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在深刻领会赵孝成王的意图,而面对久经沙场的白起未有惧色还有不俗表现,为何遭人讥讽?

个人感觉,最初想洗白赵括的人只是想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无能的将军,并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只是后来某些有心人利用这点,把洗白变成了个人神化。

至于赵括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只能怪史料太少,我们无法定论,因为所有的有关他的记载全部来自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在长平之战以前是否打过仗,是否打过胜仗都没有地方去考证,而长平之战说白了就是一场成王败寇的战役记载。成就了白起,死了个赵括。

说说这场战役,之所以这么出名:一是因为规模大,双方投入兵力超过百万,二:赵国四十万人全部是被坑杀。历史上那么多将领打过败仗,那么多坑过士兵的将领,唯独赵括这个失败的将领被如此评论,只怪这场战争的出名度太高了。

以有限的资料,就赵括和父亲辩论来看,赵括或许是个个人主见性强以及相对个人主义的一个人,因为他对父亲这个身经百战的将领的一些宝贵言论会去辩驳它,质疑它,至于他在辩驳之后有没有吸取这些经验我不知道,但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不对的东西是不会去采纳的。这种个人主见性强的将领一般说干就干了,不会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而且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他不会采纳,除非你能辩倒他。

就统兵来说,引《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也就是说统帅好大军,帅要善于驭将。长平之战,赵国几十万大军,在他之下听他调令的将领肯定不少,而这场战役,从开战到赵括死兵败之间,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都没有发生过哗变,投降的现象,说明他赵括在驭下的能力上,确实是有一手。不论是他确实有声望,还是一些老将领老兵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承认他,又或者是用了一些手段,但既然他会利用这些,那就都是他能力的一种体现,也就说他在这上面并非一无是处,毕竟全军很好的在贯彻他的军事行为。

至于说让秦军损失了二十万,这并不能完全体现出赵括的能力,因为秦军是包围赵军,所以总体兵力是秦军优于赵军,而局部是赵军优于秦军,又赵军当时已属于哀兵,背水一战没有退路了,所以临时爆发出来的战力要高于秦军这是可以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被围的军队如果坚决不投降,包围方的损失确实会比较大,因为突围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冲击敌军的某一点,而被冲击的军队则必须要不断的填充兵力防止漏洞被打开,消耗上是肯定会大一些,但这种临时爆发的战力无法持久所以只要秦军能在赵军这种持久力耗尽的时候顶住,不让赵军突破就成功了,事实上也确实成功了,最后的一次逼迫赵括亲自上阵突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他必须亲自上阵激励士气去突围了,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赵军的军事素养确实算是比较高了。能至始至终贯彻全军的意志没发生兵变,但这种全军的意志在赵括死后投降来看,赵括对全军的影响确实是比较大,或许因为是主帅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赵括治军能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也仅仅只能看出治军能力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赵军的败局是注定了的。

为什么赵军的败局是注定了,因为他选择了进攻,试问防守尚且只堪够用,何以谈进攻,何况廉颇在防守之前是已经尝试过进攻的,结果是打不过才去守的。赵括来接手的时候,秦军虽说因为赵军的守城不战拖着,粮草运输不方便而处于劣势,但是却并没有缺粮,所以这种劣势并不明显,或者说不是不明显,就算是跟糟糕,但并没有达到能影响军队行动的情形,所以赵军选择此时和秦军决战毫无疑问并没有优势可言。

赵王为什么换帅,因为廉颇一直守城,而且面对秦军的强攻,即便守也不是很顺利,试问一下五十万士兵守城,一天消耗量以及守也守得很憋屈,换个角度来看,你是赵王,每天要提供那么大的消耗,而且得到的结果还不如意,如果这个时候听到说有个人可以打败秦军,你会不会换?不管你不会会,但赵王确实就信了,而且换了,所以赵王换赵括的目的是要打败秦军的,故而赵括接手之后就是要他打的,而且必须打,可以说赵括顶替廉颇是被寄予了厚望的,但是打了,那注定就要失败了。到了前线,看不清大势,不论是自己觉得可以打还是被迫必须打,反正最终他是打了,而打了,却并没有设置严谨的战术,以至于后来粮道被截,退路被水淹,基本全程被牵扯鼻子走了。

综上所诉,治军能力很强,但战术相对不高明,不适合主导大战争。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一般将领还是可以的,毕竟是将门之后。但作为三军统帅,确实不够严谨。至于如果给他成长空间会不会这样,我觉得这种问题完全可以无视,未知因素太多,讨论的并没有什么卵用。

现在说他是个一般的将军就可以了,就已经算给他最大限度的中肯评价了,非要刻意的去神化,说多么多么的厉害就完全没必要了,而且没有什么可以考证的根据,反会让别人当成笑谈。




讥讽赵括纸上谈兵,并不是讥讽其没有任何实际的军事能力,而是讥讽他根本就担当不起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统帅!作为一名合格的统帅,首先是必须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责任,其外才是军事才能。长平一战,就完全暴露出了他身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以当时双方的条件,采取守势,这才是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同时、寻求胜利之机,深懂兵法的赵括应该知道这一点、却没有贯彻执行。

二,他是赵王的帅,而非是赵国、及全体赵军的统帅,若他是自己军兵之统帅、他就应该采取对子弟兵最有利的策略,爱兵如子他没有做到的同时,虽寻求解决赵国一时之急、却陷赵国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没有担当起自己该担当的,他不明白真正领兵的是他、而却是让不懂兵法的赵王成了统兵,领兵打仗没这么打的、可专科出身的他还就这么打了。

如此,纵然兵法懂得的再多,可赵括又有什么用?他这本身就是‘纸上谈兵’!如此,赵国要赵括这样的将帅、或将帅,又有什么用?纵然廉颇领兵,他也必须得面对整个赵国的纸上谈兵!赵王,其实就因为一直以来的‘纸上谈兵’才让赵国走到了面对秦国而无力、竟还在继续着纸上谈兵,最终不过是重复了赵括的结局而已。




看了题主的问题,我们先来简单看一下当时的几个背景

赵括是谁:

赵括是当时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这个赵奢可是屡立战功,所以才被封君。这个儿子也被人尊称为马服子。赵括自幼学习兵法,谈论战略,自以为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但是却不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长平之战:

这是战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秦国成为战国七雄榜首的标志战役。这个战役参加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很少见的,而且还有最后白起杀了赵国的百万将士,白起杀神之名不胫而走。当时和白起对阵的主帅也是战国名将廉颇,但是后来赵王听信谣言临阵换将,换成了名不见经转的马服子赵括,最后赵括贸然出击,导致赵国战败。

分析完背景之后,咱们讨论为什么赵王要更换掉廉颇启用赵括:

1.赵国廉颇最开始的策略就是打持久战,比拼国力,等待秦军粮草不济,人困马乏再一举歼灭,但是秦国也是这样想的,两国都在举全国之力打这场仗,看看谁能撑到最后。但是赵王明显没有做好这种准备,他认为廉颇此举动就是惧怕白起,而且自己国力确实难以支撑为继前线的巨大消耗,所以撤下了廉颇,重用赵括。

2.赵括作为一个名将之后,还是有一些策略在心中的,赵括本人素来喜欢高谈阔论,他的一番理论迅速打动的犹豫不决的赵王,再加上赵国朝廷内人心不够统一。

3.其实赵王也知道赵括是个没打过仗的小孩子,而对面是身经百战的武安君,但是确实是没有其他将领可以更换了,李牧不在,廉颇老矣,想试验一下新战法也未尝不可。

4.其他国家的作壁上观,与其说是作壁上观不如说是没有那么高的兵力和胆量来参与这场战斗,甚至连帮忙都没有来帮忙赵国的,此等局面促使赵王得尽快结束战斗。

上述其实是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赵括有责任吗,肯定是有的,作为指挥员他是第一责任人这个无可推脱,但是赵王本身的决策也很有问题,赵国朝廷的内部原因也很有问题。所以战败原因都是综合的,站在现在的角度考虑,赵国的失败也是加速了历史的统一,所以说对于初上战场的赵括来说也不应当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和骂名。你们觉得呢?




赵括是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面对白起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简直是不在一个量级的对手,他为了四十万部队不被战死,选择投降,结果四十万部队全部被白起屠杀,赵括不了解白起的残忍,让四十万部队死不瞑目,纯粹是个白痴,怎不被人讽刺呢?




讥讽他的人都属于尊重事实,头脑清楚,不胡搅蛮缠,不哗众取宠的。赵括此战可谓一无是处。刚到部队,还没熟悉情况,就随意更改军规和将领。敌人一个佯败,就轻率出击,自投罗网。为帅不知道保护粮道,轻易被人所劫。他不败,天理难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秦国   战力   作壁上观   惧色   久经沙场   纸上谈兵   统帅   陛下   兵力   将领   兵法   不俗   战国   战役   意图   部队   确实   原因   能力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