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必须喝酒的人是什么心理?

可能是长期喝酒形成了酒瘾,跟烟瘾一样,如果一天不喝就难受,人没精神,脾气暴躁等。

可能是觉得每天喝一点酒有利健康。

在中国这个酒文化大国,喝酒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现在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大量喝酒对身体绝没有任何好处,但是少量饮酒却存在不同的说法。

有些人认为少量喝酒能够活血化瘀,暖身暖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速度,有助于排毒。要不怎么会有“大饮伤身,小酌怡情”的说法呢?

每天喝白酒,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

对于健康的人而言,滴酒不沾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戒不掉,少喝一点问题倒是不大,只要男性喝酒的酒精量不要超过25克,女性不要超过15克都是安全的。

这个标准换算成白酒来说,就是不要超过一两,换算成红酒那就是不要超过2两,如果是喝啤酒的话,就不要超过300毫升。

至于那些传言的,适量饮酒会舒筋活血、散寒暖胃、软化血管等等都没有科学依据证实,所以说都是不可信的。

在世界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中就曾指出,每年全球会有2800万人是因为饮酒致死的。

喝酒已经被列为世界第七大致死和致残的因素,所以说压根就不存在健康的饮酒量一说,只有滴酒不沾才是有益健康的。

长期饮酒还会给身体带来以下危害:

1.损伤肝脏

肝脏是我们身体内的解毒器官,喝下去的酒精需要通过肝脏来分解代谢,小量的饮酒喝不会给肝脏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长期大量的饮酒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损伤肝脏功能,最后导致脂肪肝、酒精肝的产生。

如果本身就患有肝病后还不戒酒,那么还会有致癌的危险。

2.危害心血管健康

如果经常喝点白酒,酒精会刺激到血管的平滑肌,增加血液中的代谢物质,让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健康,虽然可以短暂让血压下降,但是当酒精扩张作用消失后,血压会升得更高。

所以反而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如果每天的饮酒量增加40克,还会升高35%的脑卒中发生风险。

3.损伤肠胃道健康

经常喝酒会削弱肠胃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肠胃道受伤,尤其是有基础胃病的人,喝酒会刺激到本已脆弱的胃,从而导致胃病发作,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胃癌。

4.影响循环系统

长期喝酒会增加循环系统的负担,比如会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伤害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心律失常,损伤肺功能等。

5.影响睡眠

有些人认为喝点酒,晕晕乎乎地有助于睡眠,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喝酒不但不会有助于睡眠,相反它会增强神经的兴奋性,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而且晚上喝完酒后,会让睡眠过程中发生睡眠呼吸障碍,还会升高血压,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心梗,心绞痛等重大疾病。

总而言之,每天晚上喝白酒绝没有大家想的好处,只会对身体有害。所以还是劝大家为了身体健康不要喝酒。




我这个每天喝酒的毛病,是这两年晚上看书落下了病根,一直就没好,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前两年我还没戒烟,晚上看书时嘴里时不时就叼上一根,吞云吐雾,非常快活,所以不必喝酒。

后来戒烟了,每晚看书时嘴就闲下来了,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自己抱一本书干啃,确实有点枯燥。

我尝试过用吃零食和喝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吃零食容易发胖,嘴里嚼着东西,看书也容易分心。茶水喝多了睡不着不说,一晚上跑三五次厕所谁也受不了。

看书和喝酒其实非常配

这个问题的解决,其实和书有着莫大的关系。

某天深夜,我正在看钱德勒的《The long goodbye》这本书,里面的私家侦探马洛是个酒鬼,酷爱威士忌,书里似乎每页都渗透着酒的味道,看完这本书给了我一点启发。

老子为啥不能边看书边喝酒呢?

然后我又看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等书,发现书里的人物多多少少都喝点威士忌。

这是因为村上春树本来就是个狂热的威士忌迷,这货25岁的时候就开过爵士乐酒吧,据说调酒那是一把好手。


村上春树的文字,我极爱

比如村上笔下的多崎作,每晚都会像喝药一样喝上一小杯威士忌,然后就能沉沉睡去,一夜无梦,这点让我羡慕不已。

然后我心里的酒虫就被勾上来了,晚上再看书的时候就尝试着喝点威士忌助兴,可威士忌不加冰干喝,开始非常难下嘴,这种酒的味道非常奇特,有点像烧焦的木头泡在酒精里,然后再抓上一把土。

有些种类的调和威士忌还有股子煤油味,喝得我舌头发直,脑袋嗡嗡响。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是各种橡木桶发酵的味道。

人这种动物的适应能力极强,慢慢我喝习惯了,竟然甘之如饴,对,后来我喝煤油味的威士忌竟然甘之如饴!而且是煤油味道越大越过瘾!

这有点像那种资深老饕吃炒猪腰子的时候,坚决不洗,就那么切碎了直接下锅爆炒,吃的就是这一股子浓烈的尿骚味!


所以每当我深夜看书,看到高兴的时候,大晚上的既不能拍桌子助兴,又不能喊人过来分享这种莫名的喜悦,于是只能吞一口威士忌悄悄庆祝,好让自个多高兴一会。

其实人少量饮酒的时候,脑子转得更快,也比较容易兴奋,配合书中的情节,往往更能入戏,看起书来比看动作电影都过瘾。

喝多少是个严肃的问题

说到这估计很多人都觉得我完了,这货就是个不可救药的酒鬼,威士忌就书都能喝下去,而且是天天晚上都这么喝,这酒瘾已经病入膏肓了。

这个问题我也忧虑过,甚至一度都忧心忡忡,感觉自己要废了,每天深夜自个喝酒,连个下酒菜都没有,过得是不是太凄惨了点?


这是我每晚喝的量,最多二两,下面那本书是阿城的《棋王》,这两天我会分享出来,写得非常好,相见恨晚


可后来一想又不对,这事有什么可忧虑的?

我下酒菜就是书啊!对我来说,一本好书就能顶一桌子满汉全席,次点的书起码也能顶一只烤全羊。

关键是我喝酒有数,每晚二两威士忌,基本不超,二两不知大家有没有概念,普通的玻璃杯都倒不满一杯。

每晚喝多少才合适,是我通过多次实验才总结出来的,喝得太少没感觉,失去了喝酒的意义;喝得多点就会有些上头了,影响看书的效果。

所以这个“二两”就非常玄妙,不多不少,处于刚有点微醺的程度,喝完后通体舒泰,身心放松,思维活跃。

可这二两酒够我一晚上喝的吗?答案是足够。

这又不是狐朋狗友聚会喝大酒,感情深一口闷。我自己看书拿个杯子慢慢品咂,看书看到高兴的时候抿一口,一杯子真能抿一晚上。


心里有数,做事有度,是我现在做事的指导思想。毕竟也是二三十岁的人了,不能像年轻时那么冲动,啥事光想着爽就完了,可爽完以后收拾烂摊子就会非常痛苦。

人在年轻时可以犯错,反正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但年龄大了就得稳点,因为人生中所有的爽都是有代价的,比如我一晚上喝两斤威士忌行不行?

按照我的酒量来说,问题真不大,但喝了以后我还看个鸡毛的书,脑子里咣当着全是酒了,而且大概率还要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还有就是威士忌挺贵的,真不能当二锅头那么喝,钱包实在撑不住。

喝酒的心理

酒这个玩意,说实话是个矛盾体。

要是喝多了,上头还伤身体,劳民伤财,人还特容易冲动犯错。


但从人与人交往来说,酒确实是个良好的润滑剂,很多地方都有无酒不成席的陋习,但是吃饭喝酒促社交,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一帮子大老爷们凑一起吃菜尬聊,不喝点酒确实说不过去,酒一喝开,人与人直接的隔阂就没了,呲起牛逼来也不容易脸红。

我因为的工作关系,平时酒场也不少,我尽量推掉,推不掉的就从容应战,年轻那会我是来者不拒,喝遍大江南北,这两年稳一点了,喝酒变得比较谨慎。

所以这些年我就没怎么喝高过,一是本身一斤半的量在这放着,一般没啥对手。

二是自己心里有根弦,知道酒喝好了有助兴的奇效,喝不好就是个定时炸弹,伤人伤己还坏事。


年轻那会,我就有把客户喝趴下了,还捏着人家鼻子强灌对方的牛逼行为,最后不但业务没谈成,对方醒酒以后还要找人揍我,吓得我星夜出逃。

最近这段时间我自己看书喝酒,发现晚上适量饮酒确实有助眠和解忧的效果,虽然不那么明显,但是喝完以后更容易入睡倒是真的。

其实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如果小酌一杯能让人暂时忘掉烦恼,那每日深夜独酌,自得其乐又不打扰别人,也算不得什么大的恶习。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每天必须喝酒的人因为喝酒时间长了,已经有了酒瘾,喝酒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小酒怡情,人生五味便寄托在这杯中之物上,闷时解愁,乐时添兴,古人曾经说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所说的″杜康″泛指所有的酒)

每天必须喝酒的人对酒情有独钟,他们喝的是酒,得到的是一种心理安慰与满足。一天的劳累辛苦被这小小的一杯酒一扫而空,人生的喜怒哀乐在小酌二两后变得风轻云淡。″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每天必须喝酒的人能从喝酒中感受到一种做人的快乐,他们只在乎酒,不在乎菜。一壶浊酒,半碟花生,甚至几颗炒熟的黄豆,都能佐之下酒,自得其乐。喝酒其实喝的是一种心情,喝的是一种感觉,喝的是酒,品味的是人生、是生活。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喝酒有酒品,酒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酒后不乱性,才是真正的好酒品、好人品。每天必须喝酒的人请记住,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小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我就是这样的人,可以说几乎每天喝酒。而且喜欢晚上独自喝酒。至于什么心理,首先肯定是喜欢喝酒了,这个没说的。还有就是对我来说,每天晚上在家吃饭,小酌两杯,是每天最放松的时刻。当然我也不是生活压力有多么大,就是很享受这种感觉。以前我的工作是一去就要好几天不回家的。现在可以回家吃饭了,感觉晚上弄两个小菜,喝一壶小酒,惬意的很。




每天必须喝酒的人大致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需要酒精解乏

这类干酒人多数是干体力活的劳动者。

前段时间我做过一阵子机械设备租赁工作,每天跑工地,所见和所接触的人几乎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说真的,工地上的活真的不轻松,如果是一个从没干过的人去,一开始根本适应不了那个强度。

工地外的小餐馆我也常吃,每餐都能看到工人们喝酒,他们一般中午都是喝啤酒,消暑解渴又解乏,喝完了稍微歇一会,下午继续繁重的工作,到了晚上大多数人会选择喝一两杯白酒,据他们说那是真的解乏,喝完回工棚美美一睡。

喝酒解乏是因为酒精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会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速,让人觉得舒爽,但真正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下班了,人放松了,喝点酒聊聊天,体内多巴胺分泌增多,致使人心情更加愉悦。

第二类----形成了酒精依赖

这类干酒人处处存在,我岳父之前就是这样的人。

印象很深,那是我第一次登爱人家门,开门的是岳母,进屋之后我就看见岳父坐在茶几边上在一边吃桃子一边喝水,我还奇怪这是什么操作,寒暄过后坐下来才发现,岳父杯里竟然是白酒,都知道饺子就酒,这桃子原来也能就酒,要怪只能怪我见识太少。

了解后知道,岳父就是那种纯正的酒懵子,每天早中晚三顿都喝根本不算什么,岳父只要是吃东西就得来点酒配着。

当然后来因为身体关系岳父还是把酒戒了,现在只有年节的时候才会喝上一小杯。其实身边这样的人很多,从医学角度讲他们都是酒精依赖患者,这种病的根源就在于频繁规律的饮酒,越喝身体耐酒精性越高,慢慢就形成了依赖。

第三类----需要喝酒麻痹自己

这类干酒人一般都是有故事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其实是我爱人的同事,因为经常在一起喝酒,慢慢就成了朋友,今天借着这个问答,我重点说说他的故事。

小宇(朋友化名)算是个小富二代,家里两代人经营了一个规模相当的公司,他这个人吧,除了墨迹点其他都很好,虽然出身不错,但是很低调,是典型的好好先生,同事们都开玩笑的叫他地主家的傻儿子。

小宇这个人单纯,大学时只谈过一次恋爱,到毕业才发现原来他给人家当了四年的备胎,女友毕业后就结婚了,小宇受到了刺激,立马让家里帮忙安排相亲,想要通过婚姻来走出失恋和被耍的阴影,可万万没想到,相亲的第一个女生没看上他,这下让他脆弱的心灵倍受打击。

相亲的第二个女生,见了一面之后小宇就同意结婚了,女方因为看好他的家庭条件,也爽快答应了。没想到,这一个草率的决定让小宇彻底掉入了深渊。

结婚后女方逐渐暴露了本性,好吃懒做不说,行事还极其刁蛮,一次邻居停车碍了她的事,她就直接把厕纸篓倒在了邻居车上,一旦吵架生气家里的东西就无一幸免,小宇性格软弱,也不好跟家里说,慢慢的他就开始用酒精麻醉自己,每天晚上都要喝得烂醉,他说这样就不想那些烦心事了。

小宇本以为忍忍就过去了,可是等有了孩子之后那女人更是变本加厉,对小宇打骂不说,对他父母也丝毫不客气……小宇无奈,只能每天靠酒精麻醉。

前段时间在一起喝酒,小宇喝醉了,哭着说自己想好了要离婚,我们都支持他。他说离婚爷爷奶奶想要孙子,但是不能要,我们为什么,他说:“如果离婚我们要了孩子,小娟(小宇妻子化名)会把我们全家都杀了的,她能做得出来!”

小宇身上发生的事实在太多,我只能写出个皮毛给大家分享。其实身边有故事的人很多很多,他们都是在借助酒精的作用来获取片刻安宁,很同情他们,但是谁的人生都不容易,我们要用积极地态度去面对生活,要相信,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最后,奉劝干酒人们一句,小喝怡情,大喝伤身,能少喝一杯是一杯,健康无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村上春树   解乏   煤油   威士忌   岳父   肝脏   白酒   损伤   酒精   血管   睡眠   确实   晚上   身体   心理   财经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