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将士与谋士应该都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为什么愿意拼命?

古代皇帝说自己是天的儿子,所为的天子,“政冶家”通过洗脑下面文武大臣为他卖命。




共患难易,同享福难。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这是大多数人封建王朝开创君主的想法。之所以开国功臣起初愿意拼命,因为大多数人“战场刀口下渡日”生死存亡未定、能活多久都不清楚,何谈以后?朝不保夕的日子,消灭外部共同敌人是关键,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想过将来最终夺取天下,后期有希望成为开国功臣;他们当中要么功勋卓著,要么和君主是利益同盟者、他们之间感情深、或是和君主有着联姻或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想当然认为自己会平安无事,但其实只要对皇权构成威胁,甚至是潜在风险,君主都会想方设法除掉威胁、通过一系列举措规避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古代将相,尤其是开国的将相当然也都知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但他们依然选择给主公卖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自知,不相信这种悲剧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在于以打天下的惯性思维揆度坐江山的形势,从而渐渐地与主公脱离了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以“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为例,他在率兵平定赵国、燕国,并且自封为齐王之后,到达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当时天下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他的手中,天下形势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他如何选择。

正在此时,项羽的说客武涉以及韩信本人的谋士蒯彻都曾经提出让韩信三分天下的建议,希望他能够另起炉灶,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但是韩信全都拒绝了,他“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

也就是说,韩信坚持追随刘邦、坚信刘邦不会亏待他的理由有二:

第一、他们二人同心同德,除了私交之外,还有共同的目标,是命运共同体。

第二、韩信从前、现在以及将来都给刘邦立下不世之功,刘邦不会亏待功臣。

但是韩信想错了,因为刘邦是“为大事者不顾家”的人,他危难之际可以不要自己的父亲、妻子以及孩子,当然也可以为了终极目标而舍弃臣僚。

另一方面,刘邦肩负的责任不单单是打天下,他还要坐江山。打天下的时候他需要铲除任何绊脚石,坐江山的时候他要除掉所有的、哪怕是潜在的威胁。

可惜韩信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最终选择谋反,因为在他的思维模式中,率兵作战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也正是为战争而生。和平发展的时代不需要他,他也不喜欢和平发展的时代。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施展,这也是每个有志男儿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必需有一个能放得开手脚的舞台,韩信遇上了刘邦,刘邦为他提供了这样的舞台,所以韩信的军事才智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为刘邦打下江山建立了丰功伟绩。蓝玉和朱元璋也是如此,打江山需要良才名将,蓝玉的才华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蓝玉也不负厚望,为朱元璋打天下多次立下汗马功劳。

二、这些人当然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他们缺乏对政治权力斗争残酷性的认知,不懂得建功立业后如何全身而退,保护自己。有的还居功自傲,得意忘形,这完全是找死的节奏。

三、对自己认识不足,对皇上也认识不足,过于自信,不相信卸磨杀驴这样的事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秉性,想功成身退,结果也没能逃过一死的命运。




欲望使然,封妻荫子,古人之求也,这就象抽大烟,明知结果是死,但仍然抽是一样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项羽   不世之功   封妻荫子   卸磨杀驴   居功自傲   臣僚   兔死狗烹   道理   江山   主公   谋士   走狗   刘邦   共同体   将士   君主   飞鸟   古代   命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