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参加同学聚会,去了,要么没劲,要么受气”你怎么看?

我也参加过这活动,我是初六七级的,我们中学正值文革前入学,国家处于战备时期,入中学一看,百分之八十都是小学同学,从闹市区,迁移到郊区中学,而且是重庆市最小的市属重点中学,全校只有六个班,分三个年级,学生全部住读,是免费的。

初中本应该三年,遇文革时期,学校停课,当时教育机构全部垮塌,没有升学途径,没有课上,学生一直在家待文革的发展,一直到69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全国千万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

七十年代初,国家恢复经济,知青逐步开始返城,进入工厂,企业等部门。

五十年后,当年的同学,大多数都退休了,而且是儿孙满堂,

一天,有几个热心肠的同学,在组织同学会,我接到通知,也很高兴。也参加了同学会,同学会安排在一处很一有名气农家乐举办,而且,还接来我们当年的班主任老师,和数学老师。

同学会采取AA制,加赞助。同学中有混得好的,有的捐20O0元,有的捐1000元,我也捐了1000元。大家在一起,都十分不容易,五十年后的聚会。所以,大家都畅所欲言,玩得开心。












现在的同学聚会已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当老板的同学自愿请客,全体同学参加,大家自然不亦乐乎;

2、聚会的同学AA制,自愿参加,这样做最有生命力;

3、在学校就成朋友,现在又谈得来的,经常联系而且住在同城的同学,约有10至20人经常轮流聚会;

4、大聚会或多次聚会后,出现三观不同的、说话得罪人的、光吃不出钱的、翻陈年旧账搬弄是非的等等,然后分裂成几个同学聚会小组,或者干脆停止了同学聚会。




现在的同学聚会很没有意义,太家除了攀比就没有其它话题,说自己混得如何职位高,说自己当老板的过程,我家小孩在国外如何如何,一月收入几十万等等……还有的男女同学聊起上初中高中我暗恋你,你暗恋上你等等。都中老年人了,俗气低俗的话一堆。所以,同学聚会还是别聚吧。




普通人对待同学聚会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参与,别给自己找尴尬。




同学聚会,能去尽量去。我们同学聚会就是喝点酒,互相关心,唠些家常话,从来不攀比。吃饭费用轮流做桩,条件好的就带点好酒,吃点高档菜,条件差点的,就吃可口的实惠菜。时间长了,互相了解一下也挺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家常话   插队落户   旧账   儿孙满堂   受气   同学会   没劲   文革   普通人   暗恋   当年   聚会   初中   条件   同学   农村   中学   财经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