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大顶尖工业强国,谁名列第一?中国在其中是什么水平?

所谓工业强国不仅指工业规模可以位居全球前列,更关键的是在产业竞争力、供应链竞争力方面能够处于全球前列,这才是真正的工业强国。

当前全球有很多工业强国,包括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都可以算是工业强国,这四大国家当中各有优势。

至于中国在众多顶尖工业强国当中处于什么水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分析一下。

第一、从工业规模去分析。

如果单纯从工业规模的角度来分析,目前中国肯定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

比如2021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6.99万亿美元,大约是7万亿美元;排在第2名的美国工业增加值大约是3.85万亿美元,相当于我国的工业增加值比美国多出了30,000亿美元以上。

在美国之后,日本和德国的工业增加值也比较高,但跟中美两国差距影响比较大,目前日本一年的工业增加值大约是1.46万亿美元,德国一年工业增加值大约是1.12万亿美元,这跟中国差距是比较大的。

通过对比中美日德4个国家的工业增加值之后,可以明显地看出目前中国工业增加值在全球可以说是独一档的存在。



第二、从工业产品含金量去分析。

所以工业产品的含金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工业产品的利润空间,利润空间越大说明它的含金量越高。

虽然目前我国的工业增加值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如果单纯从工业产品的含金量来看,我们跟欧美一些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尽管最近几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非常迅猛,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但从整体来说,目前我国大多数商品仍然是一些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利润相对都比较低。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欧洲天然气紧缺,很多欧洲国家都开始向中国购买一些制暖电器,而目前我国生产制暖电器主要集中在浙江,尤其是以浙江慈溪为主,但是慈溪出口到欧美的一些电热扇价格却比较便宜,均价只有14美元左右,这里面每生产一个电热器的利润空间,估计也就几块钱人民币。

而欧美向我国出口一些比较高端的工业产品利润就非常高,比如向我们出口飞机、高端仪器仪表、芯片等这些高端工业产品的附加值都很高,利润保守估计都得达到20%以上,个别产品利润甚至可以达到100%以上。

所以从工业产品的含金量来看,目前我们跟欧美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目前我国同样有很多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出口到欧美一些国家。


第三、从供应链的竞争力去分析。

在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竞争力的时候,不仅要看工业增加值的规模,我觉得更关键的要看供应链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我国全部都有,几乎地球上所需的每一件工业产品,中国都能够生产,这种供应链是全球其他国家没法相比的。

利用这种供应链优势,中国可以快速生产出各种产品,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中国工业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尽管我们的供应链非常完善,但是对一些核心供应链,我们跟欧美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一些核心供应链会被牵制。

工业供应链由多个环节构成,一环扣一环,其中顶端的供应链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是最深远的,也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国的手机电脑产量非常大,国内跟手机电脑产业相关的配件厂家也非常多,但是对于生产电脑和手机所需的一些高端芯片,目前我们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国内并不能自给自足,一旦被外部限制了,对于我国的相关产业相关企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所以对于我国来说,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要继续完善工业供应链,更关键的是要提升核心供应链的竞争水平,在一些核心零部件上要做到自给自足,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水平。

第四、从工业科技水平去分析。

在全球工业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之下,简单地依靠来料加工或者依靠丰富动力优势去推动工业产品的发展注定不是一个长远之策。

尤其是在我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生产要素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想要持续保持我国在全球工业竞争当中的优势,就必须去提升工业产品的科技水平。

对于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来说,虽然他们的工业产品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他们很多产品的科技含量都非常高,很多都是拥有核心技术,所以即便他们规模不是很大,但盈利却非常可观。

从产品科技含量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跟欧美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们工业生产所使用的很多软硬件对欧美仍然有严重的依赖度。


比如我们工业生产所使用的很多工业软件,基本上都是从欧美进口,国产工业软件占比相对比较小;再比如生产飞机,汽车,以及一些大型机械所使用的一些核心零部件,也有可能从欧美其他国家进口。

想要摆脱这种局面,就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加大对研发的力度,不断攻克各种技术难题,然后才能把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独立自主。

总之,虽然目前我国的工业规模非常大,工业竞争力也非常强,但从综合工业竞争力来说,我认为我们跟美国日本以及德国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短期内估计很难缩小。

但是中国的工业产品竞争力,工业科技含量,产业链竞争力一直在不断提升,在给中国10年20年的时间,我相信我们整体工业竞争力迟早会登顶全球第一的。




1.若论工业规模和工业体系的完整性,中国第一,美国第二。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美国原来的工业体系也很完整,现在已将大部分中、低端工业产业向海外转移,只留下少量必需的工业制造业,集中精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

2.若从顶尖核心技术来看,美国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美国的工业基本都是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它控制着全球超过一半的航空、飞机、汽车、计算机、军工、化工、生物、医疗、核能、新材料、微电子工业等产业,在电子计算机芯片、小轿车、家用电器、通讯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则稍稍落后于日本、德国。

日本和德国主要是侧重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精密控制,两国在精密仪器、工业测量仪器、光学仪器、半导体技术、电子电气、生物工程技术、医疗器械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中美国拥有133家,日本有85家,德国26家。

3.若从GDP产值来看,2021年美国高达22.94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中国GDP16.86亿美元,占全球第二位),日本为5.1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德国为4.23万亿,位居全球第四。




综合工业制造实力中国排第一,美国第二,日本与德国并列第三。中国从完整产业链、生产规模碾压其他任何国家,在部分高精尖领域正在赶超美国,发展态势优于美国。为何如此?美国很难集中注意力用在发展产业上,它要管国际很多事务、干涉他国内政地区事务,加上国内分歧严重。而中国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谁在竞争中胜出与后来居上,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是世界七大顶尖工业强国的总和,高科技出口是美日德总和,你说谁最强。




中国有能力突破高科技含量不足的困境,就象家用电器挤垮日本电器那样,下一个会是汽车工业,机械传统汽车技术会在新能源这块也挤掉日德的市场,一但高端芯片技求解决,将全面压垮日欧美的汽车市场。中国在5G信息领域己经领先世界。相信在有十年时间,大部分瓶颈问题都会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强国   中国   工业   全球   德国   日本   美国   竞争力   差距   水平   规模   美元   欧美   我国   国家   财经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