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1个月请丧假3次,领导说你家亲戚死光了然后被打,做的对吗?

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请3次丧假,是非常少见的,领导有疑问也是正常的,但领导质疑的方式不对,而且出言不逊,人家亲人去世,已够悲痛的,你不但不慰问,不同情,还说出“你家亲戚死光了”这样的话,这等于是火上浇油,不揍你揍谁!

而作为员工,要请丧假,首先要了解请丧假的条件,否则就不能请丧假。

根据规定,员工的直系亲属死亡的,才可以请丧假。

直系亲属,是指员工的父母、子女、配偶。也就是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世的,是没有丧假的,只能请事假或者年休假,也可用加班补休假。

作为员工,有义务跟领导说明情况,并事先请好假。千万不能动手打人,打人是要付出代价的,“打输了住院,打赢了坐牢”,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不管是住院还是坐牢,代价都不小。

作为领导,员工请丧假,首先要给予安慰和关心,有随礼习俗的,也表示一下心意,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对员工的关爱,顺便还可以了解清楚情况。

如果情况比较紧急,等员工处理完丧事,回来再说。

相信在领导有情有义的操作下,不管算什么假,员工基本上都能接受的。

我是【职场江湖道】,大型国企HR,经常分享职场点滴。创作不易,如果觉得对您有益,欢迎关注、评论和点赞!




说一下我同事的做法,直接让领导滚蛋。有一次我同事的爷爷和丈母娘接连过世,领导不仅不批假,还对他进行恶意调侃,最后的结果是,领导被公司给劝退,我同事在公司升职了。

同事是我们项目组的技术骨干,能力强,做事效率又高。那段时间,公司准备推一个新项目,任务也是交给了我们项目组,开发周期两个月,同事也在这个项目中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开发任务。

而我们领导,当初是因为技术能力出色,并且碰上公司发展过快、极缺人手的时候升上去的。虽然做了项目经理,但他情商和管理能力真的是让人嗤之以鼻,不说别的,和其他几位同级的领导关系都处不好,并且有时还喜欢在公司瞎开玩笑。

在项目开发刚开始后不久,同事的爷爷突然去世了。收到消息的他立马跟领导请假,说他爷爷去世了,他要回家悼念。领导问他非得回去吗?他说他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不回去肯定不行。

然后领导跟他说:“现在项目的开发进度很紧,你能保证不耽误项目进度吗?”同事说没问题,他回来加班补上就可以了,就这样领导才批了他3天假回家。

回来之后,为了追赶项目进度,他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很晚,后面项目进度也确实被他给赶上了,我们整个项目组的工作并没有因为他的请假而出现延期的情况。

然而两个星期后,同事又收到一条噩耗,他丈母娘出车祸去世了,他老婆正陷入了无比的悲痛之中,喊着她一起回家。他老婆家里总共两姐弟,弟弟还在上大学,作为家里唯一已经步入社会的孩子,肯定是要回去帮忙料理后事的。

于是他再次找领导请假,说丈母娘意外去世,要回去帮忙料理后事,并且还说这次3天假不行了,至少要5天,也就是一周的工作日。但这次领导听到他请假就没有好脸色了,因为毕竟当时大家都在赶项目进度,突然请一个星期的假,肯定会耽误项目进度。

领导不同意他请假,说让他老婆回去就可以了,并且在微信上调侃他说:“怎么你家老是死人啊,照这速度你家亲戚用不了多久都快死光了。”后面还配了个憨笑的表情。同事说当时听到领导这话感觉被雪上加霜,气得脸色发青,很想跑到他面前去一拳打在他的脸上,但考虑到殴打领导在公司影响不好,最后他还是忍住了。

丈母娘车祸去世必须回家,但是领导又不批假咋办?同事去人事部门找到人事总监,向她表达“丈母娘车祸去世,自己需要回家帮忙料理后事”的诉求,并且还把领导调侃他的话截图给了她看。

人事总监是位30多岁的女士,处理事情相对来说会比较通情达理一些,她觉得这种情况的话,是可以允许请假回家的,至于项目进度的话,让领导另外调配人员就可以了。

最后人事总监找到领导沟通,才同意了他请一个星期的丧假,并且还对他丈母娘去世表示了慰问。然后人事总监找另外几个领导协调,帮我们项目组多调配了一个人过来,替补他的空缺。

在他奔丧回来之后,他又接着和我们一起做项目。然而后面在项目完成之后,领导突然离职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同事因为在我们项目组能力比较突出,就接替了领导的位置。

后面听人事部的同事说才知道,领导因为那一次调侃同事家死人,人事部总监觉得他人品有问题,不适合在公司做管理,于是把他给劝退了。

面对员工请丧假,为什么领导和人事总监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员工请假,领导首先是从工作进度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在他心里,完成工作任务才是首要目标。当下属向他请假时,他首先担心的是会影响工作进度,至于其它方面的因素,他可能就没考虑那么多了,所以他就不愿意让你请假。

在我同事请假这件事这里,领导其实是可以找公司协调人员过来的,但他就是懒得去做,采用了“拒绝批假”这样一种干脆直接的做法,因为这样做是最让他省事的做法,但这其实是种管理无能的表现。

至于领导调侃我同事说家里人都快死光了这事 ,就暴露出领导的人品问题了,一般人品正的事,是不会拿下属家里的丧事来调侃的。这种人品都不行的人,在公司里面其实也是污垢,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公司劝退他是很明智的做法。

而人事部总监面对员工请假,考虑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她首先考虑的是公司的温度和情怀,对员工有没有吸引力,员工对公司的态度等等,而不是工作进度,那不是她该管的事。

从公司温度和情怀上来讲,员工回家奔丧,肯定是要允许的,不然公司就会被扣上没有人情味的帽子,让员工和以后的求职者望而生畏。所以人事总监在听到员工请假回家奔丧的诉求后,立马同意了他,至于工作上的事,另外再去找领导沟通协调。

领导不批丧假,员工该怎么办才好?

丧假是《劳动法》赋予每个劳动者的权益,也就是说劳动者如果在工作期间,遭遇亲人去世,是完全可以向公司申请丧假的,特别是直系亲属。但如果在公司偏偏遇到不通人情的领导该怎么办呢?

1.首先找公司高层领导沟通。

自己的直属领导不批,那就找高层领导沟通,比如主管不批那就找总监,再不行找公司副总或者老板,反正就是要找到能够从整个公司角度说话的领导,因为中层领导的态度并不能代表公司的态度,但高层领导的态度,通常都是能够代表公司的态度的。

很多领导不批假可能是因为自己管理无能或者无私,这个时候找高层领导沟通,或许态度就会大变,因为他们肯定是要考虑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情怀的。

2.如果高层领导也不批,留好证据,准备投诉。

如果公司的高层领导也不愿意批丧假的话,那就代表着公司已经违反了《劳动法》了。这个时候就要留好相关证据,比如过世亲人的姓名、死亡时间以及和公司领导的聊天记录等等,趁机找有关部门投诉,或者找记者曝光他们。

一般员工的父母、配偶和子女有人去世,员工申请丧假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公司不批,就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做好离职准备,这样的公司不值得久留。

婚丧嫁娶,本来就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公司连丧假都不批,那就说明公司的企业文化有问题了,毫无人情味。在这样的公司待下去,显然是看不到未来的。与其在这毫无意义地混下去,还不如趁早离开,找个更好的下家。

所以如果碰上领导和公司都不同意批丧假,可以自行回家,大不了回来后直接辞职。

综上所述,碰上不愿意批丧假的领导,其实并不一定非得动武,动武还显得自己粗暴,让自己有失风度。可以先找公司的高层领导沟通,如果沟通无果,就可以保留好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当然自己也可以先斩后奏,同时做好离职的准备。




助理把我从会议室叫出来,问我:李主管的父亲去世了,怎么办?要放他回家吗?我脱口而出:是真的还是假的?助理说这种事怎么会假呢?他妻子亲自打来的电话,我才进来找您的。

我问她:你找过老板了吗?把李主管他们控制起来,是老板的主意,是否放人,我没有这个权限。

她愣了一下,说:您好陌生,竟然这么冷血,您从前不是这样的人。生死面前,您竟然还谈权限。说完她转身就走了。

我想辩解几句,但很多话也不方便告诉她,只好作罢。李主管正在被公司调查,因为他被离职的下属告状了,下属提供了很多证据,证明李主管故意帮客户薅公司的羊毛,薅30多万了。

老板一怒之下,要求我想办法把几个销售主管都控制起来,不准和外界联系,他亲自带领一个团队去查他们经手的所有项目。

我是以修标的理由来控制他们的。我们公司每年都会召集核心岗位的员工和管理岗的人员进行业务标准化的修订,修订的时候要求所有参与人员全封闭工作,手机上交,不允许和外部联系,吃喝睡全部在公司行政楼层。

这次老板要求的时间是三天,但只查了一天,李主管就已经被查出3个项目有严重问题,按照这个数额,如果公司要起诉,牢饭吃个几年是肯定的了。

老板气得嗷嗷叫,恨不得立即就把他送进去,但考虑到没有查完,他这才忍住了。不过,他把律师叫来了,说要杀鸡儆猴,坚决不纵容这种行为。

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助理就来说李总管父亲去世的消息。我之所以脱口而出问真的假的,并不是我冷血,而是李主管的事情很大,我的确怀疑他是否得到了什么小道消息,在想办法出去自救。

助理不知道李总管事情的严重性,她大概以为李总管就是贪了个三瓜两枣的,查完批评一下就了结了,所以才会说我冷血。

按照规定,我作为主持修标的人,也不能离开这个楼层,所以助理尽管气呼呼地走了,但也没走多远,就站在电梯口等我,她得有一个答案,才能去给李主管的妻子回复。

走到她身边,我告诉她:李主管的事情确实挺严重,我没法做决定。我现在不方便去找老板,你去找吧。

她有点不好意思,说:刚才我太急了,对不起。老板那边,我不太敢去,老板助理说,他这两天一直在发脾气,见谁都骂几句。您是副总,本来就可以不算在封闭管理的人员里,要不您还是去一趟吧?

我是技术出身,被提拔不久,说实话对这种事情的处理,的确没有什么经验。但老板对李主管的态度我是清楚的,他已经在前一天悄悄来找我,咬牙切齿地说一定要把李主管送进去,钱追得回来与否不重要,就要想要李主管进去吃吃牢饭,让大家都知道太贪心没好下场。

所以,就算我去找老板,可能老板也会和我想的一样,怀疑李主管是不是在想办法逃?说不定老板一气之下,立即就送他进去了。坦白说,我和李主管共事一场,实在不希望他连父亲的最后一程也不能去送。

只是,老板做内部审计,李主管的很多下属都被询问过了,有些人应该猜到李主管出事了,如果我冒然放李主管回家,他获悉被查的消息,趁机跑了怎么办?或者和客户串通怎么办?再或者,把财产转移了怎么办?老板虽然说,不在乎钱能不能追回来,但是那么大笔钱,真的不能追回来,老板不会放过我的。

助理急切地看着我,她又说道:不论他事情多么严重,但父亲去世这事,总归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了吧?老板再怎么生气,都会让他去的。您还是去问一下吧?

我说,你去给李主管的妻子回电吧,就说李主管今天回去,为了避免李主管伤心过度做出过激的事情,我们公司会有同事陪他一起回去。

助理说:好的,不过,我们不用派人去吧?李主管老家离这里2000多公里呢,他妻子和孩子在等着一起走,他不会做出什么过激事情的。员工家人去世,公司没有派人去吊唁的习惯,这个破例不好吧?以后同样的事情,如果不派是不是显得厚此薄彼?

我真是被助理的职业习惯给气到无语,只好不耐烦地解释:

我派人跟着,是想盯着李主管!主要目的不是吊唁。

她看着我,很严肃地说:

我知道您的意思,我这么说,是希望您能回到正常人的思维。人家父亲去世,咱们要是去人家家里,最好就是去吊唁,不要带有其他目的。不然,就不要去。李主管要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现在也不可能还在公司里吧?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让他安心地去办好丧事呢?任何事情,都等老人家的后事办完再说吧?这是最根本的人性吧。

不得不说,这个比我大10岁的助理,在职场的几十年真是没有白呆。她的一席话,让我自叹不如。作为管理者,在做决定的时候,除了考虑利益,还要考虑人性。不然,真的太冷血了。

我立即做了新的决定:让李主管自己回家,不派人跟着了。

助理走之后,我立即把李主管叫出来,字斟句酌,希望能减少对他的冲击,毕竟父亲去世这么悲痛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点铺垫,那就太过惨烈了。

我说:这两天辛苦了,接下去还要辛苦好几天。你身体还吃得消吧?

他说,这有什么,我们做销售出身的,全国到处跑,比这累多了。

我继续铺垫,慢慢说道:

不管怎样,还是要多注意身体,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的,身体真的不只属于自己了,家庭和孩子都是肩上的责任,不论发生什么,都首先要保重好自己。

说到这里,我觉得铺垫也差不多了,正打算把他父亲的事情说出来,他却突然冷笑了,语气带着狠劲,盯着我快速地说道:

直说吧,你们做了什么决定,直接告诉我,不用吐吐吞吞。不要以为我这两天被关在这里修标,就对外面一无所知。是想把我送进去吗?那好啊,我进去,这公司就等着破产吧。

我虽然有点惊讶,但很快就意识到他能和下属们联系并不意外,毕竟夜里都分散在行政楼层的办公室、会议室睡觉,谁要出去见个人,实在是管不住的。

而且,往年修标,晚上下班之后都是可以拿回手机的,这次刻意不让拿,大家肯定会怀疑,然后到处打听。

他已经知道公司在调查他,也知道自己有把柄被公司抓住了,所以做了安排。他说他进去的话,公司能破产。这话到底是吓唬我,还是说他真的有那个能耐?

我快速思考着,突然发现自己不管怎么选择都有风险。如果现在报案,他肯定就进去了,那万一真如他所说,他有能力让公司关门大吉,那对老板和我都没什么好处。

而如果让他回家,那他回家的几天时间里,是不是可以做更多对公司有伤害的事?

他比我急躁,在我思考的时候,他又说道:

我在公司这么多年,做的贡献至少比我的收入多吧?公司放我走,我就和公司两不相欠。如果公司非要为难我,那就鱼死网破。说吧,你们到底想怎样?

我脑海突然飘过来四个字:人死为大。不管怎样,总要先面对这事。但我肯定不能放他一个人回去奔丧了。

万一这几天,他使劲联系客户,导致客户要求退费,那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就算不至于破产,也远比他贪的这点钱损失要大。

我说:

公司确实查出了一些问题,但最后怎么处理,我还不清楚。我找你是想跟你说,你父亲走了,希望你不要过度伤心,振作一点来面对这些事。另外,咱们同事一场,我也去参加葬礼。

你也去?2000多公里,你要和我一起去?为了监控我,你可真够拼的,老板承诺给你股份了?他冷静地问道。

听到父亲离去的消息,他居然这么冷静?关心的只是我去监控他?看来,他早就知道他父亲的事了。

这么大的事情,他知道后居然能憋着不主动找公司,安静地继续修标,这人的心真是有点硬。既然如此,我也不必要小心翼翼维护他的情绪了。

我直接怼了他:

老板给我什么承诺,这不是你需要关心的事情。这公司破不破产,说实话对我的职业生涯也不会有多大影响。我现在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报案,但是这样一来,你就没有机会送你父亲最后一程了。你真的想这样吗?

我现在放你回去,基本上就是在赌一把,赌你是否会跑,是否会继续做出损害公司的事情,如果我赌输了,你进去更久,而我就算被牵连,也不至于太严重。

他这才收起那副敌对的情绪,叹了一口气说,那走吧,我们去机场,我老婆已经定好票了,我让她给你也定一张吧。

我们从消防通道出去,走了运货电梯,离开了公司。上高架后,我给老板发了一个信息:

李主管父亲去世了,我陪他回去奔丧。我会看着他,他应该不会趁机做出什么事来,如果有意外,我会处理好的。所有事情,等我们回来再解决。

直到上了飞机,老板都没有回我信息。

值机的时候,李主管特意让妻子和儿子选了前面的位置,他自己和我坐在尽可能离他们很远的地方。

飞机起飞后,他说,公司的规则有漏洞,我不是第一个使用这个漏洞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老板突然对我下手,到底是为什么?

他说的漏洞,指的是公司曾经在数年的时间里,允许销售承诺不满意就退费这事。一个咨询项目几十万到数百万,做完之后,如果企业觉得不满意,可以要求重做,还可以申请退费(仅扣除硬件的费用)。

虽然这个没有写在合同里,但公司确实默认这个规则,允许销售做这个的承诺。

李主管的做法就是,在两个项目做完之后,教唆客户来公司要求退款。公司退完之后,客户把退费的三分之一给李主管。

参与这个项目的一个工程师,因为项目退款一毛钱提成都没有拿到,但他却无意中拿到了李主管和客户合伙欺骗公司的证据。

除此,李主管还联合技术部门的一个工程师,以公司的名义购买了20多万的数据库,然后转卖给了一个客户,钱进入了自己的口袋。

这个怎么说呢,对于大型的项目,公司的确有送数据库的预算,但那是非常大型的项目,不是这种几十万的小项目。李主管利用财务审核不严的漏洞,以送的名义购买数据库,但又对客户私自进行收费,赚了不少。

我闭着眼睛假装睡觉,没敢回答他的问题,我担心他会录音,后续会给我带来麻烦。私自放他回家,我已经有可能被老板怀疑和他是一伙的了,我在说话上得更加谨慎。

他又说,你帮帮我吧,我爸长期生病需要钱,我不得已才这么操作。

他这话一说,我突然有一种邪恶的念头跑出来,那就是:他父亲为啥走得那么突然?是不是一种安排?

于是,我立即回头盯着他,严肃地问:

你父亲是怎么走的?怎么这么突然?如果你想要我帮助,最好跟我说实话。

他说,怎么走的?还不是你们害的。我出事了,他肯定没钱继续治疗了,我不得不要求拔氧气管了。

天!这话竟然能从他嘴里说出来!我气得想要抽他一巴掌。显然,他是出了事,为了自救,就偷偷通知家里人停止治疗,但他居然能把这个锅甩给我们。

我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却突然得意地说:

如果公司一定要追求我的责任,那就随便了。不过,你们要明白一点,这么多年来,我经手的项目金额8、9千万吧,所有的客户,我都做了不满意可以退费的承诺,当初谈的时候,可都是有录音的,随时可以发给他们,提醒他们公司有这个规则,会有多少客户来退费,那我就不知道了。你们看着办。

原来,这才是他的杀手锏。他应该是补录了许多录音,每个录音都念一下客户的名字,然后承诺说做了我们这个项目,如果对效果不满意,可以退款。

那些客户都是他代表公司去签的合同,匹配上这样的录音,如果客户要求退费,公司确实没有理由不退。

这几年生意不太好做,没有哪一家企业会对几十万、上百万的意外之财不动心的。如果李主管真的联系他经手的所有客户,让他们退费,那后果不堪设想。

李主管估计看到我一脸愁容,更是得意了,他继续说:

除了我的客户,我下属的客户,还有公司的其他客户,我们也可以通知到,告诉他们可以退费。如果退费多了,那其他没有录音承诺的客户,其实也可以要求退的,对不对?甚至有些销售,也可以补一个录音,让客户来退费,然后一起分钱,到时候公司扛得住吗?

我说,补录音,这操作真厉害,你李某某补了几个了?

他警惕地说,谁说我补了?我所有的录音,都是当时做销售谈判的时候,给对方的承诺,当时公司可是允许销售做这样的承诺,而且公司也提倡销售多录音,以方便复盘。

真是老狐狸,我心里暗暗地骂。不过,这个对话我录下来了,前面部门他的确有威胁的成分,这点就够了。

所以,我说,是的,我们公司提倡录音,希望大家都能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我们的谈话录音,我也会保存好的。

他说,呵呵。我不同意录音,你录了也没用。

他8岁多的儿子突然走过来,拿来了4个水煮蛋。小男孩说,妈妈说现在开始,这几天都不能吃荤的,飞机餐我们就不吃了,吃鸡蛋吧。

李主管听到儿子的话,愣了好久,才伸手接过鸡蛋。小男孩又从口袋里掏出几颗奶糖,说爸爸你吃糖吧,嘴巴甜了,心里就不会那么难受了。你还有我和妈妈呢。

小男孩才转身走开,李主管就崩溃了。他用手使劲地按住口鼻,低下头压抑地抽泣。

许久,他平静下来之后,我说:

你问我为什么老板要查你,我告诉你吧。你一直是老板想重点培养的人,他不喜欢空降兵,他希望公司发展之后,高管尽量是内部成长起来的人。他这两年一直想设置销售总监岗位,就是为你准备的。

这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他的愤怒很大原因是责怪自己看错人。

他说,我不信任老板,他如果真心想培养我,就会严格待我,而不是放任不管。他只关心我给他带来多少客户,从来没有给我个人成长上的指导。这不是培养一个人的方式吧。

我说,不信任就不信任吧,但是事情发展到现在,你们如果不和解,绝对会两败俱伤。你如果进去了,对你儿子的影响会非常大,先不说考公之类的,就说成长的陪伴吧,男孩儿没有父亲在跟前盯着,更容易走歪啊。你看他现在多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来安慰你。

他说,我不会进去的,我刚才和你说的话,你只要传达给老板,老板会知道利弊。我等着他来找我谈。

飞机降落,解除飞行模式后,我立即去翻老板的对话框,发现他始终没有给我任何回复。

他怎么可能几个小时不看手机呢?他刻意不回复我,只能说明他在观望。如果,李主管没有做出更多伤害公司的事,那么,私自放李主管回家这事,他就不追究我的责任。

但如果李主管回家后,做出更多损害公司的事,那么,我肯定要连带一起承担责任了。

又是一只老狐狸。

李主管和妻子去等行李的时候,助理打来了电话,告诉了我李主管全线溃败的消息。

原来,李主管早就知道那个员工要举报他了,他也知道老板接下来肯定要查他。所以,他立即录了音,但由于时间过于紧迫,每个录音的格式都是一样的:

某某某公司,很高兴你们接受我们公司的咨询落地服务。我代表公司承诺,如果你们对落地的项目不满意,我们公司会退款。

他是希望用这个录音来威胁公司,让公司妥协,他得以全身而退。可没想到的是,老板突破了这一关。

我和李主管刚离开公司,老板立即把李主管的下属分别叫去谈话了,给了升职加薪的承诺,外加送进去吃牢饭的威胁,总之,李主管信任的兄弟们已经都举起白旗了。

此外,老板还找了那两家和李主管联合起来退费的企业,给了服务的承诺和金钱上的诱惑,那两家客户愿意出示相关证据,证明这一切都是李主管主导的,客户不懂公司规定,不得不配合。

按照助理打听到的消息,老板认为掌握的证据已经很充足,完全可以稳妥地送李主管进去,而且不担心其他客户会受到波及。

从我离开公司去机场,候机、乘坐飞机,到飞机降落,不过短短5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老板就结束了战斗。

助理让我赶紧回公司,因为立即跟着李主管已经没有意义了。

果然,我刚挂了电话,李主管就急忙来找我了。

他说,我想了一下,还是想和公司和解,您能否帮我找老板谈一谈,我打了他的电话,他没有接。

我心想,你肯定是先打了几个下属的电话,发现他们都不接,这才急了吧?

他确实非常急,几乎使用哀求的语调在说话了,他说:

您帮我跟老板说吧,我愿意赔偿公司的一切损失。千万不要报案,至少不要现在报案,等葬礼结束,我可以主动去自首,不要来村里找我。

我这才明白过来,他害怕在父亲的葬礼上,在所有亲友的见证下,被众目睽睽地带走。

我说,我可以立即回公司,帮你找老板求情。但有一件事,你必须告诉我,你父亲究竟是怎么走的?

他说,我父亲是出了交通意外,走了40多天了,只是事情没有了结,所以一直冻着。这次正好我出事情,就打算去安葬了。

原来如此。我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相信老人家是因为我们的缘故,才被拔氧气管,但听到李主管亲自承认这事,我心里的负担才算是没有了。

他又说,我确实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我父亲的事,希望公司看在我失去至亲的情况下,能放我一马。另一方面,确实打算联合一些客户给公司压力,让公司放我走,不要我赔偿。

在他妻子去租车的半小时时间里,他一直在认真地求我。我不想让他提心吊胆地回去办丧事,就答应了他所有的请求。

回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半,老板果然还在办公室。

他说:

我非常痛苦。放过他,还是不放过?我难以做决定。我轰轰烈烈搞了这么一场内审,揪出这么严重的事情,如果轻易地就放过了,那么,以后公司类似的情况就越来越多。

还有你,你不经过我同意,就放他回去了,你是觉得我不会放他去奔丧?我有这么冷血吗?

我知道他的痛苦,我们经常说的破窗效应就是这个意思:

人们打破了一扇窗玻璃,如果这个破的窗户得不到及时的修复,人们可能收到某种示范性的纵容,从而会去打烂更多的玻璃。

像李主管这事,在公司范围内已经闹得非常大了,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结果,如果老板放过了他,大家会觉得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可以践踏的,不管犯了多大的错误,都可以得到谅解。由此,犯错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

不过,我既然答应了李主管的委托,自然是要为他请求一下的。所以,我说:

生死面前,许多事情都可以看淡,我们不妨告诉大家,李主管的父亲去世了,公司出于人道主人的做法,选择不起诉李主管,只要求他赔偿公司损失。

老板说,这倒是可行,毕竟以后有人犯错,总不能也碰巧有至亲去世吧?这事的处理可以走特例,但下不为例。

我立即发了信息给李主管,告诉他老板决定不报案,但是要求他赔偿公司损失。

很快,他回了短信,说:

是否能给我机会继续留在公司服务,我愿意从一线销售做起,保证做一个好员工,我可以加倍赔偿公司的损失。我父亲的离去,对我打击很大,这也是我犯下这些错误的原因之一,希望老板能理解。

老板拒绝了,他说:

连父亲丧事都利用的人,不能合作,必须远离。我们作为外人,都能因为他父亲的事情选择原谅他,但他作为亲儿子竟然还想把自己的过错,推到已故父亲头上,这还有人性吗?

事实证明,老板的判断是正确的,李主管后来去了同行的其他公司,又犯了一样的错误,只是后来的错误,再没有父亲出来帮他挡一挡了,听说判缓两年,然后两年之内又因为酒驾出事,最终还是吃上了牢饭。

这事其实我也觉得后怕,因为我放李主管走之后,其实老板的确怀疑过我,找我助理问了话,好在我没做啥错事,所以老板就轻飘飘略过了。

而我助理说的关于人性的话,我虽然觉得是对的,但后来也不敢一直把人性挂在嘴上,因为李主管的事情就表明,我对他善良,他未必能回馈我善良。总之,一些心够硬的人,他们连“生死”这种大事都能拿来做挡箭牌,这样的人,你对他有许多人性,人家只当你傻。

通过我公司对于李主管回家奔丧事件的处理,我得出一个结论:生死虽然是大事,有的人却未必把它当大事,反而会当成是可以利用的事。但是,就算知道对方是想利用这事,我们最好还是不要现场揭穿比较好,可以事后再来追责。

为什么呢?当一个人失去亲人,内心的悲痛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尽管他可能想利用这件事牟利,但这并不能否认他的痛苦,如果此时去阻止他,让他脸面扫地,悲愤交加之余,也许会做过各种过激的事情来,后果可能是大家都无法承受的。

所以,看到“同事1个月请丧假3次,领导说你家亲戚死光了然后被打,做的对吗?”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被打活该。身为领导,怎么能说出这样没有人性的话呢?

按照劳动法,丧假的直系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和子女。在企业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一般岳父母、公婆、祖父母也会纳入丧假的范围,给以一定的假期。

上述可以请丧假的人,都是非常亲的人。所以,同事1个月请丧假3次,说明有三个至亲的人离开了,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以承受的痛苦。这种情况下,员工去请假,领导不仅需要批假,还应该要认真地安慰一下员工,这不只是管理的技巧,更是拥有人性的一种体现。

可是这位领导却说“你家亲戚死光了”这种话,这不仅是对员工的伤口进行撒盐,也可以理解成是对员工亲戚的咒骂,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妥当的,被员工打是在所难免的。

那么,如果员工真的利用丧假做文章怎么办?比如,明明是不符合丧假要求的远亲也要求请丧假,或者根本就没有人去世,为了得到假期,也请丧假,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很好解决。劳动法里有规定,员工请婚丧假的时候,是需要提供相应证据的。当员工来请丧假,如果无法判断真伪,那也没有必要当场要求人家提供证据,完全可以先准假,然后等到他收假回来,再按照规定要求其出示相关证据即可。

到时候,如果员工提供不了证据,或者提供的是不符合要求的证据,那么这个丧假是不成立的,可以改成事假,按照事假的规定,该扣工资就扣工资,该补班就补班。

当然,如果一位员工经常这么操作,屡教不改,丧假不成立,变成旷工,继而开除,也是有理可寻的,并非是不可解的局。

所以呢,无论员工请的丧假是真是假,都完全没有必要当面反驳,更不必要说讽刺和侮辱的话,这既是对员工的不尊重,也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那么,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如果是自己需要请丧假,但是却遇见了如此不讲理的领导,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管多么愤怒,都记住不能动手!因为,一动手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本来领导不批丧假,还冷嘲热讽的,那是领导的人品有问题,管理水平有问题,但如果员工动手了,那就是治安事件,严重的话是刑事案件。所以,千万不要动手。

其次,记得保持理性,按照规定提交相关证明以及留存领导行为不妥当的证据,然后安心回去先办事。

等事情办完,回到公司,可以找人事部门进行投诉,严重的话,是可以对领导进行起诉的,侵犯名誉权、精神损失费等,都是可以提一提的。

总之,身为管理者,要记住一点,能拿丧事做文章的人,比如像李主管这种人,本质上对生命是缺乏敬畏之心的,这样的人不可靠、不可用。

作为员工,如果遇见一个口无遮拦,对逝者没有尊重的领导,那和他打交道的时候,要时刻保持警惕,多注意留证据,因为这种人,连基本素质都没有,在职场上也不会走得多远,不仅不值得追随,还要提防他害你。

死是人生大事,葬礼是一个人和世界最后的道别,是所有人都会遇见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有敬畏之心,永远也不要拿这个事情来做职场博弈的工具。




该打!

一般请假如果不是真的有丧事,人们是很少用这种事撒谎的!所以你同事请假很大几率是真的有这种事,人家一个月遇见三次白事,正伤心你领导还不说人话,不打他打谁?




我在深圳当车间主管的时候,就曾经对员工说“你一个月之内请三次丧假,你家亲戚快死光了吗?”结果被员工打了。对于这件事情,我有错,他也有错。

那位员工是深圳本地人,当时他来找我请第一次丧假的时候,是他来到工厂里工作的第三个月。他在工厂里,平时很少跟同事有沟通。

就连我指派任务给他做,他都是不跟我沟通交流,然后直接去埋头苦干。他属于性格内向,很少说话的人。他来跟我请第一次丧假的时候,我还问他钱够不够用。

他回答:只有两百块钱。于是,我自掏腰包借了500块钱给他,并且嘱咐他月底发工资了要记得还给我。他没有回话,只是对着我,点点头,然后就走出办公室了。

他请丧假回去两天之后才回来参加工作,他回来的时候,出于关心,我还担心他会因为伤心难过而影响工作,所以特地去他的工作岗位边上跟他聊天。

当时我问他:事情都处理完了吗?能不能扛得住。他也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把事情处理完了,自己能扛得住。

没想到,四天之后,他又来到我办公室对我说:主管,我要请假,我阿姨离开人世了,我需要回去一趟。于是,我问他:上次你请丧假,是谁去世了。他回答:是我叔叔。

因为我知道他没有钱,所以我又借了五百块钱给他。他也跟上次一样,两天之后回厂里来参加工作。他回来的时候,我没有像第一次一样,去安慰他了。

因为我觉得,他的阿姨是他外婆家的亲戚,跟他应该也没有什么感情,他只不过是回去做个样子而已,所以不会因为伤心过度,而导致影响工作。

可是,两天过后,他又来找我请假了,而且请假的原因,竟然还是亲戚去世,必须回去一趟。当时我就寻思着,他是不是想用这种手段,让我借钱给他。

因为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只有1500元左右,而他连续三次,以亲戚去世为理由,向我请假。所以,我误以为他是想从我手上要到1500元,然后悄悄离职。

所以当时我笑着对他说:一个月之内,你连续请三次丧假,我怀疑你家亲戚过年之前都全部离开人世了。他听完我这番话之后,竟然流泪了,然后就把我给揍了。

他揍我的时候,我压根没想过要还手,因为我心里清楚,我只不过是以开玩笑的形式,质疑他请假的原因。同时,我也毫无还手之力,原因有以下三个。

  1. 因为他是在我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偷袭我的,所以当我被他的重拳打到的时候,我已经处于头晕目眩的状态,所以我没有机会还手。
  2. 因为他的体型高大,他身高大概1.75米,体重应该在140斤左右。而我身材矮小,身高只有1.65米,体重120斤,所以我不是他的对手。
  3. 因为他常年做苦力,所以身体得到了锻炼,因此他全身肌肉。而我,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缺少锻炼,所以力气远不及他。

后来,厂里的保安凑巧巡逻到我的办公室附近,听到我求救的声音,所以才来到我的办公室把他拉开。如果没有两位巡逻保安来搭救,那一次,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保安把他带到了厂长办公室,并且把情况跟厂长说明。厂长看到我伤得不轻,所以想先报警,让他接受法律的制裁并且赔偿医药费给我。

但是,我选择让厂长先去核实一下,他是不是有亲戚离开人世了。于是厂长问他要了亲戚家的地址,然后派司机和助理前去他说的地址进行调查。

三个小时之后,助理回来报告:那位员工的亲戚确实过世了,逝者是他的舅舅。还听说,他从小就失去父母,是他舅舅把他抚养长大的。

听了厂长的助理的报告之后,我心里感到万分愧疚,所以我对厂长说:这件事情就让我跟他私了吧,毕竟是我触碰了他的底线,因此他才打我的。

厂长答应我之后,我去找打我的那位员工,然后对他说:兄弟,我玩笑开得太大了,触碰你的底线,所以这件事情不怪你。说完,我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元给他,让他回去送他舅舅最后一程。

当时他可能也知道,打人是违法的,如果受害者不原谅他,他可能要面临刑事拘留。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我会主动跟他道歉并且继续借钱给他。

所以,他情绪激动之下,又流泪了,然后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连续说了好多声谢谢,然后才转身离开工厂,去参加他舅舅的葬礼。

他去参加他舅舅的葬礼回来之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变得很爱说话,而且也很爱笑了。同时,他在当月发工资的时候就把欠我的钱还给了我。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虽然车间里一些跟我关系好的员工,他们经常会拿我被员工打的这件事情来开我的玩笑,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羞耻,同时也没有寻思报复他。

反而更加看重他,希望把他培养成厂里的骨干。因为我觉得,他敢为自己的亲人不顾一切,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所以值得我培养。

后来,在我离职回乡的时候,我向厂长推荐让他接替我的位置。虽然当时厂长没有答应,但是一年之后,他也升职了,他当了厂里的招工专员。

因为厂长觉得,他是本地人,所以招工方便,所以让他当招工专员更合适。如今我虽然已经离开工厂多年,但是我们依然还保持联系。

我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我认为,同事一个月之内,请三次丧假,领导却对他说,你家亲戚死光了,结果被同事打。这件事情两个人都有过错,但是,领导先错。

因为每一个人能承受话语的打击的力度是有限的,如果说话不注意,凑巧触碰到了同事的底线,所以被打,实属正常。即便如此,我认为同事也不应该先动手打人。

因为打人是违法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的规定,欧打他人,使他人受轻微伤的情况下,要接受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并处最低200元,最高500元的罚款。

最后,我给当公司领导,当工厂领导的朋友们,以及在职的员工朋友们,各提一个建议,愿我的建议,能帮助到你们。

给领导朋友们提的建议:作为领导的你应该多关心下属的生活以及工作情况,并且了解下属的思想动态。他们虽然是你的属下,但是他们并不是下人,在法律,在人格上,是人人平等的。

所以,请你们跟员工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因为每个人能承受的话语打击力度不同,如果你把话说得太过分了,可能会遭到员工欧打,也不奇怪。

同时,作为领导的你,要了解自己的属下适不适合开玩笑,即使你像我一样,也是跟下属开玩笑才被打的,但是这也是你有错在先,因为你不了解他适不适合开玩笑,就随意跟对方开玩笑,所以才会被打。

给员工朋友们提的建议:遇到领导说话太过分的时候,首先要压制住自己内心的怒火,然后把你手机的录音功能打开,之后你就对他说:你刚才说什么,我听不到,麻烦你再说一次。

当他说完之后,你再报警,告他诽谤或者侮辱你。如果民警觉得是小事,希望你们私了,你可以选择让对方给你道歉,然后原谅对方,或者可以选择让民警给予对方警告。

对方一旦被警告,就会有案底,有案底之后对一个人的前程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不要冲动去打别人。因为打了别人之后,出现的后果依然由我们来承担,得不偿失。

所以,在你冲动的时候,应该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想一想自己的妻子和父母。千万不要先动手打人,因为万一在打斗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后果,最后的你也只能合唱铁窗泪了。

所以,千万要谨记,遇事莫冲动,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丧假   亲戚   同事   领导   丧事   厂长   下属   证据   父亲   事情   老板   员工   客户   项目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