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从哪位皇帝开始衰落的?

清朝是乾隆末嘉庆初时期衰落的,有两个标志性事件。

第一是权臣和珅的垮台。

在乾隆朝,和珅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位极人臣,权势熏天,于是乎在乾隆皇帝的默许、纵容乃至支持下,和珅通过自身的贪腐,完全、彻底的重塑了清朝的官僚体系。据说,和珅倒台后被籍没的家产相当于好几年(说法不等,少的说4年,多的到15年)的政府财政收入总和,这些财产的来源绝大多数都是其他高级官员的贿赂,而这些高级官员为了满足和珅的贪欲,一边公然挪用官库的公款,一边向下级官吏进行索取和搜刮,而由于和珅在顶层的庇护,官员们的上述行为被告发的风险极低,即便是真的被人告发了,通过和珅的活动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乎整个官场上行下效,挪用公款、贪腐、索贿、纳贿从不正之风变成了公开的潜规则,造成了满清吏治之腐败达两千年之最。

嘉庆皇帝将和珅革职查办之后,发现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库普遍处于难以想象的巨大亏空之中,理所当然的要求各级官吏将把亏空补上,这些钱都已经被送到高级官员手中,而相当多的部分是给了和珅,而和珅的家产是被籍没了的。

也就是说,嘉庆皇帝要来个“一鱼两吃”,这些当官的怎么可能自掏腰包,只能并且是必然的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把负担转移到最底层的纳税人,普通老百姓身上,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了,至于老百姓的死活,已经没人关心了。

第二个是白莲教的起义和被镇压。

白莲教起义于嘉庆元年(1796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的边境地区,直到嘉庆九年(1804年)才被镇压下去,历时九载。虽然白莲教起义算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但实际上参与的人数和活动范围都非常有限,并且由于起义没有得到地主阶级的支持,故而从来没有过夺取大城市并成功实施治理的经验,基本上就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打游击而已。然而,清政府竟然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才镇压下去,本身便说明了政府的正规军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何等程度!而对于清政府来说,更可怕的是,促使白莲教起义能最终被镇压下去的最大功臣,是上述四省的地方豪绅地主组织的民团,换句话说,政府军的战斗力已经蜕化到对付不了几千规模的游击队的水平了——嘉庆13年,白莲教的分支,天理教以区区百余人的队伍成功击破紫禁城的防御,便足以说明问题!

吏治的腐败导致民不聊生,起义、叛乱必然接踵而来;政府和军队的衰弱无力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心知肚明,而地方民团的表现则给各方势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乎几十年后,民众不堪忍受,掀起规模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则在反复权衡之后,决定借助地方民团的力量。

历史在表现了它必然性的一面!




当然是乾隆了,正是他好大喜功,喜欢吹捧,不切实际,劳民伤财,好做表面文章。最终将雍正朝纠正的吏治又带偏了方向,从而不可收拾




清朝由盛转衰的阶段,是在乾隆末期!很多人会认为乾隆皇帝晚年傻,英国使团来要求通商的时候,他拒绝了,导致中国最后一次赶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实际是乾隆早就知道西方科技发达,乾隆皇帝可真不是傻子,乾隆皇帝是有几个外国大臣的,比如说郎世宁(意大利米兰人),乾隆皇帝是懂西方的天文历法和科学,懂得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的。但是乾隆皇帝毕竟是权谋高人,他知道西方的那些先进科学和先进理念会严重动摇清朝统治的根基,毕竟满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如果广开明智,一定会让以汉族为首的其他各种民族的发起各种政治诉求,搞不好会让清朝的皇帝跟路易十六一样上断头台了!

所以乾隆皇帝闭关锁国的政策对清朝统治有力,但对中国的发展极为不利!但是也不能过去苛责历史人物,毕竟那时候有思想局限性,不能以现在的思维要求古人!




清朝的衰落是从乾隆皇帝末期开始的。1735年乾隆继位,六下江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 政治日渐腐败 。


当时人口暴增与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农民起义。

1796年乾隆帝儿子嘉庆即位,即嘉庆帝。乾隆至1799年去世,嘉庆帝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继续走向衰落。


同时,吏治败坏也成为乾隆后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乾隆帝晚年宠信和珅,导致和珅专权,贪赃枉法,严重破坏了吏治。前后专权达二十四年之久。

乾隆中叶以后、土地的高度集中和残酷的封建剥削,将广大农民逼向绝境。与啼饥号寒、无以为生的广大农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乾隆朝末期以后,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清朝的衰落准确地说,就是从乾隆朝开始的,或者是说“起于乾隆、始于嘉庆”,说起乾隆是无力吐槽,说他昏庸无能,乾隆朝又是终清一朝发展最好的时期,军事、政治、文化、经济、人口都取得的重大突破,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说他是千年少有的“明君圣主”,他统治期间又吏治败坏、贪污盛行,民不聊生、战乱不断,政府机能一降再降。


一、“盛世”造就了乾隆,而不是乾隆造就“盛世”。

乾隆所谓的“盛世”,是其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结果,其实不然,顺治、康熙年间,清朝刚刚入主中原、战争不断,再加上平三藩、收台湾,以及准噶尔部战乱、沙俄入侵,导致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生产受到极大地破坏,民力已经用尽、用竭。

从康熙晚年及雍正朝,社会才开始逐步趋于稳定,再加上雍正推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新政,让老百姓多少得到一点实惠,得已休养生息,社会爆发出一股“向新”的热忱,生产力、社会财富不断地发展和积累,造就了一个乾隆盛世,这是自然规律、发现的必然,不用乾隆宵衣旰食,换作其他皇帝也可以出现一个盛世。


二、为什么清朝衰落“起于乾隆”?

1.控制思想,实行愚民教育,扼杀民族创新能力,清朝成了带上枷锁的行尸走肉。

乾隆在统治时期,大搞“文字狱”,使其发展到了历史新高度,乾隆一生共制造文字案130多起,从一系列的文字案上看,除了胡中藻案与政治有点关联外,其余的多因乾隆“神经过敏症”所引发,涉及人员大多是下层文人,由此受到牵连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乾隆自以为傲、集天下图书之大成者的《四库全书》,在编撰过程中,更是擅自修改、销毁前朝遗书,这其中包括大量善本、孤本书籍,造成中国文化史上重大损失。

“文字狱”的推行,使读书人始终笼罩在白色恐怖内,只要有一点异端邪说、奇谈怪论,就会被清除抹杀,思想被禁锢,创新和认知能力得到扼制,生产力始终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乾隆这种思想,影响了终清一朝二百多年,也压制了文人思想二百余年,迅速被西方社会所超越。


2.以身作则,引导时代“新风向”,清政府的行政效率已经败絮其中。

乾隆一生穷奢极欲,好大喜功,讲排场、贪图虚名,为了满足自己的挥霍,创立了“议罪银制度”,贪官墨吏加大搜刮力度,主动向乾隆缴纳“议罪银”,已中饱乾隆的私囊,乾隆一生六下江南,总计花费超过一亿两白银,而乾隆中期,清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仅仅三千万两白银,成为财政的重大负担,为清朝的衰落埋下隐患。从乾隆后期至嘉道年间,虽然财政收入也有增加,但支出也增加,国库存银呈下降趋势,是清朝走向衰落的重大标志。朝廷上下为了粉饰太平,成全乾隆做一个“旷古明君、十全老人”,开始阻塞言路,报喜不报忧,乾隆成了“耳聋眼瞎”的傀儡,朝廷上下官员尸位素餐,敷衍塞责,主要职责成了捞钱、要权、讨好上宪,政府成了败絮其中的空架子。

由于乾隆“以身作则”的垂范作用,上行下效,朝廷官员骄奢成风,再加上任用和珅、福康安等一批贪官墨吏,使吏治更为恶化,地方钱粮、库藏亏空,成为普遍现象,大都是地方官员贪污挪用造成的。和珅受乾隆帝宠信,大权在握,结党营私,与下属联手贪占,各地贪官污吏乘机攫取仓库的钱粮,满足私欲,乾隆吏治已经一败涂地,民众开始揭竿而起,社会逐步趋于动荡。

3.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被时代发展大潮所抛弃。

乾隆22年第二次南巡后,乾隆下诏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并设立“十三行”为贸易中介,负责管理外商、经营进出口贸易和办理交涉事宜。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被彻底关闭。

乾隆五十七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以祝寿为名携团访华,请求扩大通商,英人不懂中华礼仪,让年迈的乾隆帝深感不爽,御笔一批:"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清朝又失去了一次与世界交流的契机。


乾隆的自负和狭隘,主动闭关锁国后,阻碍了中外联系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清朝一无所知,让清政府在文化、经济、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与世界脱轨,各种先进技术思想难以发展,大清朝已经自废武功,被时代所抛弃。


三、清朝衰落“始于嘉庆”?

嘉庆接到的,是被乾隆打得稀碎的一副好牌,官员的不作为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就连皇宫禁卫,也可以被普通人随便混入,终于在嘉庆八年,嘉庆在紫禁城神武门被人刺杀,虽然有惊无险,但皇上被刺杀在清朝他还是第一个,就这样的惊天大案,还被官员办成了“无头公案”,凶手如何混进宫内,受何人指使一无所知,最终仅仅活剐了凶手了事。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虽然扳倒和珅,却没有改变财政吃紧的局面,仅剿灭“白莲教”,嘉庆就耗银两亿两,后战乱、天灾不断,嘉庆疲于应付,大清朝已经江河日下,衰败已经显而易见。嘉庆是一个守成的皇帝,面对这样一个乱摊子,已是心灰意懒,虽仍在孜孜不倦地处理政务。然而,他这种勤勉早已是动手不动脑,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到了晚年,更是每天死按“实录”办事。

嘉庆朝已经是礼崩乐坏、全国腐败成风,国困民贫交织在一起,大清帝国已被掏空了精华,行将就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清朝   嘉庆   雍正   乾隆   民团   皇帝   白莲教   吏治   闭关锁国   晚年   盛世   腐败   官员   思想   政府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