一设计的是乌斯季诺夫,这个人对于航母,尤其是美式航母一直都在采取排斥的看法。

当然他反对美式航母的同时,也非常仍可垂直起降飞机的航母。

所以“奥廖尔”级的核动力航母就无疾而终了,然后就出来一个取代方案,使用基辅级为基础,加上弹射器,搭载三十五架飞机的核动力航母。

就这样苏联海军的航母发展得一直是磕磕绊绊,后来就算是发展出了航母(常规航母),比如基辅级航母以及改进型的巴库级航母,在外观上虽然具备了轻型航母的特征。

但在舰载机上的使用,基本都是使用直升机以及垂直短距离起飞的飞机。

那么在同一时间,美国的航母一直在全通甲板航母上进行研发。

直到后来的古巴危机,越南战争,苏联总算是回过味来了,未来的航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了。

这就开始开始考虑研发性能可以和美国航母相抗衡的航母,而这次一的设计方案就开始使用起了美国式航母的设计。

而蓝本也被切换成了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样式。

苏联海军提出的任务标准,航母的排水量可以达到八万到九万吨,可以搭载一百架左右的飞机,而飞机采用固定翼飞机,使用弹射器弹射起飞,并用阻拦索进行降落。

这个版本的航母要是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打造的话,是可以和尼米兹级航母进行比肩的。

但在设计的时候,又出现了偏差,方案一直再变,首先是核动力装置变成了常规动力,搭载的舰载机也变成了四十二架。

甚至是弹射起飞使用的弹射器从四部砍到了两部,然后没了,直接取消了弹射起飞,变成了舰首滑跃式起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才敲定了方案。

于是在1983年的时候,就开始建造起了这艘命运多舛的航母,这就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

虽然核动力航母没了,但也算是让苏联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怎么说呢?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当时苏联就打算造两艘的。

而且这两艘基本上是同时建造的,在这个建造过程中,苏联海军又开始对核动力产生了兴趣。

所以这个本来定好的设计,又开始有了变动,当然原定的两艘航母设计并没有改变,继续建造,这就是后来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和库兹涅佐号航母。

(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设计方案后期进行了修正,这套修正后的方案成为了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依托这套方案,苏联不仅打造库兹涅佐夫航母,还打造了另外一艘瓦良格)

方案变更成为核动力航母之后,苏联于是在1988年的十一月二十五号的时候,尼古拉耶夫市的一家造船厂,开始了打造起苏联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代号1143.7,名字叫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

苏联最后一艘航母,也是第一艘核动力航母

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在外观上来看,很像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毕竟两套方案都是一个根子上长出的两朵花。

但在规格上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要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要大上一些。

飞行甲板的首尾使用了贯通型带着倾斜角的甲板,并且于舰体的中心线有着五点五度的夹角,这一点和美国航母是相似的。

但在舰首的位置上,又采用了升角为十一度的滑跃式甲板。

当然在设计方案中,苏联并没有放弃他们原有的特色,在飞行甲板的前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了一座反舰导弹,为了减少侵占面积,使用了垂直发射模式。

至于舰首的起飞区设置了两条跑道,全长一百一十五米,跑道的起点设置了一道挡流板。

还安装了四部弹药升降机,就在挡流板靠前的位置上。

当飞机停下来之后,弹药升降机就处在两架飞机的中间位置,减少了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更换弹药的强度和时间。

在斜角甲板的前部,设置的起飞区,还安装了两部蒸汽弹射器,不过可惜的是,两部弹射器不能同时使用。

之所以在有滑跃式起飞的前提下,又增加了弹射起飞,考虑的想法是,弹射个头大,飞行速度慢的大个头固定翼飞机,比如预警机。

毕竟像预警机这样的飞机,是没有办法单靠一个滑跃式甲板给推上天空的。

至于斜角甲板的后边,就被定为了降落区,一共设置了四道阻拦索。

再有就是甲板上,最明显的建筑——舰岛。

舰岛这个部分,被装在了舰体中间但偏后的地方上,这一点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类似,但个头要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要小一些,而且烟囱也变小了,从舰岛的右边伸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使用了核动力,没有必要设置大的排烟管道。

再有就是飞机使用的升降机一共有三部,这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多了一部。其中两部被设置在了舰岛的前后右侧,最后一部被安装了前甲板的后部左侧。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缺陷。

库兹涅佐夫两部升降机,位置在舰岛前后,苏联的设计人员预计这两部升降机是可以同时使用的。

但实际操作中,飞机有起飞的有降落的,降落的飞机正好跑到了二号升降机的前边一个尴尬的位置,想要回到机库中,就要绕过二号升降级回到一号升降机的位置上才可以。

这样就造成了待机区域必须让开一条通道提供给进入机库的飞机,这就影响到了飞机在甲板上停放的数量。

而且当起飞的飞机,想要到达起飞点的时候,降落下来的飞机还只能先在待机区域待着,第二架想要降落的飞机,就要等上一等。

所以一个升降机的不合理设置,直接就导致了库兹涅佐夫航母的舰载机使用效率降低。

为此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就特意增加了这个三号升降机。

飞机在回到机库的时候,不会影响到三号升降机的使用,还顺道将要起飞的飞机通过三号升降机,直接送到了斜甲板上了。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上的舰载机使用效率,苏联的设计人员,还利用了航母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大的特点,将阻拦索安装到了二号升降机的后边。

所以舰载机是可以通过二号升降机回收到机库内的,根本不会影响到一号和三号升降机的使用。

那么这种布置和同期的美国航母很相似,这全部都是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

而美国的航母,自从小鹰号航母之后,升降机位置的布置基本上就定型了,再没有更改过。

这种布置是在舰岛的前边再增加一部升降机,效率更好。

其他地方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还进行了利用,比如在甲板的四个折角的地方,设置了一些舰载武器,有防空导弹,近程防御武器,反潜深弹发射器等等。

建成以后的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光甲板的长度就有三百二十五米,宽度达到了七十六米,标准排水量是六万吨,满载排水量接近八万吨。

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上使用的核反应堆,先后在破冰船和五艘水面舰艇的使用之后,才被安装到航母上的。

也算是一套成熟的核反应堆了。

其实早年间,苏联想要更早地打造核动力航母,又被修改成常规动力的一个原因就是核动力这块,苏联还没有太过成熟的可用于航母的成品。

这套核反应堆是KN—3型,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上就装了四台,可以产生二十四万马力的功率,让航母最高有三十节的航速。

怎么说呢?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其实是可以单独使用的,毕竟他上面不仅有舰载机,自卫武器不仅多,而且数量也特别的大。

比如反舰导弹SS—S—19型,装弹十二枚,最大射程是五百五十公里。

而美国的航母整体防御圈最大也就三百其实公里。

所以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可以在美国航母编队的防御圈之外,用反舰导弹实施一波攻击的。

再有就是舰载防空导弹SA—N—12型,四座六个单元,可以装弹一百九十二枚,射程五十公里,射高二十四公里,飞行速度四倍音速。

从发射到击中目标,最多也就四十秒而已,而且四倍音速的导弹,去追击飞机,一般的飞机还真就挡不住。

八座卡什坦近程防御武器系统,航母四个角,一个角两座,每座四十八枚,在八千到一千五百米的距离上队来袭的导弹拦截,单发损毁的概率在80%到90%的范围。

如果这个还不起作用,还有三十毫米炮在一千八百米到五百米的范围内进行拦截。

在反潜上还有两座RBU6000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射程是六千米,这个距离以及远远大于当时美国潜艇发动攻击的最大距离。

至于最主要的舰载机,通常情况下装七十架,最多可以装八十架,

而当时美军同期小鹰级八十架,企业号和尼米兹都是七十八架。

不过可惜的是这艘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在打造到40%的时候,苏联就解体了。

随后就被拆解。

其实这个级别的航母,当时苏联想要打造两艘的。

一号舰被拆了,二号舰的建造就不用提了。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




苏联解体之前没有完工的航母一共有三艘。

一艘是现在俄罗斯唯一一艘正在服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苏联解体之库兹涅佐夫航母已经完工了90%以上,不过舰载机以及很多硬件配置还尚未完善,已经初步具备出海模拟训练的能力,但整体的作战性能上还有所欠缺。

第2艘就是瓦格良号,也就是现在我国辽宁舰的前身。瓦格良号航空母舰是库兹涅佐夫号的双胞胎,在苏联宣布解体之时瓦格良号完工了70%,船体已经下水,一些硬性的设备也已经装了上去,但动力系统以及常规的火力系统还有飞机弹射起飞系统还尚未装载。

第3艘是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号,该航空母舰最先进的地方就是使用核动力系统,是唯一一艘可以与美国航母所媲美的一艘核动力航母。

当时这三艘航空母舰都是在乌克兰位于黑海处的一个造船厂打造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海更像是苏联的一个内湖,出口非常的狭隘,完全被苏联所控制,在这里打造船只可以避免军事机密的泄露。而且苏联又是一个高纬度的国家,黑海冬天又不是非常寒冷,极端天气少了可以最大限度的压缩工期。

之所以说这三艘母舰是苏联真正意义上的三艘航空母舰,是因为在之前的苏联的那些“航母”中,充其量也就是一些可以起降战斗机的一些巡洋舰。载机数量还有形成的火力系统也非常的弱,而且有一些现代化的战机根本无法起降,与美国的航母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1984年一名一直阻碍苏联海军发展海上航母力量的军官去世之后,苏联方面才决定打造了这三艘航空母舰。

当时苏联打到的这三艘航空母舰真正没有完工的就是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号。因为库涅兹佐夫号在苏联解体前一个月就被拉出去做基础训练了,而在苏联解体支持这艘航母已经停到了莫斯科港湾。

俄罗斯当局非常注重航母,苏联解体之后库涅兹佐夫号也就由俄罗斯继承并继续建造完成。但由于这艘航母最早是由乌克兰这边建造的,所以很多配套设施俄罗斯都必须从乌克兰购买,而且关键性的技术资料也都在乌克兰人的手中。

所以俄罗斯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瑕疵,一些配套功能也不完善。再加上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经济也非常的困难,库涅兹佐夫号上的船员甚至一度发不下来工资。

由于经费和技术的欠缺,库涅兹佐夫号后续的建造并不完整,因此在服役期间经常暴露出一些致命的问题,而且动力系统损坏的特别的频繁,战斗机起降的时候,损坏率坠落率比较高。

俄罗斯的库涅兹佐夫号还是国际上有名的冒黑烟的航母,出现如此问题并不是因为库涅兹佐夫号的设计问题,只是俄罗斯方面后续的建造出现了问题——因为辽宁舰作为库涅兹佐夫号的双胞胎航空母舰,目前在我国服役期间并没有出现这些问题,尤其在2018年的时候库尼兹佐夫号的动力系统出现了大问题,俄罗斯方面无奈之下就宣布库涅兹佐布号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大维修。

至于瓦格良号的后续结果大家都清楚,为我国的爱国商人购买之后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做军事建设研究。我国的船舶机构根据乌克兰方面所提供的全套图纸还有配套性能设计文件建造成现在的辽宁号,目前已经服役于我国的海军。

而火力系统最为强大,涉及最为先进的乌里扬诺夫斯号最终却迎来了被拆解的命运。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顺势继承了已经完成40%的乌里杨诺夫斯号航空母舰。失去了强大的苏联作为后盾,以乌克兰的实力根本无法将这艘航空母舰继续完工,仅材料这一块就让乌克兰政府承担不起。

当时乌克兰方面又想将这艘航空母舰出售,俄罗斯方面买不起,但是他又不允许乌克兰将该航空母舰卖给其他国家,只能够一直烂尾在手中。庞大的乌里杨诺夫斯号航空母舰又占据了乌克兰造船厂很大的资源,影响到乌克兰建造其他的一些船只。当时美国为了诱骗乌克兰能够拆毁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也就联合农业方面给乌克兰设了个局。

苏联解体之后的乌克兰因为经济特别困难急需外汇储备,当时挪威方面突然向乌克兰抛出了6艘货船的制造国际大订单,由于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占据了造船坞的建造空间,所以乌克兰方面非常急于出手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

在这个时候,美国突然又向乌克兰发抛出了大量的钢材订单,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对船体刚好是美国所需求的钢材,于是乌克兰当局非常开心的将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给拆解了,并且将一部分材料开始加工成乌克兰方面所用的商船。

但是在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被基本拆解完成的时候,美国突然宣布因为受到国际行情的影响,钢材的价格下跌了,否定了之前承诺给乌克兰的钢材采购单,挪威方面也突然宣布自己对商船也没有需求了。

在这个时候乌克兰方面才发现自己掉进了美国和挪威下的一个套,但此时为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已经被拆解完成了。

其实倘若乌里扬诺夫斯号不被拆解的话,该航母将成为唯一可以在目前国际上制衡美国航母的一个航空母舰。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航母排水量达到了6万吨,虽然与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差的有很大的一个级别,但该航母本身的装配的火力却是尼米兹级航母的4倍。而且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配备了4个核反应堆,是世界上第2艘核动力航母,比法国的高乐号航空母舰早了一年。

乌里扬诺夫斯号和航空母舰的甲板长度达到了323米,宽度达到了75.3米,甲板设计可以停放27架4代战机。而且该航母上面还设计了相对先进的蒸汽弹射飞行系统,可以最大效率的让战斗机起飞或降落。

如果乌克兰有远见咬紧牙关发展几年经济在有钱之后,将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建设完成的话,俄罗斯也就不敢针对克里米亚地区在发动战争了。

如果俄罗斯方面稍微有点远见,先稳住乌克兰当局,在有钱之后及时的收购乌里扬诺夫斯号航空母舰,并且将库涅兹佐夫号航空母舰全部升级完成的话,也不至于现在的海军比美国差上这么大一截儿。




苏联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军事实力上面是可以跟美国正面叫板搬手腕的存在,这不只是在核武器上面,在常规军力上面,苏联的实力有不少方面都超过了美国,最明显的短板就是水面大型舰船相对美国来说,苏联差了不少,特别是航母这些方面苏联的水平差美国不是一点半点。

原因就是在于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苏联的发展方向都是陆军和导弹,目标一直都是放在欧洲上面,对于海洋舰队的发展并没有像陆军和空军那样重视,导致了最后苏联在海上的力量差美国非常多,虽然说在后来苏联开始重视了航母等水面舰船的建造,但是这个时候差美国已经非常多,但是这并不影响苏联对先进航母的研发建造。

苏联的航母建造之路非常的离奇,从开始的直升机轻型航母到后来的滑跃起飞的中型航母,这些都差美国一大截,作战的战斗力也相差了一代,美国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拥有了核动力航母,而苏联的还是在研发战力相对薄弱的滑跃起飞的中型航母,但是这些并没有是苏联的最终目的,中型滑跃起飞的航母只是苏联的一个过度型号,我们的瓦良格号和现在俄罗斯的唯一一艘航母就是这个型号的航母。

但是苏联有更大的航母建造计划,建造足以跟美国当时最先进的航母相媲美的核动力弹射起飞型航母,这艘航母的设计是完全针对美国核动力航母而设计建造的,名字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该航母1988年建造,但是遗憾的是该航母建造三年后苏联解体,这个航母建造完全停止,在这个时候只是完工了45%左右。

该航母是1984年设计,1988年动工建造,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这个时候的苏联解体,乌克兰也没有办法继续完成这艘苏联最先进的航母,不只是因为苏联工业完整度被拆分的原因,光凭乌克兰是没办法建造完成这艘航母的,而且加上苏联的解体,各国都陷入了经济穹破的局面,根本没有资金继续建造这些未完工的军舰。

瓦良格号面临的局面也是一样的,只是瓦良格号命运比较好,被我们买了回来延续了它的生命,而这艘苏联最先进的航母的下场就比较悲惨了,直接被美国忽悠当做废铁拆了卖掉,而乌克兰被美国摆了一道,原本请人忽悠以建造大型商船为由下单给乌克兰,乌克兰当时高兴得不得了,而因为当时航母建造遗留占据了船坞,美国一个所谓的商人这个时候出来说以高价收购航母的钢材。

乌克兰这个时候急于要腾出船坞建造商船,于是把完成度达到45%的最先进航母给拆了当废铁,拆完的时候原本说要建造商船的欧洲商人说经济资金遇到困难,商船不造了,而这个时候原本以高价收购钢材的美国商人也以内部胡乱评估价格为由否定了先前打算购买的价格,这个时候乌克兰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而拆下来的钢铁只能便宜卖给美国用来支付工人的工资。

苏联最先进航母的命运就这样被终结,其实美国当时并不担心瓦良格号这样的航母存在,而是害怕苏联的这艘最先进航母 ,因为这艘航母的设计跟当时美国最先进的航母相差不多,而瓦良格这类型的航母其实对美国来说威胁不大,所以为什么美国忽悠拆掉那艘航母而没有要求拆掉瓦良格号,原因就是先进程度和威胁力上的差距,美国担心那艘航母落入俄罗斯的手中,毕竟设计的基本要求是美国航母有的东西这艘航母都有,足以说明先进程度。




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苏联海军虽然一直是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存在,但在航母发展之路上走的并不顺畅,苏联高层一直认为航母是“海上移动的棺材”,所以一直未大力发展航空母舰!

直到1984年,一直反对苏联发展航母的“拦路虎”乌斯季诺夫去世,苏联对航母的认知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发展航母。同年,一直被搁置的苏联海军第四代大型航母的研制计划再次被提上台面,并迅速获得通过,直接开始建造计划。最后,这一航母被名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代号“1143.7”。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于1988年正式开工建造,但由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该航母被迫停工,此时仅完工约40%,主体建筑已基本全部合拢,大约使用了29000吨的钢材,也就是下图中的样子。

苏联解体后,“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同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一起被分到了乌克兰,后来在美国声称以450美元/吨的高价购买拆解下来的航母钢材,可当乌克兰拆解完成后,美国以合同无效为由不要了,至此,续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的可能性彻底变为零!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满载排水量约为8万吨,飞行甲板全长322.7米,宽75.3米,甲板可用面积达到了“尼米兹”航母的96%。携带70架各型舰载机(27架苏-33或者米格29战机、10架苏-25、4架雅克-44固定翼舰载以及20架卡-27舰载直升机)!

此外,该航母还使用了4座KN-3-43核子反应炉、4座蒸气涡轮机、4轴推进,总功率约为24万马力,最大速度为30节,飞行甲板设置了3个蒸汽弹射器。总体来说,综合战力虽然不及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但差距已经很小,如果放到现在也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先进的航母!

不过,“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依然没有彻底摆脱“载机巡洋舰”的观念,在飞行甲板下面依然布置了12具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发射井,四周还布置了大量的防空导弹,这是该航母的设计缺陷之一!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未完成的航母?您掐着手指头算,也就三艘,一艘就是咱现在的辽宁舰,那会还叫瓦良格,另一艘就是俄罗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最后一艘就是被美国人忽忽悠悠的给拆掉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所以算起来,这命比较好的就是咱的辽宁号了。

剩下俩位,只能说一个比一个悲催。就拿这库兹涅佐夫号来说,他的出生就带着一段的悲情色彩。

那么咱就先说说这个库兹涅佐夫号的故事吧。

当年,苏联人看不起航母,认为航母这就是一座漂浮的海上棺材而已,对这玩意压根就不感兴趣。

毕竟在苏联人很大一部分人看来,一旦发起战争,这武器要讲究低成本,高可靠性和高杀伤性的武器,因为一旦发生核战争,所有的工业能力必然下降到一个可怕的地步。

而航母这些个所谓高精尖的武器,说道根子上其实就是娇贵的不能再娇贵的武器,这不符合苏联人的想法。

又贵又大,还不耐打的东西,就不在苏联人的考虑范围。

那么苏联人为嘛要为核战争做准备呢?很简单,因为当时处于冷战时期吗?

那么这种思路对吗?没毛病!当年二战的时候,苏联人之所以能撑到最后,这个思路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个思路您要是搁到陆军,搁到空军这没啥问题,但您要搁到海军身上,这就要出大问题。

当时一个叫乌斯季诺夫的人就一再反对建造航母,就在他的手上打下去好多的建造计划。

当然这也不能怪乌斯季诺夫,因为那个时候苏联真没有钱,虽然是世界强国,但钱这东西真心不多。

海军那可是著名的吞金巨兽,所以这显然就有那么点放弃海军的意思。

而当时的库兹涅佐夫是海军司令,他的履历中有不少的实战,所以他可深深的知道航母对于一个国家海防的重要性,所以他就在不断的说这航母的事。

结果他的话不断的被上边拒绝,最终库兹涅佐夫被连将三级,成了海军中将,顺道被勒令退役,这位悲情的苏联海军司令就这么到死也没有看到他心中的航母。

后来他这事被平反了,现在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就是为了纪念他的执着。

而2018年年底的时候,这艘航母在维修的时候,发生故障,甲板被砸出了个大洞,趴窝了好久,最近也不知道放出来了没有。

至于辽宁号大家伙也知道。

那么最后一艘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在乌斯季诺夫去世之后,就被重新从吃土的境地中给搜了出来,这计划就被提上了日程。

但倒霉的是,这艘航母遭遇到了苏联解体,苏联人忙着西方提供的休克疗法,把自己个硬生生逼的快要昏迷了。

航母?快拉倒吧!压根就顾不上。

所以这艘建造了有45%的航母就被丢到船坞里开始吃土,而这艘航母的建造地点是在乌克兰。

苏联人变成了俄罗斯,他们没工夫搭理这艘航母,而乌克兰是没有钱搭理这艘航母,但他们还想把这占据船坞的航母尽快的挪走,您说尴尬不。

咋说呢?美国人对待能够威胁到自身安全的东西,向来就很警惕,而这艘航母是第四代航母,

所以美国人很上心,于是美国人上演了一个连环套,目的就是用乌克兰人的手干掉这艘航母。

于是一个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美国商人出现了,他打算购买这艘航母的钢材,用来建造他的商船。

结果大家伙都知道了,乌克兰人开开心心的把船拆了,美国商人反悔了,说这个价格是他们内部胡乱评估得出来的,按照原先的价格购买,他们要亏死了。

但乌克兰人能咋样?最终还是卖给了美国人,得到的钱,也只够给工人发工资而已,当然最开心的就是美国人,花了很少的钱,却办了一件很大的事。

咋说呢?就这艘航母虽然比不上美国的航母,但和美国的航母性能也差不多,说是第二也不为过。

四个核反应炉,功率达到了24万马力,三个蒸汽弹射器。

当然这艘航母秉承了苏联人的一贯理念,就这艘航母的甲板下边还蹲着十二个黄岗岩重型反舰导弹的发射井,至于数不清的防空导弹那是必须的,毕竟航母吗?够宽敞!

说真心话,航母被建成这样,咱还真没法说,这其实是航母的一个缺陷,毕竟航母最大的依靠其实是飞机,和护卫舰。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苏联   黑海   航母   乌克兰   设计局   核动力   商船   升降机   俄罗斯   航空母舰   甲板   美国   海军   钢材   飞机   先进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