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权本就是个凉薄寡恩之人,他这么做一点都不奇怪。

当初,孙坚奉袁术之命攻打刘表,结果不慎被刘表部下黄祖所杀,那个时候,孙策刚十七岁,孙权才不过十岁。

父亲战死,对于尚且年少的孙策、孙权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关键时刻,还是作为长兄的孙策站了出来,靠着隐忍和努力,一步步壮大自身实力,在与袁术决裂后,最终定基业于江东。

可以说,如果没有孙策的话,孙家早已分崩离析,更别说在江东称王称霸了。

不过,在孙策二十五岁那年,在丹阳山意外遇刺,具体是谁指使的这次行刺历来说法不一,但才刚起步不久的孙氏基业,又一次走到了命运转折点。

最终,在孙策咽气之前,决定把大权交到弟弟孙权手里。

要知道,孙策当时是有儿子的,既然有儿子,按理说孙策应该是把大权交到儿子手里才对。

但最终,孙策还是选择了孙权,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孙策只有这么做,才会保住刚刚起步的孙氏家业,同时也能保住自己儿子的性命。

虽说孙策当时有儿子,但却年龄太小,因此就没有根基和话语权,俗话说“国赖长君”,如果当时孙氏基业已经是一个稳定的政权,就算君主年幼,那也能勉强走下去。

但可惜当时的孙氏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政权。

一方面,由于孙策发展得太快,虽说在江东打下了一片天地,但江东本地的势力依旧强大,他们是有能力去挑战孙氏领导权的。

而另一方面,孙氏内部也是一大问题,看到孙策奄奄一息,因此而各怀异志的人不在少数,为啥周瑜在来为孙策奔丧时,会带重兵而至,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震慑那些想干点什么的人。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三国志》

当然,也不排除周瑜也是这一帮“心怀异志”之人的其中一员,而除此之外,孙氏外部的麻烦也不少,总之就是,在孙策去世前后,孙氏基业充满了各种内忧外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权力交给年幼的儿子,那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这种“主少国疑”,最终被篡权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因此,孙策也只能选择孙权,毕竟孙权还算年长一些。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孙氏,往高处说也只能算是一个军阀集团,而军阀集团在乱世中最高的目标就是先活下去,所以,按照这个目标来看的话,选择弟弟孙权,是孙策当时的最优解。

而在选择孙权的同时,孙策留下来第二套方案。

第二套方案,与多年后刘备临终前交代诸葛亮的类似,大意就是如果孙权不堪大任的话,那么就由辅政大臣张昭“自取”,并带领孙氏返回老家,保住小命。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三国志》

交代完这一切后,孙策咽气,东吴则进入孙权时代,而在孙权手里,东吴逐渐发展壮大,虽说期间也经历了曹操大军压境的赤壁之战,但好歹挺了过来,最终经过一系列发展,于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吴王朝。

而在孙权登基后,却干了件让旁人看不懂的操作。

一方面,他将父亲孙坚追谥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而另一方面,他却将对东吴政权建立有重大贡献的哥哥孙策追谥为“长沙桓王”。

按理来说,孙权算是东吴政权的“三代”,他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这倒是没错,但追封哥哥为“长沙桓王”的做法,就有点不太厚道了。

毕竟前文也讲过,没有孙策,哪里会有东吴政权?

所以在后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在书中对孙权的这种做法给予了相当低的评价,说东吴能割据江东,乃是“策之基兆”,而孙权这样做,纯属“於义俭矣”,即在道义上说不过去。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陈寿

不仅如此,孙权对于孙策唯一的儿子孙绍也不咋地,他登基之后,并没有把太子之位还给孙绍,而是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对于孙绍,仅仅封了一个“吴侯”而已。

那么说,为何孙权会直接无视哥哥孙策,吝啬到连一个皇帝封号都不舍得给呢?其实要深究起来,这也是孙权打得一手“如意算盘”。

首先,如果追封孙策为皇帝,那将来孙权死后,皇位传给谁?

孙权称帝时,孙策的儿子孙绍,差不多已经有三十岁上下,正值年富力强之际,而这个年纪的孙绍,对于孙权本身就是一个隐患。

毕竟当时整个东吴的人都知道,孙权的地位和权力,是来自于哥哥孙策,而作为孙策的儿子,其实是应该拥有这一切的。

只不过当初因为孙绍年幼,江东局势不稳,孙策才不得已把权力交到了弟弟手里。

但如今,谁能保证已经三十岁上下的孙绍,对于这件事心里有没有点什么意见或者不满?他有没有冒出过这一切原本应该是他的想法?

孙权自然是不敢保证。

而如果将孙绍的父亲孙策追封为皇帝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会让年富力强的孙绍,也有了继承皇位的资格,毕竟自己的父亲也是皇帝,虽然是被追封的。

这样一来,到了孙权将来去世之际,皇位该传给谁?

从法理上讲,自然是该传给侄子孙绍,毕竟江东没有孙绍之父孙策就不会有现在,况且孙权也追封孙策为皇帝了,这就默认了孙绍有继承资格。

但从情理上讲,孙权肯定是想传给自己的儿子。

而在这种情况下,孙绍必然不满,而朝中一些大臣,也会与孙绍结为同盟,用各种手段去争取皇位。

到时候,孙权的儿子,与孙绍必然就会因此掀起一场斗争,如果这样的话,孙权想安心咽气都难。

所以,就是为了防止孙绍有其他想法,然后另起炉灶结党营私,因此,孙权是万万不敢将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的。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当初在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縯,打下的功绩不比孙策小,甚至还远超孙策,他也是在事业未成之际惨遭杀害。

而刘秀正是接手了哥哥的兵力,继而逐渐打下了天下。

但在刘秀登基后,对于同样居功甚伟的哥哥,则仅仅追谥为“齐武公”,数年之后才将其进爵追谥为“齐武王”。

也就是说,对自家基业有着巨大功勋的刘縯,最终的谥号也是“王”级,并非“皇帝”。

刘秀追封哥哥刘縯的例子,与孙权追封哥哥孙策的例子极为相似,都是考虑到未来皇位更迭的原因,同时也有稳定朝局的意思。

毕竟如果刘秀追封哥哥刘縯为皇帝的话,也会让哥哥的儿子有“非分之想”,从而对政权造成极大的隐患。

而另一个不一样的例子是司马家族,众所周知,司马家族能开创一个朝代,除了司马懿奠定了基础之外,司马师、司马昭这兄弟俩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在司马炎登基为晋武帝后,除了追谥自己的祖父司马懿为宣皇帝外,又将自己的伯父司马师追谥为景皇帝,另外,还把自己的父亲司马昭追谥为文皇帝。

司马炎把自己的祖父和父亲追封为皇帝能理解,但他为何也追封自己的伯父司马师呢?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司马师没儿子。

司马师只有五个女儿,唯一的养子司马枚,其生父还是司马昭,与司马炎属于是亲哥俩。

这样一来,就算司马炎把司马师追封为皇帝,完全就没有司马师这一脉会不会威胁到其皇位的可能,毕竟司马枚就算是有想法,但他也是司马昭的次子,从法理上就和“嫡长子继承制”有冲突。

因此,这就是司马炎的做法与孙权的不同的原因所在。

归根结底,就是孙权考虑到了将来皇位的传承,以及政权的稳定等因素,不敢把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就会给自己以及儿孙带来巨大的麻烦。

与其到时候麻烦,倒不如顶着恶名,提前将其杜绝。

其次,孙权这么做,也有一定的政治考量。

孙策遇刺病逝时,孙权只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而由于有父兄的存在(尤其是有孙策的存在),孙权是没怎么经历和体会江东集团最艰难时刻的。

这样一来,孙权就在东吴政权的创业过程中没啥存在感,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当然,东吴政权能走到孙权称帝这一步,孙权本人也是有很大功劳的,但那都是孙策死后才发生的事。

所以,如果孙权把孙策追封为皇帝的话,那就意味着,孙权承认了哥哥孙策当初的丰功伟绩。

虽说事实如此,但孙权却并不愿意承认,因为他一旦承认哥哥的功劳,那势必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影响。

这种往别人脸上贴金,却降低自身威信的行为,孙权是说什么都不愿意干的。

此外,在孙权称帝时,已经距离孙策去世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三十年的时间中,不少曾经的江东老臣早已不在,活着的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一批跟随孙权打天下的人。

如果承认孙策的皇帝之位,那是不是也需要承认这一批已经去世的老臣曾经的功绩呢?

而承认的话,就会让新一批的功臣不满,这些人说什么都不会愿意看到前人抢了自己的风头和地位。

所以,孙权不追封哥哥为皇帝,也符合当时东吴集团大部分成员的诉求和意愿,为了让更多人支持自己,孙权是有必要无视哥哥孙策的。

最后一点,是孙权本身就是个凉薄寡恩之人。

孙权这个人,素来就有“性多嫌忌”的名声,另外凉薄至极,别的不说,单从他对待大侄子孙绍就能看出一二。

前文提到,孙权在登基后除了追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外,对于大侄子孙绍则封为“吴侯”。

而做完这些后,孙权对于侄子孙绍的警惕之心依旧没有放下,到了不久之后,又将其改封为上虞侯。

要知道,孙绍可是孙策之子,即便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但起码让人家继承父亲孙策的“长沙桓王”爵位也可以吧。

但孙权却没有让其继承“长沙桓王”爵位,这意味着,孙策的爵位压根就没传给子孙。

既然没了“王”的爵位,那吴侯也勉强能接受,但是孙权依然不放心,生怕大侄子搞事情,干脆吴侯你也别当了,来当上虞侯吧。

人家刘秀,虽说也是封哥哥刘縯为王爵,但人家不仅允许自己的大侄子继承王爵,对于小侄子同样也丝毫不吝啬。

比如刘縯的大儿子刘章,其爵位就是齐王,而次子刘兴,爵位则是北海靖王。

并且,在大哥刘縯死后,刘秀对这两个孩子相当不错,史料记载刘秀对二人是“抚育恩爱甚笃”,由此可见,刘秀这一点做的还是不错的。

但反观孙权,王爵不让侄子继承,就连吴侯爵位而也不让侄子当个安稳,对哥哥唯一的儿子如此做法,不是凉薄是什么?

此外,孙权对于自己的儿子,同样也凉薄得很。

单是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的,孙权就亲手赐死了一个儿子(四子孙霸),另外亲手又废掉了一个儿子(三子孙和),这还不包括死因十分可疑的长子孙登。

还有,对东吴有突出贡献的大臣陆逊,则是被孙权派人活生生给骂死的。

对自己的亲儿子以及重要的大臣尚且如此,何况是对侄子呢?孙权没有在活着的时候杀了侄子孙绍,就已经算是孙绍福大命大了。

所以,再来看孙权无视哥哥孙策,不将其追封为皇帝的举动,也就不出意外了。

总之就是,孙权在登基后只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而不追封对东吴建立有卓越贡献的哥哥孙策,主要的原因分为三点,第一是他不愿未来在继承人问题上给自己找麻烦,因此就不会给侄子孙策任何机会,第二则是出于一定的政治考量,包括自身的地位以及功臣们的情绪,最后就是他本身就是一个凉薄寡恩之人,因此这么对待孙策以及其后人,一点都不奇怪。




(看把孙权难为的愁眉苦脸)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好问题。

孙权称帝后,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是否忘恩负义不好说,但一定是深思熟虑的。

在豹眼看来,这件事孙权处理得还是妥当的。

据《三国志·吴主孙权传》记载,孙权即皇帝位后:

"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而仅仅追封为长沙桓王。

对此,陈寿认为: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在陈寿看来,江东的基业大多是孙策打下来的。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只封为王,封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没有封王,这在道义上说,孙权过于吝啬。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西晋,看一下西晋的做法: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

晋武帝追尊其祖父司马懿为晋宣帝,追尊其父司马昭为晋文帝,追尊其父兄长、也就是其大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

这是因为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承了其爵位;司马师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司马昭继承了其兄司马师的爵位。弟承兄业,这跟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十分相似。

但不同之处,在于司马师没有儿子,但孙策已经有了儿子孙绍。这一点不同,恐怕是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帝的主要原因。

司马昭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把晋武帝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作为其继承人,并且特别宠爱。司马昭认为自己是代替司马攸担任相国职位的,去世后,晋王的爵位应当还给司马攸。司马昭经常说:“这是景王的天下,我怎能去分享呢?”

这听起来很感人,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即便司马昭把晋王的爵位还给司马攸,但司马攸也还是自己的儿子。将来司马攸称帝,一样会追尊司马昭为皇帝,他该有的待遇一样不会少。

第二,或许司马昭更喜欢司马攸,如此安排不会有废长立幼的议论,反倒是遵循道义。

第三,司马昭也就是说说而已,收获一些虚名。

果不其然,在议论继承人的时候,大臣何曾等人坚决反对,于是司马炎被立为晋王太子。

西晋建立后,司马攸被封为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晋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大臣荀勖、冯紞趁机进谗,将司马攸排挤出朝廷,致使司马攸气恨发病,呕血而死,时年三十六岁。

再看孙策的情况,孙策死时已经有了亲生儿子孙绍。孙绍的生年不详,有资料介绍是公元199年十月出生,但肯定的一点是,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被刺身亡时,孙绍已经出生。

当初,孙策把职位没有传给孙绍而传给孙权,是因为江东刚刚平定,并没有完全掌控,而孙绍年纪太小,根本没法控制江东的局势。孙策让孙权继承自己的职位,是为了江东孙氏家族的利益考虑。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时,孙绍已经三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如果孙权追尊孙策为皇帝,那么作为孙策唯一继承人的孙绍就是皇子。将来孙权确定继承人时,就面临着把皇位传给孙权的儿子还是传给孙绍的问题。

从当时的情况看,自然是不适合把皇位传给孙绍,否则就会导致混乱的局面。

这与司马炎与司马攸的关系还不一样,毕竟司马氏还是亲兄弟,而孙氏兄弟就差了一层。

如果孙权把皇位传给孙绍,孙权儿孙们的势力远远大于孙绍,孙绍很难掌控局面。

想象一下曹丕、曹植兄弟的立储之争如何血腥,就会想到孙权将会面临的问题。

如果孙策被追尊为皇帝,孙绍就得立为王,其地位更加尊贵,势力就会更加强大,一些不安分的人就会主张孙绍继承帝位。

孙权死后,吴国历任孙亮、孙休两个皇帝。孙休死后,孙皓继位。由于孙皓残暴不仁、喜好杀戮,民间渐渐地流行应该让孙策之孙、孙绍之子孙奉为君的舆论,孙皓听说后,毫不犹豫地处死了孙奉。

孙奉仅仅是一个侯爵,比孙权许多封王的皇子皇孙们的地位都要低,就因为民间舆论而被杀死。如果当初孙权把孙绍封为王,一方面孙绍或许不能保持低调,另方面孙权的子孙猜忌之心更甚,这对孙绍来说,并不是好事。

因此,在豹眼看来,孙权即便再吝啬,也不至于吝惜一个给孙策更加显耀的名分,也不会吝惜给其兄长的后代一个王位。这件事不能说孙权就是忘恩负义,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需要的考虑。同时,提升孙绍的爵位,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遗患。

孙权无意也不可能把皇位传给孙绍,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让孙绍居于高位,免得带来祸患,实际上对孙绍也是一种保护。

因而,孙权对孙策的追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宫廷内斗的残酷,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孙权在立太子问题上反反复复,虽说晚年犯浑,但也可以看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如果孙绍高居王位,具备一定的势力,有一部分人追随,恐怕其子孙奉的命运早就在他身上出现了。

总之,在这件事上,还是从良好的意愿去品评孙权这么做的动机吧。




事实上,孙权之所以只追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传他基业的孙策为皇帝,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了解几个?

与众不同的传位

历代君主传位,基本都遵循着这么一个规律,那就是父死子替,意思是君主死后,会将自己的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其他人休想染指。这是一个大家都基本认同的规律,一旦违反这种规律,很可能被群起攻之,失去权力的合法性。然而在某些特殊时期,也会出现与众不同的传位,比如兄长死后,将大位传给弟弟。三国时期孙策的传位,就是这种例子!

孙策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父亲,名叫孙坚,在东汉末年,孙坚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出名的猛将了,然而猛将总是易折,孙坚去世得比较早,而孙坚死后,孙氏部族都投靠了袁术,孙策和孙权两兄弟,也进入了寄人篱下的状态。随着孙策的逐渐长大,他越发有了建功立业之心,于是他也投靠了袁术,想要借助袁术的力量做大做强,哪知道袁术有意打压孙策,脏活累活都让孙策干,计算功劳的时候却将孙策抛开,于是孙策决定,自立门户!

孙策借口帮助袁术开疆拓土,去到了江东,并通过强悍的武力横扫江东,快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而后,孙策见袁术自立为帝,宣布与袁术决裂,算是彻底地成为了一方独立势力。孙策军事能力强,所以他很快成为了江东老大,但孙策本人脾气又比较暴躁,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于是孙策比他老爹还惨,二十几岁就英年早逝了!

关于孙策的死,大众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他死于和江东世家大族的争斗!表面上看,孙策是外出打猎时碰到了许贡三门客,被偷袭而丧命,但如果深究,我们会发现此事不简单,因为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孙策的具体打猎路线,更加不可能提前去埋伏了。只能说孙策被身边人出卖了,有人想置孙策于死地!

孙策临死前,也发现了他遇袭的猫腻,所以他在传位上做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正常情况下是父死子替,孙策死后,他的权力应该传给他的儿子,但考虑到自己儿子比较年幼,背后之人连孙策都敢袭击,他的幼子又怎么可能稳住局势?所以说,孙策决定不将权力传给他的儿子!

其次,在选择弟弟方面,孙策也力排众议,选择了和他性格完全不同的孙权,而没有选择和他类似的孙翊。当时很多大臣都推荐孙翊,因为孙翊果敢勇猛,和孙策非常类似,而孙权军事能力一般,然而孙策却认为,他之所以被袭击,就是与他强硬的性格有关,要想缓和与江东大族的关系,只能靠孙权!

就这样,孙权出人意料地成为了江东新主。经过孙权的努力,孙家和江东世家大族的关系得以缓和,孙氏家族也算是彻底地在江东站稳了脚跟,甚至建立了帝业,成为能够和曹操、刘备三足鼎立的超强势力!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算是正式的建立的东吴。而后孙权追封他的父亲孙坚为皇帝,但却忽视了孙策,并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令众人大感奇怪!按照常理来说,孙策才是真正传给孙权基业之人,他是最有资格被追封为皇帝,但孙权却并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只是追封他为长沙桓王,而且孙策的儿子孙绍也仅仅是被封了一个上虞侯,并未继承孙策的王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孙权为何要这么干呢?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奇怪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历史惯例

每个时代的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都会参考以前的历史经验,若有现成的经验,往往都会借鉴,而很少去自主创新。孙权在追封这件事情上,也是类似的做法,借鉴前朝的经验!

站在孙权的那个时代来看,父死子替才是常态,后代做了皇帝,将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也是有先例的,比如刘邦追封他的父亲。

而兄死弟替之事,本身就比较罕见,且很少发生弟弟做了皇帝,追封哥哥为皇帝的事情,比如刘秀登基称帝后,并没有追封他的哥哥为皇帝,曹丕登基称帝后,也没有追封他的大哥曹昂为皇帝。

所以说啊,出于历史惯例的原因,孙权不可能追封孙策为皇帝,这不合规矩啊!而历代皇家,是最重视规矩的,他们乃是国家的表率,一般情况下都是遵循规矩办事,不会轻易破坏规矩,所以说孙权并没有将孙策追封为皇帝,而只是将其追封为长沙桓王。


二、出于稳定内部的需要

孙权登基称帝后,接下来就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毕竟打天下容易,守天下,传承天下就比较难了,所以孙权在继承人的问题上,需要考虑非常多的事情!

东吴的奠基之人乃是孙策,孙权的权位,也确实继承自孙策,可以说,站在正常角度来看,孙权确实应该把位置还给孙策一脉。然而孙权称帝时,东吴内部的势力格局已经稳固,若强行追封孙策为皇帝,势必会引起内部的混乱!

首先,将孙策追封为皇帝,意味着孙策之子有了继承权,且他的继承权比孙权儿子的继承权还要大!孙策临死前,之所以会把大权让渡给弟弟孙权,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孙绍,乃是因为孙绍年纪太小了。现在孙绍长大了,孙权又追封孙策为皇帝,这岂不就是向众人暗示,孙绍更加具有继承权吗?这样的话,孙权的儿子们会怎么想?他们必定会对孙绍动武,铲除孙绍这个威胁!即便孙绍没有继承皇位的心思,江东的那些有心之人,他们难道就不会往孙绍身上投资,鼓动孙绍竞争皇位?

所以说啊,孙权不追封孙策为皇帝,其实就是为了封死孙策一脉的继承权,将他们排除在皇位之争外,一方面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方面稳定东吴内部,使得内部不至于离心离德!


三、孙权本身心性凉薄

孙权这个人,在历史上简直是黑点满满!虽然曹操曾夸赞孙权,说孙权能力强,自己要是能生一个像孙权一样的儿子就好了,但事实上,孙权这人,除了权衡之术玩得好,其他方面都非常不堪!

孙策去世时,江东表面上铁板一块,但内地里其实暗流涌动,孙家和江东世家大族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就差直接火并了。换作其他继承人,面对孙策被杀的境况,必定会彻查到底、奋起反击,严厉打压江东士族。然而孙权上位,却并没有大动刀兵,反而采取了示好的策略,缓和了孙家与江东世家大族的关系,使得东吴政权避免了分崩离析的结局。从孙权能放下仇恨,和好与仇人的关系便可以看出,孙权确实有一定的能力!

之后的赤壁之战,江东大臣基本都建议投降,结果孙权却宁死不降,选择和曹操硬扛到底,最终于赤壁大败曹操,这其实也反应了孙权的能力。之后孙权不听周瑜建议,选择和刘备结盟,将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帮忙抵抗曹魏,方便自己腾出手来处理江东内部事宜,也反应处理孙权不错的理政能力!

总的来说,孙权从孙策手中接过的江东,残破不堪,随时有可能分崩离析,但孙权却最终改变了局面,使得江东铁板一块,人尽其用,并最终建立东吴三分天下,这都说明孙权能力非常不错!在三国的二代人物中,孙权确实能够排名第一!然而除此之外,孙权也有非常大的问题。

一方面孙权的军事能力非常一般,几乎没有什么大胜;另一方面,孙权战略眼光不足,关羽在樊城将曹军暴打了一顿,大有彻底击败曹操之势,这个时候孙权不想着如何配合关羽击败曹操,反而趁机偷袭关羽后方,导致曹操成功渡过危机,孙刘联盟再难击败曹操,这是孙权的一大黑点之一。最后,孙权在对待内部时,也非常凉薄,在需要别人时,他表现得非常不错,但一旦不需要别人,他立马就会将别人逼死,比如陆逊!

可以说,孙权天性凉薄的这一特点,贯穿了他整个生涯,他不仅对自己的臣子没有丝毫感情,就连对自己的亲戚甚至子女,也没有什么感情,他的儿子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封王,都只是侯爵!也正是因为生性凉薄的原因,所以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也没有让孙策的儿子继承王爵!

结语

总的来说,孙权之所以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传位于他的孙策,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历史惯例原因,在此之前就没有追封兄长为皇帝的惯例;二、出于内部稳定需要,一旦追封孙策为皇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孙绍就有了继承权,这会给野心之人可乘之机,威胁到江东内部的稳定;三、孙权天性凉薄,他不仅对盟友对臣子没有丝毫感情,而且对自己的亲戚儿子没有任何感情,所有人都只是他的工具而已,包括孙策及其子孙!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这是古代开国皇帝的通常做法,体现其皇位的合理性与继承性。

但是,孙权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哥哥孙策,从现实看孙权是孙氏集团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孙坚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孙策也应该享受此殊荣;从情理上讲,没有孙策也就没有孙权的后来,要追封的话孙策也应该一并追封。

但孙权没有这样做,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王与帝有本质区分,孙权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但孙权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古代宗庙祭祀实行昭穆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周礼》记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释为:“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 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

具体的情形是:始祖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单线排列,以保证父子始终异列,避免“并肩而立”的尴尬,而祖孙则始终同列。这时候,如果中间多出一个平辈,则打乱了昭穆次序。

以孙氏为例,孙坚为穆,孙权为昭,孙权之子为穆,孙权之孙为昭,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个孙策,情况就变化了,孙坚为穆,孙坚为昭,孙权又为穆,孙权与父亲同为穆,这就不符合常规了。

这不仅是一个仪式问题,更有现实的考虑。如果追认兄长为皇帝,那么兄长的儿子也拥有皇位继承权,具体到孙策,他的儿子孙绍与孙权的几个儿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问鼎皇位,这容易造成内部分裂。所以,无论从通行制度还是现实去考虑,孙权的做法都是没问题的。

那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爷爷,司马师是司马炎的伯父,司马昭是司马炎的父亲,这次追封后晋朝的宗庙排列如下:司马懿为穆,司马师为昭;司马昭为穆,司马炎为昭。如果这样排,的确有些乱。

司马炎是如何考虑的呢?其实,昭穆次序的考虑在他看来还是次要的,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确定谁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马炎当然希望父亲司马昭能为始祖,但谁都知道晋朝基业创建与爷爷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密不可分,司马炎如果将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会受到质疑。

所以,司马炎确定了这们的七庙制度:六世祖司马均,五世祖司马量,高祖司马俊,曾祖司马防,祖宣皇帝司马懿,父景皇帝司马师,父亲文皇帝司马昭。上面这六位,合为“三昭三穆”,但“太祖虚位”,也就是干脆不明确为太祖。

这是从制度方面的考虑,从现实考虑,司马炎将伯父司马师也追封为皇帝,不担心他的后代拥有皇位继承权吗?这一点恰恰不用担心,因为司马师只有5个女儿,没有儿子。




东吴基业,是孙策开创的。

然而,孙权登基后,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却只以孙策为长沙桓王。

当初,哥哥孙策以江东交付给了弟弟孙权,如今,弟弟孙权登基为帝,却连个帝王的虚名也不愿追赠哥哥。

孙权,为何如此小气?

孙家人的东吴

孙权得以登基为帝,不仅是孙策、孙权自己的努力,更是孙家宗族兄弟集体努力的结果。

当初,孙坚起兵,所依赖的,正是有以胞兄孙羌,胞弟孙静等宗室兄弟为核心的,由宗族、同乡组成的部曲。

因此,孙家军,可谓是几位兄弟的集体财产。

孙坚阵亡时,孙策年幼,孙家军就由孙坚的侄子孙贲及孙坚的小舅子吴景率领,暂时依附袁术。

如果不是孙贲这样的兄长继续统领部曲,部曲散去,后来孙策哪还有“父亲旧部”呢?

孙策起兵后,孙贲又率所部服从孙策的统一指挥,孙家军的指挥权又回到了孙坚一系手中。

孙策去世时,其子年幼,孙策遂以弟弟孙权执掌江东。

因此,孙家得以坐断东南,是宗族兄弟集体努力的结果。

孙坚的部众曾由侄子孙贲指挥,孙策长大后,孙贲又将军队交还孙策;孙策又将军队交付弟弟孙权···

那么,以此理,孙策之子,也是有继承这份家族财产的理由的。

记忆犹新

孙家财产的继承权问题,在孙权上位之初就爆发过。

当时,孙静的长子,孙权的从兄孙暠,调集将士,准备抢夺孙策遗位。

孙羌的次子,孙辅,则不看好孙权,派人呼叫曹操,企图归附。

在张昭、周瑜、吕范等人的辅佐下,孙权搞定了这些动乱。

然而···孙权仍然只有选择继续“与狼共舞”。

孙暠、孙辅被平定后,孙权却依然要继续任用他们的子弟。

没办法,孙家本非名门望族,又远离汉室,要镇得住江东的豪族强宗,非得要依赖宗族兄弟们不可。

既要仰仗,又要防备,这就是孙权对宗室的基本态度。

而孙策的后人,是孙权最为担忧的。

孙策后人的能量

孙策之子孙绍,其为人、才能,在史书上记载不多。

然而,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孙策留下的社会关系。

东吴立国的社会基础是江东大族。江东大族的代表是顾、陆、朱、张四家。

孙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顾、陆、朱三家。

尤其是,军中第一号人物陆逊,正是孙策的女婿。

就亲缘关系而言,孙绍与大族人物们的关系,在孙权及其儿子之上。

同时,孙策毕竟是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当时的江东将领,“皆其(孙策)旧也”。(孙坚的旧部当时多已故去)

因此,孙权百年之后,孙策之子是有可能获得广泛支持,挑战孙权后人的能量的。

孙权初接管江东时,尚能依靠周瑜、张昭、吕范等人搞定宗族反对派,可是,如果孙权去世,陆逊等人,可未必不会支持孙策之子!

正名定本

孙坚去世,其侄子、小舅子掌兵;孙策去世,弟弟掌兵,东吴此前几乎没有发生过顺顺当当的“父死子继”。

创业之时,兄弟齐心,不分彼此。

然而,如今大局已定,兄弟之间自然要“正名定本”,否则,兄弟内讧,难以避免。

只有“剥夺”孙策的皇帝名号,将孙策后人的继承顺位明确排在孙权后人之后,东吴的继承关系才能清晰明确!

结局:人算不如天算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此事时,认为“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于侯爵,于义俭矣”,对孙权不乏指责之意。

后来的孙盛则表示:如果拘泥于小“义”,东吴很可能会如春秋时期的宋、鲁一样陷入混乱。只有“正名定本”,才能既保证稳定,又避免兄弟相残。

然而,结局,却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名定本”,既没有保证东吴政权的稳定,也没有保全孙策后人。

孙权后期,发生了太子与鲁王的“二宫之争”,腥风血雨,包括陆逊在内的江东重臣多受其牵连;孙权去世后,东吴又连续发生宫廷政变,宗室杀功臣,宗室之间相残···

孙皓时,民间流传着孙策的孙子孙奉可能做天子的流言。孙皓将孙奉杀害了!

人算不如天算呀!

其实,东吴的社会基础是江东大族,统治基本盘为孙氏宗族,孙权既要仰仗这两个”基础“,又要维持个人的皇权集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处心积虑,却仍然“人算不如天算”,也就是自然了。


孙权不尊孙策为帝,是为了“正名定本”,保证东吴的稳定。

遗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到底成空。

孙策不被尊为帝,但失去的不过是一个虚名。

历史提到孙策,仍一致认为他就是东吴基业的开创者。

历史,到底还是公正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东吴   皇帝   司马   之子   大族   继承权   爵位   皇位   忘恩负义   始祖   长沙   基业   侄子   哥哥   父亲   儿子   财经   孙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