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人口第二,为什么不通高铁?

广西的对外快速通道主要有四条,第一条是往东的南广铁路,这条铁路沟通南宁和广州,经过广西区内的南宁、贵港、梧州,第二条是往北的衡柳铁路,这条铁路沟通柳州和衡阳,在衡阳连接上京广高铁,经过区内的柳州和桂林,这条铁路是整个广西自治区北上的唯一快速通道,第三条是往西的南昆高铁,连接南宁和昆明,途经区内的南宁和百色。第四条是从广西东北角掠过的贵广高铁,这条高铁经过广西的柳州、桂林、贺州三市。可惜的是玉林都不在这四条铁路的方向上,因此迟迟未能开通高铁。

玉林的地理位置在广西自治区的东南角,在广西自治区就是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甚至连广西正南方向的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市都有广西沿海城际铁路和首府南宁连接,玉林的位置太过尴尬了。与玉林接壤的是广东省的茂名和湛江两市,粤西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广东省铁路交通较为落后的地区,目前粤西地区也只有一条时速200公里的快速铁路而已。当初南广铁路选择走贵港和梧州这条线,主要是因为这样的线路走向更加顺直,从南宁到广州几乎就是一条直线相连,而若是走玉林也明显更加弯曲。

虽然对黎湛铁路经过改造后,从玉林可以借助黎湛铁路和南广铁路开通动车组列车,但是在黎湛铁路上的运行速度和普速列车并没有区别,导致从玉林站到南宁东站229公里的路程,需要将近两个小时才能跑完,而普速列车也只需要三个多小时,因此目前玉林的动车性价比并不高。好在广西自治区已经重视到玉林没有高铁的问题,已经正在修建南宁到玉林的南玉高铁。这条高铁是南宁至深圳的南深高铁先行开工的路段,南宁至玉林段预计将于明年开通运营,到时候玉林就算是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到南宁的时间可以缩短至半个小时左右,再通过南宁接入其他高铁线路,直达全国更多城市。




谢谢邀请:

一、2014年前,洛湛高铁(玉林至贺州)全线通车,按动车时速。

二、2016年,黎湛线改动车完成施工交付使用。经过2017年准备,2018年,南(宁)深(圳)高铁(玉林至湛江)路基全线通工程车。创造广西建设高铁历史最快速度。

三、2019年1月15日,南(宁)深(圳)高铁(南玉段,设计时速350km)玉林高铁站开工建设,计划2到3年,南玉高铁建成通车交付使用。

春节后,南玉高铁建设集群已按各自计划全线推进各项工作。





谢谢邀请,玉林没有高铁,大家一定很费解,毕竟玉林是广西的第二大人口城市,人口将近700万,仅次于广西首府南宁。



如果看gdp排名的话,玉林则是广西第四大城市,仅次于南宁柳州桂林,并且未来玉林gdp有超越桂林,位居广西第三的潜力。但是当广西其他城市,比如南宁柳州桂林等都拥有了几条高铁的情况下,玉林却至今仍未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确实让人有点大失所望,人口和gdp都比玉林低很多的广西其他城市比如梧州北海百色等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高铁,为什么玉林还没有高铁呢?



我总结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玉林位置位于广西东南部,太过于偏安一隅,错过了南广线的机会,当初南宁到广州高铁走向选站点的时候,玉林曾有机会,但是要恨就恨玉林位置太偏安一隅,最终南广线还是选择了中间线上的梧州,同时梧州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靠近珠江,本身又是港口。



第二,玉林周边没有大城市,建设高铁主要是为了增进两个大城市之间的经济来往,很遗憾玉林没有位于两个大城市之间,玉林周边只有一个规模不算大的湛江,试想一下如果是玉林周边的是深圳而不是湛江,那毫不疑问,一定会有一条高铁诞生。



第三,不划算,建高铁站也是要考虑经济效益的,玉林不是大城市,也不是工业城市,也不是旅游城市,或者港口,所以本身建设高铁的希望就不大,有人也许会问,为啥百色都有高铁呢?其实我想说,百色有高铁,主要是因为百色刚好在南昆线上,南昆线必须经过百色。



第四,全国需要建设高铁的地方太多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优先让一部分城市实现通高铁,凡是都有个过程,虽然现阶段玉林没有高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相信有一天玉林会有高铁的。




玉林林跟湛江距离才100公离,湛江人口800多万玉林700多万,还有廉江市高州市化州市总人口二千多万,都没有高速连通更别说高铁了,而且直达海安至海口最短距离,连二级路都还达标,这里几千万人口就靠这条破烂的二级路连通,其像河池百色等山区高速高铁全开通了,不解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贺州   贵港   百色   梧州   林周   人口   柳州   北海   南宁   广西   区内   广州   时速   大城市   铁路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