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抑郁症了,作为一个父亲,我应该怎么做?

孩子焦虑,害怕老师批评、同学敌对,觉得无人理解,催眠处理创伤就好多了

啊漫老师_催眠抑郁恐惧双相、焦虑强迫惊恐!

一个孩子,抑郁焦虑。

妈妈描述,

孩子敏感,没有安全感,总是担心不好的事,担心考不好。她实际成绩挺不错的,但就是每次考试前紧张得不得了。

在学校害怕老师批评,害怕同学们会对她不友好,害怕没有人帮她,但实际同学和老师对她的评价都挺好的。

而当每次我们跟她说让她别想那么多,她很优秀,老师同学也都评价很好的,她又总说我们不理解她。

如何疗愈?

催眠疗愈深度创伤技术,可以很快很精准的连接到症状、创伤的根源,或者通过投射,能够很精准的把握疗愈的方向!

疗愈情结,可以快速有效帮助恢复!一般一次催眠就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催眠中看到,

敏感没有安全感,不止是现在,而是从小就有。

害怕没有人帮她,理解她,是她一直感觉到被理解被支持的力量就不够。

害怕考不好,害怕不好的事,害怕同学老师敌对,是她一直感觉到世界给她的威胁和危险就比较多,总是感觉到糟糕,但又找不到解决的力量。

催眠链接影响的具体创伤,

六岁的时候,妹妹出生了,她是很喜欢的,她还跟妈妈说,以后她要一个人抚养妹妹。

那时候一个亲戚阿姨来探望妈妈,阿姨逗她说:“要抱走妹妹,要抱走妹妹喽”。

她就感觉妹妹真的要离开她了,她向妈妈求助,妈妈看见了,不仅没有帮她制止那个阿姨,还跟着那个阿姨一起大笑起来,她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无助!

所以小孩子的认知跟大人是不一样的,大人以为在开玩笑,但在小孩子的内心却经历了一场求救无门的灾难。

有时候大人的一句玩笑话,对小孩子来说却可能是需要耗费一生来修复的创伤!

所以大人爱孩子,就需要看到孩子的情绪,她的情绪已经告诉你这对她意味着什么。你顾及到她的情绪,就不会成为创伤。

而你忽略她的感受,只是以自己的角度投射自己的看法,甚至觉得好笑,嘲笑,这样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面对的是有力量的孩子,也许能发展出防御和应对能力。

可如果是一直胆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那将只会在她的潜意识再次印证:这个世界对她来说真的是危险的。以导致她只想逃离,变得惊恐焦虑,草木皆兵。

如何处理?

深度催眠中,可以引导改变潜意识记忆中情绪的方向和出口,可以编码原始记忆中的行为方式,化被动承受为主动解决,释放情绪,找到力量,疗愈情结!

催眠中,她在一口枯井里,天很黑,她有点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想出去,好像又不想出去,感觉很矛盾,很纠结,好像她的使命是要待在这枯井里。

催眠中,她尝试在枯井里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但是枯井里只有一些小石块和枯枝树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发现。

突然周围长出一些藤蔓,藤蔓的枝条在疯狂的朝她靠近,她有点恐惧,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

慌乱之中,她突然想起,她是要在这枯井里守护一颗宝石。而这些藤蔓就是来抢宝石和抓她的。她顿时更加清醒,也更加恐慌了,因为她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做不了什么。

催眠中运用力量觉醒技术发掘她的力量,她忽然发现她可以利用枯井里的小石块砸那些藤蔓枝条。

但这好像并不怎么管用,她无论怎么砸藤蔓的枝条,枝条也不退缩,而且速度很快的就将她捆起来,她动弹不得。

她还看到有的藤蔓枝条在迅速朝向枯井中央,它们掀开一块圆形的石块,一块红色宝石就在下面,闪闪发光。

但是当藤蔓小心翼翼托起宝石时,宝石的光泽却在慢慢变暗。她变得更加恐慌,冥冥中感觉到如果宝石离开这里,好像会发生什么灾难,不知道要怎么办。

催眠中继续发掘她的力量,她抬起头,四处观察,看看能有什么办法。

她眼神向周围扫描,而这时她看到,藤蔓枝条把宝石托着送往藤蔓主干,她也顺着方向看过去,隐约看到主干上有一个血红色的点在若隐若现的跳动着,仿佛那就是藤蔓心脏的位置。

她突然明白,她需要攻击那里,才可以消灭藤蔓。她在藤蔓专注于宝石的间隙,小心翼翼的伸手去够到一块小石头,她朝心脏处扔过去,但她太紧张了,第一次没砸中。

而藤蔓可能是太专注于宝石了,根本没在意她的行为。

她有了第一次没砸中的经验,第二次她不再鲁莽,仔细观察,瞄准目标,奋力一砸,砸中了。藤蔓好像很痛苦的样子,突然间枝条都退去了,藤蔓都不见了,宝石回归了原位,又变得熠熠生辉。

终于度过了这个结,可刚想休息一下,又突然出现很多甲壳虫。

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出现新的问题,这就是焦虑的典型特征,总是不停出现问题。没关系,解决焦虑最直接的方向,也就是不断允许问题糟糕的可能性的发生,并且找到解决的力量。

现在甲壳虫出现了,我们继续运用力量觉醒技术,发掘她的力量。她发现她可以运用自己的魔法加上宝石的光芒,用枯井里的枯枝点燃一个火把,那些甲壳虫是怕光怕火的。

就这样,她保护宝石,宝石给她力量,她用火把击退了甲壳虫。

又清净了,看着天上皎洁的月光,觉得生命充满了希望,而她的使命感也让她充满了力量。

催眠中,她再回到阿姨说抱走妹妹的事,她就觉得她有了力量。她挡在妹妹面前,一动也不动,就像有宝石和魔法护着一样。眼睛死死的盯着阿姨,手紧紧的拽着妹妹。

那个阿姨也从大笑慢慢变得凝固,再变得尴尬,埋头,然后不知所措而怯生生的离开了。而她却感觉到无比的勇气和强大,她保护了妹妹。

催眠结束,她再想到老师同学的敌对,就感觉好了很多,因为她可以保护自己。想到糟糕的结果,也觉得可以接受了,因为她有了力量,即使糟糕,她也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位父亲你好,面对抑郁症的女儿,你需知道家人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建议注意以下六点:

一、接受专业心理治疗,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找个可信赖的心理治疗师,进行专业干预是首要选择,抑郁症不是一时的坏情绪、坏脾气,而是一种慢性的心理疾病,是她认知层面出现了偏差,往往不能通过几次开导就能疏解,而需要有人帮助她开启积极的思维模式,既然家人没有这个经验,请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帮助。

二、接受药物治疗时,请包容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通常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至关重要,面对爱美的女儿,作为父母一定不能反馈诸如“你胖了/瘦了/浮肿了/皮肤差了……“等一些负面的话。更不要有攀比心地说“××人就没依赖药物,光靠多运动就好了……”之类的话。那会让她排斥药物,不配合治疗。

三、耐心听她“倾诉”,不要嘲笑和轻看她的痛苦

当女儿肯倾吐一件事如何让他痛苦时,等于是她在伸手求救。此时你一定不能置之不理,或轻视她在小题大做。那等于你看她跳崖而不救,甚至于再往深渊里推。她也许只是提了大事中的一小件,又也许就真的只是件小事,但在她心里却是大事。此时,你要先认可她的情绪。回应要从“我明白这让你很难受”开始,然后继续倾听。

四、不要一味鼓励“你一定行”,而要告诉她“无论怎样,我都爱你”

当她面对重大事项焦燥不安时,不要一味地鼓励,不要只会说“你一定行,一定不会失败”。惧怕失败也许正是她的心理症结,你要告诉她你的爱无条件,既可以陪她一往无前,也可以接受她的任何不完美。

五、能接受“热脸常贴冷屁股”,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为了把抑郁的家人从情绪低潮中拉出来,我们常会提议些活动,比如去运动、去看电影、去逛街、去聚会等,却通常会遭到拒绝。这难免会让人有很深的无力感。但要知道如果她能她一叫就回应、一玩就恢复了的话,就不是抑郁症了。

千万不要把坏情绪还回去。要了解她并非在针对你,只是自身的无能为力。你要能自我调节情绪。

六、当她表现出强烈自杀意图时,第一时间叫救护车。

当患者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比如:

1、放弃他们珍贵的财产;

2、做出财务安排,比如突然写下遗嘱;

3、跟亲人告别;

4、寻找药物或工具等自杀手段;

5、有冒险的不注意后果的行为。

这些往往是在企图自杀的信号,请家人密切关注,如遇危急,第一时间叫救护车。

《基督山恩仇记》的结尾写道:“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这很适合说给抑郁症患者的家人听,通常,持之以恒的爱,是最好的疗愈。




首先,要接受女儿患病的事实,而不是穷尽一切办法竭力否认,想方设法说明你女儿不管怎样是不该患抑郁症的。存在即合理是可以用在精神心理病归因解释上的,既然已经成为事实,不认同、不接受不但毫无意义,反而会影响疾病的治疗。

其次,要正视女儿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完成在这个年龄段本来应该完成的事情。抑郁症会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患者不可能再按照正常的生活节奏完成其本来应该完成的事情。

再次,要深刻认识抑郁症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抑郁症既有遗传原因,也有个人性格原因,更有家庭环境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见患病并不能归责于患者本人,没有遗传因素、没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环境影响,患者是不会得这种病的。

按照医学心理学关于抑郁症成因的解释,与女儿一起积极应对治疗。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跟其他生理病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对其无知就夸大这种病危害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善患者生活环境,家长与孩子的不良关系、家庭的不正常环境是导致孩子出现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为孩子患病提供了温床,不改善滋生疾病的环境,仅仅是直接治疗疾病本身,对于抑郁症来说往往效果不佳。同时,家庭环境的不佳,也往往意味着父母在精神心理方面也存在着想当严重的问题,某种角度讲,虽然患病的是孩子,但生病的原因却在父母身上,孩子只不过是代替父母在生病。这就要求父母要与孩子一起达成治疗同盟关系,一起治疗抑郁症,而不是单纯的把孩子作为治疗对象,通过自己的什么行动来给孩子治病。

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治疗,而不是治疗孩子,给孩子治病,某种程度上讲,抑郁症是一种家庭病,最应该治疗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孩子生病是因为父母,孩子本身是没有病的。不能放着病人不治,而去治健康人。




首先要顺着孩子的脾气,不要管太多事,不要试图劝导她,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其次,如果有条件全家相对长时间自驾游一次,到大自然中去。最后,最好尽早系统正规治疗。




女儿有病,怎么做,作为人之父亲,第一时间应陪人去就医,看医生是重中之重,该食药食药,该开导的开导,一切听医生的没错,使疾病能在萌芽中消失是最好的。时间是金钱,看病也要抢时间,担当了,也就做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女儿   枯井   藤蔓   枝条   创伤   焦虑   阿姨   患者   害怕   情绪   父亲   父母   妹妹   力量   老师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