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发烟,唯独没给我爸,后来他找我借钱,我直接拒绝,过分吗?

我6岁那年,婶婶生了一个儿子,摆满月酒那天,叔叔挨个地给亲朋好友发烟,唯独不发给父亲。身旁有人提醒叔叔,叔叔不但不补发烟给父亲,竟然还回答说:“他抽不惯这种好烟。”听到叔叔说的话,父亲非常尴尬,搓着双手讪讪地笑着,让我觉得特别心酸。

叔叔和我父亲是亲兄弟,但是叔叔一直瞧不起我的父亲。

一是因为我父亲没有文化,除了会种田种地之外,没有别的赚钱能力,因此家庭生活条件特别的差。叔叔有读过高中,还有正式的工作,每个月都有工资领。

二是因为我父亲当时只生了两个女儿,我和妹妹,我弟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当时还没有出生。叔叔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儿子,这在当时的农村而言,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严重,有儿子的人自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

因此,尽管父亲和叔叔是亲兄弟,是同一个爹妈生的孩子。但叔叔和我父亲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叔叔对村里人都要比对我父亲好。

自爷爷过世后,兄弟俩更是为了那所谓的一点家产之事闹得全村沸沸扬扬的。

爷爷名下有一座青砖瓦房,这在当年是属于比较好的房子了。

房子有一个正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厅屋,左右两侧是偏房,用来睡觉的房间。

按爷爷的意思,这座青砖瓦房是留给我父亲的,因为我父亲没有上过学,而叔叔有上过学,爷爷对我父亲是有所亏欠的。

再者,叔叔有正式的工作,每个月还有工资领,在城里还有住房,各方面都要比父亲强。

爷爷还在世时,就和族亲说过房子归父亲所有的话,大家也觉得这样公平,毕竟当年叔叔读书用了家里不少钱,而父亲还赚钱给叔叔读书。

然而,爷爷过世后,叔叔回村里给爷爷办理丧事,原本已经在族亲面前分好的一切,因为叔叔的回村又全部变卦了。

爷爷下葬的第二天,叔叔就要求重新分家产,理由是,父亲只有两个女儿,将来是要嫁出去的,属于外人,父亲没有儿子,没有香火继承人。

但是叔叔有啊,他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儿子,仅凭这一点,这座青砖瓦房就应该属于叔叔。

族亲里面,也有不少人觉得叔叔说的话有理,毕竟,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了。

也有一少部分人觉得,叔叔这么做太过分了一点,且不说叔叔能有今天的成就少不了父亲曾经的付出,单说大家同是亲兄弟这一点,叔叔就不应该独吞爷爷这座房子,况且这座房子原本是爷爷留给父亲的。

为了一座青砖瓦房,亲兄弟俩瞬间变成仇人,吵吵闹闹的,各说各有理。

最后,在族亲的见证下,把房子一分为二,各占一半。

自此,兄弟俩的关系更加恶劣了,几乎都不怎么往来了。

父亲或许是被叔叔给气到了,原本打算就要我和妹妹两个孩子就算了的,自从经历分家产一事之后,父亲也生出了要一个儿子的念头。

父亲虽然很穷,没有什么赚钱的能力,但是父亲也很幸运,他和母亲都想要第三个孩子,而且盼着第三个孩子是一个儿子,也好让他们出一口心中的闷气。最终,他们如愿以偿,我和妹妹也有了弟弟。

虽然,父亲如愿以偿地有了儿子,但是他并没有钱像叔叔那样给儿子大摆满月酒,甚至是,他穷得连多给母亲买只鸡补一补身体的钱也没有。

在弟弟满月那天,父亲伤心地哭成了一个泪人,边哭边说对不起母亲,对不起儿子,是他没有用,穷得连多买一只鸡的钱都没有。

那一年,我快10岁了,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回见到父亲哭,而且哭得那么的伤心,哭得一点大男人的形象也没有了。

那一刻,我感觉到父亲是脆弱的,甚至是没有母亲坚强。

母亲看着父亲哭,心里自是十分难过的,然而,母亲是坚强的,她对父亲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咱们穷,只是穷一时,又不是穷一辈子。只要有志气,只要能吃苦耐劳,只要咱们好好争气,还怕往后没有好日子过吗?

娶妻娶贤!父亲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娶了我的母亲。

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在父亲的吃苦耐劳之下,我们家的生活环境慢慢地有了一点改变。

其实,我们家之所以能够慢慢地变好,离不开我大舅舅的帮助。家里没有米下锅了,大舅舅给支助一点,家里没有钱花了,大舅舅也大肚的支助一点。

或许,是我父亲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受够了没有文化的累吧,所以在对于我们上学读书这件事情上,父亲一直都是非常支持的,哪怕家里没有钱,他厚着脸皮向亲朋好友借钱也要让我们继续上学。

父亲常说,当年如果他有机会上学读书,他现在的生活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了。他走过的路,很苦很累,希望我们不要再走他走过的路。

母亲也常对我们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要想出人头地,要想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要吃得读书的苦,这样将来才不会吃生活的苦。

或许是受父母亲的影响吧,我们姐弟三人读书都很努力。虽然现在也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比起我们村里的同龄人来说,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真的好太多了。

我们家的生活是越过越好了,我和弟弟也都很孝顺父母,很多村里的人都说,我的父母生了三个好孩子,日子过的是先苦后甜,值得了。

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然而叔叔家的生活却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先说叔叔的大儿子吧,被叔叔寄予厚望的大儿子,因为被婶婶的过度溺爱,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性格。三十好几的人,不谈恋爱,不找工作,整天在家里当一只大米虫也就罢了,还喜欢出去打麻将,每天都打麻将到三更半夜才回家。

没有钱了就找叔叔婶婶要,不给,就对叔叔婶婶动粗。

听说,叔叔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我堂妹的六万块彩礼钱,也被他拿去打麻将给输得一分不剩,气得堂妹放出话来,再也不认这个哥哥了。

因为叔叔婶婶对大儿子的偏心,从而寒了女儿的心,女儿出嫁之后,再也不管娘家的事情。

前两年,婶婶生病住院,叔叔没有钱了,来找父亲借钱。母亲想起以前叔叔做出的种种事情,心里十分不愿意借这个钱。

但是,父亲却说,好坏也是自家兄弟,多多少少还是借一点吧,不借的话良心过不去。

最后,父亲借了2000块钱给叔叔,但是,这个钱至今也没有还回来。父亲不好意思问叔叔还钱,叔叔婶婶也从来不提这个钱,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样。

最近,叔叔又在到处找人借钱,听说好像是他的儿子借高利贷的钱去打麻将了,结果到期没有钱还,被人上门追债了,若是再没有钱还高利贷,后果很严重。

当叔叔一脸憔悴的样子来找我借钱的时候,我想起了6岁那年的事情。

婶婶生了一个儿子,摆满月酒那天,叔叔挨个地给亲朋好友发烟,唯独不发给父亲。身旁有人提醒叔叔,叔叔不但不补发烟给父亲,竟然还回答说:“他抽不惯这种好烟。”听到叔叔说的话,父亲非常尴尬,搓着双手讪讪地笑着,让我觉得特别心酸。

尽管这件事情已经过去30多年了,但我至今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那时候的叔叔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满脸的春风得意,眼里却没有对哥哥的一丝丝尊重,反而尽是嘲讽和看不起,那眼神冷漠无情得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叔叔现在的模样是挺可怜的,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想起过往的种种,我没有父母亲的大肚,可以念在亲兄弟的份上借钱。

我记仇,我不能对往事释怀,所以,我狠心地拒绝了,没有借钱给叔叔。但是,我并不觉得自己做得过分。

我凭什么借钱给他,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我老公辛苦赚来的,是我母女俩省吃俭用省下来的。

再说,借钱,借急不借穷。何况叔叔借钱是为了帮他的大儿子还赌债,那就是一个无底洞啊,再多也填不满,那就是老虎借猪啊,有去无回的,这种钱我更加不能借了。

我父亲如今的生活是先苦后甜,而我叔叔如今的生活是先甜后苦,简直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做人要厚道,做人要心向善,做人要知恩图报。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当你有钱有势的时候,千万不要看不起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要知道:人生无常,世事多变啊!

大家晚上好!我是笔溪女,一名全职宝妈,喜欢我的回答,就请给我点赞、评论!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心如意!




我12岁那年,堂姐结婚,叔叔挨个地给亲戚们发烟,唯独不发给父亲。在座的一个亲戚见状,就提醒叔叔,叔叔不但不补发烟给父亲,竟然还回答说:“他抽不惯这种好烟。”听到叔叔这么说,父亲非常尴尬,搓着双手讪讪地笑着。事情已经过去38年了,但我仍然记忆犹新,觉得特别心酸。

父亲有三兄弟,父亲排行第二。爷爷和奶奶都是打长工的,家里非常穷,穷得衣不果腹。由于长期辛苦劳作,爷爷奶奶因病相继过世了。

爷爷奶奶过世时,伯伯22岁,已经结婚,父亲17岁,叔叔11岁。伯母是一个势利眼,担心被父亲和叔叔拖累他们,奶奶一过世,就马上分家单过。族长见伯父这么分家,觉得非常不合理,就提议让叔叔跟伯父一起生活,但伯母坚决不同意。

伯父是个妻管严,见伯母态度这么强硬,也不敢吭声。父亲担心叔叔去跟伯父生活了不受待见,就提出来让叔叔跟他一起生活。

爷爷奶奶是贫苦农民,家里没有任何一分田地,为了养活年幼的弟弟,父亲只好去给人家打工换取一些粮食。有时候家里粮食太少,父亲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叔叔填饱肚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年幼的弟弟,父亲只好四处去打工,只要有饭吃,不管脏活累活父亲都抢着干。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之下,叔叔终于顺利长大成人。

父亲在帮别人打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孩子,那个女孩子也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孩子,她被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父亲也对那个女孩子有好感,担心那个女孩子也像伯母一样不愿意抚养叔叔。父亲就故意疏远那个女孩子,那个女孩子也看出了父亲的心思,她跟父亲说结婚之后她跟父亲一起抚养叔叔。

听到那个女孩子这么说,父亲甚是感动,但那个女孩的家庭也不好到哪里,她同样也是一个孤儿,她还有两个弟弟,最小的那个弟弟跟叔叔年纪相仿。

五个孤儿组成了一个家庭,虽然经常吃不饱饭,但一家人其乐融融,虽苦尤甜。为了养活几个弟弟,父亲和妻子只能拼命地干活,甚是辛苦。

很可惜这种生活并不长久,父亲的妻子由于体弱多病,跟父亲结婚几年后因病过世了,那两个小舅子长大之后也回自己家生活了。

叔叔长大之后就去当兵了。

叔叔去当兵后不久,就有人给父亲介绍了我的母亲。外婆家跟我们村离得不远,外公的几个兄弟以前是我们乡的富豪,家里有一大片的良田。后来某种原因,这些土地全部被没收了,外公和外婆受不了这个沉重打击,相继走了,留下几个小孩独自生活,那时候舅舅只有10岁左右。

不但外公外婆这么走,就连外公外婆的几个亲戚也是这么走的,非常悲惨,惨不忍睹。

外公和外婆还在世的时候,母亲和小姨已经跟附近村庄的人定亲了,但他们担心受到牵连,就悔婚了,小姨被悔婚之后就远嫁他乡。

家里出变故对姨妈打击非常,没过久,姨妈和姨爹也相继过世了,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母亲担心两个表哥无人照顾了被饿死,就接他们两个人过来一起生活。

母亲年轻的时候很漂亮,长得楚楚动人,很多人都被母亲的美貌所打动,但一得知母亲的家庭情况时,全部都退缩了。

父亲跟母亲认识时,非常同情母亲的遭遇,对母亲产生了爱怜。伯父那时候是村里的队长,也担心受到母亲的牵连,当伯父得知父亲要娶母亲的时候,就极力反对。但父亲并不听劝,执意要跟母亲在一起,为了划清界限,伯父跟父亲断绝了关系。

伯父不但跟父亲划清界限,还写信给叔叔,把父亲跟母亲结婚的事告诉给叔叔知道,叔叔担心受到母亲的牵连,也跟我们家断了联系。

伯父跟父亲划清界限时,父亲还不怎么难过,但叔叔也跟伯父这么做时,让父亲伤透了心,毕竟是他一手把叔叔带大,但父亲并没有指责叔叔。

叔叔转业之后分到我们县某个企业工作,跟厂里的一个同事谈恋爱了,那个同事的家庭出身很好,又红又专,跟叔叔很登对。

叔叔跟婶婶结婚那天,他只叫伯父一家人过去吃饭而已,并没有叫我们家。为此,伯母没少在母亲面前嘚瑟,看到叔叔这么做,母亲很生气,说父亲当年养了一只白眼狼。听到母亲这么说时,父亲并不吭声,只是低头抽着卷烟。

伯父虽然有6个小孩,但由于结婚比较早,再加上他是队长,生活过得比我们家好得多了。

我们家一共有7个小孩,但由于母亲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就是父亲一个人,家里经常出现缺粮的现象。父亲前妻的大弟也是队长,他们家只有4个小孩,家庭条件比我们家好得多了,那个舅舅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虽然父亲已经再婚,他一直把母亲认作姐姐,跟我们家经常来往,看到我们家生活过得那么辛苦,舅舅经常送粮食来给我们家吃。

我自己亲舅舅由于不受人待见,一直娶不上老婆,他对我们很疼爱,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会拿来给我们吃。

在两个舅舅的帮助下,我们家7个兄弟姐妹才能顺利长大成人。

叔叔和婶婶都有工作,而且他们家只有三个孩子,经济条件比我们家好了几万倍,但叔叔对我们家一直都是视而不见,从来没有帮过我们家。有时候村里有事,叔叔回来时都是进伯父的家,几乎不踏进我们家的门。

小时候去县城上街,叔叔看见我们时,都假装看不见,害怕我们去他家吃饭。但伯父家的待遇就不同了,伯父的几个小孩去县城玩时,不但可以叔叔家吃饭,还可以在叔叔家过夜。

也许是生活压力太大的缘故吧,父亲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会抽烟。为了节约钱,父亲每年都会在地里种一些烟苗,那些烟苗长大之后,父亲就把那些烟叶摘下来晒干。晒干之后,父亲就把烟叶切成细丝,切完之后父亲就把这些烟丝装到一个布袋里面去收起来。父亲要抽烟时,就把烟丝放在一张纸上,然后把它卷成条。

那些烟叶没有经过特殊加工,非常呛人,父亲为了节约钱,连白纸都不舍得买,都是用哥哥姐姐的旧课本或者废报纸来卷烟丝的。

伯父也抽烟,但他的烟丝都是买的,是那种经过加工的烟丝,卷烟丝的那些白纸也是买的。

我考上初中那年,由于母亲生了一场重病,家里已经没有钱给我交学费了,母亲想让我辍学,但我不同意,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带我去跟叔叔借钱。

当时父亲还担心被婶婶知道了让叔叔为难,就特意去叔叔的单位找他。当叔叔看到我和父亲时,脸上有些不高兴,看到叔叔这样表情,父亲还是厚着脸皮跟叔叔开口借钱。叔叔听完父亲说明来意之后,不但不借钱给我们,还数落父亲,说家里那么穷了还读什么书,还不如回家帮忙干活减轻家里的负担。

听到叔叔这么说,父亲也不再说话,拉着我转身就离开。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安慰我,跟我说他会有办法的,叫我不用担心。

回到家之后,父亲就挑了一担米去卖。

当父亲把钱交到我手上的时候,父亲语重心长地跟我说:“霞,都怪爸爸没有本事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从今以后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我们家就靠你了。”

听到父亲说这句话时,我顿时泪流满面,跟父亲保证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过了几个月之后,我伯父的女儿结婚,叔叔回来参加婚礼,我们家族里的男士们坐在一起吃饭,待大家落座完之后,叔叔就站起来发烟,那种烟是盒装的。叔叔挨个地发烟给那些亲戚,在桌上每个人都有份,但唯独没有给父亲。当时有一个亲戚看到叔叔没有发烟给父亲时,还提醒他漏发给父亲了。叔叔不但不补发烟给父亲,还跟大家说:“他抽不惯好烟!”

听到叔叔这么说时,父亲非常尴尬,搓着双手讪讪地笑着,我在旁边看到父亲这个样子时,觉得特别心酸。我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会让父亲过上好日子的。

从那以后,我更加发奋学习,学习成绩一直扶摇而上,后来考上了某个中专,我是我们村唯一一个考上中专的女孩子,当时把我们村都轰动了。

我中专毕业之后就留在外地工作,虽然当时工资很低,但我都是宁可自己少用一点钱,尽量寄钱回去给父亲,让父亲生活过得好一些。

叔叔不记父亲的恩情,当面这样数落父亲,我们家几乎跟叔叔家断了联系。

听说叔叔的那三个小孩都不争气,没有哪一个读成书,初中毕业之后也是四处打零工,都是靠叔叔婶婶的养老金救济。

父亲在2015年过世,享年88岁,父亲过世时,婶婶在南宁治病,叔叔没有回来参加父亲的葬礼。从那以后,我们家彻底跟叔叔家断了来往。

在2016年,我堂哥的女儿结婚,我回去喝喜酒。堂哥跟我说我们这边要去送亲,交代我们开两部车回去。我家离娘家有300公里,开两部车觉得有些浪费,但我知道堂哥让我们充面子的,也就同意了。

那些年,为了让生活过得好一些,我和老公边上班边做生意,虽然发不了大财,但相对于家里的兄弟姐妹来说,我们的生活过得最好了。

那天80多岁的叔叔也回来喝喜酒,我有将近30年不见叔叔了,差点都认不出他了。

看见叔叔时,我假装认不出他,就没有跟他打招呼,是叔叔主动过来跟我打招呼的。也许叔叔也听到了什么,对我非常热情。

人们常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真的就应验了这句话,叔叔偷偷地把我拉到一边,问我能不能借给他20万元?真是狮子大开口,我跟叔叔说没有钱,见我这么说,叔叔还不甘心,说没有20万元给10万元或者5万元也行。

我盯着叔叔看了几秒钟,一字一顿地跟叔叔说:“叔叔,如果你能让我父亲开口说话,我就借钱给你,不要说20万元,就是40万元我都可以借给你!”

听到我这么说,叔叔顿时脸色大变,说我有钱了看不起他这个叔叔了。我可不理他,转身就走。

我把叔叔跟我借钱的事跟母亲和几个兄妹说了,他们都说我做得对,他们还骂叔叔脸皮太厚,比城墙还要厚。

弟弟跟我说叔叔的两个儿子都染上了赌钱,在外面欠了很多的钱,被人家追债上门了。现在一直在外面躲债,连家都不敢回,其中一个40多岁了还没结婚,结婚的那个儿子老婆离婚之后带着孩子走了。叔叔和婶婶经常用自己养老金帮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还债,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救急不救穷,何况叔叔借钱是为了帮他的两个儿子还赌债,这个钱我更加不能借。这种钱借出去就是老虎借猪,有去无回。

我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凭什么借给他?

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做人不能太势利。

做人要厚道,要学会感恩,当你有钱的时候不要看不起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人家的困难也只是暂时的,他这辈子落魄,不代表他的子女以后也会跟着落魄。




10岁那年,春节聚餐,有钱的三叔给在场的叔伯发烟,叫做芙蓉王,唯独跳过了我父亲。他说,我父亲只抽得惯5块钱的烟丝卷,享不了那么贵的烟,今天抽了一根好货色,赶明儿嘴馋了买不起可咋办。

在场的大人听了哈哈大笑,我父亲搓着手也在那跟着笑,我不明所以,觉得不对劲,可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过几年,我懂事了,长大了,才品出了三叔那时候的话,他分明就是看不起我父亲。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地的,我有4个兄弟姐妹。

小时候,有钱的三婶总是用手指头指着帮家里晒稻谷的我说,“你瞧,就是这种,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子子孙孙可不就是种地的嘛。我这个身份可不能多生,就一个独子。”

三叔在城里工作,分配有房子,三婶有一份村里人人羡慕的工作,那时候叫做工人,她总说,将来她有退休金的,大小也会是个干部退休。

我不懂什么叫做干部,父亲母亲也不懂,不过他们觉得,无论懂不懂,总之那是个了不起的工作,比种地的强一百倍的工作。

父亲摸着我的头,笑着说道,妮儿,你努力读书,将来也去城里找个当工人当干部的工作,像你三婶婶一样。

我不愿意,撅着嘴摇着头,拉着父亲衣角回道,我可不做,我要跟着父亲种地。

我一直觉得,在城里工作的三婶说话很是刻薄,嘴巴像机关枪一样,逮着机会就念叨,不是念叨我母亲是乡下人,就是念叨我们家人多,家里穷。

他们不常回来乡下,也不乐意回来,只会在逢年过节回到乡里的老屋住上一段时间。

据邻居说,那是怕我们住久了,会抢了属于他的另一半老房子,所以时不时回来住一下,免得被你们霸占了。

房子的东边是我们家,西边是他们的,中间有一堵围墙,平时三叔会和父亲打招呼,让父亲帮他扫扫灰尘,拔下院子里的草。

房子是他们的,也是他们托我们帮打扫,何来霸占一说。

三叔三婶看不上我们家是由来已久了,他不愿意喊我父亲为大哥,他说有钱的才是大哥,父亲就该是老弟。

说我父亲傻,迂腐,不懂得变通,还生那么多,活该一辈子穷。

其实我是3兄弟姐妹的,上头有2个哥哥,我是最小的妹妹。

5岁那年,父亲带了一个妹妹回来,只比我小1个月,母亲说是远房亲戚的孩子,家里生了6个,都是女孩,他们想要一个儿子,不想养那么多女儿,也养不起,就把最小的两个女儿送给亲戚养。

母亲觉得那个女孩怪可怜的,被人塞来塞去,索性让父亲把她带回家,怎么着也有她一口饭吃。

从那以后,我就不再是最小的妹妹了,我荣升为姐姐,虽说只是比她大一个月的姐姐。

三叔又来骂我父亲傻,自己那么穷,还装好心帮别人养孩子,还是个丫头片子。

我很讨厌三叔在妹妹面前说她是个丫头片子,也讨厌三叔说我妹妹是捡来的。

她总是哭,看到三叔就哭,躲得远远的,每次她被三叔说她是捡来的便宜货,妹妹就会跑回来找我。

有一次我鼓足勇气,拉着妹妹的手帮她去讨公道,我和三叔说,你以后不要那样说我妹妹,她是我妹妹,不是捡来的。

三叔抽着一根烟,笑了笑,将口中的烟喷在我脸上,说道,“你妹妹就是捡来的便宜货,你可以去问你爸,别人不要的他拿来当宝,也不怕村里人笑话。没准就是他在外面生的,抱回来呢。”

我可委屈了,被气哭,没帮妹妹讨着公道,只能拉着同样在那哭的妹妹回家。

10岁那年,春节年后,村里一个赚了好多钱的堂大伯请亲戚们去镇上的大饭店吃饭,那个饭店我从来就没去过,在小孩心中,那个饭店就是我认知里最豪华的地方,像宫殿一样。

父亲母亲翻出了年初一只穿过一次的衣裳,抹了抹褶子,将鞋子擦得干干净净,嘱咐我和哥哥妹妹穿上新衣裳,让我们在家里练习,见面了要问叔叔伯伯新年好,赚多多的钱。

我怕给父亲母亲丢人,还一路念叨了好几次,“叔叔过年好”,生怕一个嘴瓢说错话。

在一个很大的包厢,大大的桌子,桌子中间放有一盆花,远远地看着,我就想摸一摸那些花是不是真的,我把这话偷偷和二哥说,二哥就训我,不准我趴上去桌子摸花。

大人们在那聊天,说些我不太听得懂的话,偶尔停下来回答叔伯们的问话,比如在哪里读书?读几年级?考试成绩怎么样等等。

哥哥和我说过,回答大人们的问话就要停下来,不准一边吃一边回答,这些我都记得。

吃了饭大人们还没走,都是在饭桌上喝酒聊天,我们小孩子喝饮料。

这时候三叔就站起来,拿出烟,一根根递给在座的叔伯,给他们点烟的同时说着关照的话语,他们说着“大家发财”,“有赚钱的一起做”。

发烟发了一圈,每个叔伯都有烟,唯独跳过了我父亲。

我以为三叔发漏了,就好心提醒他,“三叔,你忘了给我父亲发烟,他还没有呢。”

三叔看过来,哈哈大笑,在场的大人也哈哈大笑。

我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这明明就是发漏了嘛。

大哥扯了扯我的衣角,叫我低头喝饮料。

三叔当着众人的面说,“我这个赤老弟(赤佬)是个农民,也就抽得起5块钱的烟丝卷,能来饭店吃饭也是托了兄弟的福。我这可是芙蓉王,贵着呢,自己都舍不得抽,也就你们赏脸,要是给我这赤佬弟,怕是享不了这个好福气,今天抽了芙蓉王,改天嘴馋买不起,可不得要怪我。”

说完,在座的大人们又是一顿哄笑。

在我们那,小老弟或赤佬弟是用来形容那些吃绝户的,或者极度看不起人家的,才会在外人面前称呼你为“赤老弟”,算是一个外号。在外人面前他可没喊过我父亲大哥,一次都没,只会喊他“赤佬弟”或者“老弟”,外人听了还以为他才是大哥。

三叔叫我父亲从兜里掏出用塑料袋装着的烟丝卷,递给在座的叔伯看,说,“你看,就是这种烟丝卷,几块钱一大把,够他抽多久了。”

父亲尴尬地笑了笑,叔伯们在抽烟,父亲也在抽烟,只不过我父亲抽的是自己的烟丝。

父亲把烟丝递给其他叔伯,叔伯们拒绝了,说自己有烟了。

那时我并不懂烟,也不知道三叔说的贵到底有多贵,我以为烟都是一样的,像我父亲抽的烟丝,三叔抽的一根根的烟,都是一样的。

直到我长大了,才知道是不一样的,就像人一样,被三叔分成三六九等,我的父亲,在宴席中,竟然连一根烟都分不到。

父亲总跟我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道总会轮流转的,不要计较太多。

长大后,风向转到了我们这一边。

大哥读书成绩很厉害,初中是市里的第一,高中是学校第一,一直读到博士。

二哥成绩不好,很早就打工,他老实,肯吃苦,嘴又甜,跟了个师傅学开挖掘机,之后师傅赚钱了又拉拔他一起买挖掘机,买挖掘机的钱还是师傅借给他一部分的。

母亲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二哥这是赚大发了,让二哥好好跟着师傅,感谢师傅拉拔。

现在二哥虽然穿着沾了泥土灰尘的破牛仔裤,不过一年有几十万收入,比大哥差不了多少。

我混得一般,勉强读个本科,不过老公家境不错,至少不愁房车,我时不时就回娘家找父母亲帮带娃。

妹妹很厉害,她开服装厂的,自己一个人捣鼓一个厂子,别人戏称她是老总。

她一直知道自己是亲戚家不要的孩子,送来我们家养的,不过她心态很好,我们对她也好,没觉得和家里人有什么不同。

好几年前那家人知道妹妹那么有出息,能赚钱,还上门来找妹妹。

不过妹妹不愿意回那边,她说只有一个家,就是我们家,赚的钱也会拿来孝敬我父亲母亲。

现在父母亲没住在乡下,住在了大哥和妹妹买的大房子里,请了一个煮饭阿姨,我们几个轮流回去陪他们。

三叔来找过父亲,借钱的,开口就要20万,他儿子开车撞了人,很严重,对方要很多的赔偿才肯私了。

三叔家这些年挺落魄的,被那个败家儿子拖累的。初中毕业开摩托车撞了人,赔钱。

喝了酒打架,对方伤了,又赔钱。

他谈的女朋友又有一个男朋友,他知道这事,拎着酒瓶子去找场子,一瓶子过去,又赔钱。

三叔三婶这些年就一直忙着赔钱,赔钱,也是够惨的。

他开口找我们借20万,父亲有点犹豫,他说自己没啥钱,都是孩子的钱,也不在他那。

父亲说的是实话,房子是大哥妹妹买的,煮饭阿姨的钱是二哥和我一起给的,父母亲其实不怎么开口找我们要钱,所以积蓄不多。

我想起了三叔是怎么对待我们家的,想起了他一直骂妹妹是捡来的便宜货,骂到小小年纪的妹妹有阴影,想起了他在宴席上说我父亲只配抽5块钱的烟丝卷。

我最后还是拒绝了。

他拿钱填的是无底洞,我没必要去帮他。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做错了,不过我觉得,20万毕竟不是小数目,我拒绝了也是情理之中。




我上五年级的那年,三叔结婚,他岳家有钱,把婚礼办得很风光。正日子的前一天晚上,很多亲戚聚在一起,三叔给在场的男士都发了烟,唯独没给我爸爸,直接忽视。我到现在还记得爸爸当时尴尬且无措的样子,特别心酸。

我爸爸在兄弟间排行第二,他有一个大哥,两个弟弟。大伯和我爸爸结婚比较快,早就分家出来了。三叔跟小叔都没有成家立业,也是小儿子,没有被分出来。

三婶的爸爸开了一个很大型的砖厂,在我们那里,谁家盖房子都是到她家里买的砖。还开了一个大水库,专门养鱼,养鹅。他们家早早赚了很多钱在镇上盖了3层小楼房,一楼当铺面卖东西。这样的条件,在我们那里是数一数二的。

三叔之前一直在外地上班赚钱,不知道他怎么认识这么好条件的女朋友的,反正两人是自由恋爱,不是媒人介绍。他那人脑袋特别灵活,嘴巴又甜,三婶别提多喜欢他了,还没有结婚,经常骑着一辆自行车买点水果来爷爷奶奶家吃饭。

两人交往半年要结婚了,岳父家有钱,在男方家办80桌酒席,女方家办50桌酒席,连送人的饼干糖果都是岳父给的钱。不仅如此,还陪嫁很多东西。大家都说三叔有福气,娶了三婶这个金疙瘩。

在我们老家办婚礼是这样的,头天晚上来的是村里帮忙的人和远方的亲戚,不是正席,菜品一般。吃完了饭,然后一起准备第二天正席的菜品。第二天的正席除了男方家的亲戚,还有女方那边送亲的人。这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大人们开始忙活起来,有的洗碗,有的准备第二天的菜品,我们那些孩子就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后来,大人们把手里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就准备了一些宵夜。吃完宵夜已经很晚了,大家聚在一起嗑瓜子聊天。三叔拿了烟出来给在场的男士一人发了一支烟,别人没有打火机的,他还给人家点烟。

可是,他走了一圈,发了两包烟,就没有给我爸爸一支烟。有位堂叔跟三叔说“你这小子,你二哥在这里呢,怎么就漏了他。”

可三叔闷不吭声,像没听到一样,就坐在那里自顾自地抽自己的烟。别人看他不吭声,也没人再出声,我爸爸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三叔无视,他当时那尴尬且无措的表情,我一直都记得。

到了后面,大家快要散了,三叔才说“这些都是好烟,岳父专门给我买的。我二哥抽不习惯,他就适合抽竹筒烟,便宜。”

那种骄傲且看不起人的语气,谁都听出来了。三叔有了个有钱的岳父,别提多嘚瑟,连亲兄弟都看不起,当着众人的面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当然,几个兄弟里,三叔只是看不起我爸爸而已。大伯批发水果卖,赚了不少钱,且是老大,三叔不敢放肆。小叔常年在外赚钱,没有负担,日子过得也不错,三叔管不着。我爸爸逊色多了,老实巴交,赚不了什么钱,妈妈身体又不好,整天都要花钱。三叔也只是捡软柿子捏而已。

三婶的爸爸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是老来子,刚5岁,三婶是最大的,她爸爸最疼爱她。三叔娶了三婶,跟着享福了,连办婚礼都不需要出钱。

在这种情况下,三叔把尾巴翘起来,狗眼看人低,得意忘形了。他连自己的亲二哥都不放在眼里了。

三婶娘家在镇上有3层楼房,住都住不完。他们结婚后,三叔跟着住到岳父家。三叔住在岳父家,帮岳父做事,人家给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在90年代那时候,有摩托车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

三叔每次过年过节,会提前两天买点东西回爷爷奶奶家看看。有几次我在爷爷奶奶家看到他,我喊他三叔,他连应都不应。奶奶问他“你侄女喊你,你怎么不理她。”三叔就只顾着抽烟,连个眼神都不给。

我觉得三叔太过分,尾巴快要翘上天了,回家跟妈妈说。妈妈跟我说“各家过各家的日子,什么样的人都有。你一个小孩子也别气性那么大,你喊他了,他不理,是他不对。人要争气,不是要生气,生气有什么好的。”

后来,我一直记着妈妈的话,要争气,要大气。没必要跟一些人计较,人家不理我,我又不会少一块肉。只有争气,才能把家里的日子过好,其他都是虚的。

我结婚第三年的八月十二那天回娘家过中秋节,给爷爷奶奶买了一些月饼,葡萄,雪梨。三叔笑着问我多少点来的,有没有带孩子一块来,那态度特别热情。

我说刚来,没带孩子。然后就拉着爷爷奶奶问他们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吃的。三叔在一旁擦嘴说“你爷爷奶奶身体好着呢,放心,能吃能睡。”

聊了一会儿,奶奶去做饭,爷爷到外面拿饲料喂小鸭子,只有三叔还在客厅里。三叔说“侄女,三叔有点事情跟你商量。你堂弟谈了一个女朋友,本地的,女孩子挺好。人家要求堂弟在县里买房,买了房子才结婚。三叔手里钱不够,你借点给我。”

我问三叔自己手里有多少钱,他说一万不到。我跟他说那手里没钱,怎么买房子。他说“向亲朋好友借啊,你借给我15万,我再向其他人借一点,不就可以给你堂弟买房了。放心,以后你堂弟赚钱了,会还给你的。”

三叔说的这些话,真是异想天开。人家买房子,至少自己手里有本钱,要借也是借小一部分。可三叔不是,本钱都没有,还敢在县里买房,好意思开口向别人借那么多。

我是不会把钱借给三叔的。第一,堂弟上完初中后就辍学了,什么活都不干,三婶跟三叔就在村里面开了一家小卖部,养着一家三口。堂妹结婚了,远嫁,日子过得一般,不会有多余的钱接济娘家。

第二,我还是忘不了当初三叔结婚时发生的事情。他给别人发烟,唯独漏了我爸爸,还说了那么难听的话。骄傲得把尾巴快要翘上天了,目中无人。如果不是三叔岳家落魄了,如果不是我们姐弟把日子过好了,他不会搭理我爸爸的,更加不会搭理我这个侄女。当年他骑着摩托车回奶奶家,我喊他,他可是不应的。

我直接拒绝了三叔的要求,回答说借不了。他说我这个侄女过上好日子,眼里没有了他这位叔叔,都是一家人,不帮忙,太过分了。我懒得跟他说那么多,直接离开了奶奶家。

回到爸爸妈妈家,我把三叔向我借钱的事情跟他们说了,让他们不要管,我也让弟弟不要借钱给三叔。

不说其他的,救急不救穷,亲兄弟明算账。三叔跟堂弟懒懒的,不找份工作挣钱,就靠着那个小卖部能挣多少钱呢?再一个,明明自己没钱,还做梦借钱去县里买房子。把钱借给他们,不相当于打水漂吗?这种人过日子是得过且过的,一点精神头都没有。

随着年龄的增长,做人做事,我一直遵循着三个原则:

一,像我妈妈说的“人家看不起你,你不要生气,要想着怎么争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二:救急不救穷,我不会轻易借钱给别人,要看是什么原因。我要帮也帮那些值得帮的人,那些好吃懒做的,就算是亲叔叔又怎么样,我也不会伸出援手。

三:对我好的人,我会努力加倍奉还,而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我不会怨恨,但会敬而远之。




前两年舅妈发烟时也绕开了我爸,这个场景我一直记得。当时舅妈还在一旁嘲讽,有些人压根就没有资格抽烟。

我听了之后怒发冲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舅妈灰溜溜地走了,从此之后我们家再也没有来往过。

前两年,舅妈非要把自己的新房子拆掉,盖成个新的房子,对着舅舅说,你瞧人家,家里面都有各式各样的新房子,就咱们家没有。

而且舅妈这个人一说就说的时间特别长,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面,舅妈有事没事就要跟舅舅说一下翻修房子的事。

甚至有的时候在舅舅的耳朵旁边一个劲地嘟嘟嘟,让舅舅最感到惊悚的事,每天晚上睡觉前是晚上,8点一直到第2天早上3点,舅妈还是在舅舅耳旁一直在说翻修房子。

而此时的舅舅早就不知道醒了多少次了,舅舅被舅妈折磨得不行,一咬牙一拍大腿说,咱们马上翻修新房子。

瞅着舅舅同意了,舅妈开心的了不得一下子就蹿上了房顶,并且在自己的房顶上来回的溜达,看着自己的破房子,心想总算是能够有新房子了。

就在舅妈开心的时候,舅舅可犯愁了,盖新房子没有问题,钱里的钱也够,可唯独缺少的就是人工,人工成本实在是太贵了,舅舅也雇不起人。

思来想去,就把我的父亲我的姨夫,我周边的几个大爷,还有我几个小舅舅都叫了过来,让他们一块帮忙。

原本把房子拆掉之后再翻修成新的房子,就需要花费3~4个月,在这中间,舅舅也是有事没事就让我们这些亲戚们过来帮忙,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

等到房子装修好了也竣工了,舅妈给大家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说什么感谢你们呀,要不是有你们,可是了不得,来咱们一人抽一根烟,抽完这根烟你们就回家吧,晚上我们也不请你吃饭了。

舅妈说完这句话,我们这些亲戚们全都愣住了,合着我们给你装修了这前前后后几个月的房子,到头来连顿饭都没有吃上是吗?天底下哪有说这种话的人。

舅舅也觉得有点不太好意思,就督促着舅妈抓紧时间发烟,可是发到我爸这的时候却没有烟了,转头又把这些烟发给了我大爷二大爷。

当时我看到之后怒火中烧问到舅妈,舅妈你少发一根烟,我的父亲还没有烟抽呢,舅妈听了之后鄙夷地瞧了一眼我的父亲。

然后说道你的父亲抽不抽烟有什么问题,不就是一根烟吗?我又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你还因为一根烟跟你舅妈斤斤计较,你这是什么意思?

好家伙,舅妈这张嘴可真是了不得,好的能说成坏的,坏的能说成好的,我当时也百口莫辩。

只能在一旁委屈地说道,没有什么意思呀,只是少给我父亲发了一根烟而已,舅妈你至于这么冲动吗?

这句话还没有说完,舅妈在一旁更加冲动了,指着我父亲的鼻子说,我就是不给他烟抽,怎么你还能把我怎么着吧,真是的,干活的时候一点都不积极,等干完了活却想跑过来要一根烟,抽天底下哪有这么说话的。

第一点,我的反击。

其一,舅妈反常的原因。

舅妈都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了,如果再不反击我们家就吃哑巴亏了,而舅妈之所以这样对待父亲,主要原因有两点。

我的父亲本身就比较腼腆,属于那种不怎么爱说话,而且吃了亏之后也不怎么反抗的人。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舅妈手里面的烟不够了,我一看是真的,如果把这支烟分给我的父亲,其他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拿不到烟抽。

相当于在我舅妈的心目当中,我父亲的地位是最低的。

其二,我的反击。

我压根就没指望着和舅妈正常交流,我只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就是为了把事情闹大。

于是我对舅妈说,舅妈这根烟我们不要了,但是我父亲在这里帮了您那么长时间的忙,您一毛钱都不给,不像话吧。

不说我们家,就算是我大爷,二大爷家里面也应该给钱,我的大舅、二舅家里面也应该给钱,一毛钱不给,这句话说不过去。

因为我父亲的哥哥,也就是我大爷和二大爷也都在旁边看到我父亲,被我舅妈冷嘲热讽,心里面自然也不是滋味。

帮我的舅舅,那是因为我的舅舅人品好,可这个时候,对我的舅妈,那是因为我舅妈这件事情做得不地道。

所以我旁边的大爷和二大爷也在一旁帮腔,点头说道,的确是你得给我们钱,按照我们正常的打工,工资一天得给300块钱,这个钱你们得结算一下。

我的大爷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呢,我的舅妈一激动,一下子又窜到了房顶上。

他窜到房顶上,不说,两只脚当中的右脚诡异的落地,然后两个手都伸出食指,食指指向地面不间断的动作,嘴里还说着各种各样的话。

第2点,事件的最终结果。

我的舅舅看着这种情况,脸一红整个人都说不出话来了,磕磕巴巴地把我们这些亲戚们又都请到了家里面来。

可是我的舅妈却在房顶上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我倒也是楞头青,就把那个小板凳坐在庭院里面,看着舅妈张牙舞爪的样子,差不多两个小时之后舅妈的嗓子都哑了。

可就算这样,舅妈还是说,不行的话,我去村子上买了一瓶矿泉水给舅妈扔了过去,可没想到舅妈喝了水之后说话声音更大了。

最终这件事情怎么解决的,不得而知,但是我们两家人就再也没有来往了。

其实无论是在职场当中还是在生活当中发烟就是个技术活,如果你的烟刚好能够每人一根,那么就发过去,如果不够每人一根,你宁肯不发烟,也不要厚此薄彼。

当然除非是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公司当中有几个人跟你关系特别铁,你可以先不给他们发,说一下情况,先把烟给别人抽。

否则的话那么多人过来了,你给这个人发烟,不给那个人发烟就说不过去。

在者来说了,我们全家人都在帮舅妈干活,结果到最后连根烟都落不下,心里面怎么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发烟   叔叔   烟丝   婶婶   舅妈   伯父   舅舅   爷爷   过分   家里   父亲   儿子   母亲   房子   妹妹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