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是最大赢家?

个别或者很多俄罗斯史学家认为,卫国战争的胜利,为苏联续了近50年的命。卫国战争,被宣传得比伟大还要伟大,比神话还要神话。在不容置疑的光环下,苏联的极权政治和效率低下的经济、政治体制,对于珍惜生命的人士,不管是察觉出、体验到,还是尚需理解,反正都得继续着岁月的磨炼。

卫国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完全掩盖了战争过程中,苏联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巨大代价的背后透漏的是苏联高层周而复始地用上一个错误弥补下一个错误。4344.8万人的死亡人数(德国死亡人数的7倍),外加1380万人的隐形损失人数(未出生人数),无论怎么逃避,终究被解密出来。特别是苏德战场上,军队阵亡人数达到了惊人的2640万人。这就是“苏联人想要干掉一个德国兵,至少得赔上10个人”的出处。

有生育能力的男人大量死亡和伤残,导致苏联节省了很多结婚证。每消失一个家庭,都会消失至少一个孩子,至少一个孙子。苏联有位伟大的母亲,叫叶皮斯季妮娅,她先后将9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只有一个儿子活着回到她的身边,并且因为战伤死于1963年。母爱是最伟大的爱,先后承受8次丧子之痛的叶皮斯季妮娅,1969年12月7日去世,享年90岁。咱很佩服她抗打击的能力,但可以排除她的没心没肺吗?如果她活到了1991年,或者活到了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一点点揭露的年代,她会怎么释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所经受过的最大、最残酷的灾难。它是世界性质的战争,不会因为某个战场的胜利而胜利结束,哪怕这个战场多么宏大,多么神话。

苏联的卫国战争,经过无限宣传,给人的感觉是,没有苏联,谁也战胜不了德国人,苏联人为世界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那苏联是怎么赢得了卫国战争?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着全然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曾经怎么看,总的趋势还是在往一个方向发展,也就是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依赖于,斯大林至高无上的领导地位、苏联广袤的领土、美英的援助。

斯大林至高无上的领导地位,无需多说,反正他能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数百万人扑向德国人的枪口。苏联二战常见的宣传是,红军怎么勇敢地牺牲。欧美、包括德国常见的宣传是,某人打下了多少架飞机,摧毁了多少辆坦克。

苏联广袤的领土,导致了德国人进攻了3个月,突然发现这个地方还叫苏联。莫斯科城下,德国人败给了冬天,败给了后勤,败给了苏联前仆后继的人群,是不是还败给了自己的体力。

二战中,美英给予苏联多少援助,苏联一直是避而不谈或者极力抹杀。可苏军的美国牌午餐肉和朱可夫的可乐逃不出全世界记者的摄像头。没有美英的援助(主要是美国),苏联人保不住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这一点已经逐渐地被俄罗斯人所接受。当年,苏联人急于取得美国人的援助到了什么程度?光急着要汽车,竟然忽略了应该要求更多的汽油。

德国人逼近列宁格勒,斯大林给丘吉尔去信:敌人逼近了列宁格勒,苏联处于灭亡的边缘,如果英国人不能在3到4个星期内开辟第二战场,我们和我们的盟国就可能输掉这场战争。同时,在今年10月初之前,保证向苏联提供30000吨铝及每月至少供应400架飞机和500辆坦克。

美英除了给予苏联大量的援助,还拖住了德国几乎全部的舰队和绝大部分的空中力量。当然,有一点必须说明,美英援助苏联,从没憋过什么好屁。美国人打着“民主国家兵工厂”的旗号,无非是他们出钱、出枪,让别人出人命。

另外,苏联一旦战败,德国人除了解除了后顾之忧,还将得到足够支持战争的粮食和资源,这是美英无法承受的。可见苏联不承认美英支援的作用,有其受委屈的因素。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是最大赢家?第一,续了近50年的命。第二,横扫了东欧,主导了44年的冷战。直到今天,欧洲人仍然忌惮着俄罗斯人曾经不可一世的“钢铁红流”。




苏联是最大赢家,那么美国算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其中苏联作为二战的主角之一,在这场战争中收获巨大。

比如在领土方面,苏联得到了一个不小的战略扩张。比如二战后期,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被强行划入苏联。1939年的苏芬战争,苏联又夺取了芬兰东部地区和港口。

其中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紧扼波罗的海的咽喉,是一大块肥肉。紧接着与德国瓜分波兰,占据了波兰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战后苏联又强割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以及日本际控制的北方四岛和库页岛,作为战利品。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地位。战前的苏联,虽然是一个大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二,但实力并不突出,影响力也一般。其面临着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联手挤压,在国际上过得并不舒服。尤其是在欧洲,苏联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国家,根本谈不上什么影响力。

但是,通过二战,苏联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比如在雅尔塔会议之中,苏联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承认,获得了在远东的权益,确立了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而在战争结束时,苏联已经成为了东欧的话事人。包括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在内的东欧诸国,都站在了苏联这一边。苏联由此有了与西方国家叫板的资本,并为后来建立华约,成为世界第二大势力打下了基础。

从这些收获来看,苏联绝对算是二战中的一大赢家。

但我们不该忽略的是,苏联在二战中付出的代价无疑也是巨大的。据统计,从1939年出兵波兰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苏联损失人口多达2780万,总伤亡人数超过46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损失,都是来自于和德国的鏖战中。

在苏德战争前期,由于苏联方面准备不足,被德军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基辅战役中,65万苏军被包围和歼灭,堪称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的歼灭战。苏联军队兵败如山倒,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德军的装甲部队,仅仅用了五个月,就在苏联境内突进一千公里,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这片区域,包含了苏联战前超过40%的人口,60%工农业产值,41%的铁路里程。虽然苏联及时的撤走了大批工矿企业,但仍然损失惨重,其工业产量比战前减少一半。

此外,在这场大溃败中,苏军损失惨重,超过700万的军队被歼灭,损失飞机1.6万架,坦克24万辆,而对面的德军损失只有80多万人。

虽然后来苏联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稳住了阵脚,甚至于实现了反攻。但是由于前期的损失太大,使得苏联在后续的战斗中,依然打得非常艰难。尤其是兵员素质方面,苏联由于新兵占比太大,所以往往在某场战役中即使苏联打赢了,但付出的伤亡却是更大。

整个苏德战争中,德军伤亡1100多万(包括失踪与俘虏),而苏联则伤亡近3000万人,可以看出,苏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这胜利是建立在怎样的代价上,也是显而易见的。

苏军之所以能够反败为胜,除了广阔的战略纵深和盟国物资支援以外,靠的就是自己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先后有3000万人被动员入伍,总计在战争年代参军人数为35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苏联战后人口的五分之一,几乎是工业化国家动员能力的极限。

虽然苏联最终胜利了,但却几乎失去了整整一代人,上至高级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家庭。因为战场上牺牲的大部分是青壮男性,这使得苏联的男女比例长期严重失调。

此外,战争对于苏联的经济打击也是巨大的,按照当时价格计算,苏联在二战中的经济损失接近26000亿卢布。据统计,苏联有1710座城镇,7万个村庄,遭到了德军侵占和破坏。此外,苏联有超过3万家工矿企业,10万个集体农庄,1800个国营农场,2900个机器拖拉机站因为战争而濒临瘫痪,整个苏联欧洲区域,都成了一片废墟,直到1950年,才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所以,二战对于苏联来说,虽然让其收获大量的领土和国际地位,并最终成长为能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惨重的,有得也有失,远远算不上最大赢家。

相对而言,美国才应该算是二战的最大赢家。

美国由于地理位置远离战场中心,所以本土是比较安全的,没有被战火波及。整个二战中,美国唯一遭受战争摧残的领土,也就是包括夏威夷珍珠港在内的太平洋诸岛。而那里离着北美大陆上面的美国本土,还有这小半个太平洋的距离呢。

而在二战中,美军伤亡人数超过110万,这个数字虽然很大,但是相比于苏联数千万人的伤亡,无疑是是小了很多。

所以,美国在二战中付出的代价相对要比苏联小很多,不仅军队损失相对较小,平民和城市也没有遭受战火。

美国付出的代价小,但是收获是巨大的。

首先美国参战时间较晚。在此之前,其通过战争原料输出,发了一大笔战争横财。日本大部分的战争原料,都是来自美国,而英国也是也是美国的大金主。

其次,战前的美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但是和苏联一样,没有话语权。世界的经济和海洋霸权,依旧掌控在英国手中。但二战将英国主导的殖民体系彻底打破,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被拉下神坛。美国抓住机会,入主欧洲,正式成为西方国家的老大。

比如新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了新的世界金融中心,美元直接挂钩黄金。而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得以成为西欧的保护国,获得了西方国家的军事主导地位,为后面北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而在亚太地区,美国基本控制了太平洋,形成了自己的海洋霸权。

此外,还有美国远离战争的本土环境,吸引力大批的人才,诸如爱因斯坦这些人,无疑是为美国的未来打下了基础。

总之,通过二战,美国成功取代英国,成为了新的“日不落帝国”,论收获,丝毫不输苏联。所以,相较之下。美国付出了比苏联更小的代价,却有着更大的收获,怎么都该是二战的头号赢家。




一战是没有赢家的战争,多败俱伤;

苏联退出一战,避免了一战后期的消耗,但政权受到西方的全方位围剿;

二战是一战的延续,美国通过二战,和英国签订《大西洋宪章》,正式接过英国的枪;

二战后,苏联的地位正式确立,开启了美苏争霸的新时代。

所以,苏联当然是二战最大的赢家,如果不是二战,苏联在国内战争中苦苦挣扎的同时,还受到欧洲和美国的各种绞杀,政权朝不保夕;

二战后,他们自己居然可以拉起华约,组成集团,硬刚西方世界。

一、一战正酣,沙皇倒台,苏联退出一战

1917年,前方的一战战场打得热火朝天时,俄国内部出了问题,一场大革命席卷全国,统治俄国近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倒台了。苏维埃政权正式在俄国建立了起来。

但是这个新政权因为性质的关系,一开始就不受英美等国的待见,苏联国内的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等疯狂地武力反抗,全国各地一片混乱。

十月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但是这个政权在后来的过程中,把所有该流的血全部补齐了。正应力那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要掉脑袋的。

而按照法理来说,这时的苏联应该还是协约国的一员,他们和德国、奥匈帝国还是敌对的关系。但以苏联当时的情况,内忧外患的,没法打这个战。所以,他们要退出一战。

1917年11月,苏联的苏维埃政权通过了一个“和平法令”,但是协约国不同意:好好地打仗,不要想退。如果退出,原来国家的权益就得不到承认。

急于退出的苏联有和德国谈:我不打了,我们解除敌对关系。按道理这是对德国有利的事,德国应该愉快地答应;没想到德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包括领土、资金等。

德国不同意,因为看到苏联真的太难了,继续打,政权可能就没有了,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最终经过讨价还价,苏德签订了一个《布列斯特和约》。

在这个条约里,苏联丧失了32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5000万人口,还赔偿德国60亿马克;这一下增加了德国的实力。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说,列宁是德国派到沙俄的间谍。

二、二战爆发,猝不及防,打出一个新模样

一战和二战只相隔了二十年。苏联退出一战,实际非常辛苦,他们因为十月革命没有发生战争,自己掌握的军队极其有限;许多的分裂势力、破坏行为;千疮百孔的国家要建设、战争留下的烂摊子要恢复;建立的军队还不让人放心,因为军官都是沙皇时期的贵族。

如果您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就知道当时苏联有多难了。这还没说苏联遭到西方国家的围剿和制裁;所有的一切,让苏联觉得政权一直在风雨飘摇之中,要么被国内势力反扑、要么被国外势力剿灭;周边小国离心离德,芬兰已经不是不听话的问题,而是明显对立的问题。在万般无赖之下,又打了一场消耗巨大的“苏芬战争”。

原来的沙俄是个农业国,还是刚走出农奴制不久的农业国。在世界都已经工业化的情况下,苏联想要迎头赶上,所以,大规模的工业化势在必行。这又与高度分散的农业、农民产生了矛盾;苏联采取了集体农庄的形式来抓农业,推行得既急又快,搞得很多人有意见,让苏维埃政党的名声变得不好。

因为军队总是个不放心的地方,斯大林粗暴地进行了大清洗,全部被枪杀的人有69万,判刑的130多万,这就非常恐怖了;这些被杀的人里面,有许多是优秀的科学家、军事家、教育学家等,谁都知道这些人的被杀,极大动摇了国家的实力,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也就是说,二战开始前,苏联只是个徒有其表的大国,国家的实力是要打个很大问号的,斯大林知道这些问题,所以,他急于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他要赢得时间,逐步壮大实力。希特勒更不是傻子,他之所以不顾“条约”,悍然发动进攻,是因为他不敢给苏联时间;

二战是一战的延续,希特勒还侥幸地认为,他攻打苏联,英国和美国是不会有太大意见的,因为本来就不是一路人、再加上一战苏联就没打完,英美很有意见。战争开始后的形势也说明问题,苏联边境的军队一泻千里地溃败,要不是有强大的战略纵深和众多的兵源,苏联当时就被灭掉了。

总之,二战开始的时候,苏联还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发展的国家;国内一地鸡毛,国外没有什么影响;国家实力虽然经过一战后的二十年,有所壮大,但与苏联那庞大的身躯相比,不成比例;就连个“苏芬战争”都打得很吃力,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三、二战后,苏联得到什么

二战的过程就不讲了,反正是苏联拼着老命硬抗东线德军,极大制约了德国的欧洲战场,为盟军最后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到后来,苏军又打进柏林,剿灭纳粹,这在一开始是不敢想象的事。

1、得到英美等国的承认

苏联政权在二战前是西方国家眼里的异类,美国人从底层民众到华盛顿政要都往死里黑苏联;那些从苏联跑到美国的贵族和皇室遗老遗少也下血本成立组织,想全面和苏联开干。

欧洲更不好相处,因为沙皇王室被灭的关系,英国恨死了布尔什维克,因为英国自己就是个君主国家,欧洲王室全部沾亲带故的,看到亲戚这么惨,能不兔死狐悲吗?能不咬牙切齿吗?

二战开始后,为了减轻欧洲战场的压力,英国特别想苏联在东线拖住德国,苏联打得越顽强、战争打得越激烈,英国人就越高兴。美国一开始没有参战,但是对苏联的资源那是源源不断,不计成本的。好像以前骂他们的话都是假的似的。

斯大林当然知道英美的目的是让他当个挡箭牌,所以既然当了,就要发挥好作用:战争的事务没有苏联的介入和同意,只能是你自己的事,绝不会成为苏联的作战指导。

后来的华沙战役就是例子:战争快结束了,流亡英国的波兰政府在英国人的鼓动下,跳过苏联政府,彪呼呼地在华沙发动起义;苏联红军就在华沙城外,他们也知道城里的事,但是你既然不说,我就当不知道。

结果就是:波兰流亡政府的行动遭到惨败,起义人员在的军队炮火之下全部被歼。苏联还回头埋怨英国人不讲武德,不提前告诉苏联,波兰人眼泪往肚子里流。

2、国家的工业化越打越成熟

二战开始前,苏联大搞工业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老百姓要过好的日子,“集体农庄”只能保证大家吃饱,并不能保证你能吃好,所以,社会整体是有落差的。

战争开始了,大家一起共赴国难吧,这让社会上攻击政府的流言变少了,谁敢说不好,还会受到大家广泛的批评。这大约是人性所致: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

既然是战争,武器制造就成了重点、重工业制造就是战时必需的。以前开展这方面的建设,西方指指点点,说苏联在发展军备,影响和平;老百姓也在骂:造枪造炮造坦克,不能吃不能要,瞎搞。

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国家的尊严,现在这些都是紧迫的事。苏联的重工业、军工在二战中飞速发展,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把这些作为主要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战争的需要。两种形式结合,使得苏联的军事工业长大,成为后来争霸的基础,也是现在俄罗斯硬怼西方的依靠。

在一些科技方面,如果没有二战,苏联还是被封锁的;为了让苏联死死拖住德国,美国下了血本,一些不给苏联的飞机、雷达,全部资源,坦克、汽车等,连生产线都建到苏联的西伯利亚。这也为苏联的发展提供了方便。

有时候,坏事能变好事,有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不破不立。当你要做一件事,遇到太多阻力的时候,就要敢于“破”。二战就是给苏联一个“大破”的机会,“大破大立”。

3、一盘散沙的联盟重新团结

苏联是个联邦制国家,底下许多的加盟共和国。没有二战,这些共和国各怀鬼胎,因为苏联建立不久,他们总是希望有更大的自主权;特别是波罗的海各国一直要脱离;芬兰还和苏联打仗,不过芬兰是一种特殊情况。

经过斯大林的铁腕和联邦政府的高压,各个共和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以农业为主,有的以工业为主,但是分离主义一直不断,这也是中央头痛的地方。

战争的到来,让各个加盟共和国一致团结在一起,因为主流就是这样,你再有意见,也不应该在国家危难的时刻闹分裂吧。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乌克兰、立陶宛这些一直对苏维埃不满的,他们是欢迎德国的。

经过二战,苏联内部变得更加团结,苏联高层也发现问题所在,针对可能的分裂,可以准确做些工作。这大概也是苏联在二战中的一个收获。

4、开始注意周边战略布局,形成强大的阵营

经过战争,苏联越大实力越强,战争结束后,大量的军事力量没法安排。正好,以前苏联对边境的控制薄弱,现在有力量重新部署了。这时候的苏联发现:欧洲方向要加强控制、东部地区要立稳脚跟。

在欧洲,苏联直接在东德不走了,以柏林墙为界,对抗西方。这是千年以来没有的是啊,留里克王朝时期,普鲁士都被德国抢去,俄罗斯从来没有抢过德国;只有德国欺负俄罗斯。

保加利亚是什么?以前可是个沙皇国家,比大公国的俄罗斯牛气多了,二战后成为苏联的小弟;匈牙利、罗马尼亚、巴尔干半岛、捷克斯诺伐克···都是奥匈帝国的,现在是苏联的小弟。

乌克兰的位置一直不是很稳固,包括克里米亚半岛,这涉及到苏联能不能控制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往西到爱琴海、地中海,这是直插欧洲腹地,对苏联是攻守自余的地方。直到今天,俄罗斯还把克里米亚半岛紧紧攥在手里。

二战后的欧洲,英国变成二流子、法国精疲力尽地躺平了、德国战败,除了苏联,还有谁?还有谁?这和二战前的局势,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美国在英国的拉拢下占据西德,实际上美国是忐忑的,还有点给英法当保镖的意思。

东方,原来有一个《雅尔塔协议》,苏联想得挺美,但是中国利益他们是想不到的,不过,美国、日本都想不到,中国独立自主了。相比一下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后的样子,苏联在《雅尔塔协议》里已经得到够多了。

朝鲜半岛是“日俄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俄国退出,日本全部控制;战后,苏联步子迈大了,真的扯着蛋了,把美国招进来;要不是涉及到中国利益,中国抗美援朝打了一仗,苏联会丢个大脸。

总之,二战后,苏联无论是经济、军事,都取得巨大的发展;

在战略上,简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成战前一个任人拿捏的受气包变成世界一极;

美国在当时是实打实的世界第一,他在二战后也就是让这个位置变得更加稳固;

苏联则是从一个新生政权,跃变成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大国、强国。

所以说,二战最大受益者是苏联。不过后来,······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是最大赢家?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这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还是高枕无忧、思想特别麻痹,总认为自己国家保持中立,德国、日本、意大利就不会侵犯苏联。事实打破了他的美梦,德国在侵占了法国后,就虎视眈眈、重兵压阵。中方多次提醒斯大林,估计德国快要对苏联动手了。但是斯大林还是不以为然。结果被希特勒指挥的德军采取闪电战术,侵占了苏联半壁江山。要不是天气帮了斯大林的忙,估计苏联就不存在了。

天气由于提前降下大雪,气温瞬间骤降零下二、三十度。给毫无思想、物质准备的德军沉重打击。德军冻死、冻伤的人不记其数,战车发动机打不着火。德军失去了战斗力。苏联趁机从西柏利亚征兵80个师,对德军进行了反包围。就这样一举消灭了在苏联境内的德军,苏军又一气呵成打进柏林,击毙了希特勒,法西斯走向毁灭。

苏军又回师对日本宣战,经过一个月的浴血奋战,全部消灭了日本的关东军,日本天皇看到大势己去,只好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二战中苏联红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消灭了不可一世的德军,又消灭了作恶多端的日本关东军。二战才得到彻底平息。

题主提问苏联是二战最大的赢家,我认为说的不错。苏联通过二战战火的洗礼,变的更坚强自信,在世界上打出了国威。战后世界上各国纷纷靠近苏联,即而以苏联为首成立了有四十个国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大阵营。

苏联把德国国内的武器装备以及丰富资源,都源源不断的运到了苏联,使苏联在战争中迅速壮大起来,成为世界数一、二的强国。

综合上述我认为二战,苏联是最大的赢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苏联本来就是二战最大的赢家。

我们就事论事分析一下,如果二战没有爆发,世界会是什么样。

当时世界工业国家的实力来看,

第一集团只有一个国家,就是美国。

美国的工业产值几乎是世界一半,远远超过其他所有国家。

这也是美国能够两线作战还能打垮日本、德国的原因。


第二集团国家是德国、英国、苏联,工业实力都差不多。


第三集团是法国、日本、意大利。

如果二战没有爆发,以美国强大的实力,以及国内丰富的资源,优秀的地理位置,他必然会成为超级大国。

相反,如果德国不发动战争,欧洲将会是德国、英国、苏联、法国四强争霸的局面。

然而,德国虽然是法西斯,毕竟是资本主义制度,同德法区别不大。

假以时日,随着苏联实力的逐步增强,英法德恐怕会站在一起,对付苏联。

而苏联如果没有二战中占领的东欧、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东德等地区,仍然是欧洲边缘的国家,势力无法深入欧洲腹地。

而且苏联自身工业实力,只同英法德任意一个国家差不多。如果三者结盟,苏联实力是远远不及的。

再说通俗点,苏联在欧洲顶多是列强之一,绝对不可能成为后来的超级大国。

要知道,苏联在战争中控制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诺伐克、东德、波兰是多么大的一块地盘吗?

占据三分之一个欧洲。

所以,二战苏联虽然损失巨大,却让他一举成为超级大国,具备同美国抗衡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苏联   卫国战争   斯大林   赢家   波兰   欧洲   英国   德国   德军   日本   美国   战后   世界大战   实力   战争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