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把农村人集中起来,土地集中发展农场,再扩大内需是否可行?

中国把农村人集中起来,土地集中发展农场,再扩大内需是否可行?这个问题就有问题呵!中国政府,还是中国大佬,或是中国富人呢?如果是中国政府,制订了方案政策,下决心要把农村农业发展起来,把农村人集中起来,把农村土地集中起来,以政府集体的名义办农场,办合作社,办学校,办医院,办加工厂都可以。一切为了农村农民生活好起来呀!农民举双手赞成呵!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上,(10月26-29日)通过了第十四个五个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肯定了十三五期间决胜全面建成小良社会的10大成就,到2035年要做的9项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期间的6大新目标。

农民在田间

其中关于三农的包括已经实现的55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连续5年稳产在一亿三千成斤以上。准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可能大家会感觉云里雾里的,其实关于农村,如何将农民集中起来,把土地利用起来,是有办法的。最终结果是要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体现到现在就是挣到更多的钱,提高农村活力。

您提到了,现在农民出去打工得多,村里人也不多了,是否要进行土地集中管理,进行农场化,其实现在也就是在这样进行着,不过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将全部耕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只是随着政策的变化,在自然而然地进行着土地流转,农场化经营。

农民工作

我认为,整个农村,在全国来说情况是不一样的,并不能根据一地的情况进行政策性变化,需要通过多方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拿出可行的方案来才发了。也有人说南街村就挺好,那是南街村符合了他们本地的实际,如若搬到其它地区是否可行呢?也有人说小岗村就挺好,解决了农民土地自有的问题,想怎么就怎么干。现在看来,那是符合了80年代农民的需求,而现在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农民,发展耕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呢?自然不能用一刀切的政策了。

但我们要明白,国家也是需要更多的实际案例,掌握到了更能有效地做好政策,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真实地反映问题,客观理性地看待当前的农民及土地矛盾。总之,是一切朝着能使农民整体有事干,有钱赚,粮食有产量上面考虑才好。

农民打工途中

作为农民和一线工作者,我们能把实际情况梳理出来,反映上去,有益地进行讨论,这样更符合我国大政方针的制定,您说是吗?一切的矛盾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在变化的,如何把农民的积极性鼓励起来?是要集中,还是分开,真需要进一步地讨论实践去验证才好。




不行,我多次说过,我们农村的问题不是土地分散,更不是集中土地搞农场可以解决的。

我们的问题是农产品价格太低,没有对国产农产品进行应有的保护。

我很认真的说一句,如果我们真想“盘活”农村,就必须城市补贴农村,让“城里人”买农村的高价农产品。

2019年国际大米批发价格差不多是3000元RMB/吨,而国内大米收购价格是3900RMB/吨,看上去比国际价格高900元,但是和日本一比,我们就叫对农业毫无保护。

根据日本《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JA全农)与日本国内大米批发商达成的价格是每60公斤大米15725日元(约合1010RMB),差不多就是16160元RMB/吨。

换言之,我们农民卖一吨大米只能挣3900元RMB,而日本农民则可以挣16160RMB,同样生产一吨大米,日本农民的收入是我们农民的4.15倍.

而根据2018年的数据,我国农民人均拥有耕地数量仅为3.4亩;而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农民人均拥有耕地数量为34亩,刚好是我们农民的十倍。

这意味着日本农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是我们的十倍,每公斤大米售价是我们农民的4,15倍,什么叫保护农业?日本这大米收购价格才叫保护农业。

很认真的说,以中日韩三国人均耕地面积,我们在国际农产品市场是绝对竞争不过美国、澳洲这样世界农牧业大国的;换言之,如果要求我们农民去和世界农业强国农产品“自由竞争”,那么我们农民可能都只能改行,根本竞争不过。

同样,正因为美澳等世界农业强国生产力太高,造成全球粮食价格长期保持一个低价,这种情况下,仅仅高于国际收购价格10%—50%都无助于改善农村经济。

只有像日本一样,农产品收购价格高于国际市场500%以上,才能真正保证本国农民的收入。

当然,农产品收购价格这么高,本质上就是“城里人”贴补农民,但是我想我们的农民兄弟已经贡献了几十年了,是时候让“城里人”为农民老大哥做点贡献了。




没有人考虑过战争吗?万一发生战争或像俄罗斯一样被人封锁制裁,大量工厂倒闭,你让十几亿人在城市啃水泥吗?最应该做的是把城市的工厂打散,分散到各个乡镇,让农民就近就业,既照顾到了农业,又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完全可行,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根据国情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国营农场,包括现在还没解体的,比如辽宁省盘锦市东郭苇场等。但必须重新研究途径,以前的国营农场已经给我们指出许多有用的经验,可借鉴。新式的农场工人必将诞生,城乡差别就迎刃而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中国   农场   中国政府   土地   农村   扩大内需   高于   城里人   日本   耕地   大米   农产品   农民   政策   农业   财经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