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什么程度了?

远嫁香港的闺蜜素素回来探亲了,多年未见,我们促膝长谈,不聊不知道,一聊之下,我们都惊讶万分,这么多年下来,我们俩人各方面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她当年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嫁到香港,如今再回来,对家乡的变化惊讶万分,而我们对她在香港的生活也分外好奇。



我们俩人年龄相同,同一所大学毕业,家境不相上下。当年她嫁到了繁华的香港,我嫁给了大学同学,留在了北方这个二线城市。


那些年,女孩子能嫁到香港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然而做为家中的独女,父母并不希望女儿远嫁。那时素素年少不经事,也许还有虚荣心做崇,一心奔向幸福。她嫁到香港后才明白香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1、工资


老公家在香港是普通人家,公婆住在大澳渔村,他们刚开始反对儿子娶大陆妹,但因为儿子喜欢,也就不怎么在意,尤其是见过素素之后,觉得是个本分的女孩,不再反对。


素素到香港七年后才拿到身份证。在香港,基本都是月入过万,餐厅服务员的月薪大约在1万多港币,教师月薪大概在2万港币,公司的普通员工今2万港币,基建工、的士司机等在3万多,就是一般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工资也是1万多港币。


素素的老公是医生,月薪大概6万多,即便在香港,这也是很高的工资了。因为素素起初没有身份证,便暂时到超市做理货员,时薪38港币,每天8小时,每周工作5天,一个月6千多。



而我当时在一家国企上班,每月工资4千左右,老公在一家通信企业,每月工资7千多。


即使将港币换算成人民币,我家的收入仅为素素家的五分之一。相比之下,他们是妥妥的土豪。可见,那时香港经济水平有多高。



2、住房


初到香港,她跟着丈夫住在深水埗一间20㎡的劏房中,一个月租金4800港币。房屋老旧,采光极差,厨房和厕所是连接在一起,生活用品放得满满当当。


两室一厅的房子,卧室放一张床,人都得侧着身子走。一张折叠桌,既是餐桌又是写字桌,还可以当案板。墙上钉的柜子,一不小心都能碰到头。


这样狭小的空间,逼仄而压抑。素素觉得很憋屈,但老公习以为常。


事实上,劏房在香港算是很不错的房子,当地还有棺材房、笼屋以及水管房,这些房子面积更小,进入时甚至需要弯腰或爬行,屋里根本没有活动空间,即便如此,这些房子依然处于爆满,很多人抢着入住。



素素到香港后的第十年,夫妻俩才花了600多万买了一套50多平米的二手房。而此时,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房子依然显得狭小。


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素素已经很知足了。对普通工薪族来说,浅水湾的那些依山傍海的太平山豪宅,永远只存在梦想里。


相比之下,我和老公刚结婚时租住在单位附近60多平方的房间里,每月租金700元。三年后,在儿子出生前两个月,我们分到了单位最后一批福利房,76平方米,简单装修后,我们就搬了进去。三个人住在里面,一点都不觉得小。


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向家里的老人借了一些,加上我们的积蓄,在市里最好的学校旁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电梯房。高层的房子宽敞明亮,小区的基础设施也不错。单位的小房子出租,租金刚好能覆盖新房子的贷款,感觉生活压力小了很多。



3、饮食


香港以粤菜为主,也能吃到不同国家的美食。素素家早餐一般吃叉烧包、虾饺、肠粉等。


偶尔也会在外面吃,通常为叉烧饭、烤肉饭、云吞面、牛腩面等,一碗米线50港币,一碗牛杂100港币,一顿早茶200港币,这些都比较贵。而且在外面吃饭需要支付服务费,通常为15-100元不等,如果不给,是一件很没礼貌的事情。



香港人挣得多,花的也多。

一包蔬菜15港币

一个火龙果13港币

一个牛油果15港币

一盒红提30港币

200克午餐肉10港币

6罐装可乐24港币

一只鸡90港币

一公斤猪肉120港币

200克新鲜牛肉99港币



素素一家每月在饮食上的花销差不多2万港币。


我们一家三口平时在家吃,周末去爷爷奶奶家吃,或去饭店吃,一个月最多3000元,还觉得吃得挺不错的。


4、交通


香港的交通四通八达,有高架桥、高速公路、铁路、大型游轮、地铁,过海隧道。


还有电气化火车、有轨电车、出租车、叮叮车、网约车等。港铁很发达,有许多双层大巴和小巴公交车,几乎可以抵达任何地点。


香港公交系统发达,所以香港人很少买车,接送孩子去校车站就可以。香港的停车费很贵,一个小时20港币,包月4000港币一个月,而且车很多,出外很难找到停车位,这也是很多香港人不买车的原因。



我和老公在孩子出生后就买了一台十来万的代步车,虽然不贵,但接送孩子,回家看父母,确实方便了好多。


在小区买了停车位,也不需要花很多钱。近几年,地铁、高铁、公交线路也越来越多,出行更方便了。


5、生活


有些内地比较贵的东西在香港很便宜,比如时髦的服饰、奢侈品包包,电子产品,世界各地的水果和零食、家用电器、外国的药品等,毕竟不用交关税。


香港是一个集繁华与平凡于一体的城市,有着极度发达的经济、科技,也有很多比我们落后的方面,比如,现金支付、少见的外卖、拥挤的街市、村屋,甚至有些房屋看起来破败不堪。



虽然香港经济发达,但竞争压力很大,生活节奏很快。也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这里有东方生活的韵味,又有西方生活的浪漫。


维多利亚港的游轮在海面缓缓行驶,皇后大道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站在太平山顶,放眼望去,山下是一片为生活奔波的芸芸众生。


6、教育


香港以英语教育为主,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在免费教育期间,仅需缴纳书本费,就可以入读公立学校。教育制度完善,待遇和福利也很好。


还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名校,培养出了很多一流的高级人才。



素素的两个孩子就读于公立学校,但校外培训的费用特别大。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补课老师的广告,有名气来的老师都是一课难求,往往要约到很久以后。


甚至有牛津大学的毕业生,放弃高薪职业,转行当补课老师,只因为补课老师赚钱更快、更多。


香港有个笑话:“有两个小朋友谈起了长大后的理想。小朋友A:我长大的愿望是做校长,可以教好多好多的学生。小朋友B:你傻呀,我要做补习大王!可以赚好多好多的钱!”


素素坦言,他们家近几年的大块花销,都用在孩子们的课外培训上。没有办法,教育也卷得厉害,不好好学,根本考不上名校。



从心里上说,自己和老公这些年过得并不富裕,就期望孩子将来能有更舒适的生活。


我对儿子一直是放养教育,几乎没有上过辅导班,好在孩子知道学习,成绩还不错。所以,我花在孩子教育上的费用并不多。


7、医疗


香港医疗系统分为公办和私营,公立医院基本是免费的,比如生孩子,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只需要每天付100多的住院费,还包三餐。


一般的感冒发烧基本不用付钱。但除了急诊,其它服务都要排队,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四五个月。


素素说有一次婆婆想治腿疾,竟然等了半年,这样的等待在内地简直不可想象,但香港的医疗设施和环境确实不错。



在香港生活的感受:


素素说,她刚到香港时,语言不通,文化不同,没有朋友,没有拿到身份证,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过得比较压抑比较辛苦。


香港的生活工作节奏快,老公工作压力特别大,两人也曾出过感情危机。她时常想念父母家人,也曾暗自流泪。


但远嫁香港是她自己的选择,不管怎样,这颗不甘平庸的心,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已经觉得离不开香港了。也交到了一些朋友,工作依然很累,但觉得很开心。



其实香港本地人也很拼命,勤奋是他们的生存技巧。在香港,面临的竞争来自全世界,所以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尤为重要。


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能力都都需要提升。想在香港这个大都会生活得好,除了努力,别无选择。


素素家的生活水平,算是香港中等收入人群的普遍水平。上有住在浅水湾半山上豪宅里的富豪们,下有居住在密密麻麻笼屋里的穷人。



写在最后:


香港、纽约、伦敦,合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贸易、航运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上有极高的声誉。


它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有“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的美誉。


张爱玲说,香港是一个华美但悲哀的城。许多人爱香港的繁华、时尚、璀璨、活色生香。但素素说,她爱香港的烟火气,以及烟火缭绕下的平凡生活。


其实不管生活在哪个城市,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幸福就好。香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它的不足和无奈!


这样的香港生活与你想象的一样吗?你觉得素素远嫁香港好吗?




我是香港新移民,2019年6月份来到香港半个月左右就开始工作,我是在一家餐饮公司做洗碗工月入1.8万元港币,折合人民币1.5万元左右(现在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是0.85)

在深圳经过朋友介绍嫁到香港.

我是一位60后的阿姨离异,从小在是北方的农村长大,30岁那年跟随原单位的服装厂老板来到了深圳做服装加工,那时我在服装厂做质量管理。

后来通过在服装厂多年的经验自己尝试着开间服装小型加工厂,凡事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可由于经验不足,货源紧张而被迫停业。

就在2011年一位朋友请我去她的服装厂管理板房,由于她做的都是外单,客户多半都是香港人。

在一次与客户吃饭的过程中,通过聊天客户daria就帮我介绍一位香港男友,他比我大7岁,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俩人见面后他就请我吃饭,然后就到KTV唱歌,他的粤语歌唱的非常好,而我当时拿话筒手颤抖。

后来他多次带我们同事一起吃饭,一起到KTV唱歌,同事们都喜欢这种场合,也非常欣赏他唱歌的风采。他在台上唱歌时,同事们个个掌声不断,都夸老公的粤语歌唱得很棒!

通过2年的交往后,就在2013年他带我到了香港沙田区办理了结婚登记。

工资.

我在2019年6月份跟随二婚老公来到了香港生活,我俩各自都有自己喜欢的工作。

老公在香港滤芯公司做设计方面的工作每天9个钟,只是他们公司距离我们家乘车需要一个多小时,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月入3万元港币。

我们餐饮公司在香港旗下有84家分店,我就在餐饮后厨做洗碗工,公司每天三餐都是包吃,而且每餐的伙食都不错,饭后还有水果。

我们公司每月7号发工资,劳工假期全是放有薪假,每个月公司为每个员工都交工资的5%强积金。

这个强基金就等于咱们内地的退休金,每个员工自己出5%,公司每个月出5%,到了65岁后这些钱可以全部取出做养老费用。

公司每年都是8天的大假,去年我放了8天大假加上周末2天我就出去做零工又可以赚取一笔外快。

香港普通人的月收入平均是3万左右。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拿个1W+以上,然后根据工作年限,前几年会增长的比较快,5年经验基本上能翻个倍,精英就更高了,5年左右能拿个3到5万。

在香港写字楼上班是普通人最中意的工作,工作环境比较好,工作强度相对没有那么大,而且工资增长的幅度会大一些。

如果是做饮食、菜市场等相对苦力的活,每天工作10个小时,厨师每个月能拿到2万以上的收入,但环境就相对比较差。

的士等交通行业,一般都是年纪比较大的,的士牌在香港能卖到600万港币,而且不愁出手,所以在香港的的哥收入都比较高的,一个月能拿5万不在话下。

吃饭.

在香港如果自己买菜做饭的话,其实生活费也不算高,我与老公俩人买菜做饭,比如:烧一条鱼38元、一盘回锅肉60元左右,一盘菜心30元,一盘海鲜138元,俩人一餐的话这些根本吃不完。

如果在外面吃一顿最普通的饭(大家乐大快活那些普通连锁)都要35港币左右加喝的要40港币,写字楼多的闹市区更贵,一个普通的饭加份汤或者饮料都要60~70元以上。

一瓶怡宝size的水在香港要8.5港币,好一点的牌子的水要12港币,去超市不带个100块钱买不到啥玩意。

下个饭馆就更夸张了,便宜一点的都要人均100多港币,菜的分量都是比较精致的,再稍微环境好点的餐馆人均如果没有300元都吃不了什么东西。

咱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TVB里面的餐馆,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

住房.

我与老公俩人在香港住的是公家房,面积虽小但是厨房、卫生间都是单独的空间,小区也是2019年初刚入伙,楼下设备齐全,超市、茶餐厅、幼儿园、万宁百货、快餐店、烧腊店等都有。

在香港30%的普通人都是住的居屋,四五口人挤在30-50平方的房子里,50%的人住公屋,剩下的租房住。

香港的房租很可怕,最普通的30平方租金要1.5万,基本每平方租金在500块港币,环境好一些的租个房子一个月可能都要2万以上。

香港的明星,像张晋家庭,6个人挤在八九一平米的房子里面,他们已经算是高收入人群了,这方面还不如大陆这边普通人住得好。

出行.

我们小区出的大门口徒步10分钟就是轻铁站、C铁站、大巴站、中巴站都在一起,出行比较方便。

在香港出行基本都是用八达通消费,如果乘坐轻铁每次基本上5元左右单次,比咱们内地车费要高了许多。

香港普通人上下班坐公交车的多,大为公交车最便宜,地铁是第二选择,地铁费真不算便宜,每个人光公交上下班都得花个500元+。

然而,香港的车很便宜(因为不用交关税),为什么大部分普通家庭不买车呢? 其实是因为买得起养不起。

停车场的临时停车位,每小时最低在22元,也有48元/小时的,100元-200多元/晚,97号汽油价格是17元/升。香港交通是很严厉的,违停、违规的成本太高了。

综合来说,养一台车,一个月最少都要花个7000~8000元以上,一年用过来都可以买一台“保时捷”了。

生活.

香港人比较喜欢旅游、喜欢买牌子货,不管收入高低,年龄大小,香港人都会买一些大牌穿搭,有时间就去海外旅游。普通人其实过得也很压抑的,工作时间长,工资虽然高,但是消费也高,生活成本太高导致每天都要绷紧神经。

有个家庭月收入5万,有一个孩子,一个老人,住40方居屋,一个月的家庭开支去到了4万多,每个月也就存个几千块钱。如果懂得勤俭持家的人可能要存着钱。

写到最后: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亲爱的友友们!您来过香港购物吗?




比其他地方的人强多了,很多人提到香港人的生活总会想到拥挤,地小,物价高,其实这也说的没错,但是真正了解过后,你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

首先是住的地方,这个大家都知道,在香港,房子超过一百平就算是“豪宅”了,大多数住的都是三四十平的房子,而且还是一家五六口人挤在一起

而且香港还有一种特色,那就是“鸟笼”,就是专门把房子隔成十几个单间,租给别人的

就像上面这张图一样,一个房间可能可以住五六个人,一人一个笼

或者是像下面这个一样,厨房和卫生间是连在一起的

在或者是抬头望天空,看到的景色是这样的

其实这些在香港都很正常,香港地那么小,人那么多,不可能人人都有大房子,为了省钱住廉租房也是很正常的

像物价的话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高,给大家看一张他们菜市场的照片

蔬菜基本上十多元一斤,大家不要觉得贵,在我们这里的确是有点贵,但是在香港这属于正常范围,毕竟人家工资摆在那里

其次像平常大街上吃的小吃,快餐,盒饭,价格也都在30-100左右,一天下来再吃的方面开销也是一百多左右

像其他交通费的话也只比我们贵一倍左右,但是日常生活用品,和水果这些比我们的要便宜的多

可能很多人要问,为什么很少香港人来大陆发展呢?

这个问题我问过好几个香港人,他(她)们给出的大多数答案都是福利方面,别看人家房子住的小,但是人家工资给的高

像最基本的洗碗工,扫地阿姨这些每个月也能拿个上万的工资,哪怕你不干活,每个月也有四五千的补助可以领,如果平时愿意加加班,一个月拿两万是非常轻松的事

因为我在广州这边上班,所以公司里也曾有好几个香港人来过这边上班,但是无一例外没干多久都回去了,他们给出的回答都是不适应

其一:大多数香港人是受不了996的,而在香港大多数都是双休制

其二:就是薪水不高,在我们这里月薪五六千已经属于中等水平,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还算可以了,而在香港,月薪两万的工作多的是

曾有一个香港同事,在我们公司一开始拿的只是最基本的底薪,一个月三千八,后来被他妈叫回去了,也是同样的工作

但是去到了香港就变成了一万四,像技术工人的工资就更高了,比如在工地的,熟练的工人一天能赚一千到两千左右

除了收入方面比我们的要高之外,在看病,读书这方面也是非常不错的,具体有多好我不敢说,我怕文章通过不了,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总体来说除了住的地方小,在其他方面都是非常不错的,至少是衣食无忧,而且在香港,每年都会发钱,每个香港人都会有,一发就是一万块……




香港,辉煌的时代已经早就过去,现在,只能说是和内地差距越来越小。

1,历史。香港最兴旺发达的年代,是什么时候?很简单,就是和香港电影电视风靡的时光同一时期。也就是90年代达到高峰。

香港,1990年,GDP为769亿美元。同年,台湾GDP为1700亿美元,中国大陆GDP为3878亿美元。

香港经济的发展,人,当然是第一要素。从开始时的一个小渔村,成为现在的国际大都市,人,是哪里来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大陆来的。1949年解放前夕,一大批资本家、企业家,带着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和市场联系进入香港,加上大批涌入香港的廉价劳动力,为香港最初的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现状。风水轮流转,香港稍后是台湾,此后是中国大陆的经济腾飞。2020年,中国大陆GDP14.7万亿,台湾GDP6693亿美元,香港GDP3466亿美元。

就人均GDP而言,2021年,香港为4.9万美元,台湾为3.2万美元。中国大陆8.1万元,也就是1.25万美元。

3,我所认识的香港人。聪聪,是我唯一认识的香港人。住在我们单位附近,和我们单位几个干部是好朋友。家在福建南安,原来是小学老师,整天开开心心,嘻嘻哈哈的。因为老婆孩子预先跟着父母去了香港,在家里等着移民居。几年以后,条件达到,顺利移居香港。

但几年以后碰到,原先能够快乐大达观的聪聪,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沉默寡言,忧心忡忡。为什么这样?因为在香港生活压力大。他初来乍到,只能做家庭装修等等杂活,干活,一个月一万港元左右,但房租就得5000,吃饭就得2000,3000,不敢生病,没有多少积蓄,也就是干活可以生活,不干活就得饿肚子。心里发毛。

最大的精神负担来自攀比。人家楼上楼,你在楼下搬砖头;人家高楼大夏,你是出租屋;人家腰缠万贯,你是囊中羞涩;人家当老板呼风唤雨,你是打工仔诚惶诚恐,在两极分化的社会,如果是贫穷的一极,肯定心理负担极大。

聪聪是2000年左右移居香港,劳动致富,奋斗打拼,已经和香港大发展的时期相比,可能性大大降低。

第二个接触的,就是“零旅游团”车上的导游。满嘴的“香港遍地黄金”、“香港都是百万富翁”、“半山腰的豪宅价值连城”等等。我想,许多香港人,一个月打工工资10000港元,其实,购买力也就4000、5000人民币,这样的收入,在大陆遍地都是。

我怀疑,那个导游,说不定就不是香港人。这就更加惹人厌烦。




我曾经在香港工作多年,经常香港和内地两边走,本身也是广东人,熟悉香港文化,我来说说香港的基本情况。

香港由于地理位置优势,背靠大陆面向东南亚,在八十年代开始腾飞,早早地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一套政府管理模式,交通系统,公共资源,医疗体系,加上独特的饮食文化,娱乐事业,营商环境等等,早早地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些东西放到现在,我们不觉得有什么差距,但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香港与内地的差距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我们还没有电视的年代,香港已经有了电视机录音机,那时候香港人经常接济大陆人的物品有花生油,布料,进口糖果,药品等等,改革开放后,香港电视剧电影歌唱比赛,香港人时髦的衣着等等,影响了大陆一个年代。

九十年代与内地看到的差距有;

1交通:香港早早有了国际航空,大型游轮,渡海轮船,地铁,过海隧道,电气化火车,豪华轿车和跑车,有轨电车,出租车,中巴车,双层空调大巴等等。

2道路:四通八达的辅装道路,基本看不到泥巴路,高架桥,高速公路,桥梁,铁路等等。

3商品:世界各地的水果和零食,名牌家用电器摄影器材和工程工具,各国的药品,时髦的服饰鞋类包包奢侈品等等。

4完善的公共资源和设施:免费的球场游泳池公园图书馆,大球场体育馆赛马场,漂亮的郊野公园,亚洲第一个主题公园海洋公园,各岛屿之间的渡假设施等等。

5资讯发达:二个本地电视台,五六个本地FM电台,几十种报纸,上百种各类型杂志,全世界的新闻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6娱乐:香港和外国的电影电视,跳舞唱歌引领东南亚,并辐射到日本韩国和其他华人社区,中国大陆,赛马赛车,兴旺的卡拉OK酒巴舞厅游戏机室等等。

7饮食:香港以粤菜为主,改革开放的时候,香港在中国大陆让粤菜的影响力提高帮助很大,在香港能吃到不同国家的美食。

8教育:香港以英语教育为主,有多家一流的大学,培养出很多留学英美的一流高级人才。

9商厦住房:九十年代大陆难得一见的高楼大厦写字楼,几十层楼高的住房,完善的集商住交通一体化环境,住在鸽子笼或劏房里面的都是在等政府分发的公租房,轮候时间大约4~6年,公租房大概二千多到四千多一个月,现在的商品房售价大概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一平方米。

10医疗:香港的公立医院很大(当年),远离马路,不影响交通,医院里有各种公交车站停车场,医疗系统分为公办和私营,公立医院基本是免费的,比喻生孩子,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只需要付住院费100-120/天,还包三餐,一般的发烧感冒拿了药就走不用付钱。除了急诊,其它服务都要排队,小则一两个月,所以催生了很多私人诊所,一些重病患者都可以加急进入公立医院,听说一些要等很久的都是等换器官的,换器官在全世界都要看钱等时间,这是一定的。

11个人收入和消费娱乐:九十年代之前香港有发达的金融业商业运输业旅游业制造业展会等等,当年的港币汇率非常高,一百港币可以兑一百六十人民币,加上香港人的收入是我们的十倍以上,回到大陆就是土豪,商品品种多质量好,价格也低,食肆茶楼,夜店等消费场所非常昌旺,公务员写字楼员工看到日历为红色就放假,基本看不到加班,出国旅游的人就多,香港护照可以免签一百多个国家,所以现在的香港黄人就觉得不需要自由行也行的原因。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还没有七百多万人口,自由行也没有,一点都不会挤,海洋性气候,特别舒服,住房没那么紧张,楼价也可以接受,加上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到处都缺人,汇率又高,当年的香港就是一个天堂。

现在的香港很多地方没有了优势,该有的大陆都已经有了,没有的大陆也有,港币也没以前值钱了,只是他们该有的早我们很多就全有了,所以看起来有点旧有点挤,现在看起来就没有了新鲜感,很多内地人不知道香港曾经的辉煌,香港的未来是可期的,国家也绝不让香港沉下去,随着大湾区的发展,香港会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香港人   香港   港币   中国大陆   俩人   普通人   程度   工资   老公   房子   收入   内地   大陆   交通   财经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