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国家不炒菜,只有中国炒?

其实,在中国炒菜的家庭在烹饪中的占比也比过去有所减少,尤其是在文化程度较高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中更为明显。

蒸煮炖烧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减少油烟的的吸入和过多油脂的摄入,也能少受热浪和油烟机的噪音之苦。




他们家庭里的厨房也不像我们很多人家里的,总是油腻腻的。这些油污里的致癌性多环芳香烃,同样会再释放到空气中。




但欧美几种主要方法里的烤法也用样有所不足,也会多摄入脂肪,也会产生致癌物,特别是那些烤得很黄、很焦的食物,更是如此。



他们的生食、半生食法虽然对很多有益成分的损失更少。但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因为我们达到他们可生食标准的食物尚不多。

过去成都也曾计划从岷江上游,采用不锈钢管避开原老管网将水直接引入主城区,并称可达欧盟饮用水标准而直接入口。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据称,是因为鱼类等生物的排泄物等也会污染水质,还有将亡者水葬的,具体实情也不太清楚,官方也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

若是实情,这样的生水和生鱼片肯定没几人敢享用。


总的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烹饪方式,对人体更有益些。




第一次和外国同事相处的时候,我发现同事从口袋里拿出一罐老干妈,看样子非常好吃,他竟然告诉我,为了这瓶老干妈,他找遍了华人街,才买到五箱。

我被他买五箱的老干妈惊到了,他告诉我,他全家人都很喜欢这个味道,而且也很喜欢去华人街吃华人的饭菜。

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在西班牙酒店住宿的时候,他们天天给我吃面包的日子,我要求酒店为我提供炒菜,他们竟然说不会,让我有点没想到。

中国的美食如此之美,简单的食材便可以做出丰盛的美食,不管是烹饪,还是爆炒,更或是清炖。

在中国,美食讲究各种做法,可是在欧美国家,你几乎看不到他们炒菜,这是为什么呢?

1.环境差异

欧美国家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饮食的差异,尤其是俄罗斯人,他们对饮食的要求就很多,当地国家气温偏低,他们在美食的制作过程中,考虑的是保温性。

在当地,你可以经常看到他们当地人吃东西都要吃热的,又要不油腻,这对于炒出来的菜就完全不适合他们。

爆炒的菜讲究趁热吃,可是在他们国家温度偏低,可能还没上桌就已经冷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愿意选择使用烤制,比如烧烤,或者吃沙拉和面包,简单方便,还上口。尤其是可以避开爆炒的菜凉了,冷油吃了不舒服的情况。

2.文化差异

中国人使用铁锅的历史要追溯到宋朝期间,这么悠久地使用历史,自然在烹饪上要比欧美国家成熟,如果没有铁锅,那自然只能依靠煮,炖,蒸的方式。

随着铁锅的使用,爆炒这样的炒菜工艺也随之出现,中国人发现,爆炒,不仅能够让菜品更美味,而且还能减短烹饪的时间。

相比于中国,欧美国家的人使用铁的工艺很晚,他们主要以煮,蒸,炸、烤为主要方式,所以在欧洲,烤面包就显得非常的常见,炸食物也滋生了美国的肯德基炸鸡的出现。

3.饮食差异

饮食差异是欧美国家和中国饮食的最大差异,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饮食习惯就会长时间在一个国家形成,相比于爆炒,欧美人更喜欢烤制的方式,比如烤面包,披萨,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烤牛排是家家户户常吃的一种方式。

欧美国家的饮食方式讲究简单方便,所以他们常常以面包配沙拉的方式吃,又因为欧美国家的蔬菜很贵,他们认为炒菜需要的量会更多,反而凉拌沙拉更省菜,烤制牛排更省时,尤其是做一大块披萨就能够吃一天,不像中国人,做一顿饭要一两个小时,而且弄得到处都是以油烟。

从简单的生活现象我们就可以看到,比如吃虾的方式,欧美国家的虾主要以水煮,烤制为主,而我们国家一道虾能够做出上百道菜,可以炸,烤,炒,蒸,炖,焖,焗等等做法。

4.养生差异

欧美国家的人,他们体型彪悍,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的体型都很健硕,个子还很高。

这和他们养生的方式有关系,在欧洲,我吃过很多菜,他们基本不放盐巴,你要是想吃,就自己另外放,基本都以清淡为主,仅仅以简单烹饪方式,保留食物的基本营养物质不流失。

相反,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会比较不注重,一味地追求食物的口感,要么就需要咸,要么就需要辣,尤其是我们的四川人,他们无辣不欢。

往往这样做,味道很不错,但是食物的营养基本流失,很难达到养生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嫌弃中国人做饭的麻烦和不恰当的做饭方式,认为简单的烹饪就是最好的。

我们常见的吃牛排就能够体会到欧洲人吃牛排的方式。通常我们去牛排店吃牛排的时候,服务员都会问,牛排需要几分熟,基本的人要八分熟九分熟,可是欧美人不是这样,他们要求的是两分熟,三分熟。

这样的做法就是简单了,而且不需要长时间的烹饪,再加上这样做,还能够保留牛肉的基本营养。

5.产业差异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种差异。

其实在欧美国家,他们的牧业是他们的第一大基础产业,而我国的农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产业。所以我们是农业大国,而他们是畜牧业大国。

在欧美国家,他们的牛肉和奶制品很便宜,一般一瓶牛奶1升的只要2元,在中国很难做到这个价格。

而且他们国家的地形很适合畜牧业的发展,而我国山地多,更多是适合农业的种植,虽然,我们国家也有畜牧业,但是和他们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在欧美国家的超市购物,我发现,他们当地的蔬菜特别的昂贵,反而他们的肉制品更便宜很多,和我们恰恰相反。

以上五种原因就是欧美人为何不喜欢炒菜的情况,在欧美国家,他们主要还是认为炒菜太麻烦了。尤其是爆炒,油烟味重,而且还不利于食物的营养。

我曾在德国的酒店住过一段时间,说说当地一天三餐的饮食情况。

早上:

一般在德国吃早餐,第一件事就是给你端来一杯冰水,不管是春夏秋冬,他们都是这样招待你,在他们认为,冰水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这和我们中国恰恰是相反的。

冰水上来之后,就是给你一杯牛奶,几个牛角包,也会给你端来一杯鲜榨果汁。

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面包,配各种酱,比如草莓酱,南瓜酱,也会给你奶油和奶酪。

大概早餐就是这样,是不是觉得他们的早餐很奇特。

中午:

如果你没要求吃米饭,他们是没有米饭吃的,在当地吃米饭,一个是他们当地人不喜欢吃,另一个是当地的米饭很贵。

所以他们一般在中午吃肉食,比如一块鸡排或者牛排更或是猪排,然后给你整一点烤土豆。另外还会给你煎一个蛋,这个蛋估计中国人都吃不了,蛋黄还完全是生的,只是蛋白是成型的。

我认为是他们偷工减料,他们认为这是营养的方式,这才明白为何他们都不需要炒菜了,他们完全和炒菜没关系,煎鸡蛋两分钟,土豆烤制,猪排煎制 ,这哪里需要炒呢?

当你把盘中的东西吃完了,服务人员就会直接把盘子撤走,这个时候,他们递上来的就是酸奶,或者奶制品。

整个中餐就结束了,你是不是觉得他们吃得太简单了,完全没有一个菜。

晚餐:

有时候晚餐有肉,有时候晚餐没有肉,一般晚餐给你一份简单煎制的鱼排,或者说是一大块蒸熟的鱼肉,给你各种甜酱,然后还会给你一份沙拉和面包。

不管你吃完没吃完,他们这个时候就会给你递上一份果汁或者奶制品。

基本的晚餐就是这样了。要是你想喝酒,他们有吧台,你可以去那边另外点,另外算钱。

而且他们的餐馆也是特别小,如果室内坐不下,你可以选择在外面马路边上的小桌子上坐。

总的来说

中国人要是初次去外国,一般会吃不习惯当地的饮食,你也很难见到米饭,除非你去中国餐馆吃,否则每天吃的要么就是烤肉加面包,再给你一些酱和奶制品,基本就是这样了。

他们基本没有炒菜的说法,不是他们不炒,而是他们不会炒,他们其实很喜欢吃中国的炒菜,正如我的同事一样,他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吃中国的老干妈,认为老干妈太美味了。




一句话,以炒菜为代表的复杂的食物制作方法是中国农业民族几千年富足,稳定生活的象征!

欧美民族祖先主要是游牧民族,定居没几年!游牧游牧,就是一个帐篷,逐草而居。你让他带着中国农业民族家中做饭炒菜的坛坛罐罐,他怎么游?

于是就是简单的做法,肉烤了吃,面也烤了吃,携带方便,又不易腐败!随身一把刀,割肉入口就吃了!烧开水泡壶奶茶,装进羊皮馕中就当水喝了!

后来生活好了,可是吃习惯了,有汤有水也不会吃,照样烤烤烤,一烤到底!

又后来觉得用刀吃东西有些不雅,增加了叉子!光喝奶茶不好,学会了做汤,又增加了勺子!筷子制作简单,使用需要手灵活,他们也不会!

但是中国农业民族复杂的炒菜始终学不来,中国菜光做的手法几十种,食材也几百几千种,调料也几十几百种,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比平面几何难!

所以时至今日,中国人吃的许多鱼欧美人不会吃,猪牛羊等内脏头蹄欧美人也不会吃,许多蔬菜欧美人也不会吃!

论吃,中国人是博士后,欧美人刚才扫盲!




因为炒菜需要很薄的铁锅和植物油,而铁锅并不容易铸造,植物油也很难榨取。

西方古时的冶铁技术一直都不怎么样,他们虽然用铁用的早(那也是因为他们铁矿石品质高)但是技术真不咋地,连青铜都玩不好更别说铁器了。举个例子,罗马军团比较著名的青铜短剑,大家都知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那为什么不把青铜剑做长一点?因为青铜剑做长了就很脆,一对砍就碎,只能做到五六十厘米,而同时期的大秦帝国已经能把青铜剑做到一米以上了。




归根到底,还是科技限制了饮食习惯!

因为要炒菜必须有大铁锅!

除了必要的铁锅,还要有丰富的食谱才行,这就对经济发展的程度有要求。而西方在过去很长时间内,都是普遍贫困,科技落后,自然无法掌握铁锅制造,也无法提供丰富的食谱,从而无法掌握炒菜这一个神技。

一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必须在其形成文明的过程中形成,否则的话过时不候——文明形成后再去改变饮食习惯非常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炒菜   中国   欧美   国家   奶制品   铁锅   牛排   米饭   面包   差异   食物   中国人   饮食   简单   方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