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瑞典作为一个小国,为什么德国没有攻打他?

战争入侵是个政治性决定,我们按照政治重要性排列一下:

首先,瑞典亲纳粹势力强大,国王古斯塔夫五世就是一个不赞成民主运动和工人权利君主。当时国家权利掌握在议会手里。他曾为夺回王权作了最后尝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举办了和丹麦和挪威的王室会议,力图加强团结,站在德国一方作战,一般都认为他受德国妻子影响太深。1941年6月纳粹德国入侵苏联时,他曾就德国在北部过境问题上威胁总理,如果不同意德军过境他就退位。10月他给希特勒写私人信件,感谢希特勒对“布尔什维克害虫”作战,祝贺他“已经取得了胜利,”他的信被被总理汉森截留。然而,国王背着政府通过德国驻瑞典大使把贺信发给了希特勒。

其次,当时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矛盾根深蒂固,加之苏联入侵邻国芬兰,对瑞典来说,苏联的威胁似乎更加迫在眉睫。所以他们反而更加防着苏联。

再次,瑞典地理使它更容易受到第三帝国的入侵,但又很难得到外来援助,基于此原因不如向德国示好。

同时,瑞典本身奉行有倾向性的中立政策,宣布中立,直到战争快决出胜负后,瑞典才逐渐由轴心国倒向同盟国,他们本身就是顺风向走的国家。

最后,战争期间瑞典是第三帝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地,且距离近,然而瑞典本身就愿意向德国出售铁矿石,换取资金。所以希特勒没必要去出兵入侵瑞典,而且人家毕竟有着近三十万军队,逼急了并不好对付。




谢谢邀请:

首先,我认为是地理位置决定了瑞典没有被德国侵略,瑞典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北欧国家,不是德国的重点战略目标,如果当时法国没有布防马其诺防线,德国也不会兵进挪威和丹麦。

其次,瑞典在和平时期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不和任何国家进行军事结盟,国家和国家之间,人民和人民之间没有仇怨,瑞典偏安一隅,不谋求海外扩张,和大国之间没有利益冲突。

还有就是别看瑞典不大,却并不好惹,他们是狂暴的维京人的后代,在历史上以给别国当雇佣兵著称,虽然后来放弃了这个谋生的传统,但能征善战以根植于这个民族的灵魂,尽管瑞典保持中立,却并没放弃武力准备,一战爆发后,他们就对军队进行了改革,加紧了武器更新,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军事训练,实行全民皆兵,一旦出现意外,近千万的瑞典人,也可迅速组建百万大军,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国家,即没利益可徒,又没战略价值,又不是那么好惹,更无恩怨情仇,德国攻打他干吗?但话要说回来,假如德国进攻苏联顺利,回过头来要整顿欧洲秩序,那么攻打不攻打瑞典就要另当别论了。

瑞典作为一个小国,面对德国,法国,英国,苏联这样一些庞然大物,只能是保持中立,两边讨好,谁也不得罪,这是他们生存的策略,但中立政策不是不被挨打的唯一理由,你帮助了一方,就是与另一方为敌,真正保持一个国家的独立,完整,不被侵略,还需自身强大才行,大家说是不是啊?

谢谢阅读




瑞典实力不弱,德国硬打,会得不偿失。而且挪威投降后,瑞典事实上已经跪了,对德国是百依百顺,德国也没有打它的必要了。

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希特勒其实不想打北欧四国。因为当时英法抱团,拥有世界第一大海军和欧洲第一大陆军,即便希特勒想,他也不可能把有限的军力投入到相对次要的北欧方向。

PS:巴尔干半岛方向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墨索里尼挑事,希特勒压根不会在苏德开战的前夕去打南斯拉夫和希腊。

北欧四国政府当时也不傻,知道英法和德国都不是善茬子。如果自己选边站了,必然会被另一阵营暴揍。而只要自己不掺和大国纷争,对外严守中立,短时间内肯定不会被牵连其中。

所以直到苏芬战争爆发前,北欧四国都是既不与德国合作,也不与英法合作,靠中立政策,极力避免引火烧身。

然而,小国哪有选择命运的权利?世界政治从来都是由大国决定的。北欧四国政府不想与大国合作,可在大国看来,当我需要用你时,我就一定要用。管你是不是中立国呢!

到了1939年底,苏芬战争突然爆发,这一下子,北欧四国就全部被拖入了二战。

苏芬战争开打不久后,英法以援助芬兰抗苏为借口,派出了一支“志愿军”在挪威登陆。

这支“志愿军”名义上是去支援芬兰,但实际上,是奔着挪威和瑞典去的。具体的任务有两个。

一是在挪威西海岸建立据点,巩固英国的北海封锁线,把德国海军掐死在波罗的海内。

二是以援助芬兰为由,趁机向瑞典进军,掐断瑞典通往德国的铁矿运输线,让德国没铁矿可用。(瑞典海域冬天会结冰,挪威西海岸有不冻港。瑞典的铁矿要借挪威的铁路和不冻港运输到德国)

挪威政府知悉英法志愿军登陆后,一面抗议英法,一面赶紧向希特勒解释,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希特勒不傻,“志愿军”?什么“志愿军”?

当年西班牙内战,自己和墨索里尼就玩过这一招。英法这是把自己当傻子呢?

所以没过多久,德国就对瑞典、挪威发出严厉警告:限期内,如果英法士兵不能从你们的领土上消失,那么德国将立刻否认你们的中立国地位,进而出兵。

面对德国的警告,挪威、瑞典政府直觉就被吓尿了。为了讨好德国,两国均下通牒,赶走了英法“志愿军”。

过了几个月后,苏芬战争结束。芬兰政府在莫斯科被迫与苏联缔结和约。此事令英法两国的国际上的声望大减,更使北欧各国对英法大失所望。北欧人心理上开始轻视英法。

这里面尤其是芬兰,已经倒向了德国。

为了避免瑞典和挪威也倒向德国,英法在苏芬停战后,计划了一份干涉挪威的方案,即派数万士兵在挪威登陆。控制海岸线,并切断从瑞典经挪威到德国的铁路线。

希特勒获知情报后,这次他没有警告,而是直接筹划出兵事宜。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考证英法和德国,到底谁家的船只先起锚,但毫无疑问地是,两家的起锚时间可能只差几个小时,都不是什么善茬子。

德军出动后,丹麦首先躺枪。其实德军并没有必要打丹麦,只是因为丹麦位于德军打挪威的必经之路上,非打不可。这就有点像德国打法国,处于两国交界处的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必然会受牵连是一样的道理。

拿下丹麦后,德军长驱直入,在陆上和海上与英法联军同时交火。

海战方面,德军损失惨重。英国海军控制了挪威制海权。

陆战方面,双方平手,都没占便宜。倒霉的只有挪威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挪威国王哈康七世为了逃避德军追杀,逃向瑞典。他离瑞典最近的时候,只有十六公里。

但瑞典政府惧怕德军的入侵,便提前宣布挪威国王如果逃亡到瑞典境内,将会面临拘捕和扣押。于是无奈之下,哈康七世只能乘坐英国军舰前往伦敦组织流亡政府。

事后,希特勒对瑞典很满意,表示瑞典人很懂事。便在拿下挪威后,放了瑞典一马。



瑞典方面也明白,挪威亡国,芬兰因为挨了苏联揍,早早倒向了德国。此时的瑞典可以说是被德国三面包围了,哪还敢三心两意?

所以之后,瑞典对德国卖乖,基本什么条件都答应,甚至还允许过德军一个步兵师携带重武器从瑞典领土上通过,前往苏联前线。

另一方面,瑞典国内的纳粹主义很兴盛,这使得德国与瑞典颇有共同语言。

当然,瑞典也不是只靠卖乖与德国对话。自慕尼黑协定签订后,瑞典一直在扩军。至德国闪击波兰时,瑞典的军费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飙升了十倍。建立起了一支30万人规模的陆军(挪威只有9万陆军)和相当于有实力的空军。

这几方面,希特勒也看在眼里。他本身就不想在北欧浪费兵力,如果不是英法出兵,在挪威搞事情,挪威和丹麦也不会那么快就挨揍。现在瑞典这么听话,加之它又不弱,打它得不偿失,自然也就不打它了。



也就是说。希特勒虽然疯狂,但他也不是神经病,想入侵谁就入侵谁。哪些国家一定要打,哪些国家可以不打,他也得看投入产出比是否划算。打瑞典不划算,所以德国就不打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不复杂:

第一,瑞典的战略地位不重要。

瑞典不是丹麦,不是挪威,它的地理位置在欧洲来说并不重要。

瑞典在北欧的中部,在挪威、芬兰和丹麦三国之间。

就对于苏联的战略威胁来说,瑞典和苏联不接壤,根本不能和芬兰相比。

就扼守波罗的海来说,瑞典的位置靠北,根本不如丹麦。

就封锁北海来看,瑞典位置又靠东,不能和挪威相比。

所以,军事上来说,瑞典的意义不大,况且该国是永久性中立国,不会对德国封锁海峡之类,甚至还会开放港口,也就完全没有威胁。



第二,瑞典和德国一直有合作。

瑞典一直向德国出口包括铁矿石在内的重要资源,并没有停止过。

其余的资源,瑞典也是只要德国需要,就一律出售。

所以,德国无需占领瑞典以抢夺该国资源,无非是多花几个钱而已。



第三,需要瑞典作为第三方力量。

瑞典是永久性中立国,在欧洲是一个可靠的第三方力量。

德国通过瑞典,可以同盟国进行一些心照不宣的交易,同时还可以掩人耳目,不让本国民众知道。

比如德国曾通过瑞典的红十字会,要求苏联交换被俘的德国将军,可以用红军的被俘将军来交换。

同时,德国还需要瑞典的金融机构进行洗钱,将大量抢夺犹太人和占领国的财富,合法洗白,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使用,购买需要的物资。




第四,打瑞典未必容易。

瑞典人口有1000多万,拥有50万军队。

瑞典是欧洲传统的工业国,尤其军工方面相当出色,可以自产全套轻武器和包括火炮在内的重武器。

瑞典人骁勇善战,从古至今都是很难对付的民族。

加上瑞典的地形复杂,国土内有大量的山地、丛林和湖泊,属于易守难攻的国家。

德国即便占领瑞典,也有可能遭到持续的游击战抵抗,必须使用数十万大军驻扎,得不偿失。



第五,元首的心态。

希特勒等纳粹高层认为,瑞典人是最为纯正的日耳曼人。

由于瑞典的位置特殊,历史上较少和其他民族通婚,保证了纯种的血统,是德国人亲密的日耳曼兄弟。

这从瑞典人高大的身材、白皙的皮肤、金发碧眼都可以看出来。

希特勒认为,没必要毫无意义的和日耳曼兄弟为敌,做两败俱伤的蠢事。


因为以上的原因,德国没有攻打瑞典。




因为在二战里瑞典采取了和德国合作的态度,所以德国没有必要攻打瑞典。

早在二战爆发以前,瑞典就是德国重要的铁矿石供应国,和德国经济往来密切。在二战爆发特别是德国侵占丹麦和挪威以后,瑞典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得到盟国的援助,更是彻底倒向德国。

虽然瑞典对英国承诺不增加向德国出口铁矿石,但是实际并未遵守承诺,1939年德国消耗的1500万吨铁矿石里,有1100万吨是来自瑞典。瑞典的滚珠轴承也是德国军工必不可缺的物资,特别是在德国本土的工厂遭到美国轰炸以后,对德国更为重要。甚至德国在挪威掠夺的资源,很大一部分也是从瑞典转运。

在二战里,瑞典一直都等于德国经济区的一部分。以至于1944年美国人最后不得不直接出面警告,威胁瑞典如果继续增加对德出口军用物资将对瑞典本土进行轰炸。瑞典才停止和德国的合作。

为了避免触怒德国,瑞典还对舆论进行严格控制,禁止国内媒体报道德军的暴行。甚至还有很多瑞典志愿者为德国服务。

对于德国来说,这样的瑞典已经根本不需要占领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瑞典   德国   英法   希特勒   北欧   芬兰   挪威   中立国   丹麦   苏联   志愿军   铁矿石   英国   战时   小国   德军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