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的男颜知己审食其在吕氏被灭时,是如何逃过清算的?

吕氏被灭时,审食其之所以能逃过清算,主要是他有个特殊的身份。

公元前180年七月,临朝称制长达八年的西汉吕后病逝,而在其死后不久,其家族的吕姓诸侯王,便开始谋划造反作乱之事。

但吕氏的计划并未成功,先是因为消息泄露,导致齐王刘襄开始调兵遣将应对,之后又因吕氏派出去迎战的大将军灌婴,临阵倒戈,选择继续皇室,因此,吕氏的谋反计划不得不破产。

之后,在以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为首的一帮西汉老臣,设计夺取了吕氏的兵权,最终彻底粉碎了吕氏意图作乱的阴谋。

而接下来,吕氏一门,便迎来了屠戳,其家族男女老幼,尽皆被处死。

不过,在诛杀吕氏一门的同时,曾经是吕后情人的审食其,却逃过了一劫,并未遭到问责以及清算。

按理说,依照审食其和吕后的关系,他应该是必死无疑,而他之所以能躲过一劫,实际上,是他一个特殊的身份,在关键时刻保住了他的性命。

当然,这个特殊的身份,可不是指他是吕后情人,而是一个既敏感,又让当时所有人都“投鼠忌器”的身份。

这个身份,叫做“列侯”。

审食其与吕后之间的暧昧关系,最早开始于刘邦外出逃亡时期。

史料上记载,审食其也是沛县人,和刘邦应该是前后院的邻居,总之住的不远,因此他与刘邦早就相识,并且关系还不错。

到了刘邦夺下沛县,自称为沛公后,出于信任,刘邦便把老爹刘太公托付给审食其,让他好生照顾刘太公。

这个时候的审食其,就像是热心肠的邻居兄弟,帮助刘邦料理着家里的杂事。

再之后,刘邦被项羽击败,无奈之下丢下老婆只身逃亡,而其妻子吕雉,以及老爹刘太公,则不幸成了项羽的阶下囚。

也就是在此期间,审食其跑前跑后,为尚在狱中的刘太公以及吕雉端茶送饭,总之是多亏了他的照顾,这才让二人没遭太大罪。

而他和吕雉之间的暧昧,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当然,吕雉和审食其之间有暧昧关系,也不是不能理解,当时刘邦常年四处奔波,外加朝不保夕,连吕雉都受到牵连被投入大狱,极有可能会性命不保。

这个时候,一个知冷知热,且跑前跑后照顾自己的男人出现,这难免就让吕雉感到有所依靠,因此继而发展出暧昧关系,也就十分正常了。

而刘邦对于妻子和审食其之间的特殊关系究竟知不知道呢?这个史料上没说,不过个人认为,大概率他是知道的。

只不过,当时刘邦一心在事业上,加上陆陆续续也又有了其他女人,因此对于这件事,也没有深究下去而已。

就这样,审食其伴随着吕雉,见证了大汉王朝的建立,也见证了刘邦的登基,并且还被封为了辟阳侯。

再之后,刘邦病逝,其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而审食其这个从小看着刘盈长大的“邻家叔叔”,再获晋升,这次被任命为了左丞相。

从审食其的升职之路就可以看出,他不像西汉开国时那些功臣,为西汉建立立下了什么功劳,而是单纯凭借吕后的关系而扶摇直上,居然当上了丞相。

当然,要硬说审食其有贡献也不是不可以,当初在刘邦刚去世不久,吕后曾有意清洗功臣集团,最终是大臣郦商通过审食其,向吕后劝谏,这才让吕后打消了这个可怕的主意。

而当时的审食其不知道的是,他这个无意间的举动,居然在日后救了自己一命。

不过,纵然背后有吕后撑腰,但审食其也不是一帆风顺,在他当上左丞相不久,他就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危及生命的“劫难”。

什么劫难呢?很简单,年轻的汉惠帝要弄死他。

汉惠帝想弄死审食其的原因一点都不复杂,本身他对于审食其就十分熟悉,而对于他和自己母亲吕后的事情也有所耳闻。

但这件事没人说破怎么都行,而一旦有人当着汉惠帝的面挑明,那汉惠帝自然要有所动作了。

事实上确实是有人这么做,在汉惠帝登基不久,就有大臣直截了当的诋毁审食其,称他是“行不正”,言外之意,就是审食其和吕后不清不楚。

而汉惠帝一听,自然面子上挂不住,当即下令,将审食其下狱,并准备将其处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吕后有没有出面阻止呢?她当然想阻止,但问题是她做不到,倒不是她没权力,主要是因为她不方便出面,要是出面干涉,那不就更坐实了自己个审食其之间的关系吗?

所以,史料上就记载,当时“太后惭(指吕后),不可言”,总之就是吕后也无能为力。

当然,最终审食其并没有被处死,之所以他能保住性命,是因为有一个人出手,促使汉惠帝改变了主意。

这个人名叫朱建,是刘邦当初亲封的平原君。

原本,朱建与审食其的交情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没啥交情,但因为一件事,却让朱建对审食其颇为“感恩戴德”。

什么事呢?朱建这个人,历来清廉,因此家境一般,当初他母亲去世后,由于囊中羞涩,只得借钱去置办丧具。

刚好,朱建有个好友名为陆贾,他前去吊唁时,发现朱建连发丧的钱都没有,而就当朱建为此发愁之际,陆贾却告诉他,不用发愁,钱马上就会自动送上门来。

为什么陆贾会这么说呢?其实他早就知道,吕后跟前的大红人审食其,历来就想结交朱建,但苦于名声不好,朱建一直是闭门不见。

因此,陆贾便趁着找个机会,找到审食其,告诉他朱建母亲去世,并嘱托他,一定带上厚礼前去吊唁。

而由于审食其的主动吊唁,让当时朝中不少权贵也跟风前去,如此一来,朱建便合计收到了多达五百斤的礼金,十分风光圆满的为母亲办理了丧事。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审食其算是和朱建搭上了关系,换而言之,就是朱建欠审食其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因此,在审食其被汉惠帝下狱之后,马上就想到朱建,希望他能伸出援手救自己一命。

而朱建的办法也十分高明,他没有直接去找汉惠帝,而是绕了个圈子,找到了汉惠帝的宠臣闳籍孺(实际上是男宠),对他说了一番话。

“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且日太后含怒,亦诛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驩。两主俱幸君,君富贵益倍矣。”---《汉书》

朱建这番话的大意就是,如今审食其被抓,大家都认为是你闳籍孺出的坏主意,而你被皇帝宠爱的原因每个人都清楚,假如辟阳侯死了,那么未来你也会被太后迁怒,那么你的结果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反之,如果你闳籍孺能帮审食其说话救他出来,那么未来富贵将会倍增。

这番话一说,令闳籍孺深以为然,于是,通过他的“枕边风”,汉惠帝刘盈改变了主意,最终,赦免了审食其。

这便是审食其人生中第一次遭受到危及生命的“劫难”,虽说这次他侥幸逃过一劫,但是没过多久,第二次危及生命的“劫难”又来了。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在其病逝之后,其家族为自保,便开始蠢蠢欲动,并着手筹备起兵谋反等相关事宜。

但吕氏一门的谋反计划并没有成功,在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的主持下,同时加上刘姓诸侯王齐王刘襄的配合下,最终,叛乱被平定。

而吕氏一门,也在叛乱平定之后,迎来了屠戳。

史料记载,当时为斩草除根,吕氏一族中,不管男女老幼全部被诛,甚至到了后来,只要是和吕氏有关的人,同样会被处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久后继位登基的汉文帝刘恒,他曾经娶过吕后的一个侄女为妻,并生下四个儿子,但正是因为此女为吕氏族人,因此最终连同她所生的四个儿子,均莫名而死,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诛吕行动中被杀。

所以,在当时,只要是和吕氏有关的人,基本上都逃不过被诛的命运。

而刚开始,作为人皆尽知是吕后“情人”的审食其,自然也在被清算的范畴之内,但最终他并没有被清算,不仅没死,反而在不久之后,还再次当上了丞相。

那么,为何审食其没被清算呢?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是当初曾经救过他一命的朱建,联合陆贾再次出手,保下了审食其。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史记》

这意思就是说,朱建和陆贾二人,帮助审食其出了一番主意,让他躲过了被清算的命运,那么问题来了,朱建为审食其出了什么主意呢?

对于这个问题,史料上没有交代,而个人认为,所谓朱建帮审食其出主意的说法,只不过是一句托词。

换而言之,真正让审食其躲过清算的,并不是朱建的功劳,至少不完全是。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按照当时功臣集团(即周勃、陈平等人)对吕氏一族的诛杀力度,单凭朱建的所谓主意,是不可能让功臣集团停手的。

当然,功臣集团手段如此决绝,也是有其必要的理由的,他们也生怕自己现在的一个仁慈,为将来埋下祸患,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所有和吕氏有关的人全部诛杀干净,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放心。

况且,审食其和吕后的关系,是朝堂内外的人都一清二楚的,他和吕氏之间也是渊源极深,这样的人,不杀掉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算是朱建素有贤名,或者他在朝臣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涉及到未来的安稳,功臣集团是不会仅听他说几句话,就会放过审食其的。

因此,导致审食其保住性命的核心原因,不在于朱建身上。

那么,是什么让功臣集团放过了审食其呢?很简单,正是前文我们提到的,审食其那个特殊的身份,即“列侯”。

所谓列侯,其实就是一种爵位,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到了秦朝时,名字改为“彻侯”,西汉建立后,则重新叫做“列侯”。

列侯是个什么爵位呢?以西汉为例,其是诸侯王之下,等级最高的一种爵位。

像西汉初期,不少功臣均被封为了列侯,比如其中有樊哙的“舞阳侯”、萧何的“酂侯”、张良的“留侯”、韩信的“淮阴侯”等,均是列侯,只不过名字不同而已。

而审食其的“辟阳侯”,同样也是列侯之一,只不过他得到这个爵位的方式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是靠着与吕后的关系才被封的。

但不管怎么样,审食其的“辟阳侯”,是当时正儿八经的列侯。

而为什么要说审食其列侯这个身份十分重要呢?很简单,因为当时诛杀吕氏的功臣集团,基本上都是列侯组成的。

譬如周勃,他是威武侯,再譬如陈平,则是曲逆侯。

总之,当初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一帮老臣,凡是具备一定功劳的,基本上,都被封为了列侯,区别就是食邑和待遇稍有些不同。

换而言之,这帮列侯,组成了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团,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功臣集团。

因此,虽说审食其与周勃等人的阵营不同,但无论如何,审食其也是这个集团的一份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列侯们自然就在朝堂上形成一个团体,相互帮衬,相互照应,到了吕后去世,纵然发起对吕氏一族的诛杀,但作为列侯成员的周勃和陈平等人,却不会动审食其。

为何?很简单,如果因为吕氏一门的事情,牵涉到审食其,而将其夺爵诛杀的话,那么无疑就是开了一个口子,即因为政治牵连,列侯也要被问罪。

而这个口子一旦打开,那么未来,其他列侯如果被卷入政治斗争,是不是也会被问罪夺爵乃至身死呢?

说白了,周勃等人不牵连审食其,就是在无形中立下一个规矩,即“罪不上列侯”,以此来形成一个攻守同盟。

所以,审食其不能被牵连,更不能被杀,他如果死了,那就是破坏这个规矩。

况且,当时周勃等人在诛杀吕氏一门后,正准备拥立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继位,而在这个时候立下这么一个规矩,说白了就是做给新皇帝看的,让他知道,列侯不能杀,这样一来,对于周勃等人本身,也是一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

总结一下就是,列侯是一个利益集团,即便他们阵营不同,但同属集团一份子,如果轻易的被夺爵诛杀,那么其他列侯就会人人自危,因此,不杀列侯,是为了维护这个集团的共同利益。

所以,即使是他们瞧不上审食其,但因为共同的利益,因此他们不会将其诛杀,顶多就是将其边缘化而已。

其实不仅仅是审食其没有被牵连,当初亲吕的大臣郦商(其侍奉过吕后,其子还和吕后的侄子吕禄关系极好),同样也没有被牵连,之所以如此,原因和审食其类似,是因为他也是列侯之一(郦商为曲周侯)。

这就是审食其在吕氏被灭时,逃过清算的核心原因,说白了就是他“列侯”的身份保护了他,毕竟再怎么说,他也算是功臣集团的成员之一,所以为了共同的利益的前途,周勃等人才会放了审食其一马,当然,审食其最终还是死了,其被淮南王刘长“锤杀”,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审食其这个人在《史记》中的形象很特殊,一帮从老家打出来的功臣,无不是凭借军功显赫,唯有审食其靠裤腰带升官。翻看史书,很难找到审食其的贡献,却一度身居丞相之职。最后死得又很“耻辱”,所以,审食其显得很“猥琐”。


这大概就是有人觉得,审食其早该被“清算”的原因吧。

审食其他与刘邦的弟弟刘交是好友,与刘邦一家关系亲密。刘邦举兵后,将一家老小都托付给了审食其。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刘邦对审食其的信任程度。

可是审食其尽责得过了头,他把吕雉照顾成了自己的情人!

这件事从什么时候开始,无从考证,不过细想一下,也不足为奇。当年刘邦离家“闹革命”,吕雉领着一家老小,担惊受怕,今天被官府抓,明天被项羽囚,这种日子不是人过的。

尤其是在项羽大营中两年的囚徒生活,吕雉身边除了刘太公就是审食其,时刻遭受生命威胁,她与审食其之间产生感情,一点也不意外。


回到刘邦身边后,吕雉又遭受戚夫人夺嫡威胁,倘若不是审食其这根感情支柱供她扶持,很难想象,一女人是如何熬过二十年的风霜雪雨的。

审食其与吕雉的情人关系,应该就是个公开的秘密,大臣们知道,刘太公知道,甚至刘邦也不会不知道。刘邦之所以没有报复审食其,这说明审食其对刘家来说真的很重要,除非刘邦决定铲除吕雉嫡系,否则无论从感情因素,还是从政治角度,都不能动审食其。

刘邦可以装傻,汉惠帝刘盈这个小嫩仔,猛然被别人点醒:你家邻居那位慈眉善目,小时候天天给你糖吃的审叔叔,是“隔壁老王”!年轻血往上涌,大脑短路,把原本满朝上下装傻充愣的默契局面打得稀碎,也把他老妈的脸,赤裸裸地暴晒于阳光之下。

审食其和吕雉都没想过,刘盈这个混小子会不按理出牌。吕雉没脸出面营救审食其,审食其更尴尬。那些功臣势力虽说都是家乡人,可是大多对这种“战场上不流血,床上多流汗”的家伙,采取鄙视的态度,敬而远之。关键时刻,审食其哀叹自己好孤独。


多亏一位叫朱建的牛人帮忙。说来朱建原本也看不起审食其,审食其多次想结交朱建都被拒绝。后来朱建母亲去世,穷得连发丧的钱都没有,审食其及时奉上百金,感动了朱建,从此朱建成了审食其的门客。

朱建聪明得一塌糊涂,他根本不需要自己出手,几句话就逼得有人玩命替审食其求情。这个人叫闳藉孺,汉惠帝的男宠。

朱建对闳藉孺说:外面都说是你怂恿皇帝杀辟阳侯(审食其),辟阳侯一死,你算是被太后列入黑名单了!想救命只有一招,去说服皇帝饶过辟阳侯,到时候皇帝和太后都宠你!

牛人就是牛人,说完这些话,朱建回家睡大觉,不几天审食其全须全尾地回来了。

可惜了,要是我在他身边,怎么也能骗审食其俩钱:施主,你一生有三次大难,一被项王囚,二被皇帝虐,三嘛,那是天机......


审食其的第三次劫难,遇上了另一个刘家小混球刘长,被一铁锥锥死了!不过,那是平定诸吕后的第三年了。那么,平定诸吕时,审食其怎么就逃过了被清算呢?

一、审食其的人缘并非想象中那么差

司马迁肯定是看不起审食其这种人的,所以他笔下的审食其难免被丑化。总的来说,审食其与功臣势力有距离感,但是这不代表审食其就是功臣势力的对立面。

其实西汉开国功臣派很复杂,像审食其这种四六不靠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夏侯婴,只跟刘邦玩,哪派也不靠。

审食其的这种生存状态,跟他与刘家,尤其吕雉的特殊关系有关,更主要的是他的经历,注定他与武将不是一路人。他很长时间生活在“敌占区”,贡献是隐性的,跟功臣派天然没有利益交叉。汉帝国建立后,审食其更没必要卷入复杂的派系斗争。


所以,审食其与功臣派的距离感,很可能是他个人主动的选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审食其身边没朋友,至少刘交、陆贾、朱建、郦商等,都是他的好友。审食其给朱建助资百金,立刻就有大批的人追随,累计助资五百金。这说明,审食其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假如有人陷害审食其,一定会有人学朱建,替他出头。

二、系住审食其的裤腰带没人敢提及

吕雉称制后,审食其当了整整八年的左丞相,汉惠帝时期,他也是吕后最信任、最得力的助手。

想想吕雉其实挺可怜,打天下时她受尽苦难,回到刘邦身边她又受尽折磨,刘邦驾崩了又在功臣势力的威胁下担惊受怕。从这个角度说,不是审食其吊住了吕雉的裤腰带,而是审食其默默地充当了吕雉的精神支柱。


连刘邦都不能打破的隐秘,谁敢触及?与其说闳藉孺说服了刘盈,莫不如说冷静下来的刘盈,终于体味到了他爹的苦心,借坡下驴而已。

请问,谁还能做到旧事重提,拿这事清算审食其?刘盈可以犯浑,大臣们谁敢?大张旗鼓说大汉开国皇帝的帽子有春天的颜色,还想不想活了?

假如有不知死活的,拿汉惠帝的事为例来清算审食其,估计陈平周勃一定会这么说:没听说,有这事吗?一定是哪位逆贼蛊惑惠帝吧,你竟然道听途说,污秽高皇帝......

三、审食其对朝局还是有贡献的

审食其这个人非常低调谨慎,他从来不仗势跋扈,顶着丞相的大帽子,却从来不过问政事,一心做好皇宫安保,和吕雉政治顾问的角色。所以,审食其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不构成对功臣势力的伤害。


《史记》记载,审食其虽然是左丞相,其职责就相当于郎中令(即光禄勋)加侍中。郎中令类似于明清的内务府,皇家的安保、吃喝拉撒睡、皇帝的出行、文秘等事务,都归郎中令。侍中是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加官,就是皇帝的决策顾问。

审食其就是利用其皇家保姆,兼咨询顾问的身份,默默地帮大汉朝政稳定做贡献。

比如,刘邦刚刚驾崩时,吕雉害怕功臣派作乱,准备对他们来个集体大屠杀。后来在郦商的劝谏下,审食其意识到这么做不妥,赶紧制止了吕雉的这个行为。

如此机密的行动,除了吕雉和审食其,不会被外人所知。郦商能知道,很可能是审食其主动找郦商咨询的结果。

吕后执政期间,与外朝比较和谐,如非审食其居中协调,恐怕很难做得到。这一点大臣们其实心知肚明,他们虽然不大看得起审食其,但也没理由非要置审食其于死地。


四、审食其并不是吕氏一族的帮凶

假如要清算审食其,就还剩一条路经可以追寻:他是不是吕氏政治势力的一员?

一般认为,吕氏以吕雉为核心,跟审食其一定存在交集,甚至他们就是一个利益集团。还真不能这么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审食其与吕家人关系密切。

前面讲过,审食其的“朋友圈”相对狭窄,他的朋友们大多不是政治势力的核心圈人物,甚至完全不在政治势力纷争中。从审食其的生平,我们不难看出审食其对自己清晰的定位:做吕雉的拐杖!

吕后刚一去世,审食其立刻被掌权的诸吕,改任为太傅。太傅其实就是供人瞻仰的泥菩萨,高高在上,没有一点实权。从这个细节看,吕家人没拿审食其当自己人。


既然审食其不是吕氏的拥趸,除非功臣势力彻底清算吕雉,才有可能牵扯审食其。请大家注意,剿灭诸吕并不是清算吕雉,这是两回事。终西汉一朝,吕雉的地位始终没有任何动摇,哪怕嫡系转到刘恒一脉,薄姬也没有取代吕雉的高皇后的位置。

吕雉的地位不能改变,审食其就不会受牵连。

由此可见,审食其虽然在史书上的形象有点“猥琐”,其实客观来说,他没有那么不堪。一方面他对刘家和西汉政局做了很多隐性贡献,另一方面他不是政治势力的一端,不对任何一方构成威胁。

再加上审食其为人低调谨慎,获得了部分人的支持,除非吕雉被彻底清算,否则没人有意愿,也没人能有那个能力,去清算审食其。当然,刘长那种愣头青方式,拿不上台面,不在讨论范围。




审食其(shěn yì jī),是刘邦的同乡,但是和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卢绾、夏侯婴这些比起来,虽然都是刘邦的老乡,但审食其却是靠着“美色”勾搭上吕后上位的。

审食其和吕后是什么时候“好”上的呢?

原来刘邦起义的时候,经常要外出打仗,带着老婆孩子不太方便,于是就命审食其照应家中事务。审食其为人并没有什么才干,但是长得漂亮,平日里就好饮酒赌博,调戏妇女,刘邦选择此人照顾自己的老婆孩子,算是看走了眼了。

刘邦娶吕后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而吕后当时还是个黄花大闺女,最多也就二十岁。老夫少妻,难免欲求不足,此时刘邦忙于造反大业,平时更是难得回家一次。审食其得以和吕后朝夕相见,便使出他擅长的谄媚手段,奉承得吕后十分满意。

后来刘邦带兵攻入关中,这一去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吕后年龄尚轻,自然难耐寂寞,而审食其又投其所好,两人一来二去,竟然暗中私通,勾搭成奸。当时刘太公年老,眼聋耳花,一对子女年龄尚小,此事竟然始终无人发觉。

后来刘邦势力渐大,被封为汉王,之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帷幕。由于前期作战十分顺利,因此在攻打西楚的国都彭城之前,刘邦派人去接回自己的父亲、老婆,审食其也跟着一起从沛县出发。

不巧的是,他们还没见到刘邦,刘邦就被项羽杀得大败,还差一点被项羽的军队活捉,好几次为了活命,刘邦把自己的一对儿女踹下马车,幸亏夏侯婴将两个孩子抱回来,这才保住了性命。

兵败如山倒,刘邦忙着逃跑,自顾不暇,当然更顾不上父亲和老婆,结果刘太公和吕后以及审食其,都被项羽的部队活捉了。

绑了刘邦的父亲和老婆为“肉票”,项羽很高兴,想以此逼迫刘邦投降,否则就把刘太公给煮了。不料刘邦隔空喊话说,“咱俩是曾经结拜的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真狠心把你爹煮了,到时候别忘了分我一杯肉羹。”

项羽对刘邦这种“滚刀肉”的作风很不适应,毫无办法,只好将三人关在营中,看守了起来。直到后来楚汉和谈时,才将他们放了回去,前后共有两年多的时间。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审食其始终侍奉刘太公和吕后左右,虽然身处敌营,又被囚禁,但审食其和吕后却得以日夜相处,心情反而大好。当初可能只是通奸,如今两人共经患难,彼此之间的感情就又深了几分。

吕后归汉之后不久,项羽被灭,自刎于乌江,刘邦建立西汉,封赏诸将。吕后趁机提起审食其,说他保护家属有功,刘邦遂封之为辟阳侯。

西汉建国之后,刘邦不时东征西讨,也不经常在吕后身边,于是吕后得以有大把的机会和审食其私会,只是这时候顾忌刘邦,行事还算隐秘。

等到刘邦死后,吕后立刘盈为帝,是为汉惠帝。惠帝身体不好,请吕后主持朝政,吕后则趁机召审食其常住在宫中,一同饮食寝处,俨如夫妇。只是嘱咐近侍宫女,遇到惠帝来时,即使通报,以便隐藏,因此合宫上下无人不知审食其与吕后之事,唯独瞒着惠帝一人而已。

但纸包不住火,时间一长,惠帝也发现了些蛛丝马迹,便加以询问,恰好有一个宦官与审食其有仇,便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惠帝。惠帝听后,勃然大怒,立即下旨捉拿审食其下狱,并暗示廷尉,务必要办成死罪。

本来以吕后的权势,要救审食其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但此事牵涉到两人之间的私情,吕后自觉没脸去跟惠帝求情,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口。于是吕后暗示诸位大臣出头保救,然而审食其平时就品行不端,为众人所厌恶,此刻听说他死到临头,无不暗暗称快,竟无一人出面求情。

就在大家都以为审食其必死的时候,竟然有人出面救了他。

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名为朱建,是审食其的一名门客。本来朱建是个秉性廉直的君子,不屑于审食其这类的人交往,但朱建母亲死时,家中穷得没钱办丧事,审食其听说后派人送去了百金,帮助朱建为母亲办理了丧事,因此朱建十分感激,成了审食其的一名门客。

此时审食其身在狱中,危在旦夕。朱建自知无力帮助审食其脱罪,但他却想出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办法。于是,朱建找到了惠帝的一名宠臣,名为闳孺,说道,“今辟阳侯因得幸太后,下狱治罪,据道路传说,皆云系足下进谗,欲使主上杀之。无论有无此事,但人言籍籍,甚是可畏。若使辟阳侯今日伏诛,太后含怒,明日亦必诛及足下。”

闳孺听后大惊失色,赶紧进宫面见惠帝,替审食其苦苦哀求,惠帝素为闳孺所惑,不忍过拂其意,竟下诏将审食其特赦出狱,审食其居然逃过了这场死劫。

不过经此一难,自然闭门自守,不敢再蹈覆辙。不过吕后却仍时时纠缠,审食其不敢不去,但却始终提心吊胆。

惠帝死后,吕后一人独揽朝政,当时朝中周勃、陈平等人也不得不顺从吕后的意思,唯独丞相王陵不肯顺从。于是吕后下诏升王陵为少帝太傅,明升暗降,夺其实权。王陵也是老江湖了,一眼就看穿了吕后的意图,愤而辞职。

于是,吕后顺水推舟,命陈平为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但审食其哪里懂得处理政务,所谓丞相,不过挂名是挂名而已,并不理事,终日坐监宫中,如同郎中令,不过公卿百官奏事,却都由他取决,也就权重一时。

这个时候,吕后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跟审食其在一起了!

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于未央宫,遗诏以吕产为相国,左丞相审食其为少帝太傅。但人死如灯灭,吕后死后,再也不能掌控权力,陈平、周勃趁机诛杀诸吕,扶持刘邦第四子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

审食其与吕后关系亲密,原本不能免罪,幸得朱建等人替他游说,加之又无大恶,故得保全。但汉文帝觉得审食其平日既无功劳,又无才干,且是吕后一党,不治其罪,已算宽大,如何能让他继续高居丞相之位?于是将审食其罢免,以周勃代之。

审食其免官回家,做个富家翁,本可安全度过余生。但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汉文帝三年,审食其命中的煞星来到了长安城。

此人就是淮南王刘长。汉文帝即位之后,刘长自视与汉文帝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汉文帝念及手足亲情,从来没有治过他的罪。

本来刘长和审食其毫无关联,但在刘长出生前,他的母亲赵美人因为贯高行刺案件的牵连,被下在狱中。赵美人之弟赵兼,想通过审食其的门路,让吕后向刘邦说明一下情况,但被吕后拒绝了。后来,赵美人在狱中生下刘长后自杀。刘长长大以后,被封为淮南王,他不敢怨恨吕后,却恨上了审食其。

当刘长来到长安后,心中暗想,不趁此时为母报仇,更待何时?

一日早上,刘长带着一把大铁锤,随从数人,乘车直奔辟阳候审食其家来。审食其听说淮南王来访,不敢怠慢,急忙出迎。见面之后,刘长一言不发,赶前数步,对着审食其就是一铁锤,审食其当场一命呜呼。刘长又令手下割下其首级,扬长而去。

事后,刘长主动去向汉文帝请罪,并说明了自己杀审食其的理由,汉文帝念其是为母报仇,遂下诏赦免刘长,不治其罪。

审食其死后,门客四散。当年朱建营救审食其的事又被翻了出来,汉文帝派人去抓捕朱建,朱建闻信,对其子道:“我死祸绝,免得及汝身上。”遂拔剑自刎而死。

综上所述,审食其本人并无多大本事,只是靠着讨好吕后,才得以平步青云,做到了左丞相的位置。然而,从道德上来说审食其固然可恶,然而在政治上,审食其并未有多大恶行,这也是他能够结交到朱建这样的君子,能够在吕后死后逃过清算的原因。

然而,审食其因为吕后,得到了荣华富贵,位极人臣,但他最终死在了刘长手里,岂不也是因为吕后吗?可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




因为审食其的身份太敏感了,他活着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上至汉文帝刘恒,下至满朝文武,达成了一种默契,没人提出要清算审食其。

审食其既是吕后的知己,也是吕后的心腹

审食其此人,应该是西汉开国功臣中最特别的一个,他既无一点战功,也没参与出谋划策,但是在刘邦称帝后封为列侯。更奇怪的是,那些开国功臣竟然没人对此提出异议。

一切的关键都在吕后身上,审食其之所以能封列侯,吕后肯定没少替他说话。而群臣都知道审食其和吕后的关系,自然没人敢对其封侯有异议。

可以说,除了刘邦以外,所有人都知道审食其和吕后关系不简单。但是却没人说得清他们到底什么关系,基本都是在捕风捉影。

我觉得,审食其和吕后的关系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糟糕,他既是吕后的知己,也是吕后最大的心腹。

审食其和吕后的缘分,要从刘邦起兵反秦说起。刘邦起兵之初,由于手下也没几个人才,只能人尽其用。

审食其当时以舍人的身份追随刘邦,刘邦交给他的任务责任很重大,那就是照顾好刘邦的家人。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刘邦的妻子吕雉,也就是后来的吕后。

刘邦这人是完全不顾家的,起兵前整天到处鬼混,结交各路好汉,起兵后就一直在打仗,根本没空顾及家里。因此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靠吕雉一个弱女子来扛。

自从有了审食其之后,情况明显好转了,做体力活可以找审食其,有些事情拿不定主意,可以找审食其。忙累了,大家一起吃个饭聊聊天,这都很正常。

当然,很长一段时间里,审食其和吕后应该只是好朋友罢了,但是在彭城之战后,刘邦的家人被楚军擒获,照顾刘邦家人的审食其也在其中。

我们可以想象,以项羽的暴脾气,吕后等人的待遇肯定好不了。当时的吕后还只是个弱女子,在那种环境下,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只有审食其了。

正是因为审食其无微无致的照料,吕后才挺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日子。也正是经历了这一段日子,二人才成为知己。

后来刘邦驾崩,吕后掌权,审食其的好日子也开始了。

他被封为左丞相位极人臣,但是他这个左丞相不用处理政务,只用替吕后监督朝臣即可,如果大臣们有什么异动,要及时向吕后汇报。

这才叫知己,既然审食其没那本事,就不让他处理政务,以免出丑。而让他监督群臣,一方面是出于对他的绝对信任,另一方面则是使得朝臣不敢怠慢小看他。

能让吕后如此煞费苦心的安排,足以看出他和吕后的感情深厚,同时他们二人的关系必然是纯洁的,不然吕后不会做出如此理性的安排,毕竟没有哪个乱来的皇后会如此理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审食其对于吕后来说,既是知己,也是心腹。

有人会说,不对吧。当初汉惠帝因为听到了审食其和吕后的谣言,要杀审食其,吕后都不好意思出面阻拦,必定有鬼。

但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一个做母亲的,作为当事人,如何去给自己的儿子解释?那不是越描越黑?

所以,吕后和审食其的关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乱,这是人多过度解读了。

在平定诸吕之乱中,为何审食其没有遭到清算?

吕后去世后,大臣发动兵变,消灭了吕氏一族。同时选出代王刘恒继任皇位,成为后来的汉文帝。

就连吕后的几个孙子也被人们找了个理由处理掉了,但是和吕后关系密切的审食其却逃过一劫。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从各自的利益考虑,汉文帝及朝中大臣都不能对审食其出手。

先说说大臣们不出手的原因。

其一,审食其和吕氏一族不是一伙的。

审食其是吕后的人这不假,但是他和吕氏一族并无瓜葛。实际上,吕后去世后,审食其应该算是大臣这边的人。

如果要清算审食其,那么朝中重臣有几个脱得开关系的?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有哪个不是想方设法讨好吕后的?

因此,无论是谁,都没法开口清算审食其,提了就是犯众怒,自讨没趣。

其二,审食其救了开国功臣们一命,他们欠审食其一个天大的人情。

刘邦刚驾崩的时候,吕后因为担心驾驭不了朝臣,想要除掉那些开国功臣,为此特意和审食其商议。

功臣们听到了风声,便找审食其帮忙。后来吕后在审食其的劝说下,才放过了这群开国功臣。

不管当时审食其是怎么考虑的,这群人确实欠审食其一个天大的人情,这时候无论谁提出清算审食其,那都是无情无义的行为。

试问,谁愿意和这种无情无义的人交往?长此下去,此人在朝中将无立身之处。

既然没人愿意提及此事,大家自然是装糊涂好了,反正他们消灭吕氏一族的时候,审食其也没阻拦,犯不着和他过不去。

再来说说汉文帝为何不清算审食其。

其一,不利于稳定自己的地位。

我们知道,在吕氏一族被消灭后不久,汉文帝便继位称帝了。

但是此时大权掌握在朝臣手中,他的地位一点也不稳。这时候如果清算审食其,那么会给朝臣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皇帝想对你们下手。

毕竟,吕后掌权的时候,这些朝臣没少讨好吕后,汉文帝今天清算了审食其,那么明天是不是就要清算他们了?

如果汉文帝敢动审食其,估计他就要步吕氏一族的后尘了。因此他不敢也不能动审食其。

其二,清算审食其意味着公然否定吕后。

吕后在汉朝的地位是很高的,不然《史记》也不会在本纪里给她留有一席之地。

审食其和吕后的关系人尽皆知,清算审食其,会释放一个信号:汉文帝是在否定吕后。

对于汉文帝来说,虽然吕后不是先帝,但是也算他的母后,他是没资格否定吕后的。这么做,只会有损自己的名声,给自己找一堆不痛快。

所以,不管汉文帝怎么看审食其,都不能对其进行清算。

迟来的清算

虽然审食其因为汉朝君臣的各种考量,躲过了一劫,但是该来的总会来的。

公元前177年,淮南王刘长找机会将其锤杀。

明面上的理由是,当年审食其没有据理力争救下刘长的母亲赵姬。可是你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只是个借口罢了,刘长的所作所为就是一道投名状。

赵姬被处死的时候,刘长还很年幼,他是吕后一手抚养长大的,要论感情,他和吕后的感情远超其生母。

实际上,他和审食其一样,身上都打上了吕后的标签。所以吕后大肆打压刘姓宗室的时候,刘长一点事都没有。

但是现在吕后不在了,他需要换个靠山,来确保自己的地位。这新的靠山只可能是汉文帝刘恒。

前面说了,汉文帝和朝臣都无法对审食其出手。但是刘长就不一样了,明面上他和审食其是有私仇的。

而他这么做,等于是将把柄交给了汉文帝,只要汉文帝愿意,随时可以以此事为由处罚刘长。

如果不是这样,诸侯王杀害朝中大臣,往严重了查办,汉文帝甚至可以将刘长的淮南国除国。然而汉文帝却轻易放过了刘长,这不合理。因此此事必然和他有关。

至于汉文帝为何要除去审食其,我们不得而知,我只能猜测他可能想彻底去除朝中吕后留下的痕迹。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大臣被他清理得差不多了,就剩下审食其他不方便出手,只要除掉了审食其,他就能真正地大权独揽,一展抱负。

总结

审食其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吕后,败也吕后。如果没有吕后,他根本没资格封侯拜相成为朝中重臣。

然而,也正是因为和吕后牵扯过深,才给他带来了灾难。虽然他躲过了对吕氏一族的那一拨清算,但是却没躲过刘长的铁锤。

说实在的,他的一生也算勤勤恳恳侍奉吕后,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结果却因为和吕后关系过于密切,最终还是没有逃过清算。

这真可谓是伴君如伴虎,就算你什么都不做,也许哪天就会飞来横祸。




吕太后关于有情夫这件事上,是有这回事,审食其逃脱被诛,是他在陈平周勃里面有后台,而且很硬。

(刘盈大怒,看来审食其是在劫难逃了)

吕后有情夫这件事,让儿子知道了。她是惭愧不己开口不得。因为这件事伤了皇帝儿子刘盈的尊严,皇帝是大怒。看来审食其是在劫难逃了。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

孝惠帝大怒,把审食其抓起来交给官吏去审问,想把他诛杀了。

吕太后是什么反应呢?

吕太后惭,不可以言。

吕太后羞愧,在这种事情上,还好意思开口吗?自己是太后,母仪天下,这是怎么个母仪法。中国文化在人伦理婚问题姻上讲究个贞洁。老公是皇帝,儿子也是皇帝,自己做出这种事,能开口讨人情吗,好意思吗?

那么,大臣们又是什么反应呢?

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

是不起,审食其行为让人鄙视,他们也想把他咔嚓了。

看来审食其的死,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但是,别忙,审食其的命比吕氏一门中的哪个都长,他活到汉文帝上台后,如果不是刘长的愚蠢行为,他恐怕要活到汉景帝朝。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皇帝和大臣都不想审食其活,但他偏偏活得那么久?

一,审食其长时间跟着吕后,日久生情

刘邦家的生活管家有三个人,审食其,卢绾和夏侯婴。刘邦是干大事的,手下自然就有一批人跟着跑,鞍前马后的效力。

(刘邦打天下的时候,都是哥几个在拉扯)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以后,回彭城去了,刘邦到巴蜀以后,又杀回了关中。刘邦和各诸侯带了五十六万人马去教训项羽。项羽把刘邦打得大败。刘邦的一家人被打散了。一对儿女在路上碰到遇救,吕后和太公以及审食其被楚军俘获,关进楚国大营中。至此,审食其专职服侍吕后和太公。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项羽本纪》

按照这段记载,是刘邦太大意了,事急才要回家乡带走家室,但时间不允许了。儿女在路上碰上,带着走了。吕后等三人在寻找刘邦的路上让楚兵抓住了,项羽因此把他们当作与刘邦讨价还价的砝码。

审食其因为在服侍吕后及其一家人的时间在战争里面有七年之久。这期间有什么事情,不说也清楚。

审食其又有辛苦,刘邦也没忘记,封他为辟阳侯。同时,卢绾封为长安侯。相比较而言,长安侯要比辟阳侯更尊贵。因为长安是汉帝国都城,收取的食租要比穷乡僻壤的辟阳县要好得多。这两个人,一个在吕后身边,一个在刘邦身边,都是首先封侯的那一部分人。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不服天命活不成。”

二,钦差大臣,去燕国调查卢绾,卢绾反汉

汉十二年,刘邦听到有人检举揭发燕王卢绾和匈奴勾结,想造反,刘邦派审食其和赵国御史赵尧去调查并督促让卢绾回京。卢绾认为吕太后专权,高祖又病。怕说不清反而被杀,不想回去。因为吕太后杀了韩信,彭越,难免不杀剩下的他和长沙王。燕王就对食其说他有病,去不了。审食其回来上奏皇帝说,燕王不肯说,倒是听到其他人说燕王有点反常,似乎怕着什么东西。刘邦打下陈西后,陈希手下投降过来的人说燕王的使者在陈希大营出现过许多次。刘邦又听到说燕王的使者张胜在匈奴活动。因此认为燕王真的要造反了。

(哥几个就是看不惯审食其的做派,挖皇帝的墙角,这是不想活的节奏嘛)

这件事情,关键在于使者的调查和回复。审食其有没有下卢绾的黑手,没有确定的记录。但在权势利益面前,恐怕不会不节外生枝,萧何与曹参那么高尚的人尚且在排名次序上生分,何况这些近臣幸臣

“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遂称病不行。其左右皆亡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於是上曰:“卢绾果反矣!”

刘邦在用人方面是有一套独特的方式的,他喜欢用自己的人去调查与自己相关的人。这样的好处就是化大为小。这样审食其的话就非常有分量了。刘邦怀疑卢绾造反就有依据了。

卢绾怕吕后杀他,那卢绾又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刘邦会封卢绾为燕王?这说明卢绾在刘邦身边已经招吕后嫉妒了。审食其跟着吕后跑,他又当了钦差,专门负责调查这件事。结果回来后,刘邦由猜测到确定,审食其应该在其中添加了盐巴,刘邦的伤口一疼,发兵了于是燕王不敢回来,逃入匈奴。

后来,许多佐证证明卢绾不曾反,他的遗孤也回到长安,吕太后当权,不待见,也没有出头之日。前一节已经说了,刘盈抓住审食其幸于吕太后一事,要杀掉他,大臣们也同意,也许就是与卢绾一家的遭遇有关。

三,审食其擅权,引众怒

审食其本来擅不了权,但他在吕太后身边。因此,许多事情他有拿捏大臣及众诸侯的进见的权利。

吕太后一旦碰上事情,她不找沛县集团的老乡们,她与审食其商量。最明显的一个列子就是,刘邦死后,她不发丧。干耗着,想办法要把功臣们杀掉,然后才给皇帝发丧。吕太后是先找审食其定下了计策的。如果不是郦商知道了,让审食其给吕太后说明厉害,恐怕汉朝要重新洗牌。审食其对吕太后一说就起了作用。给刘邦发丧了。避免了一场灾难。由此可见,审食其的影响有多大。

“吾闻帝已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审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发丧,大赦天下。《高祖本纪》

从这件事情里面,我们可以说,与女人,尤其是有尤其是有权利的女人,混在一起是会招惹是非的。

(当年,在危难中,除了小审外,你们在哪里?再说招祸,不要怪本太后不客气)

审食其就是这样给大臣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审食其封辟阳侯,他有权有势力,想去扩大朋友圈,听说平原君朱建是个大侠,想同他交朋友。人家朱建见都不见他。审食其碰了一鼻子灰。也就算了。我们可以看出,汉代的功臣们一旦吃饱喝足,就要干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审食其想干什么?无非是想要更多的人知道他也是一个人物。

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平原君不见,他是借口他的母亲在,其实是看不起审的行为。

后来,平原君的母亲死了。没有钱办丧事。碰上陆贾在个人,他跑去给审食其说,平原君的母亲死了,还没有发丧。审食其一听,弦外之音他听出来了。审食其马上亲自送上丧仪百两。其他的人一听审食其都如此这般,也跟着敢热闹,合起来就有了五百多两,绰绰有余了。平原君就非常感谢审食其了。把他当做自己的知音朋友。

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审食其的擅权,他是左丞相,汉朝尚左,左相反倒不管事,管吕后生活去了。陈平右丞相,左丞相不管本职工作,职位成了郎中令。管皇宫治安,这又把持了百官入见皇帝的通道。而他直接管呂太后安全。百官要见皇太后,必须由他来安排。他因比如再得罪了不少人。

(少说几句,寡人就是死在这个女人手里,而且,寡人还没有管伊的闲事……)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

四,秦汉时期,太后们找相好很正常,但不能干政。一旦干政,必招祸害

秦国的宣太后,什么都不缺,把义渠王给拴住了。风华一生,为秦国灭义渠国作出了贡献,她是个公私兼职的太后,不说也罢。但作为情夫的义渠王却死得很惨,身死国灭。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简直就是祸国殃民了。给儿子秦始皇添了不少麻烦。情夫嫪毐叛乱,抓住后车裂。赵太后被关你禁闭。在是前车之鉴,但是,吕太后是忘了。

刘盈长大后,自己也是皇帝,有面子的人了。他一定在乎这些名声。

由于有人看不惯审食其的作派,就到皇帝面前去告审食其如何如何。涉及到这些有关家国体面的事情,皇帝就不得不过问了。

审食其被抓了起来,下了监牢。

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

审食其马上去找平原君想办法,平原君不见他,躲开了。审食其非常失望。平原君想了个办法,他找到一个能办这件事情的人,这个人在皇帝身边工作,皇帝是比较听这个人的话的。大臣们大多不满辟阳侯的行径。巴不得因此除掉他。辟阳侯处境危急,派人找朱建,要与他见上一面,朱建推辞说:“案子审得正紧,我不敢去见面。”实际上朱建去求了惠帝的宠臣闳籍孺,连哄带吓地对他说:您为何受皇帝宠信,无人不知。现在辟阳侯因受皇太后宠幸而下狱,人们都说是您进了谗言,现在要是辟阳侯被杀了,明天太后生气,也会杀了您。您何不负荆请罪,替辟阳侯向惠帝求个情?惠帝听了您的话放了辟阳侯,太后一定很高兴。这样,两个主子都宠信您了。您是富贵双至啊!闳籍孺害怕起来,真的向惠帝求了情,惠帝果然放了辟阳侯。

审食其就这样逃脱了第一次灾难。

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於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驩。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於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小命还顾不上,还有什么爱情,说来都是一把泪……)

五,脱单,留得一条命

吕太后死后,审食其是吕氏死党,是应该一块儿收拾干净的。但是,还是有贵人让他逃脱了惩罚。这个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陆贾

陆贾说合了陈平和周勃紧密团结一致,等待时机,伺机行动,消灭诸吕。这是首功。消灭诸吕,不是消灭审食其。审食其自己善于在夹缝中生存,交了个陆贾这样的人,他当然就死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项羽   陆贾   燕王   朝臣   太公   丞相   刘邦   西汉   太后   功臣   大臣   平原   知己   皇帝   母亲   关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