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老照片里面的军帽,为什么大多都是歪着戴的,有什么意义或讲究吗?

群王争霸,歪戴帽子反穿鞋,我是世界你大爷。

意义重大称王称霸,现如今日本倭寇不思悔改,当今世界潜在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导火索。须地球村人类高度警惕!居安思危牢记历史,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反对战争,反对霸权!反对侵略干涉他国内政。全世界和平万岁!




谢悟空邀

二战中,除了钢盔以外,各国的军帽,基本可以分为大檐帽、鸭舌帽、船形帽和贝雷帽。

大檐帽宽大坚挺,美观正式,多用于礼服,准尉以上军官。

苏军朱可夫元帅——

德国国防军军官——

第二种鸭舌帽,因为有一个长长的帽檐,可以遮阳挡雨,主要是摩托化、骡马化运输部队,山地部队或者其它兵种使用。在英国和德国,这种军帽多是源于猎鹿帽(deerstalker),即帽檐旁边一圈的护沿可以放下来遮住耳朵,可以起到防风保暖的效果。下图为德军山地部队佩戴ski cap(山地滑雪帽)——

这种帽子在二战中被配给猎兵,因为德国很早就有掷弹兵、猎兵的传统,如果说掷弹兵是重步兵,那么猎兵有点类似于轻步兵,实战中分空降猎兵和山地猎兵。空降兵和山地部队活动量大,讲究灵活性,不可能穿戴太重的装备,所以在服装上,将钢盔替换为滑雪帽也更为合理。对比一下掷弹兵——

国军、八路军沿用了德式鸭舌帽,常见的两粒扣——

但是鸭舌帽长长的“鸭舌”对于操作潜望镜、瞄准镜,频繁进出舱室的飞行员、潜水艇官兵、坦克装甲兵等,就显得比较碍事,所以柔软、简单的贝雷帽和船形帽,是最为普遍的军帽。除了遮阳挡雨,还可以吸水擦汗,收纳也很简单,往肩上一别就可以了。

贝雷帽具有质软,便于折叠,不怕挤压,不易变形,容易携带,吸收光线等特点,士兵还可以在戴贝雷帽的情况下直接戴钢盔,而如果戴着鸭舌帽,必须把帽檐朝后,这一点,在《金陵十三衩》里佟大为扮演的狙击手连长的打扮上有很好的体现,他的钢盔里是一只反着戴的鸭舌帽,我们可以看到脑后的帽檐——

《金陵十三钗》剧照

英美是较早装备贝雷帽的,最早是专门配发给空降部队、特种部队或者精英部队使用,一些将帅也喜欢佩戴,下图为蒙哥马利元帅,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坦克车上,很显然,戴大檐帽和鸭舌帽都是不合适的——

今天的美军也使用贝雷帽——

一般来说,贝雷帽戴到头上自然就是歪的。

最后说船形帽,船形帽相对于贝雷帽较硬,但是一折就成为扁平的一张,可以用于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更广泛地装备各个军种——

船形帽,按照要求,最好是戴正,但是戴正了脑袋有点象红薯——

一般只有比较牛的人才能HOLD住红薯造型,其他人,哪怕也很牛,也就歪歪更健康了——

(现实版兰博、荣誉勋章获得者,美海军陆战队枪炮军士约翰·巴斯隆)

好,言归正传,其实贝雷帽,船形帽,鸭舌帽本来就不是特别正式,所以你歪着带正着戴都无所谓。但是如果把大檐帽歪着戴,这中间就有说法了。

先看几个帅哥——

德国王牌飞行员哈特曼,小伙子是歪着戴的。

王牌坦克手魏特曼,略歪。

王牌坦克手卡里乌斯,略歪。

潜艇指挥官Heinrich Lehmann-Willenbrock。

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歪带军帽,显得帅中有一丝痞气,很显然这是违反军容要求的,但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特许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军人,以及伤亡巨大,待遇恶劣的党卫军、潜艇兵歪带军帽,这是对他们顽强作战的一种变相奖励,也成为了一种对军人荣誉的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炫耀——

哈特曼(Erich Alfred "Bubi" Hartmann),纳粹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共执行一千四百灵四次战斗任务,交战八百二十五次,到1945年5月正式投降为止一共击落了三百五十二架敌机,获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王牌飞行员,“非洲之星”(Hans-Joachim Marseille,Stern von Afrika),马尔塞尤,纳粹德国空军上尉,共参加三百八十二次任务,击落一百五十八架敌机。

米歇尔‧魏特曼(Michael Wittmann),击毁138辆坦克,132门火炮。

卡里乌斯(Otto Carius),击毁150辆敌军坦克,在东线率5辆虎式坦克单挑毛子20辆T34加斯大林。

德国海军U型潜艇艇长(Heinrich Lehmann-Willenbrock),共击沉24搜敌舰。

最后论证一个问题,我们看到很多老照片上,照片里人的帽子都是朝他的右耳歪的,而实战照片,射击的时候,如果故意调整的话,一般是朝左歪——

这个很好理解,假如一个士兵正着戴帽子,他射击的时候一般是右手扣扳机,所以头是向右歪的,当兵的肯定知道,头一直向右歪,久而久之,头上的帽子自然就要朝右耳倾斜。所以有经验的老手,一般把帽子往左耳倾,打起仗来,它抖动到朝右耳倾斜的时间就要长一些,就可以省很多功夫去调整。

你看到老照片上的帽子歪着戴,一般有三个原因——

1. 帅。年轻人都不喜欢地瓜脸,歪着带头部线条更好看,有点点痞气,妹子来得快。

2. 很多能到今天的老照片上一般都是一些当时比较出名的人物,战斗英雄,他们有资格那样戴,彰显赫赫战功。

3. 老兵的习惯,表示经历过战争,是激战中偏头射击抖歪的,只有新兵没有经历过战争才是不偏不倚,兵油子表示自己的资历,就朝右歪,而朝左歪的都是打提前量的老油条了。

其实,不要看军人很严肃,有时候军人也偶尔卖个萌,只不过,他们卖萌的背后,都是真刀真枪的血雨腥风。




提到二战军帽歪戴,网络上流传最多的说法就是希特勒对战功赫赫的军人的一种“特殊奖赏”。

如:纳粹德国的精锐部队党卫军、潜艇部队等。

然而,实事上,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军中,依旧能找到不少歪戴军帽的照片。

这一时段,处于一战结束到希特勒掌权期间,而那时的希特勒根本就没有资格对德军进行歪戴军帽这样的“特殊奖赏”。

显然,网络上流传的希特勒对战功赫赫军人“特殊奖赏”的说法,应该就是一些人想当然的信口开河。

看看下面这张摄于1925年的德国历史展览照吧,是不是有许多德军歪戴军帽的现象,而这些歪戴军帽的德军却基本上都无赫赫战功,大多只是普通的官兵罢了。

▲1925年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军,有的帽子向左歪,有的帽子向右歪

同时,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朱可夫元帅,曾在一战苏军骑兵部队服役时,就有过一张歪戴军帽的旧照。但是,他在二战中的军功才更加显赫,却难见歪戴军帽的照片。

▲1919年,在骑兵部队服役的朱可夫军士

后来,在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演唱的《黑眼睛的哥萨克姑娘》时,其中独唱者的军帽就是歪着戴的。

▲《黑眼睛的哥萨克姑娘》中独唱者的军帽是歪着戴的

显然,歪戴军帽和军功的关系并不大。

此外,在二战美军中,也有许多歪戴军帽的照片。

▲1911枪阵的美军,是不是也有左右歪戴军帽的现象

难道,美军歪戴军帽也需要希特勒来进行“特殊奖赏”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在二战中除了德军、苏军和美军等,有歪戴军队的现象,就连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也曾有过歪戴军帽的现象。

▲许世友上将下连当兵时和战士们在一起,里面是不是也有许多歪戴军帽的将士

不过,当时的船形55式军帽仅存在了短短的3年时间,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显然,这种歪戴军帽的现象更加的和希特勒没有关系了。

也就是说,一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歪戴军帽是希特勒对战功赫赫的军人的一种“特殊奖赏”的说法,应该就是相当然的胡说八道。

▲歪戴军帽是不是有点小帅

那么,歪戴军帽究竟有什么意义或讲究呢?

  • 说法一:显酷、扮帅、卖萌、耍痞等。总之,就是为了凸显个性,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一点,似乎从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身上就能看出,也如同现代人照相时喜欢摆造型一样。
  • 说法二:方便射击。对此观点,认同的人较多。
  • 说法三:战争时期,因物资紧张,常常出现军帽大小不合头的现象,从而导致军帽歪斜。
  • 说法四:任何一场战争,无论胜负各方的军人,几乎都累得不成样子,军容不整也是常有的事情,那还有心思去管军帽是否歪斜。

所以说,关于二战时期军帽歪戴的现象,或许并无特殊意义与讲究,只是被后人想多了。其实,正戴才是各国军队的主要军容表现形式。

图片来源网络




没有什么意义和讲究,主要是觉得好看,帅气,从小就听过一句话,叫做帽子歪歪戴媳妇来的快。




按照国际性军事惯例,

船型军帽应向右歪戴,

这样显得头型较美观。

否则显得头尖而不美。

戴船型军帽,视野开阔,

还可以作为钢盔内衬,

由于船形帽不带帽沿,

可减轻空气阻力影响,

便于军车上牢固佩戴!

还便于生产以及存放。

船型军帽美观又实用,

一直受很多国家青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军帽   船形   希特勒   大檐帽   贝雷帽   帽檐   鸭舌帽   战功   德国   德军   坦克   军人   帽子   讲究   部队   说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