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现在的婆婆给年轻人看孩子、做饭、出钱又出力,媳妇还是不满意?

“你们这两个老不死的,别人家的公婆,请都请不来,你们是赶都赶不走,你们还有没有点尊严了?”


谭善修听了儿媳这么说,脾气也倔起来了,“我们就不走,凭什么你让我们走我们就走呀,你这不是过河拆桥吗?孩子给你看大了,用不着我们了是吧?况且我们这是住着儿子的房子,除非我儿子开口让我们走”




儿媳李梅此时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再也无法忍受跟公婆同处一室,她大声吼道:“这房子的首付是我父母出的,这房子连我爸妈都没有住过,你们赖在这儿,难道不觉得脸皮太厚了吗?如果你们再继续住下去,我可保证不了我会做出什么事来”


谭善修愣了,他扭头看向沙发中端着手机置身事外的儿子,此时儿子一言不发,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老婆和父亲的吵闹声,他觉得自己实在没有能力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索性采取了置若罔闻。


谭善修来自农村,今年70岁,他有一儿四女,唯一的儿子谭明,重点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家国企高管,后来认识了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李梅,李梅同样很优秀,也是重点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国企做项目部经理。


两个优秀的年轻人从相爱到结婚,事业顺风顺水,生活蒸蒸日上,经过多年的打拼,小两口有了房也有了车。


四年前,李梅生下了儿子,由于她和老公的工作都比较繁忙,不得已只能把在农村种地养鸡的公婆,接到城里帮她们照看孩子。


谭善修和老伴儿本来在老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为了儿子儿媳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老两口只能抛家舍业随儿子进城看孙子。


刚来的时候,他们并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总感觉楼房空间又小又憋屈,也没有熟悉的老邻居,可是没办法,儿子儿媳需要他们照看孙子了,当父母的自然全力支持。


四年来,他们老两口与儿子儿媳同处一室,一直都是尽力竭力照顾着儿子一家三口的生活,老伴儿洗衣做饭,谭善修买菜购物,看护孙子。




谭善修和老伴儿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勤俭持家已经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即便儿子儿媳收入可观,他们依然在闲暇时光出门捡点瓶瓶罐罐,卖了之后补贴家用。


只要小两口不在家,他们的一日三餐都是清汤寡水,咸菜馒头,他们一辈子吃苦吃惯了,并不觉得吃青菜,咸菜有什么不好,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吃不惯也看不惯,偶尔李梅买点肉食回来改善伙食,谭善修就觉得儿媳铺张浪费。


李梅面对公婆的抱怨,心中甚是委屈,她想不明白,每天努力工作,不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吗?为什么自己买点好吃的,公婆就觉得是奢侈浪费呢?但她看着公婆对孙子疼爱有加,一直以来任劳任怨的付出,就忍着没再吭声。


四年来,他们祖孙三代同处一室,尽管生活上有诸多不便,目及所处有很多看不惯对方的地方,但她们彼此为了孩子都选择了隐忍。


直到孩子上幼儿园了,公婆依然没有要回老家的打算,李梅不知道怎么开口,内心变得越来越压抑。


看着被公婆捡回家的各种瓶瓶罐罐,废纸箱,是那么的碍眼,说他们又不听,还有被公婆钉的满墙的钉子,挂着各种物品,她有一种想要爆发的冲动。


李梅一直都很爱干净,喜欢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可是公婆总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家里总是堆放着各种废品,这让她无法忍受,克制不住的时候,她就会拿老公孩子出气,故意不让孩子跟公婆呆在一起。




可公公不甘示弱,总是解释墙上钉个钉子,不就是为了挂东西方便吗?捡点废品不就是为了补贴家用吗?马桶没冲不就是为了节约用水吗?


李梅简直无语了,她隐忍得太久了,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公婆为什么没有一点眼色,为什么就不能回他们自己的家呢?


她莫名的烦躁,每到周末的时候,她就故意摔摔打打的收拾屋子,她希望公婆明白,这是她自己的家,他们必须尊重她的生活方式。


看公婆还是不为所动,没有一点打道回府的意思,她让老公谭明做父母的动员工作,可是老公说:“那是我自己的父母,我能撵他们回去吗?他们帮我们看大了孩子,过河就拆桥,我可做不出来”




李梅更烦躁了,就在一个深夜,看着又是没有冲的马桶,她彻底爆发了,她直接冲到公婆居住的房间,大声吼道:“明天,你们赶紧回老家吧,再这样下去,谁的日子都没个好”


谭善修不明白儿媳为什么突然就翻脸不认人要赶他们出家门。


谭善修说:“这是我儿子家,凭什么你让我们走我们就得走?”

李梅说:“这床是我买来的 ,你们不准睡,你们赶紧起来收拾东西,我一天也不想看见你们了”


看公婆动也不动,李梅就开始拖拽婆婆,让她起来收拾衣物。


看他们还是一动不动,李梅突然变得暴躁起来,她开始大发雷霆,开始摔东西,一个晚上都在折腾。


第二天谭善修找来了记者诉说自己的委屈,他说自己和老伴儿几年来抛家舍业来到儿子家, 任劳任怨的付出, 如今孙子大了,儿媳就对他们冷眼相待,对他们百般嫌弃,如今更是费尽心思要赶走他们,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简直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记者问老两口,那你们儿子是什么态度?

谭善修说:“儿子好像事不关己一样,不帮谁,也不向着谁”

听到这里,记者打算先去李梅的公司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她平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去了之后,李梅的同事告诉记者,李梅人很好 ,工作能力强,目前担任项目预算经理, 为人聪明,细心又友善,与同事都相处得很好。


当记者看到李梅时,也发现对方言谈举止都非常大方得体,说话也很有礼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李梅只对自己的公婆是例外?


李梅说:“我跟同事,朋友,还有娘家人都可以和睦相处,唯独面对公婆的时候,我才会产生暴躁的情绪,我看不惯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也看不惯我”


“公婆是从农村出来的,生活习惯跟我们有着天差地别,他们非常节俭,我有时下班买点肉回来,他们就说我好吃懒做,谁能忍? 而且上厕所从来不冲马桶,卫生也不搞 ,把家弄得一片狼藉, 更让我生气的是, 公婆每天收废品, 把家里当垃圾场,搞得家里乌烟瘴气 ,多次协商他们依然屡教不改, 我们经常为此吵架,如果长期这么下去,我担心自己被逼得没办法了,控制不住做出极端行为,我不想伤害他们”


听了李梅的吐槽,记者终于了解了一些情况,随后记者又找到谭善修的儿子了解情况,谭明说:“我也管不了她,她现在精神有问题,我也很为难,一边父母,一边是家庭,还有工作的许多压力,我也曾多次劝说妻子和父母,可是他们都不听我的,”



看谭明的意思他也希望父母回老家,然后缓解这种家庭矛盾,看着他们每天争吵不断,他的心里也很烦,他沉默不语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


然后记者又问谭善修现在怎么想的?愿不愿意回老家?


谭善修说:“确实不愿意回去,因为毕竟跟着儿子4年了,如果现在回去,担心村里面的人说是儿子不孝敬,自己也没面子!”


了解清楚情况后,记者本来想着第二天接着帮她们调解,可当记者再次来到他们家时,才发现谭善修已经回了老家。


原来当天晚上在李梅的逼迫下,谭明找到父母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吧,不然大家住在一起 ,永不得安宁”


老两口说:“难道这就是你的态度?你也让我们回家?”


谭明说:“不回去你们难道等着家破人亡吗?”


第二天早上,老两口一声不吭地走了,当记者辗转找到老人的时候,谭善明老眼含泪,他说:“我一直想等到儿子的态度,如果他早点说,孙子大了,也不需要你们了,你们回去颐养天年吧,那我们早就走了,可是他一直一声不吭,直到昨天晚上跟我们那么说”



“我们大半辈子生活在农村, 节约惯了,捡点瓶瓶罐罐卖, 只想减轻儿子的经济压力 ,墙上钉钉子是为了挂东西方便, 我们也打扫卫生,只是达不到她的标准,说来说去,她赶我们走,并不是因为这些,只是现在孙子大了,不需要我们了,我们也老了不中用了”


说到这里,谭善修既心酸又无奈,不停地抹着眼泪,记者看着谭善修老家的房子,4年没住人,院子已经杂草丛生,房间四处通风,家具也是陈旧破烂,如果要住,也得好好修缮一番。


谭善修说:“回来之后,我也想明白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只要他们小两口好好的,我们做父母的什么委屈不能受呀!”


儿子看着年久失修的老屋说,修缮房子院子的钱他来出,他一定会好好善待父母,这时李梅也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说:以后会常常带着孩子回来看爷爷奶奶,也会承担起她们作为儿女应尽的赡养义务。


写在最后:

为什么现在公婆给年轻人做饭,出钱又出力,媳妇儿还是不满意?

我觉得主要是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观念也不一致,代沟是确实存在的,为了避免矛盾冲突,两代人之间尽量要分开居住。


当儿女需要自己的时候,就去帮忙,如果不需要的时候,就回到自己的老窝,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而儿女的家有时并不是父母的安身之所。


两代人之间要学会沟通,学会适应,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如果李梅能态度很好地对公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谭明能妥善平衡妻子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他们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可能有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同时希望天下儿女都要理解父母的不易,而父母也要与时俱进,跟随年轻人的步伐,减少矛盾,让家庭和谐幸福。


感谢您的阅读支持,大家能理解李梅的心情吗?




贾姐给儿子看孩子做饭,出钱又出力,尽心尽力的,可是儿媳妇还是不满意,总觉得没有自己妈好,轮到自己妈伺候她,才知道婆婆的好。

贾姐说:我可能是最后一次来店里买东西了,加个微信吧,我要回老家了。

我说:你在儿子家不是呆得好好的吗?老家有事吗?怎么说走就走了?

贾姐听我这样问她,就眼泪汪汪的了。

贾姐的儿子大学毕业以后,就在北京工作,在燕郊买房,安家了。

贾姐一个姑娘一个儿子,是一对双胞胎,姑娘结婚早,婆婆家也是市里人,姑娘坐月子的时候,是秋收的时候,姑娘的婆婆伺候的月子,婆婆又给带孩子又做饭。

我女儿和婆婆处得不错,给我买什么就给婆婆也买一份,女儿特别知足,经常在我面前夸赞婆婆。

我赶紧和姑娘取取经,因为我也马上到儿子家上岗了,我也像姑娘的婆婆那样做,我把儿媳妇当姑娘一样对待,儿媳妇肯定也会像我姑娘一样,也会满意的,我和儿媳妇没有矛盾,儿子也省心了。

儿媳妇生了孙子以后,贾姐就放下家里的事,让老伴自己在家经营果园,来儿子家,开始看孩子做饭。

贾姐临走时,老伴给她带了4万块钱,贾姐说,用不了那么多,老伴说,现在的婆婆都是又出钱,又出力的,你也拿着吧。

刚刚到儿子家的时候,儿媳妇还是叫我一声妈,我去买菜,儿子说给我钱,我说不用了,我知道儿子的工资都交给儿媳妇了,后来我买菜买肉的,儿媳妇就没有提给我钱的事。

我做的饭菜,他们还是挺爱吃的。只是早餐,儿媳妇说,要把煮鸡蛋换成煎鸡蛋,我就照做就行了。

午餐我就会问儿媳妇喜欢吃什么,我就做什么,中午就我和儿媳妇两个人吃饭,就做两个菜。

儿子在家吃晚餐,晚餐我就会做四个菜,一个汤,心想:儿子累一天了,在外面吃不好,就多做点吧。

儿媳妇就说:就是偏心眼,儿子不在家吃饭,就只做两个菜。我也没有在意,只当儿媳妇是开玩笑了。

我每天早晨醒来,就需要买菜,做饭,那天孙子拉稀了,我就问儿媳妇,是不是吃凉的了,儿媳妇可不高兴了:你这不就是怨我吗?

孙子刚刚六个月,儿媳妇为了保持身材,就不给孙子喂奶了,让孙子喝奶粉。

我就说:为了自己的儿子,不应该这么早忌奶,怎么也应该到孩子一周岁吧,反正你也不上班,孩子多吃母乳身体壮。

儿媳妇说:我不上班,你儿子都不说什么,你还嫌弃上我了,你就是觉得为我儿子做辅食,嫌麻烦。

贾姐觉得这不是冤枉人吗?根本就没有那个意思,真想走了,但是为了儿子,为了孙子,得忍就忍吧。

自从儿媳妇忌奶以后,贾姐就早晨给儿子做早餐,然后再给儿媳妇做饭,再给孙子做辅食。

然后再出来买菜,准备午餐,和晚餐,下午想休息一会,儿媳妇还要和朋友出去玩,所以这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的,可是也没敢在儿媳妇面前说,因为自打说不同意那么早给孙子忌奶以后,儿媳妇根本就不和我说话。

那天孙子过一周岁生日,我包了1000块钱的红包,本来是想,让儿媳妇高兴高兴的,可亲家给了2000块钱的红包,儿媳妇对我好像更不满意了,和她说句话,也爱搭不理的。

从饭店吃饭回来,儿媳妇的脸拉得可长了,和我儿子也没有好气,两个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吵起来了。

儿媳妇的嗓门大:我妈有退休金,一个月2600块钱,给我儿子2000块钱,可你妈呢,只给1000块钱,你还敢说你妈比我妈好?

儿子:我妈一个月给咱们花多少钱,你没数吗?天天的还甩脸子。

儿媳妇:你妈给咱们花几个钱?

再说了,你妈看孙子不是应该的吗?她是将来也要指望咱们给她养老的。别把你妈说得多伟大,如果换作我妈,肯定比你妈做得好。

贾姐赶紧回卧室了,她不想再往下听了,这是她无意中听到的,如果再听下去,她也许会进去劝架,那样更不好了。

贾姐说:我给孙子1000块钱红包,是我手里没多少钱了,在儿子家一年了,老伴给我带的4万块钱,要花完了,再说,我们是一家人,多少儿媳妇也不会挑理的。

我也看明白了,无论我怎么做,儿媳妇都不满意,正好亲家母也旅游回来了,也正好是秋收了,我有理由回家了。

你说,我和老伴根本就没有指望儿子养老,我们承包果园,一年收入十几万,攒几年钱,就够养老了,我们还想,亲家母就只有一个人,虽然有2600块钱的退休金,又爱旅游,将来就得指望女儿养老,我们根本就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

我说:回去吧,一年时间没有回家了,你儿媳妇不满意,不是你做得不好,是她太挑剔,又没有感恩之心,快让她妈来伺候她吧。

贾姐又给孙子买了纸尿裤,和几身衣服,才走了,我俩说好微信联系,贾姐走了。

我们店里的几个人都为贾姐鸣不平,贾姐是个特别善良的人,每次来店里买衣服和日用品,都是给孙子买品牌的,那每次儿媳妇还都要写到纸上,什么东西要什么牌子的,一看就知道,是个事特别多的主。

过了一段时间,贾姐和我聊天时,说:儿媳妇让她回来,她还没有想好。

原来贾姐走后,亲家母就来了,早餐给他们买饭,儿媳妇起得晚,就需要自己弄,孩子的辅食也嫌太麻烦,让她自己弄。知道女儿六个月就忌奶了,把她一套的数落。

亲家母天天买菜做饭,找女儿要钱,给孩子买衣服也找女儿拿钱,也是买的品牌的,一个月下来,就花了5600块钱。

这下儿媳妇知道心疼钱了,就说:我婆婆在这里一年时间,根本就没有找我要过钱。从来不买早餐,都是自己做。

妈妈说:到你家看孩子做饭,你还挑三拣四的,到你家是给你帮忙,你不给工资也就罢了,还要搭钱,受埋怨,想吃什么自己做。

我可不惯着你,孩子大了,自己看吧,自己过日子,学会攒钱,我养老将来还要指望你呢。

亲家母要走,儿媳妇又打电话让我回去了,我也挺想孙子的,可老伴说每个月给她3000块钱,别回去了。

通过这件事,就知道,为什么说,现在的婆婆给年轻人看孩子,做饭,出钱又出力,儿媳妇还不满意了?

是因为儿媳妇觉得,婆婆看孩子做饭,出钱又出力,都是应该的,觉得婆婆这么做,只是为了将来让儿子给自己养老。

其实作为婆婆真的是一心一意地,对儿媳妇好,只是让儿子儿媳妇过得幸福,搭钱又出力,并不一定非得指望儿子养老。再说,你遇到不给你看孩子做饭,不出力不出钱的婆婆,你也同样给她养老,因为她养大了你的老公,又给儿子娶了媳妇,这就完成任务了。

年轻的婆婆出钱出力,儿媳妇还不满意的话,那就是儿媳妇没有感恩之心,事太多,身在福中不知福。

如果遇到给你看孩子做饭,出钱又出力的婆婆,儿媳妇不但不应该不满意,还应该感谢婆婆,总想自己妈做得比婆婆要好,真正换作自己妈了,不一定比婆婆做的好,因为你妈妈也是把你养大了,也不应该再这样伺候你了,是你应该孝顺你妈的时候了,同样换作婆婆,他的儿子也应该是孝顺他妈妈的时候了。

如果你去雇个保姆,保姆一心一意给你看孩子做饭,你都不敢说不满意,因为你如果有情绪不满意的话,人家保姆还不愿意给你干呢,可是婆婆呢?一心一意地为你看孩子做饭,出钱又出力,你还不满意,那就是儿媳妇的不对了。

作为儿媳妇,就应该将心比心,婆婆给你出钱又出力,你也应该对婆婆客客气气的。

其实,我打心眼里都不愿意贾姐回来,给儿媳妇一个月3000块钱,让她自己愿意雇保姆就雇保姆,自己愿意看孩子就看孩子,她一旦知道锅是铁打的了,可能对婆婆会更加客气了,再也不会不满意了。你们说是吧?




我老妈75岁,退休金7000元。大孙子横空出世,老妈心花怒放!爽快地掏了10000元请育婴师。她又出钱,又出力,却费力不讨好。嫂子声称跟她断绝关系,老哥要从18楼跳下来……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我家的教育方式跟嫂子家的教育方式,水火不容,简直是冰火两重天。老妈跟嫂子能相处愉快才怪!


老妈是我家的皇太后,说一不二。教育孩子,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不是打,就是骂,她老人家的口头禅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我长期被进行女子单打,早已麻木不仁。我梗着脖子,打死都不跑。我哥比我乖巧多了,我妈巴掌刚抡起来,他撒丫子就跑。


我妈打我哪儿,我都咬牙死抗。有一次,她劈头盖脸打我头,我不干了,嚷道,“打哪儿都行,就是不能打我头,打傻了,怎么办”?


我罕见反抗,老妈愣了愣,恶狠狠瞪了我一眼,后来,果然没有打我头。老哥不一样,早早练就了八面玲珑,特别会哄老妈高兴。




实际上,老哥不敢反抗。他的叛逆,结婚以后,才全面爆发。原来,他遇到了春风一般温暖的丈母娘。我哥说,“岳母待我比亲儿子还亲”


我老妈PK老哥的丈母娘,完败!嫂子的老妈对孩子,没有碰过一个手指头,百般疼爱,嫂子还有一个弟弟,嫂子被当公主一样宠大。


在嫂子的老妈家,孩子说了算。嫂子就是娇滴滴的小公主,要星星不给月亮。就算想吃凤凰肉,亲妈也会想办法弄来。


想想看,野蛮婆婆碰上娇娇媳妇,太后遇见公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话说结婚之前,嫂子为何没发现我妈的厉害呢?




唉,我妈特别会装,对外人笑容满面,说话又体贴,又动听。回到家,门一关,在孩子面前,冷若冰霜。


当初,我对丈夫说,“我老妈不好相处”,他还不信。因为丈夫初见我妈,我妈对他很客气,说话极温柔。


我嫂子也是被我妈的假象骗了。结婚以后,经常发生婆媳大战。我嫂子对我哥哭诉,“早知有这样一个婆婆,死也不会嫁给你”。


我老妈何尝不后悔?她捶胸顿足,“儿媳看着漂亮,中看不中用!早知如此娇气,说啥不让儿子娶她”…




我嫂子是个娇娇柔柔的美人,如娇花照水,弱柳扶风,让男人生出保护欲。据说,领导的公子曾追求过她,她却看上了我哥。


我哥1米85,玉树临风,文质彬彬,名牌医科大学毕业。有女儿的领导都想让我哥当他们的乘龙快婿,我哥却对嫂子一见钟情。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谁也不知道,婚后的生活暗潮汹涌。嫂子生大侄女,老妈看都没看,哼了一声,“是个闺女,再生一个吧”。


娇柔的嫂子做了剖腹产,本来疼得直哭,现在被我妈一气,更是日夜哭泣,得了产后抑郁症……惨了,这是月子仇啊!




中间的鸡飞狗跳,略去1万字……从嫂子生我小侄子说起吧。大侄女比小侄子大18岁。大侄女上大一,小侄子刚出生。


老爸走得早,没抱上孙子,是我妈的遗憾。嫂子41岁又怀孕了,据说是个男孩,眼看能抱大胖孙子了,老妈喜气洋洋。


但是,嫂子是高龄产妇,人家要请育婴师,一个月1万块钱,这个钱想让老妈出。我妈是超级抠门鬼,为了大孙子,豁出去了!


老妈咬咬牙,爽快地掏了1万块钱。从此,开始看孙子。老妈和嫂子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天天上演婆媳大战。




我妈对嫂子处处看不惯……


第一,老妈跟嫂子是情敌。儿子只听媳妇的,不听亲妈的。儿子给媳妇端洗脚水,也不给亲妈倒一杯凉白开。夫妻俩天天腻歪在一起,儿子对自己半搭不理。


第二,老妈嫌嫂子又懒,又娇气。下班回家,嫂子往沙发上盘腿一坐,开始看电视,啥也不干。老妈指挥嫂子,嫂子就指挥我哥。我哥干活,我妈就开始心疼……


第三,老妈嫌嫂子臭美,又花钱。出门之前,在镜子前又涂又抹,捯饬半天。天天拿快递,拿到手发软。新衣服左一件,右一件。大牌化妆品一套一套的。


第四,老妈嫌嫂子太小气。下班后,顺便拐到菜市场,买馒头,买菜不行吗?非等着老太太去买。其实吧,俩人大巫见小巫,谁都不舍得花钱……


第五,亲家事儿太多,天天住院。开始,嫂子的亲妈天天往闺女家跑。老妈不喜欢,看不惯亲家。后来,嫂子的老妈得了癌症,嫂子的老爹成了植物人……


第六……



嫂子对老妈也耿耿于怀……


第一,老妈不舍得给他们花钱。嫂子经常说,谁谁家的婆婆赞助儿子10万。老妈把口袋捂得死紧,不肯多出一分钱。就算以前赞助过,还动不动拍着桌子,让他们还钱。


第二,老妈管得太宽。嫂子早晨睡个懒觉,老妈嘟嘟囔囔,“早晨不睡,晚上不起”,故意把桌凳弄得乒乒乓乓。嫂子拿快递,点外卖,老妈嫌胡乱花钱。


第三,老妈喜欢窥探他们的隐私。老太太总想知道哥嫂说些什么,耳朵伸得老长,甚至贴到门上。有一次,还翻箱倒柜,想看他们的存折……


第四,老妈喜欢表功。一分功劳,夸大到十分。天天跟祥林嫂一样,说她这辈子多么多么不容易,还经常拿不看孩子做要挟,动不动离家出走……


第五,他们生活习惯不同。嫂子喜欢吃清淡的,老妈炒菜齁咸齁咸。嫂子喜欢吃脆脆的,老妈喜欢吃烂烂的。嫂子喜欢熬夜,老妈喜欢早起……


第六……



三年前,爆发了家庭大战。起因是嫂子的老爹住院了。嫂子的老爹是个帅老头,头总是晕,住过很多次医院,后来摔了一跤,脑出血,成了植物人。


哥嫂每天往医院跑,一跑半个多月。老妈本来给老姐妹约好,周六出去游玩一番。结果,泡汤了!老妈很不开心,说了难听话,意思是,老头是装的。


说自己亲爹,嫂子不干了,甩了脸子。老哥向着嫂子说话,二对一,向老妈开火。老马恼羞成怒,把屋门儿踢得咣咣响。


第2天,哥嫂接着上医院。老妈余怒未消,把两岁的小侄子扔到家,自己逛街了。没办法,老妈一辈子,离家出走过无数次,谁要惹了她,天王老子都管不了。


小侄子本来在睡觉,醒了以后,看家里没人。又哭又叫,把所有的东西都扒拉到地上,有刀子,有剪子,吓死个人,还把粑粑弄了自己一身……


恰巧嫂子回家拿东西,又心疼,又生气。声称要跟婆婆断绝关系,以后不用婆婆给看孩子,她也不会给婆婆养老……


老哥也是够呛,不但不劝架,还火上浇油。说老妈逼他们,他要从18楼跳下来……



老妈本来就生气,这下子伤心欲绝,老哥又闷不吭声。老妈嚷着要去小姨家,小姨赶紧给我打电话,我连忙劝慰老妈,让丈夫把她接过来。


老妈借坡下驴,只好来我家,出门浩浩荡荡。拿着自己的被褥、枕头、毛巾、水杯、脸盆、衣服……跟搬家一样,老妈有洁癖,什么东西都必须用自己的。


到我家,怎么住成了难题。我家93平,只有2室1厅。我和丈夫住大卧室,闺女住小卧室。


关于住宿,有几种排列组合:


第一,我和老妈住大卧室,丈夫住客厅沙发。


第二,我和丈夫住大卧室,老妈住客厅沙发。


第三,老妈和闺女同住小卧室。


第四,老妈住小卧室,闺女住客厅。


最后,老妈选择了第二,她要住客厅。因为她不习惯和别人住在一起。闺女老大不小,住客厅也不乐意。


在我家,老妈很畅快。没人给她冷脸,想吃啥,就吃啥,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啥时候睡,就啥时候睡,还有我和丈夫陪他唠嗑。


丈夫还变着花样做饭,老妈只管吃吃喝喝,不像在儿子家,要洗衣,做饭,看孩子。老妈开始非常快活,经常给几个姨炫耀她的快乐生活。


其实,老妈一直惦记着大孙子。老妈也惦记着儿子。她就想让哥嫂看一看,离了她,日子有多难过,好服个软,将来接她回去。


小侄子才两岁半,幼儿园不收。哥嫂求爷爷,告奶奶,多花好几千块钱,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这下子,是真恼了老妈了,宁愿让孩子上幼儿园,也不让老妈看孩子了。


孩子小,不会照顾自己,没多久就感冒咳嗽。嫂子既要上班,又要照顾生病的老爹,还心疼生病的儿子,不由得又把婆婆恼恨上十分……


就这样,哥嫂也不接老妈回去。老妈一等,等不来电话。二等,等不来电话,心里开始敲鼓……


老妈如坐针毡,让我打电话劝老哥。又给二舅打电话,让二舅吵老哥。后来听说大孙子病了,彻底坐不住了……


想让我们送回去吧,又觉得没面子……我只好打电话给老哥说,“快把老妈接走吧,她想孙子了,给老太太一个面子,你亲自来接”……


老哥不情不愿,开车过来,沉着个脸,撅着个嘴,一句话不说,老妈大哭,“我就是想孙子了,从生下来,一直看到大,没离开过一步”……


我百般叮嘱,“老妈,您跟哥嫂在一起,顾好自己就行,少多管闲事。别插手孩子的教育。生活习惯上互相迁就……”


老妈点点头,这次回去,威风大减。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婆媳俩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你们家的婆媳关系怎么样?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敬请点赞,评论,转发,非常感谢@杯水明月。




说起出钱出力的婆婆,不落好的事例,我身边有一大把。婆婆们经常向我倾诉着她们的不满。

明明自己为孩子投入了那么多,各种早教班的费用,各种营养费,每日的菜钱,水果钱,就连水电费物业费都是我们出,可儿媳妇儿为啥还不满?

我是个50大妈。要说老吧,和70的也也能唠上个磕,要说小吧,和三四十的年轻人也能搭上个话。

我就像一座石拱桥,一头连着老,一头连着小,有时候我还总愿意为她们调解调解。

其实在家务事中,大黑大白,大奸大忠的人很少,那种欺老啃老,还把老人当保姆的小辈毕竟也不多。尊老敬老,心怀感恩,这一点绝大多数儿女还是能做到的。

但是矛盾又从哪里来呢?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三点:

第一就是生活习惯

其实不得不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只要不违法,不影响他人,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可以保留享受!

打个比方,我喜欢在外面吃早点,为什么呢?不为啥呀?我就喜欢早上起来坐在咖啡馆里,一杯咖啡就个煎饼果子,或是一杯咖啡来个大炸糕,要不咖啡配个肉夹馍,这三种早点倒着班的吃,我觉得乐趣无穷,这叫中西合璧!

有人说你不会在家喝咖啡吗?

你不会买个咖啡机吗?

你不会自己手冲咖啡吗?

这些问题我都回答不了,怎么说呢?个人爱好。他们看我不习惯,我也没法子!

我老伴是个特别随和的人,你只要不把房拆了,日子怎么过都行。我从来没发现他对我的习惯产生过不满。

可是在许多家庭里,日常过日子,在婆媳之间,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

往往婆婆和儿媳妇儿会因为不同的生活习惯,养生理念,产生冲突!这样的事儿,数不胜数!

比如说豆豆家。

豆妈是个大夫,晚上下班回来很晚,洗个澡,还得写一天的报告,完事指不定几点睡呢?豆妈最渴望的就是优质睡眠,可她婆婆就是爱早上起来五点钟,早早起床,然后叮叮咣啷的在家里饭,洗衣拖地打扫。

老太太说了,一天之计在于晨,睡什么懒觉!一会儿出门买菜的时候,还得磅磅的关门呢!

就这么一件小事儿,在豆豆家就解决不了了,沟通了好几次,豆妈苦口婆心的说了,豆豆奶奶也答应了,过两天照常!原样!

弄得豆豆爸左右为难,最后实在没招,豆妈豁出去了,把老太太请走了,你搭多少钱?我不要!你做多好的饭,我不吃!我宁可找保姆,也不愿意让你给我看孩子了…

第二条就是对孩子的教育。

这一点我也不得不说,有的老年人对孙辈特别宠溺。虽然这也是人之常情,外人看来能够理解,但是孩子的亲妈看着也是真着急!

那天在我在楼下的小超市里,看见花花奶奶了。

老太太慷慨大方的给花花买了一大捧扭扭蛋。足有六七个!

各种款式,一样一个!小女孩抱着这些个零嘴高高兴兴地往外跑,另外一位邻居就撇嘴了。

她对我悄悄地说:这要是让花花妈知道了,又得急了!

其实不用花花妈,我看着都挺着急的。那种小零食奶糕里包含了很多反式脂肪酸,一个蛋里有好几块所谓的巧克力糖,还有个小人儿,小孩子可不就喜欢!还要集齐全款呢!

但是那些不健康的食品,也被孩子塞进肚子里了,作为心血管医生的花花妈,天天站在手术台上,拿着微创探测器伸到病人的血管里,象通下水道似的给他们通心通肺,你说说她一见到自家的闺女这么吃不健康食品,能不跳脚不着急吗?

但是老太太却不以为然地说:怕啥,那么多人都吃,怎么你闺女就吃不了?咋那么多穷讲究?

这还不算什么,前一阵上网课,我听一个邻居和我抱怨。

她儿子上初中了,本来自己在家上网课,倒能够认认真真,因为她在家里安了摄像头,如果儿子敢走神儿,敢玩游戏,她就立刻在线吼娃,回家就打!

对小孩子,这样教育确实不太妥,但也没什么招!

一个上初二的小男孩儿,的确没那么多自觉性,但是如今孩子由奶奶爷爷陪伴了,这可倒好,非但没有加强纪律,老太太还帮着大孙子作弊。

把摄像头撤走,让大孙子得以'施展抱负',一通狂玩!

以至于老师都在家长群里给他点名了,你们家孩子上课纪律不好,摄像头怎么不开,我都看不到他!

气的这位邻居回家之后,把儿子打一顿,又和护着他的奶奶干了一回账,哎呀,这也是个罗圈架!

第三点麻烦,就是老人经常干涉小两口的生活。

对这,一位大妈很有感触,她满心抱怨地说:我在这家看孩子,我在这家做饭,但我不是保姆,我在这有是有发言权的。什么事儿也不能把我排除在外!

所以本着这条精神,她经常指导儿子和儿媳妇儿的各种生活事宜。

周末儿媳和朋友们都约好了,带着老公一起去出席一个什么活动。说话这就要走了,婆婆站出来了,说:

现在大疫情的别往外跑,你们就在家吃吧!

儿媳说自己都跟人家约好了。

婆婆脸一沉说:打个电话退了吧?往外跑,招上病怎么办?

但问题是,儿媳认为自己必须带着丈夫出去应酬,这和她的工作有关。可婆婆觉得哪儿那么多拉拉扯扯,吃吃喝喝的事儿,自己业务上强点,工作上积极点,比什么都行,别老拿单位的应酬说事儿!

你看她们二位到底谁对谁错,这都不好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矛盾就此出来了!

细想起来,老人说的也没错,在家里她总不能当个哑巴保姆吧。保姆不能掺和你的家务事,可我是婆婆呀,我也不是外人呀!

至于儿媳妇儿呢,想来她也没什么大差。毕竟很多工作都需要拉关系,上班就干活,下班扭头走,同事之间不联系,那是送快递的!她是干银行的,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

但老太太不懂呀!

其实很多事情没有至清至浊,非黑即白的道理,有的就是一个家和万事兴的理念!

婆媳之间也好,夫妻关系也罢,就在个`和’字!

大家积极沟通,各退一步。找出一个平衡点,你也能接受,我也能承担。

这一家人团结在一起,维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把日子过下去,所谓一团和气,说的就是这个理!

但是让人觉得遗憾的是,往往强势的婆婆,遇到的也不是窝囊的媳妇儿,厉害的妻子,她的对手也是个不含糊的丈夫。

于是一方缺乏包容,生硬沟通,激起了另一方的逆反心理,以至于也变得尖酸刻薄,故意找碴了。

双方二人,就像是棋逢对手一般,互相激发起了对方的阴暗面,最后越打越裂,越斗越欢,直到土崩瓦解,一团散沙,这样的例子我见得太多了!

各退一步吧!

人家那种和和美美的家庭,是每个人都愿意牺牲自己一点,成全他人一片!

这样的集体才是一个温暖的集体,互助的集体,而在这样的集体里,每一个人又都关心着彼此,遇事从对方的角度来着想,往往这样的人,还都能凑到一块儿去,你说奇不奇!

当然,那种肖勇善战,所向披靡的高手,也会赶上风云会聚,华山论剑的机会,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人倒是无所谓,都是老选手了,谁也不含糊。

只是苦了生活在这家里的孩子,天天顶着一脑袋硝烟,在炮火中匍匐前进,这样的童年…

唉!




可能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婆婆嘴碎,啥事也管,搅乱了小俩口的生活,所以费力不讨好。

另一个是儿媳妇没有教养,不知道感恩,认为婆婆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所以婆婆怎么做儿媳妇都不满意。

一家人过日子,都应该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才能把日子过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婆婆   亲家母   孩子   孙子   儿媳妇   公婆   儿媳   闺女   老伴   块钱   嫂子   老太太   媳妇   保姆   儿子   父母   年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