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看似“慵懒散漫”的美军,战斗力如此强悍,全是因为武器精良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看似懒惰的美国军队战斗力如此强大,都是因为优秀的武器吗?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应该被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胡说八道所愚弄,给美国军队留下懒惰的印象;同样,我们也不应该被那些抗日剧所欺骗,就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鬼子很短、文件、愚蠢和愚蠢。

就军事建设而言,美军有其实用有效的经验和成功的教育体系。这些长期形成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军事文化,美军非常重视军事文化的建设。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就像没有文化的企业不会长久一样。

美军显然不是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相反,他们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首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设

一个国家的军队怎么样?看看这个国家的军事院校。例如,解放军军校奉献、严格、现实、强大的氛围是我军的缩影。

同样,美国的西点军校也能体现美军的面貌。从美国的西点军校开始。

1775年,美国的独立战争开始了。事实上,当时的美国军队打得不好,指挥也很混乱;如果不是由美国民间人民组成的民兵和英国军队,最终的结果真的很难说。

华盛顿、约翰等美国精英·亚当斯等人正在考虑如何建设军队。

首先,他们想消除对英国和法国军队的恐惧。毕竟,这些殖民主义国家的军队非常成熟,而刚刚完成大陆会议的美国还没有建立正规军。

另一方面,他们也想摆脱对外国的军事依赖;当时,美国是工程师和军事装备的白纸。因此,美国探索性地建立了学生军衔,学生成熟,是军官。

美国独立战争

1814年4月,拿破仑退位,欧洲局势缓和。没有压力的英国有时间清理不听话的美国。英国指挥官罗斯少将带领4000名英国和加拿大联军从美国东海岸登陆,直接前往华盛顿。

美军主要是民兵。他们组织松懈,指挥混乱。一个300人的英军冲锋打散了成千上万的美军。美国指挥官和海军准将巴尼也被英军俘虏。

随后,英军进入华盛顿,烧毁了美国白宫。

通过这次失败,美国更加认识到军事建设的重要性。全面加强军事院校建设,规范和扩大以往在西点军校实施的学生制度,建立正规的西点军校,专门培训军官。

西点军校成为美军的灵魂,西点军校成为美军。这所学校的口号是:每个学生都是运动员。这不仅是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是对胜利欲望和竞争力的要求。

西点军校为美军培养了无数军官。他们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和国家。《学生荣誉准则》明确规定,学生不得撒谎、欺骗、盗窃,也不得容忍他人的上述行为。

在学校期间,学生们被反复灌输:当领导者不仅要求能力时,还必须高尚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既有道德又有能力。

许多美国总统、商界领袖和军官都毕业于西点军校,特朗普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西点军校培养人才的三个核心理念:领导力、执行力和人格魅力,他们能够成功。

不用说,如果你没有说服下属德才,没有激励下属,没有给下属带来希望,你就没有领导;

简单来说,执行就是无条件的服从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执行力;

人格魅力是指人的美德,如诚实、责任等,这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

二、二战期间的美军并非懒散

说到二战时期的美军,他们在哪里懒惰?相反,他们的战斗非常勇敢;美国也通过二战打下了今天主宰世界的局面。

首先,海军,美军在太平洋和日本决定生死。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整体实力不如日军,但敢于反击,善于计算;日军一击成功后,有点大。

美国和日本首先在珊瑚海打了一场仗。应该说,美军打得不好,参战的两艘重型航空母舰列克星敦沉没,约克城号航空母舰遭受重创,包括飞行员,近600人死亡。

在战斗中,美国俯冲轰炸机攻击队队长奥尔特海军中校在母舰沉没后独自在空中与日本集群作战,直到最后一刻。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和航空母舰之间的决斗。双方都没有经验,美军敢于在远离当地的西太平洋与日军作战。这不是懒惰军队敢做的事。

在瓜岛海战中,美国海军也很顽强。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中将亲自前往战场指挥。两名美国编队司令卡拉汉少将和斯科特少将在第一次夜战中死亡;

来自伊阿华州的五个兄弟同时死于海战。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悲剧,美国海军特别发布了规定:同一家庭的直系亲属不得在同一艘军舰上服役。

其次,美国空军在珍珠港遭到袭击后,可以迅速发动攻击。轰炸机编队采用单次飞行的方式:从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东京后直接降落到中国大陆,生死看淡。

为了最大限度地拖日军,美国空军开辟了一条驼峰路线,这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路线。许多飞行员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死亡的可能性很大。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死去的飞行员遗骸没有被发现。

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两个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在欧洲战场上,他们从意大利到北非,从英国到法国,从法国到德国,三次海上登陆,都是开创性的,也是无数的死亡和伤害。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和日本陆军争夺岛屿,塞班岛战役,伤亡1·6万多人;硫磺岛战役,伤亡2人·9万多人;伤亡7万多人;······

最后,美军赢了。当然,先进的武器和猛烈的火力是一个因素。但说这支军队懒惰是不公平的。

三、即使到现在,美军的军事文化也很有借鉴意义

自古以来,每一支强大的军队都有其强大的道理,军事文化就是战斗力的重要原因。

在大航海时代,他们的海军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他们的海军有一个信条,即遇到敌人。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战斗。

他们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和法国拿破仑皇帝强大的海军。这些关键胜利也是英国海军弱胜强的典型例子。

德国军队很强大,主要由小地主阶级组成,神圣的罗马帝国是他们渴望的目标;日本战争不怕死亡,他们也有异常的尊重皇帝思想。

没有核心文化的军队战斗力不强。我们不谈论它。举两个例子:沙皇和俄罗斯的军队不能战斗。对不起,俄罗斯战斗民族的称号是由农奴组成的。哪里有军事文化;

韩国人是美国的附庸,没有自己独立的军事文化。说实话,懂军事的人甚至不看韩军。

美军强调,要有战斗精神、爱国精神、军人自豪感,其实是责任、荣誉、国家的体现。美军非常重视维护和培养这些东西的各个方面。

美国新军舰的下水仪式通常重要人物出席,总统或总统夫人出席;很荣幸邀请时尚明星和流行巨星参加并陪伴他们结束;顺便说一句,如果一个国家把唱歌跳舞的人捧得太高而不重视军事荣誉,那就不好了。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最大的明星是梦露,她很荣幸能在前线表演劳军。从这些事情来看,美军的地位非常高。

美军对死亡烈士的纪念、对退役军人的关怀和对现役军人的尊重都是军队战斗力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军事文化的一部分,对各国都有参考作用。

四、要对军队作风和战斗力的形成有客观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的战斗力如此之强,为什么它在朝鲜战争中输给了志愿军?我们只能说我们更强大。从事实中寻求真理,我们的军队建立得很晚,但我们的军队的文化更强大,更有战斗力。

正如老人所说:美军钢多气少,我们钢少气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都是刻意误导的结果。

萨沙前段时间刚刚看了一些伊拉克的资料,看了萨达姆在战争前的一些演讲。

很搞笑的是,萨达姆也认为美军散漫怕死,只要伊拉克人敢打敢拼,就能获胜。

然而结局是什么,大家也都知道了。

萨沙看过很多关于美军的资料,尤其是最近20年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治安战。

这种治安战其实谁死谁活,很多时候真的要碰运气。

因为即便是最强悍的特种部队,在这种作战中也损失可能送命。

比如阿富汗山区作战,塔利班分子无处不在,你随时可能被狙击或者路边炸弹炸死。

这些资料中,美军伤亡是很大的,真的是今天伤一个,明天亡一个。

然而我看了这么多资料,从没看到有记载美军士兵临阵脱逃的情况。

为什么?这就是严格军纪的要求。

美军不是不可能撤退,在危急情况下只要得到军官允许,是可以迅速撤出战场的。

但只要没有军官的命令,或者暂时练习不上军官,士兵绝对不允许随便逃走。

在二战期间,很多人认为美军“慵懒散漫”,战斗力低下,完全是依靠武器获胜。

这简直是奇谈怪论。因为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二战中最惨烈的几个攻坚战,都是美军打的。

以硫磺岛战役为例,双方激战1个多月,参战20933人中,战死20139人。

大家注意,是战死20139,不是伤亡20139人。

这是什么概念?日军战死率高达97%。

这是又什么概念?整个二战期间有哪个战役达到这种水平?

也就是说,日军几乎是全部坚守到死,同美军拼尽了全力,守到几乎最后一个人。

在硫磺岛,日军建立了无数工事。资料中这么写:硫磺岛建立一套由重型机关枪、火炮、迫击炮、地雷所组成的,坚固的,可互相支援的纵深防御。核心阵地折钵山打造成一个巨大的要塞:要塞内部有多条通道、碉堡、地堡彼此相连。要塞内四通八达的通道,方便日军在战时可以重新占领碉堡和地堡。

这些工事抵消了美军重武器的威力,美军必须依靠步兵武器一点点的啃。

日军还使用了大量重武器,包括361门75毫米(或更大)口径的火炮,机枪多如牛毛一般。

实战中,美军作战非常困难,伤亡也巨大。

登陆战期间仅仅一小时,先锋美军第24,25团死伤高达25%。

在这种情况下,美军一寸寸的前进,同日军血拼。

参战的11万美军共牺牲6821人,负伤21865人。唯一同时获得荣誉勋章及海军十字勋章的海军陆战师传奇人物,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机枪分队队长约翰·巴西隆也牺牲了。

就伤亡数字来说,美军并没有明显低于日军。

看看一个美军老兵回忆:在战斗第一天,我最好的朋友就被打死在海滩上,我的膝盖被一块硬币大小的弹片击中。当时到处都是枪林弹雨,每个人都在拼死作战,我这点伤根本不算什么。我开始试图自己拔出来,但怎么也拔不出来,血流不止。我实在没有办法,才爬到了一处救护组。他们给我治疗以后又给我输血,让我坐在一个炸弹坑里躺了几小时。

当时不远处就在交火,我感到体力恢复了一点,就返回我的单位继续作战。

到了第六天,小队的喷火兵被打死了,军士将M1火焰发射器交到我手里,因为我曾经受过训练。之后就是我一个人进行作战,背着火焰喷射器到处对付日军的坑道和暗堡。这是极为危险的,因为喷火器只能在几十米内使用,我必须冒着对方的子弹和榴弹,拼死爬行前进到射击距离。

其中最危险的,就是进入日军的坑道。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日军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能射击。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活下来的,但稍后就有了经验,先用火焰发射器朝每个洞穴喷射,很快听到洞穴里日本人的尖叫。我身后有几个掩护的士兵,负责向攻击我的日本兵开火,子弹从我肩膀上面射过去。



夸张的是,在前面的我反而没事,身后的战友却有几个人中弹。他们都说过我有圣母玛利亚保佑。即便如此,有一次,我们刚刚进入一个狐狸洞,将这里的日本兵烧死,就遇到了反击。我们被堵在洞里,日军不断朝着里面射击和投弹,好在我有喷火器,他们不敢随便攻进来。就这样,我们对峙了整整36个小时,就在我认为自己必死的时候,一辆坦克开过来,将这群日本兵打散。

在硫磺岛我激战了45天,期间没有洗过脸,没有换过衣服,离开的时候已经邋遢的不成样子,腿部伤口也开始发臭。战友将我送到医疗船上,一个伤兵递给我一根烟,我才想起,我将打火机放在胸前一个特定的口袋里面,这么多天都没用过。我拿出打火机试图点火,突然发现金属外壳,竟然被被手榴弹片打裂了,几乎打成了两瓣。如果没有这个打火机保护,我早就死了。但这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我一点也想不起来。当时,我刚满18岁。

今年我已经80多岁了,我从不后悔参加了二战。我将永远是海军陆战队一员,我非常自豪为国家服务。如果我更年轻一些,国家有需要,我会再次出现为国家服务。




不好意思,我又要实话实说了。如今很多宣传和报道基本都一样:美军是一支“自由散漫”的军队,打仗完全靠的是武器优势,其实美军士兵本身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基本是不堪一击的存在。

我很明确、清楚地告诉大家:你们好像有可能、大概、也许被忽悠了。

我记得看过一本关于伊拉克战争的书,萨达姆在给伊拉克军队做战前动员的大概是这么说的:“美军士兵虽然武器很强大,但是战斗意志力非常的薄弱,只要我们敢于战斗、善于战斗、坚持战斗的话,伊拉克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见了,没见几个美军士兵投降,伊拉克军队倒是从将军到士兵都成建制的投降了。当时做战前动员的老撒也去了他该去的地方——绞刑架。

二战是美国的崛起之战,美国人凭着二战获得的巨大红利一跃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二战的时候,老美那可是全世界人见人爱的“山姆大叔”。

二战如果美国没有及时参战的话,同盟国到底能不能快速地战胜法西斯国家,这要打一个极大的问号的。

我们今天来分析几个问题:一是,二战的时候美军的装备如何呢?二是,二战的时候美军真的是“慵懒散漫”毫无战斗意志力吗?

二战的时候,其实美军的装备优势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大,也远远没到“降维打击”这种状态

美军打仗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武器先进、弹药充足、后勤保障到位,然后一阵狂轰猛炸和精准打击,往往就搞定了所有问题。

美军利用武器先进、后勤补给完善打胜仗的例子有很多,特别是90年代以后的战例。例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在这些战争中,美军凭着强大的武器装备优势和科技优势几乎都打成了碾压局。

美军那是喝着可乐、吃着烤火鸡就打了胜仗。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二战的时候说良心话,美军的优势还没有这么大,还远远没有达到降维打击的程度。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二战的时候,美军的武器装备到底是个啥状态呢?

所有人都应该知道一个事情:二战爆发以前,美国正在经历一场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经济大萧条。无数的美国人一夜间变成了穷光蛋、无数企业倒闭、银行破产,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试问一下:这样的状态下,美国有可能拿出大量的财富来搞武器开发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内的经济问题。罗斯福上台以后,美国联邦拿出来大量的钱来搞“托底活动”,说白了就是:国家搞投资来解决就业问题、国家出钱来发福利等等。

美国在二战爆发以前基本都在解决本国的经济和就业问题,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大力发展武器装备的。美国当时执行的是“孤立政策”,说白了就是自己过自己的,不管世界其他国家的事。

我们来看看:1941年以前,美国的军事实力是个啥状态呢?

在1940年的时候,美军还是小绵羊的状态,以其陆军为例,当时仅有4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总兵力不过10万人,坦克仅有300余辆。

当时的美国海军实力也没有后来的那么超级强大,准确地说和日本应该是半斤八两的状态。大家试想一下:如果1941年12月7日,日本空袭珍珠港以前,美军就有11艘核动力航母战斗群的话,借日本个胆子,日本人也不会去偷袭珍珠港的。

当然了,美国在被偷袭珍珠港以后完全是变了一个国家了。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美国人爆发出了惊人的生产能力,航母生产了150多艘、战斗机二十九万架、还生产了坦克和自行火炮102351辆、大炮372431门、军用车辆350万辆……

可是在美、日太平洋战场刚开打的时候,美、日间的武器差距绝没有后来的那么大。还有就是:当时大家的武器装备水平也基本在一个档次上,远远没有后面那样的代差,例如:日本的航母在当时也很先进、日本的零式战机也是当时的先进战机。

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二战的时候,美军的武器装备还远远没有达到“降维打击”日本的地步。

二战中,美军的战斗意志力到底如何呢?

前面说过了,很多人一致认为:美国人打仗靠的就是武器装备,其单兵的作战素质和战斗意志力是非常不咋地的。我想说,还是少看广告,多看看真实的情况。

我们从几个维度来分析吧:

第一:二战中,美军是几个参战大国中投降人数最少的国家

美军在二战时期的伤亡是最低的,在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总计才阵亡了30万人。美军的投降人数也是各参战大国最少的,战争打了三年多的时间,美军一共才投降了10万人不到。

这个数字比同时期的日本、德国、苏联以及我们少得太多、太多了。大家天天高呼的“战斗民族”,他们在基辅这一场战役中就投降了60万人以上,苏联方面不得不在以后的战斗中派出督战队上场了。

我认为,一场战争的投降人数特别能说明一个国家军队的战斗意志力。如果一上战场就投降了的话,那还有啥战斗力和意志力可言呢?由此可见,二战时候的美军还是战斗意志非常坚定的。

第二:二战中,美军也是敢于真拼命的

1942年,美日之间的关键一战——中途岛战役。当时美军的飞行员是严重不足的,于是很多刚从飞行学校毕业、飞行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的菜鸟就敢开着笨重的 TBF鱼雷机和开着零式战斗机的日军飞行员对战。

例如:这些菜鸟鱼雷机飞行员敢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攻击日本的航母,往往到最后:一个中队仅幸存一人。很多飞行员是直接驾驶着飞机撞向日军舰船的。

没错,用飞机撞军舰,美军比日军还早了2年。但是关键区别是, 美军是个人勇武行动,日军是青少年被军部逼着上自杀飞机。

罗斯福宣布:整个美国对日全面宣战

第三:当时美国国内掀起了:强烈的从军报国的思想和军工生产狂潮

美国珍珠港基地被日本偷袭以后,整个美国愤怒了、整个美国人民也愤怒了。从此以后,美国人心中只有一个理想:彻底的打败日本,让日本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时美国内部掀起了保家卫国的狂潮,很多人说,二战那几年也许是美国人最团结的时候。此时广大美国人分成了两类:

一类人开始走进工厂、走进车间、走进武器制造单位,他们开始了“996”模式。当时美国的广大女性也纷纷地开始了军工生产,这些人没日没夜没休地为前线生产各种武器和物资。

无数的美国人为国家捐款捐物、美国大街小巷上都是爱国主义的宣传海报。

前面说过了,美国在二战爆发后的三年多时间里生产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多的战争物资。飞机30万架、各种军舰1072艘、坦克和火炮几十万门等等。难道大家能说这些人很“慵懒散漫”吗?

另外一类人则选择了从军报国。当时美国国内无数的青年、学生都纷纷要求从军。这里面有刚刚毕业的学生、有适龄的青年甚至还有很多”富二代“也走向了战场。

举个例子:后来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就是在二战中参的军。老布什家里非常有钱: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贵族小姐,可以说是典型的”富二代“了。老布什当时还是一个高中生,而且已经收到了耶鲁大学的通知书,可是老布什依然选择了从军报国。

后来老布什成为了一名美军的鱼雷轰炸机飞行员,并且因为表现勇猛还获得了”十字勋章”。

大家想一想,二战时候的美军难道是“慵懒散漫”吗?我想说,二战时候甚至连美国普通群众都抛弃了“慵懒散漫” 的习惯了,要不然这天量的武器装备是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来的。

最后说一下:二战中伤亡比例最大的战役,硫磺岛战役中美军的表现

硫磺岛战役美、日双方打了一个多月时间。日军参战20933人中,战死20139人。

大家想一想,这是什么概念?日军战死率高达97%。我想,整个二战期间还没有任何一场战役达到这种水平?也就是说,日军几乎是全部坚守到死,同美军拼尽了全力,守到几乎最后一个人。

日军在硫磺岛上修建了无数个“地堡”工事、埋下了无数个地雷,然后再配以重机枪、火炮,几乎组成了一套坚不可摧的工事。

美军在登陆之前虽然进行了多轮次、高强度的炮火覆盖打击,但是由于日军的地下工事无比强大,所以几乎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美军登陆以后面对的是日本最精锐的军队外加上无比强悍的防御工事,由于地形的原因美军的重型战车和坦克根本无法有效地发挥功效。于是乎,美军必须一个碉堡一个碉堡的争夺、一个地垒一个地垒的攻下。

美军和日军在硫磺岛上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当时也有很多的美军士兵拉响了手雷与日军同归于尽、无数的美军士兵依然奋不顾身地往前冲,直到被子弹击倒为止。

后来的美军老兵回忆:当时到处都是枪林弹雨,每个人都在拼死作战,受点伤根本不算什么。当时谁也没有后退,因为大家满脑子想的都是:拿下这个岛屿、一定要消灭岛上的日本人。

说了这么多,不是要吹嘘美军多么厉害、多么的不可战胜,只是想让大家知道:真实的美军战斗力而已。有时候事实才是第一位的,如果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往往会吃大亏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都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在二战各参战国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通常情况下,单独拿出一个美军师来和各国军队对抗,少有能够战胜美军的存在,也许只有最精锐的几个德国装甲师才有机会。

从整个战争的交换比来看,美军在西线的阵亡人数总计为25万,而德军在意大利和西欧的死亡人数分别为15万和34万,其中同样约有25万为美军杀死,除去战局因素导致的大量投降数量外,美军公然二战一流的德军的交换比接近。

而太平洋战场则非常悬殊,日军对美作战死亡人数约120万,而美军太平洋死亡人数则不足15万。无论怎么看,美军的战斗力极强,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随着大量美国二战电影的拍摄,人们印象中的美军几乎成了勇猛顽强、精锐善战的典型代表。但实际上,要论单兵战力和军队素养,美军其实并不是特别强,一系列战争资料都指出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军在二战中之所以强悍,靠的确实是强大的国力和工业实力带来的取之不尽的资源。

首先,美军部队的后勤和装备绝对是一流的,后勤方面可以用一个小例子来体现。欧洲战场,德军曾经缴获过美军的蛋糕,可口可乐,甚至还有冰淇淋,而蛋糕冰淇淋都是从美国本土空运而来的,这说明一个事实,既美军有足够的运力把一块蛋糕跨越大洋运到欧洲,不难想象美军需要的其他作战物资是不会缺乏的。

从装备方面看,美军的武器装备绝对是二战各国最豪华的,没有之一。例如,一个美军步兵师通常在17000-18000上左右,分为3个步兵团以及大量附属单位,通常还有一个坦克营、四个炮兵营、师属工兵营、反坦克部队和侦察连等。仅仅是4个炮兵营,就拥有54门105毫米榴弹炮,18门155毫米榴弹炮,3个团直属炮连额外装备18门105毫米榴弹炮,一个师105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有90门。

美军的这种豪华配置是日军根本没办法比,甚至德军都自愧不如,以43年的德国一线步兵师为例,主要火力支援同样是4个炮兵营,按编制有36-48门炮(24-36门105毫米中榴弹炮、8-12门150毫米重榴弹炮),即使满编也就刚超过美军一半。

至于坦克飞机等主战装备,美军的数量只能用飞机/坦克海洋来形容。一个美军坦克师坦克数量通常在300辆以上,而德军虽然号称有最好的坦克,但一个师自42年以后不会超过200辆,43年后除去个别王牌,一般装甲师通常有100辆就不错了。事实上仅仅是M4谢尔曼坦克,美军的总产量就超过5万辆,而所有的德国坦克加一块产量不过2.8万。

空军方面,美军的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总产量分别约为102413、51486、39265架,同样是令碾压对手的存在。此外,不计其数的运输载具、通讯设备、自动化轻武器和取之不竭的弹药,这些都是美军物质的巨大优势。

此外,从实际战例看,美军士兵在装备不占优的情况下通常打得很惨。首次和德军交手的凯瑟琳山口战役,美军惨败而归,诺曼底登陆战役,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还拥有毁灭性制空权的盟军,却进展缓慢,硬是在海滩周围和德国打了一个多月。

最典型的还是意大利的一系列战役,美军从来不能在与德军的单独对抗中占据优势,而萨莱诺登陆战等显示出一个趋势,那就是美国士兵通常在德国军队面前非常脆弱,美军能够稳住阵脚不败,往往都是因为士兵败退下来,给军舰、火炮和飞机清空了射界,可以尽情发挥火力优势,这样的胜利毫无军事艺术可言,纯粹是硬着靠火力压倒对方。不过话说回来,有这种火力和资源就是美军的优势,谁也不能指责美军的这种做法。




因为武器优势而取胜,这在冷兵器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很简单,大家的兵器虽有优劣,却没法形成质的区别,想要全面压制不太可能。兵法、士气、后勤等因素对战局的影响也很大。

但是,二战中的美军,战斗力如此强悍还真是因为武器,或者说武器至少占了八成以上的因素,这几乎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美军的武器装备技术虽然优于大部分国家,却并不全部都是世界顶尖级,甚至某些方面还比不上日本、苏联、德国的装备。

例如,日本研制的零式战斗机,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是一个神话,美军飞行员碰上这块轻便灵活的战机,基本都是束手无策。据统计,初期零式与美军战斗机的交换比为1:6。也就是说要耗损6架美军战斗机,才能打下一架日军零式。

后来美军意外俘获了一架零式,拆开研究之后发现了零式的缺陷,装甲较薄弱、发动机功率较低,于是有针对性的研制了穿甲燃烧弹,这种子弹非常容易穿透零式的铝合金蒙皮,并引燃整架飞机。

此后零式不再是美军在天空最大的威胁,再加上中途岛海战大量有经验飞行员的折损,使得日本空军的战斗力迅速下滑。到了马里亚纳大海战,美军战斗机随随便便、轻轻松松便击落了许多日军战机,为此美军还戏谑这次空战为“马里亚纳猎火鸡”。

再来说说德国。二战快结束时,德军研究并装备上了喷气式战斗机,还有能直接从欧洲大陆跨越英吉利海峡打到伦敦的V1、V2两款导弹。毫不夸张地说,是德国引领了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技术,战后美苏两国拼命争抢德国的技术人才和科研装备,这才有了多年后的美苏太空竞赛。

而苏联研制出了IS-3重型坦克,其火力打击、防护能力之强,达到了苏联战时坦克的巅峰,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在它面前,也是有所不及。战后,苏军的钢铁洪流,一直都是令欧洲战栗不已的杀手锏。

既然相比于苏联、德国和日本,美军装备有以上这些不足,那为何还能还给人“武器精良”的印象呢?

因为美军的装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多!除去最后那两颗原子弹,美军其它武器装备技术上只能说中上,但在数量上,美军绝对能够碾压各参战国。

咱们可以来看一下二战中的美军步兵班基本配置。

一个步兵班通常有12人,2把汤姆生冲锋枪(由正副班长使用)、配备8支M1伽兰德自动步枪步枪作为基本火力,1支布朗宁自动步枪(20发弹匣供弹,后期还配备可拆卸两脚架)作为机枪使用担任压制火力,1支配备瞄准镜的M1903斯普林菲尔德狙击步枪(即春田步枪)作为支援火力,另外狙击手和正副班长还各有一把自卫手枪。

这些武器别的国家有没有?有!但能不能像美军这样大量配发?不能!谁都没有美军这样财大气粗。

可以说一个普通的美军步兵班,远近火力、单发和连发火器都搭配上了,作战能力非常强大。如果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战斗班,武器只会配备得更好更齐全。

日军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手,那再来看一下日军的配备如何。

标准的日军战斗班有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负责该枪的有四个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皆配备自卫手枪,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再多的也没有了。

这样的火力对比,美军打赢了很正常。要是打输,那真没脸见人了。

另外,美国是二战时拥有航空母舰最多的国家,共有147艘。最疯狂的时候,一周就能造一艘,其速度快得令人瞠目结舌。还有驱逐舰,每三天就可以下水一艘。

这样的建造速度,别说日本赶不上,苏联、德国、英国都赶不上。原因也很简单,不是不会造,也不是没时间,而是没钱,没那么充足的资源。

也是因为战争资源太丰富,美军打战的方式一般是炮弹开路,各式火力不要钱一样向目标地倾泄。以硫磺岛海战为例,美军派出飞机左一遍右一遍地轰炸,像农夫犁田一样。而这并不是个例。

因为这个,美军在二战中的伤亡总是比对手小上很多。

例如太平洋战争中,美军阵亡12万左右。而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日军陆军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军一共死亡414879人,加起来约有150多万。这种比例十分惊人,但如果说到消耗的武器装备,日军大概只是美军的零头。

据说战争结束后,美军在各地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全部运回本国,价值低一点的,直接不要了,援助当地换助别的好处。

当然啦,武器再好,也需要人去控制。美军虽然看似慵懒散漫,也并不是某些影视剧里描述的花花公子,意志力虽弱一点,上了战场该拼命的时候也得拼命,单兵作战能力不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西点军校   珍珠港   战斗力   美军   武器   作战   德国   武器装备   日本   美国   散漫   日军   火力   慵懒   坦克   精良   战役   强悍   军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