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调整,30年工龄涨钱数额是15年工龄的两倍吗?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社保一线实操的HR来说,和前边众多牛人认为“2023年养老金未必涨”的观点不同,我认为2023年大概率是继续上涨。接下来我就先说为什么会继续涨,然后再说30年工龄的养老金增长额能不能达到15年工龄涨幅2倍的问题。

【为什么2023年养老金继续增长】

先不说伴随着2022年养老金增长调整后,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8连涨,但就以下这三大政策利好,养老金实现19连涨就是大概率事件:

一、缴费人数不断增加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约有10.4亿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到了9月底,参保人数已增长到10.47亿。缴费的人越多,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累计的金额就越多,这是明年养老金上调的底气和依据之一。

二、社保缴基数的上调

从今年各省市最新发布的社保基数及上下限基数看,可以肯定地说都是增长的趋势(只不过增长的幅度大小不同)。而缴费基数的增长,对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的累计十分有利,这是明年养老金上调的底气和依据之二。

三、消费水平和物价的上涨

不可否认,伴随着疫情的不断反复,的确给各地经济带来不小影响。但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平均下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而《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这就是明年养老金上调的底气和依据之三。

所以你看,这么一分析,2023年养老金继续上涨这件事,是不是大概率事件?

【30年工龄的养老金涨幅会是15年工龄的2倍吗】

要知道,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相当复杂的,先上上公式给大家看看吧:



其中:

月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缴费年限×1%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在这个公式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后调整养老金时,变动的因素只有上年度的社平工资,其他的数据在退休时已经是定数,不会再变了。

继续回到正题:既然只比工龄年限不同的增幅,那我们就假设其他条件都相同,就缴费年限不同来实地的测算一下:

假设老王是60岁退休(个人养老计发月对应为139),退休时社保刚好缴满15年,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0.6(相当于一直按照社保的60%档缴费),个人帐户累计了5w的余额。当地2021年的社平工资是6000元。

我们把相关数据代入公式测算,可以得出老王在2022年,老王在缴费15年和缴费30年分别对应的养老金:

【缴费15年】

月基础养老金=(6000+6000*0.6)÷2×15×1%=720元;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139=359.71元

老王2022年到手的养老金=720+359.71=1079.71元。

【缴费30年】

月基础养老金=(6000+6000*0.6)÷2×30×1%=1440元;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139=359.71元

老王2022年到手的养老金=720+359.71=1799.71元。


到了2023年,我们按照2022年社平工资在2021年的基础上涨10%(参照历年工资涨幅),那么2022年的社平工资就是6600。

我们再把上年度社平工资带入公式,其他数值不变。由此可得:

工龄15年,2023年可领取养老金1151.71元,较2022年的1079.71增加了72元;

工龄30年,2023年可领取养老金1943.71元,较2022年的1799.71增加了72元;144元。

由此可见,如果其他影响养老金核算的基数完全相同,只是工龄相差一倍,那么15年工龄和30年龄在增幅上的确是相差一半。

但在现实中,这种情形可以肯定说只是存在于理想状态之中。因为即便是在同一地区(确保社平工资相同),工龄相差15年,但只要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养老金计发月)有一项不同,都会影响增幅的比对结果。

换句话说,这种工龄30年是工龄15年养老金增幅的2倍这一说法,只存在于理论之中哦~




2023年养老金调整,30年工龄涨钱数额是15年工龄的两倍吗? 2023年养老金调整的话,拥有30年工龄的人,涨钱数额是15年工龄的两倍吗?(附案例演算对比)


时间走到10月中旬,快到年底,很多人都开始期待2023年养老金上涨,《社保法》里面早有规定,会依据职工工资和物价上涨的情况,适时调整职工基本养老金——今年职工工资和物价都双双上涨, 而且养老基金传来好消息,去年社会化运营投资大赚了631.8亿元。


这笔钱如果均摊到每个退休职工头上、每人大约可以上涨500元左右,从每年政策的 延续性上来看,2023年养老金上涨值得期待,明年上半年预计会如期迎来调整。


有网友提问: 2023年养老金上涨的话,30年工龄的人增加的钱,是15年工龄的两倍吗?




我们先看养老金上涨的模式,看看养老金上涨的金额和哪些因素有关?工龄是如何影响涨钱数额的?然后再举例计算,看看30年工龄的人增涨钱数,是否是15年工龄的两倍?依次看看:


第一,2023年养老金调整是用什么模式呢?涨钱金额具体与什么因素有关?


从2005年开始,职工养老金连续上涨了18年,虽然说最近五年涨幅有下行的趋势, 但是总体调整模式并没有变, 兼顾了公平与效率——最近这几年各个省、市、自治区养老金上涨都是采取“定额、挂钩和倾斜调整”这三步走的方式来上调待遇的,调整总体方式十几年来都一样,所以预计明年也不会变。




定额调整:非常公平,本省所有退休职工先上涨一个相同的金额,比如广东今年是28元;


挂钩调整:一般是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激励性,今年所有省份都与工龄挂钩了,包括上海;


倾斜调整:体现特殊性,一般都是向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企退军转干部等体现倾斜;


这三个部分分别计算、然后相加,就等于一个人 每月的养老金涨钱数额了,十分简单。


例如江苏企退人员苏大爷,今年个人三部分的计算是27元+(4000×1.2%+54元)+20元=149元——我们可以看出,每年的养老金上涨时: 每个人的涨钱数与本人养老金水平、工龄(缴费年限)、本省的调整方案、是否能享受优待这些因素有关。




第二,2023年养老金调整,工龄与养老金涨钱金额,有什么关系?


虽然2023年各省方案暂时未知, 但是最近几年、工龄对于每个人的养老金调整金额,都有较大的影响作用——首先与缴费年限挂钩,各省市一般有两种调整方式:


一是按年进档,每缴费一年,对应增加几元;二是划分工龄的年数区间段,缴费年限越长的区间,对应涨钱金额单价越高——第二种方式更加突出“长缴多得”的理念(比如今年山东和江苏的方案), 不过不管按照哪种方式调整,同等条件下,都是工龄、缴费年限越长的人,享受的涨钱数额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1992年左右才建立的社保制度、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之后才建立个人账户,在2014年10月并轨之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城镇户口的知青、国有企业固定工人、复员退休军人等符合条件得可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相当于累加了“工龄”了,这部分人挂钩调整更加能占优势、多涨钱。 下面看看案例演算。


第三,2023年养老金调整30年工龄的人涨钱金额、是15年工龄的2倍吗?答案有点让人意外


假设某个省份2023年养老金调整规则是:定额40元、与养老金水平挂钩1.5%、与缴费年限挂钩工龄单价是2元每年,高龄倾斜是年满70岁统一上涨 50元, 然后,当地事退的王大爷和企退的刘大爷,个人条件如下:




我们先算一下事退 王大爷的涨钱: 40+(4000×1.5%+30×2)+50元=210元;


然后再算一下企退 刘大爷的涨钱: 40+(2500×1.5%+15×2)+50元=157.5元;


两者相减,很明显前者王大爷每月涨钱多了52.5元, 倍数关系是210÷157.5=1.33倍,并没有达到两倍,可见工龄30年的人养老金调整、不一定是工龄15年的人的两倍。


可见,每个人养老金调整的涨钱金额,除了与工龄有关,还与基本养老金的水平、年龄、本地区的调整政策、以及是否能享受倾斜等 诸多因素有关, 不能单纯地用工龄长度,来判断涨钱数的多少和倍数,很多企退人工龄挺长、但是今年我们也看到实际涨钱数、很多人200元甚至160元都没到,对此,你怎么看呢?





2022年度的养老金调整才刚刚基本结束,2023年度尚未到来,現在就讨论这个问题是否早了点。至于怎么调整,根据十几次调整的基本原则各地均达到共识三原则。一.定额调整,二.挂钩调整,三.倾斜调整。




明年养老金是否上涨还是个未知数,更谈不上涨几倍的问题。从目前上涨的势头,希望明年养老金上涨,这样才不会影响生活质量。觉得退休人员退休金能上涨,农村65岁老人的生活补贴也应适当提高,现在一百多元太低了,如果能达到400至500元一个月最好。讲实话,增加一点钱赶不上物价上,稳物价,降物价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




1.2023年养老金是否调整尚未知。

2.多年养老金调整都有一项人人平等的定额调整,在这一因素影响下。30年工龄与15年工龄相比,调整金额必定不会正好2倍,一般在2倍以内而不是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工龄   养老金   数额   基数   定额   增幅   年限   涨幅   物价   社保   金额   个人账户   工资   因素   明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