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被美国核潜艇用鱼雷击沉的,可信度有多少?

苏联时期开始就以核潜艇强国名声大噪的俄罗斯,其实发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故。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20多艘潜水艇沉没,大部分是因为舰内的鱼雷爆炸、与其他船舶相撞或船员操作失误等原因而遭遇悲剧。由于潜航深海的潜水艇的特性,潜水艇一旦沉没,几乎会造成大部分船员死亡的大型惨案。

迄今为止,对俄罗斯造成最大伤害的事件就是2000年8月"库尔斯克"号沉没事件。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也被称为K-141,是前苏联时期建造的,最多可搭载24枚核弹头导弹,可潜航至水深500米的最新型潜艇。另外,拥有4层建筑高度加上两个足球场大的巨大体积,得益于双层钢铁制成的船体,在稳定性方面也比现有的潜水艇出色很多。

但是2000年8月12日发生了推翻"绝对不会沉没"的预想,给前苏联造成巨大悲剧的事件。正在挪威北部巴伦支海训练的库尔斯克号随着突然的爆炸声瞬间沉入108米的海底。此次事故造成118名船员全部死亡,打捞后捞出的尸体也只有12具。因为因舰首发生的爆炸,聚集在那里的大部分船员随着爆炸全部分解到空中。

关于事故原因的疑惑也一直不断。俄罗斯政府起初主张与美国或英国的潜水艇发生了冲突,但部分人反驳说,这种主张没有任何可信度。由厚度为40厘米的双层钢铁组成的库尔斯克号不可能因这种程度的碰撞而沉没。两年后俄罗斯政府正式公布的沉没原因是"舰内的鱼雷泄漏了不良燃料,而引发了爆炸"。 换句话说,爆炸的直接原因在于用作鱼雷压缩气体的双氧水,导致两枚鱼雷连续爆炸而沉没。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俄罗斯人认为,普京将库尔斯克上118人的生命,卖给了克林顿。有人说卖了100亿美元,有人说更多。从库尔斯克号潜艇出事后的第一时间起,它被美国潜艇击沉的说法就一直存在。

我认为这个说法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关于官方的调查,以及最终结论,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有具体说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乘电梯直达->【2000年俄罗斯的库尔斯克核潜艇,为什么沉入海底?】)

这里,我就主要分析一下库尔斯克被击沉的说法,可信度究竟有多大。

很多人看了官方调查结论之后,觉得解释得很科学,也很充分,然后就把所有其他的可能都排除在外,直接将俄罗斯官方一开始所说的撞击事件认为是阴谋论,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编造的谎言,没有任何可信度。但是,我觉得下面这些事实不能被忽略。

库尔斯克水下残骸


潜艇指挥官在临死前留下了2张纸条,记录了潜艇在最后时刻内部的情况,但关键内容缺失,不合常理

二次爆炸后,库尔斯克上的科列斯尼科夫中尉,成为了最高指挥官。他在潜艇内留下了2张纸条:

现在是13:15。6、7、8舱的人员全部转移到了9舱,这里共有23人。我们感觉很糟糕,氧气越来越少……如果打开救生舱门,我们将无法幸存……我们做出了这个决定,因为我们谁也逃不掉。

15:15。在这里写作很黑暗,但我会凭感觉尝试……似乎已经没有机会了……希望至少有人会看到这些话……向大家问好,不必绝望。科列斯尼科夫。


第二张纸条

地震监测记录到第二次爆炸发生在11:31:48,深度为海床。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潜艇已经沉没。第一个纸条发生在13:15,也就是距离发生爆炸1小时43分钟之后。如此剧烈的爆炸,对于潜艇来说,几乎不存在堵漏的可能,他们能做的,就是把人员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比如9舱。转移人员花不了多少时间,因此从时间来看,可能还有更早的一张纸条。

从第一个纸条的内容来看,除了记录9舱内的事情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信息。我们知道,对于一名潜艇军官来说,阅读、填写航海手册是基本功,这两张纸条没有描述事件发生原因或者事发之前的状况,显然无法令人理解。因此,从内容上看,也应该会有更早的一张纸条。

然而,并没有。为什么呢?那就只能猜测是故意藏起来了。

库尔斯克打捞后,鱼雷舱留在海底了


库尔斯克的鱼雷发射训练,从被许可到实际发射用了2个半小时,这么长的时间内可以发生很多故事

官方的资料显示:8:51,库尔斯克得到允许,准备进行鱼雷发射;11:29,右舷的4号鱼雷管装填了第1枚训练鱼雷,并做好了发射准备。

中间的2个半小时库尔斯克在干什么?即便是鱼雷手平时不训练,撑死半小时也足够足够装填1枚鱼雷了。剩余的2小时难道在看操作手册?显然不可能。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某种原因,正在移动的鱼雷受到了碰撞并形成了裂缝(或加深)。之后,如果按照官方结论反推的话,就是经过简单处理后,认为可以继续发射,最终酿成了大祸。而如果以被攻击来分析的话,可能就是来袭的鱼雷爆炸后,引燃了库尔斯克上鱼雷泄漏的燃料,最终形成了2次爆炸。


美国人事发当天下午,也就是5个小时之后,就知道了库尔斯克已经沉没,而此时俄罗斯还未开始正式搜救

当天下午5点左右,美国就向俄罗斯提出,愿意提供设备帮助他们打捞潜艇(遭到了拒绝)。此时,俄罗斯仅仅派出了彼得大帝上的直升机前往寻找,伊尔-38才刚准备起飞。直到晚上10点半,俄罗斯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开始了全面搜索。而普京则是到第二天早上7点多才得到的消息。

这巴伦支海海底发生的事情,就在俄罗斯鼻子底下,美国居然更早知道,凭什么?


至少2艘美国潜艇秘密进入到俄罗斯舰队演习区域

也有说法是3艘北约潜艇,包括美国孟菲斯号和托莱多号核潜艇。实际上,自冷战开始之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水下角逐就成为了一种常态。他们互相之间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以测试潜艇的探测和隐蔽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出现近距离的接触,甚至是碰撞。据不完全统计,自1967年以来,在巴伦支海至少发生过11次潜艇碰撞事故。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并不新鲜,但发生在演习区域的话,更容易造成碰撞,也更容易造成误判。


库尔斯克爆炸3天后,2艘监视的美国潜艇先后前往挪威、英国的潜艇维修基地

库尔斯克沉没之后,美国的2艘潜艇立即离开了事发海域,3天之后到达了欧洲港口。其中,孟菲斯号潜艇进入挪威卑尔根港,然后在英国的法斯兰海军基地进行维修,而托莱多号则前往了苏格兰进行维修。

孟菲斯号和托莱多号都属于“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都是成熟的老艇,基本上不存在技术问题。而核潜艇一次出海通常都是按月计算,不会只是看一眼就走。所以,这个行为解释不通。

俄罗斯在事发之后要求前往英国海军基地验明正身,但遭到了美国的拒绝,他们说:“俄罗斯的潜艇已经沉没,而美国的潜艇开回了港口,说明跟美国潜艇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没必要检查。”

这个逻辑,很有美国范儿……


事发之后,有人说美国免除了俄罗斯100亿美元的债务,也有人说有更多

据说这是美国作为击沉库尔斯克号潜艇的赔偿款,但是信息的来源无法核实。不过,有公开的信息显示,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从未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贷款,其外债规模也在1年之内,减少了15%,相当于约140亿美元。这是有据可查的。

考虑到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状况,即使有新政的刺激,这个趋势也太猛了点,而且这还是普京上台第一年。

俄罗斯外债规模(GDP占比)


调查显示问题出在鱼雷上,但事后无论在生产、吊装还是维护、管理等环节,没有一个人被追责

2002年8月,俄罗斯总检察长提交了一份133卷的秘密报告。从公开的部分内容来看,这份报告揭露了“令人震惊的违纪”,指出海军部门使用的设备“劣质、陈旧和维护不善”,同时,还对管理层的“疏忽、无能和管理不善”提出了谴责。

但即使这样,上到将领下到士兵,再到鱼雷厂家,没有一个人被追责。明明调查清楚了原因,却不惩罚任何一个人,这背后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或者也可能,公开的调查结果本身是有问题的。

……

所以,把上述的这些问题和猜测揉在一起,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会是这样:

事发当天,美国的2艘潜艇进入到了俄罗斯海军的演习区域。在接近库尔斯克的过程中,不小心发生了碰撞。库尔斯克摆脱纠缠后,继续进行鱼雷发射操作。但是,在库尔斯克打开鱼雷发射管前盖的时候,美国潜艇认为这是攻击信号,于是抢先发射了一枚鱼雷。库尔斯克被击中后,开始起火下沉,大火在2分钟后引爆了鱼雷舱内的其它鱼雷(燃料部分),形成了第二次爆炸。而此时,由于美国潜艇的位置不太远,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对它们造成了一些破坏,于是就立即退出了演习区域,开回了基地……

这个版本缺乏最直接的证据,但依然有其合理的解释。尤其是考虑到普京当时刚上台,亟需找到应对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的突破口,而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失事,无疑可以做一些文章。

所以,综合考虑之下,我认可官方的调查报告,即:事故由一枚不合格或者受损的鱼雷造成。但是,不排除美国潜艇是真凶的可能,虽然可信度不会很高,但也绝不是0,我感觉至少有40%。




确实有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事故的小道消息,指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其实不是事故,而是被美国鱼雷击沉,甚至事后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免除了俄罗斯100亿美元的债务,但是消息个人觉得其实就是某些无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放出的假新闻(或者叫推测新闻),可信度为0!这个消息的来源有一些根据,就是在演习前,俄罗斯跟踪到美国孟斐斯号核潜艇出现了演习区域附近,演习中美、俄互相监视其实是一种常态,不足为奇,更不能作为库舰就是美国潜艇击沉的依据!

对于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这场水下的悲剧,那时候普京刚上台,作为叶利钦培养的接班人,和美国的关系其实还不错,不像现在这般紧张。俄罗斯对于事故的调查深入,在不断的抽丝剥茧过程中,最后确认库尔斯克号并未受到攻击,更不可能是美国击沉的,俄公布的调查结果是训练用重型操雷发射失败爆炸起火,引发鱼雷管所有重型鱼雷爆炸造成的悲剧。事后俄罗斯花巨资进行了打捞,从打捞的残骸来看整个库舰前部被炸光,说明俄罗斯公布的调查消息是可信的。

2000年8月12日事发时库舰正在参加巴伦支海演习,刚服役7年的库舰无论舰艇性能、人员状态都处于黄金时期。但谁也没想到就在这场演习中,库舰爆炸沉没,价值十多亿美元的库舰,陪同库舰沉没的除了107名舰上官兵,甚至还有11名舰队高级将领和助手,真可谓损失巨大。

当俄方宣布库舰发生事故时,有俄罗斯高官指出发现了美国潜艇孟斐斯号出现在演戏区域附近,甚至怀疑美国潜艇可能就是罪魁祸首,一时间美俄关于库舰事故问题关系紧张,这也成为“库舰被美鱼雷击沉的新闻”消息来源的根据,这显然是不可信的。在加上毛熊的性格,一言不合就开打,新闻在渲染一下紧张气氛,在制造美国为此付出100亿债务不归还的代价等等,后面的事不用我说了吧!

其实俄罗斯对库舰爆炸给出了一个水下监测报告,事发海域当时水下发生了两次爆炸,第一次只有50公斤TNT当量的爆炸,十分很微弱;而第二次就是类似重型鱼雷爆炸的威力。2003俄花费1.3亿美元巨资打捞库舰上岸,整个潜艇前半部分已经消失,经过调查得出结论:演习过程中一枚训练用的重型操雷发射失败,并发射推进剂(过氧化氢)泄露而爆炸起火,库舰紧急上浮并灭火,但火势并没有熄灭引发了鱼雷管中其他重型鱼雷全部爆炸,这一次爆炸是致命性的,整个潜艇前部炸没了,潜艇下沉,而位于潜艇尾部的部分潜艇官兵并没有当场死亡,而是在潜艇沉没后几个小时才死亡。

同时调查报告指出,造船厂也负有责任,因为潜艇事故属于一次质量事故,事故分析并非官兵操作失误,而是发射鱼雷失败,属于机械或者电气故障造成爆炸引发大火,然后造成的惨案,未受到外来攻击,库舰这沉没这个锅怪不到美国,是俄自己问题造成的悲剧。

库舰作为作为俄海军最为强悍水下攻击力量,可谓出生名门。主要任务就是用来对付敌方航母,号称一艘库舰就可以毁灭一个航母编队。据悉,即便是使用美国的M48重型鱼雷,也要3枚才能将库舰击沉。事实上,库舰沉没正是俄国力下降后制造工业实力下滑的体现,库舰的悲剧也正是俄海军检修维护不足、建造单位施工质量不高造成的恶果。

就在去年,又有记者向普京提起库舰沉没的事,普京表示,这艘潜艇之所以在训练中沉没,与苏联瓦解,俄罗斯军队整体状况不佳有关。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罗斯最新的核潜艇,体积庞大,达二万多吨,武器装备强悍。

美国军方对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研制,试航和海试一直非常关注,从冷战结束到现在,美国一直跟踪和监视俄罗斯的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因为,这对美国的舰队和美国本土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库尔斯克"为什么会突然爆炸沉没,俄罗斯应该心知肚明,美国也应该心知肚明。可能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双方保持沉默而已。

象"库尔斯克"号这样庞大的核潜艇,要让它沉没,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潜艇内部没有巨大的爆炸,那就是潜艇遭到了艇外巨大爆炸威力的武器攻击。

问题是,俄罗斯损失了这样一艘核潜艇,为什么没有大的动作,其中必有奥妙所在。




2002年8月12日,俄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海域参加北方舰队所举行的军演中意外沉没,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该事件的发生对当时处于困境中的俄罗斯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事后关于该潜艇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俄罗斯官方所给出的结论是,该潜艇在演习中所要发射的鱼雷焊点出现了问题,导致鱼雷内部过氧化氢泄漏,最终导致这枚鱼雷爆炸,而爆炸所产生的超高热量在此之后又导致另外7枚鱼雷爆炸,最终让这一艘排水量高达18300吨的巨型核潜艇沉没。不过也有小道消息认为该核潜艇是被美军核潜艇用鱼雷所击沉的,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依据,不过可信度不太大。

记得俄罗斯一名海军官员曾这样说过:“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一经出海,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必然会动用一切的手段来追踪这艘核潜艇。”据悉这艘超级核潜艇曾在科索沃战争中秘密跟随在美军第六舰队之后,因此俄罗斯媒体曾骄傲的称其为“航母终结者”。而在当年俄罗斯北方舰队所举行的演习过程中,美军“孟菲斯”号和“托列多”号潜艇便在俄军舰队演习区域附近秘密监视。因此有猜测认为当时“孟菲斯”号潜艇不幸与俄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碰撞,碰撞所产生的巨大声响让另一侧的美军“托列多”号潜艇认为是俄军潜艇开火击沉了“孟菲斯”号,于是该艇当即对俄军库尔斯克号发起鱼雷攻击,鱼雷刚好击中了俄军核潜艇第二、三隔仓接合处,最终导致该潜艇沉没。此后有传闻称美俄双方曾秘密就此事件进行了商谈,最终美国免除了俄罗斯100亿美元的债务才让此事件平息下来,这便是外界所流传的版本。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当时美国潜艇的具体消息,不过我们从俄方所公布的细节来看,这一猜测的可信度很小。在演习期间,靠近巴伦支海海域的挪威地震观测局就曾监测到两次诡异的地震波,据悉第一次地震波的频率达到了50公斤TNT的爆炸单量,而第2次地震波的波幅则是第一次的50倍以上。要知道美国潜艇所使用的M48重型鱼雷战斗部装有100~150公斤的爆破炸药,这一数据显然不满足挪威地震局第一次所监测到的数据。而像库尔斯克号这样的万吨级潜艇用50公斤的TNT炸药是不足以将其击沉的,除非是炸药在潜艇内部爆炸,即使是用M48型鱼雷也得用上三枚才足以让其沉没,因此该艘潜艇被美军用鱼雷击沉的可能性很小。

另一方面,核潜艇被他国击沉可不是一件小事,假如是美军击沉俄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以俄罗斯人的脾气必然要展开报复性行动,甚至是与美国开战。而根据库尔斯克号被打捞起来的情况来看,其前端完全被炸毁,鱼雷仓口早已面目全非,因此该潜艇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所携带的鱼雷给炸沉的。事后俄罗斯也向外界公开称“库尔斯克号”的沉没与当时俄罗斯的军队整体状况不佳有关,因此该潜艇被美军击沉的可能性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库尔斯克   击沉   鱼雷   核潜艇   俄罗斯   可信度   美国   挪威   俄军   潜水艇   水下   潜艇   舰队   事故   原因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