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如果对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的话,您欢迎和支持吗?

最近有关“供销社”和“社区食堂”在网上看到很多文章,供销社和社区食堂,这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物。我们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叫“大跃进”的时代,那时候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吃食堂是不要钱的。但是,很快就迎来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挨了饿。

现在又大力支持社区办食堂,这是大好事啊。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每个社区都有很多老人,很多老人都是居家养老,需要自己买菜、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有时候老人不想做饭了或者做不了饭了,请保姆的费用很高啊。

如果社区食堂办得好,很多老人会去社区食堂吃饭,确实确实能方便老人的生活。有社区食堂也让上班的年轻人安心工作了,不用担心家里的老人没有人做饭。

现在如果社区食堂对60岁以上老人免费,肯定是大受欢迎,但是,绝大多数地区恐怕做不到。只有那些经济发达的某些地区靠政府补贴才能做到。

实际上社区食堂不一定要免费给老人开放,只要物美价廉,方便群众,就能吸引大批老人前往消费。

社区食堂的开办应该不是以暴利为目的,是福利性质的作为吧。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享受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红利。




谢邀。举双手欢迎。不过好事多磨,把好事办好不容易,因为完全免费很可能出现滥用浪费,看看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車引发的热议就能理解其中的问题。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看病用药还要公费加自费呢。




谢邀!实行免费?是不可能的事。一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实行的也只是个人自费、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适当补贴的模式;二是若在全国城乡全面实行,其财力、物力和人力难以支撑;三是老话说“善财难舍”,若实行免费,总会有人在食品搭配、营养卫生等方面微词、吐槽,即白吃馒头还嫌面黑。所以,在有条件的地方,还是逐步推行个人自费,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相应、适当的补贴为好。




谢谢您的邀请。

我是个60岁以上的老人,但我还是要看“免费餐”的质量问题,人格问题,“贬值问题”等等。

一,一个社会对老人的尊敬,是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国风问题”,制度建设与体制效益问题,受人之托与各个方面地方的执行情况。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老龄化时代”,老人问题成了国家的国策问题,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人优先等等一些国家级推广的倾斜政策,受益匪浅,令人羡慕。但我作为一名老人,更觉得自己并不是样样享受,事事顺心,件件非我莫属,受人尊重而不知足的厌烦老人。“优惠餐”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

二,我在城乡之间的人群里面是一个“旁观者”角色。因为当地政府的各种各样优惠政策或补偿款,我很陌生,并不是深有体会。

每当我看到城市里面的老人“上车不买票,看病不出钱,坐车要求高”等等一些“不公平”现象时,我总是想到了乡村里的那些老人,劳累一生一世,辛勤劳动忙忙碌碌碌终生,也不知道什么是“老人政策”,80岁的人才能多领几十块钱的养老金,还乐之不疲倦,享受乐滋滋……

尤其是我看到的有些城市老人,坐车要“让座”,智能手机不会用,“免费送人”还耍赖,出言不逊还装病,口出狂言不自尊自爱。你换位思考一下,自己的儿女能做到吗?何况你是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这样的例子虽然是少数人,但引起的很多安全隐患和预料不到,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言归正传,社区食堂的餐厅里,如果给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或者是优惠价,我特别喜欢,因为我是其中一个,少出线多吃饭,或者是吃好的拣香的,谁不高兴?关键是60岁以下的人啊,你耐心等待,负责做饭的人啊,你保证完成任务吗?常言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在防疫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责任重于泰山,老人“不识泰山”,一切安全隐患谁能承担?




根据你的说明,这只是补助,不是免费。适当补助,当然可以,是一种优惠老人、照顾老人的举措。

钱要有出处,补贴要适当,不妨碍其他民生。经济发达地区这么做,我支持。

有些企业、机关的食堂,对需要就餐的本单位人员,早有这做法。

话说到底,如果是经济发达地区,社区食堂还可拓宽对象,比如上班又有学生的家庭。

另外,社区办养老园、办婴幼儿托儿所等都是利民的好事,自费与补助结合,方便群众又负担得起,有何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大跃进   上个世纪   食堂   不识泰山   老人   社区   供销社   安全隐患   老年人   城乡   好事   确实   群众   经济发达地区   政府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