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开车的人与不开车的人有什么不同?

80后老司机一名,驾龄快20年,总里程超60万公里,经常开车与不开车的人在驾驶技术、习惯、经验、心态以及脾气性格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里分享一下我开车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内容有点长,但都是干货,希望对广大车主朋友所有帮助。

第一、油门控制上的区别

老司机踩油门的脚法就像一门艺术,精湛的脚法和预判能力,既省油又养车,而且还让乘客乘坐更加舒适。

老司机急加速、急刹车的情况要比不经常开车的人要少,老司机能够做到连续均匀地踩油门,那么车子会进入匀速行驶状态,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保持不变,进气量维持在稳定线上,发动机喷油量会根据进气量设定最准确的喷油数值,使得发动机缸体内部的混合气体比例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那么油耗自然而然就降低了,此外,发动机的尾气排放也会更好。

如果驾驶员经常性地点踩油门,油门一会紧,一会松,行车电脑会误以为驾驶员一会要加速、一会要减速,这时候发动机的喷油量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动机缸体内部混合气体的空燃比是不能维持在14.7这个最佳范围左右的,那么发动机的热效率自然就下降了,从而导致油耗的增高。

综上所述,油门控制得相对平稳,能够显著减少车子的油耗;如果驾驶员对油门控制得不好,经常性的点踩油门或者遇到路况不顺畅的时候,则油耗会明显的提高。根据相关试验数据显示,正常驾驶的情况下,平稳踩油门比点踩油门,百公里油耗可以降低30%左右。此外,技术较好的司机都是缓加速、轻刹车,根据车距提前预算好加速或者刹车的距离,能够将整个过程的速度感尽量平均化,让乘客感到整个驾驶过程非常的平顺。

第二、预判驾驶上的区别

开车学会提前预判也很重要,也能影响汽车的油耗大小。

预见性驾驶指的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会根据目前路况信息提前做出一些预判性的操作,例如:制动、刹车、加速、转向、变道、减速滑行、停车等等各种预判行为,为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者驾驶策略留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空间。

这也是老司机和新手司机的最大差别,不是因为老司机的脚法控制就一定比新手司机好,而是因为老司机能够提前预判前方的路况信息,提前对油门控制做出反应。

举个例子,就拿红绿灯前刹车来说吧,假如前方红灯亮起,车子还有300米才到红绿灯路口,老司机这时候会根据经验,进行减速滑行至路口,而新手司机可能是一直踩油门到红路灯路口跟前,然后再来一脚刹车刹住车子。且不说新手司机的这种驾驶方法危不危险,光是油耗就明显增加了,因为大部分汽油燃烧产生的动能都被刹车减速给浪费掉了。

所以,如果红绿灯路口允许短距离滑行的话,可以采用带挡滑行的方法,缩短车子滑行的距离,不仅可以把车速降到安全车速范围之内,还能起到很好的省油效果。

第三、具有防御性驾驶能力

什么叫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是指将驾驶习惯以及相关的驾驶技巧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一套简单实用的安全驾驶体系。与之相反的就是攻击性驾驶行为,例如超车、变道、转弯不打转向灯以及马路中间直接掉头等等。

防御性驾驶主要有两个要点:一是不主动引发交通事故;二是在它人犯了交规之后,自己能提前采取了规避措施,确保不会与对方发生交通事故,同时宽容对待对方的驾驶行为,不与其斗气。

具体来说,防御性驾驶是指转弯、变道、超车的时候,你别管前后是否有车辆,该打转向灯要打转向灯;遇到红绿灯路口,就算是绿灯也要提前减速通过;右转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左右后视镜有无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尽量减少因视觉盲区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被他人加塞之后,千万不要与其斗气,自己正常驾驶,保障行车安全即可。

第四点、经常开车的人会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车速越快,刹车距离越长,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车速与刹车距离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而是随着车速越快,刹车距离呈指数型增长的。

一般轿车的百公里时速刹车距离为45米左右。刹车距离可由公式2as=v的平方计算,刹车加速度a=ug,在相同的路面上u是定值保持不变,s=45米。120公里时速刹车距离s=65米,假设刹车反应时间为0.5秒,刹车系统开始工作时车辆已经行驶了17米,即整个制动距为82米;当车以140公里时速刹车时,刹车距离为88m,加上反应距离20米,整个制动距离为108米;当车以160公里时速刹车距离为115米,整个制动距离为160米;当车以80公里时速刹车时,刹车距离为29米;60公里时速刹车距离为16米;40公里时速刹车距离为7米。

这是一种很接近实际情况的计算数据,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超速的危险性有多大!所以各种公路的限速标准是有科学依据的,不可漠视!千万不要超速行驶,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你可能多次超速并未发生过危险,万一有一次那就追悔莫及了。

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影响着刹车距离,例如:制动力、制动系统温度、地面状况等等。实际驾驶过程中,当车速为80公里/小时的时候,要保持30米以上的安全车距行驶;当车速达到120公里/小时的时候,要保持85米以上的安全车距行驶。

总而言之,老司机因为遇到的事情多了,经验也更加丰富,知道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能够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五点、老司机驾驶心态更平稳,不易发生路怒症

老司机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开的快并不代表开得好,只有开的稳、开的久、开的安全,才是真的好,这是不常开车的人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一些随意变道的行为,经常发生在一些新手司机身上,例如在没有保持安全距离以及打转向灯的情况下,直接变道到旁边车道,这是非常危险的,频繁、不合理的变道行驶,会对周围其它正常行驶的车辆造成干扰,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轻则造成交通拥堵,重则引发交通事故。

交通运输部相关数据显示: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一线城市的交通事故调查,交警记录的事故当中,因为随意变道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事故总量的30%以上。

本身在城市道路随意变道就已经很危险了,何况在车速更快的高速路上。而且,切记不要一次转向灯操作,连续变多条车道,正确方法应该是一次转向灯操作,变一次道。

此外,老司机的心态一般都比较好,很少跟人开斗气车,遇到加塞、超车、强行变道、刮擦、龟速车都能微笑面对,这也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也是心态上的成熟。所以,新手司机如果遇到此类事件,一定要放平心态、深呼吸,想一下家人、朋友,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与一些“亡命之徒”斗气。

最后,再分享一些安全文明驾驶行为,如果不注意,会面临扣分、罚款,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1.礼让校车。

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如果社会车辆遇校车停靠上下学生时,不按规定停车等待或者避让校车的,记6分、罚款200元。

2.礼让行人。

机动车司机驾驶机动车行驶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如果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不停车礼让行人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记3分。

3.夜间行车合理使用灯光。

我们在夜间跑高速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地使用灯光。如果说你夜间在市区行驶,因为城市道路路灯很多,照明良好,这个时候如果你开远光灯会被人鄙视为“远光狗”的,这个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是在夜间跑高速,很多高速公路上是没有路灯的,如果说你前方100米之内没有任何的车辆,全程使用远光灯就可以。因为高速公路本身车速就比较快,再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如果说你使用近光灯,前方有一些危险或者说障碍物的话,你是无法及时发现的,容易造成车祸。

4.不占用应急车道。

占用应急车道的一次记6分,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附件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遇交通拥堵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一次记6分。

5.避让紧急车辆。

遇到急救车、消防车、警车等紧急车辆,应主动避让,避免耽误救援时间。




85后老司机一名,驾龄快15年,总里程超50万公里,经常开车与不开车的人在驾驶习惯、心态、脾气性格、经验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里分享一下我个人多年驾驶总结出来的经验,内容有点长,但全是心得干货。

第一、驾驶习惯上的区别

1、好的习惯,有利于避免“误把油门当刹车”

开车时候,记得右脚脚跟随时保持落地,脚跟不动,右脚默认都是放在刹车上,需要踩油门时候,脚尖向油门踩去,不需要加油门时候,自然回到刹车一侧,做到轻踩轻放。

这样的习惯,在慌张的情况下,有利于避免误把油门当刹车,很多新人,都是右脚完全移位,这样没有固定点,容易失去距离和方向感。

2、视线习惯放在前方较远的地方

即使聊天的时候,精力依然集中在前方,路况复杂的情况下,习惯性看下后视镜,实时掌握更多车辆周边路况,有利于更好做预判,时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3、疲劳和座椅位置调整有关

即使不调整,也能快速找到适合驾驶感,而新手比较明显,一上车,习惯性把座椅往前调,同时调高,靠背调垂直,甚至向前倾,这样目的是让前方视野更宽,虽然这样的操作没大问题,但长时间驾驶容易疲劳。

4、冷启动车子需要注意

每次启动车子后,会大概看一眼仪表,有无异常,尤其是胎压数据,如果停放时间长,冷启动后,稍等30多秒,等转速恢复正常(800转左右)然后再行驶,

这主要是停放时间长,机油都回到了油底壳,刚启动时候,稍等一会让机油流经各零部件,并形成油膜,这样能更好起到润滑、减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发动机温度逐步升高至工作温度。

5、正确且合理使用转向灯

曾听说,超车时候、转弯时候老司机一般都不习惯打转向灯,只有新手打灯最勤快?这里我想说,别误导新手,确实有很多驾龄长点的司机不喜欢打转向灯,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认为这样做显示出自己技术好?

事实上,他只是运气好而已,像超车、左右转弯、靠边停车、进入主路或从主道进辅道等情况下,至少提前两三秒打转向灯,提醒后方车辆,你接下来的行驶意图,好让他提前做准备,不管后方有无车,这就是日常需要养成的习惯,关键时候能救人。

6、提前做预判很重要

比如说,通过红绿灯路口,当绿灯只剩两三秒的时候,如果前车还没有过停止线,这时候就要减速了,有的司机看似加油过了停止线,发现前方红等了,一脚刹车刹停,如果你误判为前车加油要快速通过,你紧跟着,那必然追尾。

再比如,不经常开车的人,开车门时候没有养成看后方有无车辆的习惯,也不会先打开一点点车门缝隙,提示后方来车你要开车门了,避免这种事故,看到道路右边停着车,此时记得减速靠左侧,预留出对方打开车门的距离,40公分以上为好。

7、当心“鬼探头”

城市道路上,只要发觉左右以及前方有盲区,尤其是左右两侧有大型车辆遮挡了视线,不要着急向前冲,减速等大车先走,或者是左右两侧有绿化带,总有不守规矩的行人喜欢穿行,

再比如,红绿灯路口直行车辆都停车等待绿灯,自己行驶在最左侧车道,看着自己前方车道都没有车,直接加速行驶,殊不知,这时候很有可能右侧有行人穿过车流,想要超近道,想要避免这些“鬼探头”,只有自己减速慢行。

8、时刻记着“让右原则”

这个主要是针对没有交通信号灯的十字路口,记住,到路口前先看自己右侧对向车道上有无来车,如果有,先让其通过,然后再左右扫视一眼,确认安全再通过,

这道理也很简单,主要目的是保护对方驾驶员安全,因为此时,自己右侧对向车道的驾驶员盲区大,如果发生碰撞,对侧驾驶员被撞的危险性更大。

9、“让速不让道”

只要自己是正常行驶,如果左侧或者右侧有车想要超车,甚至车头已经进入自己车前方车道,此时记得减速, 此种情况下出于本能,很多新手习惯往另一侧打方向避让,假设自己后方来车,碰撞主责就是自己,如果确认另一侧安全,可以选择避让,反之,即使发生碰撞,也是对方全责。

10、宁停10分不抢1秒

最简单的就是绿灯剩余1秒的时候,就不要加速通过了,甚至有的司机,黄灯都亮了还依旧加速通行,就怕遇到非机动车或者行人,你抢黄灯,他抢绿灯,中途二者相遇那就危险了。而事实上是,你多抢几秒钟,过了这个路口,可在下个路口你排在最前面等绿灯,后面的车也跟上你了。

11、前方车辆突然加速或减速或变道定有情况

打转向灯准备超车时候,突然发现前车快速变道了或者突然刹车灯亮了,此时当心,可能不是前车给你让道,而是前方有障碍、有危险,它在避让。

12、“走灰不走白,见黑停下来”

夜晚行车,看到前方路面很白很亮,可能是水反光,当心水坑,视线内出现黑突突一团,有可能是大坑,也有可能是障碍物。

13、不要随意开远光

有的车主,夜晚行车看到前方有人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之类的,就习惯闪一下远光灯,提示对方,但往往就是这一闪,对方瞬间看不清前方,两轮车此时很容易出事故。

14、高速路上:

尽量走中间车道或者左侧车道,比如,路段限速120,路况好,此时不要低于100码车速,走左侧车道记得尽量离中间车道近一些,离左侧路沿远一点点,以防走神。

高速路上遇到路面有水,一定要提前减速或者提早避让,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哪怕积水少,都很容易影响车辆的抓地力,很容易造成侧滑。

同样的道理,路上遇到任何物体,都不要压,因为你真的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可能是小块铁也可能是钉子,那就很危险了。

高速路上,记得绕大弯行驶,小弯盲区大,可视距离较短,遇到前方有障碍物,无法更好做到紧急避让。

15、远离大车

任何时候不要行驶在大车中间,不要跟在大车后方,也不要和大车并排行驶,大车不仅盲区大,重量大的时候,刹车距离也会变长,刹不住的情况太多了。

第二、心态和脾性的区别

1、快和稳

新手在熟练和不太熟练这个时间段,胆子是最大的,经验少,无法准确预判什么状态下最危险,所以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

老司机,行驶里程越长,越懂得一个道理:开得快的人技术不一定比别人好,只有开得久的那个人才是真的好,10年前任何道路就是我最牛,10年后稳到都快让新手看不起了。

2、经常开车的人懂得换位思考

比如说,自己过马路时候,看到有车,老远就想着停下来,让车先通过,绿灯不亮,自己都不会着急通行,等绿灯时候,习惯站在路边,而不会站在斑马线上,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想到可能因为自己在斑马线上不走,对方通过时候因不礼让行人而被扣分。

3、不要太相信安全辅助驾驶,车上很多安全辅助驾驶,老司机一般都不用,比如车道偏离、车道保持,主动刹车、泊车入位等功能,电子设备识别控制和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4、不开赌气车,克服“路怒症”

很多脾气不友好的车主,遇到加塞、强行变道、超车、刮擦、蜗牛车,心中瞬间就开始狂躁起来,也想让对方感受一下自己的遭遇,可就是这样的心理,最终导致事故。

任何情况下,懂得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这也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比如有些人和媳妇吵架了,一天工作累了,遇到烦心事,这种情况下开车就很容易路怒。

因此,当自己情绪要爆发时候,记得深呼吸,想一下家人孩子,自己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换位想一下,可能对方就是一个新手上面都不懂,就好比当年自己是新手的时候,心放宽一些,把自己放高尚一些,不与他计较。

5、不知不觉:方向盘只有放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即使长途行驶上百公里,有点疲倦了,还是觉得自己开着更好,明明车里有常开车的人,也不愿意让别人替换,其实这种心理要克服,一旦自己都意识到疲倦犯困了,那很容易出现走神,很危险,此刻把方向盘交给别人,或许才是最安全的。

总而言之,会开车和开好车,谁开得快和谁开得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像我,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越懂得慢下来,毕竟对于安全这件事,永远不要有万一。




壹车热评,100%原创,谢绝搬运!

壹车热评拿驾照已有14年,开车也有近10年,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会开车出差,累计安全行驶里程估计已超过30万公里,开车与不开车的区别壹车热评还是略微有些经验可谈。

1、 胆子


壹车热评在没开车前,基本分不出别人开车水平的好与坏,只会人云亦云的说这破车坐着太难受。那时候最喜欢坐的位置时副驾驶,觉得那个位置视野宽,双脚可以往前伸,也不容易晕车,而且车速越快反而觉得越刺激。

但在开车之后,自己却会习惯性的坐后排,遇到喜欢开快车的人更是会坐在后排后也系上安全带,并死死地抓住车窗上的扶手。此时在壹车热评的眼里,一切在市区里时速超过60的汽车都是在玩命,任何喜欢乱加塞、急加速的司机,再好的车自己都不愿去乘坐。

可以说开车越久,自己的胆子反而越小,因为壹车热评在出差路上、施工工地等过程中,见过太多因车祸而造成的悲剧。至今在公司海外项目的营地大门前,依旧停放着一台车头被完全撞毁的自卸车,以此警示大家开车千万要注意安全。

2、 姿势


老司机应该了解,开车越久的人很容易追求一个“懒”字,在车上怎样坐舒服,怎样开着舒服就怎么来。因为此时开车久的人技术一般都比较纯熟,不像新手那样腰板笔直,双目紧盯前方,神经时刻处于一种紧绷状态。

关于这点,大家可以通过座椅的角度就能看出来,开车越久的人,座椅越往后靠,靠背也越平躺。在开车人的眼里,对行驶路况的预判性,对周围观察的灵敏性,对状况发生的反映性都要比不开车的更高一些。

3、 危险意识


有一些朋友们觉得开车后更遵守交通规则,脾气更不容易被激怒等等,这些在壹车热评看来因人而异的成分更大一些,当然开车后的人更加注意自己的行车安全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更懂得行车礼节。

不开车的人可能喜欢做横穿马路,鬼探头等这些危险动作,但自己开车后,在潜意识里就会避免自己做这些事情。这种行为在壹车热评的老家有句谚语叫做:“只有火石落到自己脚板了才晓得痛”,意思就是“只有危险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了,才会知道这件事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伤害”。


总而言之,开车与不开车人之间的差别还是挺明显的,主要是人在开车后可能更懂得生命的可贵,更懂得自己手里握的方向盘不仅可以带着自己平安回家,同时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牵挂与责任。




作为一个几乎天天开车,驾龄12年,行程近40万公里的老司机,感觉这个问题挺有趣的,以前也有过一些对比思考,谈一下我的看法。

经常开车的老司机,专注度更高

驾驶汽车,是一个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刮擦等交通事故,尤其是拥堵的城市道路和车辆穿梭不断的高速路上,只有集中100%的注意力,才能够保证行驶的安全不出问题。

没开过车的人,走路看手机,坐车的时候走神、思考、阅读、看风景,唯一不会留意的就是路况的变化。

经常开车的老司机,反应更敏捷

每个老司机都经历过太多惊险的时刻,前方车辆的急刹车、突然出现的障碍物和土坑、横穿马路的行人,各种惊险刺激的情况,经历的太多了,老司机往往能够快速的做出应对的反应,松油门、踩刹车、观察后视镜和周围情况、打方向盘,基本上就在1、2秒钟之内完成所有的判断和动作,最终化险为夷,这种应急处置能力,是没开过车的人无法想象也不能具备的。


经常开车的老司机,对周围的变化更敏锐

老司机无论是开车上路,还是在路上走着,总是会习惯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周围的环境,即便是走路过红绿灯的时候,也会观察是否有横冲直闯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冲过来,观察对向过来的人群之间的缝隙,观察绿灯剩余的时间,对于突然发生的一些情况,能够更快速的察觉并作出应对处理,降低对自己危害的潜在风险。

没开过车的人,视线里往往只有自己关注的事物,不会太留意周围的环境。


经常开车的老司机,更谨慎,不容易冲动

老司机在路上开车跑的多了,什么情况都经历的多,路怒族、车祸、交通事故看的太多,很多人自己也经历过一些事情,吃过一些亏,懂得冲动是魔鬼的道理,所以,无论是在路上开车,还是在公共场所,往往会更谨慎、低调,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为冲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经常开车的老司机,更遵守交通规则

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司机的痛,跑在路上,见过太多闯红灯、肆意横穿马路、违规掉头的各种人,也看过太多惨烈的事故和相关的视频,这些教训,让老司机深深的明白生命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无论是开车还是走路,都会注意“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道理。

不开车的人,很多都觉得我在路上走,司机就不敢撞我,压根不会想过,很多时候,司机根本就反应不过来,即便踩了刹车,几十米的刹车距离,也足以夺走一个人的生命了。

不开车的人,永远不懂得停车位的痛

不开车的人,想去哪里,公交车、出租车、专车,招手即走,方便快捷,根本不用考虑停车位的问题。

开车多的人,往往会需要去一些市中心繁华的地方,或者在周末带着一家老小去公园游玩,这个时候,最让司机郁闷的问题就只有停车了,往往转悠1、2个小时都找不到停车位,只能眼巴巴的让家人去玩,自己开着车不停的转悠。实在忍不住停在路边的,往往会收获一张牛肉干回家。


不开车的人,永远不知道车对一个老司机的意义

经常开车的老司机,往往对车辆的情况更为了解,在他们的眼里,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值得信赖的好伙伴,能够带自己去到向往的地方,满足操控和驾驭的意愿,这种感觉是不开车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老司机也会更加关注不同品牌的车辆之间的差异,盘算着换一辆更喜欢的车出去野,对于老司机来说,车才是最重要的爱人。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自驾旅行爱好者,多平台独立撰稿人,分享专业的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等旅行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隔壁小二买车了,他对汽车的一些举动在我这个老司机眼中,还是很有意思的。经常开车的朋友与不开车的朋友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具体来说说。

以隔壁小二为例,刚刚买车是若珍宝,隔三差五就去洗洗车,并且汽车知识一下增长了不少,侃侃而谈。当然学习汽车知识,对汽车多一些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车子有点灰尘就去洗,出现一点刮蹭就懊恼不已,个人觉得是没有必要的,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没必要话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在上边。

有一次恰巧坐小二的车子,开车那是一个猛,仿佛在证明道路是我家的,谁也别和我抢。偶尔遇到闯红灯的行人,或者加塞的车子,甚至还会路怒,真是年轻气盛啊。而在老司机看来,这都是见怪不怪,减速慢行保证安全才是第一。一路上跟他讲了很多。


有一天听到小二与他媳妇吵架,原因就是媳妇开车走娘家不小心车子出现了刮蹭,其实不严重,只是前保障几道划痕,而小二并不能接受,仿佛在割他的肉,抱怨不停。我把小二领到我家,指着车子上的划痕让他看,渐渐地他也理解了。并不是不爱车,只是能够明白了人比车子重要。

渐渐地,小二也"麻木"了,不再频繁的洗车,不再买一堆用处不大的汽车用品,刮刮蹭蹭也能接受了。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爱惜汽车没错。车子作为我们的朋友,勤恳敬业,理应受到爱护的。但是岁月无情,我们都会苍老,何况汽车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前车   路况   车道   油门   车速   交通事故   刹车   路口   车子   司机   路上   车辆   习惯   距离   新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