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农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从小讲普通话,不讲本地方言,你觉得这种现象好不好?为什么呢?

很好,普通话在十几年前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普及了,即便是农村的小学教学也是普通话。

父母在家教孩子从小讲普通话,对于孩子上幼儿园及学前启蒙阶段的适应起着很好的铺垫作用。

记得十五年前,在江西的弟弟带着侄子回老家,当时侄子才三岁多点,在湖北老家的堂弟儿子也才四岁不到,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不到一刻钟就玩到一起,兴奋地用普通话你一句我一言的交淡,几个老年人在一旁赞叹: “真不错,普通话沒距离,都会讲”这要是放在早之前互相只能是陌生人。

当然方言也有必要多讲,一大家人在一起,用方言感到亲近,温暖。




这有什么不好,我们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语言各不相同,如果全国人民都讲普通话,就有利于交流,互相学习,同为一个大家庭,这有什么不好呢?

至于方言,生在哪里长在哪里,和当地人也交流频繁,是不会忘记的。




年轻农村女人都是有文化的一代,懂得教育孩子从小学会普通话,涌入社会更大的舞台打好基础,是非常好的教育智慧。

地方方言也是要讲的,在家里讲方言更加亲切。

我就是山东人,在家里都是讲方言的有亲和力,在社会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棒极了,特别好,因为全国统一一个语言,人人可以交流,人人可以勾通,并且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学中文,说着标准的中文语言呢

地方语是改变不了的,适合本地勾通,但绝对不能全国通用,是行不开的

况且地方语指东道西,带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外地人无法辨别真伪。

也有很多不文明的用语加杂里面,下面是我们甘谷老家人的话,您懂得几句!

〈1〉雕狼,死人的咪咪,个说不成,你硬说行呢,还匠不过

〈2〉架骨疼着背不住

〈3〉吃了早寻没晚寻,还打肿充胖子

〈4〉商务吃拿么,吃拿搞哈郎走

看看吧,别人看不懂吧,十里一个川言,五里一个乡随,特别头疼

先让一部分人说好标准语言,然后带领大家普通,对促进中国文化交流,发展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现象太好了。要在全国形成风气,也可以说这是在农村女人应尽的责任。因为讲本地方言外地人听不懂。我在新疆打工,和甘肃人在一起,他们讲都是方言。我听了真费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方言   甘肃人   甘谷   多点   农村   侄子   外地人   中国   普通话   好不好   家人   不好   现象   作用   阶段   语言   孩子   地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