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死后为什么是窝阔台继位,而不是他最疼爱的拖雷?

成吉思汗遇到的问题,跟李世民一样。成吉思汗传位给老三,是想让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个儿子都能活下来。成吉思汗用心良苦,结果事与愿违,蒙古帝国分裂。

一、成吉思汗4子关系,两个阵营

成吉思汗晚年,遇到了跟李世民一样的问题,为了让儿子们都活下来,也是头疼不已。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处死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儿子十几人。李渊退位让贤,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雄才大略,在“立储”问题上跟李渊一样,陷入两难。李世民宠爱魏王李泰,给他的赏赐比太子李承乾还多,李泰还能设立“弘文馆”,招募一帮文人雅士,这对太子构成了挑战。

李承乾身体不好,腿脚不灵便,走路都不稳,面对李泰咄咄逼人的架势,他忍无可忍。643年,李承乾联合侯君集,发动新一场“玄武门之变”,被李世民扼杀在摇篮中。

太子“谋反”,李世民心灰意冷,培养了几十年的接班人,居然“大不敬”。李世民很无奈,他废了李承乾,但新一任“储君”的选择,让他大费脑筋。

李泰为“储君”,李承乾、李治都得死。李泰直言:“我当皇帝的话,百年之后传位给李治”,自欺自人罢了,李世民不会相信他。李泰登基,自然不会兑现“传位弟弟”的诺言,而是杀了他。

李恪骁勇善战,文武双全,跟李世民一个模样,最适合当皇帝。但是,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李世民没有“立储”。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找个理由,处死李恪。

想来想去,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储君”,李治没啥能力,但非常忠厚,不会为难兄弟,李世民是这么想的。很遗憾,李治的夫人武则天太狠,李唐皇室差点被她一锅端了,这是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

“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晚年面对的问题,跟李世民一样,就是如何处理儿子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四个儿子相互厮杀,蒙古帝国也就没了。

成吉思汗儿子众多,有资格继承大汗的只有四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他们都是孛儿帖的儿子,属于“嫡出”,血缘上有优势,但是问题很复杂。

术赤勇猛善战,多次独立带兵征伐,行事作风跟成吉思汗类似。但是,术赤的血缘有“问题”,他的“不速之客”身份,让蒙古帝国陷入了两难,成吉思汗也很无奈,虽说他很喜欢术赤。

成吉思汗大婚当天,蔑儿乞部首领脱黑脱阿突袭乃颜部,成吉思汗战败,孛儿帖成为俘虏。九个月后,孛儿帖再次回到成吉思汗身边时,都准备临盆了,很快就生下术赤,寓意“不速之客”。

术赤的“血缘”问题,成为兄弟挑战他的筹码,尤其是老二察合台,丝毫不给父母面子,经常挑衅术赤。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察合台就敢说术赤是“蔑儿乞人的后裔”,兄弟俩直接开打,成吉思汗怒不可遏。

1221年的玉龙杰赤之战,察合台明知此处准备成为术赤的领地,他非要滥杀无辜,纵容士兵劫掠。术赤很恼火,拔出佩刀,准备决战。窝阔台打圆场,兄弟俩方才罢手,关系非常糟糕。

整体来看,术赤、拖雷之间关系比较好,后代也是如此,拔都、蒙哥之间感情深厚。察合台、窝阔台是盟友,共进退;两人的后裔也是一样,拖雷后裔夺取蒙古大汗之位后,他们不承认,武力决胜负。

元朝,拖雷的儿子忽必烈建立,占据东方。但是,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并不承认元朝的地位,不承认忽必烈是蒙古大汗。海都大汗、都哇大汗,他们经常率兵东征,让忽必烈疲于应对,漠北、西域战争不断。

二、窝阔台综合实力占优势,忽里勒台大会上胜出

术赤、察合台,无论是谁当大汗,对方都得死。窝阔台、拖雷,也会卷入术赤与察合台的纷争之中,兄弟手足相残,这是成吉思汗所不愿意看到的。

那么,窝阔台、拖雷,应该选择谁为储君呢?成吉思汗认为,窝阔台比拖雷更加合适,于公于私,窝阔台都是蒙古大汗的人选,拖雷缺点明显,不适合当大汗。

首先,拖雷跟术赤关系太好,一旦拖雷当大汗,察合台、窝阔台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术赤跟察合台闹翻,拖雷偏袒术赤,兄弟还会兵戎相见。

都知道,蒙古实行“幼子守灶”制度,成吉思汗死后,拖雷会继承父亲绝大部分的兵力。成吉思汗晚年,窝阔台、察合台得到6千户;术赤则是一万户;拖雷兵马十几万,实力碾压。

术赤、拖雷联手,又有“大汗”身份加持,察合台、窝阔台岂能善终?就这点而言,成吉思汗就不会选择拖雷,这是考虑双方平衡的需要。

窝阔台人际关系不错,跟术赤的关系还可以。窝阔台当大汗,察合台辅佐,也不会对术赤发起挑战。窝阔台会制止察合台的鲁莽,不让他挑衅术赤;拖雷重兵在握,窝阔台也忌惮,这就维持了平衡。

再则,窝阔台能力强悍,处理政务很给力,这是拖雷的弱点。拖雷与成吉思汗有点类似,打仗很厉害,但喜欢“屠杀”。拖雷所攻取的城池,几乎都屠戮,还没脱离“原始”状态。

蒙古帝国建立后,单纯依靠军事征服,未必能控制局面,成吉思汗晚年,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窝阔台比较仁慈,几乎没有滥杀,还采纳中原士大夫的建议,采取某些“汉化”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

蒙古骑兵纵横中原时,包括拖雷在内,都希望搞“牧场”,将田地圈起来,作为蒙古贵族的游牧之地,遭到窝阔台反对。窝阔台重视农耕,不搞农奴制,得到耶律楚材等士大夫的拥戴。

打仗、治国、理财,窝阔台都在行,综合实力强悍,这是拖雷的不足。木华黎主持漠南政务时,采取“汉化”措施,其后裔也是如此。木华黎的后裔,也基本支持窝阔台,这支力量举足轻重。

对兄弟好,能力强悍,成吉思汗对欣赏窝阔台。1219年,术赤、察合台在大会上闹翻,相互殴打,成吉思汗欲哭无泪。出征花剌子模时,成吉思明确宣布,自己百年后,窝阔台继承蒙古大汗之位。

1226年,术赤在钦察病逝,成吉思汗也没改变主意,坚定选择窝阔台。成吉思汗临终时,发布遗诏:“窝阔台继承大汗,拖雷辅政;此后的蒙古大汗,只要窝阔台家族还有一块肉,就优先继承。”

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夏妃子的怀抱中驾崩,忽里勒台大会召开之前,由拖雷进行“监国”。此时,拖雷麾下兵马12万,成吉思汗百分之八十的军队,都在他手里,实力不容小觑。

1229年,蒙古宗王在漠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相持了40天。期间,部分将领拥戴拖雷,恪守“幼子守灶” 制,拖雷也没有明确表态,他静观事态发展,对大汗之位也有想法。

成吉思汗的弟弟,东道宗王之首的斡赤斤、察合台、木华黎后裔孛鲁等人,都极力拥戴窝阔台。此时,术赤早已病逝,拖雷孤立无援,也只能表态支持窝阔台继承大汗,立誓遵守成吉思汗的“遗诏”。

三、拖雷没能当大汗,子孙后代跃跃欲试,蒙古帝国分裂

成吉思汗晚年,为了让儿子们都活下来,选择册立老三窝阔台,平衡各方利益。术赤病逝后,拖雷独自面对察合台、窝阔台,也没办法在忽里勒台大会上胜出。

窝阔台是大汗,拖雷也还算服从,但彼此并不信任,相互猜忌。窝阔台名义上是大汗,但直属兵马不多,也就六千多人而已,对手握十几万精兵的拖雷十分忌惮。

军政不统一,大汗权力有限,成吉思汗晚年的分配方案存在弊端。窝阔台为大权独揽,确保子孙后代能顺利继位,必须要削弱拖雷家族。

拖雷家族手握重兵,对大汗构成挑战,也是惶恐不安,生怕会带来灾难。拖雷能打仗,但儿子年纪太小,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羽翼未丰,难以支持父亲。

1232年,三峰山之战结束,金兵损失15万精锐,“忠孝军”大将完颜陈和尚被杀,金国灭亡已定。凭借三峰山之战,拖雷名气暴涨,威望大大提高。

班师回朝时,窝阔台深感不安,便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假装生病,试探拖雷。窝阔台请来萨满,说:“有人代替喝下符水,就能带走邪物,延续寿命。”

拖雷探望兄长窝阔台,看到旁边有药水,他决定为兄长消除“灾难”,一口喝下药水。拖雷回家不久,身体不适,旋即死去,窝阔台则康复,精神焕发。

拖雷被“毒死”,妻子唆鲁禾帖尼知道其中缘由,为了儿子的安全,她并没有跟窝阔台闹翻。此时,唆鲁禾帖尼暗中积蓄力量,培养儿子,待机而动。

窝阔台忌惮唆鲁禾帖尼,想让她改嫁给自己的长子贵由,遭到拒绝。窝阔台旋即剥夺拖雷家族的3千户人口,送给次子阔端,全部迁移到凉州。唆鲁禾帖尼不想闹得太僵,并不反对此事。

窝阔台时代,拖雷家族低调做人,却暗中积蓄力量,尤其是跟术赤的后裔拔都搞好关系,增加筹码。拔都也不喜欢窝阔台家族,尤其痛恨贵由,跟蒙哥关系密切。

1248年,贵由大汗率20万大军讨伐拔都,蒙哥派人去报信。拔都从钦察出发,准备迎战贵由,大战一触即发,因贵由中途病逝,双方各自退兵。

贵由病逝,阔端遁入空门,海都尚未强大,窝阔台家族人才凋零。1250年,拔都在中亚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推举蒙哥为大汗,违背了成吉思汗的“遗诏”。

蒙哥当大汗,拖雷家族时来运转,但察合台、窝阔台家族不服,他们离开中亚,不承认蒙哥的地位。蒙哥软硬兼施,处死众多反对者,用了8年时间稳定内政。

成吉思汗的“遗诏”成为笑话,蒙古帝国出现了裂痕。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对蒙哥的命令阳奉阴违,擅作主张,俨然是土皇帝。

1259年,蒙哥被宋军打死,忽必烈从鄂州返回燕京,自立为大汗,再一次挑战“幼子守灶”制度。弟弟阿里不哥不服,在漠北诸侯、西道宗王的拥戴下,在和林继位。

忽必烈、阿里不哥都自称大汗,拖雷家族内部旋即开打。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支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旭烈兀的伊利汗国叫板,连年大战。

1271年,忽必烈在汉族士大夫支持下建立元朝,蒙古帝国瓦解。西域诸侯不认可,说忽必烈违背草原习俗。

为此,元朝与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经常打仗,成吉思汗的后裔自相残杀,持续了几十年。忽必烈身体不好,体态肥硕,被海都折腾得精疲力尽。

1293年,忽必烈79岁,还要御驾亲征,去漠北迎战海都。班师回朝后,忽必烈因操劳过度,年纪又大,很快就驾崩了。

参考书目:《元史》




窝阔台的继位是蒙古权力斗争妥协成果,拖雷的威望远远不够;

成吉思汗共有妻妾五百多,儿子多得连自己也认不全。正妻孛儿帖所生四子地位最尊,他们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他们个个英武骁勇,在南征北战中都能独当一面,战功显赫。在西征花拉子模之前,伴驾的妃子也遂进言:“大汗越高岭,渡大河,一心只想攻城略地。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陛下有个三长两短,宽如苍天的领土,多如牛毛的百姓将委托给谁?陛下四子,个个英杰,谁将担此重任?”


成吉思汗顿时感到这个问题非同小可,他对也遂说:“多亏你及时提醒。”于是将四子和诸将召人大帐,讨论接班大事。成吉思汗对术赤说:“ 你是长子,先谈吧。”术赤还没开口,察合台抢先说:“父亲问术赤,莫非是要把大权移交给他?他是个野种,我等怎能服他管束?”孛儿帖曾被蔑儿乞人抢走,在被夺回的路上生了术赤,他到底是谁的种,一直是个谜。

察合台当众说出这样的话确实过分。术赤闻言大怒,冲上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喝道:“父汗从未说过我不是他亲生,你竟敢恶语伤人!你有什么了不起,哪一点比我强?让我们来比箭,如果输给你,我就斩下自己的拇指。让我们来摔跤,如果败给你,我就砍掉自己的腿。请父汗圣旨裁定!”两人互不相让,揪作一团。众将硬把他们扯开,方才罢休。



成吉思汗看着兄弟打架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一位大臣指责察合台说:“你们兄弟都是一母所生,不可为了继位之事伤了和气,你母亲当年和大汗同甘共苦,创下这份家业,你胡言乱语岂不使她寒心?”

这时候成吉思汗重申:“术赤是我亲生长子,以后谁也不许胡说。”察合台怕术赤继位,就提出让窝阔台继承大业。他说:“术赤既然口出大言,那么就让他和我都马前马后为国效劳吧。三弟为人敦厚,才智出众,推举他最为合适。”成吉思汗问术赤意下如何。术赤说:“就照察合台的话办吧。我也拥戴窝阔台,愿意为他效力。”成吉思汗本来就属意三子,便顺水推舟说:“天下的土地宽阔无边,江河的流水滔滔不绝,我不会亏待你们。老大、老二,今后要信守诺言,千万不可内证,让外人笑话。”


然后要窝阔台表态。窝阔台说:“不敢违背父汗命令,我虽无能,当尽力而为!”老四拖雷也表示愿意服从三哥的指挥,“为应声之随从,为策马之长鞭”。成吉思汗这才松了口气,接班人的事就这样初步定了下来。

成吉思汗显然看到长子和次子之间的矛盾难以彻底调和,临死前,他把儿子们叫到床前,再次重申让窝阔台继位的决定。他说:“如果你们希望享有荣华富贵,舒适地了此一生,那么正如我以前所言,窝阔台将继承汗位。他意志坚强,足智多谋,各方面的才干都高出你们一头。由他接班,帝国的疆城才能永保无虞。因此,我要让他充满智慧的双手来掌握统治帝国的大印。孩子们,对我的想法有何意见?”

“谁有权力反对父王的旨意!”儿子们异口同声表示服从。


按照蒙古当时的习惯,大汗必须经过大会的选举才算合法。因此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并没马上登基,而是由拖雷监国。拖雷是成吉思汗生前最宠爱的幼子,出外征战总是把他带在身边,军国大事都和他商议而定。按照蒙古习俗,儿子长大后,就应离开父母自立门户。他们可以带走一小部分财产。最小的儿子不离开家庭,可以继承父母留下的遗产。成吉思汗死后,他的直属部队、百姓、土地和大量的财富都归幼子所有,拖雷的实力非同寻常。


成吉思汗死后两年,群臣恐怕王位空缺时间太长引发变故,相约召开大会推戴新君。1229年春,拖.雷召集各路宗王在成吉思汗的宫帐内举行选举大会。大家先宴饮娱乐了三天三夜,然后坐下来共商国是。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窝阔台当选是顺理成章的事,不料他突然提出要让位给拖雷,他说:“四弟一直在父亲左右,深谙治国大道,我怎能在他活着的时候登.上汗位呢?” 这看似谦让,其实窝阔台对手握重兵的拖雷有所顾忌,提出让位是以退为进,投石问路。当时拥戴拖雷的人确实不少,他也未尝不觊觎汗位,但又不敢公然违背父亲的遗嘱。大会争论了一个多月,还没结果。


最后,在大臣耶律楚材的说服下,拖雷才决定遵从父命,推举三哥为大汗。登基的那天,察合台拉着窝阔台的右手,拖雷拉着他的左手,叔父斡惕赤斤抱住他的腰,把窝阔台扶上大汗的宝座。拖雷高举酒杯,带领御帐内外的人们脱下帽子,解开腰带,全体向新君三跪九磕头,祝贺他登上大位,称他为可汗。接着,窝阔台走出帐外,对着太阳长揖三下。众人也随之而拜。窝阔台汗吩咐左右取出金库中的财物,分赏众人。大家再山吃海喝。可汗又从家族中挑出四十个美女,让她们穿上镶金饰银的服装,连同-一些骏马,作为祭品活活殉葬,来超度成吉思汗的亡灵。于是窝阔台就成了蒙古的新大汗,就是元太宗。




孛儿只斤·窝阔台是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三子,是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史称“窝阔台汗”。

成吉思汗铁木真共有5个兄弟,分别是:合撒儿、合赤温、帖木格、别勒古台、别克贴儿。其中别勒古台、别克贴儿为也速该别妻所生,别克贴儿在年幼之时被铁木真联合合撒儿用弓箭射死。

成吉思汗铁木真共有8个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兀鲁赤、阔列坚、察兀儿、术儿彻。其中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是铁木真长妻孛儿帖所生,他们跟随铁木真东征西伐,为蒙古帝国的奠基立下了汗马功劳。铁木真根据四个儿子才能和特长,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职务,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

根据草原游牧民族的继承制度,成吉思汗铁木真去世后,其兄弟儿子都有权继承汗位,而这里最有实力接替铁木真汗位无疑就是孛儿帖所生的四个嫡子。

蒙古人又有幼子守灶的传统,就是其他儿子先分家立户,由最小的儿子再继承父亲剩余的财产及社会地位。托雷作为父母幼子,也是诸子中军事能力最强的,深受铁木真喜爱。

此时,蒙古帝国已初具规模,成吉思汗铁木真也自己建立的帝国需要一位具有政治远见的继承人,继续团结蒙古各部,带领大家完成他的未竟之业,而不仅仅是一位攻城略地的军事人才。

在汗位的继承人上,铁木真的四个嫡子无疑都想继承汗位。长子术赤,因怀疑有蔑儿乞人的血统而遭到察合台的坚决反对;次子察合台,与长兄术赤不和,同样在继承汗位上也遭到术赤反对;三子窝阔台,足智多谋,治国理政能力突出,善于处理兄弟关系,与察合台相处融洽,因此得到察合台支持;幼子托雷,军事能力强,深受铁木真喜爱。

最终,从帝国的前途出发,成吉思汗克制了自己对幼子的宠爱之情,量才用人,打破蒙古的旧传统,擢升窝阔台为继承人。

在确立窝阔台为未来继承人之后,铁木真对其余几个儿子进行了分封。

①术赤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阿尔泰山地区),被称为钦察汗国,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

②察合台封在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母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包括阿尔泰至河中地区(河中地区特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大片地区),被称为察合台汗国,也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

③窝阔台封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之后窝阔台继汗位后,将封地赐给其子贵由,被称为窝阔台汗国,也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

④托雷作为幼子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铁木真在斡难河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军队。




短短十几年,成吉思汗就把一个原始的部落打造成一个强大的战争机器。毫无疑问,成吉思汗是世界的征服者,配得上“天之骄子”的名号。

不过,就算是英雄也有迟暮的那一天。然而,他却并不服老,60多岁仍然亲自上战场。在一次围猎中,他马失前蹄摔了下来,从此落下重病。

1227年七月,一代天骄去世。在死前,他留下遗嘱,传位于三子窝阔台。

然而,纵使是这样,汗位依旧空缺了两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汗位不等于皇位

在成吉思汗死时,蒙古人刚建国不久,制度还没有那么完善。什么立储制度也没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汗的“遗诏”不顶用。那汗位是怎么来的呢?由忽里台(部落贵族议事会)选出。

而当时人也不全,许多人都在外作战,王公贵族凑齐还需要一定时间。这时有人就可能问了,不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吗?别忘了,那是中原的规矩。在初生的蒙古国这,还不算数。

需要注意的是,蒙古的汗位并不等同于皇位。蒙古虽然建国,但跟帝国还是两码事。在蒙古国的贵族眼里,就连成吉思汗,也只是个领导者,与那至高无上的皇帝,还是有点距离。

说说皇位继承

成吉思汗有很多儿子,其中嫡子有四个,老大是术斥、老二是察合台、老三是窝阔台、老四是拖雷。

和中原人一样,蒙古人也重视嫡子。而重中之重者,并非嫡长子,而是最小的儿子。父亲去世,一般是小儿子来继承所有遗产,而这被称为“幼子守灶”。成年后分家,年纪大的儿子会被安排到远方,而小儿子就留在身边。

而四子拖雷也确实被委以重任,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基本由拖雷继承,死后(成吉思汗)也任监国。然而,他也仅仅只是个监国而已。

这时,肯定有人会有疑惑,按照蒙古人的传统,成吉思汗该选拖雷为继承者,那又为什么选择了窝阔台呢?

为什么成吉思汗选择窝阔台

老实来讲,领导人最要掌握的能力就是政治。一个不通政事的掌舵人,总会把帝国带向深渊。而拖雷最擅长的便是军事,窝阔台则恰好懂政治。

就成吉思汗来看,他着实是个出色的军事家,这一点拖雷完美地继承了。而就之前蒙古扩张的态势来看,新一任大汗也应该是个出色的军事家才对,那为什么放弃拖雷呢?

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成吉思汗在考虑转型。他也意识到蒙古的未来如果还是不断扩张,早晚会灭亡。那么如果能有一个强悍的政治家领导国家,那么蒙古就能真正地从落后的部落转为一个真正的国家。

从结果上来看,成吉思汗确实选对了人。

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窝阔台积极学习汉文化,设立中书省(虽然与唐宋不太一样),创办国子学。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没有城市的概念,但在窝阔台以后,蒙古人开始建立自己的城市,虽然贵族仍然睡在蒙古包里。

而且, 较之之前成吉思汗动不动屠城来说,窝阔台明显仁慈了许多。就拿开封城被攻陷后来说,窝阔台下令不再屠杀平民。

以上种种,都证明窝阔台确实是个不错的政治家,关键是他是带领蒙古走向文明(虽然现在来看还是比较落后)的第一人。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他也不仅仅是个政治家,带兵打仗的能力也不缺,当然这里不再赘述。

有点勉强的会议却有着“不意外”的结果

之前也说了,成吉思汗的话并不是圣旨。说谁当大汗就当大汗,这不存在。

当时召开的忽里台极为勉强,事实上,就连窝阔台本人都不是很积极。真正推动这次大会召开的反而是从金国投诚来的耶律楚材。他是汉化过的契丹人,中原那一套他自然清楚。所以,他心里也肯定有“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概念。

长子术斥早已去世,剩下的就是察合台和拖雷。其中,拖雷作为幼子,要说没野心肯定有假。所以,在耶律楚材来找他时,他就面露难色,之后勉为其难才答应参与大会。倒是老二察合台没啥歪心思,听了耶律楚材的建议,爽快答应(带头行礼)。

拖雷肯定是不想交出权力的,为何?他有着整整十万一千的兵啊!而剩下几个兄弟仅各领兵四千。但别忘了,拖雷一个人反对还不行,忽里台大会有那么多王公贵族呢。当时窝阔台再三推辞,反倒是诸王一众推举,他才正式即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窝阔台?

之前说成吉思汗考虑转型,才选择的窝阔台。没错,那是主要原因,不过也并不是全部。就当时的王公贵族眼里,他们认的可不是窝阔台未来的潜力,而是实力。

早年间,窝阔台随父成吉思汗四处征战,就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机智与勇猛。在1203年与王罕军队的作战中,窝阔台负伤仅仅止血后就起身再战。在和花剌子模的作战中,察合台和术斥不和,以至于“战无不胜”的蒙古军打了七个月都没攻下城。之后,成吉思汗令窝阔台为全军统帅,这才取得了胜利。由此可见,窝阔台的综合素质颇高,确实有能力担当大任。

接着就是察合台的鼎力支持,即使他是兄长,也极力以臣的身份对待窝阔台。正是因为他的率先表率,拖雷才在大会上表示拥戴窝阔台即位。

参考资料:《窝阔台研究》、《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




成吉思汗的传位方式,是有些让人看不懂的。

按照汉人的“嫡长子制”传位方式,那么,他就应该把汗位传给长子朮赤。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传位方式,则他应该把汗位传给幼子拖雷。可是他最终竟然传位给了三子窝阔台。

搞不懂的还不只是这一点。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政权,行政权和领兵权必须统一,才能确保政权的稳定。要是一个掌政一个掌兵,掌政的基本上就是摆设,掌兵的随时都可能把掌政的拿下来。而成吉思汗却把它100个千户中的96个千户给了拖雷,只把4个千户给窝阔台。成吉思汗这样做,不是有意在他儿子中制造分裂吗?

(成吉思汗剧照)

搞不懂的事情还在继续。成吉思汗让窝阔台掌权,但是窝阔台的封地却在遥远的叶密立。都城哈拉和林周围,却基本上都是拖雷的封地。窝阔台当了大汗以后,他一走出皇宫,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封地,他心中是什么滋味啊?

实际上,窝阔台在叶密立的这个封地,当时成吉思汗并没有给窝阔台,是窝阔台后来在当了大汗以后,给自己封的。并且由于其他人已经把土地分得差不多了,窝阔台只能给自己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地方,让自己的长子贵由去那儿守着。而窝阔台还一直在人家的地盘上当大汗。

成吉思汗这样的分封,造成的直接结果是,窝阔台虽然继承了大汗之位,但是他不敢坐在那个宝座上去,而是让拖雷整整监国了两年。两年以后,窝阔台才在拖雷等一众皇室成员的搀扶下,登上汗位。在登位的过程中,他还必须再三谦虚地从宝座走下来,假装谦虚地推迟。然后又重新被扶上去,如此再三。实际上,他这样做,也就是在试探拖雷,看看掌控军队的拖雷,让位给他是不是很坚决。如果拖雷不坚决,他还不敢在这个位子上坐下。

(拖雷剧照)

就算拖雷已经让位给窝阔台了,窝阔台的皇位也坐得提心吊胆。他对拖雷相当忌惮。最终,拖雷在南方打仗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窝阔台生病,巫师说需要拖雷帮他喝下病水,才能让窝阔台好起来。而拖雷喝下病水后,最终却忽然“暴死”了。对于拖雷的死,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把责任怪罪在窝阔台的头上。而这也是造成蒙古第三代拖雷的后代,夺取了窝阔台后代汗位的直接原因。

整个蒙古帝国,本来是个完整的整体,横扫欧亚,无人能敌。却因为第三代的互相争战倾轧,造成四分五裂,一分为五。强盛的蒙古帝国,也宣告进入了“后时代”,再也无力发动针对全世界的掠夺战争,并且很快就衰落,被其它民族的政权给替代。

(窝阔台剧照)

那么,当初成吉思汗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权力分配呢?

其实成吉思汗想要的是“公平合理”。他对全世界都比较残忍,但对他的儿子们却非常仁慈,他要一碗水端平。在第一次西征拿下花剌子模后,他立刻把花剌子模的土地,分给了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然后他再把汗位给了三子窝阔台,把蒙古本土土地和兵权给了四子拖雷——这都是他一生创造的基业,而他不偏不倚,公平地分给了他亲爱的孩子们。

只能说,成吉思汗虽然已经当上了大汗,但是他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还停留在小老百姓的阶段。他对国家治理和长治久安,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这也算是成吉思汗的局限性吧!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元史》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成吉思汗   遗诏   蒙古   封地   幼子   次子   蒙古人   帝国   长子   后裔   大汗   疼爱   儿子   大会   兄弟   关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