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是香港人,为什么他对内地历史文化这么精通?创作了这么多经典武侠小说?

金庸其实不是香港人,他原名叫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祖籍是江西婺源。

这里有个小知识点:他的母亲叫徐禄,出身名门望族,是徐志摩的小姑姑,所以金庸得叫徐志摩表哥。1931年,徐志摩罹患空难丧生,7岁的金庸还去吊唁过。

再说下金庸为何如此精通内地历史文化。


20岁时,金庸曾到中央图书馆挂职,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书籍,这为他日后写武侠小说,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金庸从小就很擅长写作,他上学时曾和同学合编了一本教辅书《献给投考初中者》,当时非常畅销,光获得的版税,都够金庸读到大学了。

而且,金庸从年轻时就喜欢仗义执言,还敢挑战权威。17岁那年,学校里的训导主任辱骂学生,金庸嫉恶如仇,还专门写了一篇檄文《阿丽丝漫游记》,暗讽训导主任是一条凶神恶煞的眼镜蛇。

为此,金庸被气得浑身发抖的训导主任给开除掉了。

20岁那年,因为对国民党学生在学校里横行霸道的行为不满,金庸又仗义执言,向校方领导投诉,结果又被开除。金庸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精神,其实就是后来他创作武侠小说的精神内核。

到现在为止,金庸已经具备了写作的文学底蕴和精神内核,距离他创作武侠小说,只差一个机会了。

1945年,抗战胜利,21岁的金庸在杭州《东南日报》任外勤记者,后来内战爆发,他跳槽到了上海著名的《大公报》任电讯翻译。

1948年,金庸接到任务,从上海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后被调任为《新晚报》副刊编辑。

在报社工作几年后,适逢香港两大武馆“太极门”与“白鹤门”发生冲突,双方决定设擂台比武。

此事一经报社报道,立刻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事件,结果两大掌门人只打了一个回合,就分出胜负,观众看得一点也不过瘾。

当时《新晚报》的主编罗浮突发奇想,便说服陈文统进行武侠小说创作,这就有了后来的《龙虎斗京华》,陈文统的笔名就是梁羽生。

这部小说立刻掀起一股武侠风,《新晚报》的销量更是一路猛涨。随后,金庸也被推到前台,他把查良镛的“镛”字拆成两半,取笔名金庸,提笔写下了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刮起更大一股武侠风。

因为有读者有市场,报社有钱赚,金庸从此笔耕不辍,开启了金庸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并留下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美谈。

如今,金庸先生虽然驾鹤仙逝,但他创造的武侠江湖将会永远流传下去。




第一个问题不难回答,这是一个误区:一个人的知识的多少,以及深度,只与他受到的教育有关,而与他的地理位置无关,尤其是历史,文化这样的非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而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在过去的时代,尤其是义务教育还没有普遍的时代,更和一个人的所在的家世有关,普通人可能要花很高的成本才能得到的知识,对于某些家世的人,成本极低——当然,这种知识体系的特点,即便在近几十年也有一些遗留,比如高晓松,小的时候只要他对某某东西感兴趣,家里就帮他写个条子:你去找谁谁谁,他是清华的XXX,中国研究XXX的鼻祖——这不是地理位置,这是家世(也就是知识获取的组织)。


我们看看金庸的家世就知道了



以这个家世来看,金庸的知识体系,其实在自己的家族里算平均水平。


当然,如果非要加上地理决定论的话,金庸是在1948年来到香港的,那时候他已经24岁(金庸系1924年生人),24岁,在今天的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人大多数基础知识储备,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更何况一个大家族的孩子?


这是个大前提,知道了这个大前提,再去查金庸的知识图谱,就不会迷惑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创作了这么多经典小说。这也是一个误区:题主似乎有意无意的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那就是——金庸之所以创作了这么多经典的武侠小说,是因为他当时对历史文化有非常深的了解。


为什么我说这是个误区呢?


因为这里面存在时空逻辑层错误。


我先问大家一件事情,“成为经典”这件事情,到底是当时发生的,还是在后世发生的?


这个问题如果不明显,我再把问题具象一些:说金庸的小说是经典,到底是当时的人们说的,还是后来的人们说的?


答案是,后来。


在当时,做多算有很多人读,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读了一本书之后就说:哎呀,这本书将会成为经典。


就像今天,你很难说出2019年的经典是什么,让你说,你也得等几年。


为什么?


因为经典的本质,重点不是“当前最好”,而是“随后没有比它更好”。


如果你非要和我较真,说历史上也有在当世一出就为人惊叹的雄文,比如“滕王阁序”之类,那么金庸为何不能当时就成为“雄说”?


你说得对,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作者的意图,以及作者自己的评价。


像王勃这种自认为才高九斗的人,目的就是为了出(名(bai),那必然是为了拿出佳作的,而金庸写小说,目的是为了糊口,那么手段并不是要拿出佳作,而是要拿出当时读者的口味一致的作品。


这种区别,可能只有写过小说的人才能明白,很多时候,你在写的时候,是不能按照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或者才学来写的。


其次,在金庸自己的小说后记里,也明确提出过自己认为自己的小说水平并不高:

比如金庸《倚天屠龙记》的后记:曾学柏梁台体而写了四十句古体诗,作为《倚天屠龙记》的回目,在本书则学填了五首词作回目。作诗填词我是完全不会的,但中国传统小说而没有诗词,终究不像样。这些回目的诗词只是装饰而已,艺术价值相等于封面上的题签——初学者全无功力的习作。


这体现了金庸在当时,对自己小说的评价,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金庸的自谦之语,不过能够自谦,至少松动了金庸“当时就为经典”这个可能性了。


实际上,在当时对金庸的小说也不乏否定的言论,但是后期金庸的小说成为经典是实锤,这主要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金庸不遗余力的修改,而在修改的时候,金庸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参考了读者的意见:比如有人质疑过《笑傲江湖》中,五仙教怎么能够通过水蛭帮令狐冲换血,如果血性不配令狐冲是直接会死的(有这样的读者也是醉了),金庸在随后的修订版里,就加入了通过“貌似可以修改血型”的模糊设定,把这个bug给淡化了。

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今天的软件升级啊!不论你当初的产品什么样,你只要持续的基于用户反馈打补丁,只会越来越经典——当然,最近一版的修订版,实在有些出乎意料,连王语嫣都不嫁给段誉了,所以……就不说了

第二,后世没有更好的同类作品。这个也是事实。相关的原因探讨有很多说法,比如能力说,时代说,兴趣说等等,咱们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客观情况如此,所以几十年之后的今天,当你读很多小说的时候你会发现金庸的更好,当然会将之捧为经典

第三,电视媒体翻拍其作品的发扬光大。这个原因放在最后,因为这个原因的缘起是金庸小说当时已经有名气了,换言之,电视媒体的翻拍,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金庸小说,从而在金庸小说成为经典这件事情上做了催化剂的作用。但这个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电视剧资源匮乏的年代,一部剧可以做到万人空巷,统一思想的作用(今天不行了),所以一部小说拍成了电视剧,在当时是有排他性的(当众人讨论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无形之中排除了讨论其他内容的可能性)。


笔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讨论任何一种经典,都不能简单的认为这是作者“当时实力”的体现,任何一种经典,都是以当时为开端,一直到我们讨论时期的整个时空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必然有作者本身的实力和努力,但同时也有其他的因素。


所以,笔者没有否定金庸的知识水平,只是说我们的视野可以再大一些


我是江南沐雨,《众神聊斋》作者。




金庸先生的作品创造了中国武侠小说的巅峰,塑造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让许多鲜明的江湖侠客形象深入人心。是中国新武侠小说的杰出代表。



金庸先生出生于浙江海宁

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8岁那年因无意看到《荒江女侠》这部小说,从此对武侠小说变得痴迷。武侠小说给金庸带来无数美妙而自由的梦境,可以说,一个江湖梦自他孩童起就构建起来了。


另外,海宁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这个名字,始见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有“海洪宁静”之意,在取名方面就相当富有诗意。海宁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因此海宁市近代以来出过不少名人,包括王国维、徐志摩、蒋百里等。

这样颇具中国文化底蕴的地区,金庸自然也在熏陶中长大。


写作才华初露锋芒

15岁时,他便出版了第一本书《给投考初中者》。想想鄙人十五岁正处于高中叛逆期,整日无所事事、混沌度日,哪里能和金庸大侠的15岁相比。这时金庸不仅出了他的第一本书,并且还大卖,获得众多好评,写作才华初露锋芒。


文化熏陶养成侠义精神

金庸先生幼时成长经历,对武侠小说的痴迷,使他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很具侠客精神。

1944年金庸如愿考进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后,由于看不惯一些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的校霸,他多次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经常为他人出手相助,并向校方检举、投诉,却无奈得到一个勒令退学的结局。


于是,1946年,金庸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修习国际法课程,同年金庸又进入了上海《大公报》。

到1948年,金庸毕业后,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之后便于梁羽生结识,并试着撰写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这是我最喜欢的金庸作品前三),并一炮而红。自此,金庸先生打开了一个人生新局面,开始自立门户,创办了《明报》,刊载他的连篇小说,直至1972年封笔为止。



如今先生已经作古,在此深深缅怀于他!


由此可见,金庸入港时年龄已经24岁,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基本成熟,甚至可以说,正是他小时候那些天分与潜能的展现,才能靠着机缘走上一条通往武侠世界的道路。

这也给无数父母提了个醒,千万不要埋没孩子的天分,儿童期才是一个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金庸是上世纪20年代生于浙江海宁的人,本身江南方面人文气息就浓厚,而且他们家族和许多文人世家有亲戚关系,俗套的话叫家学渊源深厚,本人金庸喜欢阅读,中外小说涉猎广泛,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喜欢历史,后来喜欢电影,所以很多小说采取的节奏感和比较极端化商业化的套路方面,金庸很懂得戏剧化的手段。

但是,严格的说,他虽然精通历史文化,但很多只是一家之言,其实失误并不少,正如专门有人写过金庸对历史文化的不准确的,但金庸比较精益求精,所以退休很久了还要去读书,他的确很喜欢阅读和学习历史,所以后来的武侠作者一般比不了金庸梁羽生这种真正爱好历史文化的作家,梁羽生是简又文的弟子,几乎要算半个历史学家了,本身旧诗词功底比金庸还深厚




金庸是香港不错。他为什么对内地的历史文化如此精通呢?因为,香港的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当是金庸熟悉,所有的香港人,他们都熟悉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他们接受的教育,是中国文化。

好比说,你是四川人,难道只能学习四川的历史文化?福建人只知道福建的历史?中国文化是不分地域和民族的。喜欢历史地理和文学的人,不是一定要对去过的地方才能了解。金庸小说中的创作人物场景及其武功,完全是虚构的。我们内地的人怎么会看得懂香港人写的东西?很简单,他是用中文写的嘛!

香港人学习的是中国文化,和你我学习的是同祖同宗的中国文化。最多就是他写的是繁体字,我们这里写的是简体字。当初金庸写武侠小说时,完全是现编。因为报纸中的版面空缺,需要补白,在报社做编辑的金庸便写武侠小说填补上去。没想到他的小说让报报销量大增,便以连载的形式来编写。由于是现编,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修改,所以逻辑性并不是很强。人们劳作之余,读一读报纸,并看看金大侠的神侃,谁管他杨过小龙女的古墓恋情合不合理,九阴百骨爪历害还是拖泥带水的亢龙有悔厉害。大家盼望的,是明天黄蓉是不是摆脱了欧阳克的纠缠,穆念慈与杨康的结局,至于逻辑性,谁管得了!看完报纸一扔,结束了一天,上床睡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自谦   历史文化   海宁   武侠小说   回目   经典   大公报   家世   香港   报社   中国   香港人   内地   作者   知识   财经   历史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